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农业行业标准(NY) >>
- NY/T 1857.6-2010 黄瓜主要病害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 第6部分:黄瓜抗细菌性角斑病鉴定

【行业标准】 黄瓜主要病害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 第6部分:黄瓜抗细菌性角斑病鉴定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19 20:37:44
- NY/T1857.6-2010
- 现行
标准号:
NY/T 1857.6-2010
标准名称:
黄瓜主要病害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 第6部分:黄瓜抗细菌性角斑病鉴定
标准类别:
农业行业标准(NY)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268.14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NY/T 1857.6-2010 黄瓜主要病害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 第6部分:黄瓜抗细菌性角斑病鉴定 NY/T1857.6-2010

部分标准内容:
ICS65.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1857.6--2010
黄瓜主要病害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第6部分:黄瓜抗细菌性角斑病鉴定技术规程Rules for evaluation of cucumber for resistance to diseasesPart 6:Rule for evaluation of cucumber for resistance to angular leaf spot2010-05-20发布
2010-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金日伙伴网
NY/T1857.6—2010
NY/T1857一2010《黄瓜主要病害抗病性定技术规程》为系列标准,共8部分:第1部分:黄瓜抗霜翼病鉴定技术规程;第2部分:黄低抗白粉病鉴定技术规程;-第3部分:黄瓜抗枯菱病鉴定技术规程;一-第4部分:黄瓜抗疫病鉴定技术规程;.一第5部分:黄瓜抗黑星病鉴定技术规程;一一第6部分:黄瓜抗细菌性角斑病鉴定技术规程;:一第部分:黄吸抗黄瓜化叶病毒病鉴定技术规程一一第8部分:黄孤抗南方根结线收病鉴定技术规程本部分为NY/T1857-2010的第6部分。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世并叶口。本部分越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莱花卉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字红、谢丙炎、冯兰香、杨翠荣、龚慧芝。品伙伴欧httn:
1范围
黄瓜主要病害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NY/T 1857.6--2010
第6部分:黄瓜抗细菌性角斑病鉴定技术规程木部分规定了黄瓜抗纫菌性角斑病鉴定的术语和定义、接种体制备、鉴定条件及试验设计、接种、病情谢查.抗病性评价和鉴定记载表格。本部分适刃于各种黄瓜资源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抗性的室内鉴定及评价。2术语和定义
下刻术语和定艾适于不部分。
抗病性 discasc resistanec
植物体所具有的能够减轻或克服病原物致病作用的可遗传性状。2.2
抗病性鉴定 identification of disease resistunce逝过适宜技术方法鉴定植物对特定病害的抵抗水平,2.3
抗性评价evaluation of resistance levels根据采目的技术标准判别植物对特定病害反程度和抵抗水平的描述。2.4
致病性pathogenicity
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主和引起病变的能力。2.5
arlificial inukulatiun
人工接种
在适官条件下,通过人工娱作将接种体置工搞物体适部衍使之发独的过程2.6
病情级别diseaseratingscale
人为定量植物个体或样休发病理度的数值化描述2.7
病原分离物pathogenic:isolate采们人工方法从植物发病部位分离获得的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培养的病原物2.8
培养基cultare medium
可以使病原物生长的自然或人工配制的基质。2. 9
接种体inoculnm
用于接种以引起病害的病原物或病原物的一部分。2.10
ht
NY/T1857.6—2010
接种悬浮液inikculunisuspension用了接种的含有定量接种体的液体,2.11
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DI)
逆过对植物个体发病程度(病情级别)数值的计算所获得的群体发病程度的数值化描述形式,2. 12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Cucumberangular Icaf spot山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角斑病致病型「Pseudumnomussyringaepv.lachrymans(Stnithetryan)Young,Dyr&Wilkie所引起的主要以叶部产生受叫脉限制呈多角形水渍状病斑,叶简黄褐色,时背病斑处有白色菌脓或菌膜症状的黄瓜叶部病害。3接种体制备
3. 1 病原物分离
从发病植株叶片的典型病斑上用常规稀释分离法或平板划线分离法分离细菌性角斑病病原物。分离物纶形态学、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及血学等鉴定确认为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角斑病致病型「Pseudomonas syringae pv.luchrymans(Smith et Bryan)Young,Dye &Wilkie_后.进行分离物纯化,经效病性测定后,保存备用,
3.2接种体繁殖和保存
3.2.1接种体殖
在接种前需要进行病原物接和体的繁殖。常用的繁殖方法为:将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于培养基(蔗糖8g,KIIP), 0. 3 ±,K,HP) 1. 2g,MgS), 0.3 %,惊脂 18 g+铁、铜、锌、锰各 1 rn,蒸馏水 1 Q00 mL.,pH6.9,在121℃下火菌15min)上平板培养2d~3d后.倒人适量无菌水,用接种针到取平板培养基H的细菌,再倒人烧杯中,加适量无菌水搅拌均勺,制成细菌悬浮液,供接种;或将菌株接种到液休培养基中,在28℃下培养24h配成菌悬液,用比浊法测定菌液浓度,并调整至接种浓度。3.2.2菌种保存
病叶保存法:从用间采集典型病叶在室温下干燥后放在纸盒中,在15℃~21条件下可以保存到1年。
无菌水保存法:将固体培养基L发育正常、无污染的病原菌菌落挑取放入盛有40mL~50ml.无菌蒸馏水的容器中,灭菌铝箱纸封口后置1℃3%条件下,川以保存1年以上。4室内抗性鉴定
4.1鉴定室设置
人工接种鉴定室应具备人工节温度、度及光照的条件,使人T接种后具备好的发病环境。4.2鉴定对照品种
鉴定时设“长春密刺\黄瓜为抗病对照品种,“津研2号”黄瓜为感病对照品种。4.3鉴定设计
鉴定材料随机或顺序排列,每份材料重复3次,每重友10株苗。4.4鉴定材料育苗
鉴定材料种子经5%次氯酸钠溶液浸种10Inin后,用清水冲洗,放入垫有两层滤纸的培养川中,然后丁恒温培养箱中28℃催芽。待胚根长至0.5cm时,将其播于装有播种基质的塑料育苗体内。育苗基质为草炭、蛭石和莱用十(21:1),基质经高温燕汽灭菌(134%),30min)。在20℃~25℃的口光温室内育苗,幼苗应生长健壮、一致。2
品伙伴网ht
4.5接种
4.5.1接种期
黄弧细菌性角斑病抗性鉴定接种期为1片真叶期。4.5.2接种浓度
约3×10't:fu/mL
4.5.3接种方法
NY/T 1857. 6—2010
采用喷雾接种法,用小型于持喷雾器喷雾接种于黄瓜叶片的正、反两面至有水滴流山为止。4.6接种后管理
接种后将植株置于鉴定室内保湿(RII为90%~100%)72h,以后每天白天光照14h,正常管理,晚上继续保湿(RH为80%~90%)。接种期间温度控别在25℃在存。5病情调查
5.1调查时间
病情调查于接种后10d左右逊行。5.2调查方法
调查每份鉴定材料接种叫发病情说,根据病害症状描述,逐份材料进行谢查,记载病情级别,计算出病情指数(DI),
病情指数按公式(1)计算:
式中;
-”-病情指数;
3各病情级别代表数值;
n一各病情级别病株(叶)数:
N调查总株(州)数
S-最高病情缀别代表值、
5.3病情分级
室内病情分级及其对应的症状描述见表1,-×100
表1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病情级别划分病情级别
6抗性评价
鉴定有效性判别
无症状
产生坏死斑点,病斑不扩大
症状描述
环死斑发展漫,病斑面积占Ⅲ面积的1/5以下病斑扩展较快,病斑面积占叶面积的1/6~1/3病斑连片,病斑面积占叶而积的1/3--2/3病斑破裂穿孔,病斑南积占叶南积的2/3 以,上当感病对照材料达到其相应感病程度(DI>60),该批次抗细菌性角斑病鉴定视为有效http:
NY/T 1857. 6--2010
6.2抗性评价标准
依据鉴定材料的发病程度(病情指数)确定其对细菌性角斑病的抗性水平,别分标准见表2表2黄瓜对细菌性角斑病抗性评价标准越情指数
60-0180
鉴定记载表格
黄瓜抗细菌性角斑病整定结果记载表格见表3。高抗(HR)
抗病(R)
中抗(M)
撼病(S)
高感(HS)
抗性评价
表3黄瓜抗细菌性角斑病鉴定结果记载表编号
昂种名称
1.韬种日期:
3.接种4育期:
3、竭查日期:
病情缓别
2。接种日别
4、接种病原随分离物编号;
病情指数
鉴定投术负责人(签学):
ht
抗性评价
A1学名
附录A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资料性附录’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病原菌和生理小种VY/T 1857.6—2010
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角斑病致病型Pseudomonassyringaepyluchrymans(Smith ctBryan)Young,Dye &. Wilkie..
2形态描述
菌体短杆状相左早链状连接,极生鞭毛1~-5根,大小0.7μm~-0.9μm×1.4μm2.0μum,有荚膜,尤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菌落白色,近网形或不规则形,扁平,中央突起,污白色,具同心环,边缘圈薄且透明.菌落占径5mm~7mtm,外缘具有放射状细毛状物,具黄绿色荧光。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尚未发现牛理小种分化。5
http:
TEZTEZTET
NY/ T 1857.6-201G
httn:
中华人民共和国
农业行业标雅
黄瓜主要病害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第6部分:黄瓜抗细菌性角斑病鉴定技术规程NY/T J657.6—201C
中国农业出版社山版
(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18号楼)(邮政编码:100125
网l:: uap. com cn)
北京昌平环球印刷厂印刷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各地新华书活经销*
开本 880mnX1230zmrn :/16
2010年5月第1版
印张0.75
字数?下字
2010年:月北京第1次印刷
书:161092032
定价:18.00元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5005894
++r L/AN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1857.6--2010
黄瓜主要病害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第6部分:黄瓜抗细菌性角斑病鉴定技术规程Rules for evaluation of cucumber for resistance to diseasesPart 6:Rule for evaluation of cucumber for resistance to angular leaf spot2010-05-20发布
2010-09-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金日伙伴网
NY/T1857.6—2010
NY/T1857一2010《黄瓜主要病害抗病性定技术规程》为系列标准,共8部分:第1部分:黄瓜抗霜翼病鉴定技术规程;第2部分:黄低抗白粉病鉴定技术规程;-第3部分:黄瓜抗枯菱病鉴定技术规程;一-第4部分:黄瓜抗疫病鉴定技术规程;.一第5部分:黄瓜抗黑星病鉴定技术规程;一一第6部分:黄瓜抗细菌性角斑病鉴定技术规程;:一第部分:黄吸抗黄瓜化叶病毒病鉴定技术规程一一第8部分:黄孤抗南方根结线收病鉴定技术规程本部分为NY/T1857-2010的第6部分。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世并叶口。本部分越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莱花卉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杨字红、谢丙炎、冯兰香、杨翠荣、龚慧芝。品伙伴欧httn:
1范围
黄瓜主要病害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NY/T 1857.6--2010
第6部分:黄瓜抗细菌性角斑病鉴定技术规程木部分规定了黄瓜抗纫菌性角斑病鉴定的术语和定义、接种体制备、鉴定条件及试验设计、接种、病情谢查.抗病性评价和鉴定记载表格。本部分适刃于各种黄瓜资源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抗性的室内鉴定及评价。2术语和定义
下刻术语和定艾适于不部分。
抗病性 discasc resistanec
植物体所具有的能够减轻或克服病原物致病作用的可遗传性状。2.2
抗病性鉴定 identification of disease resistunce逝过适宜技术方法鉴定植物对特定病害的抵抗水平,2.3
抗性评价evaluation of resistance levels根据采目的技术标准判别植物对特定病害反程度和抵抗水平的描述。2.4
致病性pathogenicity
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主和引起病变的能力。2.5
arlificial inukulatiun
人工接种
在适官条件下,通过人工娱作将接种体置工搞物体适部衍使之发独的过程2.6
病情级别diseaseratingscale
人为定量植物个体或样休发病理度的数值化描述2.7
病原分离物pathogenic:isolate采们人工方法从植物发病部位分离获得的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培养的病原物2.8
培养基cultare medium
可以使病原物生长的自然或人工配制的基质。2. 9
接种体inoculnm
用于接种以引起病害的病原物或病原物的一部分。2.10
ht
NY/T1857.6—2010
接种悬浮液inikculunisuspension用了接种的含有定量接种体的液体,2.11
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DI)
逆过对植物个体发病程度(病情级别)数值的计算所获得的群体发病程度的数值化描述形式,2. 12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Cucumberangular Icaf spot山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角斑病致病型「Pseudumnomussyringaepv.lachrymans(Stnithetryan)Young,Dyr&Wilkie所引起的主要以叶部产生受叫脉限制呈多角形水渍状病斑,叶简黄褐色,时背病斑处有白色菌脓或菌膜症状的黄瓜叶部病害。3接种体制备
3. 1 病原物分离
从发病植株叶片的典型病斑上用常规稀释分离法或平板划线分离法分离细菌性角斑病病原物。分离物纶形态学、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及血学等鉴定确认为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角斑病致病型「Pseudomonas syringae pv.luchrymans(Smith et Bryan)Young,Dye &Wilkie_后.进行分离物纯化,经效病性测定后,保存备用,
3.2接种体繁殖和保存
3.2.1接种体殖
在接种前需要进行病原物接和体的繁殖。常用的繁殖方法为:将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于培养基(蔗糖8g,KIIP), 0. 3 ±,K,HP) 1. 2g,MgS), 0.3 %,惊脂 18 g+铁、铜、锌、锰各 1 rn,蒸馏水 1 Q00 mL.,pH6.9,在121℃下火菌15min)上平板培养2d~3d后.倒人适量无菌水,用接种针到取平板培养基H的细菌,再倒人烧杯中,加适量无菌水搅拌均勺,制成细菌悬浮液,供接种;或将菌株接种到液休培养基中,在28℃下培养24h配成菌悬液,用比浊法测定菌液浓度,并调整至接种浓度。3.2.2菌种保存
病叶保存法:从用间采集典型病叶在室温下干燥后放在纸盒中,在15℃~21条件下可以保存到1年。
无菌水保存法:将固体培养基L发育正常、无污染的病原菌菌落挑取放入盛有40mL~50ml.无菌蒸馏水的容器中,灭菌铝箱纸封口后置1℃3%条件下,川以保存1年以上。4室内抗性鉴定
4.1鉴定室设置
人工接种鉴定室应具备人工节温度、度及光照的条件,使人T接种后具备好的发病环境。4.2鉴定对照品种
鉴定时设“长春密刺\黄瓜为抗病对照品种,“津研2号”黄瓜为感病对照品种。4.3鉴定设计
鉴定材料随机或顺序排列,每份材料重复3次,每重友10株苗。4.4鉴定材料育苗
鉴定材料种子经5%次氯酸钠溶液浸种10Inin后,用清水冲洗,放入垫有两层滤纸的培养川中,然后丁恒温培养箱中28℃催芽。待胚根长至0.5cm时,将其播于装有播种基质的塑料育苗体内。育苗基质为草炭、蛭石和莱用十(21:1),基质经高温燕汽灭菌(134%),30min)。在20℃~25℃的口光温室内育苗,幼苗应生长健壮、一致。2
品伙伴网ht
4.5接种
4.5.1接种期
黄弧细菌性角斑病抗性鉴定接种期为1片真叶期。4.5.2接种浓度
约3×10't:fu/mL
4.5.3接种方法
NY/T 1857. 6—2010
采用喷雾接种法,用小型于持喷雾器喷雾接种于黄瓜叶片的正、反两面至有水滴流山为止。4.6接种后管理
接种后将植株置于鉴定室内保湿(RII为90%~100%)72h,以后每天白天光照14h,正常管理,晚上继续保湿(RH为80%~90%)。接种期间温度控别在25℃在存。5病情调查
5.1调查时间
病情调查于接种后10d左右逊行。5.2调查方法
调查每份鉴定材料接种叫发病情说,根据病害症状描述,逐份材料进行谢查,记载病情级别,计算出病情指数(DI),
病情指数按公式(1)计算:
式中;
-”-病情指数;
3各病情级别代表数值;
n一各病情级别病株(叶)数:
N调查总株(州)数
S-最高病情缀别代表值、
5.3病情分级
室内病情分级及其对应的症状描述见表1,-×100
表1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病情级别划分病情级别
6抗性评价
鉴定有效性判别
无症状
产生坏死斑点,病斑不扩大
症状描述
环死斑发展漫,病斑面积占Ⅲ面积的1/5以下病斑扩展较快,病斑面积占叶面积的1/6~1/3病斑连片,病斑面积占叶而积的1/3--2/3病斑破裂穿孔,病斑南积占叶南积的2/3 以,上当感病对照材料达到其相应感病程度(DI>60),该批次抗细菌性角斑病鉴定视为有效http:
NY/T 1857. 6--2010
6.2抗性评价标准
依据鉴定材料的发病程度(病情指数)确定其对细菌性角斑病的抗性水平,别分标准见表2表2黄瓜对细菌性角斑病抗性评价标准越情指数
60-0180
鉴定记载表格
黄瓜抗细菌性角斑病整定结果记载表格见表3。高抗(HR)
抗病(R)
中抗(M)
撼病(S)
高感(HS)
抗性评价
表3黄瓜抗细菌性角斑病鉴定结果记载表编号
昂种名称
1.韬种日期:
3.接种4育期:
3、竭查日期:
病情缓别
2。接种日别
4、接种病原随分离物编号;
病情指数
鉴定投术负责人(签学):
ht
抗性评价
A1学名
附录A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资料性附录’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病原菌和生理小种VY/T 1857.6—2010
丁香假单胞杆菌黄瓜角斑病致病型Pseudomonassyringaepyluchrymans(Smith ctBryan)Young,Dye &. Wilkie..
2形态描述
菌体短杆状相左早链状连接,极生鞭毛1~-5根,大小0.7μm~-0.9μm×1.4μm2.0μum,有荚膜,尤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菌落白色,近网形或不规则形,扁平,中央突起,污白色,具同心环,边缘圈薄且透明.菌落占径5mm~7mtm,外缘具有放射状细毛状物,具黄绿色荧光。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菌尚未发现牛理小种分化。5
http:
TEZTEZTET
NY/ T 1857.6-201G
httn:
中华人民共和国
农业行业标雅
黄瓜主要病害抗病性鉴定技术规程第6部分:黄瓜抗细菌性角斑病鉴定技术规程NY/T J657.6—201C
中国农业出版社山版
(北京市朝阳区麦子店街18号楼)(邮政编码:100125
网l:: uap. com cn)
北京昌平环球印刷厂印刷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各地新华书活经销*
开本 880mnX1230zmrn :/16
2010年5月第1版
印张0.75
字数?下字
2010年:月北京第1次印刷
书:161092032
定价:18.00元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5005894
++r L/AN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行业标准标准计划
- NY/T3100-2017 马铃薯主食产品 分类和术语
- NY/T3102-2017 枇杷贮藏技术规范
- NY/T1119-2012 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
- NY/T1421-2007 饲料级双乙酸钠
- NY/T3033-2016 农产品等级规格 蓝莓
- NY/T3011-2016 芒果等级规格
- NY/T3095-2017 加工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试验准则
- NY/T1550-2007 风送高射程喷雾机
- NY/T1056-2006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
- NY/T2272-2012 土壤调理剂 钙、镁、硅含量的测定
- NY/T424-2000 绿色食品 鲜桃
- NY/T1652-2008 蔬菜、水果中克螨特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 NY/T3012-2016 咖啡及制品中葫芦巴碱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NY/T3049-2016 奶牛全混合日粮生产技术规程
- NY/T3051-2016 生乳安全指标监测前样品处理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