-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其他行业标准 >>
- HG/T 3295-2001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其他行业标准】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3-21 10:45:30
- HG/T3295-2001
- 已作废
标准号:
HG/T 3295-2001
标准名称: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英文名称:
Triadimefon Wettable powders标准状态:
已作废-
发布日期:
2002-01-24 -
实施日期:
2002-07-01 -
作废日期:
2018-04-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pdf .zip下载大小:
2.81 MB

点击下载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HG3291~3297—2001
(2001)
2002-01-24发布
2002-07-01实施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
备案号:10082-2002
HG3295—2001
本标准的第3章、第5章是强制性的,其余是推荐性的。本标准是对强制性化工行业标准HG3295一1989《三唑酮可湿性粉剂》进行修订而成。本标准与HG3295-1989的主要技术差异为:一pH值指标由6.0~9.0修改为6.0~10.5。-将悬浮率指标统一规定为大于等于60%。增加了对氯苯酚含量控制指标,规定为小于等于0.1%。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HG3294一1989。本标准由原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政策法规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农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沈阳化工研究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四川省化工研究设计院、江苏省建湖县农药助剂厂、江苏省张家港第二农药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主玉范、马玲、周建华、郁惠兴、许祥生、茅红。本标准于·1989年首次发布为专业标准,1999年转化为强制性化工行业标准,并重新编号为HG3295—1989。
本标准委托全国农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负责解释。37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Triadimefon Wettable powders三唑酮的其他名称、结构式和基本物化参数如下:ISO通用名称:Triadimefon
CIPAC数字代号:352
化学名称:1-(4-氯苯氧基)-1,1-(1H-1,2,4-三唑-1-基)-3,3-二甲基丁-2-酮结构式:
实验式:Ci4H16CIN3O2
C(CHg)3
相对分子质量:293.75(按199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生物活性:杀菌
熔点:82.3℃
蒸气压(20℃):<0.1mPa
HG3295—2001
代替HG32951989
溶解度(g/L,20℃):水中0.07,正已烷中10~20,二氯甲烷中大于200,异丙醇中100~200,环己酮中600~1200,甲苯中400~600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的要求、试验方法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贮运。本标准适用于由符合标准的三唑酮原药与适宜的助剂加工制成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601一1988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1601—1993·农药pH值的测定方法GB/T1604—1995商品农药验收规则GB/T1605—1979(1989)商品农药采样方法GB3796—1999农药包装通则
GB/T5451—1986农药可湿性粉剂润湿性测定方法GB/T14825—1993农药可湿性粉剂悬浮率测定方法GB/T16150—1995
农药粉剂、可湿性粉剂细度测定方法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2-01-24批准2002-07-01实施
3要求
HG3295-—2001
外观:组成均匀的疏松粉末,不应有团块。3.1
3.2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应符合表1要求。表1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控制项目指标项
三唑酮含量,%
对氮苯酚含量,%
悬浮率,%
润湿时间,
细度(通过44μm筛),%
热贮稳定性
注:正常生产时,热贮稳定性试验,每三个月至少进行一次。试验方法
4.1抽样
按GB/T1605一1979(1989)中“粉剂和可湿性粉剂的采样”方法进行。用随机数表法确定抽样的包装件,最终抽样量应不少于200g。4.2鉴别试验
气相色谱法:本鉴别试验可与三唑酮含量的测定同时进行。在相同的色谱操作条件下,试样溶液某一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标样溶液中三唑酮的色谱峰保留时间,其相对差值应在1.5%以内。液相色谱法:在相同的色谱操作条件下,试样溶液某一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标样溶液中三唑酮的色谱峰保留时间,其相对差值应在1.5%以内。4.3三唑酮含量的测定
4.3.1方法提要
试样用三氯甲烷溶解,以癸二酸二正丁酯或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为内标物,使用3%OV-17/chromosorbGAWDMCS为填充物的不锈钢柱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试样中的三唑酮进行气相色谱分离和测定。
4.3.2试剂和溶液
三氯甲烷。
丙酮。
三唑酮标样:已知含量大于等于99.0%。内标物:癸二酸二正丁酯或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应不含有干扰分析的杂质。固定液:0V-17。
载体:ChromosorbGAWDMCS(180~250μm);内标溶液:称取12.00g癸二酸二正丁酯或7.50g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于1000mL容量瓶中,用三氯甲烷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4.3.3仪器
气相色谱仪:具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40
色谱数据处理机。
色谱柱:1m×3mm(i.d.)不锈钢柱。HG3295—2001
柱填充物:OV-17涂在ChromosorbGAWDMCS(180250μm)上。固定液:(固定液十载体)=3:100(质量比)。4.3.4色谱柱的制备
4.3.4.1固定液的涂渍
准确称取0.240gOV-17固定液于250mL烧杯中,加入适量(略大于加入载体体积)丙酮。用玻璃棒搅拌溶液,使OV-17完全溶解,倒人8.0g载体,轻轻震荡,使之混合均匀并使溶剂挥发近干,再将烧杯置于110℃的烘箱中保持1h,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4.3.4.2色谱柱的填充
将一小漏斗接到经洗涤干燥的色谱柱的出口,分次把制备好的填充物填人柱内,同时不断轻敲柱壁,直至填到离柱出口1.5cm处为止。将漏斗移至色谱柱的入口,在出口端塞一小团经硅烷化处理的玻璃棉,通过橡胶管接到真空泵上,开启真空泵,继续缓缓加人填充物,并不断轻敲柱壁,使其填充的均匀紧密。填充完毕,在人口端也塞一小团玻璃棉,并适当压紧,以保持柱填充物不被移动。4.3.4.3色谱柱的老化
将色谱柱入口端与气化室相连,出口端暂不接检测器,以10mL/min的流量通入载气(N2),分阶段升温至230℃,并在此温度下,至少老化24h。4.3.5气相色谱操作条件
温度(℃):柱室200,气化室230,检测器室250。气体流量(mL/min):载气(N2)30,氢气30,空气300。保留时间(min):三唑酮约12,癸二酸二正丁酯约16.3,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约10。上述操作参数是典型的,可根据不同仪器特点,对给定操作参数作适当调整,以期获得最佳效果。典型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的气相色谱图见图1。1一溶剂;2一三唑酮;3—葵二酸二正丁酯;4一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图1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气相色谱图4.3.6测定步骤
4.3.6.1标样溶液的配制
称取三唑酮标样0.12g(精确至0.0002g),置于25mL空量瓶中,用移液管加入10mL内标溶41
液,摇匀。
4.3.6.2试样溶液的配制
HG3295—2001
称取含三唑酮0.12g的试样(精确至0.0002g),置于25mL容量瓶中,用与4.3.6.1中同一支移液管加入10mL内标溶液,摇匀。4.3.6.3测定
在上述色谱操作条件下,待仪器稳定后,连续注入数针标样溶液,计算各针相对响应值的重复性,直至相邻两针的相对响应值变化小于1.2%后,按照标样溶液、试样溶液、试样溶液、标样溶液的顺序进样分析。
4.3.7计算
将测得的两针试样溶液以及试样前后两针标样溶液中三唑酮与内标物的峰面积之比,分别进行平均。
试样中三唑酮的质量分数X,(%),按式(1)计算:X,=r2mP
式中:r-bzxz.net
一标样溶液中三唑酮与内标物峰面积比的平均值;试样溶液中三唑酮与内标物峰面积比的平均值;一标样的质量,g;
试样的质量,g;
P—标样中三唑酮的质量分数,%。4.3.8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应不大于0.5%。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4.4对氯苯酚含量的测定
4.4.1方法提要
试样用乙腈溶解,以乙睛水溶液为流动相,用Lichrospher-ODS(粒径5μm)为填料的液相色谱柱和紫外检测器(276nm),对试样中对氯苯酚进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测定,外标法定量。4.4.2试剂和溶液
乙腈:色谱级。
水:新蒸二次蒸馏水。
流动相:(CH.CN:H2O)=49:51,经0.45μm孔径的滤膜过滤,并在超声波浴槽中脱气10min。
对氯苯酚标样:已知含量,大于等于99.0%。4.4.3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具有可变波长的紫外检测器。色谱柱:250mmX4.0mm(i.d.)不锈钢柱,内装Lichrospher-ODS填充物,粒径5μm。超声波浴槽。
过滤器:滤膜孔径为0.45μm。
4.4.4高效液相色谱操作条件
流动相:(CH.CN:HzO)=49:51。流速:1.0mL/min。
柱温:室温。
检测波长:276nm。
进样体积:10μL。
保留时间:对氯苯酚约5.6min。42
HG3295-—2001
上述操作参数是典型的,可根据不同仪器特点,对色谱柱和对给定操作参数作适当调整,以期获得最佳效果。典型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中对氯苯酚的液相色谱图见图2。1一对氯苯酚;2一三唑酮
图2三唑酮可湿性粉剂中对氯苯酚液相色谱图4.4.5测定步骤
4.4.5.1标样溶液的配制
称取对氯苯酚标样0.05g(精确至0.0002g),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乙腈溶解、定容,摇匀。用移液管移取10mL上述溶液,置于另一50mL容量瓶中,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4.4.5.2试样溶液的配制
称取约含三唑酮2g的试样(精确至0.0002g),置于100mL容量瓶中,准确加入50mL乙腈溶解试样,将容量瓶置于超声波浴槽中震荡10min,取出恢复至室温后。用0.45μm孔径滤膜过滤。4.4.5.3测定
在上述色谱操作条件下,待仪器稳定后,连续注入数针标样溶液,直至相邻两针的峰面积变化小于1.5%时,按照标样溶液、试样溶液、试样溶液、标样溶液的顺序进样分析。4.4.6计算
将测得的两针试样溶液以及试样前后两针标样溶液中对氮苯酚的峰面积,分别进行平均。试样中对氯苯酚的质量分数X2(%),按式(2)计算:X,
式中:A,标样溶液中对氯苯酚峰面积的平均值;A2—试样溶液中对氯苯酚峰面积的平均值;mi
标样的质量,g;
m2--试样的质量,g;
HG3295-2001
P一标样中对氯苯酚的质量分数,%。4.5pH值的测定
按GB/T1601进行。
4.6悬浮率的测定
按GB/T14825进行测定。其中称样量为含三唑酮0.15g(精确至0.0002g)的试样。在25mL剩余液中,用与4.3.6.1中同一支移液管加入10mL内标溶液,经充分萃取、离心分离后,取有机相按4.3测定25mL剩余液和沉淀中的三唑酮质量。试释中三唑酮悬浮率X3,按式((3)计算:X:=ml=m2×111. 1
式中:m1—配制悬浮液所称取的试样中的三唑酮质量,g;m2——量筒中剩余25mL悬浮液和沉淀物中的三唑酮质量,g;111.1——换算系数。
4.7润湿时间的测定
按GB/T5451进行。
4.8细度的测定
按GB/T16150—1995中的湿筛法进行。4.9热贮稳定性
4.9.1方法提要
通过加压热贮试验,使产品加速老化,预测常温贮存产品性能的变化。4.9.2仪器
烧杯:250mL,内径6.0~6.5cm。圆盘:直径大小应与烧杯配套,恰好产生2.45kPa的平均压力。4.9.3试验步骤
(3)
将20g试样放入烧杯,不加任何压力,使其铺成等厚度的平滑均匀层。将圆盘压在试样上面,置烧杯于烘箱中,在(54士2)℃下,贮存14d。取出烧杯,拿出圆盘,放入干燥器中,使试样冷至室温。在24h内,完成对有效成分含量和悬浮率的测定。测定的有效成分含量应不得低于热贮前测得含量的97%,悬浮率符合标准要求。
4.10产品的检验与验收
产品的检验与验收应符合GB/T1604有关规定。极限数值处理采用修约值法。5标志、标签、包装、购运
5.1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的标志、标签和包装,应符合GB3796的规定。5.2本产品采用塑料袋包装,每袋净含量为200g,一般外包装为钙塑箱,每箱净含量为20kg。5.3根据用户要求或订货协议,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包装,但应符合GB3796规定。5.4包装件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库房中。5.5贮运时,严防潮湿和日晒,不得与食物、种子、饲料混放,避免与皮肤、眼睛接触,防止由口鼻吸入。5.6在使用说明书或包装容器上,除有相应的毒性标志外,还应说明,三唑酮是一种低毒杀菌剂。吞噬或吸入均有毒。还可通过皮肤渗入。使用本品应带防护手套。施药时要顺风方向进行,防止口鼻吸入,皮肤或身体裸露部位接触本品后,应及时用肥皂和水洗净。如发生中毒现象,应请医生诊治。5.7.在规定的贮运条件下,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的保证期,从生产日期算起为二年。4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HG3291~3297—2001
(2001)
2002-01-24发布
2002-07-01实施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
备案号:10082-2002
HG3295—2001
本标准的第3章、第5章是强制性的,其余是推荐性的。本标准是对强制性化工行业标准HG3295一1989《三唑酮可湿性粉剂》进行修订而成。本标准与HG3295-1989的主要技术差异为:一pH值指标由6.0~9.0修改为6.0~10.5。-将悬浮率指标统一规定为大于等于60%。增加了对氯苯酚含量控制指标,规定为小于等于0.1%。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同时代替HG3294一1989。本标准由原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政策法规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农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技术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沈阳化工研究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四川省化工研究设计院、江苏省建湖县农药助剂厂、江苏省张家港第二农药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主玉范、马玲、周建华、郁惠兴、许祥生、茅红。本标准于·1989年首次发布为专业标准,1999年转化为强制性化工行业标准,并重新编号为HG3295—1989。
本标准委托全国农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负责解释。37
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工行业标准
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Triadimefon Wettable powders三唑酮的其他名称、结构式和基本物化参数如下:ISO通用名称:Triadimefon
CIPAC数字代号:352
化学名称:1-(4-氯苯氧基)-1,1-(1H-1,2,4-三唑-1-基)-3,3-二甲基丁-2-酮结构式:
实验式:Ci4H16CIN3O2
C(CHg)3
相对分子质量:293.75(按199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生物活性:杀菌
熔点:82.3℃
蒸气压(20℃):<0.1mPa
HG3295—2001
代替HG32951989
溶解度(g/L,20℃):水中0.07,正已烷中10~20,二氯甲烷中大于200,异丙醇中100~200,环己酮中600~1200,甲苯中400~600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的要求、试验方法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贮运。本标准适用于由符合标准的三唑酮原药与适宜的助剂加工制成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601一1988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GB/T1601—1993·农药pH值的测定方法GB/T1604—1995商品农药验收规则GB/T1605—1979(1989)商品农药采样方法GB3796—1999农药包装通则
GB/T5451—1986农药可湿性粉剂润湿性测定方法GB/T14825—1993农药可湿性粉剂悬浮率测定方法GB/T16150—1995
农药粉剂、可湿性粉剂细度测定方法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2-01-24批准2002-07-01实施
3要求
HG3295-—2001
外观:组成均匀的疏松粉末,不应有团块。3.1
3.2三唑酮可湿性粉剂应符合表1要求。表1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控制项目指标项
三唑酮含量,%
对氮苯酚含量,%
悬浮率,%
润湿时间,
细度(通过44μm筛),%
热贮稳定性
注:正常生产时,热贮稳定性试验,每三个月至少进行一次。试验方法
4.1抽样
按GB/T1605一1979(1989)中“粉剂和可湿性粉剂的采样”方法进行。用随机数表法确定抽样的包装件,最终抽样量应不少于200g。4.2鉴别试验
气相色谱法:本鉴别试验可与三唑酮含量的测定同时进行。在相同的色谱操作条件下,试样溶液某一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标样溶液中三唑酮的色谱峰保留时间,其相对差值应在1.5%以内。液相色谱法:在相同的色谱操作条件下,试样溶液某一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标样溶液中三唑酮的色谱峰保留时间,其相对差值应在1.5%以内。4.3三唑酮含量的测定
4.3.1方法提要
试样用三氯甲烷溶解,以癸二酸二正丁酯或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为内标物,使用3%OV-17/chromosorbGAWDMCS为填充物的不锈钢柱和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对试样中的三唑酮进行气相色谱分离和测定。
4.3.2试剂和溶液
三氯甲烷。
丙酮。
三唑酮标样:已知含量大于等于99.0%。内标物:癸二酸二正丁酯或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应不含有干扰分析的杂质。固定液:0V-17。
载体:ChromosorbGAWDMCS(180~250μm);内标溶液:称取12.00g癸二酸二正丁酯或7.50g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于1000mL容量瓶中,用三氯甲烷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4.3.3仪器
气相色谱仪:具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40
色谱数据处理机。
色谱柱:1m×3mm(i.d.)不锈钢柱。HG3295—2001
柱填充物:OV-17涂在ChromosorbGAWDMCS(180250μm)上。固定液:(固定液十载体)=3:100(质量比)。4.3.4色谱柱的制备
4.3.4.1固定液的涂渍
准确称取0.240gOV-17固定液于250mL烧杯中,加入适量(略大于加入载体体积)丙酮。用玻璃棒搅拌溶液,使OV-17完全溶解,倒人8.0g载体,轻轻震荡,使之混合均匀并使溶剂挥发近干,再将烧杯置于110℃的烘箱中保持1h,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4.3.4.2色谱柱的填充
将一小漏斗接到经洗涤干燥的色谱柱的出口,分次把制备好的填充物填人柱内,同时不断轻敲柱壁,直至填到离柱出口1.5cm处为止。将漏斗移至色谱柱的入口,在出口端塞一小团经硅烷化处理的玻璃棉,通过橡胶管接到真空泵上,开启真空泵,继续缓缓加人填充物,并不断轻敲柱壁,使其填充的均匀紧密。填充完毕,在人口端也塞一小团玻璃棉,并适当压紧,以保持柱填充物不被移动。4.3.4.3色谱柱的老化
将色谱柱入口端与气化室相连,出口端暂不接检测器,以10mL/min的流量通入载气(N2),分阶段升温至230℃,并在此温度下,至少老化24h。4.3.5气相色谱操作条件
温度(℃):柱室200,气化室230,检测器室250。气体流量(mL/min):载气(N2)30,氢气30,空气300。保留时间(min):三唑酮约12,癸二酸二正丁酯约16.3,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约10。上述操作参数是典型的,可根据不同仪器特点,对给定操作参数作适当调整,以期获得最佳效果。典型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的气相色谱图见图1。1一溶剂;2一三唑酮;3—葵二酸二正丁酯;4一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图1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气相色谱图4.3.6测定步骤
4.3.6.1标样溶液的配制
称取三唑酮标样0.12g(精确至0.0002g),置于25mL空量瓶中,用移液管加入10mL内标溶41
液,摇匀。
4.3.6.2试样溶液的配制
HG3295—2001
称取含三唑酮0.12g的试样(精确至0.0002g),置于25mL容量瓶中,用与4.3.6.1中同一支移液管加入10mL内标溶液,摇匀。4.3.6.3测定
在上述色谱操作条件下,待仪器稳定后,连续注入数针标样溶液,计算各针相对响应值的重复性,直至相邻两针的相对响应值变化小于1.2%后,按照标样溶液、试样溶液、试样溶液、标样溶液的顺序进样分析。
4.3.7计算
将测得的两针试样溶液以及试样前后两针标样溶液中三唑酮与内标物的峰面积之比,分别进行平均。
试样中三唑酮的质量分数X,(%),按式(1)计算:X,=r2mP
式中:r-bzxz.net
一标样溶液中三唑酮与内标物峰面积比的平均值;试样溶液中三唑酮与内标物峰面积比的平均值;一标样的质量,g;
试样的质量,g;
P—标样中三唑酮的质量分数,%。4.3.8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应不大于0.5%。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4.4对氯苯酚含量的测定
4.4.1方法提要
试样用乙腈溶解,以乙睛水溶液为流动相,用Lichrospher-ODS(粒径5μm)为填料的液相色谱柱和紫外检测器(276nm),对试样中对氯苯酚进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测定,外标法定量。4.4.2试剂和溶液
乙腈:色谱级。
水:新蒸二次蒸馏水。
流动相:(CH.CN:H2O)=49:51,经0.45μm孔径的滤膜过滤,并在超声波浴槽中脱气10min。
对氯苯酚标样:已知含量,大于等于99.0%。4.4.3仪器
高效液相色谱:具有可变波长的紫外检测器。色谱柱:250mmX4.0mm(i.d.)不锈钢柱,内装Lichrospher-ODS填充物,粒径5μm。超声波浴槽。
过滤器:滤膜孔径为0.45μm。
4.4.4高效液相色谱操作条件
流动相:(CH.CN:HzO)=49:51。流速:1.0mL/min。
柱温:室温。
检测波长:276nm。
进样体积:10μL。
保留时间:对氯苯酚约5.6min。42
HG3295-—2001
上述操作参数是典型的,可根据不同仪器特点,对色谱柱和对给定操作参数作适当调整,以期获得最佳效果。典型的三唑酮可湿性粉剂中对氯苯酚的液相色谱图见图2。1一对氯苯酚;2一三唑酮
图2三唑酮可湿性粉剂中对氯苯酚液相色谱图4.4.5测定步骤
4.4.5.1标样溶液的配制
称取对氯苯酚标样0.05g(精确至0.0002g),置于50mL容量瓶中,用乙腈溶解、定容,摇匀。用移液管移取10mL上述溶液,置于另一50mL容量瓶中,用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4.4.5.2试样溶液的配制
称取约含三唑酮2g的试样(精确至0.0002g),置于100mL容量瓶中,准确加入50mL乙腈溶解试样,将容量瓶置于超声波浴槽中震荡10min,取出恢复至室温后。用0.45μm孔径滤膜过滤。4.4.5.3测定
在上述色谱操作条件下,待仪器稳定后,连续注入数针标样溶液,直至相邻两针的峰面积变化小于1.5%时,按照标样溶液、试样溶液、试样溶液、标样溶液的顺序进样分析。4.4.6计算
将测得的两针试样溶液以及试样前后两针标样溶液中对氮苯酚的峰面积,分别进行平均。试样中对氯苯酚的质量分数X2(%),按式(2)计算:X,
式中:A,标样溶液中对氯苯酚峰面积的平均值;A2—试样溶液中对氯苯酚峰面积的平均值;mi
标样的质量,g;
m2--试样的质量,g;
HG3295-2001
P一标样中对氯苯酚的质量分数,%。4.5pH值的测定
按GB/T1601进行。
4.6悬浮率的测定
按GB/T14825进行测定。其中称样量为含三唑酮0.15g(精确至0.0002g)的试样。在25mL剩余液中,用与4.3.6.1中同一支移液管加入10mL内标溶液,经充分萃取、离心分离后,取有机相按4.3测定25mL剩余液和沉淀中的三唑酮质量。试释中三唑酮悬浮率X3,按式((3)计算:X:=ml=m2×111. 1
式中:m1—配制悬浮液所称取的试样中的三唑酮质量,g;m2——量筒中剩余25mL悬浮液和沉淀物中的三唑酮质量,g;111.1——换算系数。
4.7润湿时间的测定
按GB/T5451进行。
4.8细度的测定
按GB/T16150—1995中的湿筛法进行。4.9热贮稳定性
4.9.1方法提要
通过加压热贮试验,使产品加速老化,预测常温贮存产品性能的变化。4.9.2仪器
烧杯:250mL,内径6.0~6.5cm。圆盘:直径大小应与烧杯配套,恰好产生2.45kPa的平均压力。4.9.3试验步骤
(3)
将20g试样放入烧杯,不加任何压力,使其铺成等厚度的平滑均匀层。将圆盘压在试样上面,置烧杯于烘箱中,在(54士2)℃下,贮存14d。取出烧杯,拿出圆盘,放入干燥器中,使试样冷至室温。在24h内,完成对有效成分含量和悬浮率的测定。测定的有效成分含量应不得低于热贮前测得含量的97%,悬浮率符合标准要求。
4.10产品的检验与验收
产品的检验与验收应符合GB/T1604有关规定。极限数值处理采用修约值法。5标志、标签、包装、购运
5.1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的标志、标签和包装,应符合GB3796的规定。5.2本产品采用塑料袋包装,每袋净含量为200g,一般外包装为钙塑箱,每箱净含量为20kg。5.3根据用户要求或订货协议,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包装,但应符合GB3796规定。5.4包装件应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库房中。5.5贮运时,严防潮湿和日晒,不得与食物、种子、饲料混放,避免与皮肤、眼睛接触,防止由口鼻吸入。5.6在使用说明书或包装容器上,除有相应的毒性标志外,还应说明,三唑酮是一种低毒杀菌剂。吞噬或吸入均有毒。还可通过皮肤渗入。使用本品应带防护手套。施药时要顺风方向进行,防止口鼻吸入,皮肤或身体裸露部位接触本品后,应及时用肥皂和水洗净。如发生中毒现象,应请医生诊治。5.7.在规定的贮运条件下,三唑酮可湿性粉剂的保证期,从生产日期算起为二年。4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上一篇: HG/T 3291-2001丁草胺原药
- 下一篇: HG/T 2313-1992农药增效剂/增效磷乳油
- 热门标准
- 其他行业标准标准计划
- NB/T20133.2-2012 压水堆核电厂设施设备防护涂层规范 第2部分涂层系统在模拟设计基准事故条件下的评价试验方法
- ZJBK34007-1988 舰用电气设备的外壳
- HG/T3545-2014 氨合成催化剂活性试验方法
- HG/T4869-2015 车身喷绘贴膜
- JB/T11153-2011 单极和双极交流接触器
- 06SG515-2 轻型屋面梯形钢屋架(剖分T型钢弦杆)
- QCHM0001S-2016 复合调料
- CB/T8523-2011 机械化滑道设计规范
- QB/T4768-2014 沙发床
- Q/QJA26-2005 航天型号飞行试验(任务)通用放行准则
- SZJG21.6-2006 非发酵性豆制品 第6部分 腐竹
- QB/T4082-2010 脂肪酰胺丙基二甲基甜菜碱
- NB/SH/T0832-2010 润滑油热表面氧化的测定 压力差示扫描量热法
- CNAS-CC31:2010 《人员认证机构通用要求》应用指南
- QB/T4151-2010 工艺伞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