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地方标准(DB) >>
- DB13/T 632-2005 中华鳖 苗种

部分标准内容:
方标准
河北省地
DB13/T632——2005
中华鹭苗种
2005-06-10发布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5-06-10实施
本标准由河北省水产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DB13/T632-2005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安瑞永、杨振才、邢浩春、王珺、赵薇、侯金良、刘晓丽。1范围
中华警苗种免费标准bzxz.net
DB13/T632—2005
本标准规定了中华鳖(Pelodiscussinensis)苗种来源、质量和抽样检测方法的技术规范。本标准适用于中华鉴的苗种质量。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Y/T5067无公害食品中华整养殖技术规范SC/T1010中华鉴人工繁殖与饲养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整苗
孵化破壳后48h以内,不摄食,体重2.5g~5.0g的稚整。3.2整种
整苗从摄食开始,至体重50g以内的稚整。3.3畸形率
同一批孵化出的鳖苗或同一生长日龄的种,随机抽样检测后畸形个体数占警苗或整种样本总数的百分比。
3.4伤病率
同一批整苗或同一生长日龄的整种,随机抽样检测后受伤、患病的个体数占整苗或整种样本总数的百分比。
4苗种来源
应从我国北方的市级以上中华警原、良种场直接引进警苗种,也可从原、良种场引入受精卵自行孵化或选用自养的北方优良亲鉴繁育苗种。5整苗质量
5.1感官性状
5.1.1体形
体圆形或椭圆形,背腹扁平,四肢完整。裙边宽大平展,不上翘、不下垂。5.1.2体表和体色
背甲绿褐色或浅褐色,无大的黑斑或有小而均匀的暗褐色斑点。腹甲橙黄色或暗黄色,无显著深黑色斑块。体表光亮,无异物附着。5.2健康状况
头颈伸缩自如,身体下潜游泳灵活,体质健壮,反应敏捷,无畸形、无外伤、无病害,符合NY/T5067的有关要求。
DB13/T632-—2005
5.3整苗重量
整苗孵化出壳后,应选大小适宜,规格整齐的个体留做苗用,要求整苗重量2.8g以上。剔除身体极小的个体。
5.4质量等级
同一批整苗随机抽样的畸形率应低于1.5%,伤病率低于0.5%。个体重量在3.5g以上的为一级:个体重量在3.0g以上的为二级;个体重量在2.5g以上的为合格;畸形率、伤病率和体重有一项不达合格指标的,视为不合格。
5.5受精卵质量
若用受精卵自行孵化整苗,要求受精卵无畸形、无破损、无霉变,卵重3.5g以上的为合格,4.5g以上的为优。整卵孵化方法应符合SC/T1010的有关规程。6整种质量
6.1感官性状
同5.1要求。
6.2健康状况
同5.2要求。
6.3规格要求
同一批、同一条件下饲养的整种大小重量接近,规格整齐一致的为好,大个体利小个体的体重相差不超过20%。应剔除身体极小的个体。6.4质量等级
同一批,同一条件下饲养的同一生长日龄的整种抽检后,抽检后的畸形率低于0.3%,伤病率低于0.5%的为一级;畸形率低于0.5%,伤病率低于1.0%的为二级;畸形率低于1.0%,伤病率低于2.0%的为合格:其中有一项不达合格指标的,视为不合格。7检测方法
7.1内容
鳖苗和整种的畸形率、伤病率检测。7.2方法
7.2.1畸形率检验
从同一批鳖苗中随机抽选300只,目测检查,计数其中的缺肢、无眼、白化、隆背、身体微小等畸形个体数目,计算该样本的畸形百分比。以至少重复3次取样分别得到的百分比的平均值,即为该批罄苗的畸形率。整种的畸形率检测同之。7.2.2伤病率检验
从同一批整苗中随机抽选300只,目测检查其中有无受伤或患病个体,若有则抹出计数,计算该样本的伤病百分比。以至少3次重复取样分别得到的百分比的平均值,即为该批警苗的伤病率。警种的仿病率检测同之。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河北省地
DB13/T632——2005
中华鹭苗种
2005-06-10发布
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05-06-10实施
本标准由河北省水产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DB13/T632-2005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安瑞永、杨振才、邢浩春、王珺、赵薇、侯金良、刘晓丽。1范围
中华警苗种免费标准bzxz.net
DB13/T632—2005
本标准规定了中华鳖(Pelodiscussinensis)苗种来源、质量和抽样检测方法的技术规范。本标准适用于中华鉴的苗种质量。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Y/T5067无公害食品中华整养殖技术规范SC/T1010中华鉴人工繁殖与饲养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整苗
孵化破壳后48h以内,不摄食,体重2.5g~5.0g的稚整。3.2整种
整苗从摄食开始,至体重50g以内的稚整。3.3畸形率
同一批孵化出的鳖苗或同一生长日龄的种,随机抽样检测后畸形个体数占警苗或整种样本总数的百分比。
3.4伤病率
同一批整苗或同一生长日龄的整种,随机抽样检测后受伤、患病的个体数占整苗或整种样本总数的百分比。
4苗种来源
应从我国北方的市级以上中华警原、良种场直接引进警苗种,也可从原、良种场引入受精卵自行孵化或选用自养的北方优良亲鉴繁育苗种。5整苗质量
5.1感官性状
5.1.1体形
体圆形或椭圆形,背腹扁平,四肢完整。裙边宽大平展,不上翘、不下垂。5.1.2体表和体色
背甲绿褐色或浅褐色,无大的黑斑或有小而均匀的暗褐色斑点。腹甲橙黄色或暗黄色,无显著深黑色斑块。体表光亮,无异物附着。5.2健康状况
头颈伸缩自如,身体下潜游泳灵活,体质健壮,反应敏捷,无畸形、无外伤、无病害,符合NY/T5067的有关要求。
DB13/T632-—2005
5.3整苗重量
整苗孵化出壳后,应选大小适宜,规格整齐的个体留做苗用,要求整苗重量2.8g以上。剔除身体极小的个体。
5.4质量等级
同一批整苗随机抽样的畸形率应低于1.5%,伤病率低于0.5%。个体重量在3.5g以上的为一级:个体重量在3.0g以上的为二级;个体重量在2.5g以上的为合格;畸形率、伤病率和体重有一项不达合格指标的,视为不合格。
5.5受精卵质量
若用受精卵自行孵化整苗,要求受精卵无畸形、无破损、无霉变,卵重3.5g以上的为合格,4.5g以上的为优。整卵孵化方法应符合SC/T1010的有关规程。6整种质量
6.1感官性状
同5.1要求。
6.2健康状况
同5.2要求。
6.3规格要求
同一批、同一条件下饲养的整种大小重量接近,规格整齐一致的为好,大个体利小个体的体重相差不超过20%。应剔除身体极小的个体。6.4质量等级
同一批,同一条件下饲养的同一生长日龄的整种抽检后,抽检后的畸形率低于0.3%,伤病率低于0.5%的为一级;畸形率低于0.5%,伤病率低于1.0%的为二级;畸形率低于1.0%,伤病率低于2.0%的为合格:其中有一项不达合格指标的,视为不合格。7检测方法
7.1内容
鳖苗和整种的畸形率、伤病率检测。7.2方法
7.2.1畸形率检验
从同一批鳖苗中随机抽选300只,目测检查,计数其中的缺肢、无眼、白化、隆背、身体微小等畸形个体数目,计算该样本的畸形百分比。以至少重复3次取样分别得到的百分比的平均值,即为该批罄苗的畸形率。整种的畸形率检测同之。7.2.2伤病率检验
从同一批整苗中随机抽选300只,目测检查其中有无受伤或患病个体,若有则抹出计数,计算该样本的伤病百分比。以至少3次重复取样分别得到的百分比的平均值,即为该批警苗的伤病率。警种的仿病率检测同之。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地方标准
- DB13/T759.2-2006 小宗蔬菜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第2部分:球茎茴香
- DB53/T246.1-2008 保山香料烟综合标准 第1部分:综合标准体系
- DB53/T246.18-2008 保山香料烟综合标准 第18部分:病虫害预测预报
- DB37/T286-2008 珠宝玉石饰品标识
- DB53/T264.7-2008 苍源木薯种植综合标准 第7部分:木薯质量标准
- DB21/T1545-2007 大米中苄嘧磺隆残留量的测定
- DB13/T502-2004 无公害生菜生产技术规程
- DB34/T1000-2009 泥鳅亲本选择与培育技术
- DB34/T1034-2009 动物组织中呋喃唑酮和磺胺类药物的残留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 DBS50016-2014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传统风干榨菜
- DBS44005-2016 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汕头牛肉丸
- DB42/T382-2006 无公害食品 高山萝卜
- DB53/68-2008 珠宝玉石、贵金属饰品标签标识
- DB62/T1735-2008 白牦牛熟肉制品
- DB33/T813-2010 百合鲜切花生产技术规程
- 行业新闻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