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通信行业标准(YD) >>
- YD/T 1308-2004 智能公用电话系统技术要求

【YD通讯标准】 智能公用电话系统技术要求
- YD/T1308-2004
- 现行
标准号:
YD/T 1308-2004
标准名称:
智能公用电话系统技术要求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1.34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D/T 1308-2004.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intelligent public telephone system.
1范围
YD/T 1308规定了智能公用电话系统的平台功能要求、系统互联要求、交互协议、信令流程、加密算法、终端维护管理要求等内容。
YD/T 1308适用于基于智能网和专用平台的智能公用电话系统的设计和符合性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YD/T 1150-2001智能公用电话业务技术要求
YDN 109-1998集成电路(IC)卡公用付费电话系统总技术要求
YDN047-1997智能网设备业务交换点(SSP)技术规范
YDN048-1997智能网设备业务控制点(SCP)技术规范
YDN049-1997智能网设备业务管理点(SMP)技术规范
YDN050-1997智能网设备业务生成环境点(SCEP)技术规范
YDN065-1997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
GB/T 15279自动电话机技术条件
GB/T 16649.1-1996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1部分:卡的物理特性(idt ISO/IEC 7816-1 1987)
GB/T 16649.2-1996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2部分:触点位置和尺寸(idt ISO/IEC 7816-2 1987)
GB/T 16649.3-1996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3部分:电气特性及传输协议(idt ISO/1EC 7816-3 1987)

部分标准内容:
YD/T 1308-2004
智能公用电话系统技术要求
Th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intelligent public telephone system2004-02-09发布
2004-02-09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前
规范性引用文件
缩略语
网络结构
4.1体系结构图
4.2关于兼容储值 IC 卡的说明
4.3关于互联的说明
业务流
智能网设备/能公话专用平台的技术要求6
6.1.基本要求
6.2交互协设和交互时间
6.3对智能公活专用平台增加的要求6.4计费和话单接口要求
7系统间互联要求
7.1SCP之间(SCF-SDF)的互联协议7.2智能公话专用平台之间的互联协议8终端与系统之间的交互协议
8.1公话账号卡交互协议
8.2储值IC卡交互协议
9信令流程
9.1账号卡呼叫
9.2储值 IC 卡呼叫
10加密算法和加密序列
10.1公话账号卡呼叫加密算法
10.2储值卡呼叫加密算法
11悠端维护管理要求
11.1智能公用电话终端维护终端维护管理中心网络结构11.2终端维护管理中心基本功能….11.3终端维护管理中心和终端之间的通信协议II.4终端维护管理中心和IC卡本地级管理中心之间的通信协议(建议)12终端设备技术要求.
12.1DTMF信号的发送
12.2DTMF信号接收能力
13卡的技术要求*
13.1公话账号IC卡技术要求
13.2储值IC 卡技术要求
附录A(资料性附录)YD/T1150-2001中规定的录音通知KAKAa
YD/T 1308-2004
YD/T 1308-2004
本标准是YD/T1150-2001(智能公用电话业务技术要求》的配套标准。明确规定了原有YD/T1150-2001中关于储值IC卡的若干待定间题,包括储值IC卡的业务流程、计费、加密算法等内容。另外,随着智能公用电话的应用,本标准进一步规定了与智能公用电话业务相关的具体内容,包括终端与系统之间的交互协议、端维护管理要求、加密算法、卡的技术要求等内容。本标准中的终端均指读卡式终端,不包括普通的DTMF拨号终端。如果督能公用电话业务用智能网(SSP、SCP)设备的方式来实现,对系统和终端均不要求在线兼容储值IC卡;如果智能公用电话业务用智能公用电话专用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在线兼容储值IC卡作为可选功能,婆端与智能公话系统之间的交互协议可以是DTMF或FSK。本规范规定了具体的DTMF交互流程。FSK 交互流程待定。
本标准中与YD/T1150-2001不一致的地方,以本标准的规定为准。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普泰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冠目通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国腾软件有限公司
沈阳市都市通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扬州市恒春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本标推主要起草人:张雪丽付莉龚双瑾何桂立刘洪波崔涛李斌戚麗朱青峰胡岗张杰明李梅张晓剐赵惜忠
1范围
智能公用电话系统技术要求
YD/T 1308-2004
本标准规定了智能公用电话系统的平台功能要求、系统互联要求、交互协议、信令流程、加密算法、终端维护管理要求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基于智能网和专用平台的智能公用电话系统的设计和符合性测试。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励根据本标准达戒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YD/T 1150-2001
YDN109-1998
YDN047-1997
YDN048-1997
YDN049-1997
YDN050-1997
YDN065-1997
GB/T 15279
GB/T 16649.1-1996
GB/T 16649.2-1996
GB/T 16649.3-1996
3缩略语
智能公用电话业务技术要求
集成电路 (IC)
智能网设备
智能网设备
智能网设备
智能网设备
卡公用付费电话系统总技术要求业务交换点(SSP)技术规范
业务控制点(SCP)技术规范
业务管理点(SMP)技术规范
业务生成环境点(SCEP)技术规范邮电部电话交换设备总技术规范书自动电话机技术条件
识别卡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I部分:卡的物理特性(idtISO/IEC7816-11987)
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2部分:触点位置和尺寸(idtISO/IEC7816-2识别卡
带触点的集成电路卡第3部分:电气特性及传输协议(idtISO/EC7816-3识别卡
Applying Charging
Addres Complete Measage
Answer Cherging
Call Attempt Per Second
Clear Back
Clear Forward
Capabilily Set 1
Data Encryption Standard
Dual Tone Multi-Frequency
File Transfer Protocol
InitialAddresswiahadditjonalinformaljulIntegrate Circuit
Intelligent Network Application ProtocolKAOIKA
申请计费
地址全消息
应答计费
每秒试呼数
后向拆线
前向拆线
能力集1
数据加密标难
双音多频
文件传送协议
带附加信息的初始地址消息
集成电路
替能网应用规程
YD/T 1308--2004
Intelligent Peripheral
TCP/IP
网络结构
4.1体系结构图
Public Switch Telephone NetworkRelease Guard
Service Control Point
Service Switehing Foint
Transfer Contrel Protocol/Iriternet Prntacol暂能公用电话系统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智能外设
公众电话交换网
释放监护
业务控制点
业务交换点
传送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
智监公活业务督理系统与
智能公用电话业务管理系统
智能网设备(SSP、SCP、IP)
或智能公话专用乎台
智航公用电话整端管理系统
4.2 关于兼容储值 IC 卡的说明现有系能结算,话务洗计
现有300、200、201、IP电话
卡业务管理系脱成800等
其他智能业务管理系院
(1)用户或终销直携找现有暂能业务号高改200,201等平台呼叫接人爵,呼同选路到现有系就进行处观
2)用户或整编设智售公用电活业务携人厅后,输人200、300或IP电话卡的卡号和费码,访同理有业务数据库进行酸证
智能网设备(SSP、SCP、IP)
成智能公话专用平台
现有智呼叫或
200,201等平台呼叫。
读卡式整赠
便有300.200,201IP
电话卡等系城或800等
其他智能业务系院
非通DTMF投号路露
围 1智能公用电话系统的网络结构按照YD/T1150-2001暂能公用电话业务技术规范》的规定,智能公用电话系统可以用智能网(SSP、SCP)设备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用智能公活专用平台的方式来实现,终端可以是普通的DTMF话机或读卡式终端。但是本标准的终端均指读卡式终端,不包括普通的DTMF拨号终端。读卡式终端有32
种类型。
YD/T1308-2004
1)A类:支持公话账号卡的终端,即终端识别公话账号卡,通过DTMF信号与系统之间进行交互,完成卡号、密码的认证等。
2)B类:支持公话账号卡和储值IC卡的终端,这种终端除了能够识别公话账号卡,通过DTMF信号与系统完成交互以外,还能够识别储值IC卡。但储值IC卡的处理不经过智能公话系统,而是按照YDN109-1998的方式来处理,本标准不包括YDN109-1998这部分的内容。3)C类:支持公话账号卡和储值1C卡的终端,即终端除了能够识别公话账号卡,通过DTMF信号与系统完成交互以外,还能够识别储值IC卡,遵过DTMF安互协议与系统一起完成储值卡的在线认证,计费和呼叫处理,以下简称在线兼穿储值IC卡。考虑到各种不同的实现方式,作如下明确规定:如果智能公用电话业务用智能网(SSP、SCP)设备的方式来实现,对系统利终瀚均不要求在线兼容储值IC卡。
如果智能公用电话业务用智能公话专用乎台的方式来实现,在线兼容储值IC卡作为可选功能。4.3关于互联的说明
在智能公用电话系统中,随著业务发展的需要,会出现不同平台、SCI之间的互联问题。考虑到智能网设备和智能公话专用平台的实现方式不同,本标准仅规定了多个SCP之间互联和多个智能公话专用平台之间五联的技术要求,具体的互联方式和互联协议见第了章。目前,暂不考虑平台与 SCP之间的互联间题,因此,本标准不包括智能公话专用平台与智能网 SCF设备之间互联的要求。
5业务流程
智能公用电话业务的具体业务流程应符合YD/T1150-2001的规定,当智能公话业务用智能公话专用平台的方式来实现时,可以选择在线兼容储值IC卡,即由智能公话专用平台完成对储值I卡认证后,向终端下发当前呼叫所需要的计费信息,由终端完成对呼叫的计费和扣费,并在通话过程中向平台发送防盗的脉搏信号。储值IC卡的具体流程应符合YDN109-1998《案成电路(IC)卡公用付费电话系统总技术要求》的规定。
.6智能网设备/智能公话专用平台的技术要求6.1基本要求
智能网设备/智能平台首先要符合YD/T1150-2001中相关的基本要求。a)当利用智能网的SSP、SCP设备来实现智能公话业务时,各设备的技术要求应分别符合YDN047-1997、YDN048-1997、YDN049-1997、YDNG50-1997的相关规定。b)当利用智能公话专用平台来实现智能公话业务时,智能公话专用平台必须具有呼叫控制功能(CCF)、业务交换功能(SSF)、专用资源功能(SRF)、业务控制功能(SCF)等功能,支持七号信令TUP、ISUP和智能网应用规程(INAP),还应具有与公用电话管理系统互迦的管理接口,以满足本标准所规定的智能公用电话业务的具体要求。6.2交互协议和交互时间
智能网系统或智能公话专用平台要能够通过DTMF信号与读卡式终端进行交互。6.2.1交互协议
智能网设备/智能公话专用平台对DTMF借号的发送和接收要满足如下要求。6.2.1.1DTMF值号发送
DTMF信号特性见表1。
KAONIKAa
YD/T 1308-2004
高额群频率,a
数字和符号
低频群频率,Hz
衰1双音多频信号的频率组合
a)双音多频信号中,单一频率的偏差应在标称频率的+1.5%范围内:1477
h)双音多频信号中高频信号电平/低频信号电平应为:(-7±3)dBm/(=9+3)dBm;c)任频率组合中,高频分量电平应比低频分量电平高(2+1)dB:d)DTMF信号持续/间隔时何应为50~70ms;1633
e)输出信号中无用题率分量的总功率电平比双音多频信号中低题分量的功率电平至少低20dB。6.2.1.2DTMF借号接收
智能网设备/智能公话专用平台应能正确接收符合下列条件的DTMF信号:a)信号电平:-32~-4dBm
b)信号频偏:±2.0%;
c)信号信噪比:214dB;
d)信号电平差:≤+6dB:
e)信号持续/间隔时间含4(mB。6.2.2 交互时间
智能网系统或智能公话专用平台与读卡式终端之间的交互时间要满足以下的要求:1)公话账号卡
对于公话账号卡,在需要系统下发加密序列对密码加密的情况下,从终端拨完接入码的最后一位到用户听到系统提示音(YD/T1150-2001中的通知11)的时间应小于7s。对于公话账号卡,在不需要系统下发加密序列不对密码加密的情况下,从终常拨完接入码的最后一位到用听到系统提示音(YD/T1150-2001中的通知11)的时间应小于6g2)堵值IC卡
对于储值IC卡,从终端拨完接入码的最后一位到系统完成认证(终端收到系统返回的对卡号信息的验证码)的时间应小于5g。从系统开始发送计费信息到收到终端返回的验证码的时间应小于58。6.3对智能公话专用平台增加的要求处理能力:智能公话专用平台的处理能力应不小于100个CAPS(呼珊模型:要密码加密,用户在读卡式终端上播人公话账号卡后拨被叫号码,被叫应答后通话1min,主叫挂机)。一在线兼容储值IC卡:如果誓能公话专用平台兼容储值IC卡,智能公话专用平台要满足下列要求。·主叫号码识别
智能公话专用乎台应具有主叫号码识别功能,并能根据主叫号和业务要求对呼叫进行处理。·计费要求
对于储值卡呼叫,智能公话专用平台要根据主、被叫号码和储值C卡呼叫的计费要求,向终端发送正确的计费瘾息,并在智能公话专朋平台中对当前呼叫作相应的计费记录。余额校验
YD/T1308-2004
对于储值1C卡呼叫,当终结束计费,向乎台发送余额信息后,平台根据校验位和位长判断收到的余额是否正确,并比较平台中的余额与终端传来的余额的差值。如果余额差值在阔值范围内,平台采用从话机收到的余额信息作为话单记录:如果余额差值超过阔值范围,平台分别记录话机和平台的余额信总,并标记为异常话单。
·处理脉搏信号
对于储值1C卡呼叫,在通话过程中,智能公话专用平台要定期检查终端是否发来脉搏信号,以及脉薄信号是否正确,如果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收到正确的脉搏信号,智能公话专用平台要切断呼叫,并记录当前呼叫的主叫号码、被叫号码、通话开始时间、呼叫切断时间和通话赞用。6.4计费和话单接口要求
智能网系统或智能公话专用平台对智能公话呼叫计费并产生话单。智能网系统或驾能公话专用平台要能够提供外部接口,以便终端管理系统能够通过FTP提取话单。7 系统间互联要求
7.1SCP之间(SCF-SDF)的互联协议智能公用电话SCF之间的互联主要用于访问数据库,获取公话账号卡的数据,包括卡上的余额、扫的状态等信息。具体的操作和参数见YD/T1256-2003智能网应用规程(INAP)能力集1CS-L)补充规定。
7.2精能公话专用平台之间的互联协议智能公话专用平台之间的互联采用TCP/IP协议,体协议内容待定,8终端与系统之间的交互协设
读卡式终端与系统之间采用双音多频信号进行交互。根据卡的不同种类,具体的交互协议分为两种情况,即公账号卡交互协议和储值I℃卡交互协议,系统或终端在发送交互协议时,需要进行十进制或十六进制数(大写)与双音多频信号的转换。十进制或十六进制数与双音多频的转换关系如下:十六进制数字与双音多频的转换:0123456789ABCDFF
十六进制
双音多颊
d1234567890*#abc
十进制数字与双音多频的转换:十进制
0123456789
效音多频0123456789
在本标准中,双音多频均用小写表示。8.1公话账号卡交互协议
对于公话账号卡,无论系统使用哪种实现方式(智能网设备毁智能公话专用平台),然端与系统之间使用统一的交百协议。
1)提示语育选择消息
一 消息方向:系统一→话机。
一消息内容:双音多频b+欢迎您使用XXXXXX市公用电话系统,请选择提示语言的种类,1为酱通话,2for Engliah。
一消息说明:然端拨智能公话接人码后,系统向终端返回的证实消息,双音多频b用于读卡式整端,语音用子普通 DTMF拨号用户。2)终端确认消息
一方向:话机—→系统。
一内容:双音多频a/c。
YD/T 1308-2004
消息说明:终端确认消息,系统收到双音多频a/c后,按照读卡式婆端的流程处理。其中a表示密码需要加密,c表示密码不需要加密。3)系统下发加密序列(如果密码带要加案)一 方向:系统一→话机。
一内客:加密序+h。
一消息说明:日表示加密序列的开始,加密序列为系统随机生成的6位十进制数,转换为双音多题信号传送给整端,练端收到后作为终端对用户密码进行加密的密钥;b表示加密序列结桌。4)繁端发送语言选择、卡种类、卡号、密码一方向:话机一系统。
一内容:语育选择+卡的种类+卡号+双音多频b+密码+双音多频#。一消息说明:
*语言选择为1位,1代表普通话,2代表英文。,卡的种类为1位,1代表公账号卡,其他待定。·卡号为14位,XXY,Y,Y,PZzzzzzzC。双音多频b代表卡号结束。
,密码4位,如果密码带要加密,终端将卡上读取的密码和部分卡号作为明文,根据系统下发的加密序列,按照规定的加密算法进行加密运算后得到4位密文,具体加密算法见第10章。如果密码不需要密,密码为卡上读取的密码。·双音多频#代表输人结束。
5)余额信息
一方向:系统一→话机。
一内容:+XXXxXX+P+b。
一消息说明:c用于表示余额显示开始,x,XX,X,X,XX,为用户卡上的余额信息,为十进制数分别为万、干,百、十、元、角、分,如果余额的高位为,则不传送,只传送有效的余额信息。P为校验位,为XX,XX,x,X,X,进行1 位十进制累如和,进位溢出,最后--个b代表余额显示结束:6)在线改密码
一方向:系统一+话机。
一 内容: d+S,S5S+P+b,
一消息说明:d表示在线修改密码开始:SSSS,为用户修改后的新密码,十进制数字:P为校验位,是SS,S,S.的十进制累加和,进位溢出;b代表新密码结束。7)在线修改密码成球
一方向:话机一系统。
-- 内容: a/b。
一消息说明:表示终端写卡成功,卡土的密码已经像改为系统下发的新密码:b表示端写卡不成功,卡上的密码没有修改。8)异常通知
一方向:系统→话机。
一内容:a+异常通知(通知5/29/6/门等)。一消息说明:终端输人卡号密码后,系统验证不成功时(卡号不存在、主叫号码受限、卡号密码不匹配、卡号过期、卡导正在使用等情况)使用。8,2储值IC卡交互协议
1)系统下发加密序列
一 方向:系统一话机。
一内容:a+加密序列+b。
YD/T 1308-2004
一消息说明:a装示加密序列的开始,加密序列为系统随机生成的6位十进制数,转换为双音多频信号传送给终端,终收到后作为对话机Ⅱ号进行加密的密钥;上表示加序列结束。2)储值C卡识别码、密码、余额一方向:话机→系统。
一内容:b+xy+储值1C卡识别码+密码+余额一消意说明:b表示命令头:×为1位十六进制数,代表业务码,方便业务扩展;为1位十火进制数,代表版本号;储值IC卡识别码长度为定长「6位,为终端从储值1C卡.上读取的数据;密码4位,由终端根据话机ID、加密序列经过加密运穿后得到,具体加密算法见第10章;余额为以角为单位的4位十六进制数。
3)验证码
一方向:系统话机,话机系统。 内容: 双音多频#/*或 c#/c*。一消息说明:在下列情况下要发送验证码。,当终端输人储值[C卡识别码、密码和余额后,系统验证后,向终端返回验证码。代装正确,*代表错误。
,当系统向然端发送计费信息,终端验证后,向系统返间验证码。#代表确,*代表错误。,当终端扣费结束向系统发送余额信息,系统验证后,向终端返回验证码。#代表正确,*代表错误。
,系统接收终端发送的被叫号码判断不全时,向终端发送心#,表示需要然端继续发送被叫号码。,当系统判断终端发送的信总不合法时(郊卡号不正确、余额不足、被叫非法等)向终端发送c*,要求终端停止流程处理,开听简听系统提示语音。4)被叫电话号码
一方向:话机一系统。
一内容:被叫电话号码+b。
一消愈说明:被叫电话号码为用户插卡后所接的号码,长度为变长,b表示结束。5)计费倍息和剩余号码长度
一 方向:系统→话机。
一内容:叶类型码+计费信息+校验码+剩余号码长度+5。一消息说明:
*计费信息为变长,剩余号码长度为定长,2位于六进制数。,日表示系统发送计费信息的开始,b表示计费信息结束。●类型码(ao )+ 计费信息(b, b..b,)+ 检验码(),用十六进制数字表示。其中类型码()为两位十六进制数字,代表计费信息的类型,即标准计费信息、跨折扣时段让费信息、复式计费信息、跨折扣时段复式计费信息、多段费率。计费信息(h,hz.b,)根据计费类型的不网,位长和具体的内容不同。其中费用的单位为分,时间的单莅为秒。
校验码(cp)为1位十六进制数字,具体值为(anXORa,XORb,XORb2XOb.)MOD16。(1)类型码a=F1H:标准计费信息(n=11)bb
服务费
秒/次
hebob ubi1
可打次数
例如:当服务费为0分,费率为20分/60s,并且系统按照余额和费率、服务费计算得出可打次数为50次,则计费信息的内容为:
YKIKAa
YD/T 1308-2004
F1003C0140032Co(检验码)
执行方法:所有时间均执行一个费率。(2)类型码a=F2H:跨折扣时段计费信息(n=18)hib
服务费
秒/次
babgbn
费率1
bbabiobn
可打次数1
费率2
buhibrh
可打次数2
例如:当服务费为0分:时段1费率为20分/60s,时段2费率为10分/60s,系统按照余额、费率,服务费和折扣时间计算得时段1内“可打次数1为10次,时段2内“可打次数2”为40次,则让费信息的内容为:
F2 00 3C 014 000A 00A 0028 (检验码)执行方法:时段1内按秒/次执行费率1,时段2内按秒/次执行费率2(3)类型码a-F3H:复式计费信息(n=16)b.h
服务费
秒/饮1
b,hgh,
费率1
秒/次2
费率2
hububisbiawwW.bzxz.Net
可打欲数
例如:当服务费为0分,费率120分/1808,费率2为100分/60a,系统按照余额、费率、服务费计算得出可打次数为50饮,则计费信息的内容为:F3 00 B4 014 3C 064 0032 Co(检验码)执行方法:同时按秒/次1执行费率1,按秒/次2执行费率2。(4)类型码a0=F4H:跨折扣时段复式计费信息(n=26)bh
服务费
秒/次1
费率1
秒/次2
hacbbe
费率2
brbubub16
可打次数1
责率3
bxbubm
费率4
bbribrsba
可打次数2
例:当服务费为100分,时段1内费率1为120分/180秒,费率2为100分/60秒,时段2内费率1为240分/180秒,费率2为200分/60秒,系统按照余额、费率、服务费和折扣时问计算得出时段1内可打次数 1为12次,时段2内可打次数2为40次,则计费信息的内容为:F4 64 B4 078 3C 064 000C 0F0 0C8 0028 ca(捡验码)执行方法:时段1内同时按秒/次1执行费率1,按秒/次2执行费率2。时段2内同时按秒/次1执行费率3,按秒/欢2执行费率4:(5)类型码ao=FSH:多段费率
基本费率
说明:
复式费率
个数N
服务费
种/次证
bbabia
费率M
hahrbuliua
可打次数
秒/饮
费率N
可打饮
1)M可以单独使用,每个M类型均按照统一的格式排列、即秒次(2位)、费率(3位),可打次数(4位),例如:
当服务费为100分,时段1内费率M1为120分/180秒,时段2内费率M2为240分/180称,时段 3内费率M3为200分/60秒,系统按照余额、费率、服务费和折扣时间计算得出时段1内可打次数MI为8
YD/T1308-2004
1次,时段2内可打次数M2为1次,时段3内可打次数M3为10次,则计费宿息的内容为:F5 3 D 064 B4 078 0001 B4 0F0 0001 3C 0C8 000A co(检验码)执行方法:时段 1 内按秒/欲 M1 执行费率 M1,时段 2 内按秒/次 M2 执行费率 M2,时段 3 内按秒/软M3执行费率M3。
2)M、N可以共同使用,每个M类型和N类型均按照统一的格式排列,即秒次(2位)、费率(3位)、可打次数(4位),M类型在前,N类型在后,例如:当服务费为10)分,时段1内费率M1为120分/18秒,费率N1为10分/60税,附段2内费率M2为240分/180秒,费率N2为15分/60秒,时段3内费率M3为20D分/60秒,无N费率。系统按照余额、费率、服务费和折扣时间计算得出时段1内可打次数M1为1次,N1为3次,时段2内可打次数M2为 1次,N2为3次,时段3内可打次数为 M3为 10次,则计费信息的内容为:F532064B40780001B40F000013C0C8000A3C00A00033C00F0003Co(检验码)执行方法:同一时段内同时执行M和N类型,即时段1内按秒/次M1执行费率MI,按秒次NI执行费率NI,时段2内按秒/次M2执行费率M2,按秒/饮N2执行费率N2,时段3内按秒/次M3执行费率M3.
6)启动计费码
一方向:系统一→话机。
一内容:双音多频8。
消息说明:系统收到被叫侧的应答信号后发给终端,终端启动计费。7)余额信息
一方向:话机·系统。
一内容:同步头+余额+校验位。一消息说明;终端计费结束后,向系统返回储值IC卡上的余额。其中同步头为1位,双音多频b为活机扑费出错码,双音多频a表示活机正常扣费,余额以角为单位,为4位十六进制数,校验位为1位,为4位余额数字的异或。
8脉搏信号
方向:话机→系统,
一内容:1位双音多频信号。
一消息说明:终端在启动计费的同时向系统发送第一个脉搏信号,通话过程中每次成功扣费依次向系统发送脉搏宿号序列:扣费不成功不发送脉搏信号。脉搏信号序列具体生成算法见10.2,在步骤c中取运算结果十进制数中的低4位rotrI作为发送脉搏信号的基本数据,为了系统的可靠,脉搏信号仅采用DTMF的
“,h,,d”来编码,它们与十进制数的对应关系如下:12345
脉搏信号发送顺序:
9信令流程
6789
本章的信令流程均以TU信令为例。9.1账号卡呼
以下的信令流程均以YD/T1150-2001中规定的业务流程为例,其中的卡号为14位,密码为4位。此信今流程也适用于其他长度的账号和密码。9.1.1账号卡去话呼叫
根据业务运营需要,可以选择密码需要加密或不需要加密,具体的信令流程分别见图2和图3。在后续的信令流程中均以密码需要加密为例。9
YKAIKAa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YD通讯标准标准计划
- YD/T1757-2008 电信网和互联网管理安全等级保护检测要求
- DZ/T0064.29-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29部分:锂量的测定火焰发射光谱法
- YD/T1764-2008 IP 网络管理层功能要求
- YD/T1786-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保护技术要求
- YD/T1769-2008 光线路保护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 YD/T1759-2008 非核心生产单元安全防护检测要求
- YD/T1770-2008 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
- YD/T1789-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终端/卡设备技术要求
- YD/T1765-2008 通信安全防护名词术语
- YD/T1121-2001 信息寻呼网络数据传输协议(FLEX 部分)
- YD/T1460.4-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4部分:微型光缆
- YD/T1460.5-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5部分:高性能光纤单元
- YD/T1790-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应用层接口技术要求
- YD/T1118.2-200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 YD/T1533.2-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媒体消息业务接口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