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QC汽车标准】 乘用车机械式千斤顶技术条件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2-28 15:49:29
  • QC/T585-2011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QC/T 585-2011

  • 标准名称:

    乘用车机械式千斤顶技术条件

  • 标准类别:

    汽车行业标准(QC)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 下载大小:

    1.72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QC/T 585-2011.Technical specifcation of mechanical jacks for passenger cars。
1范围
QC/T 585规定了乘用车用机械式千斤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QC/T 585适用于乘用车更换轮胎和装防滑链的随车I具一机械式千斤顶( 以下简称千斤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8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CB/T3730.1-2001汽车 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
CB13302 -99進路车辆“质量词汇和代码
GB/T9286- -1998色漆 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
QC/T 625-1999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机械式千斤顶mechanical jack
用于支承车辆更换轮胎和装防滑链用的随车工具。
3.2额定负载nominated capacity
生产商标识在千斤顶上的最大负载。
3.3高度/重量曲线liting height/load curve
千斤顶在不同的高度与所对应负载的重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4机械式千斤顶类型
本标准所述千斤顶按其结构形式分为:
a)普通型千斤顶,典型结构如图 1;
b)剪式千斤顶,典型结构如图2(图 1和图2中H为最低高度,H、为行程高度)。
5技术要求
5.1 一般要求
5.1.1千斤顶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制造。
5.1.2制造商的使用说明 书中需提供千斤顶的安全使用说明。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 43. 040. 60
中华人民共和国汽车行业标准
QC/T585-2011
代替QC/T585—1999
方大标乘用车机械式千斤顶技术条件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mechanical jacks for passenger cars2011-05-18发布
2011-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
1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机械式于斤顶类型
5技术要求
6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QC/T585-2011
+++++++
本标准是0C/T585一1999(轿车机械式千斤顶技术条件的修订版。在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上有增加、补充和修改,在排版和文字上进行了编辑性的修改,同时增加了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储存的内容。
本标准与QC/T585-1999相比,具体变化内容如下:修改了标准名称,由《轿车机械式千斤顶技术条件》修改为《乘用车机械式千斤顶技术条件》;
对适用范围进行厂修改和补充(本版的第1章):增加了术语和定义(本版的第3章):增加了空载要求与试验方法(本版的5.2.1,6.2.1):大标准者对负载操作力要求进行了补充,并增加了试验方法(本版的5.2.2,6.2.2);增加了自锁性试验方法(本版的6.2.3):增加了超行程的试验方法(本版的6.2.4);-增加了额定负载要求和试验方法(本版的5.2.6,6.2.6);一耐久性试验由车辆改为实验室专用设备进行(本版的6.2.7);增加了超负载要求和试验方法(本版的5.2.8,6.2.8):一增加了耐腐蚀性的要求和试验方法(本版的5.2.9,6.2.9);一增加了等效试验方法(本版的6.3);增加了检验规则(本版的第7章);增加了产品标志、包装、运输、储存(本版的第8章)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雄起草单位:佛山市顺德区实力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汉根、毛建强、吴鲜花。本标准历次版本发布的情况为:QC/T585--1999。
1范围
乘用车机械式干斤顶技术条件
本标准规定了乘用车用机械式工斤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储存。
本标准适川于乘用车更换轮胎和装防滑链的随车工具一机械式千斤顶(以下简称下斤顶)。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口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T3730.1—2001汽车和挂车类型的术语和定义i大标CB/3730.2-1996P道路车辆质量词汇和代码GB/T9286—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QC/T625—1999汽车用涂镀层和化学处理层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机械式千斤顶mechanical jack
用于支承车辆更换轮胎和装防滑链月的随车工具。3.2
额定负载nominatedcapacity
生产商标识在千厅顶上的最大负载。3.3
高度/重量曲线liftingheight/ioadcurve千厅顶预在不同的高度与所对应负载的重量之间的关系曲线。4机械式千斤顶类型
本标准所述千斤顶按其结构形式分为:a)普通型千斤项,典型结构如图1;b)前式千斤,典型结构如图2(图1和图2中H为最低高度,H,为行程高度)。1
方人标准查询页ex.spsp.gov.o
5技术要求
5.1一般要求
图1普通型千斤顶
剪式千斤顶
5.1.1下斤顶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设计文件制造。5.1.2制造商的使用说明书中需提供T斤顶的安全使用说明。2
5.1.3千斤项应方便取用,适合车辆制造商规定的起顶支撑点尺寸,车门关闭时能正常操作而不损坏汽车的任何部位。
5.1.4为了确保随车配备的千斤顶尺寸合适,必须满足以下要求:按照主机厂说明书的规定,在车辆达到最大设计总质量时,将车辆停放在水平的水泥路面或等效路面上,在轮胎不充气的较不利条件下,将于斤顶准确地放在车辆举升点上,支撑起汽车使其离开地面,根据主机厂家规定的轮胎尺寸,在地面与轮胎之间留有50mm的更换各用胎的空间。备用轮胎应充到最大的额定气压。检查干斤顶最低高度状态是否可以放到车辆举升点下时,车辆必须安装其配置中直径最小的轮胎;考核千斤项最大高度能力时需要车辆安装其配置中直径最大的轮胎。5.1.5于斤顶外表面应光洁,无伤害性锐边、毛刺等缺陷。5.1.6千斤顶金属件应经防腐蚀处理,或使用具有耐腐蚀性的材料。防腐蚀控的涂层厚度应均匀,不应露出基底,粘附性牢固,色泽一致,无明显裂纹和其他有害缺陷。5.1.7千斤顶的顶头投影平面应在底座的投影平面内,且在顶头的承载面应采用防滑结构。5.1.8轴承、螺杆和其他可转动性零件应涂有适量的润滑脂,润滑油脂的最低熔温度不小于150℃或耐久试验近程中无滴落。
方大5.1.9年斤预不应有影响其使用可靠性的缺陷,操作控制的结构应使操作者易见、易操作。5.2性能要求
5.2.1空载要求。
千斤项在空载的情况下操作时,各运转机构应灵活可靠,全行程范围内无时松时紧现象,最低高度H与行程高度H应符合设计参数,操作力矩不超过2N·m。5.2.2负载操作力。
按6.2.2的方法进行试验时,首次操作力和调节后的操作力均应符合以下值:a)对于额定负载小于或等于1000kg的千斤顶一用杠杆上下动作的千斤顶操作力小于或等于360N;一其他形式动作的千斤顶操作力小于或等于120N。b)对于额定负载大于1000kg的千斤项一一川杠杆上下动作的千斤顶操作力小于或等于450N:一其他形式动作的千斤顶操作力小于或等于180N。5.2.3自锁性。
用千斤顶上升或降低时,在全行程(H)的66%高度和最大高度时,撤去操作力后千斤项机构应自锁,项头下降的范围应不超过千斤项全行程的1%5.2.4超行程保护。
应设计有效的超行程保护,试验后,限制超行程的机构应功能正常,普通型下斤顶应设有限位标志,标志应清晰可见。
5.2.5稳定性。
在稳定性试验过程中,千斤顶需稳固地支撑测试车辆,千斤顶应没有移动,顶头不能从车辆的顶车点脱开。
5.2.6额定负载。
试验后,千厅项在测试30min后的高度与刚受压时高度的偏差(Ⅱ,-l)应不大于5mm,千斤顶无失效,可继续使用。
5.2.7耐久性。
普通型千斤顶测试40次(剪式千斤顶测试50次)后,千斤顶无失效,可继续使用;测试前后的操作力应符合5.2.2的规定:
5.2.8超负载。
试验后,千斤顶应无失效,可继续使用;千斤支撑负载的高度损失不应超过划始高度的5%;千斤顶应能负载额定负载升降一个循环,升降过程中的操作力应符合5.2.2的规定。5.2.9耐离蚀性。
a)千斤项金层件电镀层和化学处理层应符合QC/T625—1999中的有关规定,测试后千斤项功能应正常。
b)千斤项金层件油漆层与金属表面结合应车固,附者力符合GR/T9286—1998的8.3中附者力合格标准分级的二级要求。
大标6售试验方法.cx.spsp.gov.cn6.1般要求检查
一般要求5.1.2、5.1.5、5.1.6、5.1.7、5.1.8、5.1.9用日视进行检查和评定;5.1.3、5.1.4按其所述的方法进行操作检查。
6.2性能要求试验
6.2.1空载试验。
6.2.1.1试验设备:
扭矩扳于。
6.2.1.2 试验程序;
将下斤项底座固定在专用试验台上,用扭矩扳手装配在千斤顶手柄连接处将千斤项进行一个升降循环,试验完毕后结果应符合5,2.1的规定。6.2.2负载操作力试验,
在6.2.7.4的c)、e)中进行测试操作力,首先按标准测定手柄长度,在距握手柄端部50mm处测手柄操作力,也可以采取等效转换有效长度,其操作力应垂直于手柄轴线:对于普通型千斤顶,操作力还要平行于千斤顶缸体轴线;对丁剪式干斤顶,操作力还要垂直于下斤顶丝杆轴线。所测结果应符合5.2.2的规定。
测量操作力时必须使用车辆中随千斤项配备的摇杆或扳手。6.2.3自锁性试验。
6.2.3.1试验设备:
专用试验设备。是一种能满足千斤顶额定负载的压力,当顶头下降时,能施加到顶头的测试设备。
6.2.3.2参照标记
应采用合适的方法比较顶头上的参照标记和固定参照标记,固定参照标记的高度应是千斤项全4
行程的66%高度和最高高度并标记在试验设备静止的部分且便于与顶头上的参照标记相对应的位置。
6.2.3.3试验程序
a)施加于斤顶额定负载大小的压力到顶头中央;b)用乎柄升高或降低千斤项至全行程的66%高度和最高高度时;c)注意观察参照标记与固定标记相一致时,撤去操作力5min后;d)再测量标记之间的距离差。
6.2.3.4试验结果按5.2.3进行评定。6.2.4超行程保护试验。
在6.2.7.4的 h)进行试验,试验结果按5.2.4进行评定。6.2.5稳定性试验。
6.2.5.1将达到最大设计总质量的车辆停放在水平的水泥路面或等效的路面上,驻车制动不得起作用,对于车轮挡块是标推配置的,需按车辆用广于册中规定使用;如果不是标准配置,按本标准规定使用。
方大标理在测试时请将轮胎支牵放在轮骼附近(不得与轮胎接触)或其他防护设施防止测试失败车辆过度移动。依次在车辆的每个举升点使千斤顶将车轮顶起到可以拆下/更换满足厂商规定胎压的轮胎高度,在距离水平地面700mm的车辆中心上,依次从前后两个方向作用220N平行于车休纵剖面的静态力,该力至少应持续30s并记录测试结果后撤销纵剖面的静态力;然后在车轮中央依次从左右两个方向作用220N横剖面的静态力,该力至少应持续30s并记录测试结果后撤销横剖面的静态力(见图3)。试验结果按5.2.5进行评定。220N
图3稳定性试验
6.2.5.2将达到最大设计总质量的车辆停在一个纵向坡度为(8±1)%,横向坡度为(5.5±0.5)%的表面,拉紧驻车制动装置和档位置于P档,遵循5.1.4中所述干斤顶操作步骤,首先对车辆讲行上坡试验.然后讲行下坡试验。试验结果按5.2.5进行评定,注:主机厂的车辆用户手册中要求客户在半坦的路面更换轮胎,不建议其在坡路上更换轮胎。6.2.6额定负载试验。
6.2.6.1试验设备:
)用于测试下斤顶的水平、坚实的平面,如钢板等。b)专用试验设备。能施加适当压力并可以指示所施加压力大小的设备,如油压测试机。此外,川重物的重量施加适当压力的测试机也可以。6.2.6.2试验程序:
a)将千斤项升到行程的66%高度:b)施加千斤顶额定负载大小的压力到项头中央;c)测量顶头到底面平面的高度,此高度为H,;d)维持此压力30min;
e)再次测量顶头到底面平面的高度,此高度为H,6.2.6.3试验结果按5.2.6进行评定。6.2.7耐久性试验。
6.2.7.1实车耐久性试验:
将达到最大设计总质量的车辆(由主机厂确定)停放在水平的水泥路面或等效的路面上,驻车制动、换档杆置于P档、轮胎气压以及使用轮胎挡块(如配备)按用户手册中规定。用同一个千斤顶行大标在车辆的桌个举升点顶起车辆到于斤项的最人高度然后降低千斤顶到其最低高度,如此循环7次;在其他3个举升点重复上述操作。需记录试验后的千斤顶和车辆情况。注:至少要使用随车配备的工具采完成一个千斤原的耐久试验,6.2.7.2试验设备:
a)润于测试下斤顶的水平、坚实的平面,如钢板等。b)专用试验设备。千斤顶用能满足图4所示的高度/载荷曲线要求的测试设备。6.2.7.3试验条件:
a)应在千斤顶交付使用时的条件下与所有辅助配件一起在坚实的水平面上进行测试:b)此试验的操作润滑工作,应在一开始操作时就进行,且在整个试验过程中不能人为干预干斤顶的润滑状态和对千斤顶采取除自然散热外的冷却措施,比如整·个试验过程中不能添加润滑剂或调整干斤顶润滑剂位置。c)上下升降过程的转速应按通常使用千斤顶的转速(不超过24r/min),且每次升降后要用适当长的时间间隔(每次间隔不超过5min)来防止千厅顶过热。6.2.7.4试验程序:
a)无负载的情况下,将千斤顶升降一次,检查下斤顶是否顺畅,要求无任何影响到千斤顶性能的缺陷;
b)将千斤顶装配在测试设备上,普通型千斤顶从最低位置开始负载额定负载至最高行程位置升降循环工作;剪式于斤顶按图4所示高度/载荷曲线升降循环工作;c)千斤顶在进行第一个升降循坏时,进行测试此升降过程的操作力(即初始操作力);d)普通型千斤顶项继续进行40次升降循环,剪式于斤顶继续进行50次升降循环:e)继续进行最后一次升降循环,并测量过程中所需的操作力(即适应后的操作力);卸载后检查于厅顶有无零部件失灵或失去可用性;f)
g)空载将千斤顶升到行程极限位置;6
高皮一缺荷曲线
亏大标准查询页281481681882082282482682830832834836836840428高度(mm)
图4剪式千斤顶高度/载荷曲线
h)施加以上e)中测量出的操作力的150%的力,检查千斤顶是否超行程,6.2. 7.5试验结果按 5. 2.7 进行评定,6.2.8超负载试验。
6.2.8.1试验设备:
a)专用试验设备。是一种具备施加适当的压力,并可以指示已施加力大小的装置,如泊压测试机。另外也可以通过在千斤顶上放物体,使用物体垂力施加力的方式。b)用于测试于斤项的平坦、坚实的平面。6.2.8.2试验程序:
如果安装了过载保护装置,需使过载保护装置不起作用;a)
将干斤顶空裁升至行程最高高度:b)
将干斤项安装在平坦、坚实的平面上,先加载100kg的压力,记录千厅顶的高度H;c
继续坚直向千斤顶施加150%的额定负载;d)
维持3min后,移去重力或卸压,再加载100kg的压力,记录干斤顶的高度H,;e)www.bzxz.net
检查干斤顶有无损坏,记录c)与e)步的高度差(H,-H)。6.2.8.3试验结果按5.2.8进行评定。6.2.9耐腐蚀性试验。
6.2. 9. 1
金属件电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性按QC/T625—1999中的有关规定进行测试。a)如果安装了过载保护装置,需使过载保护装置不起作用:bh)将千斤顶空载升至行程最高高度;e)将千斤项安装在平坦、坚实的平面上,先加载100kg的压力,记录千斤项的高度H;d)继续竖直向千斤顶施加150%的额定负载;e)维持3 min后,移去重力或卸压,再加载 100 kg 的压力,记录T斤顶的高度 H.;f)检查千斤顶有无损坏,记录c)与e)步的高度差(H,~H)。6.2.8.3试验结果按5.2.8进行评定。6.2. 9耐腐链性试验。
6.2.9.1金属件电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蚀性按QC/T625—1999中的有关规定进行测试。6.2.9.2金属件喷涂层与金属表面间的附者力按CB/T9286—1998中的附着力检查方法进行检查。
6.2.9.3检验结果按5.2.9进行评定。6.3等效试验方法
允许采用等效非破坏性试验方法,但要获得本标准第5章规定的结果。7检验规则
7.1千斤项经制造商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文件。7.2千厅顶的检验分为出」检验和型式检验。7.3在下列情况之一,制造商应对产品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生产厂家试制定型时;b)因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
正常生产时,每年至少进行-次:心
d)产品停产1年以上,恢复生产时,生产场所发生变更或生产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出」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人差异时;e)
f)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大标法4查型式检验的判定:P-gov.cn型式检验所有项目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判为合格。除耐久性外,检验项目中的技术指标中有不合格项,允许同批次中加倍抽样复检,以复检结果为准,复检合格的,则判该批产品合格,否则判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7.5千斤项型式检验的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同一批产品中抽取。检验分组按表1进行。7.6出厂检验项目:5.1全检(除5.1.1外),5.2.1、5.2.2,5.2.4,5.2.6.5.2.7(只要测试5个升降循环)、5.2.8、5.2.9抽检。
7.7抽样方法按经规定部门程序批准的文件。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QC汽车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