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
- GA/T 1217-2015 光纤振动入侵探测器技术要求

【GA公共安全标准】 光纤振动入侵探测器技术要求
- GA/T1217-2015
- 现行
标准号:
GA/T 1217-2015
标准名称:
光纤振动入侵探测器技术要求
标准类别: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3.83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GA/T 1217-2015.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optical fiber vibration intrusion detectors.
1范围
GA/T 1217规定了光纤振动人侵探测器的术语和定义、组成及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
GA/T 1217适用于人侵报警系统中的光纤振动入侵探测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A:低温
GB/T 2423.2电工电子产 品环境试验第 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B:高温
GB/T 2423.3 电子电工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ab:值定湿热试验
GB/T 2423.5单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Ea和导则:冲击
GB/T 2423.10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 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Fc:振动(正弦)
GB 4208 - 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 9813- 2000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
GB/T 11463电子测量仪 器可靠性试验
GB 16796- 20000 安全防范报警系统设备安全 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 17626.2 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武验
GB/T 17626.4- 2008电磁兼容试验 和测量技术电快速 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5- 20087电磁兼容试验 和测量技术浪 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1217—2015
光纤振动入侵探测器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optical fiber vibration intrusion detectors2015-06-2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2015-10-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GA/T1217—2015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公安部安全防范报警系统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宁波诺可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武汉理工光科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华魏光纤传感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光谷奥源科技有限公司、威海北洋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复日智能监控成套设备有限公司杭州安远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波汇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琳、刘荐轩、周群、姜兆公、闫奇众、戎玲、董鹏飞、张振一、祁耀斌、刘海、潘涛、张美丽、史振国、张文弘、王磊、缪璇。1范围
光纤振动入侵探测器技术要求
GA/T1217—2015
本标准规定了光纤振动人侵探测器的术语和定义、组成及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人侵报警系统中的光纤振动人侵探测器。HINA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更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目期的引用文件,衣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代件。凡是不注日期的
GB/T2423.1
GB/T2423.2
GB/T2423
GB/T2423
GB/T2423
GB4208
GB/T9813
GB/T11463
GB16796-
电子产品环
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B:高温手电工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第2部分:试验方法
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
GB/T17626.2
GB/T17626.3
GB/T17626.4
GB/T17626.5-
3术语和定义
测量仪器可靠
系统支备安全要求和试验
安全防范报警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电磁兼容
公兼容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试验和测量肢术
试验Cab:值定湿热试验
试验Ea和导则:冲击
试验Fc:振动(正弦)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式验试验
金和测量技术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脉冲群抗优度试验
浪涌(冲击)抗优度详验
optical fibervibration intrusiondetector光纤振动入侵探测器
通过光纤振动传感器,对入侵或企图入侵行为所引起的机械振动信号做出响应并给出报警信号的装置。
光纤振动传感器opticalfibervibrationsensor能够通过传输的光信号特性的改变来感知机械振动信号的光纤(缆)。3.3
信号处理器signalprocessor
般由光源、光电转换器和电信号处理器组成,用来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经分析处理,确定是否给出报警信号的装置。
GA/T1217—2015
定位型光纤振动入侵探测器opticalfibervibrationintrusiondetectorwithpositionindication能够指示人侵或企图人侵行为发生位置的光纤振动人侵探测器。3.5
optical fibervibration intrusiondetectorwithzoneindication区域型光纤振动入侵探测器
能够指示入侵或企图入侵行为发生区域的光纤振动入侵探测器。3.6
最大探测距离
maximumdetectionrange
依据产品说明书安装探测器后,光纤振动传感器上能够对机械振动信号做出响应的始端至末端之间的最远直线距离。
定位精度
locationaccuracy
对于定位型光纤振动入侵探测器,其所指示出的报警位置与实际入侵发生位置在沿光纤传输方向上的距离偏差。
4组成及分类
4.1组成
光纤振动入侵探测器(以下简称探测器)至少应包括光纤振动传感器、信号处理器和显示/指示单元,其中显示/指示单元与信号处理器可以为一体也可以为分体。4.2分类
分为定位型光纤振动人侵探测器和区域型光纤振动人侵探测器5技术要求
外观及机械结构
探测器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痕、划伤、裂缝、变形和污染。光纤振动传感器与信号处理器间的连接件应紧固无松动。
5.2外壳防护等级
室外设备的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GB4208一2008中IP56的规定,室内设备的外壳防护等级应符合IP21的规定。
5.3接口
至少应具有光纤接口、报警输出接口。5.4功能要求
5.4.1入侵报警功能
当探测器被触发时,应能在不大于3s的时间内通过信号处理器输出入侵报警信号,该信号的输出形式应在说明书中明示且应区别于其他报警信号。2
5.4.2入侵报警指示功能
GA/T1217—2015
当探测器被触发时,应能在信号处理器或显示/指示单元上指示出入侵发生的区域(位置)。当区域型探测器的多个光纤振动传感器或定位型探测器同一个光纤振动传感器的多个位置同时被触发时,不应漏掉指示任意一个区域(位置)。5.4.3断纤报警功能
当出现断纤时,应能在不大于3$的时间内通过信号处理器输出断纤报警信号,且宜能通过显示指示单元显示距光纤始端最近的断纤区域(位置),该信号的输出形式应在说明书中明示且应区别于其他报警信号。
5.4.4断电报警功能
当信号处理器的电源断开时,探测器应能产生报警状态。5.4.5防拆报警功能
信号处理器的外壳应设有防拆保护装置,当外壳被打开到足以触及其中的任何控制部件或机械固定的调节器时,防拆保护装置应动作,并输出防拆报警信号,该信号的输出形式应在说明书中明示且应区别于其他报警信号。
5.5性能要求
5.5.1最大探测距离
探测器的最大探测距离应符合产品说明书中的规定,在探测器的最大探测距离处应能实现入侵报警功能
5.5.2定位精度
定位型光纤振动人侵探测器的定位精度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定位精度
探测距高/km
>40且≤80
>20且≤40
>5且≤20
5.6环境适应性要求
5.6.1气候环境适应性
定位精度/m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100
按表2规定对探测器进行气候环境适应性试验,试验过程中不应产生误报警,试验后人侵报警功能应正常。
GA/T1217—2015
恒定湿热
试验条件
室内设备
(40±2)℃
(5±3)℃
(55±2)℃
-10±3)℃
(40±2)℃、相对
(93±2)
表2气候环境适应性
非工作
(70±2)℃
试验条件
(70±2)℃
25±3)℃(-40±3)
室外设备
(85±2)℃
25±3)℃
(40±2)℃、相对湿度(93±2)%持续
非工作状态
注:产品适用的试验务件靠内设备的I、Ⅱ等级和室外设备的1、1、面等级)容产品说明书或技术文件中明示。5.6.2
机械环境适
按表3规定双
伤、电气故障且人
振动(正弦)
抗干扰要求
5.7.1抗风干扰
探测器进行机械环境适应性试验,试验后探测器不应产生永大性的结构变形、机械损警功能应正常。
表3机械环境适应性
试验条件
10Hz~55Hz、振幅0.35
按表4规定对探测器进
精度应符合5.5.2的规定。
严酷等级
轴各3
表4抗风干扰
风速等级
注:产品适用的严酷等级在产品说明书或技术文件中明示。5.7.2抗雨干扰
轴向各30min
风速/(m/s)
10.7~13.8
17.1~20.7
非工作状态
非工作状态
时间/h
按表5规定对探测器进行抗雨干扰试验,试验期间不应产生误报警和漏报警,定位型探测器的定位精度应符合5.5.2的规定。
严酷等级
降雨等级
抗雨干扰
每24h降水强度/mm
注:产品适用的严酷等级在产品说明书或技术文件中明示。GA/T1217—2015
时间/h
AGHINA
电磁兼容性要求
静电放电抗扰度
GB/T17626.2—2006中试验等级3的规走,试验中探测器不应有误静电放电抗扰度限
报警发生,试验后应能
射频电磁场辐身抗光度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限值应符合CB/T17626.3-2006中试验等级3的规定,试验中探测器不应有误报警发生,试
立能正常工作。
电快速瞬变肤抗扰度
电快速瞬变脉冲
扰度限值应符合G
不应有误报警发生
,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
浪涌(冲击)抗
17625.4-2008中试验等级2的规定,式验中探测器浪涌(冲击)抗扰度面应符合GB/T17626.5-2008中的规定:交流电源线3级:直流、信号及其人扰,试验中探测器不应有误报警发生,试验后应能正常作。他输入线2级的浪涌()
安全性要求
抗电强度
采用交流电网电源供电的探测器的电源引人端子与外壳棵露金属部件之间的抗电强度应符合GB16796—2009中5.4.3的规定。5.9.2
绝缘电阻
采用交流电网电源供电的探测器的电源引入端子与外壳裸露金属部件之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GB16796—2009中5.4.4的规定。泄漏电流
采用交流电网电源供电的探测器工作时的泄漏电流应符合GB16796—2009中5.4.6的规定。5.9.4阻燃
探测器的阻燃应符合GB16796—2009中5.6.3的规定。5
GA/T1217—2015
5.10稳定性
探测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连续工作168h,不应出现漏报警和误报警。5.11可靠性
探测器的可靠性应符合GB/T9813—2000中4.9的规定。6试验方法
6.1试验条件
6.1.1试验环境条件
除特别声明环境条件的试验外,试验应在下列环境条件下进行:环境温度:15℃~35℃;
一相对湿度:15%~75%;
大气压强:86kPa~106kPa。
6.1.2受试样品的试验状态要求
受试样品的光纤振动传感器须经过封装,按产品说明书将其连接并调至正常工作状态,试验期间受试样品的设置或配置应保持不变。6.2外观及结构检验
采用实物核对、目测和手动的方法进行检验,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5.1的要求。6.3外壳防护等级检验
外壳防护等级按GB42082008中的方法进行,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5.2的要求。6.4接口要求检验
采用实物核对和目测的方法进行检验,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5.3的要求。6.5功能检验
6.5.1入侵报警功能
将任意一段长度不大于1000mm的光纤振动传感器固定在长700mm、宽500mm和厚5mm的模拟试验玻璃板上,距离玻璃一端100mm(距离另一端600mm),玻璃板下方四个角用20mm×20mm×20mm的木质垫块垫起,在距离光纤振动传感器500mm处放置一个垫块,垫块高度为300mm(如图1所示),将3个35mm的玻璃圆球或橡胶圆球在2s时间内连续从垫块顶部推下,观察并记录探测器的输出信号,同时记录从小球落下到信号处理器输出报警信号的时间。重复上述过程3次,判定每次结果是否均符合5.4.1的要求。S
6.5.2入侵报警指示功能
图1入侵报警功能测试
GA/T1217—2015
在定位型光纤振动人侵探测器的传感器上随机选取3个位置(3个位置的选取间隔应大于定位精度的2倍且有一个位置为标称最大探测距离处),先依次再同时进行6.5.1试验,判定其结果是否均符合5.4.2的要求。
在区域型光纤振动入侵探测器的传感器上选取3个不同的探测区域,先依次再同时进行6.5.1试验,判定其结果是否均符合5.4.2的要求6.5.3断纤报警功能
剪断任一段光纤振动传感器(可用光纤连接法兰断开进行模拟),观察并记录探测器的输出信号,记录从光纤振动传感器断开到信号处理器输出报警信号的时间,重复3次,判定每一次的结果是否均符合5.4.3的要求。
6.5.4断电报警功能
将信号处理器的电源断开,观察并记录探测器的输出状态,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5.4.4的要求。6.5.5防拆报警功能
用螺丝刀或其他工具打开机壳,当外壳被打开到足以触及其中的任何控制部件或机械固定的调节器时,检查并记录防拆报警发出的情况,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5.4.5的要求。6.6性能检验
6.6.1最大探测距离
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最大探测距离标定出相应长度的光纤振动传感器,并与信号处理器连接,在最大探测距离处按6.5.1进行3次试验,判定每次结果是否均符合5.5.1的要求。6.6.2定位精度
按产品说明书规定的最大探测距离标定出相应长度的光纤振动传感器,并与信号处理器连接,随机选取3个位置(3个位置的选取间隔应大于标称定位精度的2倍且有一个位置为标称最大探测距离处)并进行标定,分别在3个位置按6.5.1各进行3次试验,记录每次试验指示的报警位置与实际标定位置的偏差距离,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5.5.2的要求。7
GA/T12172015
环境适应性试验
6.7.1气候环境适应性试验
6.7.1.1高温试验
受试样品和程序一般按照GB/T2423.2试验Bb的规定及以下程序进行:受试样品应在无包装的状态下,放人具有室温的试验箱内,并尽可能放在试验箱中央,以使受a)
试样品的任何部分和箱壁之间有尽可能多的空间:试验箱温度按0.7℃/min~1℃/min的平均速度(指每5min的平均值)上升,逐渐升温至b)
表2的规定值。当受试样品达到温度稳定后,开机开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持续2h;c
在试验的最后30iN检叠探测器状态:试验结束后,将变设品断开电源,试验箱温度按0.7mn℃/min的平均速度降低至正围内的某一数值,恢复2h后按6.5.1进行试验。常的试验大气家性范
判断试验过程中
及试验后结果是否符合5.6.1的要求。6.7.1.2
低温试验
将受试样品和程序般按照GB/T2423.1试验B6的规定及以下程序进行a)
受试样品
无包装的状态下,放人具有室温的试验箱内,并尽可能放在试验箱中央,以使受留
试样品的
试验箱温
部分和箱壁之间有尽可能多的空间:0.7℃/min~1℃/min的平均速度(指每5min的平均值)下降至表2的规定值。当受上
品达到温度稳定后
开机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持续2h;在试验的最后30min内检查探测器状态;d)试验结束
常的试验
受试样品断开
6件范围内的桌
试验箱温度按0元
in1℃/mi的平均速度上升至正
复2h后按65.1元
进行试验。
数值,恢复
石国金后结果是否符合5.6.1的要求。判断试验过程中
6.7.1.3恒定湿热试验
股按量GB/T2423.3的规定及以下程序进行,将受试样品和程序
受试样品应在无包装和不正机的状态下,放人具有室温的试验箱内a
b)试验箱温度接 0.7 C1 的min 的平均速度(指量s mm平均值)上升至表 2 的规定值。当受试样品达到温度稳定后再加度至相对湿度为(93±3)%,搁置48h;试验结束后,将试验箱温度恢复至正常的试验大气条件范围内的某一数值,恢复2h后按6.5.1c
进行试验。
判断试验过程中及试验后结果是否符合5.6.1的要求。6.7.2机械环境适应性试验
6.7.2.1振动(正弦)试验
将受试样品和程序一般按照GB/T2423.10的规定及以下程序进行:a)受试样品应在无包装的状态下,紧固在振动台上(受试样品的重心应位于振动台面的中心附近),应避免紧固受试样品的装置件(螺栓、压板、压条等)在振动试验中产生自身共振:b)受试样品按表3中规定的条件进行扫频振动:如果有共振频率,记录共振点,在共振频率上振动15min;
c)试验结束后按6.5.1进行试验。判断试验过程中及试验后结果是否符合5.6.2的要求。6.7.2.2冲击试验
受试样品和程序一般按照GB/T2423.5的规定及以下程序进行:受试样品应在无包装的状态下,紧固在冲击试验机的台面上;a
受试样品按表3中规定的条件进行冲击试验:试验结束后按6.5.1进行试验
判断试验过程中及试验后结果是否符合5.6.2的要求GA/T1217—2015
6.8抗干扰试验
6.8.1抗风干扰试验
将一段光纤振动传感霜
部分敷设在附录抗风雨试验装置中的栅栏上,接表4中相应严酷等级进行抗风干扰试验
人侵探测器选取位置
期间选取同
段中另一部分的某个位置按6.5.1进行试验(定位型光纤振动敷设部分的
间距应不超过其定
位精度),记录期间误报警和漏报警情况,定位型光纤振动入侵探测器还应记录定位精度,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5.7.1的要求。6.8.2抗雨干扰试
感器的一部分敷设在附录A抗风雨试验装置中的栅栏上,按表中相应严酷等将一段光纤振
验期间选取同一段中国
级进行抗雨干扰试
入侵探测器选取位
一部分的某个位置按6.5.1进行证验(是位型光纤振动与敷设部分的间距应不超过其定位精度),记录期间误报警和漏报警情况,定位型光纤振动人侵探测器还应记录定位精度,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5.72的要求。S
电磁兼容性试验
静电放电抗扰度运险
按GB/T17626.2
合5.8.1的要求。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按GB/T17626.3—2006中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后再按6.1进行试验,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5.8.2的要求。
6.9.3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按GB/T17626.4-2008中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后再按6.5.1进行试验,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5.8.3的要求。
6.9.4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按GB/T17626.5—2008中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后再按6.5.1进行试验,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5.8.4的要求。
GA/T1217—2015
6.10安全性试验
6.10.1抗电强度试验
将受试样品的开关处于接通位置,按GB16796—2009中5.4.3的规定试验,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5.9.1的要求。
绝缘电阻试验
将受试样品的开关处于接通位置,按GB16796一2009中5.4.4的规定试验,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5.9.2的要求。
泄漏电流试验
按GB16796一2009中5.4.6的规定或将受试样品施加正常工作电压,测试机壳对地的泄漏电流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5.9.3的要求。6.10.4阻燃
按GB16796—2009中5.6.3的规定试验,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5.9.4的要求。6.11稳定性试验
探测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连续工作168h,每天至少按6.5.1进行1次试验,判定其结果是否符合5.10的要求。
6.12可靠性试验
探测器可靠性试验按GB/T11463中的有关规定进行7标志、包装、贮存和运输
7.1标志
产品信号处理器本体上应有下列标志:7.1.1
激光警告标志:
制造商名称、商标;
产品名称、型号:
额定工作电压:
生产日期或编号。
如无法在信号处理器本体上标志上述内容的,则应在使用说明书中给出。7.1.2产品的接线端子及接口应标有相应的字符7.1.3
产品的外包装上应有下列标志:制造商名称、商标和地址:
产品名称、型号:
出厂日期或编号。
7.2包装
7.2.1产品应使用适合长途运输的材料做包装,包装箱内应有防潮、防振措施。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GA公共安全标准标准计划
- GA/Z1736-2020 基于目标位置映射的主从摄像机协同系统技术要求
- GA/T755-2008 电子数据存储介质写保护设备要求及检测方法
- GA/T683-2007 信息安全技术防火墙安全技术要求
- GA/T792.1-2008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管理标准第1部分:图像信息采集、接入、使用管理要求
- GA401-2002 消防员呼救器
- GA/T852.3-2009 娱乐服务场所治安管理信息规范第3部分:业务登记序号编码规则
- GA/T1053-2013 数据项标准编写要求
- GA408.4-2006 道路交通违法管理信息代码 第4部分:交通违法处罚种类代码
- GA/T1049.11-2015 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通信协议第11部分:部省市三级指挥平台
- GA/T1063-2013 感应加热设备校准规范
- GA274-2001 警用服饰星徽
- GA/T685-2007 信息安全技术交换机安全评估准则
- GA30.2-2002 固定消防给水设备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2部分:消防自动恒压给水设备
- GA1409-2017 警用服饰硬式肩章
- GA/T1030.3-2017 机动车驾驶人考场使用验收规范第3部分:道路驾驶技能考场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