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15344-2012 滑石物理检验方法

【国家标准】 滑石物理检验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14 16:21:42
- GB/T15344-2012
- 现行
标准号:
GB/T 15344-2012
标准名称:
滑石物理检验方法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部分标准内容:
ICS73.0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5344—2012
代替GB/T15344—1994
滑石物理检验方法
Methodsforphysicaltestoftalc2012-12-3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3-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
国家标准
滑石物理检验方法
GB/T15344—2012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13)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址spc.net.cn
总编室:(010)64275323发行中心:(010)51780235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印张1.25字数34千字2013年5月第一版
2013年5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46995
定价21.00元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如有印装差错
侵权必究
版权专有
举报电话:(010)68510107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GB/T15344—1994《滑石物理检验方法》。本标准与GB/T15344—1994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GB/T15344—201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引导语,引用文件目录中取消了GB15341、增加了GB/T2010GB/T5950(见第2章,1994年版的第2章)取消了术语(1994年版的第3章);将滑石粉水分含量测定方法的计算公式进行了适当修改(见4.1.3.1.5,1994年版的5.1.5);取消了滑石粉粉末沉淀量测定方法(1994年版的5.4);增加了滑石粉沉降速度测定方法(见4.4);将滑石粉真密度测定方法的计算公式进行了适当修改(见4.5.3.9、4.5.4.5,1994年版的5.5.3.9、5.5.4.5);
取消了滑石粉中闪石类石棉矿物检查方法(1994年版的5.6);将“滑石粉细度测定方法”修改为“磨细滑石粉细度测定方法”,并将“干筛法(一)”修改为“振筛机法”、“干筛法(二)”修改为“气流筛法”,将结果计算由“筛余量”修改为“通过率”,计算公式相应作了修改(见4.6,1994年版的5.7);取消了滑石粉磨耗度测定方法(1994年版的5.8);增加了滑石粉湿白度测定方法(见4.7);取消了滑石粉紧体积密度测定方法(1994年版的5.9.4);将“滑石粉水萃取液pH值测定方法中用酸度计测定滤液的pH值”修改为“用酸度计测定悬浮液的pH值”(见4.3,1994年版的5.3);将“微细滑石粉粒度分布度测定方法”名称修改为“微细和超细滑石粉细度测定方法”,测定方法没有改变(见4.9,1994年版的5.10);增加了滑石粉表观密度测定方法(见411);增加了滑石粉刮板细度测定方法(见4.12);增加了滑石粉吸油量测定方法(见4.13);增加了附录B《30%乙醇溶液的密度和黏度系数》。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非金属矿产品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06)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平度市滑石矿业有限公司、桂林桂广滑石开发有限公司、辽宁艾海滑石有限公司、广西龙广滑石开发有限公司、广西龙胜华美滑石开发有限公司、咸阳非金属矿研究设计院、莱州市滑石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覃东萍、于忠章、卢德云、齐颖、杨德明、赵承建、于洪军、尚兴春。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53441994。
1范围
滑石物理检验方法wwW.bzxz.Net
GB/T15344—2012
本标准规定了滑石水分、尘埃、水萃取液PH值、沉降速度、真密度、磨细粉细度、湿白度、松体积密度、微细粉和超细粉细度、磁铁吸出物、表观密度、刮板细度、吸油量等物理性能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天然滑石块和滑石粉。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010散装滑石取样、制样方法GB/T5950建筑材料与非金属矿产品白度测量方法GB/T6003.1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第1部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
GB/T15342—2012
滑石粉
3试样
3.1试样的采取
滑石块试样的采取按照GB/T2010进行。3.1.2滑石粉试样的采取按照GB/T15342—2012中的7.3进行。3.2试样的制备
送至试验室的滑石块,按照GB/T2010破碎缩分后,制成各项检验所需要的粒度和用样量,剩3.2.1
余试样作为备样。
3.2.2送至试验室的滑石粉用四分法混匀缩分后,制成各项检验所需要的试样量,剩余试样作为备样。3.3试样量
试样量按表1准备。
4试验方法
4.1滑石粉水分测定方法
4.1.1方法提要
滑石粉水分是指试样在105℃~110℃温度下烘干后,失去的挥发物的质量与试样的质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TiKAONiKAca-
GB/T15344—2012
材料和仪器
表1各检验项目所需的试样个数及试样量检验项目
水萃取液pH值
沉降速度
真密度
磨细粉细度
会体积密度
微细粉和超细粉细度
磁铁吸出物
表观密度
刮板细度
吸油量
分析天平:
:感量不大于0.000万
4.1.2.2水分天平里
感量不大子
试样个数/个
每个试样量/g
电热干燥箱:调温范围为0℃~300℃,控温器灵敏度土1℃。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
称量瓶:直径药50mm,高约30mm。试验步骤
4. 1.3. 1
烘箱法(A法)
称取约5g试样,放入预先恒重的称量瓶中,使试样在瓶底均匀铺开。4.1.3.1.1
4.1.3.1.2称量试样和称量瓶质量(精确至0.0001g),记录。总试样量/g
4.1.3.1.3将称量瓶置人105℃~110℃的电热干燥箱中,取下瓶盖,烘1.5h~2h后,再将瓶盖盖上,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精确至0.0001g)。4.1.3.1.4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恒重。4.1.3.1.5滑石粉水分含量X,(%)按式(1)计算(保留2位小数):m-m2×100
式中:
试样与称量瓶干燥前质量,单位为克(g):试样与称量瓶干燥后质量,单位为克(g)称量瓶质量,单位为克(g)。
取两个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报告值。2
4.1.3.2水分天平法(B法)
4.1.3.2.1称取约5g试样(精确至0.0001g),放人水分天平的盛样盘中。GB/T15344—2012
4.1.3.2.2按照水分天平操作步骤进行水分测定。取两个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报告值。4.1.4允许差
两个平行试验结果的绝对误差应不大于表2规定。否则,应重新测定。表2水分测定平行试验结果的允许差水分
允许差
2滑石粉尘埃量测定方法
4.2.1方法提要
>3.0~10.00
滑石粉的尘埃量是指1名试样与一定量的水搅拌均勾后,倒入放有定性滤纸的布氏滤斗中过滤,计算分布在滤纸上不小于0.05mm的黑点面积总和,以mm/g表示。4.2.2材料和仪器
4.2.2.1分析天平:感量不大于0.0001g。4.2.2.2布氏漏斗:内径约90mm。4.2.2.3烧杯:150ml
4.2.2.4快速定性滤纸:无黑点。4.2.2.5尘埃标准图片。
4.2.2.6蒸馏水。
4.2.3试验步骤
4.2.3.1称取约1g试样(精确至0.0001g),放入烧杯中。4.2.3.2在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搅拌均匀,倒人放有快速定性滤纸的布氏漏斗中过滤。用少量蒸馅水洗净杯壁,将洗液全部倒入布氏漏斗中。轻轻摇动漏斗使试样均勾分布在滤纸上。4.2.3.3过滤完毕,取出滤纸与尘埃标准图片对照,检查并记录不小于0.05mm2的黑点数量及面积。4.2.4结果计算
滑石粉尘埃量A(mm/g)按式(2)计算(保留2位小数):A=B
式中:
B一黑点面积总和,单位为平方毫米(mm);m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取两个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报告值。4.2.5允许差
两个平行试验结果的绝对误差应不大于0.2mm/g。否则应重新测定。TTYKAONGTKACa
GB/T15344—2012
4.3滑石粉水萃取液pH值测定方法4.3.1方法提要
滑石粉水萃取液pH值是指将定量试样分做于一定量的水中,用酸度计测定悬浮液的pH值。4.3.2材料和仪器
分析天平:感量不大于0.0001g。带石棉网的调温电炉。
酸度计:精度为0.02pH
烧杯:250mL,100ml
量筒:100mL。
漏斗。
滤纸:慢速
蒸馏水:
:经煮沸除去二氧化碳,冷却至室温,pH值为6.8~7.2。试验步骗
称取约5试样(精确至0.0001g),置于250mL烧杯中。4.3.3.1
4.3.3.2往烧杯中倒入10mL蒸馏水,用玻璃棒仔细揽拌,使试样完全润湿后,再倒人90mL蒸馅水,并在烧杯外壁标出液面高度
4.3.3.3置烧杯于电炉上煮沸后,将电炉的调温旋扭调至300W以下,低温微沸5min(在微沸过程中,应不断搅拌并补充蒸失的水量),取下,冷却到室温。用酸度计测定悬浮液的pH值4.3.4结果表示和允许差
取两个平行式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报告值。若两个平行试验结果的绝对读差大于0.2,则应重新制样测定
滑石粉沉降速度测定方法
4.4.1方法提要
滑石粉的沉降速度是指在量筒中加人10g试样和定量的水,充分据动,静置15min后,较清液层的毫升数。该试验应在23℃士2的条件下进行。4.4.2材料和仪器
量筒:两个,容积100mL,分度值不大于1mL,具有磨口玻璃塞。工业天平:感量不大于0.01g。
烧杯:100mL。
4.4.2.4秒表。
4.4.2.5蒸馏水:温度23℃±2℃。4.4.3试验步骤
4.4.3.1准确称取10.00g试样,置于烧杯中,加人约3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均勾。4.4.3.2将烧杯中的样品溶液全部移人量简中,并用蒸馏水洗净烧杯及玻璃棒,将洗液全部移人量筒中。将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塞上塞子。4
4.4.3.3按4.4.3.1和4.4.3.2再制备另一个试样。GB/T15344——2012
4.4.3.4以左右手分别紧握两个量筒,用拇指按住塞子,垂直充分摇动15次:然后交换左右手,继续摇动量筒15次。
4.4.3.5将两个量简放在温度为23℃士2℃的试验室的平台上,静置15min。然后观察并记录每个量简中较清液层和浑浊层分界线的毫升数(准确到0.5mL)。4.4.4结果计算
滑石粉沉降速度U(mL)按式(3)计算:U=100-V..
式中:
V—静置15min后量简中较清浊液层和浑浊层分界线的毫升数(mL)。取两个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报告值。4.4.5允许差
两个平行试验结果的绝对误差应不大于2mL。否则,应重新进行测定。4.5滑石粉真密度测定方法
4.5.1方法提要
滑石粉的真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滑石粉的质量。用比重瓶法测定,通过一定质量的试样排除比重瓶内水或煤油的体积来测定试样的体积,试样质量与体积之比即为真密度。4.5.2材料和仪器
4.5.2.1分析天平:感量不大于0.0001g4.5.2.2电热恒温水浴锅:灵敏度土1℃。4.5.2.3附真空抽气泵的真空干燥器。4.5.2.4带石棉网的调温电炉。
4.5.2.5比重瓶:50mL。
4.5.2.6温度计。
4.5.2.7煤油。
4.5.2.8蒸馏水。
4.5.3比重瓶抽真空法(A法)
4.5.3.1在清洁、干燥、已知质量的比重瓶中装满蒸馏水。如果比重瓶中有气泡出现,则应排除掉。4.5.3.2将装满液体的比重瓶盖上瓶盖,在25℃土1℃的恒温水浴锅中放置0.5h。当比重瓶毛细管中液面下降时,应及时添加相同液体补满。0.5h后,取出比重瓶,用滤纸迅速擦干比重瓶外部,但勿将毛细管端水擦掉。称量(精确至0.0001g),得ms。4.5.3.3将比重瓶中蒸馏水倒出并重新干燥后,在比重瓶中再装满煤油,重复4.5.3.2步骤,得m4。4.5.3.4将比重瓶再次洗刷干净并干燥后,称取干燥后的试样约5g,放比重瓶中,盖上瓶盖,称量(精确至0.0001g),得m
4.5.3.5将少量煤油注入比重瓶中,慢慢摇动,使试样全部润湿,再将煤油注人比重瓶至2/3处。4.5.3.6置比重瓶于真空干燥器内进行抽气,保持20min,以驱除试样中所含的空气,此时干燥器中的压力不大于0.02MPa。
TYKAONYKAca-
GB/T15344—2012
4.5.3.7取出比重瓶,摇动1min,再继续抽气至试样中的空气全部排除,此时比重瓶中应无气泡逸出。
4.5.3.8用煤油注满比重瓶,重复4.5.3.2步骤,得m6。4.5.3.9试样密度p(g/cm)按式(4)计算(保留小数点后2位数字):(ms-m)(m-m)×0.9971
=(ma-m)(m+ms-m-m)
式中:
比重瓶与蒸馏水的质量,单位为克(g);比重瓶与煤油的质量,单位为克(g);比重瓶与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一比重瓶与煤油和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比重瓶的质量,单位为克(g);0.9971—25℃时水的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取两个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报告值。4.5.4比重瓶简易法(B法)
-(4)
4.5.4.1称取干燥后的试样约5g,放入清洁、干燥、已知质量的比重瓶中,盖上瓶塞,称量(精确至0.0001g),得ms。
4.5.4.2在比重瓶中注人约25mL新煮沸过的蒸馏水,摇动比重瓶使试样润湿后,放在电炉上(垫上石棉网)。将电炉调至低温,加热煮沸并保持微沸约30min,直至试样全部下沉为止。此时应注意勿使试样溅到比重瓶颈部。
4.5.4.3取下比重瓶,冷却至室温,再注入新煮沸并冷却至室温的蒸馏水,使瓶里的水面低于比重瓶口2mm~3mm,慢慢盖上瓶塞(此时毛细管内应充满水,但不应有气泡),迅速擦干比重瓶外部,但勿将毛细管端水擦掉,称量(精确至0.0001g),得mg。4.5.4.4倒出比重瓶中的试样和水,洗干净后,注人新煮沸过并冷却至室温的蒸馏水,使瓶里水面低于比重瓶口2mm~3mm,将瓶塞盖上,迅速擦干外部,勿将毛细管端水擦掉,称量(精确至0.0001g),得m3。记录室温下水的温度。
4.5.4.5试样密度pi(g/cm2)按式(5)计算(保留小数点后2位数字):(ms-mp
Pi=ms+ms-ma-m
式中:
比重瓶与蒸馅水的质量,单位为克(g);比重瓶与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比重瓶与蒸馏水和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比重瓶的质量,单位为克(g);水在t℃时的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2),参见附录A。4.5.5允许差
两个平行试验结果的绝对误差不应大于0.1g/cm3。否则,应重新测定。4.6磨细滑石粉细度测定方法
4.6.1方法提要
(5)
磨细滑石粉的细度是指试样在一定孔径的试验筛中的通过率。用100%减去筛余量与试样质量之6
比的百分数表示。
4.6.2材料和仪器
4.6.2.1试验筛:应符合GB/T6003.1,筛框直径为200mm。4.6.2.2振筛机:振击次数147次/min,回转半径125mm。4.6.2.3分析天平:感量不大于0.0001g。4.6.2.4工业天平:感量不大于0.01g。4.6.2.5
旋转气流筛:工作负压为2000Pa~6000Pa。4.6.2.6
电热干燥箱:调温范围为0℃~300℃,控温器灵敏度士1℃。带石棉网的调温电炉。
水压控制装置;压力为0.02MPa~0.03MPa。表面血:直径50mm~70mm。
烧杯:400mL,150mL。
小木锤。
乙醇:95%。
秒表。
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
盛水盆。
小毛刷。
4.6.3湿筛法(A法)
GB/T15344—2012
4.6.3.1称取烘干后的试样约20g(精确至0.01g),倒人400mL的烧杯中,加入适量的乙醇或干净水,用玻璃棒搅拌,使试样完全润湿、分散。4.6.3.2将已分散的试样倒人规定孔径的试验筛中,用于净水将烧杯及玻璃棒反复冲洗数次,每次冲洗水均应倒入筛内。
4.6.3.3双手握住筛框,将试验筛浸人注满水的盛水盆中,保持水面高出筛网1.0cm~1.5cm,轻轻摇动试验筛,仔细淘洗1min2min,直至大部分物料透过试验筛。4.6.3.4用压力为0.02MPa~0.03MPa的低压水仔细冲洗筛面上的物料(不准有试液溅出筛外),直至透过筛网的水为清液时,即认为达到筛分终点,冲洗时间约10min4.6.3.5用蒸馏水将筛余物全部移至已知质量的烧杯中,置烧杯于调温电炉上,低温蒸发至干。4.6.3.6将烧杯置于电热干燥箱中,在105℃~110℃的温度下烘0.5h~1h,取出,放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精确至0.0001g)。4.6.4振筛机法(B法)
4.6.4.1称取烘干后的试样约20g(精确至0.01g),放入带筛底的规定孔径的试验筛内,轻轻摇动,使试样在筛网上均匀地铺开,盖上筛盖,放在振筛机架上,固定好。4.6.4.2开动振筛机,同时按下秒表计时。4.6.4.3筛分5min后,切断电源,停止筛分。注:如果手筛能达到同样效果,也可不用振筛机,直接用手筛4.6.4.4将试验筛连同筛盖、筛底一起取出,用小毛刷(不可掉毛)将筛盖内和筛框内周附着的滑石粉扫人筛内,手筛15s,拍打次数约20次4.6.4.5按4.6.6检查筛分终点,当筛下物质量与试样质量之比小于0.035%时,即认为达到筛分终点。否则按4.6.4.2的步骤继续筛分2min后,再检查筛分终点,如此反复,直至达到筛分终点。7
TIKAONiKAca
GB/T15344—2012
4.6.4.6达到筛分终点后,将筛余物全部移至已知质量的表面血中,称量(精确至0.0001g)。4.6.5气流筛法(C法)
4.6.5.1称取烘干后的试样约20g(精确至0.01g),放入规定孔径的试验筛内,轻轻摇动,使试样在筛网上均匀地铺开。
4.6.5.2将筛子放在旋转气流筛的筛座上,盖上筛盖。4.6.5.3开动气流筛,同时按下秒表计时。筛分时控制工作负压为3×103Pa,并用小木锤轻轻敲打筛盖或筛框,使附着在筛盖或筛框上的滑石粉落人筛网。4.6.5.4筛分30s后,切断电源,停止筛分。4.6.5.5将试验筛连同筛盖一起取出,用小毛刷(不可掉毛)将筛盖内面和筛框内周附着的滑石粉扫人试验筛内,手筛15s,拍打次数约20次。4.6.5.6按4.6.6检查筛分终点,当筛下物质量与试样质量之比小于0.035%时,即认为达到筛分终点。否则,按4.6.5.2~4.6.5.4继续筛分15s后,再检查筛分终点,如此反复,直至达到筛分终点。4.6.5.7达到筛分终点后,将筛余物全部移至已知质量的表面Ⅲ中,称量(精确至0.0001g)。4.6.6筛分终点检查
4.6.6.1将带有筛余物的试验筛套在干净的筛底上,端起筛子,轻轻拍打筛框,拍打次数约为每分钟80次,筛1min后停止筛分。
4.6.6.2取下筛底,用小毛筛将筛底的筛下物移人已知质量的表面血中,称量(精确至0.0001g)。4.6.6.3当筛下物质量与试样质量之比小于0.035%时,即认为筛分已到终点,筛分结束。4.6.7
结果计算
通过率X,(%)按式(6)计算(保留小数点后2位数字):Xa=100m-ma×100
式中:
烧杯(或表面血)和筛余物质量,单位为克(g);烧杯(或表面血)质量,单位为克(g);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取两个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报告值。4.6.8允许差
两个平行试验结果的筛余量绝对误差应不大于表3规定。香则,应重新测定。表3筛余量测定平行试验结果允许差筛余量
0.50~1.50
湿筛法
允许差
振筛机法
气流筛法
(6)
4.7滑石粉湿白度测定方法
4.7.1方法提要
GB/T15344—2012
滑石粉湿白度是指一定量的试样与一定量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混合,搅拌均勾,按GB/T5950进行白度测试。
4.7.2材料和仪器
白度仪,应符合GB/T5950规定
天平:感量不大于0.1g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化学纯
量杯:20ml
调样用的瓷碗。
试样板制备
准确称联烘干后的试样15.0名,倒人小瓷碗中,然后遂渐加人邻茎二用酸二甲酯,充分搅拌混合,使试样怡好润显粉体成团块。4.7.3.2
将混合好的湿试样放人试样盒中,用干净薄刀片沿试样盒边缘轻轻刮平,制成表面平整、无纹理、无瘫点、无污点的试样板
试验步骤
按GBT5950进行测试、计算
4.8滑石粉松体积密度测定方法
4.8.1方法原理概要
滑石粉松体积密度是指滑石粉在松散状态下(能自由流动),一定容积的滑石粉所具有的质量。4.8.2
材料和仪器
松体积密度仪:见图1。筛网至承受器上表面155mm士5mm,承受器深度80mm,容积4.8.2.15
30mL。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5344—2012
代替GB/T15344—1994
滑石物理检验方法
Methodsforphysicaltestoftalc2012-12-3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3-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
国家标准
滑石物理检验方法
GB/T15344—2012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甲2号(100013)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北街16号(100045)网址spc.net.cn
总编室:(010)64275323发行中心:(010)51780235读者服务部:(010)68523946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印张1.25字数34千字2013年5月第一版
2013年5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46995
定价21.00元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如有印装差错
侵权必究
版权专有
举报电话:(010)68510107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GB/T15344—1994《滑石物理检验方法》。本标准与GB/T15344—1994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GB/T15344—201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增加了引导语,引用文件目录中取消了GB15341、增加了GB/T2010GB/T5950(见第2章,1994年版的第2章)取消了术语(1994年版的第3章);将滑石粉水分含量测定方法的计算公式进行了适当修改(见4.1.3.1.5,1994年版的5.1.5);取消了滑石粉粉末沉淀量测定方法(1994年版的5.4);增加了滑石粉沉降速度测定方法(见4.4);将滑石粉真密度测定方法的计算公式进行了适当修改(见4.5.3.9、4.5.4.5,1994年版的5.5.3.9、5.5.4.5);
取消了滑石粉中闪石类石棉矿物检查方法(1994年版的5.6);将“滑石粉细度测定方法”修改为“磨细滑石粉细度测定方法”,并将“干筛法(一)”修改为“振筛机法”、“干筛法(二)”修改为“气流筛法”,将结果计算由“筛余量”修改为“通过率”,计算公式相应作了修改(见4.6,1994年版的5.7);取消了滑石粉磨耗度测定方法(1994年版的5.8);增加了滑石粉湿白度测定方法(见4.7);取消了滑石粉紧体积密度测定方法(1994年版的5.9.4);将“滑石粉水萃取液pH值测定方法中用酸度计测定滤液的pH值”修改为“用酸度计测定悬浮液的pH值”(见4.3,1994年版的5.3);将“微细滑石粉粒度分布度测定方法”名称修改为“微细和超细滑石粉细度测定方法”,测定方法没有改变(见4.9,1994年版的5.10);增加了滑石粉表观密度测定方法(见411);增加了滑石粉刮板细度测定方法(见4.12);增加了滑石粉吸油量测定方法(见4.13);增加了附录B《30%乙醇溶液的密度和黏度系数》。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非金属矿产品及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06)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平度市滑石矿业有限公司、桂林桂广滑石开发有限公司、辽宁艾海滑石有限公司、广西龙广滑石开发有限公司、广西龙胜华美滑石开发有限公司、咸阳非金属矿研究设计院、莱州市滑石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覃东萍、于忠章、卢德云、齐颖、杨德明、赵承建、于洪军、尚兴春。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53441994。
1范围
滑石物理检验方法wwW.bzxz.Net
GB/T15344—2012
本标准规定了滑石水分、尘埃、水萃取液PH值、沉降速度、真密度、磨细粉细度、湿白度、松体积密度、微细粉和超细粉细度、磁铁吸出物、表观密度、刮板细度、吸油量等物理性能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天然滑石块和滑石粉。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2010散装滑石取样、制样方法GB/T5950建筑材料与非金属矿产品白度测量方法GB/T6003.1试验筛技术要求和检验第1部分:金属丝编织网试验筛
GB/T15342—2012
滑石粉
3试样
3.1试样的采取
滑石块试样的采取按照GB/T2010进行。3.1.2滑石粉试样的采取按照GB/T15342—2012中的7.3进行。3.2试样的制备
送至试验室的滑石块,按照GB/T2010破碎缩分后,制成各项检验所需要的粒度和用样量,剩3.2.1
余试样作为备样。
3.2.2送至试验室的滑石粉用四分法混匀缩分后,制成各项检验所需要的试样量,剩余试样作为备样。3.3试样量
试样量按表1准备。
4试验方法
4.1滑石粉水分测定方法
4.1.1方法提要
滑石粉水分是指试样在105℃~110℃温度下烘干后,失去的挥发物的质量与试样的质量之比,以百分数表示。
TiKAONiKAca-
GB/T15344—2012
材料和仪器
表1各检验项目所需的试样个数及试样量检验项目
水萃取液pH值
沉降速度
真密度
磨细粉细度
会体积密度
微细粉和超细粉细度
磁铁吸出物
表观密度
刮板细度
吸油量
分析天平:
:感量不大于0.000万
4.1.2.2水分天平里
感量不大子
试样个数/个
每个试样量/g
电热干燥箱:调温范围为0℃~300℃,控温器灵敏度土1℃。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
称量瓶:直径药50mm,高约30mm。试验步骤
4. 1.3. 1
烘箱法(A法)
称取约5g试样,放入预先恒重的称量瓶中,使试样在瓶底均匀铺开。4.1.3.1.1
4.1.3.1.2称量试样和称量瓶质量(精确至0.0001g),记录。总试样量/g
4.1.3.1.3将称量瓶置人105℃~110℃的电热干燥箱中,取下瓶盖,烘1.5h~2h后,再将瓶盖盖上,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精确至0.0001g)。4.1.3.1.4反复烘干,冷却,称量,直至恒重。4.1.3.1.5滑石粉水分含量X,(%)按式(1)计算(保留2位小数):m-m2×100
式中:
试样与称量瓶干燥前质量,单位为克(g):试样与称量瓶干燥后质量,单位为克(g)称量瓶质量,单位为克(g)。
取两个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报告值。2
4.1.3.2水分天平法(B法)
4.1.3.2.1称取约5g试样(精确至0.0001g),放人水分天平的盛样盘中。GB/T15344—2012
4.1.3.2.2按照水分天平操作步骤进行水分测定。取两个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报告值。4.1.4允许差
两个平行试验结果的绝对误差应不大于表2规定。否则,应重新测定。表2水分测定平行试验结果的允许差水分
允许差
2滑石粉尘埃量测定方法
4.2.1方法提要
>3.0~10.00
滑石粉的尘埃量是指1名试样与一定量的水搅拌均勾后,倒入放有定性滤纸的布氏滤斗中过滤,计算分布在滤纸上不小于0.05mm的黑点面积总和,以mm/g表示。4.2.2材料和仪器
4.2.2.1分析天平:感量不大于0.0001g。4.2.2.2布氏漏斗:内径约90mm。4.2.2.3烧杯:150ml
4.2.2.4快速定性滤纸:无黑点。4.2.2.5尘埃标准图片。
4.2.2.6蒸馏水。
4.2.3试验步骤
4.2.3.1称取约1g试样(精确至0.0001g),放入烧杯中。4.2.3.2在烧杯中加入20mL蒸馏水,搅拌均匀,倒人放有快速定性滤纸的布氏漏斗中过滤。用少量蒸馅水洗净杯壁,将洗液全部倒入布氏漏斗中。轻轻摇动漏斗使试样均勾分布在滤纸上。4.2.3.3过滤完毕,取出滤纸与尘埃标准图片对照,检查并记录不小于0.05mm2的黑点数量及面积。4.2.4结果计算
滑石粉尘埃量A(mm/g)按式(2)计算(保留2位小数):A=B
式中:
B一黑点面积总和,单位为平方毫米(mm);m
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取两个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报告值。4.2.5允许差
两个平行试验结果的绝对误差应不大于0.2mm/g。否则应重新测定。TTYKAONGTKACa
GB/T15344—2012
4.3滑石粉水萃取液pH值测定方法4.3.1方法提要
滑石粉水萃取液pH值是指将定量试样分做于一定量的水中,用酸度计测定悬浮液的pH值。4.3.2材料和仪器
分析天平:感量不大于0.0001g。带石棉网的调温电炉。
酸度计:精度为0.02pH
烧杯:250mL,100ml
量筒:100mL。
漏斗。
滤纸:慢速
蒸馏水:
:经煮沸除去二氧化碳,冷却至室温,pH值为6.8~7.2。试验步骗
称取约5试样(精确至0.0001g),置于250mL烧杯中。4.3.3.1
4.3.3.2往烧杯中倒入10mL蒸馏水,用玻璃棒仔细揽拌,使试样完全润湿后,再倒人90mL蒸馅水,并在烧杯外壁标出液面高度
4.3.3.3置烧杯于电炉上煮沸后,将电炉的调温旋扭调至300W以下,低温微沸5min(在微沸过程中,应不断搅拌并补充蒸失的水量),取下,冷却到室温。用酸度计测定悬浮液的pH值4.3.4结果表示和允许差
取两个平行式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报告值。若两个平行试验结果的绝对读差大于0.2,则应重新制样测定
滑石粉沉降速度测定方法
4.4.1方法提要
滑石粉的沉降速度是指在量筒中加人10g试样和定量的水,充分据动,静置15min后,较清液层的毫升数。该试验应在23℃士2的条件下进行。4.4.2材料和仪器
量筒:两个,容积100mL,分度值不大于1mL,具有磨口玻璃塞。工业天平:感量不大于0.01g。
烧杯:100mL。
4.4.2.4秒表。
4.4.2.5蒸馏水:温度23℃±2℃。4.4.3试验步骤
4.4.3.1准确称取10.00g试样,置于烧杯中,加人约30mL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均勾。4.4.3.2将烧杯中的样品溶液全部移人量简中,并用蒸馏水洗净烧杯及玻璃棒,将洗液全部移人量筒中。将溶液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塞上塞子。4
4.4.3.3按4.4.3.1和4.4.3.2再制备另一个试样。GB/T15344——2012
4.4.3.4以左右手分别紧握两个量筒,用拇指按住塞子,垂直充分摇动15次:然后交换左右手,继续摇动量筒15次。
4.4.3.5将两个量简放在温度为23℃士2℃的试验室的平台上,静置15min。然后观察并记录每个量简中较清液层和浑浊层分界线的毫升数(准确到0.5mL)。4.4.4结果计算
滑石粉沉降速度U(mL)按式(3)计算:U=100-V..
式中:
V—静置15min后量简中较清浊液层和浑浊层分界线的毫升数(mL)。取两个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报告值。4.4.5允许差
两个平行试验结果的绝对误差应不大于2mL。否则,应重新进行测定。4.5滑石粉真密度测定方法
4.5.1方法提要
滑石粉的真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滑石粉的质量。用比重瓶法测定,通过一定质量的试样排除比重瓶内水或煤油的体积来测定试样的体积,试样质量与体积之比即为真密度。4.5.2材料和仪器
4.5.2.1分析天平:感量不大于0.0001g4.5.2.2电热恒温水浴锅:灵敏度土1℃。4.5.2.3附真空抽气泵的真空干燥器。4.5.2.4带石棉网的调温电炉。
4.5.2.5比重瓶:50mL。
4.5.2.6温度计。
4.5.2.7煤油。
4.5.2.8蒸馏水。
4.5.3比重瓶抽真空法(A法)
4.5.3.1在清洁、干燥、已知质量的比重瓶中装满蒸馏水。如果比重瓶中有气泡出现,则应排除掉。4.5.3.2将装满液体的比重瓶盖上瓶盖,在25℃土1℃的恒温水浴锅中放置0.5h。当比重瓶毛细管中液面下降时,应及时添加相同液体补满。0.5h后,取出比重瓶,用滤纸迅速擦干比重瓶外部,但勿将毛细管端水擦掉。称量(精确至0.0001g),得ms。4.5.3.3将比重瓶中蒸馏水倒出并重新干燥后,在比重瓶中再装满煤油,重复4.5.3.2步骤,得m4。4.5.3.4将比重瓶再次洗刷干净并干燥后,称取干燥后的试样约5g,放比重瓶中,盖上瓶盖,称量(精确至0.0001g),得m
4.5.3.5将少量煤油注入比重瓶中,慢慢摇动,使试样全部润湿,再将煤油注人比重瓶至2/3处。4.5.3.6置比重瓶于真空干燥器内进行抽气,保持20min,以驱除试样中所含的空气,此时干燥器中的压力不大于0.02MPa。
TYKAONYKAca-
GB/T15344—2012
4.5.3.7取出比重瓶,摇动1min,再继续抽气至试样中的空气全部排除,此时比重瓶中应无气泡逸出。
4.5.3.8用煤油注满比重瓶,重复4.5.3.2步骤,得m6。4.5.3.9试样密度p(g/cm)按式(4)计算(保留小数点后2位数字):(ms-m)(m-m)×0.9971
=(ma-m)(m+ms-m-m)
式中:
比重瓶与蒸馏水的质量,单位为克(g);比重瓶与煤油的质量,单位为克(g);比重瓶与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一比重瓶与煤油和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比重瓶的质量,单位为克(g);0.9971—25℃时水的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取两个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报告值。4.5.4比重瓶简易法(B法)
-(4)
4.5.4.1称取干燥后的试样约5g,放入清洁、干燥、已知质量的比重瓶中,盖上瓶塞,称量(精确至0.0001g),得ms。
4.5.4.2在比重瓶中注人约25mL新煮沸过的蒸馏水,摇动比重瓶使试样润湿后,放在电炉上(垫上石棉网)。将电炉调至低温,加热煮沸并保持微沸约30min,直至试样全部下沉为止。此时应注意勿使试样溅到比重瓶颈部。
4.5.4.3取下比重瓶,冷却至室温,再注入新煮沸并冷却至室温的蒸馏水,使瓶里的水面低于比重瓶口2mm~3mm,慢慢盖上瓶塞(此时毛细管内应充满水,但不应有气泡),迅速擦干比重瓶外部,但勿将毛细管端水擦掉,称量(精确至0.0001g),得mg。4.5.4.4倒出比重瓶中的试样和水,洗干净后,注人新煮沸过并冷却至室温的蒸馏水,使瓶里水面低于比重瓶口2mm~3mm,将瓶塞盖上,迅速擦干外部,勿将毛细管端水擦掉,称量(精确至0.0001g),得m3。记录室温下水的温度。
4.5.4.5试样密度pi(g/cm2)按式(5)计算(保留小数点后2位数字):(ms-mp
Pi=ms+ms-ma-m
式中:
比重瓶与蒸馅水的质量,单位为克(g);比重瓶与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比重瓶与蒸馏水和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比重瓶的质量,单位为克(g);水在t℃时的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2),参见附录A。4.5.5允许差
两个平行试验结果的绝对误差不应大于0.1g/cm3。否则,应重新测定。4.6磨细滑石粉细度测定方法
4.6.1方法提要
(5)
磨细滑石粉的细度是指试样在一定孔径的试验筛中的通过率。用100%减去筛余量与试样质量之6
比的百分数表示。
4.6.2材料和仪器
4.6.2.1试验筛:应符合GB/T6003.1,筛框直径为200mm。4.6.2.2振筛机:振击次数147次/min,回转半径125mm。4.6.2.3分析天平:感量不大于0.0001g。4.6.2.4工业天平:感量不大于0.01g。4.6.2.5
旋转气流筛:工作负压为2000Pa~6000Pa。4.6.2.6
电热干燥箱:调温范围为0℃~300℃,控温器灵敏度士1℃。带石棉网的调温电炉。
水压控制装置;压力为0.02MPa~0.03MPa。表面血:直径50mm~70mm。
烧杯:400mL,150mL。
小木锤。
乙醇:95%。
秒表。
干燥器:内装变色硅胶。
盛水盆。
小毛刷。
4.6.3湿筛法(A法)
GB/T15344—2012
4.6.3.1称取烘干后的试样约20g(精确至0.01g),倒人400mL的烧杯中,加入适量的乙醇或干净水,用玻璃棒搅拌,使试样完全润湿、分散。4.6.3.2将已分散的试样倒人规定孔径的试验筛中,用于净水将烧杯及玻璃棒反复冲洗数次,每次冲洗水均应倒入筛内。
4.6.3.3双手握住筛框,将试验筛浸人注满水的盛水盆中,保持水面高出筛网1.0cm~1.5cm,轻轻摇动试验筛,仔细淘洗1min2min,直至大部分物料透过试验筛。4.6.3.4用压力为0.02MPa~0.03MPa的低压水仔细冲洗筛面上的物料(不准有试液溅出筛外),直至透过筛网的水为清液时,即认为达到筛分终点,冲洗时间约10min4.6.3.5用蒸馏水将筛余物全部移至已知质量的烧杯中,置烧杯于调温电炉上,低温蒸发至干。4.6.3.6将烧杯置于电热干燥箱中,在105℃~110℃的温度下烘0.5h~1h,取出,放人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精确至0.0001g)。4.6.4振筛机法(B法)
4.6.4.1称取烘干后的试样约20g(精确至0.01g),放入带筛底的规定孔径的试验筛内,轻轻摇动,使试样在筛网上均匀地铺开,盖上筛盖,放在振筛机架上,固定好。4.6.4.2开动振筛机,同时按下秒表计时。4.6.4.3筛分5min后,切断电源,停止筛分。注:如果手筛能达到同样效果,也可不用振筛机,直接用手筛4.6.4.4将试验筛连同筛盖、筛底一起取出,用小毛刷(不可掉毛)将筛盖内和筛框内周附着的滑石粉扫人筛内,手筛15s,拍打次数约20次4.6.4.5按4.6.6检查筛分终点,当筛下物质量与试样质量之比小于0.035%时,即认为达到筛分终点。否则按4.6.4.2的步骤继续筛分2min后,再检查筛分终点,如此反复,直至达到筛分终点。7
TIKAONiKAca
GB/T15344—2012
4.6.4.6达到筛分终点后,将筛余物全部移至已知质量的表面血中,称量(精确至0.0001g)。4.6.5气流筛法(C法)
4.6.5.1称取烘干后的试样约20g(精确至0.01g),放入规定孔径的试验筛内,轻轻摇动,使试样在筛网上均匀地铺开。
4.6.5.2将筛子放在旋转气流筛的筛座上,盖上筛盖。4.6.5.3开动气流筛,同时按下秒表计时。筛分时控制工作负压为3×103Pa,并用小木锤轻轻敲打筛盖或筛框,使附着在筛盖或筛框上的滑石粉落人筛网。4.6.5.4筛分30s后,切断电源,停止筛分。4.6.5.5将试验筛连同筛盖一起取出,用小毛刷(不可掉毛)将筛盖内面和筛框内周附着的滑石粉扫人试验筛内,手筛15s,拍打次数约20次。4.6.5.6按4.6.6检查筛分终点,当筛下物质量与试样质量之比小于0.035%时,即认为达到筛分终点。否则,按4.6.5.2~4.6.5.4继续筛分15s后,再检查筛分终点,如此反复,直至达到筛分终点。4.6.5.7达到筛分终点后,将筛余物全部移至已知质量的表面Ⅲ中,称量(精确至0.0001g)。4.6.6筛分终点检查
4.6.6.1将带有筛余物的试验筛套在干净的筛底上,端起筛子,轻轻拍打筛框,拍打次数约为每分钟80次,筛1min后停止筛分。
4.6.6.2取下筛底,用小毛筛将筛底的筛下物移人已知质量的表面血中,称量(精确至0.0001g)。4.6.6.3当筛下物质量与试样质量之比小于0.035%时,即认为筛分已到终点,筛分结束。4.6.7
结果计算
通过率X,(%)按式(6)计算(保留小数点后2位数字):Xa=100m-ma×100
式中:
烧杯(或表面血)和筛余物质量,单位为克(g);烧杯(或表面血)质量,单位为克(g);试样质量,单位为克(g)。
取两个平行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报告值。4.6.8允许差
两个平行试验结果的筛余量绝对误差应不大于表3规定。香则,应重新测定。表3筛余量测定平行试验结果允许差筛余量
0.50~1.50
湿筛法
允许差
振筛机法
气流筛法
(6)
4.7滑石粉湿白度测定方法
4.7.1方法提要
GB/T15344—2012
滑石粉湿白度是指一定量的试样与一定量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混合,搅拌均勾,按GB/T5950进行白度测试。
4.7.2材料和仪器
白度仪,应符合GB/T5950规定
天平:感量不大于0.1g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化学纯
量杯:20ml
调样用的瓷碗。
试样板制备
准确称联烘干后的试样15.0名,倒人小瓷碗中,然后遂渐加人邻茎二用酸二甲酯,充分搅拌混合,使试样怡好润显粉体成团块。4.7.3.2
将混合好的湿试样放人试样盒中,用干净薄刀片沿试样盒边缘轻轻刮平,制成表面平整、无纹理、无瘫点、无污点的试样板
试验步骤
按GBT5950进行测试、计算
4.8滑石粉松体积密度测定方法
4.8.1方法原理概要
滑石粉松体积密度是指滑石粉在松散状态下(能自由流动),一定容积的滑石粉所具有的质量。4.8.2
材料和仪器
松体积密度仪:见图1。筛网至承受器上表面155mm士5mm,承受器深度80mm,容积4.8.2.15
30mL。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标准计划
- GB/T251-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1438.2-2008 锥柄麻花钻 第2部分:莫氏锥柄长麻花钻的型式和尺寸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
- GB/T21078.1-2023 金融服务 个人识别码管理与安全 第1部分:基于卡系统的PIN基本原则和要求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2650-2022 金属材料焊缝破坏性试验 冲击试验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