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YD通讯标准】 无线接入网自组织网络(SON)管理技术要求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0-11 17:04:09
  • YD/T3136-2016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YD/T 3136-2016

  • 标准名称:

    无线接入网自组织网络(SON)管理技术要求

  •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zip .pdf
  • 下载大小:

    3.93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D/T 3136-2016.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radio access network self-organizing networks (SON) management.
1范围
YD/T 3136规定了无线接入网自组织网络(SON)的管理架构,自配置、自优化、自治愈的通用管理流程,管理接口协议及E-UTRAN自组织网络的接口管理功能和接口信息模型。
YD/T 3136适用于无线接入网自组织网络(SON)的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D/T 1584.3-2007 2GHz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网络管理通用技术要求第3部分接口分析
3GPP TS 36.211 V10.3.0 演进 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物理信道和调制(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 (Release 10), 201 1/09)
3GPP TS 36.300 V10.5.0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和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UTRAN);综述;第2阶段(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and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 Overall description (Release 10), 201 1/09)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33.040
中华人民共和宝玉通信行标准
YD/T3136-2016
无线接入网自组织网络(SON)
管理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 of radio access network self-organizingnetworks(SoN)management
2016-07-11发布
2016-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
规范性引用文件
缩略语
4概述·
5自组织网络(SON)管理架构
自组织网络管理架构需求·
自组织网络自主管理过程.
自组织网络管理架构
6自组织网络(SON)管理流程设计6.1
自配置流程
自优化流程
自治愈流程
6.4SON协调流程
7E-UTRAN网络SON管理接口定义
7.1接口位置与协议
7.2接口管理功能需求
自主管理接口信息模型
参考文献
YD/T3136-2016
YD/T3136-2016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邮电大学、诺基亚通信(上海)有限公司、北京市天元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文璟、喻鹏、丰雷、姚羿志、彭木根、林巍
HiiKANiKAca
1范围
YD/T3136-2016
无线接入网自组织网络(SON)管理技术要求本标准规定了无线接入网自组织网络(SON)的管理架构,自配置、自优化、自治愈的通用管理流程,管理接口协议及E-UTRAN自组织网络的接口管理功能和接口信息模型。本标准适用于无线接入网自组织网络(SON)的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YD/T1584.3-20072GHz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网络管理通用技术要求第3部分接口分析3GPPTS36.211V10.3.0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物理信道和调制(Evolved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Access (E-UTRA); 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 (Release 10),2011/09)3GPPTS36.300V10.5.0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和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UTRAN):综述;第2阶段(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andEvolved UniversalTerrestrial RadioAccess Network (E-UTRAN); Overall description (Release 10),2011/09)3GPPTS36.304V10.3.0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空闲模式中的用户设备(UE)程序(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User Equipment (UE) procedures in idle mode (Release10),2011/09
3GPPTS36.321V10.4.0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媒体接入控制(MAC)协议规范(Evolved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 specification (Release10),2011/12)
3GPPTS36.331V10.4.0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无线资源控制(RRC):协议规范(Evolved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Protocol specification (Release10),2011/12)
3GPPTS36.413V10.4.0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UTRAN):S1应用协议(S1AP)(Evolved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 Sl Application Protocol (S1AP) (Release l0)2011/12)
3GPPTS36.423V10.4.0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E-UTRAN);X2应用协议(X2AP)(Evolved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Network (E-UTRAN); X2 Application Protocol (X2AP) (Release 10)2011/12)
3缩略语bzxz.net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AutoNeighborhood Relationship自动邻区关系
TiiKAoNiKAca
YD/T3136-2016
eNodeB
4概述
Auto Radio Configuration
Composite Available CapacityCapacity & Coverage OptimizationCell Individual Offset
Cell Outage Compensation
evolved NodeB
Grade of Service
Handover Margin
HandOver parameterOptimizationInter Cell Interference CoordinationIntegrated Reference Point
LoadBalancing Optimization
Long Term Evolution
Mobility Robustness OptimisationNetwork Resource Model
Physical Cell IdentificationQuality of Service
Random Access Channel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RACH Optimization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Self- Organizing Network
无线资源自配置数据
综合可用容量
容量和覆盖优化
小区独立偏置
小区中断补偿
演进型基站
服务等级
切换迟滞
切换参数优化
小区间干扰协调
集成参考点
负载均衡优化
长期演进
移动鲁棒性优化
网络资源模型
物理小区标识
服务质量
随机接入信道
无线接入技术
RACH优化
无线资源管理
自组织网络
无线接入网的发展呈现大规模、复杂、开放、异构和动态的特点,用户对无线接入网提供服务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要求网络能够动态地适应这些变化以保证向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为了达到该要求,人工对网络进行配置、优化、修复和重配置等往往会带来高额的运维成本,且时间上有较大的延迟。为了减少因人工运维行为而带来的运维成本,并提高网络优化效率和运行质量,自组织网络的概念被引入到无线接入网中。
在移动通信领域中,自组织网络(Self-OrganizingNetworks:SON)是将某些网络配置、网络优化和网络治愈过程进行自动化处理的一种功能(包含电信网络自身实现的功能和在网管系统控制下实现的功能),从而达到减少人力投入、降低网络运营成本,提高网络运营效率的目的。SON主要目的是通过无线网络的自配置、自优化和自治愈功能来提高网络的自组织能力,取代高成本的网络运营人员的人工介入,从而有效降低网络的部署和运营成本。SON概念和技术的出现,对传统的集中式运营管理模式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要实现这种新型的自组织网络功能,保证网络正常、可靠运转,并提供灵活的网络资源调配机制,对于运营商能否提供具备良好QoS保障的移动业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TiikAoNiAca
YD/T3136-2016
本标准针对的SON自配置功能主要包括新增基站自配置:自优化功能主要包括自动邻区关系(ANR)、随机接入信道优化(RO)、移动性负载均衡优化(MLB,也称为负载均衡优化LBO)、移动鲁棒性优化(MRO,也称为切换参数自优化HOO)、覆盖与容量优化(CCO);自治愈功能主要包括小区失效检测(COD)和小区失效补偿(COC)。5自组织网络(SON)管理架构
自组织网络管理架构需求
传统的网络管理采用的是集中式分层管理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管理系统
网络管理系统(NMS)
网元管理系统
(EMS/OMC)
被管网元(ME)
网元管理系统
(EMS/OMC)
被管网元(ME)
图13GPP传统集中式分层管理体系架构如图所示,传统管理体系架构中包括被管网元和管理系统,管理系统中又包括网元管理系统和网络管理系统(图中没有给出更高层的管理系统)。一般来说,网元通过私有接口与网元管理系统进行交互,网元管理系统通过标准的北向接口(Itf-N)与网络管理系统进行交互。这一管理体系很好地适应了传统网络的管理与维护体系,在通信网络管理与维护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移动通信网络管理的通用架构图,如图2所示(参见3GPPTS32.101)。管理域A
企业系统
网络管理系统
Itf-P2P
网络管理系统
图23GPP移动通信网络管理架构
管理域B
图中所示的管理体系结构中,一个管理域内的系统包括网元、网元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和企业3
HiiKAoNiKAca
YD/T3136-2016
系统(如更高层的业务管理系统、商务管理系统等)。各个系统之间形成各种不同的接口,包括网元与网元管理系统间的私有接口、网元管理系统与网络管理系统间的标准北向接口(Itf-N)、网元管理系统间的P2P接口(Itf-P2P)、网元间接口、网络管理系统间接口、网络管理系统与网元间接口等,以及两个不同组织内各系统之间的接口等。这些接口为网络的正常运行提供了管理途径和手段。但上述管理架构仍然是集中式管理架构,这种以管理系统为中心的集中式管理体系架构已经不适应自组织网络对管理的灵活性要求,无法完成相应的复杂参数调整和精确快速响应。而自主管理思想对节点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且动态异构的复杂网络具有良好的管理适应性,可以解决集中管理与分布智能间的矛盾,快速自适应网络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为适应自组织网络的管理需求,基于自主管理的自组织网络管理体系架构应当具有如下特性a)不再是单一的集中式管理,应当适应自组织网络的需求,设计灵活的管理架构。b)网络管理体系应具备自主管理能力,体现自主控制过程。c)应根据不同的场景和需求应用不同的管理体系架构。5.2自组织网络自主管理过程
为了保障具有自主管理功能的自组织网络的正常、可靠运行,并能随时评估并调整自主管理策略和自主管理方法,应当使自组织网络的自主管理功能具备闭环管理能力。为适应无线接入网自组织网络管理需求,本标准提出包括监测、分析、计划、执行和评估5个环节的自主管理过程,如图3所示。自主管理过程
分析确之间题
监测各类数据
数据与知识
执行效果评估
制实施方案
执行实施方案
图3自主管理过程
如图3所示,自主管理过程由监测、分析、计划、执行和评估环节组成,各环节都需要数据与知识库的支持,各环节完成的功能如下。a)监测:监测无线接入网中的各类相关参数,根据需要进入数据与知识库,并根据需要触发分析功能。
b)分析:根据不同的自主管理功能执行不同的分析工作,其输入数据为监测功能提供的各类参数以及数据与知识库中的相关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来判断系统中是否存在问题,以及存在什么问题,并根据需要触发计划功能来制定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案。c)计划:根据不同的问题和需求制定不同的自主实施方案,其输入数据为分析功能提供的问题分析结果,制定方案过程中可以利用数据与知识库中的相关数据来寻求最佳解决方案。方案制定完成后,将触发执行功能来具体实施方案。d)执行:根据计划功能提供的最佳(或局部最佳)解决方案,给出具体执行步骤,并按步骤执行或下发给网元来执行。执行过程中或执行结束后,均可能触发评估功能。4
HiiKANiKAca
YD/T3136-2016
e)评估:检测解决方案的执行效果,判断存在的问题是否已经解决,若问题已解决将进入监测功能继续进行监测:否则或者回退,或者停止执行,完成此次自主管理过程,并进入监测功能继续进行监测自主管理过程是实现SON功能的基本流程。根据自主管理过程中“分析”和“计划”功能的不同分布,将SON功能的实现分为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类,a)集中式SON功能:自主管理过程中的“分析”和“计划”功能在管理中心节点内实现,根据管理中心节点的不同,可分为:
网元管理系统集中式SON功能:
一网络管理系统集中式SON功能。b)分布式SON功能:自主管理过程中的“分析”和“计划”功能在网元内实现。注:3GPPTS32.500中提出了四类SON,分别为:a)NM-集中式SON:SON算法在NM中运行。b)EM-集中式SON:SON算法在EM中运行。c)分布式SON:SON算法在NE中运行。d)混合式SON:SON算法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体(如NE、EM、NM)中运行。上述3GPP对SON的分类中前3类与本标准中的分类一致,本标准未包括第4类SON功能。5.3自组织网络管理架构
SON自组织网络管理架构如图4所示。管理中心节点
监测的各类数据
管理接口
eNodeB
监测的各类数据
SON功能)
SON功能
(SON功能)
SON协调功能
控制参数设置
SON功能
eNodeB
SON功
SON协调功能
(SON功能)
控制参数设置
监测的各类数据
SON功能
SON功能
SON功能
SON协调功能
控制参数设置
图4SON自组织网络管理架构
SON自组织网络中包括管理中心节点(网元管理系统或网络管理系统,本文在不区分这两类系统时,以管理系统来统一指代)和网元(如图中的eNodeB),均可能具备SON功能。管理系统与网元之间通过管理接口交互。通过管理接口交互的SON相关信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SON管理策略相关信息,类是SON相关的参数调整信息
对于集中式SON功能,管理接口可交互SON管理策略相关信息和SON相关的参数调整信息。5
HiiKAoNiKAca
YD/T3136-2016
对于分布式SON功能,管理接口仅交互SON管理策略相关信息。由于SON功能可实现在eNodeB、EMS或NMS中,有些SON功能在更改某些参数时,可能会与其他SON功能产生冲突。为避免和解决不同SON功能同时修改相关参数所带来的冲突,需要对可能发生冲突的SON功能进行协调,相应的功能称之为“SON协调功能”,SON协调功能负责避免SON功能间冲突的产生,以及对产生的冲突进行解决。SON协调功能是一种逻辑功能,具体实现时可以独立于SON功能单独存在,也可以作为SON功能的一部分存在6自组织网络(SON)管理流程设计6.1
自配置流程
本标准归纳了无线接入网宏网络场景下新加入宏基站的自配置通用流程,如图5所示。网元上电
初始化
1.地址分配与认证
2.0AM连接建立
自配置结束
3.软件下载、安装激活
4.配置数据生成与下载
5.数据分析
6.数据可用?
7.网络数据配置、更新
11.上报网管结果
10.参数回退
9.配置成功?
8.检测配置数据
图5新增基站自配置通用流程
图5中虚线表示可选过程,以下各图均同。新增基站自配置通用流程包括如下步骤:是
步骤1)地址分配与认证:网元上电之后,获取IP地址及其他相关信息,必要时对网元进行认证。步骤2)OAM连接建立:网元与OAM系统建立通信连接,步骤3)软件下载、安装激活:根据预配置下载软件,并对软件进行安装和激活。步骤4)配置数据生成与下载:根据不同基站特性,或者直接从OAM系统中下载配置数据,或者通过其他方式生成配置数据。
HiiKAoNiKAca
步骤5)数据分析:对下载的数据进行分析。YD/T3136-2016
步骤6)判断数据是否可用:验证配置数据的合法合理性。若数据可用,则执行第7)步,否则执行第11)步。
步骤7)网络数据配置、更新:根据配置数据对网络数据进行配置、更新。步骤8)检测配置数据:检测网络配置数据是否配置成功。步骤9)判断是否配置成功:如果成功则执行第11)步,否则执行第10)步。步骤10)参数回退:必要时进行数据回退。步骤11)上报网管结果:向网管系统上报自配置结果。6.2自优化流程
自优化的通用流程如图6所示。
1.监测输入数据
2.根据优化需求分析数据
3.系统性能达到目标?
4.生成优化方案
5.执行优化方案
8.参数回退
7.达到优化预期目标?
6.检测优化前后效果
图6自优化通用流程
自优化的通用流程包括如下步骤:是
步骤1)监测输入数据:持续监测各类输入数据,比如性能参数,告警,通知等。步骤2)根据优化需求分析数据:对监测到的数据根据不同的优化需求进行分析。步骤3)判断系统性能是否达到目标:根据分析结果,判断系统性能是否达到设定的目标。每一个自优化功能都有一个或多个性能指标的门限值,由运营商来设定,用来判断系统性能是否达到目标。如果系统性能满足既设目标,则返回1,继续监测输入数据,否则执行步骤4)。步骤4)生成优化方案:根据不同自优化功能的优化目标和相应的优化算法生成优化方案,如对于自主节能用例的方案可为关闭某个或某些小区以节能:对于容量自优化功能的方案可为提高某个或某些小区发射功率以扩大容量等。
步骤5)执行优化方案:方案生成后,在相关网元上触发优化方案的执行,可以自动触发或人为控制。根据需要,在优化方案执行前保存系统状态。7
YD/T3136-2016
步骤6)检测优化效果:优化方案执行完成后,检查优化前后的执行结果。步骤7)判断是否达到优化预期目标:如果系统状态满足预期目标,则完成一次自优化过程,返回1,继续监测输入数据。否则进入步骤8)。步骤8)参数回退:如果系统状态不满足预期目标,可能需要进行状态回退,将系统恢复到优化策略执行前的状态,重新开始自优化过程。6.3自治愈流程
自治愈的通用流程设计如图7所示。监测
1.监测自治愈触发条件
2.满足触发条件?
3.获取相关数据
4.分析和诊断
5.可以直接恢复吗?
7.生成自愈补
偿方案
6.直接恢复
8.备份相关数据
9.执行自愈补偿方案
14.上报网管结果
13.数据回退
12.需要停止吗?
11.问题解决了吗?
10.检测恢复/自愈效果
图7自治愈通用流程
自治愈的通用流程包括如下步骤:香
步骤1)监测自治愈触发条件:持续监测各类相关输入数据,如性能参数、告警或事件通知、测试数据(如路测数据、质量测试数据)等。步骤2)判断是否满足自治愈触发条件:若不满足则继续监测;当某一自治愈过程触发条件达到后,触发适当的自治愈过程。
步骤3)获取相关数据:自治愈功能收集各类信息数据(性能参数、配置数据、测试结果等),与步骤1相比,这些数据更详细,更具有针对性。步骤4)分析和诊断:根据触发状态和收集的信息,自治愈功能进行深入分析和诊断并给出结果步骤5)判断是否可直接恢复:根据不同的故障种类,判断当前条件下是否可以直接恢复,如果可以,则执行第6)步,否则执行第7)步步骤6)直接恢复故障:具体措施根据不同的故障种类而不同,包括转换到备用系统或板卡、软件重启、数据重配置等措施。直接恢复完成后,检测恢复效果,进入步骤10)。8
YD/T3136-2016
步骤7)生成自愈补偿方案:由于不能直接恢复故障,因此在故障恢复期间,会有相关网络范围内的用户受影响,为保障用户服务质量,需要制定并生成自愈补偿方案,即通过其他无故障的网元来补偿故障网元的功能。
步骤8)备份相关数据:根据需要,在执行自治愈补偿操作之前,备份相关配置数据。是否需要备份以及备份哪些数据需要基于每个用例的不同特性来决定。步骤9)执行自治愈补偿方案。
步骤10)检测自愈/恢复效果:执行完成后,检测自治愈效果,分析治愈操作执行的结果。步骤11)判断问题是否解决:如果问题没有解决,且设定的停止状态没有到达,则执行步骤12),否则执行步骤14)。
步骤12)判断是否需要停止本次自治愈过程:如果是则执行步骤13),否则执行步骤14)。步骤13)数据回退:如果需要停止,则根据需要进行数据回退,是否需要回退,需要基于每个用例的不同特性来决定。
步骤14)上报网管结果:向网管系统上报本次自治愈过程的执行结果,网管系统根据需求记录自治愈功能的执行情况及重要事件的发生。是否需要记录以及记录哪些信息需要基于每个用例的不同特性来决定。然后回到步骤1),继续监测相关的自治愈触发条件。6.4SON协调流程
SON协调流程包括避免冲突的SON协调流程以及解决冲突的SON协调流程,在执行相应流程之前需要对SON协调信息进行相应预配置:6.4.1SON协调信息预配置内容
由于SON功能可能存在于不同的实体中(eNodeB,EMS或NMS),有些SON功能在修改某些参数时可能与其他SON功能发生冲突,为确保有冲突的SON功能间的可协调性,提高SON功能运行效率,需要进行SON协调信息的预配置,如指定具体的SON功能在更改哪些对象的哪些参数时需要与其他SON功能进行协调等。避免冲突的SON协调过程和解决冲突的SON协调过程只适用于需要进行协调的SON功能,对于无需进行协调的SON功能,可不执行SON协调过程,也可不进行SON协调信息的预配置。SON协调信息的预配置内容包括:步骤1)对于SON协调功能,需要获知相关SON功能所在的实体、优先级、该SON功能可能影响的KPI、以及协调策略等;
步骤2)对于需要协调的SON功能,需要获知相关SON协调功能所在的实体,即在eNodeB,EMS或者NMS中:
步骤3)对于需要协调的SON功能,需要指定在更改哪些对象的哪些参数时应当与其他SON功能进行协调。
6.4.2避免冲突的SON协调流程
避免冲突的SON协调流程如下所述:步骤1)每个SON功能在执行前,需要从预配置信息(如由网管系统预配置)中获知SON协调相关的信息,例如SON协调功能所在的实体,以及当SON功能更改哪些对象的参数时需要与其他SON功能进行协调等:
步骤2)当SON功能准备执行时,需要向SON协调功能发送执行请求:如果SON协调功能是作为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YD通讯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