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医药行业标准(YY) >>
- YY/T 1198-2013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IFCC法)

【YY医药标准】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IFCC法)
- YY/T1198-2013
- 现行
标准号:
YY/T 1198-2013
标准名称: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IFCC法)
标准类别:
医药行业标准(YY)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4.78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YY/T 1198-2013.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diagnostic kit( IFCC method).
1范围
YY/T 1198规定了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IFCC法)的测定原理、要求.试验方法.标识、标签和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
YY/T 1198适用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IFCC法)的质量控制,该产品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体血清或血浆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8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YY/T 0466.1医疗器械用于医疗 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第1部分:通用要求
GB/T 191包装 储运图示标志
3测定原理
本法为IFCC推荐法。其方法原理反应方程式如下:L-天门冬氨酸+a酮戊二酸→草酰乙酸+L-谷氨酸草酰乙酸+NADH+H+ML-苹果酸+NAD+在上述偶联反应中,NADH的氧化速率与标本中酶活性呈正比,NADH在340nm波长有特异吸收,可监测NADH吸光度的下降速率来计算AST的活力。AST催化L-天门冬氨酸的氨基转移与苹果酸脱氢酶(MDH)催化反应偶联,使NADH氧化成NAD+.NADH在340nm处有特异吸收峰,其被氧化的速率与血清中AST的活性成正比,在340nm.处测定NADH吸光度下降速率,即可测出AST活性(U/L)。
4要求
4.1外观
符合制造商规定的正常外观要求。
4.2装量
液体试剂的装量应不少于标示量.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
YY/T1198—2013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IFCC法)
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diagnostickit(IFCCmethod)2013-10-21发布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2014-10-01实施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YY/T1198—2013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提出。本标准由全国医用临床检验实验室和体外诊断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36)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玉梅、黄杰、刘艳、高尚先。1范围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IFCC法)
YY/T1198—2013
本标准规定了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IFCC法)的测定原理、要求、试验方法、标识、标签和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IFCC法)的质量控制,该产品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体血清或血浆中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YY/T0466.1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3测定原理
本法为IFCC推荐法。其方法原理反应方程式如下:L-天门冬氨酸+α-酮戊二酸AST草酰乙酸+L-谷氨酸草酰乙酸+NADH+H+MDIL-苹果酸+NAD+在上述偶联反应中,NADH的氧化速率与标本中酶活性呈正比,NADH在34Onm波长有特异吸收,可监测NADH吸光度的下降速率来计算AST的活力。AST催化L-天门冬氨酸的氨基转移与苹果酸脱氢酶(MDH)催化反应偶联,使NADH氧化成NAD+。NADH在340nm处有特异吸收峰,其被氧化的速率与血清中AST的活性成正比,在340nm处测定NADH吸光度下降速率,即可测出AST活性(U/L)。4要求
4.1外观
符合制造商规定的正常外观要求。4.2装量
液体试剂的装量应不少于标示量。4.3试剂空白
4.3.1试剂空白吸光度
试剂空白吸光度应不小于1.0(波长340nm,光径1cm)。1
YY/T1198-2013
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
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应不大于0.004/min。线性区间
线性区间上限至少应达到500U/L,在线性区间内,理论浓度与实测浓度的线性相关系数r应不小于0.9900。
4.5准确度
提供参考物质或用参考方法定值的血清测定,实测值与标示值的偏差在土15.0%内。4.5.1
4.5.2以标准溶液测定,试剂盒回收率在90%~110%内。4.5.3无具有溯源性的标准品或标准溶液,以比对方法测定,相关系数r应不小于0.9900。4.6分析灵敏度
试剂(盒)测试被测物时,单位浓度吸光度变化率应符合制造商给定区间。4.7精密度
4.7.1批内精密度
批内精密度应不大于5.0%,瓶间差(冻干粉)应不大于5.0%。4.7.2批间精密度
批间差应不大于10.0%。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4.8稳定性
试剂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下保存至有效期末或制造商规定的加速试验条件下,产品的性能应符合4.1、4.3、4.4、4.5、4.6、4.7.1的要求。5试验方法
5.1外观
在明亮灯光下,以正常视力或矫正视力目测检查,应符合4.1要求。5.2装量
用通用量具测量,结果应符合4.2的要求。5.3试剂空白
5.3.1试剂空白吸光度
试剂2(R2)加人立即测试剂空白吸光度,应符合4.3.1的要求。5.3.2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
用指定空白样品测试试剂盒,在测试主波长下,记录测试启动时的吸光度(A,)和约5min(t)后的2
YY/T1198-—2013
吸光度(A.),A2测试结果即为试剂空白吸光度测定值;计算出吸光度变化值(IA。一A,I/t),即为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AA/min)。应符合4.3.2的要求。5.4线性区间
用接近线性区间上限的高浓度(活性)样品和接近线性区间下限的低浓度(活性)样品,混合成至少5个稀释浓度(r)。分别测试试剂(盒),每个稀释浓度测试3次,分别求出测定结果的均值(y)。以稀释浓度(工,)为自变量,以测定结果均值(y)为因变量求出线性回归方程。按公式(1)计算线性回归的相关系数(r)。
.(1)
用稀释浓度(z,)代人求出线性回归方程,计算y的估计值及y,与估计值的相对偏差或绝对偏差。结果应符合4.4的要求。
5.5准确度
5.5.1总则
采用与要求相符合的下列方法之一测试试剂(盒)的准确性。结果应符合4.5的要求。5.5.2相对偏差
用参考物质或有证参考物质(CRM)和相应的参考测量程序对试剂(盒)进行测试,重复测定3次,取测试结果均值(M),按公式(2)计算相对偏差(B);或用由参考方法定值的高、低2个浓度的人血清(可参照EP6-A的要求适当添加被测物,以获得高浓度的样品)对试剂(盒)进行测试,每个浓度样品重复测定3次,分别取测试结果均值,按公式(2)计算相对偏差。
B=M=T×100%
式中:
M测试结果均值;
T——有证参考物质标示值,或各浓度人血清定值。5.5.3回收试验
..(2)
在人血清样品中加人一定体积标准或校准品溶液(标准溶液体积与血清体积比应不大于1:20或其体积比不会产生基质的变化,加人标准或校准品溶液后样品总浓度应在试剂盒测定线性区间内,标准品或校准品应有溯源性)或纯品,每个浓度重复测定3次,按公式(3)计算回收率。R =cx(Vo+V-c. ×Ve × 100%
式中:
R—回收率;
V—加人标准液体积;
V。人血清样品的体积;
人血清样品加入标准液后的测定浓度;C
co——人血清样品的测定浓度,Cs
一标准液的浓度。
·(3)
YY/T1198—2013
5.5.4比对试验
参照EP9-A2的方法,用不少于40个在测定浓度范围内不同浓度的人血清样品,以制造商指定的分析系统作为比对方法,每份样品按待测试剂(盒)操作方法及比对方法分别测定。用线性回归方法计算两组结果的相关系数(r)及每个浓度点的相对偏差。5.6分析灵敏度
用已知浓度或活性的样品测试试剂盒,记录在试剂盒规定参数下产生的吸光度改变,换算为单位浓度吸光度变化率。结果应符合5.6的要求。5.7精密度
批内精密度
在重复性条件下,用高、低值质控品测试同一批号试剂(盒),重复测试至少10次(n≥10),分别计算测量值的平均值()和标准差(SD),按公式(4)计算变异系数(CV)。CV=SD、
(4)
用高、低值质控品分别测试同一批号的20个待检试剂(盒),并计算20个测量值的平均值(元,)和标准差(SD)。
用同-质控品对该批号的1个待检试剂(盒)重复测试20次,计算结果均值(元)和标准差(SD,)按公式(5)、公式(6)计算冻干粉试剂瓶间差的变异系数(CV)。SD间=SDSD,2
CV=SDmm × 100%
当SD,
5.7.2批间精密度
用同一质控品分别测试3个不同批号的试剂(盒),每个批号测试3次,分别计算每批3次测定的均值元,(i=1,2,3),按公式(7)、公式(8)计算相对偏差(R)。十十元
R=mm=元mm×100%
式中:
主max
元,中的最大值;
:中的最小值。
结果应符合4.7.2的要求。
5.8稳定性
·(7)
..(8)
取在规定的贮存条件保存至有效期末或制造商规定的加速试验条件下的试剂(盒)测试,应符合4.8的要求。
6标识、标签和使用说明书
试剂盒外包装盒标识、标签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要求,并至少包括下列内容:a)产品名称及规格;
生产批号;
失效日期;
贮存条件。
试剂盒单包装瓶标识、标签
试剂盒单包装瓶上应有下列内容:a)
产品名称及规格;
商标;
产品净含量;
生产批号;
失效日期;
贮存条件。
产品使用说明书
产品使用说明书上应有以下内容:a)
产品名称;
包装规格;
预期用途;
检验原理;
主要组成成分;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适用仪器;
样本要求;
检验方法;
参考值(参考区间);
检验结果的解释;
检验方法的局限性;
产品性能指标;
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生产企业;
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编号;医疗器械注册证书编号;
产品标准编号;
说明书批准及修改日期。
YY/T1198—2013
YY/T1198—2013
包装、运输和贮存
储运包装
试剂盒的储运包装、图示标志应符合GB/T191的要求。7.1.2
单元包装
试剂盒应配置齐全,标签清晰,封口严密,无漏液。试剂盒内附有说明书
2运输
产品的运输按合同规定进行。
3购存
试剂盒应在制造商规定条件下保存。6
GB3100
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
GB/T19702--2005
GB/T19703-—2005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
成生物源性样品中量的测量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
成生物源性样品中量的测量
叶应妩.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范.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WS/T124—1999
临床化学体外诊断试剂(盒)质量检验总则GB/T29791.1—2013
义和通用要求
YY/T1198—2013
参考测量程序的说明
参考物质的说明
体外诊断医疗器械
制造商提供的信息(标志)
第1部分:术语、定
YY/T1198-2013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
行业标准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IFCC法)
YY/T1198—2013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13)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址spc.net.cn
总编室:(010)64275323发行中心:(010)51780235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剧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印张0.75
字数16千字
2013年12月第一版2013年12月第一次印刷书号:155066·2-26287: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1010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YY医药标准标准计划
- YY0494-2004 牙科琼脂基水胶体印模材料
- YY0493-2004 牙科学弹性体印模材料
- YY/T1127-2006 咬骨钳
- YY0035-1991 食品添加剂葡萄糖酸亚铁
- YY0036-1991 食品添加剂维生素C磷酸酯镁
- YY/T0095-2004 钨酸钙中速医用增感屏
- YY/T1779-2021 牙科学正畸支抗钉
- YY/T1565-2017 外科植入物无损检验铸造金属外科植入物射线照相检验
- YY/T1141-2017 骨凿通用技术条件
- YY/T0112-1993 模拟口腔环境冷热疲劳试验方法
- GY/T64-2021 广播电视钢塔桅防腐蚀保护涂装
- YY/T0292.1-2020 IEC 61331-1:2014 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防护器具 第1部分:材料衰减性能的测定
- YY/T0188.10-1995 药品检验操作规程 第10部分:制剂溶出度和释放度测定法
- YY/T0470-2004 一次性使用圆宫型宫内节育器放置器
- YY0308-1998 专业丰富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