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商检行业标准(SN) >>
- SN/T 0749-2010 进出口铅笔、蜡笔检验规程

【商检行业标准(SN)】 进出口铅笔、蜡笔检验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8-29 02:08:29
- SN/T0749-2010
- 现行
标准号:
SN/T 0749-2010
标准名称:
进出口铅笔、蜡笔检验规程
标准类别:
商检行业标准(SN)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10-03-02 -
实施日期:
2010-09-16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2.15 MB
替代情况:
替代SN/T 0749-1999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0749—2010
代替SN/T0749—1999
进出口铅笔、蜡笔检验规程
Rules for the inspection for import and export pencil and crayon2010-03-0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10-09-16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人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进出口铅笔、蜡笔检验规程
SN/T 0749—2010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剧厂印剧*
开本880×12301/16
2010年5月第一版
印张0.75字数15千字
2010年5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1—1600
书号:155066·2-20838
本标准代替SN/T0749一1999《出口铅笔、蜡笔检验规程》。本标准与SN/T0749—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扩大了标准的适用范围;
修改了不合格分类;
增加了铅笔、铅芯检验的检验内容;修改了有害可迁移元素含量的检测方法;修改了不合格的处置。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SN/T0749—2010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克虎、矫丽珍、冯润中、赵建忠、朱超、孙明波、王强。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SN/T0749-1999
1范围
进出口铅笔、蜡笔检验规程
SN/T0749—2010
本标准规定了进出口铅笔、蜡笔类产品的抽样、分类、检验、结果判定和不合格处置。本标准适用于进出口铅笔、蜡笔类产品的检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一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6675—2003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QB/T1023—2007活动铅笔
QB/T1024活动铅笔用黑铅芯
QB1336—2000蜡笔
QB/T2774—2006铅笔
3术语和定义
GB/T2828.1QB/T2774、QB/T
1023、QB
本标准。
检验批lot
1024、QB13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以同一周期生产的同一品钟、同子货号或合同、同一出口国别或地区的产品确定为一个检验批。4产品分类
铅笔类包括铅笔、颜色铅笔、活动铅笔、纸卷铅笔、炭化(铅)笔人塑杆铅笔及铅芯。4.2蜡笔类包括儿童绘画、书写议号用的蜡笔和油彩粉笔5检验
5.1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分为外观检验和理化检测。外观检验项目见附录A和附录B,理化检测项目见表2至表4。5.2抽样方案
5.2.1外观检验抽样
采用GB/T2828.1特殊检验水平S-4正常一次抽样方案,抽样数量及结果判定见表1。表1外观检验抽样数量及结果判定表批量数
91~150
样品数
SN/T0749—2010
批量数
151~500
501~1200
1201~10000
10001-35000
35001~500000
500001及其以上
样品数
表1(续)
理化检测抽样
物理项目按QB/T2744、QB/T1023,QB/T1024,QB1336规定执行,化学检测项目随机抽取代表性样品6支(套)。
5.3检验要求
外观检验要求
对代表性样品按规范性附录A、附录B所列检验内容在2001x~2501x照度的白炽灯下逐个进行目测检验。
当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符合指标要求,则判定为不合格5.3.2
理化检测要求
按表2至表5所列检验内容、检验方法进行检验。表2
铅笔类产品物理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
芯尖受力
笔杆结合率度
笔杆漆膜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杆内短芯
皮头拉力
卷性能
偏芯数
笔杆直径
笔杆长度
质量要求
按QB/T2774—2006的4.1规定
按QB/T2774—2006的4.1规定
按QB/T2774—2006的4.1规定
按QB/T2774—2006的4.1规定
按QB/T2774—2006的4.1规定
按QB/T2774—2006的4.5规定
按QB/T2774—2006的4.5规定
按QB/T2774—2006的4.5规定
按QB/T2774-—2006的4.5规定
按QB/T2774—2006的4.5规定
卷削面应光洁平整,
不应出现块状木眉脱落
按QB/T2774—2006的4.5规定
按QB/T2774—2006的4,3规定
按QB/T2774—2006的4.4规定
检验方法
按QB/T2774—2006的5.1规定进行检验按QB/T2774—2006的5.2规定进行检验按QB/T2774--2006的5.3规定进行检验按QB/T2774—2006的5.4规定进行检验按QB/T2774—2006的5.5规定进行检验按QB/T2774——2006的5.11规定进行检验按QB/T2774—2006的5.13.2规定进行检验按QB/T2774—2006的5.12规定进行检验按QB/T2774—2006的5.8规定进行检验按QB/T2774—2006的5.9规定进行检验用卷笔刀卷削,目测卷削面
按QB/T2774—2006的5.10规定并对照铅笔、蜡笔缺陷标准样品进行检验按QB/T2774—2006的5.7规定进行检验按QB/T2774—2006的5.7规定进行检验检验项目
夹铅芯力
输铅芯性能
芯尖受力
出铅芯长度
耐冲击性能
笔夹弹性
检验项目
软化点”
抗折力”
描绘性能
活动铅笔物理检验项目
质量要求
按QB/T1023—2007的4规定
按QB/T1023—2007的4规定
按QB/T1023—2007的4规定
按QB/T1023—2007的4规定
按QB/T1023—2007的4规定
按QB/T1023—2007的4规定
SN/T0749—2010
检验方法
按QB/T1023—2007的5.1规定进行检验按QB/T1023—2007的5.4规定进行检验按QB/T1023—2007的5.2规定进行检验按QB/T1023—2007的5.3规定进行检验按QB/T1023—2007的5.7规定进行检验按QB/T1023-—2007的5.6规定进行检验表4
蜡笔物理检验项目
质量要求
按QB1336—2000的4.4规定
按QB1336—2000的4.5规定
按QB1336—2000的4.1规定
按QB1336-—2000的4.3规定
\油彩粉笔参见附录C执行。
检验项目
8项可迁移元素
检验方法
按QB1336—2000的5.4规定进行检验按QB1336—2000的5.5规定进行检验按QB1336—2000的5.1规定进行检验按QB1336—2000的5.3规定进行检验铅笔类、蜡笔类产品化学检验项目质量要求
按GB6675—2003附录C规定
检验方法
按GB6675—2003附录C规定进行检验理化检测实行周期检测,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正常生产时,1年不少于一次的检验;当设计新产品,改进老产品设计及生产工艺条件有较大改变时;停止出口半年或半年以上,重新出口的;国家质检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结果判定
外观检验结果判定
外观检验AQL值为10。
外观检验中发现不合格品数小于或等于相应Ac,则判该检验批外观检验合格,大于或等于Re,则判定为该批外观检验不合格。
理化检测结果判定
理化检测全部合格则判该检验批理化检测合格,理化检测发现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则判定为该检验批理化检测不合格。
检验批结果判定
当外观检验和理化检测均合格,则判定该批合格,当外观检验和理化检测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则判定该检验批不合格。
不合格的处置
出口检验不合格的处置
出口外观检验不合格的处置
合格批中,应将外观检验不合格品更换为合格品。3
SN/T0749—2010
不合格批经返工整理后,允许重新检验一次。7.1.2理化检测不合格的处置
物理项目不合格经返工整理后,允许重新检验一次;化学项目不合格为最终不合格。7.2进口检验不合格的处置
进口检验不合格批,经技术处理后,允许重新检验一次;化学项目不合格为最终不合格8检验有效期
检验有效期为12个月。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进出口木杆石墨、颜色铅笔、铅芯常见外观缺陷检验细则表A.1
SN/T0749—2010
进出口木杆石墨、颜色铅笔、铅芯常见外观缺陷检验细则项
节疱、虫酮
杆面缺伤
笔端缺损
漆膜粘坏
标志不清;商际异位
橡皮及橡皮缺陷
杆形不感:
笔杆弯曲变形
徐层遮盖度/
油漆凸粒及异物
印花木全
拉糊杆
抽面、推条缺陷
沾头不齐
尖断缺
套装颜色铅笔重复色差
套装盒(袋)长度误差
色芯与笔杆涂层不一致
笔杆沾污
铅芯长度误差
铅芯外观
“本细则未包括内容按有关规定执行。b检测方法参见附录D执行。
不允许
黑<3;白≤6,虫<1其中允许一处面积≤4
不明显,≤1/3杆长
≤2×2
两头≤2:—头≤5
总面积≤4
不允许
不允许
圆杆:直径≤5;角杆:对角线≤4弯曲度≤0.4
不应露底
≤1×2
非主要部位允许≤25
≤2×10
封项完全
≤铅芯面积1/4
不允许
≤±1
不允许
≤±1
挺直、圆整、光滑、无弯
SN/T0749—2010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出口蜡笔(油彩粉笔)常见外观缺陷检验细则表B.1
出口蜡笔(油彩粉笔)常见外观缺陷检验细则项目
套装蜡笔重复色差
笔端叠层
笔尖蜂眼
杂点异色
笔头不正
笔身平整度
笔尖缺伤
蜡笔与卷纸色泽不一致
本细则未包括内容按有关规定执行。单位
不允许
不允许
≤3两处≤4-处
缝隙≤1×1.5,周长≤1/4
不允许≤2
不允许
纹络≤1/3笔身
不允许
≤1×7
不允许
不允许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油彩粉笔物理性能的检测
C.1出口油彩粉笔色泽、描绘性能、笔身外观、卷纸的检验按表3执行。C.2软化点
C.2.1质量要求:不低于45℃。
C.2.2检验方法:按QB1336规定进行检验。C.3抗折力
C.3.1质量要求不低于3N。
SN/T0749—2010
检验方法:按QB1336规定进行检验,测试时两个支点间距为30mm,如图C.1所示。单位mm
SN/T0749—2010
D.1杆形不良检验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笔杆缺陷的检测
D.1.1杆形不良是由圆杆或角杆铅笔的截面最大与最小直径或对角线之差和实测平均值的比率确定的,其比率愈大,杆形愈差。按式(D.1)计算:D% =
式中:
D,最大直径或对角线;
D——最小直径或对角线。
D, + Dz
D.1.2杆形不良的检测方法:用外径游标卡尺实际测量其数值(见图D.1)。D
D.2笔杆弯曲变形检测
.(D.1)
采用图D.2所示的弯曲度测定仪或其他类似的仪器来进行,在固定平盘上移动铅笔或彩色铅笔,然后测定铅笔杆的最大弯曲度。刻度式千分表
铝笔或彩色铅笔(移动)
书号:155066·2-20838
SN/T 0749-20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代替SN/T0749—1999
进出口铅笔、蜡笔检验规程
Rules for the inspection for import and export pencil and crayon2010-03-0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10-09-16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人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进出口铅笔、蜡笔检验规程
SN/T 0749—2010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剧厂印剧*
开本880×12301/16
2010年5月第一版
印张0.75字数15千字
2010年5月第一次印刷
印数1—1600
书号:155066·2-20838
本标准代替SN/T0749一1999《出口铅笔、蜡笔检验规程》。本标准与SN/T0749—1999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扩大了标准的适用范围;
修改了不合格分类;
增加了铅笔、铅芯检验的检验内容;修改了有害可迁移元素含量的检测方法;修改了不合格的处置。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C、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SN/T0749—2010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天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克虎、矫丽珍、冯润中、赵建忠、朱超、孙明波、王强。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SN/T0749-1999
1范围
进出口铅笔、蜡笔检验规程
SN/T0749—2010
本标准规定了进出口铅笔、蜡笔类产品的抽样、分类、检验、结果判定和不合格处置。本标准适用于进出口铅笔、蜡笔类产品的检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一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6675—2003国家玩具安全技术规范QB/T1023—2007活动铅笔
QB/T1024活动铅笔用黑铅芯
QB1336—2000蜡笔
QB/T2774—2006铅笔
3术语和定义
GB/T2828.1QB/T2774、QB/T
1023、QB
本标准。
检验批lot
1024、QB13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以同一周期生产的同一品钟、同子货号或合同、同一出口国别或地区的产品确定为一个检验批。4产品分类
铅笔类包括铅笔、颜色铅笔、活动铅笔、纸卷铅笔、炭化(铅)笔人塑杆铅笔及铅芯。4.2蜡笔类包括儿童绘画、书写议号用的蜡笔和油彩粉笔5检验
5.1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分为外观检验和理化检测。外观检验项目见附录A和附录B,理化检测项目见表2至表4。5.2抽样方案
5.2.1外观检验抽样
采用GB/T2828.1特殊检验水平S-4正常一次抽样方案,抽样数量及结果判定见表1。表1外观检验抽样数量及结果判定表批量数
91~150
样品数
SN/T0749—2010
批量数
151~500
501~1200
1201~10000
10001-35000
35001~500000
500001及其以上
样品数
表1(续)
理化检测抽样
物理项目按QB/T2744、QB/T1023,QB/T1024,QB1336规定执行,化学检测项目随机抽取代表性样品6支(套)。
5.3检验要求
外观检验要求
对代表性样品按规范性附录A、附录B所列检验内容在2001x~2501x照度的白炽灯下逐个进行目测检验。
当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符合指标要求,则判定为不合格5.3.2
理化检测要求
按表2至表5所列检验内容、检验方法进行检验。表2
铅笔类产品物理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
芯尖受力
笔杆结合率度
笔杆漆膜下载标准就来标准下载网
杆内短芯
皮头拉力
卷性能
偏芯数
笔杆直径
笔杆长度
质量要求
按QB/T2774—2006的4.1规定
按QB/T2774—2006的4.1规定
按QB/T2774—2006的4.1规定
按QB/T2774—2006的4.1规定
按QB/T2774—2006的4.1规定
按QB/T2774—2006的4.5规定
按QB/T2774—2006的4.5规定
按QB/T2774—2006的4.5规定
按QB/T2774-—2006的4.5规定
按QB/T2774—2006的4.5规定
卷削面应光洁平整,
不应出现块状木眉脱落
按QB/T2774—2006的4.5规定
按QB/T2774—2006的4,3规定
按QB/T2774—2006的4.4规定
检验方法
按QB/T2774—2006的5.1规定进行检验按QB/T2774—2006的5.2规定进行检验按QB/T2774--2006的5.3规定进行检验按QB/T2774—2006的5.4规定进行检验按QB/T2774—2006的5.5规定进行检验按QB/T2774——2006的5.11规定进行检验按QB/T2774—2006的5.13.2规定进行检验按QB/T2774—2006的5.12规定进行检验按QB/T2774—2006的5.8规定进行检验按QB/T2774—2006的5.9规定进行检验用卷笔刀卷削,目测卷削面
按QB/T2774—2006的5.10规定并对照铅笔、蜡笔缺陷标准样品进行检验按QB/T2774—2006的5.7规定进行检验按QB/T2774—2006的5.7规定进行检验检验项目
夹铅芯力
输铅芯性能
芯尖受力
出铅芯长度
耐冲击性能
笔夹弹性
检验项目
软化点”
抗折力”
描绘性能
活动铅笔物理检验项目
质量要求
按QB/T1023—2007的4规定
按QB/T1023—2007的4规定
按QB/T1023—2007的4规定
按QB/T1023—2007的4规定
按QB/T1023—2007的4规定
按QB/T1023—2007的4规定
SN/T0749—2010
检验方法
按QB/T1023—2007的5.1规定进行检验按QB/T1023—2007的5.4规定进行检验按QB/T1023—2007的5.2规定进行检验按QB/T1023—2007的5.3规定进行检验按QB/T1023—2007的5.7规定进行检验按QB/T1023-—2007的5.6规定进行检验表4
蜡笔物理检验项目
质量要求
按QB1336—2000的4.4规定
按QB1336—2000的4.5规定
按QB1336—2000的4.1规定
按QB1336-—2000的4.3规定
\油彩粉笔参见附录C执行。
检验项目
8项可迁移元素
检验方法
按QB1336—2000的5.4规定进行检验按QB1336—2000的5.5规定进行检验按QB1336—2000的5.1规定进行检验按QB1336—2000的5.3规定进行检验铅笔类、蜡笔类产品化学检验项目质量要求
按GB6675—2003附录C规定
检验方法
按GB6675—2003附录C规定进行检验理化检测实行周期检测,当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正常生产时,1年不少于一次的检验;当设计新产品,改进老产品设计及生产工艺条件有较大改变时;停止出口半年或半年以上,重新出口的;国家质检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结果判定
外观检验结果判定
外观检验AQL值为10。
外观检验中发现不合格品数小于或等于相应Ac,则判该检验批外观检验合格,大于或等于Re,则判定为该批外观检验不合格。
理化检测结果判定
理化检测全部合格则判该检验批理化检测合格,理化检测发现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则判定为该检验批理化检测不合格。
检验批结果判定
当外观检验和理化检测均合格,则判定该批合格,当外观检验和理化检测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合格,则判定该检验批不合格。
不合格的处置
出口检验不合格的处置
出口外观检验不合格的处置
合格批中,应将外观检验不合格品更换为合格品。3
SN/T0749—2010
不合格批经返工整理后,允许重新检验一次。7.1.2理化检测不合格的处置
物理项目不合格经返工整理后,允许重新检验一次;化学项目不合格为最终不合格。7.2进口检验不合格的处置
进口检验不合格批,经技术处理后,允许重新检验一次;化学项目不合格为最终不合格8检验有效期
检验有效期为12个月。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进出口木杆石墨、颜色铅笔、铅芯常见外观缺陷检验细则表A.1
SN/T0749—2010
进出口木杆石墨、颜色铅笔、铅芯常见外观缺陷检验细则项
节疱、虫酮
杆面缺伤
笔端缺损
漆膜粘坏
标志不清;商际异位
橡皮及橡皮缺陷
杆形不感:
笔杆弯曲变形
徐层遮盖度/
油漆凸粒及异物
印花木全
拉糊杆
抽面、推条缺陷
沾头不齐
尖断缺
套装颜色铅笔重复色差
套装盒(袋)长度误差
色芯与笔杆涂层不一致
笔杆沾污
铅芯长度误差
铅芯外观
“本细则未包括内容按有关规定执行。b检测方法参见附录D执行。
不允许
黑<3;白≤6,虫<1其中允许一处面积≤4
不明显,≤1/3杆长
≤2×2
两头≤2:—头≤5
总面积≤4
不允许
不允许
圆杆:直径≤5;角杆:对角线≤4弯曲度≤0.4
不应露底
≤1×2
非主要部位允许≤25
≤2×10
封项完全
≤铅芯面积1/4
不允许
≤±1
不允许
≤±1
挺直、圆整、光滑、无弯
SN/T0749—2010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出口蜡笔(油彩粉笔)常见外观缺陷检验细则表B.1
出口蜡笔(油彩粉笔)常见外观缺陷检验细则项目
套装蜡笔重复色差
笔端叠层
笔尖蜂眼
杂点异色
笔头不正
笔身平整度
笔尖缺伤
蜡笔与卷纸色泽不一致
本细则未包括内容按有关规定执行。单位
不允许
不允许
≤3两处≤4-处
缝隙≤1×1.5,周长≤1/4
不允许≤2
不允许
纹络≤1/3笔身
不允许
≤1×7
不允许
不允许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油彩粉笔物理性能的检测
C.1出口油彩粉笔色泽、描绘性能、笔身外观、卷纸的检验按表3执行。C.2软化点
C.2.1质量要求:不低于45℃。
C.2.2检验方法:按QB1336规定进行检验。C.3抗折力
C.3.1质量要求不低于3N。
SN/T0749—2010
检验方法:按QB1336规定进行检验,测试时两个支点间距为30mm,如图C.1所示。单位mm
SN/T0749—2010
D.1杆形不良检验
附录D
(资料性附录)
笔杆缺陷的检测
D.1.1杆形不良是由圆杆或角杆铅笔的截面最大与最小直径或对角线之差和实测平均值的比率确定的,其比率愈大,杆形愈差。按式(D.1)计算:D% =
式中:
D,最大直径或对角线;
D——最小直径或对角线。
D, + Dz
D.1.2杆形不良的检测方法:用外径游标卡尺实际测量其数值(见图D.1)。D
D.2笔杆弯曲变形检测
.(D.1)
采用图D.2所示的弯曲度测定仪或其他类似的仪器来进行,在固定平盘上移动铅笔或彩色铅笔,然后测定铅笔杆的最大弯曲度。刻度式千分表
铝笔或彩色铅笔(移动)
书号:155066·2-20838
SN/T 0749-2010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商检行业标准(SN)标准计划
- SN/T4549-2016 出口商品运输包装开口马口铁罐检验规程
- SN/T4656.4-201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第4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
- SN/T4585-2016 出口食品中甲基砷酸、二甲次胂酸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 SN/T4551-2016 过境粮食检验检疫管理规范
- SN/T4656.1-201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第1部分:白假丝酵母菌
- SN/T1010-2001 出口合成革鞋检验规程
- SN/T4656.2-201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第2部分:大肠埃希氏菌
- SN/T4656.5-2016 进出口纺织品生物安全检验方法第5部分:菌落总数
- SN/T4453-2016 出口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子分型SPA基因分型方法
- SN/T2300-2009 国境口岸蚊类携带基孔肯雅病毒的检测方法
- SN/T3698-2013 辐射骚扰测试系统期间核查方法
- SN/T4529.1-2016 供港食品全程RFID溯源规程第1部分:水果
- SN/T2268-2009 漆包线中有机挥发物含量的测定 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
- SN/T4426-2016 出口食品加工卫生表面取样技术方法
- SN/T4454-2016 出口植物油中胆甾二烯、菜甾二烯、豆甾二烯、豆甾三烯含量的测定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