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地方标准(DB) >>
- DB33/T 943.1-2014 玉米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范 第1部分:玉米矮缩病
- 标准号: - DB33/T 943.1-2014
- 标准名称: - 玉米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范 第1部分:玉米矮缩病
- 标准类别: - 地方标准(D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 .pdf
- 下载大小: 
 标准简介/下载
标准简介/下载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DB33/T 943.1-2014 玉米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范 第1部分:玉米矮缩病 DB33/T943.1-2014
 标准内容
标准内容部分标准内容:
					
					ICS65.020
DB33/T943.1—2014
玉米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范第1部分:玉米矮缩病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vestigation and forecast on major maize pestsPartl:Maizeroughdwarf virusdisease2014-10-27发布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4-11-27实施
DB33/T943《玉米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范》分为以下4个部分:一第1部分:玉米矮缩病:
一第2部分:玉米大、小斑病;
一—第3部分:玉米纹枯病:
一第4部分:玉米蚜虫。
本部分为DB33/T943的第1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
本部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DB33/T943.1—2014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植物保护检疫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杭州市植保土肥总站、临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桐庐县植保站。本部分起草人:王华弟、张恒木、祝小祥、王国迪、王桂跃、赵敏、戴德江、孙祥良、程晔。1范围
玉米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范第1部分:玉米矮缩病
DB33/T943.1—2014
DB33/T943的本部分规定了灰飞虱虫情调查、灰飞虱带毒率测定、玉米矮缩病病情调查、寄主植物发病情况调查、苗情和农事记载等。本部分适用于玉米矮缩病的系统测报调查2灰飞虱调查
2.1春玉米田虫口密度调查
2.1.1调查时间
2叶期至7叶期,每隔5天~10天调查1次,调查3次~5次。2.1.2调查田块和取样数
选择设施、品种、生育期和长势等代表性类型由,每类型查2块田,每块由取样5点,每点10株。2.1.3调查方法
采用随机取样法,用33cmX45cm的白瓷盘作载体,盘内壁涂上粘虫胶。查虫时,将盘轻轻插入行间并紧贴地面,快速拍击植株中、下部。分别记载灰飞虱成虫、若虫数量。灰飞虱各龄若虫特征,参见附录A。调查结果记入附录B表B.1《灰飞虱田间虫口调查记载表》。2.2夏、秋玉米田虫口密度调查
2.2.1调查时间
玉米2叶期至7叶期,每隔5天调查1次。2.2.2调查田块和取样数
按玉米类型、品种和播种期划分类型田,每类型查玉米50株,直线平行跳跃式取样。2.2.3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同本标准2.1.3。调查结果记入附录B表B.1《灰飞虱田间虫口调查记载表》2.3灯光诱测
DB33/T943.1—2014
与水稻主要虫害的灯下观察结合进行。在玉米主产区安装自动虫情测报灯,进行每日灯诱观察。用200W白炽灯作标准光源,诱集灰飞虱,区分雌雄,同时记录天气情况,记入附录B表B.2《灰飞虱灯诱逐日记载表》
3灰飞虱带毒率测定
3.1测定时间
在越冬代、第一代灰飞虱成虫盛发初期进行。3.2采集虫样
在玉米矮缩病发生区用吸虫器采集活成虫,每次采集测定虫数在100头以上。3.3
:测定方法
采用生物学测定方法,见附录C。在有条件的病虫测报站进行。4
玉米矮缩病调查
4.1田间病情系统调查
4.1.1调查时间
先后依春玉米、夏玉米、秋玉米开展调查,调查时间为玉米苗期至灌浆期,每5天调查1次,4.1.2
调查方法
选有代表性5块田,每块查100株,计算株发病率。调查结果记入附录B表B.3《玉米矮缩病发病情况调查表》。
4.2大田病情普查
4.2.1调查时间
在玉米发病稳定期调查1次。
4.2.2调查方法
按玉米类型、品种、生育期划分类型田,每类型查3块田。调查方法同本标准4.1.2。结果记入附录B表B.3《玉米矮缩病发病情况调查表》。寄主植物发病调查
5.1水稻发病调查
5.1.1调查地区
玉米矮缩病发病流行区的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情况调查。调查方法
DB33/T943.1—2014
水稻本田发病稳定期,平行跳跃式取样,每块田查300丛,计算丛(株)发病率,调查结果记入附录B表B.4《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情况调查表》。5.2田间杂草发病调查
根据稗草、早熟禾等在田间分布划定类型田,在田间主要杂草发病高峰期调查1次,每类型随机查10点,每点0.5m,调查发病杂草种类、株数,计算发病率。调查结果记入附录B表B.5《田间杂草发病情况调查表》。
苗情和农事活动记载
根据玉米生育期常规记载标准,分别观察记载春、夏、秋玉米主要品种的播种期、移栽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灌浆期等主要生长发育阶段,调查播种期、播种量、播种密度、基本苗数等栽培情况,调查观察区内不同熟制类型、品种及面积比例,以及药剂防治与气象条件变化情况等。3
DB33/T943.1—2014
灰飞虱各龄若虫特征见表A.1。
平均体长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灰飞虱各龄若虫特征
表A.1灰飞虱各龄若虫特征表
体乳白色至淡黄色,腹背无斑纹或有不明显的浅灰色横条纹。无翅芽,后胸较中胸长,后胸后缘平直。
体乳黄色,体两侧色较深,呈灰黄色。翅芽不明显,后胸稍长,中胸(翅芽部位)后缘略向前画。
胸部背面有不规则灰色斑纹,边缘不清晰,腹背两侧色较深,中央色淡,第4、5节有“八”字形斑纹,第6、7、8节背面中央有模糊的浅横带。翅芽明显,中胸后缘向前凹成角状,前翅芽尖端不达后胸后缘。
体色和斑纹同3龄。翅芽明显,前翅芽尖端伸达后胸后缘。前后翅芽尖端十分接近。体色和斑纹同3、4龄。翅芽明显,前翅芽尖端伸达腹部3节~4节,前翅芽尖端常常超过后翅芽尖端。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农作物病虫调查资料表册
玉米矮缩病
病虫测报站名
(北纬
测报员
负责人
编制单位:浙江省植物保护检疫局盖章
DB33/T943.1—2014
DB33/T943.1—2014
B.1灰飞虱由间虫口调查记载表
灰飞虱田间虫口调查记载表见表B.1表B.1灰飞虱田间虫口调查记载表调查日期
(株)数
成虫数
长型翅bzxz.net
短型翅
若虫数
3)龄
5)龄
平均每
m或丛
(株)虫
量(头)
m2 (亩)
(头)
B.2灰飞虱灯诱逐日记载表
灰飞虱灯诱逐日记载表见表B.2。表B.2灰飞虱灯诱逐日记载表
调查日期
灰飞虱成虫
当天天气状况
DB33/T943.1—2014
DB33/T943.1—2014
B.3玉米矮缩病发病情况调查表
玉米矮缩病发病情况调查表见表B.3表B.3玉米矮缩病发病情况调查表调查日期
生育期
株发病率(%)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DB33/T943.1—2014
玉米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范第1部分:玉米矮缩病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vestigation and forecast on major maize pestsPartl:Maizeroughdwarf virusdisease2014-10-27发布
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4-11-27实施
DB33/T943《玉米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范》分为以下4个部分:一第1部分:玉米矮缩病:
一第2部分:玉米大、小斑病;
一—第3部分:玉米纹枯病:
一第4部分:玉米蚜虫。
本部分为DB33/T943的第1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部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
本部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DB33/T943.1—2014
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植物保护检疫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杭州市植保土肥总站、临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桐庐县植保站。本部分起草人:王华弟、张恒木、祝小祥、王国迪、王桂跃、赵敏、戴德江、孙祥良、程晔。1范围
玉米主要病虫害测报调查技术规范第1部分:玉米矮缩病
DB33/T943.1—2014
DB33/T943的本部分规定了灰飞虱虫情调查、灰飞虱带毒率测定、玉米矮缩病病情调查、寄主植物发病情况调查、苗情和农事记载等。本部分适用于玉米矮缩病的系统测报调查2灰飞虱调查
2.1春玉米田虫口密度调查
2.1.1调查时间
2叶期至7叶期,每隔5天~10天调查1次,调查3次~5次。2.1.2调查田块和取样数
选择设施、品种、生育期和长势等代表性类型由,每类型查2块田,每块由取样5点,每点10株。2.1.3调查方法
采用随机取样法,用33cmX45cm的白瓷盘作载体,盘内壁涂上粘虫胶。查虫时,将盘轻轻插入行间并紧贴地面,快速拍击植株中、下部。分别记载灰飞虱成虫、若虫数量。灰飞虱各龄若虫特征,参见附录A。调查结果记入附录B表B.1《灰飞虱田间虫口调查记载表》。2.2夏、秋玉米田虫口密度调查
2.2.1调查时间
玉米2叶期至7叶期,每隔5天调查1次。2.2.2调查田块和取样数
按玉米类型、品种和播种期划分类型田,每类型查玉米50株,直线平行跳跃式取样。2.2.3调查方法
调查方法同本标准2.1.3。调查结果记入附录B表B.1《灰飞虱田间虫口调查记载表》2.3灯光诱测
DB33/T943.1—2014
与水稻主要虫害的灯下观察结合进行。在玉米主产区安装自动虫情测报灯,进行每日灯诱观察。用200W白炽灯作标准光源,诱集灰飞虱,区分雌雄,同时记录天气情况,记入附录B表B.2《灰飞虱灯诱逐日记载表》
3灰飞虱带毒率测定
3.1测定时间
在越冬代、第一代灰飞虱成虫盛发初期进行。3.2采集虫样
在玉米矮缩病发生区用吸虫器采集活成虫,每次采集测定虫数在100头以上。3.3
:测定方法
采用生物学测定方法,见附录C。在有条件的病虫测报站进行。4
玉米矮缩病调查
4.1田间病情系统调查
4.1.1调查时间
先后依春玉米、夏玉米、秋玉米开展调查,调查时间为玉米苗期至灌浆期,每5天调查1次,4.1.2
调查方法
选有代表性5块田,每块查100株,计算株发病率。调查结果记入附录B表B.3《玉米矮缩病发病情况调查表》。
4.2大田病情普查
4.2.1调查时间
在玉米发病稳定期调查1次。
4.2.2调查方法
按玉米类型、品种、生育期划分类型田,每类型查3块田。调查方法同本标准4.1.2。结果记入附录B表B.3《玉米矮缩病发病情况调查表》。寄主植物发病调查
5.1水稻发病调查
5.1.1调查地区
玉米矮缩病发病流行区的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情况调查。调查方法
DB33/T943.1—2014
水稻本田发病稳定期,平行跳跃式取样,每块田查300丛,计算丛(株)发病率,调查结果记入附录B表B.4《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病情况调查表》。5.2田间杂草发病调查
根据稗草、早熟禾等在田间分布划定类型田,在田间主要杂草发病高峰期调查1次,每类型随机查10点,每点0.5m,调查发病杂草种类、株数,计算发病率。调查结果记入附录B表B.5《田间杂草发病情况调查表》。
苗情和农事活动记载
根据玉米生育期常规记载标准,分别观察记载春、夏、秋玉米主要品种的播种期、移栽期、拔节期、孕穗期、抽穗期、灌浆期等主要生长发育阶段,调查播种期、播种量、播种密度、基本苗数等栽培情况,调查观察区内不同熟制类型、品种及面积比例,以及药剂防治与气象条件变化情况等。3
DB33/T943.1—2014
灰飞虱各龄若虫特征见表A.1。
平均体长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灰飞虱各龄若虫特征
表A.1灰飞虱各龄若虫特征表
体乳白色至淡黄色,腹背无斑纹或有不明显的浅灰色横条纹。无翅芽,后胸较中胸长,后胸后缘平直。
体乳黄色,体两侧色较深,呈灰黄色。翅芽不明显,后胸稍长,中胸(翅芽部位)后缘略向前画。
胸部背面有不规则灰色斑纹,边缘不清晰,腹背两侧色较深,中央色淡,第4、5节有“八”字形斑纹,第6、7、8节背面中央有模糊的浅横带。翅芽明显,中胸后缘向前凹成角状,前翅芽尖端不达后胸后缘。
体色和斑纹同3龄。翅芽明显,前翅芽尖端伸达后胸后缘。前后翅芽尖端十分接近。体色和斑纹同3、4龄。翅芽明显,前翅芽尖端伸达腹部3节~4节,前翅芽尖端常常超过后翅芽尖端。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农作物病虫调查资料表册
玉米矮缩病
病虫测报站名
(北纬
测报员
负责人
编制单位:浙江省植物保护检疫局盖章
DB33/T943.1—2014
DB33/T943.1—2014
B.1灰飞虱由间虫口调查记载表
灰飞虱田间虫口调查记载表见表B.1表B.1灰飞虱田间虫口调查记载表调查日期
(株)数
成虫数
长型翅bzxz.net
短型翅
若虫数
3)龄
5)龄
平均每
m或丛
(株)虫
量(头)
m2 (亩)
(头)
B.2灰飞虱灯诱逐日记载表
灰飞虱灯诱逐日记载表见表B.2。表B.2灰飞虱灯诱逐日记载表
调查日期
灰飞虱成虫
当天天气状况
DB33/T943.1—2014
DB33/T943.1—2014
B.3玉米矮缩病发病情况调查表
玉米矮缩病发病情况调查表见表B.3表B.3玉米矮缩病发病情况调查表调查日期
生育期
株发病率(%)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
- DB14/T1983-2020 普通干线公路重载交通隧道设计技术指南
- DB33/T2012-2016 树脂沥青组合体系(ERS)钢桥面铺装施工技术规范
- DB33/T954-2015 浙江省3~69周岁公民体质评价
- DB22/T2586-2016 定制式活动义齿
- DB33/T402.2-2003 河蚌育珠技术规范 第2部分:珍珠接种技术规范
- DB33/T378-2014 黄鳝养殖技术规范
- DB22/T2496-2016 消防救援人员现场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 DBS610007-2015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饮料中4-甲基咪唑和2-甲基咪唑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 DBS64515-2016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枸杞果酒
- DB23/T1089-2007 灭茬旋耕联合整地机作业质量
- DB34/T1019-2009 中籼稻施肥技术规程
- DBS45032-2016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调制鲜湿米粉
- DB21/T1599-2008 农产品质量安全 绿豆生产技术规程
- DB33/T438-2003 粮食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检验细则
- DBS50011-2014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麻饼
- 行业新闻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25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5141790号-2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5141790号-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