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通信行业标准(YD) >>
- YD/T 1363.6-2015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 第6部分:图像集中监控系统

【YD通讯标准】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 第6部分:图像集中监控系统
- YD/T1363.6-2015
- 现行
标准号:
YD/T 1363.6-2015
标准名称: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 第6部分:图像集中监控系统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6.98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D/T 1363.6-2015.Specification of supervision system for power, air conditioner and environment Part 6: Monitoring and control supervision system.
1范围
YD/T 1363.6规定了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中图像集中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系统组成、系统管理、硬件配置、软件功能和系统维护等要求。
YD/T 1363.6适用于通信局(站)单独设置的图像集中监控系统及以此为基础构成的不同规模的监控系统网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174-1995 PAL-D制电视广播技术规范
YD/T 1363.1-2015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1部分:系统技术要求
ISO/IEC13818 视音频编解码标准~移动图像和相关音频信息的一般编码( Information technology-Generic coding of moving pictures and associated audio information -Conformance extensions for Digital Storage Media Command and Control)
ISO/IEC14496-2 视音频编解码标准视听对象的编码(第2部分) (Information technology-Coding of audio-visual objecs-Part 2:Visua1)
ISO/IEC14496-10 视音频编解码标准视听对象的编码(第10部分)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oding of audio-visual objects - Part 10: Advanced Video Coding)
ITU-T G.711 话音频率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 (PCM) of voice frequencies)
ITU-T G.723 多媒体通信5.3kbits和6.3kbits双速率话音编码器(Dual rate speech coder for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 transmitting at 5.3 and 6.3 kbit/s)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1363.6-2015
代替YD/T1623-2007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
第6部分:图像集中监控系统
SpecificationofsupervisionsystemforpowerairconditionerandenvironmentPart6:Monitoringandcontrolsupervisionsystem2015-04-30发布
2015-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前言
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系统结构和组成·
4.1系统结构要求
系统硬件组成·
4.3系统网络结构
4.4系统主要功能
4.5系统传输方式
5系统通用管理功能…
6系统各级功能要求.
7系统视音频图像技术要求·
8系统设备技术条件要求
9系统主要性能指标要求·
10系统软件要求
YD/T1363.6-2015
YD/T1363.6-2015
YD/T1363《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分为以下六个部分:第1部分:系统技术要求
第2部分:互联协议:
一第3部分:前端智能设备协议:第4部分:测试方法:
一第5部分:门禁集中监控系统:第6部分:图像集中监控系统。
本部分为YD/T1363的第6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代替YD/T1623-2007《通信局(站)图像集中监控系统技术要求》。本部分与YD/T1623-2007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本部分名称改为《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6部分图像集中监控系统》:
修订和增加了若千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07版第3章):修订了图像监控系统组网结构(见4.3,2007年版4.3):修订了各级接口传输方式(见4.5,2007年版4.5):一增加了部分监控对象和监控内容(见7.5):修订了各级系统功能(见6.1、6.2和6.3,2007年版6.1和6.2)。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深圳合广测控技术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通信网络有限公司、深圳中兴力维技术有限公司、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中达电通股份有限公司、温州创力电子有限公司、江苏省邮电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高新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泰豪集通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动力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工业园区新宏博通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贝电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胡广江、刘郑海、刘亦珩、侯福平、陈梁、陈百利、林奔广、赵昕、张焱、雷卫清、李海辉、刘政、张弛、黄慧金、罗小兵、叶建忠。本部分于2007年4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H
HiiKAoiKAca
1范围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
第6部分:图像集中监控系统
YD/T1363.6-2015
本部分规定了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中图像集中监控系统的系统结构、系统组成、系统管理、硬件配置、软件功能和系统维护等要求。本部分适用于通信局(站)单独设置的图像集中监控系统及以此为基础构成的不同规模的监控系统网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174-1995
YD/T1363.1-2015
ISO/IEC13818
ISO/IEC14496-2
ISO/IEC14496-10
ITU-TG.711
ITU-TG.723
ITU-TG.726
ITU-TG.729
ITU-TH.264
GB3175-1995
3术语和定义
PAL-D制电视广播技术规范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第1部分:系统技术要求视音频编解码标准-移动图像和相关音频信息的一般编码(Informationtechnology-Generic coding of moving pictures and associated audio informationConformance extensions for Digital Storage Media Command and Control)视音频编解码标准-视听对象的编码(第2部分)(Informationtechnology--Codingofaudio-visual objects--Part2:Visual)视音频编解码标准-视听对象的编码(第10部分)(Informationtechnology--Coding of audio-visual objects -- Part 1O:Advanced Video Coding)话音频率脉冲编码调制(Pulsecodemodulation(PCM)ofvoicefrequencies)多媒体通信5.3kbit/s和6.3kbit/s双速率话音编码器(Dualratespeechcoderformultimedia communications transmitting at 5.3 and 6.3 kbit/s)40,32,24,16kbit/s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40,3224,16kbit/s(AdaptiveDifferentialPulseCodeModulation)语音编码在8kbit/s的使用共轭结构代数码激励线性预测编码(Codingof speechat 8kbit/s using conjugate-structure algebraic-code-excited linear prediction)针对通用音视频服务的先进视频编码(Advancedvideocodingforgenericaudiovisual services)
PAL-D制电视广播技术规范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图像监控系统MonitoringandControlSupervisionSystem1
iiiKAoNiKAca
YD/T1363.6-2015
通信局(站)图像集中监控系统。3.2
省集中监控中心ProvinceSupervisionCenter(PSC)省或同等级别网管的网络管理中心。本部分特指省或同等级别图像网管的网络管理中心。3.3
地区监控中心SupervisionCenter(SC)本地网或者同等管理级别的网络管理中心。本部分特指本地网或者同等管理级别的图像网络管理中心。3.4
区域监控中心SupervisionStation(SS)区域(县、区级)管理维护单位。本部分特指区域(县、区级)图像管理维护单位。3.5
监控单元SupervisionUnit(SU)图像监控系统的最小子系统,由编码器或硬盘录像机、监控模块、其他辅助设备组成。3.6
监控模块SupervisionModule(SM)完成特定设备、环境量监控及管理功能,并提供相应监控信息的设备。本部分特指完成图像监控功能的监控设备,如:云台、摄像机等。3.7
监控对象SupervisionObject(sO)图像监控系统中被监控的特定区域。3.8
流媒体服务器StreamingMediaServer以流方式在网络中传送音频、视频和多媒体文件的媒体形式服务;主要功能是对媒体内容进行采集、缓存、调度和传输播放。
单播Unicast
客户端与流媒体服务器网络之间建立一个单独的数据通道,从流媒体服务器送出的每个数据包只能传送给一个客户机。
组播Multicast
一种具有组播能力的网络,充许路由器一次将数据包复制到多个通道上。采用组播方式,单台媒体服务器能够对多台客户机同时发送连续数据流而无延时。媒体服务器只需要发送一个信息包,而不是多个:所有发出请求的客户端共享同一信息包。3.11
HiiKAoNiKAca
点播VideoOnDemand
客户端向流媒体服务器请求主动的连接,点播连接提供了对流的最大控制。3.12
广播Broadcasting
YD/T1363.6-2015Www.bzxZ.net
用户被动接收流,广播方式中数据包的单独一个拷贝将发送给网络上的所有用户。4系统结构和组成
4.1系统结构要求
图像集中监控系统应采用分布式架构,为适应系统多级监控要求,应具有灵活的多级组网能力:图像集中监控系统应为其他系统提供标准视频流和二次开发包,二次开发包完成音视频获取、云台与镜头控制和视频录像等功能,以及登录用户权限验证和读取镜头列表功能,以利于其他系统调用及二次开发:图像集中监控系统具备开放的二次接口,可以为第三方提供进行连接的接口。4.2系统硬件组成
图像集中监控系统可组成二级监控系统或三级监控系统,组成图像监控系统的主要设备有:视频设备(如摄像机、云台、视频切换矩阵等)、图像编码器、传输设备、交叉收敛设备、视频解码器、监视器、控制计算机,流媒体服务器,客户端计算机等。4.3系统网络结构
图像监控系统从功能上可划分为各级别监控中心、监控单元和监控模块,监控中心主要包括区域监控中心、地区监控中心。根据维护的需要,还可建设更高级别监控中心,如省监控中心。当图像监控系统取消区域监控中心或采用区域监控中心反牵的建设模式时,系统结构图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当采用具有区域监控中心、逐级汇接的组网模式时,图像监控系统结构图如图3所示。图中,C接口表示不同厂家监控系统监控中心之间互联的接口,D接口表示监控中心与其他网管之间的接口。系统规模可根据通信网区域范围大小和通信局(站)数量来组合定义。根据功能具体要求、传输资源以及系统规模大小,选择合适的系统结构:不同级别的监控中心以及监控中心与监控单元之间的接口标准中不做统一的要求,可由SU设备提供商或各相关集成商提供二次开发包实现集中监控功能。PSC
省监控中心
地区监控中心
监控单元
D楼口
其他网管
D接口
图1通信(局)站图像集中监控系统分级拓扑筒其他网管
HiiKAoNiKAca
YD/T1363.6-2015
省监控中心
地区监控中心
区城监控中心
监控单元
省监控中心
地区监控中心
区城监控中心
监控单元
C接口
B接口
A接口
C接口
D接口
其他网管
D接口
其他网管
图2通信(局)站图像集中监控系统分级拓扑简PSC
C接口
B接口
A接口
C接口
D接口
图3通信(局)站图像集中监控系统分级拓扑简4.4系统主要功能
实现对通信局(站)区域内场景情况的远程监视、监听。4.4.1
监视通信局(站)内重要运行设备的外观状态。4.4.3
其他网管
D接口
其他网管
监视通信局(站)内主要室内环境(电源室、网管室、传输机房、交换机房等)的情况。4.4.4对通信局(站)内关键部位进行防火、防盗自动监控,可进行周界、室内、门禁的报警及安全布控。监控中心可分散或集中建设,但须与通信局(站)设备运行维护管理体制配合。4.4.5上
4.4.6通信局(站)图像集中监控系统应具备与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或门禁集中监控系统的互联能力,获取远动报警信息。在条件成熟和管理规范的前提下,宜和站内消防系统实现报警联动。
4.5系统传输方式
4.5.1监控单元(SU)以上各级网络传输应根据工程实际传输资源的组成,在满足图像监控系统功能的基础上,选择合理、可靠的传输方式,如E1、光纤、以太网、无线传输等多种方式。4.5.2当可靠性要求很高时,监控单元(SU)以上各级网络传输可采用双路由备份或环网的方式,传输出现故障时,主、备路由自动切换4
iiKAoiKAca
5系统通用管理功能
YD/T1363.6-2015
图像集中监控系统的通用管理功能包括配置管理、告警管理、控制内容、控制策略、录像计划管理等内容。系统各级功能,软、硬件要求是对通用管理功能的具体应用、扩展和补充。5.1配置管理
配置管理功能包括以下内容:
a)局站、编码器、摄像头等具体配置对象;可配置局站、编码器、摄像头设备名称、从属关系等。b)用户配置,可增加、删除用户,修改用户权限。c)配置视频图像保存的地点、方式、时间。d)配置移动侦测的区域,有效时间以及是否启动移动侦测功能。e)收到外部告警时系统的动作,包含图像的切换、保存、设备控制(如摄像头转到预置位、灯控等)。f)叠加字幕的内容、位置。
5.2控制内容
控制内容包括:
a)摄像机设备:光圈大,光圈小,聚焦近,聚焦远,变焦长,变焦短,云台下,云台右,云台左,云台上,终止光圈大,终止光圈小,终止聚焦远,终止聚焦近,终止变焦长,终止变焦短,终止云台下,终止云台右,终上云台左,终止云台上,设置预置位,获取预置位(预置位功能根据不同的摄像机型号而定)等。
b)画面分割器:画面分割显示(四画面、九画面、十六画面等),选路切换,巡显,停止巡显,设置显间隔时间
c)矩阵切换器:选路切换,巡显、停止巡显、巡显时跳过某路视频,巡显时恢复某路视频。d)视频切换器:选路切换,巡显、停止巡显。5.3控制策略
控制策略功能包括以下内容:
a)用户可在各级监控中心控制图像设备。b)对任何设备的控制应有权限限制,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控制设备。c)当多个用户需要同时控制同一设备时,系统应提供策略保证只有一个用户的控制有效。5.4告警管理
5.4.1告警信息采集
故障信息采集包括各类监控对象故障信息和图像监控系统自身各级软、硬件故障信息的实时采集,告警级别分类和事件上报控制等功能。为了对告警信息统一管理,本部分定义了通用告警参数。为了支持告警级别动态定义,本部分规定了告奢级别分类表,5.4.2通用告警管理参数
5.4.2.1告警级别
告警级别分为:
a)一级告警:已经或即将危及枢纽机房安全运行的告警。b)二级告警:已经或即将危及骨干网通信设备安全运行的告警。c)三级告警:已经或即将危及电源、空调系统及通信设备安全运行的告警。5
HiiKAoiKAca
YD/T1363.6-2015
d)四级告警:即将危及电源、空调系统及通信设备安全运行的外围区域的告警。图像监控系统告警内容应能根据要求进行告警级别的调整。5.4.2.2告警记录状态
告警记录状态包括:
a)新产生(newcome):未消除、未确认的告警。b)已确认(acknowledged):未消除、但已确认的告警。c)未确认(nonack):确认前已消除的告警。d)已清除(cleared):已确认并消除的告警。5.4.2.3告警类型
告警类型分为:
a)监控对象告警(SOalarm):超出各种正常工作点范围,或者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的告警:与软件或处理故障有关造成服务质量劣化等告警b)监控设备告警(prossessingerroralarm):图像系统自身的各种故障告警;与通信状况相联系的告警。
c)联动告警(linkagealarm):由其他系统传递过来的告警。5.4.2.4告警信息处理
告警信息处理包括告警查询、告警确认,告警统计和分析、告警打印等功能。5.4.2.5告警查询
图像监控系统能根据系统告警源(具体摄像头、机房)告警级别、状态、类型、产生时间等组合条件对告警信息进行查询。一条告警记录至少应包含表1的内容,并作为查询索引。表1告警记录字段说明表
中文名称
告警的序列号
告警源
告警发生时间
告警确认时间
告替清除时间
告类型
告警级别
告警内容
告警触发值
确认操作员
5.4.2.6告警确认
告警信息的流水号
告警发生的具体位置
告警开始时间
告警被确认的时间
告警结束时间
告菁类型
告警严重程度
告警具体内容
告警发生时刻的监控点数值
确认操作员用户名(可选)
图像集中监控系统应提供告警确认的功能。图像监控系统应能对查询出的告警进行确认(确认由操作员进行)。查询条件见5.5.2.5。5.4.2.7告警信息同步
各级图像集中监控系统告警信息要保持一致,告警信息逐级上传,统一确认。5.4.2.8告警打印
图像集中监控系统能打印告警查询结果。'6
HiiKAoNiKAca
5.4.2.9信惠显示
告警信息显示包括告著显示方式和告警信息显示控制。5.4.2.10告警信息显示方式
YD/T1363.6-2015
图像集中监控系统须提供告警信息显示界面,实时显示收集的告警:能根据告警信息,将故障定位到相关的监控机房、摄像头,并显示到相应的拓扑图中。对于紧急的告警信息,可以设置告警提示,以声、光形式提示用户。
在告警显示窗口和拓扑图中应以不同颜色显示不同级别的告警,见表2。表2告警替级别对应显示颜色表
告警级别
一级告警
二级告警
三级告警
四级告警
正常/清除
5.4.2.11告警信息显示控制
显示颜色
淡蓝色
图像集中监控系统应能控制告警信息的显示和提示,根据需要设置告警显示和提示的过滤条件,只有符合条件的告警信息才显示/提示给用户:应能查询、修改、取消这些过滤条件,并应具备多条件(逻辑与、逻辑或)设置功能
图像集中监控系统控制器撤防与布防设定应根据现场情况由系统管理员设置。根据用户要求,当告警发生时,通过电话网自动拨号(或手机短信息等),向相关人员发出告警信息:故障排除后,自动解除声光告警,并通过电话网自动拨号,向相关人员发出告警解除信息。5.4.2.12告警反应时间
当告警发生,并反应到有人值守的监控中心的时间,不能超过10s。5.5录像计划管理
录像计划管理包括:
a)按照指定的时间段进行录像。b)多种录像方式:单次、每天,每周、每月、每年。c)可设置预录时间。
d)启用/停止功能。
6系统各级功能要求
6.1概述
本部分规定的为系统基本功能,对于技术进步而产生的新功能,系统应提供标准开放的接口或控件等形式进行功能扩充。
6.2监控中心功能要求
监控中心系统主要由软件组成,是系统功能和系统管理上的一个组织。如无特殊说明,监控中心的功能适用于区域监控中心和地区监控中心。地区监控中心以权限管理的方式管理监控各区域监控中心,7
YD/T1363.6-2015
地区监控中心的功能和区域监控中心的功能要求基本相同。如果视频信号全部入以太(IP)网,则IP网任一台计算机,可通过权限控制的方式实现无级监控。6.2.1实时图像监控
实时图像监控包括:
a)在监控中心可实时监视各通信局(站)的所有图像信息,完成远程通信局(站)图像的实时显示、监控、存储等功能,通信方式为TCP/IP下的IP组播或E1传输方式。b)在监控中心可实时监视同一通信局(站)多路(1、4、9、16)实时图像信息,并能实现一机同屏同时监视(即画面分割监视):也可同时实时监视多个通信局(站)(1、4、9):监控中心、办公网或网管系统的授权用户中的多台终端可以同时监控任一通信局(站):以上方式可混合应用c)可实现轮巡方式,即系统应具备视频自动巡视功能,在可设定的间隔时间内对通信局(站)的监控点进行图像巡检,参与轮巡的对象可以任意设定,包括不同通信局(站)的图像,同一通信局(站)的不同摄像机、同一摄像机的不同预置位等,轮巡间隔时间可设置。d)实现多级电子地图(可为三维立体图)显示,第一级为整个系统图,可以方便查找到需要的局(站),点击某局(站)图标进入第二级该通信局的具体设备分布图,包括所有的摄像机、报警器等的分布。报奢发生时,报奢地点以醒自的标记内烁在电子地图上,准确判断报奢类型和地点。e)电子地图显示设备分布和布防、撤防、报警状态。6.2.2语音功能
语音功能包括:
a)实时的语音全双工对讲及语音广播功能。b)可在不同的用户之间进行在线工作交流。c)可在不同的用户之间进行在线控制权的协商。d)可向低等级的用户发出工作指令。e)实现通信局端场景录音。
f)可与站内的维护操作人员进行远程对讲。6.2.3远程控制
远程控制包括:
a)远程控制监控设备,监控设备包括云台、镜头和灯光等,控制动作包括云台转动,聚焦、变焦,调光圈,设置预置位等动作。
b)地区监控中心可对区域监控中心本身的图像设备进行控制,如画面分割器、视频矩阵、编解码器等进行切换、巡显。
c)远程通信局(站)现场照明控制,实现全天候监视。d)可进行当地或远程布防/撤防控制,可以事先确定布防/撤防策略,由系统按照制定的策略自动进行布防/撤防;也可以通过电子地图进行布防或者撤防控制。e)高优先级的用户根据等级优先的原则可无条件获得低优先级用户的控制权,同级别用户根据时间优先的原则获得控制权,用户控制权的等级可设定。6.2.4告警管理
告警管理功能包括:
YD/T1363.6-2015
a)报警可根据需要分为四级:一级报警、二级报警、三级报警、四级报警。报警级别可设定:报警信号、报警内容可在任何画面自动显示。b)可根据报警信号(烟感、温度、红外线、门禁等)切换指定摄像头画面,操作指定设备(照明、警铃等),并自动录像(录像时间可设),实现报警联动:联动时,需根据告警级别进行切换,即根据下面原则进行切换控制:级别高的先切换:级别相同的,以后来的告奢进行切换:对预置功能的摄像机!可以切换到指定的预置位上。
c)当告警产生时,应能至少四路同时录像,可按告级别设置。d)所有报警信息均应自动保存,有需要时可打印输出。6.2.5图像管理
图像管理功能包括:
a)监控中心可显示,存储、检索,回放各通信局(站)所选摄像机实时图像。b)监控中心可远程回放站端的任一摄像机的历史图像(时间可设)及报警录像;回放方式有逐顿、慢放、常速、快速等多种方式。c)监控中心可远程控制站端视频处理单元,实现手动录像、定时录像、报警触发录像、画面异动检测。
d)区域监控中心可使用系统服务器,作为告警联动录像和日常选择录像的载体。e)图像回放方式有逐顿、慢放、常速、快速、放大/缩小等多种方式。f)能够将任意一副回放图像存放成JPEG或BMP格式的图像,供数据交换使用。6.2.6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功能包括:
a)系统实行操作权限管理,按工作性质对每个用户赋予不同权限等级,系统登录、操作应进行权限查验。
b)系统所有重要操作,如登录,控制,退出等,均应有操作记录,系统可对操作记录进行查询和统计!所有操作记录具有不可删除和不可更改性。c)应有必要的网络安全保护,保证系统数据和信息不被窃取和破坏。d)系统保存的所有重要数据,包括用户信息、报警信息、日志等,具有不可删除和不可更改性。6.2.7系统管理
系统管理功能包括:
a)系统具有较强的容错性,不会因误操作等原因而导致系统出错和崩溃。b)系统应具有自诊断功能,对设备、网络和软件运行进行在线诊断,发现故障能显示告警信息。c)对操作人员设置权限管理。
d)系统应具有数据备份与恢复功能。e)系统应具有对站端设备远程配置、远程维护、远程启动的能力。f)提供系统操作的在线中文帮助。g)应自动生成系统运行日志,可查询及以报表方式打印输出。6.2.8网络浏览
网络浏览功能包括: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YD通讯标准标准计划
- YD/T1786-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保护技术要求
- YD/T1770-2008 接入网用室内外光缆
- YD/T1765-2008 通信安全防护名词术语
- YD/T1460.4-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4部分:微型光缆
- YD/T1785-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 YD/T1790-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应用层接口技术要求
- YD/T1793-2008 2GHz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网络管理技术要求网元管理系统(EMS)功能
- YD/T1118.2-200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 YD/T1533.2-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2部分:多媒体消息业务接口
- YD/T1460.5-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5部分:高性能光纤单元
- YD/T1533.1-2006 固定网多媒体消息业务技术要求 第1部分:多媒体消息中心(MMSC)设备
- YD/T1368.2-2008 2GHz TD-S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终端设备测试方法 第2部分网络兼容性测试
- YD/T1787-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业务指南技术要求
- YD/T1488-2006 400/1800MHz SCDMA 无线接入系统:频率间隔为 500kHz 的系统测试方法
- YD/T1791-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交互应用技术要求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