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 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国家标准(GB)】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0 02:22:43
- GB50011-2010
- 现行
标准号:
GB 50011-2010
标准名称: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10-05-3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22.53 MB
替代情况:
替代GB 50011-2001废止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2010-05-31
2010-12-0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实施
联合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GB50011-2010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0年12月1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抗囊设计规范
Code for seisnic design of buildingsGB 50011 - 2010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
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
北京密东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开本:850×1168毫米1/32印张:15%字数:450千字2010年8月第一版2010年8月第·次印刷定价:78.00元
统—书号:15112·17898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如有即装质量问题,可寄本杜退换(邮政编码100037)
本社网址:http://cabp.com cn网上书店:http://china-building.com.cn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609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11-2010,自2010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1. 0.2、1.0. 4、3. 1.1、3.3. 1、3.3.2、3.4.1、3. 5.2、3. 7. 1、3.7.4、3.9. 1、3.9.2、3. 9. 4、3. 9. 6、4. 1.6、4. 1.8、4. 1. 94.2.2、4.3.24.4.5、5. 1.1、5. 1.3、5. 1.4、5.1.6、5.2.5、5.4.1、5.4.2、5. 4. 3、6. 1.2、6.3.3、6.3.7、6. 4.3、7.1.2、7. 1. 5、7. 1.8、7. 2. 4、7. 2, 6、7. 3. 1、7. 3. 3、7. 3. 5、7. 3. 6、7.3.8、7. 4. 1、7. 4. 4、7.5.7、7.5.8、8. 1. 3、8. 3. 1、8.3.6、8.4.1、8.5.1、10.1.3、10.1.12、10.1.15、12.1.5、12.2.112.2.9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同时废止。
本规范电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5月31日
本规范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6]77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勘察、研究和教学单位对《建筑抗囊设计规范》GB50011-2001进行修订而成。
修订过程中,编制组总结了2008年汶川地震震害经验,对灾区设防烈度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有关山区场地、框架结构填充墙设置、砌体结构楼梯间、抗震结构施工要求的强制性条文,提高了装配式楼板构造和钢筋伸长率的要求。此后,继续开展了专题研究和部分试验研究,调查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大地震(包括汶川地震)的经验教训,采纳了地震工程的新科研成果,考虑了我国的经济条件和工程实践,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勘察、科研、教学单位及抗震管理部门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充实和试设计,最后经审查定稿。本次修订后共有14章12个附录。除了保持2008年局部修订的规定外,主要修订内容是:补充了关于7度(0.15g)和8度(0.30g)设防的抗震措施规定,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调整了设计地震分组;改进了土壤液化判别公式;调整了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阻尼调整参数、钢结构的阻尼比和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隔震结构的水平向减震系数的计算,并补充了大跨屋盖建筑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提高了对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底部框架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要求;提出了钢结构房屋抗震等级并相应调整了抗震措施的规定:改进了多层体房屋,混凝土抗震墙房屋、配筋砌体房屋的抗震措施;扩大了隔震和消能减震房屋的适用范围;新增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原则以及有关4
大跨屋盖建筑,地下建筑、框排架厂房、钢支撑-混凝王框架和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抗震设计规定。取消了内框架砖房的内容。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交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中国筑科学研究院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管理组(邮编:100013,F-mail:GB50011-cabr(a163.com)。
毛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电子程设计院、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南建筑设计院,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设计研究院、云南省设计院、川省建筑设计院,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中治集团建筑研究总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云南大学、广州大学、大莲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
要起草人:黄世敏王亚勇(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列,丁洁民?方泰生邓华?叶燎原?冯远吕西林刘琼祥李亮李惠李霆
李小军李亚明李英民李国强杨林德苏经宇肖 伟吴明舜辛鸿博 张瑞龙陈炯陈富生[
欧进萍郁银泉易方民
罗开海
柯长华
钱稼茹
曹文宏
程才渊
薛彦涛
主要审查人:徐培福
周正华
周炳章
娄 宇 姜文伟
周锡元
周福霖
袁金西
钱基宏
徐建徐永基唐曹明容柏生
符圣聪
傅学怡
章一萍葛学礼董津城
蔡益燕
曾德民窦南华
薛慧立
戴国莹
昊学敏
刘志刚(以下按姓氏笔画排
刘树屯 李 黎 李学兰
陈国义侯忠良
莫庸顾宝和高孟谭黄小坤程懋堃1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2主要符号.…
基本规定
目藍次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
地震影响
场地和地基
建筑形体及其构件布置的规则性结构体系
结构分析
非结构构件
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
结构材料与施工
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
++++++++++++++++.
建筑物地震反应观测系统
4场地、地基和基础
A.1场地
4.2天然地基和基础
4.3液化土和软士地基
A.4桩基
5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
5.1一般规定
5.2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竖问地震作用计算
5.4截面抗震验算
5.5抗震变形验算
6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
6.1-般规定
6.2计算要点
6.3框架的基本抗震构造措施
6.4抗震墙结构的基本抗震构造措施·6.5框架-抗震墙结构的基本抗震构造措施6.6板柱-抗震墙结构抗震设计要求6.7简体结构抗震设计要求
7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7.1
一般规定
7.2计算要点
多层砖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多层砌块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8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
一般规定
计算要点
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
钢框架-中心支撑结构的抗露构造措施8.4
钢框架-偏心支撑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9 单层工业厂房
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
9.2单层钢结构厂房
9.3单层砖柱厂房
10空旷房屋和大跨屋盖建筑
10.1单层空旷房屋
10.2大跨屋盖建筑
11土、木、石结构房屋
11.1一般规定
11.2生土房屋
11.3木结构房屋
11.4石结构房屋
12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
12.1一般规定
12.2房屋隔震设计要点
12.3房屋消能减震设计要点
13非结构构件wwW.bzxz.Net
一般规定
13.2基本计算要求
13.3建筑非结构构件的基本抗震措施13.4建筑附属机电设备支架的基本抗震措施14地下建筑
一般规定
计算要点
抗震构造措施和抗液化措施
附录A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
附录B
附录C
高强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要求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要求框架梁柱节点核芯区截面抗震验算附录D
附录E转换层结构的抗震设计要求附录F
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房屋抗震设计要求
附录G钢支撑-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简结构房屋抗震设计要求,
附录H多层工业厂房抗震设计要求附录」单层厂房横向平面排架地震作用效应调整附录K单层厂房纵向抗震验算
附录I,隔震设计简化计算和砌体结构隔震措施附录M实现抗震性能设计自标的参考方法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Chapter 1General
CONTENTS
Chapter 2 Terms and Symbols
2.1 Terms .
2.2 Symbols
Chapter 3 Basic Reguirements of Seismic Design ...3. 1 Category and Criterion for SeismicPrceaution of Buildings
3.2 Earthquake Strong Motion3. 3 Site and Base
3. 4 Regularity of Building Configuration andStruetural Assernbly
3.5 Structural System
3. 6 Structural Analysis -
3. 7 Nonstructural Components3. 8 Isolation and Energy-Dissipation3. 9 Materials and Construction3, l0 Performance-Based Design of Buildings3, 1l Strong Motion Ohservation System of BuildingsChapter 4 Site, Soils and Foundation4. 1 Site
4. 2Foundations on Soil
4. 3Liquefaction and Soft Soils4. 4 Pile Foundalions
餐营中
Chapter 5 Earthquake Action and Seismic Checkingfor Structurcs ...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GB50011-20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2010-05-31
2010-12-01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实施
联合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Code for seismic design of buildingsGB50011-2010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010年12月1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抗囊设计规范
Code for seisnic design of buildingsGB 50011 - 2010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各地新华书店、建筑书店经销
北京红光制版公司制版
北京密东印刷有限公司印刷
开本:850×1168毫米1/32印张:15%字数:450千字2010年8月第一版2010年8月第·次印刷定价:78.00元
统—书号:15112·17898
版权所有翻印必究
如有即装质量问题,可寄本杜退换(邮政编码100037)
本社网址:http://cabp.com cn网上书店:http://china-building.com.cn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609号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11-2010,自2010年12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1. 0.2、1.0. 4、3. 1.1、3.3. 1、3.3.2、3.4.1、3. 5.2、3. 7. 1、3.7.4、3.9. 1、3.9.2、3. 9. 4、3. 9. 6、4. 1.6、4. 1.8、4. 1. 94.2.2、4.3.24.4.5、5. 1.1、5. 1.3、5. 1.4、5.1.6、5.2.5、5.4.1、5.4.2、5. 4. 3、6. 1.2、6.3.3、6.3.7、6. 4.3、7.1.2、7. 1. 5、7. 1.8、7. 2. 4、7. 2, 6、7. 3. 1、7. 3. 3、7. 3. 5、7. 3. 6、7.3.8、7. 4. 1、7. 4. 4、7.5.7、7.5.8、8. 1. 3、8. 3. 1、8.3.6、8.4.1、8.5.1、10.1.3、10.1.12、10.1.15、12.1.5、12.2.112.2.9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同时废止。
本规范电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0年5月31日
本规范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6]77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会同有关的设计、勘察、研究和教学单位对《建筑抗囊设计规范》GB50011-2001进行修订而成。
修订过程中,编制组总结了2008年汶川地震震害经验,对灾区设防烈度进行了调整,增加了有关山区场地、框架结构填充墙设置、砌体结构楼梯间、抗震结构施工要求的强制性条文,提高了装配式楼板构造和钢筋伸长率的要求。此后,继续开展了专题研究和部分试验研究,调查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大地震(包括汶川地震)的经验教训,采纳了地震工程的新科研成果,考虑了我国的经济条件和工程实践,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征求了有关设计、勘察、科研、教学单位及抗震管理部门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充实和试设计,最后经审查定稿。本次修订后共有14章12个附录。除了保持2008年局部修订的规定外,主要修订内容是:补充了关于7度(0.15g)和8度(0.30g)设防的抗震措施规定,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调整了设计地震分组;改进了土壤液化判别公式;调整了地震影响系数曲线的阻尼调整参数、钢结构的阻尼比和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隔震结构的水平向减震系数的计算,并补充了大跨屋盖建筑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提高了对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底部框架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要求;提出了钢结构房屋抗震等级并相应调整了抗震措施的规定:改进了多层体房屋,混凝土抗震墙房屋、配筋砌体房屋的抗震措施;扩大了隔震和消能减震房屋的适用范围;新增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原则以及有关4
大跨屋盖建筑,地下建筑、框排架厂房、钢支撑-混凝王框架和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抗震设计规定。取消了内框架砖房的内容。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交北京市北三环东路30号中国筑科学研究院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管理组(邮编:100013,F-mail:GB50011-cabr(a163.com)。
毛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参编单位: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电子程设计院、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南建筑设计院,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建筑设计研究院、云南省设计院、川省建筑设计院,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中建国际(深圳)设计顾问有限公司、中治集团建筑研究总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中国中元国际工程公司、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云南大学、广州大学、大莲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
要起草人:黄世敏王亚勇(以下按姓氏笔画排列,丁洁民?方泰生邓华?叶燎原?冯远吕西林刘琼祥李亮李惠李霆
李小军李亚明李英民李国强杨林德苏经宇肖 伟吴明舜辛鸿博 张瑞龙陈炯陈富生[
欧进萍郁银泉易方民
罗开海
柯长华
钱稼茹
曹文宏
程才渊
薛彦涛
主要审查人:徐培福
周正华
周炳章
娄 宇 姜文伟
周锡元
周福霖
袁金西
钱基宏
徐建徐永基唐曹明容柏生
符圣聪
傅学怡
章一萍葛学礼董津城
蔡益燕
曾德民窦南华
薛慧立
戴国莹
昊学敏
刘志刚(以下按姓氏笔画排
刘树屯 李 黎 李学兰
陈国义侯忠良
莫庸顾宝和高孟谭黄小坤程懋堃1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2主要符号.…
基本规定
目藍次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和设防标准
地震影响
场地和地基
建筑形体及其构件布置的规则性结构体系
结构分析
非结构构件
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
结构材料与施工
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
++++++++++++++++.
建筑物地震反应观测系统
4场地、地基和基础
A.1场地
4.2天然地基和基础
4.3液化土和软士地基
A.4桩基
5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
5.1一般规定
5.2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竖问地震作用计算
5.4截面抗震验算
5.5抗震变形验算
6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
6.1-般规定
6.2计算要点
6.3框架的基本抗震构造措施
6.4抗震墙结构的基本抗震构造措施·6.5框架-抗震墙结构的基本抗震构造措施6.6板柱-抗震墙结构抗震设计要求6.7简体结构抗震设计要求
7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7.1
一般规定
7.2计算要点
多层砖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多层砌块房屋抗震构造措施
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抗震构造措施·*8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
一般规定
计算要点
钢框架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
钢框架-中心支撑结构的抗露构造措施8.4
钢框架-偏心支撑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9 单层工业厂房
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
9.2单层钢结构厂房
9.3单层砖柱厂房
10空旷房屋和大跨屋盖建筑
10.1单层空旷房屋
10.2大跨屋盖建筑
11土、木、石结构房屋
11.1一般规定
11.2生土房屋
11.3木结构房屋
11.4石结构房屋
12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
12.1一般规定
12.2房屋隔震设计要点
12.3房屋消能减震设计要点
13非结构构件wwW.bzxz.Net
一般规定
13.2基本计算要求
13.3建筑非结构构件的基本抗震措施13.4建筑附属机电设备支架的基本抗震措施14地下建筑
一般规定
计算要点
抗震构造措施和抗液化措施
附录A我国主要城镇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地震分组
附录B
附录C
高强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要求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要求框架梁柱节点核芯区截面抗震验算附录D
附录E转换层结构的抗震设计要求附录F
配筋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抗震墙房屋抗震设计要求
附录G钢支撑-混凝土框架和钢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简结构房屋抗震设计要求,
附录H多层工业厂房抗震设计要求附录」单层厂房横向平面排架地震作用效应调整附录K单层厂房纵向抗震验算
附录I,隔震设计简化计算和砌体结构隔震措施附录M实现抗震性能设计自标的参考方法本规范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Chapter 1General
CONTENTS
Chapter 2 Terms and Symbols
2.1 Terms .
2.2 Symbols
Chapter 3 Basic Reguirements of Seismic Design ...3. 1 Category and Criterion for SeismicPrceaution of Buildings
3.2 Earthquake Strong Motion3. 3 Site and Base
3. 4 Regularity of Building Configuration andStruetural Assernbly
3.5 Structural System
3. 6 Structural Analysis -
3. 7 Nonstructural Components3. 8 Isolation and Energy-Dissipation3. 9 Materials and Construction3, l0 Performance-Based Design of Buildings3, 1l Strong Motion Ohservation System of BuildingsChapter 4 Site, Soils and Foundation4. 1 Site
4. 2Foundations on Soil
4. 3Liquefaction and Soft Soils4. 4 Pile Foundalions
餐营中
Chapter 5 Earthquake Action and Seismic Checkingfor Structurcs ...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4806.9-202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42061-2022 医疗器械 质量管理体系 用于法规的要求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