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YD通讯标准】 基于同步数字体系(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网络管理技术要求 第1部分:基本原则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1-05 08:02:31
  • YD/T1768.1-2008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YD/T 1768.1-2008

  • 标准名称:

    基于同步数字体系(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网络管理技术要求 第1部分:基本原则

  •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 下载大小:

    701.35 K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D/T 1768.1-2008.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DH-based MSTP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Part 1:Basic Principle.
1范围
YD/T 1768.1规范了制定“基于SDH的MSTP网络管理技术要求”部分标准的基本原则,规定了基于SDH的MSTP网络管理体系结构,以及制定该部分标准时采用的方法论、定义的管理接口位置及使用的通信协议栈。
YD/T 1768.1适用于基于SDH的MSTP网络管理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YD/T 1238-2002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技术要求
YD/T 1345-2005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技术要求——内嵌RPR功能部分
YD/T 1289.1-2003同步数字体系(SDH)传送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一部分:基本原则.
ITU-T G8011 (2004) Ethernet over Transport - Ethernet Services Framework以太网业务框架
ITU-T M.3020 (1999) TMN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methodology TMN接口规范方法
ITU-T Q.811 Lower layer protocol profiles for the Q3 and X interfaces Q3与X接口的底层协议框架:
ITU-T Q.812 Upper layer protocol profiles for the Q3 and X interfaces Q3与X接口的高层协议框架
ITU-T G784同步数字体系(SDH)和管理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33040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 1768.1-2008
基于同步数字体系(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1部分:基本原则
TechnicalSpecification
for SDH-based MSTP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Part1:BasicPrinciple
2008-03-13发布
2008-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术语和定义
3.2缩略语·
4MSTP传送网网络管理需求
4.1基-SDH的MSTP业务网络模型...4.2MSTP 网元类型....
4.3MSTP承载的数据业务类型
5MSTP传送网网络管理体系结构·次
5.1MSTP网络管理与SDH、数据网络管理系统之,间的关系5.2MSTP传送网网络管理结构
5.3MSTP网络管理功能模块
6 基于 SDH 的 MSTP 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的标准构成及其与 SDH 标准的关系本部分采用的方法论
8网管接口采用的协议栈
KANIKAca
YD/T 1768.1-2008
YD/T 1768.1-2008
本部分是《基于SDH的MSTP网络管理技术要求》标准的第1部分。该部分的结构及名称预计如1.基于SDH的MSTP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1部分:基本原则:2.基TSDH的MSTP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2部分:NMS系统功能;3.基于SDH的MSTP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3部分:EMS-NMS接口功能4.基-SDH的MSTP网络管拜技术要求第4部分:EMS-NMS接口通用信总模型,5.基丁SDH的MSTP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5部分:基下IDL/IOP技术的EMS-NMS接II信息模本部分依据YD/T1238《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技术要求》、YD/T1289.1《同步数字体系(SDH)传送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1部分:基本原则》等通信行业标推,并参考ITU-T Ethemet over Transport系列标准中C8011等相关建议进行制定。本部分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拜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本部分土要起节人:张国颖、王那、张继军E
1范围
基于同步数字体系(SDH)的
YD/T1768.1-2008
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1部分:基本原则
本部分规范了制定“于SDH的MSTP网络管理技术要求”部分标准的基本原则,规定了基于SDH的MSTP网络管理体系结构,以及制定该部分标准时采用的方法论、定义的管理接口位置及使用的通信协议栈。
本部分适用于基于SDH的MSTP网络管理系统,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月于本部分。然面,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仆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YD/T 1238-2002
YD/T1345-2005
YD/T 1289.1-2003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技术要求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技术要求—一内嵌RPR功能部分同步数字体系(SDH)传送网网络管埋技术要求第-部分:基本原则EthcmctovcrTransport-EthernetServicesFramework以太网业务框架ITU-TG8011 (2004)
)TMNintertacespecificationmcthodologyTMN按口规范方法IrU-T M.3020 (1999)
ITU-T Q.811
TTU-TQ.812
ITU-T G.784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术语和定义
Lower layer Protocol profiles for the Q3 and X interfaces Q3与 X按口的底层协议框架
Upper layer protaxcol profiles for the Q3 and X interfacesQ3与X接1的高层协设框架
同步数字体系(SDH)和管理
The 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Architecture and Specification 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与规范
CORBAService:CommonObjectServiccesSpccificatiouCORBA服务:公共对象服务规范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TIKAONIKAca-
YD/T 1768.1-2008
3.1.1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是指基于SDH平台,同时实现TDM、ATM、以太网等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送,提供统网管的多业务节点。3.1.2网络管理系统NetworkManagementSystem(NMs)指MSTP网络管理系统,即为了管理MSTP网络所使用的软硬件系统。网络管理系统提供全网的端到端网络视图,能够管理网络内由不同设备供应商提供的MSTP网元或MSTP子网。3.1.3网元管理系统ElementManagementSystem(EMs)指MSTP网元管理系统,即为了管理一个或多个MSTP网元所使用的软硬件系统。网元管理系统管理由单一设备供应商提供的MSTP网儿或MSTP子网。注:本部分中的网元管理系统是传统意义上的网元管理系统和了网管理系统的统称。3.t.4 EMS-NMS 接口 EMS-NMS Enterface表示MSIP一NMS与MSTP-EMS之间的通信数据及数据交换机制。3.1.5UNI-C
用户网络接口的客户侧。
注:UNI-C仅代表业务网络模型中的参考点。3.1.6UNI-N
用户网络接口的网络侧。
注:UNI-N仅代表业务网络模型中的参考点。3.2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部分。
EVPLAN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Common Management Interface Protocol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Elcment Management System
EthernetPrivateLine
Ethernet Private LAN
Ethernet Virtual Private LineEthernet Virtual Private LANGuidelines fortheDefinition of Managed ObjectsGeneric Framing Procedure
InterfaceDefinitionLanguage
Internet Inter- ORB ProtocolLink Access Procedure-SDH
Multiprotocoi Labei SuitchingMulti-ServiceTransportPlatformNetwork Element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异步转移模式
公共管理接口协议
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
网元管理系统
以太网专线
以太网专网
以太网虚拟专线
以太网虚拟专网
管理对象定义指南
通用成规程
接口定义语言
互联网ORB间通信协议
链路接入规程-SDH
多协议标记交换
多业务传送节点
网络管理系统
Objecl Reguest Broker
Point-to-Point Protocol
Resilient Packet Ring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ynchronous Transport Model-N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User Network Interface-ClientUser Network Interface-NelworkUnified TMN Requiremenls, Analysis and DesignVirtual Container
4:MSTP传送网网络管理需求
基于SDH的MSTP业务网络模型
刘象请求代理
点对点协议
蝉性分组环
同步数字体系
YD/T 1768.1-2008
同步传送模块等级N
通用建模语言
用网络接门一用户侧
用片网络接门—网络侧
统·的TMN需求,分析和设计
虑穿器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是指基丁SDH平台,间时实现TDM、ATM、以太网等业务的接入、处理和传送,提供统一网管的多业务节点。MSTP传送网与SDH传送网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能够提供更完善的数据业务(如以太网、ATM)的传输服务,MSTP网络提供数据业务的网络模型土要分为两部分:边缘到边缘的以太网、ATM业务连接(即:UNI-N到 UNI-N)和两端的接入链路(即:UNI-C 与 UNI-N之间),如图 1所示:其中边缘到边缘的以太网、ATM业务连接是MSTP网络提供的传送通道部分。端到端业务连接是指UNI-C到UNI-C之间的业务连接,业务连接与管理实体之间的关系见表1。UNI-C
客户设备
接入链路
业务连接
接入链路
MSTP网络上
MSTP网络
以太网或ATM业务连接
UNI-N到UNIN
UNI-C到UNI-C
图 1 MSTP 传送网业务网络模型玩股换业定
接入链路
表1业务连接与管理实体之间的对应关系管理实体
接入链路
(运营商络边缘设备到客户设备)端到端连接
(客户设备到客户设备)
边续到边续连接
(运营商网络内部)
客户设备
UNI-C 到 UNI-C
NI-N 到 UNI-N
本部分标准所描述的以太网、ATM业务管理,其管理实体是指在MSTP网络中UNI-N到UNI-N之间3
TTKANIKAca
YD/T 1768.1-2008
的边缘到边缘连接。对 UNI-C 与 UNI-N之间接入链路的管理不在本部分规范的范围之内。4.2MSTP网元类型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节点(MSTP)具有 SDH 业务、以太网业务和 ATM业务处理功能。根据多业务传送的实现方式,目前MSTP网元主要类型包括:具有以太网透传和一层交换功能的MSTP网元、内嵌RPR的MSTP网元和内嵌MIPLS的MSTP网元。MSTP网元总体功能框图如图2所示。本部分标准仪规范具有以太网透传和二层交换功能的 MSTP、内慨 RPR 的 MSTP 和内嵌MPLS 的 MSTP 的网络管理要求。STM-N
PLH 接口
ATM接
ATM 层处弹
RPRMAC
医处理
层炎理
再生段
开错处理
复用段
开销处理
GFP PHDLC LAPS
图2MSTP设备总体功能框图
根据图2所示的MSTP设备的处理功能,MSTP网络管理系统应能为MSTP网元自身支持的多业务处理功能提供相应的管理能力。MSTP网络管理应在满足传统SDH管理的基础上,提供针对MSTP网元的以太网/ATM接口、多业务处理功能、SDH协议封装和映射等方面的管理功能。4.3MSTP承载的数据业务类型
MSTP网元不同丁传统SDH网元的本质区别在于提供了对多业务,包括以太网和ATM业务的基本处理能力。
基于SDH的MSTP承载的以太网业务,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业务类型:一EPL:以太网点到点、点到多点专线业务:一EVPL:以太网点到点、点到多点虚拟专线业务:EPLAN:以太网多点互联专网业务;一EVPLAN:以太网多点互联虚拟专网业务。基于SDH的MSTP对不同特性的ATM业务源提供以下业务:一CBR业务:
— rt-VBR 业务;
— mrt-VBR 业务;
—UBR业务。
基于SDH的MSTP提供的ATMPVC连接类则包括:一点到点连接:
一点到多点连接,
5MSTP传送网网络管理体系结构
5.1MSTP网络管理与SDH、数据网络管理系统之间的关系YD/T 1768.1-2008
基于SDH的MSTP设备作为一种多业务求载和传送设备,在管理结构上具有白身的特点。一方面,MSTP是一种特殊的SDH网元,具有SDH设备的所有的管理需求利特性:另一面,MSTP具有数据网设备的特征,例如对数据的以太网层、ATM层处的能力。当MSTP设备使用VLAN、二层交换、此务分类、QoS等功能提供数据业务时,MSTI设备不仪提供数据业务的承载,而日.作为业务接入和交换节点,因此MSTP网络企一定意义上可以着作是数据网络的延伸。由丁MSIP设备具有上述特点,MSTP网络管理系统与传统SDH网络和效据网络管理系统存在一定关系:
1)MSTP网络管理与SDH网络管理的X系MSTP网元管理系统应涵盖SDH网元管理系统的功能,或传统的SDH网元管理系统应能升级为MSTP网儿管理系统。MSTP网络管理系统应统一管理MSTP网光管理系统和SDH网元管理系统。MSTP网管的EMS/ANMS接口的SDH管理部分,应!传统SDHI网络管理规范保持一致。2)MSTP网络管埋与数据网络管理的关系MSTP设备或者MSTP网元管理系统应能向数据网管理系统提供相应的接口,使数据网网管系统能够对MSTP设备中的以太网、ATM等数据处理模快实施部分管理功能,例如告警、性能监视等,以便于对跨MSTP设备和数据设备提供的数据业务进行管理。5.2MSTP传送网网络管理结构
图3表示了MSTP网络管理的体系结构。小他系统
MSTPNMS
SDE EMS/SNMS
(F家A)
MSTPEMS/SNMS
MSTPME
(家B)
-+- 12
MSTP EMS/SNMS
MSTPNE
(厂家c)
图3MSTP网络管理体系结构
网管理
图3中,MSTPNE是不间牛产」商的MSTP设备,可以是单个设备,也可以是-·个单厂商的MSTF子网。MSTPEMS/SNMS是出各设备;商提供的管理系统,可以对本厂商的MSTP设备进行配置、操作、维护。MSTP-NMS 可以管理不可设备!“者的MSTP 网络:图3中与MSTP网络管理柜关的接i1金括I1-IS。II为FMS和MSTPNE之问的接口,它属十厂商管理设备内部接LI,不在本部分标准规范的范围内。I2为各个厂商的EMS向NMS提供的接口,本部分标准主要对2接口进行规范。5
TTIKAONIKAca-
YD/T 1768.1-2008
3为MSTP网管系统NMS与H他系统之间的接口,其他系统可能为综合网络管理系统、资源管理系统等,I3不在本部分标准规范的范围之内。I4和IS分别为MSTPNE和MSTPEMS向其他数据网网管系统预留的接口。I4和IS接口不在本部分标准规范的范围之内,14和I5接口具体内容待研究。5.3MSTP网络管理功能模块
MSTP网络管理完成标准管理信息的交换及故障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和安全管理:管理对象包括:SDH、以太网、ATM、RPR和MPLS等。网元间通信可采用DCC,或采用外部数据通信网,协议栈可采用OSI协议栈或TCP/IP协议通信。MSTP网络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如图4所示。MSTP网络管理系统
故管理
MSTP网元
配置者理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性能管理
OSE 或 TCP/P 协设程
安全管理
MSTP网元
注:*需根据设备提供的处理功能确定,图4MSTP网络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图6基于SDH的MSTP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的标准构成及其与SDH标准的关系本标准共包括以下5部分:
a)基于 SDH的MSTP 网络管理技术要求 第 1部分:基本原则土要内容包括:
本部分内容;
一本部分采用的方法论;
一本部分定义的网络管理接门位置:-本部分定义的网络管理接采用的协议栈。b)基于 SDH 的 MSTP 网络管理技术要求 第 2 部分:NMS 系统功能描述MSTP网络管理系统的功能需求。c)基于SDH的MSTP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3部分:EMS-NMS接口功能描述MSTP网元管理系统与网络管理系统之间的接口功能需求。d)基于SDH的MSTP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4部分:EMS-NMS接口通用信息模型定义与实现技术无关的MSTP网元管理系统与网络管理系统之间的接口信息模型。e)基于SDH 的 MSTP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第5部分:基丁IDLIIOP技术的EMS-NMS接口信息模型采用DLIIOP技术定义MSTP EMS-NMS接口信息模型。6
YD/T 1768.1-2008
于基于SDH的MSTP设备的管遇巾涉及大量SDH管理内容,因此本部分标准中有关SDH管理要求,直接引用YD/T1289.x《同步数学体系(SDH)传送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部分标准,域与之内穿保持一致,本部分标准主要涉及MSTP新增的管理内容。7本部分采用的方法论
本部分采用了ITU一TM.3020定义的UTRAD方法学定义管理接口,在接口的描述过程中,分3个阶段,分别为需求阶段、分析阶段和设计阶段。需求阶段定义在网管系统中相互作用的实休、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对网管系统接口的助能进行定义。
分析阶段对需求阶段描述的接口功能进行细化,包括网管系统中的各实体在实现接口功能时的交五美系;为了实现接口功能所需要定义的被警理资源,被管理资源的详细属性、行为,被管理资源之间的美系,以及完成接口功能的关键操作序列等。设计阶段是用形式化的接口捕述语言来描述被管理资源:根据用户需求及适用范制,可选择不同的接门描述语言,如OMG IDL等。
UTRAD方法学的3个阶段之间的关系如图5所示。接好能离求
与接口技术无关
要门分标(独立可接[1技术)
与接门战术相义
基于IDLIOP的接口设计
图 5 UTAAD 方法学示例
根据UTRAD方法学对网管接I进行描述,在需求阶段和分析阶段,本部分标准具体采用了UML表示法。
网管接口采用的协议栈
本部分在管理接口设计中,采用IDL对管理接口进行定义,采用的通信协议栈为IOP协议栈:IIOP协议栈如图6所示。
TCPATP
图 6IIOP协议栈示率图
TIKAoNIKAca-
DLIPHY
YD/T 1768.1-2008
其中,ORB及CORBA服务遵循的OMG标准版本如表2所示。表2
ORB 及 CORBA 服务遵循的 OMG 标准版本ORB及CORBA服务类别
命名服务
通知服务
电信日志服务
注:电信日志服务为可选项
OMG版本号
2.3.1 或以, L
1.0或以上
1.0 或以 E
1.0 或以F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YD通讯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