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24895-2010 粮油检验近红外分析定标模型验证和网络管理与维护通用规则

【国家标准】 粮油检验近红外分析定标模型验证和网络管理与维护通用规则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19 22:05:39
- GB/T24895-2010
- 现行
标准号:
GB/T 24895-2010
标准名称:
粮油检验近红外分析定标模型验证和网络管理与维护通用规则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部分标准内容:
ICS 67. 06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4895—2010
粮油检验
近红外分析定标模型验证和
网络管理与维护通用规则
Inspection of grain and oils-General regulations for model authentication of near-infrared analysis andadministralion and maintenance of network2010-06-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國
金伴网h
2011-01-01实施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GB/T 24895-—2010Www.bzxZ.net
本标准负责起常单位: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河南工业大学。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河南省粮油饲料产品监督检验站、湖北省粮油食品质量监测站、吉林粮油质量检测站、福斯分析仪器公司、波通仪器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政、唐瑞明、龙伶俐、朱之光、吴存荣、唐怀建、周展明、尹成华、熊宁、冯锡仲、赵武善、刘宇飞。
http://www:foodmate.net
1范围
粮油检验近红外分析定标模型验证和网络管理与维护通用规则
GB/T24895-2010
本标准规定了粮油近红外分析定标模型验证和网络算理与维护的术语和定义、近红外分析仪的基本要求、定标模型验证及评价、定标模型转移及评价、仪器与定标模型建档、仪器日常监控、网络管理与维护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粮油近红外分析仪的定标模型验证和近红外分析网络臂理与维护。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后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推。GB/T4091常规控制图
GB/T 5009,9食品中淀粉的测定
GB5491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T5497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CB/T5505粮油检验灰分测定法
GB/T5511谷物和豆臣类氮含量测定和粗蛋白质含量计算凯氏法GB/T5512粮油检验粮食中粗脂肪含量测定G[3/T14488.1植物油料含油量测定GB/T14489.2粮油检验植物油料粗蛋白质的测定GB/T15000.5标推样品工作导则(5)化学成分标准样品技术通则GB/12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推。3.1
粮油近红外分析网络near-infrared analysis netwark for grain and oil利用调制解调器、国际互联网或其他方式将近红外主机和近红外子机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粮油质量分析系统。通过实施近红外主机定标模型验证、定标模型转移到近红外子机和仪器稳定性日常监控等工作,保证网络中每台仪器分析、测定结果的摊确性和一致性。3.2
粮油近红外分析仪near-infrared instrument for grainand oil基于粮油样品近红外光谱区的吸收特性测定粮油及其制品的组分含量(如水分、脂筋、蛋白质、淀粉、粗纤维)或特性指标的专用分析仪器,3.3
定标模型calibration model
利用化学计学方法建立的样品近红外光谱与对应化学标准值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1
雪品伙伴网ht
GB/T24895—2010
近红外主机masternear-infraredinstrument粮油近红外分析网络中用于定标模型验证及制备定标模型转移样品的粮油近红外分析仪。近红外子机slave near-infrured instrument粮油近红外分析网络中用十测定样品的粮油近红外分析仪,它使用经近红外主机转移过来的定标模型。
定标模型转移calibration model Lransfer近红外标准化standardization of near-infrared instrument利用经定标模型验证合格的近红外主机校准近红外子机的过程,使近红外子机与主机的测定结果一致。
样品集sample sel
具有代表性的、基本覆盖相关组分含量范围的样品集合。3.8
验证样品check samples
用于验证近红外主机测定结果的推确性和重复性的样品集。3.9
定标模型转移样品calibration modeltransfersamples用于评价近红外了机与近红外主机测定结果的致性的样品集。3.10
监控样品monitor samples
用于监测近红外分析仪日常工作稳定性的同品种均匀样品。3. 11
离群值outlicr
离开其他测定值较远的样品测定值,表示样品可能与定标模型使用的样品差异较大。3.12
abnormal samples
异常样品
超限样品gange samples
出现离群值的样品。
标准方法standard method
测定样品组分含量标准值时所采用的国家、行业或国际标准测试方法。3.14
定标模型验证calibration model yalidation使用验证样品集验证定标模型准确性和重复性的过程。注1:应使用生产商所使用的定标样品集之外的样品验证定标模型。3. 15
standard error of prediction corrected for bias (SEp)校准标准差
验证样品组分的近红外测定值扣除系统偏差后与其标准值之间的标准差,表示定标模型调整后的准确度。校推标准差按公式(1)计算:SEP
合批伴评网h+
C(,-yi-Bias)?
——验证样品i的组分近红外测定值;y:
验证样品i的组分标准值;
-样品数;
系统偏差,即偏差之和除以样品数,Bias=值与标准值的差,即d:—r
重复性repeatability
CB/T 24895-2010
2d。式中u.为验证样品组分的近红外测定在向一实验室,由同一操作者使用同一台仪器,按相同的测试方法,在短时间内通过重新分样和重新装样,对同-被测样品,连续多次测定获得结果的一致性,以标准差计算,用5,表示。3. 17
再现性reproducibility
在不同的实验室,由不同操作者使用同一型号的不同仪器,按相同的测试方法,对同·被测择品进行测定,所获得结果的一致性,以标准差计算,用5表示。4粮油近红外分析仪的基本要求
4.1功能要求
4.1.1具有分析粮油及其制品的可靠定标模型,4.1.2能利用近红外分析仪的水分测定结果,将湿基基础测定结果折算为固定水分基础下的测定结果。
4.1.3加人粮油近红外分析网络的近红外分析仪应具有联网功能。4.1.4能设定用户使用权限
4. 1.5能预警异常样品,
4.2性能基本要求
粮油近红外分析仪性能基本要求见表 1。表1粮油近红外分析仪性能基本要求品种
小麦、小麦粉、
稻谷、大米
油菜籽等油料
粗蛋白质
粗蛋白质
粗蛋白质
粗脂肪
粗蛋白质
粗脂肪
校准标准差(SEP)≤
htt
重复性(s)
再现性(S)
GB/T24895-2010
5定标模型验证及评价(对近红外主机和未入网的近红外分析仪)5.1验证的基本要求
5.1.1下列情况之一,需对近红外分析仪主机或未入网近红外分析仪的已有定标模型进行验证:定标模型首次使用时,或定标模型更新后,或更换仪器时;a)
样品来源发生重大改变时:
每个粮油收获季节之前;
仪器维修或更换光源等配件后;d)
其他需要验证时:
F)每年至少进行 2次验证,
5.1.2对不同型号的近红外分析仪,应使用其有同样变异度的验证样品集验证定标模型(验证样品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制备)。
5.1.3验证样品应覆盖样品的产地、品种、含量、季节、种植条件、收获条件及应用范围等,并在一定时间段内,按一定的程序来集大量样品,从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样品。验证样品的测定组分含最应在定标模型中该组分的定标含量范围内,尽量覆盖该范围,且皇较均勾的分布,样品数不得少于100个,5.1.4样品组分的标准值,由符合GB/T27025要求的5个以.上实验室,按GB/T15000.5导期,应用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测定并统计确定。样品组分化学分析应与近红外测定同期进行。5.1.5对粉碎的验证梓品,样品的粒度应与定标模型使用的样品粒度分布一致。5.1.6验证测试时的温度范围应与定标模型规定的温度范围一致。5.1.7使用验证样品获得的定标模型验证结果,只适用于验证样品所涉及的范。5.2验证的内容及评价
5.2.1准确性验证
采用验证样品集进行定标模型准确性验证,验证的校标准差(SFP)应符合1.2的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不能通过验证,应该查明原因,重新进行验证,直至符合要求。5,2.2更复性验证
采用验证样品进行定标模型重复性验证。选择组分含量高、中、低的3个验证样品,分别测定10次,各样品测定结果的重复性(s,)均应符合4.2的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不能通过验证,应查明原因,重新进行验证,直至符合要求。6定标模型转移及评价(对近红外子机)6.1将经过近红外主机验证合格的定标模型,通过粮油近红外分析网络向近红外子机转移。6.2使用定标模型验证合格的近红外主机测定定标模型转移样品的组分含量:挑选10个以上组分含量不同水平的定标模型转移样品,在近红外子机上进行测定。定标模型转移样品按附录B规定的方法制备。
6,3定标模型转移的评价:近红外主机与间一型号近红外子机的定标模型转移样品测定结果的再现性(5,)应符合4.2的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应查明原因,重新进行测定,直至符合要求。7仪器与定标模型建档
7.1近红外主机和未入网的近红外分析仪及其定标模型和定标模型验证霆档7.1.1仪器建档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仪器制造商;
仪器名称及型号;
仪器序列号;
雪品视伴网ht
一安装日期;
-维修记录;
仪器使用记录;
-软件升级记录。
7.1.2定标模型和定标模型验证建档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定标模型的名称和编号;
定标模型的组分的浓度范围;
—·定标模型使用的温度允许范围::异常样品的类型、品种、界限及处理的有关信息:验证样品类型;
验证样品个数:
一验证样品采样及制备方法;
一验证样品组分的浓度范围;
一验证样品的测试温度范围;
测定化学值的标准方法:
定标模型验证的评价(SEP、s,);定标模型转移日期(对近红外主机):验证单位;
一验证期;
GB/T 24895—2010
本标谁未规定的,或认为是非强制性的,以及可能影响测定结果的全部细,7.2近红外子机与定标模型转移建档7.2.1仪器建档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人网网络名称、人网编号、入网时间;\一仪器制造商;
仪器名称及型号;
仪器序列号
.安装甘期,
维修记录·
-仪器使用记录;
软件升级记录。
7.2.2定标模型和定标模型转移建档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定标模型的名称和编号:
定标模型的浓度范围;
定标模型使用的温度允许范围;异常样品的类型、品种、界限及处理的有关信息;验证样品炎型;
验证样品的浓度范围;
验证样品的测试温度范围;
验证单位及验证时间:
测定化学街的标准方法;
-定标模型验证的评价(SEP、s);定标模型转移口期;
定标模型转移的评价(s);
http:
CB/T 24895—2010
一近红外子机的单位;
一本标准未规定的,或认为是非强制性的,以及可能影响测定结果的全部细节。8仪器日常监控
8.1对人网与未人网的近红外分析仪,在每天测试之前,至少应用监控样品测试一次,测试结果按GB/T1091的规定,建立不同时间测定监控样品的质量控制图,测试结果偏差的控制限为土2×s。监控样品的制备按附录B规定的方法进行。8.2出现监控样品测试结果偏差超出控制线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通报网络管理者和仪器生产商。
8.3出现仪器不稳定、重复性不符合4.2要求等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通报网络管理者和仪器生产商。
9网络管理与维护
9.1应统一管理粮食近红外分析网络中的近红外主机和近红外子机。9.2网络管理与维护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定标模型验证样品、定标模型转移样品及监控样品的采集、分析、保存及发送;一近红外主机定标模型验证及评价:一近红外定标模型转移及评价;近红外主机及近红外子机的日常监控;-近红外网络仪器维修记录:
一软件升级记录等。
9.3所有定标模型转移样品或监控样品,从制备后到测定前,应密封保存在不会引起样品成分改变的环境中,且应保证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不受损坏。9.4验证合格后的定标模型应通过网络替理软件,将定标模型转移给网络中的每一台近红外子机便用,应用定标模型转移样品对近红外子机进行定标模型转格效果评价,不符合要求的,应立即通报网络管理者,查明原因,并重新进行转移效果评价,直至符合要求。9.5日常分析工作中,应不予采纳异常样品的近红外测定值。应对异常样品用标准分析方法测定,将測定结果及时通报网络管理者和仪器生产商,以利于今后对定标模型进行升级。9,6应做好日带监控记录,并监测网络中近红外子机的工作状况,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6
雪品伙伴网ht
A.1样品采样按GB5491的规定执行。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验证样品的制备
GB/T24895—2010
A.2应分产地、分品种扦取样品,所采集的样品集中组分含量应尽蛋均匀分布,且能代表近红外分析定标模型成分含最所覆盖的范围。A.3除去样品中的杂质及破碎粒后,进行分样,每份样品2000名以上。A.4应使用牢周的包装物密封保存样品,避免运输及保存中可能发生的变化。A.5应由符合GB/T27025要求的5个以上实验室测定样品组分的含量。根据需要,实验室应使用下列规定的标推方法测定样品组分的含最:A.6
测定水分含量,按CB/T5497的规定执行;-测定灰分含量,按GB/T5505的规定执行;测定谷类粮食及其制品的粗蛋白质含量,按GB/T5511的规定执行;测定油料的粗蛋白质含量,按GB/T14489.2的规定执行;测定谷类粮食及其制品的粗脂防含量,按GB/T5512的规定执行;测定油料的粗脂肪含量,按GB/T14488.1的规定执行;测定总淀粉含量,按GB/T5009.9的规定执行。A.7实验室在接收到样品后应立即进行测定,样品-·旦启封,应在当天测定完毕。A.8测定结果应汇总统一处理,以稳健统计量表示验证样品组分含量的标准值。http
GB/T 24895--2010
B.1仪器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定标模型转移样品、监控样品的制备近红外分析仪:性能应符合本标准4.2的要求。B.2样品的制备
B.2.1取样:选择同一品种的粮油样品,按GB5491规定的方法采样。B.2.2样品的预处理:应除去样品中的杂质及破碎粒,分样至每份样品500g左右。B.2.3样品均勾性检查:定标模型转移样品应按GB/T15000.5的规定检查样品的均勾性,不符合均勾性要求的应重新进行分样。
B.2.4监控样品应有备份样品。
B.3样品组分的测定
定标转移样品应使用定标模型验证合格的近红外主机(B.1)测定组分含量:监控样品应使用定标模型验证合格的近红外主机(B3.1),或定标模型转移合格的近红外子机(B,1)、定标模型验证合格的未入网的近红外分析仪(B.1)测定组分含量。监挖样品测定的组分应选择不易变化的组分,其近红外测定值的重复性应在本标准规定的允许范围内。
B.4样品的保存
样品应密封,保存于通风、干燥,阴凉环境中。保存期不宜超过一年。B,5样品的使用期限
每个监控样品在使用100次之后,或样品出现生虫、被污染时,应重新制备。8
雪品伴网ht
餐考文献
GB/T24895—2010
[1] Amc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 2005. Method E 1655-05: Standard practicesfor inlrared,multivariate,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 Society, West Conshohocken,PA.[2J Williams P C,Norris K H. 1987. Near-infrared tcchnology in thc agricultural and food in-dustrics. Am. Assoc. Cereal Chem. ,St. Paul, MN.[3] Williams P C, Sobering D C. 1993. Cormparison of commercial near infrared transmittanceand reflertance instrurnents for analysis of whole grains and seeds. J. Near Infrared Spectrosc. I.25.[47 AACC Method 39-00. Near-infrared methods-Guidelines for riodel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http
//uu
GB/T24895-2010
打印H期:2010年9月2117P047
ht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耀
粮油检验近红外分析定标模型验证和网络管理与维护通用规则
GB/T 24895—2010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 www, spc. tiet. e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印张1字数18千字2010年7月第一版 2010年7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40223定价18.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01026802 1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4895—2010
粮油检验
近红外分析定标模型验证和
网络管理与维护通用规则
Inspection of grain and oils-General regulations for model authentication of near-infrared analysis andadministralion and maintenance of network2010-06-30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國
金伴网h
2011-01-01实施
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粮食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GB/T 24895-—2010Www.bzxZ.net
本标准负责起常单位: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河南工业大学。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河南省粮油饲料产品监督检验站、湖北省粮油食品质量监测站、吉林粮油质量检测站、福斯分析仪器公司、波通仪器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政、唐瑞明、龙伶俐、朱之光、吴存荣、唐怀建、周展明、尹成华、熊宁、冯锡仲、赵武善、刘宇飞。
http://www:foodmate.net
1范围
粮油检验近红外分析定标模型验证和网络管理与维护通用规则
GB/T24895-2010
本标准规定了粮油近红外分析定标模型验证和网络算理与维护的术语和定义、近红外分析仪的基本要求、定标模型验证及评价、定标模型转移及评价、仪器与定标模型建档、仪器日常监控、网络管理与维护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粮油近红外分析仪的定标模型验证和近红外分析网络臂理与维护。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后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推。GB/T4091常规控制图
GB/T 5009,9食品中淀粉的测定
GB5491粮食、油料检验扦样、分样法GB/T5497粮食、油料检验水分测定法CB/T5505粮油检验灰分测定法
GB/T5511谷物和豆臣类氮含量测定和粗蛋白质含量计算凯氏法GB/T5512粮油检验粮食中粗脂肪含量测定G[3/T14488.1植物油料含油量测定GB/T14489.2粮油检验植物油料粗蛋白质的测定GB/T15000.5标推样品工作导则(5)化学成分标准样品技术通则GB/12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推。3.1
粮油近红外分析网络near-infrared analysis netwark for grain and oil利用调制解调器、国际互联网或其他方式将近红外主机和近红外子机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粮油质量分析系统。通过实施近红外主机定标模型验证、定标模型转移到近红外子机和仪器稳定性日常监控等工作,保证网络中每台仪器分析、测定结果的摊确性和一致性。3.2
粮油近红外分析仪near-infrared instrument for grainand oil基于粮油样品近红外光谱区的吸收特性测定粮油及其制品的组分含量(如水分、脂筋、蛋白质、淀粉、粗纤维)或特性指标的专用分析仪器,3.3
定标模型calibration model
利用化学计学方法建立的样品近红外光谱与对应化学标准值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1
雪品伙伴网ht
GB/T24895—2010
近红外主机masternear-infraredinstrument粮油近红外分析网络中用于定标模型验证及制备定标模型转移样品的粮油近红外分析仪。近红外子机slave near-infrured instrument粮油近红外分析网络中用十测定样品的粮油近红外分析仪,它使用经近红外主机转移过来的定标模型。
定标模型转移calibration model Lransfer近红外标准化standardization of near-infrared instrument利用经定标模型验证合格的近红外主机校准近红外子机的过程,使近红外子机与主机的测定结果一致。
样品集sample sel
具有代表性的、基本覆盖相关组分含量范围的样品集合。3.8
验证样品check samples
用于验证近红外主机测定结果的推确性和重复性的样品集。3.9
定标模型转移样品calibration modeltransfersamples用于评价近红外了机与近红外主机测定结果的致性的样品集。3.10
监控样品monitor samples
用于监测近红外分析仪日常工作稳定性的同品种均匀样品。3. 11
离群值outlicr
离开其他测定值较远的样品测定值,表示样品可能与定标模型使用的样品差异较大。3.12
abnormal samples
异常样品
超限样品gange samples
出现离群值的样品。
标准方法standard method
测定样品组分含量标准值时所采用的国家、行业或国际标准测试方法。3.14
定标模型验证calibration model yalidation使用验证样品集验证定标模型准确性和重复性的过程。注1:应使用生产商所使用的定标样品集之外的样品验证定标模型。3. 15
standard error of prediction corrected for bias (SEp)校准标准差
验证样品组分的近红外测定值扣除系统偏差后与其标准值之间的标准差,表示定标模型调整后的准确度。校推标准差按公式(1)计算:SEP
合批伴评网h+
C(,-yi-Bias)?
——验证样品i的组分近红外测定值;y:
验证样品i的组分标准值;
-样品数;
系统偏差,即偏差之和除以样品数,Bias=值与标准值的差,即d:—r
重复性repeatability
CB/T 24895-2010
2d。式中u.为验证样品组分的近红外测定在向一实验室,由同一操作者使用同一台仪器,按相同的测试方法,在短时间内通过重新分样和重新装样,对同-被测样品,连续多次测定获得结果的一致性,以标准差计算,用5,表示。3. 17
再现性reproducibility
在不同的实验室,由不同操作者使用同一型号的不同仪器,按相同的测试方法,对同·被测择品进行测定,所获得结果的一致性,以标准差计算,用5表示。4粮油近红外分析仪的基本要求
4.1功能要求
4.1.1具有分析粮油及其制品的可靠定标模型,4.1.2能利用近红外分析仪的水分测定结果,将湿基基础测定结果折算为固定水分基础下的测定结果。
4.1.3加人粮油近红外分析网络的近红外分析仪应具有联网功能。4.1.4能设定用户使用权限
4. 1.5能预警异常样品,
4.2性能基本要求
粮油近红外分析仪性能基本要求见表 1。表1粮油近红外分析仪性能基本要求品种
小麦、小麦粉、
稻谷、大米
油菜籽等油料
粗蛋白质
粗蛋白质
粗蛋白质
粗脂肪
粗蛋白质
粗脂肪
校准标准差(SEP)≤
htt
重复性(s)
再现性(S)
GB/T24895-2010
5定标模型验证及评价(对近红外主机和未入网的近红外分析仪)5.1验证的基本要求
5.1.1下列情况之一,需对近红外分析仪主机或未入网近红外分析仪的已有定标模型进行验证:定标模型首次使用时,或定标模型更新后,或更换仪器时;a)
样品来源发生重大改变时:
每个粮油收获季节之前;
仪器维修或更换光源等配件后;d)
其他需要验证时:
F)每年至少进行 2次验证,
5.1.2对不同型号的近红外分析仪,应使用其有同样变异度的验证样品集验证定标模型(验证样品按附录A规定的方法制备)。
5.1.3验证样品应覆盖样品的产地、品种、含量、季节、种植条件、收获条件及应用范围等,并在一定时间段内,按一定的程序来集大量样品,从中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样品。验证样品的测定组分含最应在定标模型中该组分的定标含量范围内,尽量覆盖该范围,且皇较均勾的分布,样品数不得少于100个,5.1.4样品组分的标准值,由符合GB/T27025要求的5个以.上实验室,按GB/T15000.5导期,应用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测定并统计确定。样品组分化学分析应与近红外测定同期进行。5.1.5对粉碎的验证梓品,样品的粒度应与定标模型使用的样品粒度分布一致。5.1.6验证测试时的温度范围应与定标模型规定的温度范围一致。5.1.7使用验证样品获得的定标模型验证结果,只适用于验证样品所涉及的范。5.2验证的内容及评价
5.2.1准确性验证
采用验证样品集进行定标模型准确性验证,验证的校标准差(SFP)应符合1.2的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不能通过验证,应该查明原因,重新进行验证,直至符合要求。5,2.2更复性验证
采用验证样品进行定标模型重复性验证。选择组分含量高、中、低的3个验证样品,分别测定10次,各样品测定结果的重复性(s,)均应符合4.2的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不能通过验证,应查明原因,重新进行验证,直至符合要求。6定标模型转移及评价(对近红外子机)6.1将经过近红外主机验证合格的定标模型,通过粮油近红外分析网络向近红外子机转移。6.2使用定标模型验证合格的近红外主机测定定标模型转移样品的组分含量:挑选10个以上组分含量不同水平的定标模型转移样品,在近红外子机上进行测定。定标模型转移样品按附录B规定的方法制备。
6,3定标模型转移的评价:近红外主机与间一型号近红外子机的定标模型转移样品测定结果的再现性(5,)应符合4.2的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应查明原因,重新进行测定,直至符合要求。7仪器与定标模型建档
7.1近红外主机和未入网的近红外分析仪及其定标模型和定标模型验证霆档7.1.1仪器建档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仪器制造商;
仪器名称及型号;
仪器序列号;
雪品视伴网ht
一安装日期;
-维修记录;
仪器使用记录;
-软件升级记录。
7.1.2定标模型和定标模型验证建档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定标模型的名称和编号;
定标模型的组分的浓度范围;
—·定标模型使用的温度允许范围::异常样品的类型、品种、界限及处理的有关信息:验证样品类型;
验证样品个数:
一验证样品采样及制备方法;
一验证样品组分的浓度范围;
一验证样品的测试温度范围;
测定化学值的标准方法:
定标模型验证的评价(SEP、s,);定标模型转移日期(对近红外主机):验证单位;
一验证期;
GB/T 24895—2010
本标谁未规定的,或认为是非强制性的,以及可能影响测定结果的全部细,7.2近红外子机与定标模型转移建档7.2.1仪器建档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人网网络名称、人网编号、入网时间;\一仪器制造商;
仪器名称及型号;
仪器序列号
.安装甘期,
维修记录·
-仪器使用记录;
软件升级记录。
7.2.2定标模型和定标模型转移建档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定标模型的名称和编号:
定标模型的浓度范围;
定标模型使用的温度允许范围;异常样品的类型、品种、界限及处理的有关信息;验证样品炎型;
验证样品的浓度范围;
验证样品的测试温度范围;
验证单位及验证时间:
测定化学街的标准方法;
-定标模型验证的评价(SEP、s);定标模型转移口期;
定标模型转移的评价(s);
http:
CB/T 24895—2010
一近红外子机的单位;
一本标准未规定的,或认为是非强制性的,以及可能影响测定结果的全部细节。8仪器日常监控
8.1对人网与未人网的近红外分析仪,在每天测试之前,至少应用监控样品测试一次,测试结果按GB/T1091的规定,建立不同时间测定监控样品的质量控制图,测试结果偏差的控制限为土2×s。监控样品的制备按附录B规定的方法进行。8.2出现监控样品测试结果偏差超出控制线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通报网络管理者和仪器生产商。
8.3出现仪器不稳定、重复性不符合4.2要求等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通报网络管理者和仪器生产商。
9网络管理与维护
9.1应统一管理粮食近红外分析网络中的近红外主机和近红外子机。9.2网络管理与维护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定标模型验证样品、定标模型转移样品及监控样品的采集、分析、保存及发送;一近红外主机定标模型验证及评价:一近红外定标模型转移及评价;近红外主机及近红外子机的日常监控;-近红外网络仪器维修记录:
一软件升级记录等。
9.3所有定标模型转移样品或监控样品,从制备后到测定前,应密封保存在不会引起样品成分改变的环境中,且应保证在运输或储存过程中不受损坏。9.4验证合格后的定标模型应通过网络替理软件,将定标模型转移给网络中的每一台近红外子机便用,应用定标模型转移样品对近红外子机进行定标模型转格效果评价,不符合要求的,应立即通报网络管理者,查明原因,并重新进行转移效果评价,直至符合要求。9.5日常分析工作中,应不予采纳异常样品的近红外测定值。应对异常样品用标准分析方法测定,将測定结果及时通报网络管理者和仪器生产商,以利于今后对定标模型进行升级。9,6应做好日带监控记录,并监测网络中近红外子机的工作状况,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6
雪品伙伴网ht
A.1样品采样按GB5491的规定执行。附录A
(规范性附录)
验证样品的制备
GB/T24895—2010
A.2应分产地、分品种扦取样品,所采集的样品集中组分含量应尽蛋均匀分布,且能代表近红外分析定标模型成分含最所覆盖的范围。A.3除去样品中的杂质及破碎粒后,进行分样,每份样品2000名以上。A.4应使用牢周的包装物密封保存样品,避免运输及保存中可能发生的变化。A.5应由符合GB/T27025要求的5个以上实验室测定样品组分的含量。根据需要,实验室应使用下列规定的标推方法测定样品组分的含最:A.6
测定水分含量,按CB/T5497的规定执行;-测定灰分含量,按GB/T5505的规定执行;测定谷类粮食及其制品的粗蛋白质含量,按GB/T5511的规定执行;测定油料的粗蛋白质含量,按GB/T14489.2的规定执行;测定谷类粮食及其制品的粗脂防含量,按GB/T5512的规定执行;测定油料的粗脂肪含量,按GB/T14488.1的规定执行;测定总淀粉含量,按GB/T5009.9的规定执行。A.7实验室在接收到样品后应立即进行测定,样品-·旦启封,应在当天测定完毕。A.8测定结果应汇总统一处理,以稳健统计量表示验证样品组分含量的标准值。http
GB/T 24895--2010
B.1仪器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定标模型转移样品、监控样品的制备近红外分析仪:性能应符合本标准4.2的要求。B.2样品的制备
B.2.1取样:选择同一品种的粮油样品,按GB5491规定的方法采样。B.2.2样品的预处理:应除去样品中的杂质及破碎粒,分样至每份样品500g左右。B.2.3样品均勾性检查:定标模型转移样品应按GB/T15000.5的规定检查样品的均勾性,不符合均勾性要求的应重新进行分样。
B.2.4监控样品应有备份样品。
B.3样品组分的测定
定标转移样品应使用定标模型验证合格的近红外主机(B.1)测定组分含量:监控样品应使用定标模型验证合格的近红外主机(B3.1),或定标模型转移合格的近红外子机(B,1)、定标模型验证合格的未入网的近红外分析仪(B.1)测定组分含量。监挖样品测定的组分应选择不易变化的组分,其近红外测定值的重复性应在本标准规定的允许范围内。
B.4样品的保存
样品应密封,保存于通风、干燥,阴凉环境中。保存期不宜超过一年。B,5样品的使用期限
每个监控样品在使用100次之后,或样品出现生虫、被污染时,应重新制备。8
雪品伴网ht
餐考文献
GB/T24895—2010
[1] Amcrican Society for Testing and Materials. 2005. Method E 1655-05: Standard practicesfor inlrared,multivariate,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 Society, West Conshohocken,PA.[2J Williams P C,Norris K H. 1987. Near-infrared tcchnology in thc agricultural and food in-dustrics. Am. Assoc. Cereal Chem. ,St. Paul, MN.[3] Williams P C, Sobering D C. 1993. Cormparison of commercial near infrared transmittanceand reflertance instrurnents for analysis of whole grains and seeds. J. Near Infrared Spectrosc. I.25.[47 AACC Method 39-00. Near-infrared methods-Guidelines for riodel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http
//uu
GB/T24895-2010
打印H期:2010年9月2117P047
ht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耀
粮油检验近红外分析定标模型验证和网络管理与维护通用规则
GB/T 24895—2010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 www, spc. tiet. e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印张1字数18千字2010年7月第一版 2010年7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40223定价18.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01026802 15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标准计划
- GB/T251-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1078.1-2023 金融服务 个人识别码管理与安全 第1部分:基于卡系统的PIN基本原则和要求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5009.43-2003 味精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2650-2022 金属材料焊缝破坏性试验 冲击试验
- GB/T31138-2022 加氢机
- GB/T42001-2022 高压输变电工程外绝缘放电电压海拔校正方法
- GB/T32113-2015 口腔护理产品中氯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 GB7911.1-1987 热固性树脂装饰层压板 技术条件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