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 植物有害生物根除指南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15 02:09:40
  • GB/T27620-2011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27620-2011

  • 标准名称:

    植物有害生物根除指南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 .pdf
  • 下载大小: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GB/T 27620-2011 植物有害生物根除指南 GB/T27620-2011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 65.0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7620--2011
植物有害生物根除指南
Guidelines for pest eradication programmes2011-12-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12-04-01实施
GB/T 27620—2011
本标准改采用了因际植物检疫措施标(ISPM)第9号标准(1998)《有害生物根除计姆难则3。本标准与ISPM第9号标准相比,主要差异如下一明确了涉及的重要术语和定义;一副除了原标准的月录、批准部分;一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对部分针对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缔约国提出的要求和内容条款进行了期减,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71)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大津市植保植检站。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熊红利、朱景全,王海旺、李恩葬,李秀文,商雨成、刘慧。TTTKANYKACA
1范固
植物有害生物根除指南
本标推规定了在某一地区根除植物有害生物的程序和要求。本标推适用于国家及省级建立或再建立非疫区对植物有害生物根除的要求,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27620—2011
下列交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口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推(ISPM)第2号标准有害生物危险性分析框架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1SPM)第5号标准植物检疫术语表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第6号标准监视准则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第8号标准某一地区有害生物状况的确定3术语和定义
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ISPM)第5号标准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有害生物pest
任何对植物或植物产品有害的植物、动物蜕病原体的种,抹<品)系或生物型。3.2
根除eradication
应用植物检疫措施将一种有害生物从一个地区御底消灭。3.3
区域area
正式界定的一个国家、一个国家的一部分或若于国家的全部或部分。3.4
定界调查dellmitingsurvey
为确定被某种有害生物侵染或无此有害生物的地区界限而进行的调查。3.5
发生调套dletection snryey
为确定某地区是否存在某种有害生物而进行的调查。3.6
受威胁地区endangeredarea
生态因素适合一种有害生物定殖,该有害生物的发生将会造成重大经济摄失的地区。3.7
定殖establlshment
当一种有害生物进人一个地区后在可预见的来能长期生存。1
TTTKONYKAAWww.bzxZ.net
GB/T 27620—2011
发生 occurrence
官方报道在一个地区存在着土生的或传人的有害生物,和(或)官方没有报道在个地区存在的有苦生物已经被根除
非安区pestfree area
科学证据表明,某种特定的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方能适时保持此状况的地区。3.to
植物检疫措施pbytosanttarymeasure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传入和(或)扩散或限非检疫性限定有害生物的经济影响的任何法律、法规或官方程序。
4实施有害生物根除的总体要求
石害生物根除所针对的主要是进人已根除地区、需要采取紧急根除措施的有害生物,以及在所确定地区定殖的外来有害生物或当地有害生物。根除遵循系列程序:首先国家或省级相关主算部门应根据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推(ISFM)第8号标准确认有害生物已存在并进行有害生物根除可行性分析,制定根除计划:其次是根除计划的实施,包拆调查,封锁及处理和(或防治措施以及监测。再改在根除计划结束时,必须对有害生物是否已根除进行核实。核实程序应按照计划开始时确定的根除标准执行,并有文字记载的执行记录进行证实。根除结束后要向社会通报。著确定已根除由有方宣布根際成功。若未获得成功,则成全方位审查根除计划,5有害生物根除计划的制定
在一般监测或特定调查发现一种新的有害生物时可以自动根除计划的制定(ISPM)第6号标准。若为已定殖的有害生物,则应通过政策考患启动(如:建立非疫区的决定)根除计划的制定。制定有害生物根除计划时应全面考虑以下情况:所针对的有害生物发生情说评价,有害生物的鉴别,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所确定的风险、对有害生物当前和潜在分布的估计以及对执行一项根除计划的可行性的评估。5.1监定
鉴定工作应由相关主管部门指定专家完成,并出具鉴定报告。主管机构在着手进行鉴定时应避守相关法律规定。
鉴定方法包括有害生物的形态学鉴定、生物学鉴定、化学或邀传分析鉴定。主管机构可根据有害生倒情况选择最佳的鉴定手段。
对于易识别的有害生物,主管机构可以立即做出监定,对于不能直接鉴定的,要保存好标本,送有关专家鉴定。
5.2根险计划
在且常监测或专项调查中发现一种新的有害生物后启动。若为已定殖的有害生物,应按照检疫规定也可启动。
TTTKAONTKACA
6有害生物发生调查及前期准备
6.1有害生物发生调查
CB/T 27620—2011
应搜集,整理新的有害生物、有害生物原生地和传播途径有关的资料,并预测其可能受成胁的地区(ISPM)第6号标准。该调查资料直接影响根除计划的制定,同时可帮助发现和纠正有害生物根除计划中的洞。
6.1.1发现或发生地收集的资料
应在发现或发生地收集关于有害生物的相关资料,包括:时间;
—地点:
…一该地点被侵染的主;
——”有害生物发牛程度、危害程度和影响有害生物是如何发现和鉴别的:寄主植物或植物产品最近调入的情说:有害生物发生的历史情说;
人员、产品、设备、运载工具的流动情况;在地区内的扩散情况;
气候和土壤条件;
侵染植物的情况;
裁培方法。
6.1.2原生地信息
搜集最有可能是有害生物原生地国家或地区的信息。在确定来源和途径后,还要度集有关转口或过境国家信息。
6.1.3有害生物的传播迹径
主管机构应确定有告生物的传播途径,以确保根除计划全面彻底的实施。传播途径信息包括可能携带有害生物的商品或物品以及可能的传播携带方式。如有害生物与新引进的植物或植物产品有关,则应查朗相关资料。
6. 1. 4 预测扩散
初步调查期间收集的资料还用于预测扩散的可能性和预期的扩散速度,以及确定有害生物受威助的地区或潜在发生区。
6.1.5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应对有害生物传人扩散的可能性以及限定地区潜在的经济社会影响程度进行分析(ISPM)第2号标准。
6.2有害生物根险可行性分析
省级及省级以上主管机构应系统地评价该有害生物的影响,以确定是否据要或可以进行根除。这项评价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小组提出。风险评估小组该有害生物所在学术领城有一定权威性的专家3
TTTKAONTKACA
GB/T 27620—2011
组威。
如果可行,则制定详细的根除计划,根除计划应普包括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根除方案和成本效益。妞不可行,则取消根除计划。
6.2. 1执行根除计划的可行性论证论证根除计划的可行性包括对有吉生物的侵染程度和影响、护散的可能性以及预期的扩散速度进行评估。
6.2.2有害生物的情况及对经济的影响需要获得下列信息:
a》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
b)寄主和潜在的箭主
可能的扩散及预计的扩散速度;)可能的根除战略:
财政及资源成本;
—现有技术情况;
技术发展因子。
e)对农业、经济及环境的影响:不进行根除:
采用所确定的根除方案。
6.2.3对根除计划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分析每-种根除计划的短期和长期总费用和成本效益比。制定可行性方案包括技术实施,成本效益、是否具备资源以及经济因素。6. 3根除过程中要有防控应急预案当地政府应制定应急预案,以便在某一地区发现有害生物时快速反应、及时处理传人的特定有害生物或有害生物群。应急预案应该包括领导机构、办事机构、工作机构及专家指导小组。该预案能提供足够的时间进行论证,评估和研究,确保制定周密的根除计划,并迅速有效地执行。应急预案应明确规定涉及各部门在执行根除计划中的具体责任。6. 4报告要求和信息告知
如发现一种具有潜在危险的新的有害生物,经核实后省级及省缎以上主臂机构出具相关报告。在实施一项有害生物根除计划之前,应向公众宜传,提高全杜会尤其是地方政府的楂物检疫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争取当地政府对植物检疫工作的支持,引导人民群众自觉遵守植物检按法律法规。
7根除过程
根除过程主要由测查、封锁、处理和监测组成。调查:充分调查有害生物的发生分布情况;封镂:医截有害生物扩散蔓延:一处理:一旦发现有害生物即予根除:TTTKAONYKACA
监测:处理绪束后在-定时间内进行动态监测。7.1成立根除领导小组
当地人民政府牵头组织相关部门成立根除领导小组,其主要职黄:拟定根除方案与计划,制定根除指标;确保根除让划符合既定标难:
根除计划要根据实际情况改变进行修订:-对具体执行根除计划人员进行培训聘请技术专家指导:
财政政资源管理;
一要求执行人员要各负其责,并将相关工作建档保存与相关部门进行协;
落实信息管理系统,包括计划文件及工作档案,根除计划的日常管理!
督导检查:
定期对根除计划进行全面审查。7.2执行根除计划
7.2. 1 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界定调查和扩散途径调查。GB/T 27620—2011
根除计划过程中要继续进行监测调查,摸清有害生物发生分布情况,并随时事握根除计划的实施进度。
7.2.2封锁
根据监测及疫情分布情况划定疫区。限定需要管制从疫区谢出的植物、植物产品或其他物品以防止有害生物扩散。省级及省级以上主管部门要将检疫管制要求及时皆知相关生产、经营、运输单位,向社会各界发布疫情公告,并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核查。在根除计划成功实施之后,接照相关法规撤销疫区。7.2.3处理和(或)防治措施
措施包括:
处理和销义受侵染的作物;
对设备和设施予以消毒;
化学和生物杀虫剂处理;
土壤灭菌剂:
休耕;
轮作,
种植抗性品种;
一捕提,诱捕或其他物理防治方法;二大盘释放生物防治剂:
使用昆虫不育技术。
一般情说下以上方法综合使用,在特殊情况下主管机构也可使用法律法规禁用的根除方法。5
GB/T 27620—2011
7.2.4:根除标准
主管机构根据鉴定技术、有害生物的生活周期、生物学特性、气候的影响、处理措施等情况来确定有害生物是否根除,
7.3有害生物根除的核实
疫情铲除后,应坚持在铲除地及其周边地带继续进行定期监测和调查,并严格按照有关程序进行监管。由主管机构组织专家根据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等评估铲除效果。铲除信息由国家主管部门备案。主管机构负责核实是否已达到根除计划规定的技术标。核实是否根除的最低期限因有害生物的生物学情况而异,还应考虑下列因素:一-检测技术准确性;
监测技术覆盖面;
有害生物的生活周期;
气候彪嘛+
处理的效果,
7.4根除计划修订和审查
在报除过程丹,应定期修订根除计划,以便分析和评估收集的信息,核查目标是否实现,确定是否需要更改。审查时间是:
遇到计划之外、可能影响计划的情况时,随时进行审查中按事先规定的间时间进行审查;计划终止之时进行审查,
审查时应考虑全面,包括成本效益因索以及详细执行情况,以查明原因。然后根据审查结果制定一项新的根除计划,或对原计划进行修订以达到预期根除日标。7.5 文档与记录
在根除过程中,采用的植物检疫措施应进行记录。对于谢查、监测、发生或暴发以及其他的必要业务程序的记录应保留备查。
7.6直布已经根除
在根除计划完成后按规定由相关主管部门向社会宣布在该地区已经根除,并做好如下工作:通知输入国或地区的相关的管理机构;恢复正常监测水平;
宣布取消疫区。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