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商检行业标准(SN) >>
- SN/T 0514-1995 进出口可发性聚苯乙烯发泡倍率的测定
标准号:
SN/T 0514-1995
标准名称:
进出口可发性聚苯乙烯发泡倍率的测定
标准类别:
商检行业标准(SN)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zip .pdf下载大小:
1.18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SN/T 0514-1995.Determination of expansion rate for import and export expandable polystyrene raw materials.
1范围
SN/T 0514规定了可发性聚苯乙烯发泡倍率的测定方法。
SN/T 0514适用于含发泡剂的聚苯乙烯珠粒状塑料。
2方法提要
准确量取一定量的可发性聚苯乙烯珠粒,放入发泡器中,在蒸汽温度100℃,常压下发泡5~7 min, 取出样品,凉干,测量发泡后体积。发泡后体积与发泡前体积之比为发泡倍率。
3仪器
3.1发泡器 、发泡筛(装置如图1)
3.1.1 发泡器:直径200 mm,高80 mm上部设有金属纱网发泡筛。
3.1.2 发泡筛:直径200 mm,高40 mm。发泡筛金属纱网孔径0.4 mm
3.2量简:5mL、500mL量简各一个。
3.3秒表:准确到±0.2s。
3.4电炉:功率1000W。
4试验步骤
4.1 用5 mL量筒准确量取可发性聚苯乙烯珠粒5 mL,振实。记下体积V。(mL)(精确至0.1 mL)。
4.2 将一定量的水(水量200 mL到700 mL)注入发泡器中,放上发泡筛,盖上盖, 在常压下加热到水沸腾后,打开盖,将量好的试样倒入发泡筛上,使其分布均匀,盖上盖,当有蒸汽冒出时,开始用秒表计时。

部分标准内容:
上海市技术监督情报研究所
登记号QT973152
进出口可发性聚苯乙烯发泡倍率的测定Determination of expansion rate for import andexport expandable polystyrene raw materials1995-12-2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1996-05-01实施
SN/T0514-1995
方法提要
试验步骤
试验结果的表述
6精密度
试验报告
附录A(标准的附录)推荐采用的发泡时间附录B(标准的附录》推荐采用的冷却方式目
SN/T0514-1995
进口可发性聚苯乙烯是《种类表》内的法检商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外贸事业的发展,可发性聚苯乙烯的进口量不断增加。而可发性聚苯乙烯的主要品质项目之一是发泡倍率,通过检验这一项目,可知预发泡泡体质量的好坏,预发泡泡体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成型的优劣。因此,准确检验发泡倍率对生产企业和使用部门是非常重要的。本方法是采用常压水蒸气蒸发可发性聚苯乙烯珠粒,在一定温度和时间条件下发泡,测量可发性聚苯乙烯发泡后与发泡前的体积之比即为发泡倍率。该方法使用仪器简单,操作简便,试验数据重复性好,是科学敏捷的方法,易于推广使用。本标准附录A和附录B均为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进出口商品检验局。本标准起草人:李朝晖、刘守强。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行业标准进出口可发性聚苯乙烯发泡倍率的测定Determination of expansion rate for import andexport expandable polystyrene raw materials本标准规定了可发性聚苯乙烯发泡倍率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含发泡剂的聚苯乙烯珠粒状塑料。2方法提要
SN/T0514-1995
准确量取一定量的可发性聚苯乙烯珠粒,放入发泡器中,在蒸汽温度100℃,常压下发泡5~7min,取出样品,凉干,测量发泡后体积。发泡后体积与发泡前体积之比为发泡倍率。3仪器
发泡器、发泡筛(装置如图1)
1-发泡器盖:2-发泡筛;3-发泡器:4-纱网:5—金属支架图1可发性聚苯乙烯发泡倍率测定器装置3.1.1发泡器:直径200mm,高80mm。上部设有金属纱网发泡筛。3.1.2发泡筛:直径200mm,高40mm。发泡筛金属纱网孔径0.4mm。3.2量筒:5mL500mL量筒各一个。3.3秒表:准确到±0.2s。
3.4电炉:功率1000W。
4试验步骤
-4.1用5mL量简准确量取可发性聚苯乙烯珠粒5mL,振实。记下体积V。(mL)(精确至0.1mL)。4.2将一定量的水(水量200mL到700mL)注入发泡器中,放上发泡筛,盖上盖,在常压下加热到水沸腾后,打开盖,将量好的试样倒入发泡筛上,使其分布均匀,盖上盖,当有蒸汽冒出时,开始用秒表计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进出口商品检验局1995-12-25批准1996-05-01实施
SN/T0514—1995
4.3发泡时间5~7min(精确至士5s)(参照附录A)。4.4发泡完毕,将发泡筛拿出,参照附录B的规定进行冷却、凉干。移入500mL量筒中,振实,视量发泡后的试样体积,记下体积V(mL)(精确至5mL)。5试验结果的表述
5.1发泡倍率按式(1)计算:
发泡倍率
式中:V-—发泡后体积,mL:
发泡前体积,mL。
5.2做两次平行试验,取其算术平均值。6精密度
本标准的精密度是在选择3个水平由8个实验室共同试验确定的,精密度列于下表:水平范围.粒度,mm
重复性,
r=0.79+0.041m
再现性R
R=1.82+0.1478m
如果两个独立测试结果之间的差值超过表中所列精密度函数式计算出的重复性或再现性数值,则认为这两个结果是可疑的。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本标准名称、编号;
试样的名称、牌号、物理形状等;b)
c)发泡时间;
d)试样冷却方式:
按第5章表示测定结果;
记录试验中发生的任何非正常现象;试验人员、日期。
SN/T0514-1995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附录A
(标准的附录)
推荐采用的发泡时间
对不同颗粒度的可发性聚苯乙烯,推荐使用如下发泡时间:粒度<1.0mm,发泡时间6~7min#
粒度1.0~1.5mm,发泡时间5~6min;粒度1.5~3.0mm,发泡时间5min。若发泡后泡体出现收缩,则需选择发泡时间范围内较短的发泡时间进行实验,以发泡后泡体不出现收缩为准。
附录B
(标准的附录)
推荐采用的冷却方式
发泡完毕后冷却时有两种方法:A.将发泡筛从发泡器中取出,打开盖,在空气中冷却凉干;B.将发泡筛从发泡器中取出,不开盖慢慢降至室温,再打开盖凉干。方法A实验时间短,但有时泡体因骤冷会出现收缩。方法B实验时间长,但泡体不易出现因骤冷而产生的收缩。通常可采用方法A,若在实验中发现泡体在冷却后收缩,则应采用方法B。采用方法B时要适当减少发泡时间。
SN/TO514-1995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1996年7月第一版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1996年7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2-1084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SN商检标准
- SN/T3322.1-2012 进出口钛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主次成分的测定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
- SN/T2284-2009 食品接触材料 高分子材料 总迁移量的测定方法 替代试验:用试验介质异辛烷和95%乙醇测定与脂肪类食品接触的塑料中的总迁移量
- SN/T3733-2013 集装袋 循环顶吊试验方法
- SN/T0730.2-1997 进出口激光唱机技术性能检验规程
- SN/T3982.3-2014 进出口纺织品质量符合性评价方法梭织服装第3部分:牛仔服装
- SN/T4532.2-2016 商品化试剂盒检测方法β-内酰胺类 方法二
- SN/T5122-2019 进出口食用动物、饲料喹诺酮类筛选检测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 SN/T5145.1-2019 出口食品及饲料中动物源成分快速检测方法 第1部分:猫成分检测 PCR-试纸条法
- SN/T1621.3-2013 出口发电设备检验规程第3部分:微型(12 kW及以下)水力发电设备
- SN/T3082.9-2012 出口烟花爆竹产品检验规范第9部分:火箭类
- SN/T1044-2002 出口天然兰桉叶油中1,8-桉叶素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 SN/T0728-1997 出口贮水式电热水器安全要求检验规程
- SN/T3946-2014 化学品鱼类急性毒性试验阈值法
- SN/T3694.1-2014 进出口工业品中全氟烷基化合物测定第1部分:化妆品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SN/T4525.9-2016 出口食品中致病菌的分子分型MLST 方法第9部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 行业新闻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