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
- GA 68-2019 警用防刺服

【GA公共安全标准】 警用防刺服
- GA68-2019
- 现行
标准号:
GA 68-2019
标准名称:
警用防刺服
标准类别: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3.56 MB
相关标签:
警用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GA 68-2019.Police stab-resistant armor.
1范围
GA 68规定了警用防刺服产品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代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运输和贮存。
GA 68适用于警用防刺服的研发、生产、检验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744- -2013纺织品防水性能 的检测和评价静 水压法
GA 975- -2012 特 种警用装备名词术语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警用防刺服police stab-resistant armor
能有效地防护锐器.利器从不同角度对防护部位的攻击.减少人体防护部位受到刺伤威胁的一种装备。
注:改写GA975- 2012.定义 5.4.3.
3.2防刺层stab-resistant panel
能阻挡锐器.利器的攻击.并对人体起防护作用的结构体。
[GA 975- 2012.定义5.4.3.1]。
3.3防刺层保护套protective cover of stab-resistant panel
用于保护防刺层免受光线、水分影响的结构体。
3.4防刺服外套armor carrier
用来装套防刺层及其保护套的结构体。
3.5金属材质防刺服metal stab-resistant armor
防刺层全部或部分由金属材料构成的防刺服。
3.6非金属材质防刺服non-metal stab-resistant armor
防刺层全部由非金属材料构成的防刺服。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68—2019
代替GA68—2008
警用防刺服
Police stab-resistant armor
2019-02-2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
2019-04-01实施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GA68—2008《警用防刺服》,与GA68—2008相比主要修改如下:GA68—2019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见3.13.2.3.4,3.11~3.14.3.16~3.19,2008版2.1~2.7、2.9~2.12);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3.3、3.5~3.10);修改了分类(见4.1.2008年版3.1));修改了代号(见4.2.2008年版3.2);修改了一般要求(见5.1.2008年版4.1、4.4);修改了外观要求(见5.2.2008年版4.2);增加了颜色(见5.3);
修改了防刺层保护套材料性能(见5.4,2008年版4.5);修改了防护面积(见5.5,2008年版4.3);增加了防刺服质量(见5.6);
修改了防刺性能(见5.7,2008年版4.6);增加了耐浸水性能(见5.8);
修改了防刺层保护套材料性能试验方法(见6.4,2008版5.5);修改了防刺性能试验方法(见6.72008版5.6)。本标准由全国警用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61)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警用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公安部特种警用装备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公安部第一研究所、中国民用航空局公安局、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北京中天锋安全防护技术有限公司,湖南中泰特种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保定市公安头盔厂北京润泽金松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非、李扬、王梅、王英明、藤飞,彭刚、王青、曲一、高波、王洪柱、李志明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A68—1994,GA68—2003.GA68—2008。I
1范围
警用防刺服
GA68—2019
本标准规定了警用防刺服产品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代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警用防刺服的研发,生产、检验和验收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4744一2013纺织品防水性能的检测和评价静水压法GA9752012
特种警用装备名词术语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警用防刺服
police stab-resistant armor
能有效地防护锐器利器从不同角度对防护部位的攻击,减少人体防护部位受到刺伤威胁的一种装备。
注:改写GA975—2012,定义5.4.3。3.2
stab-resistant panel
防刺层
能阻挡锐器、利器的攻击,并对人体起防护作用的结构体。[GA975—2012.定义5.4.3.1]。
防刺层保护套
protective cover of stab-resistant panel用于保护防刺层免受光线、水分影响的结构体。3.4
防刺服外套
armor carrier
用来装套防刺层及其保护套的结构体。3.5
金属材质防刺服
metal stab-resistant armor
防刺层全部或部分由金属材料构成的防刺服。3.6
非金属材质防刺服
non-metal stab-resistant armor防刺层全部由非金属材料构成的防刺服。1
GA68—2019
匀质防刺层stab-resistantpanelwithhomogeneousmaterial各层防护材料均为整片、无拼接或搭接结构的防刺层。3.8
搭接防刺层
lapped stab-resistant panel
采用多片拼接或搭接结构的防刺层。3.9
protectionarea
防护面积
防刺层所遮盖的有效面积。
注:改写GA975—2012.定义5.2.2.1。3.10
stab-resistant properties
防刺性能
有效地抵御锐器、利器从不同角度对人体攻击的能力。[GA9752012.定义5.2.2.7]。
刺入角
angle of knife-incidence
刀具刺人行经路线与刺人点切面法线之间的夹角。[GA975—2012.定义5.2.3.11]。3.12
背衬材料
fbackingmaterial
在防护装备性能测试过程中与防护层贴身面接触,用以模拟人体躯干的胶泥或其他弹性体材料。[GA975—2012.定义5.2.3.2]
测试刀具
testknife
在警用防刺服试验中所使用的标准试验锐器3.14
projectile
测试体
测试刀具和刀具夹持装置的组合。3.15
impactpoint
刺着点
测试刀具的刀尖人刺在警用防刺服上的位置。3.16
有效穿刺
fair strike
穿刺试验时.测试刀具刺人角偏差小于或等于5°,两刺着点中心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50mm,从刺着点的中心到防刺层边缘最近的距离大于或等于75mm的穿刺。3.17
penetration
警用防刺服被测试刀具刺穿。
velocity measurement zone
测速区
位于刺着点上部,测量测试体下落速度的区域。2
strike energy
撞击能量
当测试刀具尖端接触警用防刺服的位置瞬时(计算)得到的落体的动能4分类和代号
4.1分类
4.1.1警用防刺服按防刺层的材质分为金属材质防刺服和非金属材质防刺服GA68—2019
4.1.2警用防刺服按使用场所分为A类和B类。A类适用于一般场所使用,B类仅适用于民用航空器上使用。
4.2代号
警用防刺服代号由产品名称代号,防刺层材质代号,使用场所代号,企业自定义代号和型号代号组成。产品名称代号用\FCF”表示:防刺层材质代号用\F”表示非金属材质防刺服,用\J”表示金属材质防刺服:使用场所代号用A”表示A类警用防刺服,用“B”表示B类警用防刺服:企业自定义代号用两位汉语拼音大写字母表示;型号代号用两位数字表示。000-0 0-00 00
型号代号:用两位数字表示
企业自定义代号:用两位汉语拼音大写字母表示使用场所代号:用“A\“B”表示防刺层材质代号:用“F\“」”表示产品名称代号:用“FCF”表示
示例1:XX企业生产的A类金属材质警用防刺服.企业自定义代号为AB.型号代号为O1.表示为FCF-JA-ABO1,示例2:×X企业生产的B类非金属材质服警用防刺服,企业自定义代号为CD.型号代号为02,表示为FCF-FB-CD02。
5技术要求
5.1一般要求
5.1.1警用防刺服(以下简称防刺服)由防刺服外套、防刺层、防刺层保护套组成。5.1.2防刺服材料应无毒,对人体无自然伤害。5.1.3防刺服应穿着灵活,易于穿脱。穿着后不能使两臂的自由运动及人体跪、跳、跨、俯仰、转体等动作受到限制。
5.1.4防刺服的外套与防刺层规格相适应,应能分离。5.1.5防刺层保护套上应标明刺人面或贴身面。5.2
外观要求
5.2.1防刺服外套应无破损、浮线、漏针等缺陷。5.2.2防刺层材料表面无破洞、深坑、划伤、裂痕缺口、边角毛刺等缺陷,金属材料应进行防锈处理,非金属材料应均勾平整。
5.2.3同一层防刺材料应均勾平整一致,无局部隆起、皱褶等缺陷。5.2.4由多层防刺材料组成的防刺层,各层规格尺寸应一致。3
GA68—2019
防刺服上应有清晰永久性的产品标志,防刺服标志的位置应在后背内侧领口下方10cm居中处和防刺层保护套上的刺人面上。防刺服标志上的内容应包括:a)
制造厂名称或商标;
产品名称和代号:
产品编号:
执行标准号:
生产日期(年、月);
有效期:
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
警示说明“防刺服不能防弹”,字体应比其他字体大一倍半。5.3颜色
防刺服外套颜色应为藏蓝色。若合同中另有规定的,按照合同要求执行。5.4
防刺层保护套材料性能
防刺服防刺层保护套应为黑色,保护套四边应密封且封边均匀一致5.4.1
防刺服防刺层保护套材料的抗静水压性能应能达到GB/T4744一2013中规定的3级或以上。5.5
防护面积
防刺层的防护面积应大于或等于0.25m。5.6质量
5.6.1A类防刺服质量应小于或等于2.8kg。5.6.2B类防刺服质量应小于或等于1.0kg。5.7
防刺性能
5.7.1A类防刺服应用D刀具、测试体以24J士0.5J撞击能量对防刺服进行穿刺,在有效穿刺情况下,防刺服不应出现穿透
5.7.2B类防刺服分别使用D,刀具和D刀具、测试体以24J士0.5J撞击能量对防刺服进行穿刺,在有效穿刺情况下,防刺服不应出现穿透。5.8耐浸水性能
常温下,防刺服在水中浸泡30min后,应符合5.7的要求。5.9
温度适应性
防刺服在环境温度一20℃~55℃条件下,应符合5.7的要求。6试验方法
6.1一般要求检验
目测和试穿防刺服,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1的要求4
6.2外观检验
GA68—2019
6.2.1目测检查防刺服,记录防刺服防刺层结构和材料,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2.1~5.2.4的要求。6.2.2检查防刺服上产品标志的位置和内容,并用下列方法检验标志的清晰和永久性:a)
用棉布沾上蒸馏水在有标志的地方擦15s;用棉布沾上甲醇在同一地方擦15S;b)
用棉布沾上异丙醇在同一地方擦15s。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2.5的要求。3颜色检验
在自然北光下,目测检查防刺服外套颜色,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3的要求6.4
防刺层保护套材料性能检验
6.4.1目测检查防刺服的防刺层保护套四边是否密封,封边是否均勾一致。之后沿下边剪开,取出防刺层,向保护套内注人6L自来水,悬吊,见图1。30min后检查,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4.1的要求8个悬挂点
图1防刺层保护套悬吊示意图
6.4.2对防刺服的防刺层保护套按GB/T4744一2013规定,以6.0kPa/min士0.3kPa/min的水压上升速率进行试验,记录静水压值并判定抗静水压等级,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4.2的要求。5防护面积检验
用量具测量防刺层(不含防刺层保护套)的尺寸,并计算防护面积,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5的要求。6.6质量检验
用电子称称量防刺服的质量,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6的要求。6.7
防刺性能检验
防刺性能试验设备和步骤按附录A的规定进行,试验方案按表1规定进行,记录试验数据,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7的要求,
GA68—2019
防剌层
勾质防刺层
搭接防刺层
剌人顺序
第1刀
第2刀
第3刀
第4刀
第5刀
第1刀
第2刀
第3刀
第4刀
第5刀
注:“。”表示测试,“—”表示不测试。表1
防刺性能试验方案
刺人角
采用搭接防刺层的防刺服,第4刀应在搭接处测试。采用搭接防刺层的防刺服,第5刀应在搭接处测试。6.8
耐浸水性能检验
试验状态
耐浸水
常温条件下,将防刺服水平浸人0.5m深的水中,静置30min.取出垂吊滴水5min,然后进行防刺性能试验,试验应在10min内完成,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7的要求。温度适应性检验
6.9.1将防刺服放人温度为55℃士2℃的恒温箱内,保持4h,然后进行防刺性能试验,试验应在10min内完成,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7的要求6.9.2将防刺服放人温度为一20℃土2℃的恒温箱内,保持4h,然后进行防刺性能试验,试验应在10min内完成,判定结果是否符合5.7的要求。检验规则
检验分类
防刺服产品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交收检验型式检验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a)
新产品设计定型或生产定型时:材料、结构、生产工艺有重大改变时:产品首次生产、停产一年后恢复生产时;主管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检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样品编号按表2规定执行。7.2.3A类防刺服型式检验数量为5件,B类防刺服型式检验数量为9件7.2.4型式检验各项技术要求检验合格,判定型式检验合格:否则,判定型式检验不合格。表2型式检验项目、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序号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交收检验
检验项目
一般要求
外观要求
防刺层保护套材料性能
防护面积
防刺性能
耐浸水性能
温度适应性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GA682019
A类1#
B类1#
A类2#
B类2#、3#
A类3#
B类4#、5#
A类4#
B类6#、7#
A类5#
B类8#、9#
防刺服产品交收检验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应按批提交,检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按表3规定执行。
7.3.2交收检验组批规则是以同一结构、同一材料和同一种生产工艺制造的防刺服为一检验批。7.3.3交收检验组批抽样数量按表3规定执行。7.3.4交收检验时,抽取样品按规定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合格,则判定该批产品合格,否则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检验项目
一般要求
外观要求
防刺层保护套材料性能
防护面积
温度适应性
交收检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组批抽样数量技术
1件~500件
A类1件
B类1件
A类2件
B类4件
A类3件
B类5件
组批抽样数量
501件~1000件
A类2件
B类2件
A类4件
B类8件
A类6件
B类10件
1001件~5000件
A类4件
B类4件
A类8件
B类16件
A类12件
B类20件
GA68—2019
3包装、运输和购存
8.1包装
8.1.1外包装箱上应有产品名称、生产单位、产品代号、执行标准号、产品数量、生产日期、批次、包装箱外形尺寸、重量等内容,应有“防潮”“防湿”等标志。字的颜色为黑色,字体为黑体,字体大小适宜,字迹应清晰、工整
8.1.2包装箱采用双瓦楞纸板制成,8.1.3每件防刺服产品均有专用包装袋,袋内须有合格证、保险单、使用说明书等。2运输
在运输时应严密遮盖,避免淋雨受潮、曝晒,避免与腐蚀性物品混装运送8.3贮存
产品应存放在通风于燥,避光的仓库内,相对湿度小于或等于70%,包装堆码底层距离地面250mm以上,不应与腐蚀性物品一起贮存。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GA公共安全标准标准计划
- GA/Z1736-2020 基于目标位置映射的主从摄像机协同系统技术要求
- GA/T755-2008 电子数据存储介质写保护设备要求及检测方法
- GA/T683-2007 信息安全技术防火墙安全技术要求
- GA/T792.1-2008 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管理标准第1部分:图像信息采集、接入、使用管理要求
- GA401-2002 消防员呼救器
- GA/T852.3-2009 娱乐服务场所治安管理信息规范第3部分:业务登记序号编码规则
- GA/T1063-2013 感应加热设备校准规范
- GA/T1053-2013 数据项标准编写要求
- GA274-2001 警用服饰星徽
- GA30.2-2002 固定消防给水设备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第2部分:消防自动恒压给水设备
- GA408.4-2006 道路交通违法管理信息代码 第4部分:交通违法处罚种类代码
- GA/T1049.11-2015 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通信协议第11部分:部省市三级指挥平台
- GA/T1030.1-2017 机动车驾驶人考场使用验收规范第1部分:驾驶理论考场
- GA/T1062-2013 IC卡光标测试系统校准规范
- GA/T465.3-2004 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基本业务功能规范第3部分:租赁房屋管理基本业务功能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