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YD通讯标准】 2GHz TD-S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增强型高速分组接入(HSPA+)lub 接口技术要求 第2部分:层1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0-17 12:37:21
  • YD/T2507.2-2013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YD/T 2507.2-2013

  • 标准名称:

    2GHz TD-S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增强型高速分组接入(HSPA+)lub 接口技术要求 第2部分:层1

  •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 下载大小:

    1.44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D/T 2507.2-2013.2GHz TD-SCDMA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HSPA+ - lub interface technical requirement Part 2: layer 1.
1范围
YD/T 2507.2规定了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增强型高速分组接入(HSPA+)Iub接口上使用的层1基于同步网络和非同步网络的物理接口。
YD/T 2507.2适用于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增强型高速分组接入(HSPA+)无线接入子系统的Iub接口。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8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GPP TS 25.411-UTRAN Iu接口:层1(UTRAN Iu interface layer 1)
ATM论坛AF-PHY-0086.001(2/99):“ATM(IMA)的解复用规范版本1.1”(ATM Forum AF-PHY-0086.001 (2/99): "Inverse Multiplexing for ATM (IMA) Specification Version 1.1")
ATM论坛a-py-604.0011,1996):“E1物理层接口规范”(ATM Forum af-phy-0064.000(11,1996):"E1 Physical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33.060.99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2507.2-2013
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增强型高速分组接入(HSPA+)
lub接口技术要求
第2部分:层1
2GHzTD-SCDMAdigital cellularmobile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HSPA+-lubinterfacetechnicalrequirementPart2:layer1
(3GPP TS 25.431 v9.0.0, UTRAN Iub interface: UTRAN Iub interface Layer 1, NEQ)2013-04-25发布
2013-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缩略语和约定
3.1缩略语
3.2约定
4Iub接口物理层
4.1基于同步网络的物理接口…
4.2基于非同步网络的物理接口
YD/T2507.2-2013
YD/T2507.2-2013
《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增强型高速分组接入(HSPA+)Iub接口技术要求》是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增强型高速分组接入(HSPA+)Iub接口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预计如下:
a)《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增强型高速分组接入(HSPA+)Iub接口技术要求》:b)《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增强型高速分组接入(HSPA+)Iub接口测试方法》。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将制定后续的相关标准。《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增强型高速分组接入(HSPA+)Iub接口技术要求》分为9个部分:
一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层1;
第3部分:信令传输:
一第4部分:NBAP信令:
一第5部分:公共传输信道数据流的数据传输和传输信令:一第6部分:公共传输信道数据流的用户平面协议;一一第7部分:专用传输信道数据流的数据传输和传输信令:第8部分:专用传输信道数据流的用户平面协议:一第9部分:执行特定操作维护通道的建立和维护。本部分是《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增强型高速分组接入(HSPA+)Iub接口技术要求》的第2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对应于3GPPTS25.431《UTRANIub接口:层1》(版本v9.0.0),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本部分与3GPPTS25.431相比,主要差异为删除了3GPPTS25.431的4.3和4.4节内容。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大唐电信科技产业集团、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新邮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英、胡海静、宋爱慧、徐菲、王小奇、武欣、黄河、陈迎、王浩然、王梅、常永宏、陈君。
1范围
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YD/T2507.2-2013
增强型高速分组接入(HSPA+)lub接口技术要求第2部分:层1
本部分规定了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增强型高速分组接入(HSPA+)Iub接口上使用的层1基于同步网络和非同步网络的物理接口。本部分适用于2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增强型高速分组接入(HSPA+)无线接入子系统的Iub接口。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3GPPTS25.411—UTRANIu接:层1(UTRANIuinterfacelayer1)ATM论坛AF-PHY-0086.001(2/99):“ATM(IMA)的解复用规范版本1.1(ATMForumAF-PHY-0086.001(2/99):\InverseMultiplexingforATM(IMA)SpecificationYersion1.1\)ATM论坛af-phy-0064.000(11199):\E1物理层接口规范”(ATMForumaf-phy-0064.000(11,1996):\E1PhysicalInterfaceSpecification\ATM论坛af-arch-0913.000(11/2002):“ATM用户网络接口(UNI)规范版本4.1”(ATMForumaf-arch-0193.000(11/2002):\ATMUser-NetworkInterface(UNI)SpecificationVersion4.1\)IEEE802.3:\第三部分:带冲突检测的载波多路监听(CSMA/CD)接入方法和物理层规范\TEEE802.3:\Part 3: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CSMA/CD) access method and physicallayer specifications'
ITU-TI.432.1(8/96):\ISDN用户网络接口,层1建议,通用特性\(ITU-TRecommendationL432.1(8/96)\ISDN User-Network interfaces,LayerRecommendations,General characteristics\)ITU-TI.432.2(8/96):ISDN用户网络接口,层一建议,155520kbit/s和622080kbit/s的操作(ITU-TRecommendationL432.2(8/96):\ISDNUser-Network interfaces,Layer1Recommendations,155520kbit/sand622080kbit/soperation\.)
ITU-TG.703(10/98):“分级数字接口的物理/电气特性”(ITU-TRecommendationG.703(10/98)\Physical/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ofhierarchicaldigital interfaces\.)ITU-TG.704(10/98):用于1544,6312,2048,8448和44736kbit/s分级层的同步顿结构(ITU-TRecommendationG.704(10/98):\Synchronousframestructuresusedat1544,6312,2048,8448and44736kbit/shierarchicallevels\.)ITU-TG.823(3/93):“基于2048kbit/s层级的数字网络内的抖动和漂移的控制”(ITU-TRecommendationG.823(3/93)中文名\Thecontrol of jitterandwanderwithindigital networkswhicharebasedonthe2048kbit/shierarchy\)1
YD/T2507.2-2013
ITU-TG.824(3/93):基于1544kbit/s层级的数字网络内的抖动和漂移的控制”(ITU-TRecommendationG.824(3/93):\Thecontrolof jitterandwanderwithindigitalnetworkswhicharebasedonthe1544kbit/shierarchyll)
ITU-TG.825(3/93):“基于同步数字体系(SDH)的数字网络内的抖动和漂移的控制”(ITU-TRecommendationG.825(3/93):\Thecontrolof jitterandwanderwithindigitalnetworkswhicharebased onthesynchronousdigitalhierarchy(SDH)\.)ITU-TG.826(8/96):“在首选速率或之上的国际的,持续的比特率数字通道的差错性能参数和目标”(ITU-TRecommendationG.826(8/9):\Errorperformanceparametersandobjectivesforinternational,constantbitratedigital pathsatorabovetheprimaryrate\ITU-TG.957(7/95):涉及同步数字体系的设备和系统的光纤接口(ITU-TRecommendationG.957(7/95):\Optical interfacesforequipments and systemsrelatingtothesynchronousdigital hierarchy\)3缩略语和约定
3.1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3.2约定
InverseMultiplexingonATM
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Physical Media Dependent
Radio Network Control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ervice Data Unit
Transmission Convergence
本部分中认为“层一”,“层1”和“物理层”同义。4lub接口物理层
4.1基于同步网络的物理接口
反向ATM复用
准同步数字体系
物理媒介子层
无线网络控制器
同步数字体系
服务数据单元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传输汇聚
当基于同步传输网络时,例如PDH/SDH等,NodeB和RNC之间的Iub接口物理层应符合ITU-T1.432.1(8/96)中的以下定义:
物理媒介子层(PMD):
一传输汇聚子层(TC)。
物理媒介子层应支持以下接口:E12Mbit/s接口,符合ITU-TG.703、ITU-TG.704和AF-PHY-0064.000的规定一ETSISTM-1(155Mbit/s)接口,符合ITU-TI.432.2的规定:物理接口为光S-1.1,符合ITU-TG.957的规定。
ETSISTM-4(622Mbit/s)接口,符合ITU-TI432.2的规定;物理接口为光S-4.1,符合ITU-TG.957的规定。
YD/T2507.2-2013
传输网采用ATM传输方式,而且使用E1接口时,应支持符合ATMForumAF-PHY-0086.001的ATM反向复用协议(IMA),应支持ATMForumaf-arch-0193.000中定义的UNI接口模式。物理接口上信元的传输和抖动应该符合ITU-TG.823、ITU-TG.824、ITU-TG.825的规定。NodeB从传输接口上提取到的时钟,可以用于传输接口的发送时钟。传输质量应符合ITU-TG.826的规定。2基于非同步网络的物理接口
非同步网络物理接口主要应用于IP传输网架构下的物理层实现。Iub接口的层1应支持以下标准之一:-100BaseTx,符合IEEE802.3的规定;-100BaseFx,符合IEEE802.3的规定:-1000BaseLx/Sx,符合IEEE802.3的规定:-1000BaseT,符合IEEE802.3的规定。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YD通讯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