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通信行业标准(YD) >>
- YD/T 3133-2016 引入光缆用接续保护盒

【YD通讯标准】 引入光缆用接续保护盒
- YD/T3133-2016
- 现行
标准号:
YD/T 3133-2016
标准名称:
引入光缆用接续保护盒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718.44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D/T 3133-2016.Protection closure for drop cable splice.
1范围
YD/T 3133规定了引入光缆用接续保护盒(以下简称接续保护盒)的分类和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YD/T 3133适用于光纤到户(FTTH) 中室内引入光缆间及室内引入光缆与室内光缆间的接续保护盒。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21.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概述和指南(IEC 60068-1: 1988, IDT)
GB/T 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IEC 60068-2-1: 2007, IDT)
GB/T 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IEC 60068-2-2: 2007,IDT)
GB/T 2423.17-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IEC 60068-2-11: 1981,IDT)
GB/T 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5169.5-2008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5部分:试验火焰针焰试验方法装置、确认试验方法和导则(IEC 60695-11-5: 2004,IDT)
GB/T 26125-2011电子电气产品六种限用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的测定(IEC 62321: 2008,IDT)
GB/T 26572-2011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3133-2016
引入光缆用接续保护盒
Protectionclosurefordropcablesplice2016-07-11发布
2016-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分类和命名
5要求·
6试验方法·
7检验规则·
8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YD/T3133-2016
YD/T3133-2016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前言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江苏中博通信有限公司、南京华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普天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日海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通鼎宽带有限公司、深圳市科信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常州太平通讯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德强、王晨、扈炳孝、刘泰、张虎、周亮、陈宁虎、杨定宇、徐昕
邵海波、许助勇、欧阳星涛、吴锦辉。I
HiiKAoNiKAca
1范围
引入光缆用接续保护盒
YD/T3133-2016
本标准规定了引入光缆用接续保护盒(以下简称接续保护盒)的分类和命名、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本标准适用于光纤到户(FTTH)中室内引入光缆间及室内引入光缆与室内光缆间的接续保护盒。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421.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概述和指南(IEC60068-1:1988,IDT)GBT2423.1-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IEC60068-2-1:2007IDT)
GB/T2423.2-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IEC60068-2-2:2007IDT)
GB/T2423.17-200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IEC60068-2-11:1981,IDT)
GB/T2828.1-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5169.5-2008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5部分:试验火焰针焰试验方法装置、确认试验方法和导则(IEC60695-11-5:2004,IDT)GBT26125-2011电子电气产品六种限用物质(铅、汞、,六价铬、多漠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的测定(IEC62321:2008,IDT)
GB/T26572-2011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光纤接头fibresplice
将两根光纤永久地或可分离开地连接在一起,并具有保护部件的接续部分。3.2
熔接式接头fusionsplice
以熔接方法将光纤端永久式连接的接头。3.3
机械式接头mechanicalsplice
以任何机械方式而不是用熔接方式将光纤永久式或半永久式地连接的接头。1
HiiKAoNiKAca
YD/T3133-2016
4分类和命名
4.1分类
按结构分类,可分为开启式和套简式。按盒体材料分类,可分为金属材质和非金属材质,分类代号见表1。
表1分类代号
盒体材料
4.2型号和标记
4.2.1型号
开启式
套简式
非金属
接续保护盒型号由型式和规格组成,产品型号构成如图1所示。规格
隔离符号
型号的构成
4.2.1.1型式
型式代号包括产品的专业代号、主称代号、分类代号,型式构成如图2所示。YB
盒体材料
引入光缆用接续保护盒
图2型式的构成
4.2.1.2规格
规格由适用光缆类型、光缆芯数和接续保护盒的标称长度组成,它们之间用连词符“\连接,规格组成如图3所示。适用光缆类型和光缆芯数分类代号详见表2。口二二
标称长度
连词符
光缆芯数
连词符
适用光缆类型
规格的组成
TiiKAoNiKAca
当接续保护盒两端适用光缆类型不同时,规格中适用光缆类型代号无顺序区分。当接续保护盒两端适用光缆类型相同时,规格中适用光缆类型用一个代号表示。表2适用光缆类型和光缆芯数分类代号分类
蝶形引入光缆型
适用光缆类型
光缆芯数
注:Fx、Dx中的x表示光缆的芯数4.2.2标记
圆形引入光缆型
室内光缆型
通用型
分立式光纤结构
光纤带
接续保护盒的完整标记由产品名称、型号和标准号组成。YD/T3133-2016
示例1:标称长度为120mm,一端为蝶形引入光缆,另一端为室内光缆的单芯塑料开启式引入光缆用接续保护盒的标记表示为:引入光缆用接续保护盒GYBKF一XJ-F1-120YD/T3133-2016或者引入光缆用接续保护盒GYBKF一JX-F1-12CYD/TXXXX-XXXX。
示例2:标称长度为100mm,两端均为圆形引入光缆的四芯金属套筒式引入光缆用接续保护盒的标记表示为:引入光缆用接续保护盒GYBTJ—R-F4-100YD/T3133-2016。5要求
5.1环境要求
工作温度:—20℃~+60℃;
储存温度:一40℃~+70℃。
5.2外观与尺寸
5.2.1外观要求
接续保护盒应形状完整,外壳和各构件表面光洁,色泽均匀,无毛刺、气泡、龟裂、空洞、翘曲、杂质等缺陷。
5.2.2尺寸要求
接续保护盒应与光纤熔接接头或机械式接头配合使用,盒体长度宜不大于150mm。5.3结构与功能
5.3.1接续保护盒的组成
接续保护盒由盒体和紧固件(如有)组成,应开启灵活方便,便于安装。5.3.2接续保护盒的结构
接续保护盒应具有可固定在外物上的结构。5.3.3开启式接续保护盒
开启式接续保护盒内部应具有固定光纤接头的结构。5.3.4接续保护盒的锁紧固定要求盒体两端应具有锁紧固定结构,用于光缆的固定,防止光缆滑动、脱落。3
HiiKAoNiKAca
YD/T3133-2016
5.3.5光纤接头装入接续保护盒的要求将光纤接头装入接续保护盒后,各构件应不扭曲,紧固件应连结牢固。5.4机械性能
5.4.1拉伸(cp2mm及以上尾纤(缆)适用)接续保护盒与光缆间应能承受如下条件的拉伸试验。试验后光缆无位移,外观不得有目视可见的机械损伤,如形变、龟裂或松弛等现象。试验条件如下:
-负荷:40N;
负荷时间:1min;
-施力点到试样距离:L-22cm~28cm:施加负荷速率:50mm/min≤速率≤250mm/min5.4.2压扁
接续保护盒应能承受不小于100N,时间为1min的径向压力。试验后外观不得有目视可见的机械损伤,如形变、龟裂或松弛等现象。
5.4.3扭转
接续保护盒与光缆接合处应能承受如下条件的扭转试验。试验后光缆无位移,外观不得有目视可见的机械损伤,如形变、龟裂或松弛等现象。试验条件如下:
-负荷:20N;
负荷时间:Imin:
-施力点到试样距离:L-22cm~28cm;扭转角度:±1800
-扭转速率:10次/min;
扭转次数:100。
5.4.4跌落
接续保护盒应能承受高度1.5m,共5次的跌落试验。试验后试样不能散落,外观不得有目视可见的机械损伤,如形变、龟裂或松弛等现象。5.4.5冲击
接续保护盒应能承受冲击面半径12.5mm,冲锤重量1N,落高1m,冲击次数为3次的冲击试验。试验后外观不得有目视可见的机械损伤,如形变、龟裂或松弛等现象。5.5环境性能
5.5.1盐雾试验
接续保护盒所使用的材料应具有防腐蚀性能,金属材料在按照GB/T2423.17-2008的试验方法进行48h盐雾试验后,外观不得有目视可见的锈斑。5.5.2高温试验
接续保护盒经受试验温度为+70℃,时间为96h的高温后进行5.4.1项要求的拉伸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4.1项要求。
iiiKAoNiKAca
5.5.3低温试验
YD/T3133-2016
接续保护盒经受试验温度为一20℃,时间为96h的低温后进行5.4.5项要求的冲击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5.4.5项要求。Www.bzxZ.net
5.6燃烧性能
接续保护盒所使用的非金属材料应具有阻燃性,其燃烧性能应符合GB/T5169.5-2008的规定5.7环保性能
当需要时,接续保护盒组成材料应符合GB/T26572-2011的要求。6试验方法
6.1试样要求
拉伸和扭转试验中试样指装入性能合格的尾纤(缆)的接续保护盒,其中拉伸试验试样两端装入尾纤(缆),扭转试验一端装入尾纤(缆),尾纤(缆)长度均为30cm~40cm,其他试验中试样指不装入尾纤(缆)的接续保护盒。所有试样都不含光纤接头。6.2试验条件
测量和试验应在GB/T2421.1-2008中规定的标准大气条件下进行。6.3外观与尺寸
6.3.1目视检查
用目视方法检查接续保护盒外观。检查结果应符合第5.2.1项要求。6.3.2量具检查
用卡尺或卷尺测量盒体长度。检查结果应符合第5.2.2项要求。6.4结构与功能
目视或实际操作方法检查。检查结果应符合第5.3项要求。6.5机械性能
6.5.1拉伸试验
按照如下方法进行拉伸试验:
a)条件:按照5.4.1的试验条件。b)程序:用夹具夹紧试样两端尾纤(缆),以规定的速率在两端尾纤(缆)施加负荷,持续1min。c)结果判定:试验结果应符合第5.4.1项的要求。6.5.2压扁试验
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压扁试验:
a)条件:
-负荷:100N;
-负荷时间:Imin。
b)程序:如图4所示,取宽度为150mm、长度为150mm、厚度为2mm的平钢板两块,将两组试样相距30mm平行放置在其中一块钢板上,试样放置时应使试样重心调整到最低,将另一块钢板压在两个试样上,在钢板上用码配重,使每个试样承受100N的静压力,持续1min。c)结果判定:试验结果应符合第5.4.2项的要求。5
HiiKAoNiKAca
YD/T3133-2016
6.5.3扭转试验
平钢板
按照如下方法进行扭转试验:
a)条件:按照5.4.3的试验条件。送码
图4压扁试验示意图
b)程序:如图5所示,用夹具将接续保护盒上部夹牢,将试样按规定速率扭转180°,共计100个循环,扭转时施加张力20N。
c)结果判定:试验结果应符合第5.4.3项的要求夹具
图5扭转试验示意图
6.5.4跌落试验
按照如下方法进行跌落试验:
a)条件:
-跌落高度:1.5m
-跌落次数:5次。
b)程序:在1.5m高度处,释放试样,让其自由落下到混凝土平面上,重复跌落5次。c)结果判定:试验结果应符合第5.4.4项的要求。6.5.5冲击试验
按照如下方法进行冲击试验:
a)条件:
冲击面半径:12.5mm:
冲锤重量:IN;
TiiKAoNiKAca
-冲锤落高:1m。
YD/T3133-2016
b)程序:试样放置时应使试样重心调整到最低。按照规定条件进行冲击试验,冲击接续保护盒盒体两端及中间各1次,共3次。
结果判定:试验结果应符合第5.4.5项的要求。6.6环境性能
6.6.1盐雾试验
按GB/T2423.17-2008进行盐雾试验,试验时间48h。试验结果应符合第5.5.1项的要求。6.6.2高温试验
按照如下方法进行高温试验:
a)条件
温度:+70℃:
-持续时间:96h:
温度变化速率:不大于1C/min(不超过5min平均值)b)程序:按GB/T2423.2-2008中规定的试验Bb进行,将试样置于精度为土2℃的高低温恒温箱内,以规定的速率升高温度至+70℃,保持恒温96h。接着以规定的速率恢复至室温,取出放置2h后按照6.5.1进行拉伸试验。
c)结果判定:试验结果应符合第5.5.2项的要求。6.6.3低温试验
按照如下方法进行低温试验:
a)条件
-温度:—20℃:
持续时间:96h;
一温度变化速率:不大于1C/min(不超过5min平均值)b)程序:按GB/T2423.1-2008中规定的试验Ab进行,将试样置于精度为2℃的高低温恒温箱内:以规定的速率降低温度至一20C,保持恒温96h。接着以规定的速率恢复至室温,取出放置2h后按照6.5.5进行冲击试验,
c)结果判定:试验结果应符合第5.5.3项的要求6.7燃烧性能
按GB/T5169.5-2008规定进行燃烧性能试验,施加试验火焰持续时间为10s。试验结果应符合第5.6项的要求。
6.8环保性能
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的试验方法按GB/T26125-2011的规定。7检验规则
7.1总则
7.1.1产品出厂要求
产品应经生产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出厂产品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7.1.2产品检验
YD/T3133-2016
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7.2出厂检验
7.2.1出厂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项目见表3,其中外观要求为100%检验,其余按GB/T2828.1-2012中一般检验水平II,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进行抽样,接受质量限(AQL)值B类不合格为1.0,C类不合格为2.5。7.2.2不合格产品的判定
全检项目中,有不合格项时即判该产品不合格,将不合格品从检验批中剔除。抽样出厂检验中发现有任何一项不合格的,该产品判为不合格,不合格品数大于或等于拒收数,则判该检验批为不合格。不合格的检验批不许出厂。
表3出厂检验项目和型式检验项目不合格类别
外观要求
尺寸要求
检验项目
结构与功能
拉伸试验
燃烧性能
环保性能”
压扁试验
扭转试验
跌落试验
冲击试验
盐雾试验
高温试验
低温试验
注1:O\表示不合格判定类型
检验方法
注2:表示出厂检验或型式检验所选择的相应项目“为当需要时才检验
7.3型式检验
7.3.1型式检验的样本
型式检验的样本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批中随机抽取,7.3.2何种情况下需进行型式检验C类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至少应每年进行一次。如若有下列情况之一,也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产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产品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c)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d)连续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7.3.3型式检验项目
型式检验项目见表3,分组方法按表4进行。8
检验类别
型式检验
7.3.4型式检验结果判定
YD/T3133-2016
型式检验的项目中,如全部合格,则型式检验为合格;如有任意一项不合格,可抽取加倍样品进行检验,检验后如全部合格,型式检验判为合格:如仍有一项不合格,则型式检验为不合格,型式检验不合格时,该型号产品应停止验收,停止生产。同时应分析原因,采取措施,直至新的型式检验合格后才能恢复生产与验收。表4型式检验分组方法表
检验顺序
0组检验
一外观要求
一尺寸要求
一结构与功能
1组检验
一拉伸试验
一高温试验
2组检验
一压扁试验
一燃烧性能
3组试验
冲击试验
一低温试验
4组检验
一扭转试验
一盐雾试验
5组检验
一跌落试验
环保性能
a为当需要时才检验
8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8.1标志
接续保护盒上应有制造厂家的永久性标志。相应方法
接续保护盒外包装及基本包装上应有明显的标志,标明产品的名称、型号、生产单位和出厂年月、出厂编号。
8.2包装
本类产品应包装出厂。
接续保护盒单独包装时,每若干件产品装入基本包装袋内,相同产品的若干个基本包装装入纸质包装箱内。
包装后的包装箱内除产品外,还应装入以下物品和有关文件,文件可用塑料袋或纸袋封装:a)产品使用说明书:
b)产品合格证:
c)装箱清单: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YD通讯标准标准计划
- YD/T1770-2008 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
- YD/T1790-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应用层接口技术要求
- YD/T1765-2008 通信安全防护名词术语
- YD/T1533.2-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媒体消息业务接口
- YD/T1460.4-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4部分:微型光缆
- YD/T1460.5-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5部分:高性能光纤单元
- YD/T1785-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 YD/T1793-2008 2GHz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网元管理系统(EMS)功能
- YD/T1118.2-200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 YD/T1533.1-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1部分: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设备
- YD/T1368.2-2008 2GHz TD-S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 第2部分网络兼容性测试
- YD/T1787-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指南技术要求
- YD/T1488-2006 400/1800MHz SCDMA 无线接入系统:频率间隔为 500kHz 的系统测试方法
- YD/T1791-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交互应用技术要求
- YDB006-2007 下一代网络(NGN)中 PSTN/ISDN 仿真业务技术要求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