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其他行业标准 >>
- 08D800-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室外布线

【其他行业标准】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室外布线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9-06 15:18:15
- 08D800-7
- 现行
标准号:
08D800-7
标准名称: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室外布线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
实施日期:
2008-07-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58.26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图集适用于一般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一般工业工程(房屋建筑部分)的电气工程设计和施工,也可用于建筑电气工程的监理、施工及验收参考。 08D800-7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室外布线 08D800-7

部分标准内容:
批准部门
主编单位
实行日期
编制说明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
室外布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
全国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强电专家委员会二00八年七月一日
电缆布线设计要点
电缆数设要求
电缆与其他物体间的最小距离
直埋敷设
电缆直埋数设
电缆直埋转角段
电缆直埋分支段
电缆直埋最小允许距高
电缆与室外地下设施平行敷设
电缆与铁路、公路平行交叉数设电缆与热力管沟交叉设
混凝土管块直埋敷设
混衰土管块规格及组合图
硬聚氨乙烯管规格及组合图
室外电缆沟
室外电缆沟
角钢支架
电缆沟主架安装
电缆沟支架组合表
电缆沟集水井
电缆沟无机堵料阻火墙
电缆隧道
电缆隧道直线段
电缆隧道45°转角段
电缆隧道90°转角段
电缆隧道分支段
电缆隧道交叉段
电缆隧道终端段
电缆隧道单侧加宽段
电缆隧道双侧加宽段
电缆隧道标高变化段
电缆隧道出口做法
批准文号建质[2008]70号
统一编号
GJBT-1062
图集号
08D800-7
主编单位负责人
主编单位技术负责人私丁惠
技术审定人英感体
设计负责
电缆与一般管道交叉数设
电缆与电缆交叉敷设
电缆直埋接头的数设
电缆在20°~50°斜坡地段的数设电缆由壕沟引入建筑物的数设
电缆由壕沟引至电杆上数设
电缆标示装置
电缆标示桩
直埋电缆保护板
穿保护管或排管敷设
海泡石纤维水泥管直埋敷设
海泡石纤维水泥管、垫块规格尺寸及组合图目录
审核王素美校对朱立形心设计焦鹤勇值力自地下室进入电缆隧道做法
电缆井
电缆手孔、人孔井类型及规格
小型电缆手孔井
中型电缆手孔井
小型直通型电缆人孔井
小型三通型电缆人孔井
小型四通型电缆人孔井
小型150°转角型电缆人孔井
小型135°转角型电缆人孔井
小型120°转角型电缆人孔井
小型90°转角型电缆人孔井
电缆并防水做法
电缆井集水坑做法
拉力环及预埋钢管、钢板的做法电缆终端头、接头
WR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终端头热缩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终端头热缩型塑料绝缘电缆终端头
预制式户外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终端头目
审核王素美校对朱立形心股计 焦鹤男值.21
·· 24
. ·28
· · 32
图集号
··62
·· 64
· · 74
. - 86
图集号
808007
0818007
玄下载
吕打印
08D800-7
[ 视图
格式:PDF1页数:1111上传日期:2022-11-2201:10:581浏览次数:100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
室外布线
批准部门
主编单位
实行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
全国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强电专家委员会二00八年七月一日
编制说明
电缆布线设计要点
电缆数设要求
电缆与其他物体间的最小距离
直埋敷设
电缆直埋敷设
电缆直埋转角段
电缆直埋分支段
电缆直埋最小允许距高
电缆与室外地下设施平行设
电缆与铁路、公路平行交叉数设电缆与热力管沟交叉敷设
混凝土管块直埋数设
混凝土管块规格及组合图
硬聚氯乙烯管规格及组合图
室外电缆沟
室外电缆沟
角钢支架
电缆沟主架安装
电缆沟支架组合表
电缆沟集水井
电缆沟无机堵料阻火墙
电缆隧道
电缆隧道直线段
电缆隧道45°转角段
电缆隧道90°转角段
电缆隧道分支段
电缆隧道交叉段
批准文号
统一编号
图集号
建质[2008]70号
GJBT-1062
08D800-7
A标记
下载积分:800
批注
自加入阅读清单,
主编单位负责人
主编单位技术负责人私丁
技术审定人英体
设计负责人入
电缆与一般管道交叉数设
· · 17
电缆与电缆交叉敷设
电缆直埋接头的数设
电缆在20°~50°斜坡地段的数设电缆由壕沟引入建筑物的设
电缆由壕沟引至电杆上数设
电缆标示装置
电缆标示桩Www.bzxZ.net
直埋电缆保护板
穿保护管或排管敷设
海泡石纤维水泥管直埋数设
海泡石纤维水泥管、垫块规格尺寸及组合图目
审核王素美美校对朱立形来设计焦鹤勇值自地下室进入电缆隧道做法
电缆井
电缆手孔、人孔井类型及规格
小型电缆手孔井
中型电缆手孔井
小型直通型电缆人孔井
小型三通型电缆人孔井
小型四通型电缆人孔井
小型150°转角型电缆人孔井
小型135°转角型电缆人孔井
小型120°转角型电缆人孔井
小型90°转角型电缆人孔井
电缆并防水做法
电缆井集水坑做法
拉力环及预埋钢管、钢板的做法电缆终端头、接头
· ·24
. · 25
· ·32
图集号
· · 64
. ·70
088007
热缩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接头热缩型塑料绝缘电缆接头
塑料盒式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接头架空线路
架空线路设计要点
架空线与地面建筑物之间的最小距离220/380V单元杆型一览图
TN-C系统重复接地图
低压架空引入线装置安装做法
10(6)kV铁横担直线杆型示意图
10(6)kV铁横担转角杆型示意图
10(6)kV铁横担终端杆型示意图
10(6)kV铁横担分歧杆型示意图
10(6)kV铁横担转角分歧杆型示意图10(6)kV铁横担带避雷线杆型示意图10(6)kV接地装置安装图
电气线路合理输送功率和距高
复合电缆支架
STABILOY合金电缆技术参数
5编制方式
. · 91
.. · 102
.· · 103
··106
· · 110
1设计依据
编制说明
根据建设部建质[2005]137号文“关于印发《2005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的通划进行编制。《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JCJ16-2008
GB502172007
GB5006197
SDJ20687(200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统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国家现行的相关标准
2编制目的
GB50168-2006
GB50303-2002
编制本图集是为了适应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达到民用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快速查找、提高设计和施工质量的目的。3编制原则
本图集以现行国家标准和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为编制基础,一方面将民用建筑电气工程中应用量大、面广的标准图加以提炼汇编,另一方面将近几年民用建筑电气行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方法加以补充,编制成一套(共8本)常用的、实用的《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标准图集。4适用范围
本图集适用于一般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一般工业工程(房屋建筑部分)的电气工程设计和施工,也可用于建筑电气工程的监理、施工及验收参考。
编制说明
审核王素美校对朱立形设计焦鹤男在品编制说明
7使用要求
本图集有三种编制形式:新编、直接调用、整合修编,新编:根据新技术、新产品和工程需要编制的图纸;直接引用:根据设计人员的雷求,从现行国家标准设计图集中直接引用的图纸,原图有错的加以更正:整合修编:在现行国家标准设计图集的基础上进行修编,把工程中比较常用的部分及需要补充的部分汇集在一起的图纸,便于设计、施工人员使用。直接引用图采用原有签名新编和整合修编图采用新的签名。图集中图形和文字号采用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常用图形特号和文字符号》00DX001中的图形和文字符号。
6主要内容
本图集基于《建筑电气带用数据》04DX101-1、《35kV及以下电数设》94D101-5、《电缆防火阻燃设计与施工》06D105、《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07SD101-8、《户外电力电缆终端头》93D101-2、《电力电缆接头》93D101-3、《电力电缆终端头。接头》93D101-4、《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安装》03D103八本国家建筑标准图集,汇编了有关电绩线路、架空线路的常用数据,电力电缆线路室外直埋、电缆沟、隧道、穿管敷设做法电缆沟防火封堵做法,小型电缆手孔井、人孔井做法,常用电缆终端头、接头傲法,220/380V单元杆型、10(6)kV铁横担杆型,高低压架空线路接地做法,另外根据要新编了硬聚氯乙烯管规格及组合图,低压架空引入装置安装做法,复合电缆支架,STABILOY合金电缆技术参数等内容.图集号
08D8067
7.1由于本图集只是汇编了八本图集中常用的室外电缆线路、电缆井、电缆终端头接头及架空线路部分。图集中未涵益的内容可参见原图。7.2架空线路部分,本图集仅收录了常用的杆型一览图,使用时应结合原图集中选择说明及参数表进行选择,7.3本图集中未注明尺寸的单位均为mm。8参编单位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设备安装工程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机电专业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9相关图集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要点》(
08D800-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供电电源》08D800-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交配电所》08D800-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一常用电气设备安装与控制》08D800-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照明控制与灯具安装》08D800-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室内布线》08D800-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防雷与接地》08D800-8编制说明
审核王素美美校对朱立形未股计焦鹤男图集号
08D800-7
编制说明
5编制方式
本图集有三种编制形式:新编、直接调用、整合修编。新编:根据新技术、新产品和工程需要编制的图纸;直接引用:根据设计人员的需求,从现行国家标准设计图集中直接引用的图纸,原图有错的加以更正:整合修编:在现行国家标准设计图集的基础上进行修编,把工程中比较常用的部分及需要补充的部分汇集在一起的图纸,便于设计、施工人员使用,直接引用图采用原有签名,新编和整合修编图采用新的签名。图集中图形和文字待号采用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常用图形特号和文字符号》00DX001中的图形和文字符号。
6主要内容
本图集基于《建筑电气带用数据》04DX101-1、《35kV及以下电类数设》94D101-5、《电缆防火阻燃设计与施工》06D105、《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07SD101-8、《户外电力电缆终端头》93D101-2、《电力电缆接头》93D101-3、《电力电缆终端头、接头》93D101-4、《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安装》03D103八本国家建筑标准图集,汇编了有关电绩线路、架空线略的常用数据,电力电缆线路室外直埋、电缆沟、隧道、穿管数设做法,电缆沟防火封堵做法,小型电缆手孔井、人孔井做法,常用电缆终端头、接头做法,220/380V单元杆型、10(6)kV铁横担杆型,高低压架空线路接地做法,另外根据要新编了硬聚氯乙烯管规格及组合图,低压架空引入装置安装做法,复合电缆支架,STABILOY合金电缆技术参数等内容,7使用要求
7.1由于本图集只是汇编了八本图集中常用的室外电缆线路、电缆井、电缆终端头接头及空线路部分。图集中未涵益的内容可参见原图。7.2架空线路部分,本图集仅收录了常用的杆型一览图,使用时应结合原图集中选择说明及参数表进行选择,7.3本图集中未注明尺寸的单位均为mm,8参编单位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设备安装工程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机电专业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9相关图集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要点》(
08D800-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供电电源》08D800-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交配电所》08D800-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常用电气设备安装与控制》08D800-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熙明控制与灯具安装》08D800-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室内布线》08D800-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防雷与接地》08D800-8编制说明
审核王素美美校对朱立形主设计焦鹤勇电缆布线设计要点
1.一般要求
1.1激设电统前应检查电缆是否有机械损伤。1.2激设的全部路径应满足所使用的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1.3电缆路径的选择应特合以下要求:1.3.1应避免电境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病蚀等危害。1.3.2满足安全要求条件下,应保证电缆路径最短。1.3.3应便于敷设、维护,尽可能避开将要挖报施工的地方,1.3.4应尽量避开和减少穿越地下管道(包括热力管道、水管、煤气管道等)、公路、铁路及通讯电统等,必须穿越时最好垂直穿越。1.4同一通道内电缆数量较多时,若在间一侧的多层电缆支架上激设,应特合下列规定:
1.4.1应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信电缆由上而下的顺序排列。当水平通道中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或满足引入柜盘的电续符合弯曲半径要求时,宜按由下面上的顺序排列。在同一工程中或电缆通道延伸于不同工程的情况,均应按相同的上下排列顾序配置,
1.4.2支架层数受通遗空间限制时,35kV及以下的相邻电压级电力电缆可排列于同一层支架上,1kV及以下的电力电缆也可与强电控制和信号电缆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图集号
08D800-7
1.4.3同一重要回路的工作与各用电缆实行耐火分隔时,应配重在不同层的支架上。
1.5电缆在支架上水平激设时,电力电缆间净间距不应小于35,且不应小于1倍电缆外径,控创电缆净距不作规定,在沟底数设时1kV以上的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间净距不应小于100
1.6直接支持电缆的普通支(臂式支架)、昂架的允许跨距宜符合下表要求:
直接支持电缆的普通支架(臂式支架)、吊架的允许跨距(mm)电缆特征
未合金属套、绝装的全塑小我面电缆除上述情况外的中、低压电缆
35kV以上高压电缆
注:*维持电缆较平直时,该值可增加1倍。水平素嵌
垂直数设
1.7电缆沟、隧道或工作并内通道的争宽,不宜小于下表内数值电缆沟、隧遭或工作并内通过的净宽(mm)电缆支架
配置方式
具有下列沟源的电缆为
600~1000
注:★说沟内可不设置支架,此时不需有通道,电缆布线设计要点
开挖式隧或
封阅式工作并
审核王素美校对朱立形味设焦勇易李开挖式隧适
图集号
0808007
本图集基于《建筑电气带用数据》04DX101-1、《35kV及以下电揽数设》94D101-5、《电缆防火阻燃设计与施工》06D105、《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07SD101-8、《户外电力电缆终端头》93D101-2、《电力电缆接头》93D101-3、《电力电缆终端头、接头》93D101-4、《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安装》03D103八本国家建筑标准图集,汇编了有关电绩线路、架空线略的常用数据,电力电缆线路室外直埋、电缆沟、隧道、穿管设做法,电缆沟防火封堵做法,小型电缆手孔井、人孔井做法,常用电缆终端头、接头做法,220/380V单元杆型、10(6)kV铁横担杆型,高低压架空线路接地做法,另外根据需要新编了硬聚氯乙烯管规格及组合图,低压架空引入装置安装做法,复合电缆支架,STABILOY合金电缆技术参数等内容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机电专业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9相关图集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要点》08D800-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供电电源》08D800一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变配电所》08D800-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常用电气设备安装与控制》08D800-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照明控制与灯具安装》08D800-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室内布线》08D800一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防雷与接地》08D800-8编制说明
审核王素美校对朱立形味设计焦鹤勇售力电缆布线设计要点
1.一般要求
1.1激设电统前应检查电缆是否有机械损伤。1.2激设的全部路径应满足所使用的电缆允许弯曲率径要求。1.3电缆路径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1.3.1应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1.3.2满足安全要求条件下,应保证电缆路径最短。1.3.3应便于敷设、维护,尽可能避开将要挖报施工的地方,1.3.4应尽量避开和减少穿越地下管遭(包括热力管道、水管、煤气管道等)、公路、铁路及通讯电统等,必须穿越时最好垂直穿越。1.4同一通道内电缆数量较多时,若在间一侧的多层电统支架上数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4.1应获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信电缆由上而下的顺序排列。当水平通遗中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或满足引入柜盘的电缆符合弯曲半径要求时,宜按由下而上的顺序排列,在同一工程中或电缆通道延伸于不同工程的情况,均应按相同的上下排列顾序配置。
1.4.2支架层数受通遗空间限制时,35kV及以下的相邻电压级电力电缆可排列于同一层支架上,1kV及以下的电力电缆也可与强电控制和信号电缆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图集号
08D8007
1.4.3同一重要回路的工作与备用电缆实行耐火分隔时,应配置在不同层的支架上。
1.5电缆在支架上水平激设时,电力电缆间净间距不应小于35,且不应小于1倍电缆外径。控制电缆净鹿不作规定,在沟底数设时1kV以上的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间净距不应小于100.
1.6直接支持电的普通支架(臂式支架)、昂吊架的允许跨距宜符合下表要求:
直接支持电缆的普通支架(臂式支架)、吊架的允许跨距(mm)电缆特征
未合金属套、他装的全塑小我面电缆除上情况外的中、低压电缆
35kV以上高压电缆
注:*维持电缆较平直时,该值可增加1倍。水平激设
垂直数设
1.7电缆沟、隧遭或工作并内通道的净宽,不宜小于下表内数值:电缆沟、隧遭或工作并内通过的净宽(mm)电缆文架
配置方式
具有下列沟深的电缆为
<600600~1000
注:★沟内可不设置支架,此时不需有通道,电缆布线设计要点
开挖式隧遗或
封闭式工作并
审核王素英校对朱立形未心设计焦鹤勇集还剩106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此文档由ritianmaog..分享于2022-11-22继续免费阅读全文
阅读了该文档的用户还阅读了这些文档不看了,直接下载,
李开拖式隧适
图集号
0878007
1.8电缆支架、梯架或托盘的层间距离,在采用电缆裁面或接头外径尚非很大的情况下,最小值可按下表取值:电缆支架、梯架或托盘的层间距离(mm)普通支架、吊架
电缆电压级和类型、敏设特征
控制电缆明票
6kv以下
6~10kV交联聚乙博
35kV单芯
35kV三若
电缆数设于槽金中
注:h为槽金外壳高度,
1.9电缆在支架上水平敷设时,在终端、转弯及接头两侧应加以固定,垂直数设则在每一支持点处固定。
1.10敷设电缆和计算电缆长度时,均应留有一定的裕量。对厂区引入建筑畅,直埋电缆因地形及埋设的要求,电缆沟、隧道、吊架的上下引接,电缆终端、接头等所需的电缆预留量,可取图纸量出的电缆敷设路径长度的5%1.11电缆在室外明敷时,宜有遮阳措施。1.12对运行中可能遭受机械损伤的部位(如在非电气人员经常活动的地坏以上2m及由地下引出时的地坪下200范图)应采取保护播施,1.13在隧道、沟、浅槽等封闭式电缆通道中,不得布置热力管道,严禁有易燃气体或易燃液体的管道穿越。2.电缆敷设方式的选择
3.2直埋款设的电缆,严禁位于地下管造的正上方或正下方。电缆与电缆、管道、道路、构筑物等之间的允许最小距离,应特合第12页表中电缆与电缆或管道、道路、构筑物等相互间允许最小距离(m)的规定3.3在土壤中含有对电缆有腐蚀性物质(如酸、碱、矿渣、石灰等)或有地中电流的地方,不宜采用电缆直接理地数设,如必须数设时,视腐蚀程度,用型料护套电缆或防离电缆。
3.4电缆通过下列地段应穿管保护,穿管的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3.4.1电缆通过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基础、水坡、楼板和穿过墙体等处,3.4.2电缆通过铁路、道路和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等地段。3.4.3电缆引出地面2m至地下200处的一段和人容易接触使电缆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电气专用房间除外),除了穿管保护外,也可采用保护罩,3.5直接埋地电绩引入构筑物,在贯穿墙孔处应设置保护管,且应堵塞管口以防水的渗透。
3.6埋地数设的电缆之间及各种设施平行或交叉时的最小间距,不应小于第11页表中数值.
穿保护管或排管敷设
4.1电缆保护告内壁应光滑无毛刺。其选择应满足使用条件所需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需采用穿管抑制对控制电缆的电气干扰时,应采用钢管4.2一般每管只穿一根电缆.
4.3保护管或排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排管的管孔内径,不宜2.1室外电缆激设方式有地下直埋数设,穿保护管数设、电缆为敷设、电缆随道数设等几种。
2.2电缆敷设方式的选择,应视工程条件、环境特点和电缆类型、数量等因素,以及满足运行可靠、便于维护和技术经济合理的要求选择,2.2.1当同一路径敷设的室外电缆小于或等于8根且场地有条件时,宜采用电缆直接理地数设。
2.2.2电缆排管内敷设方式宜用于电缆根数不超过12根,不宜采用直理或电缆沟敷设的地段.
2.2.3当同一路径的电缆根数小于或等于18根时,宜采用电缆沟布线。当电缆多于18根时,宜采用电缆隧道布线。2.4电缆直埋敷设,施工筒单、投资省、电缆散热好,因此电缆根数较少时,应首先考虑采用。
直埋敷设
3.1直理激设于非冻土区时,电缆外皮至地面深度不得小于700;当位于行车道或耕地下时,应适当加深,且不宜小于1m,激设时,应在电缆上面、下面各均勾铺设100厚的软土或细沙层,再盖混凝土板、石板或砖等保护,保护板应趣出电缆两侧各50.
直埋敷设于冻土区时,宜埋入东土层以下;当无法课埋时,可埋设在土壤排水性好的干燥冻土层或回填土中,也可采取其他防止电缆受到损伤的猎施,如增加铺设细沙的厚度,使其上下各为100以上。电缆布线设计要点
审核王素美关校对朱立形主以设计焦鹤勇值小于75.
图集号
4.4保护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电缆的最小允许膏曲半径。4.5当电缆有中间接头时,应放在电缆工作并中。4.6电缆进入排管的端口处应有防止电缆外护层受到磨损的措施,0818007
4.7单根保护管使用时,地下埋管距地面深度不宜小于500,与铁路交叉距路基不宜小于1m,距排水沟底不宜小于300.并列管相互间宜留有不小于20的空隙。
4.8使用排管时,管孔数宜获发展预留适当备用,管路项部土壤厚度不宜小于500,管路应置于经整平夯实土层且有足以保持连续平直的垫块(或不小于60的混凝土垫层)上,纵向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2%。4.9海泡石纤维水泥管、混凝土管块电缆排管穿过铁路、公路及有重型车辆通过的场所时,应选用混凝土包封敷设方式,当海泡石纤维水泥管排管敷设在可能发生位移的土壤中(如流沙层、8度及以上地震基本烈度区、回填土段等)应选用钢筋混凝土包封敷设方式,当海泡石纤维水泥管顶距地面不足500时,应根据工程实际另行计算确定配能数量4.10数设电境排管时,排管向工作井侧应有不小于0.5%的排水坡度。4.11电缆排管应在终端、分支处、数设方向及标高变化处设置工作井。5.电缆沟敷设
5.1电缆沟可分为无支架沟、单侧支架沟、双侧支架沟三种。当电缆根数不多(一般不趣过5根)时,可采用无支架沟,电缆平行激设于沟底。电缆布线设计要点
事核王素英校对朱立形录设计焦鹤勇化为图集号
08D800-7
3.2直埋激设的电缆,严禁位于地下管道的正上方或正下方。电缆与电缆、管道、道路、构筑物等之间的允许最小距离,应符合第12页表中电缆与电缆或管道、道路、构筑物等相互间允许最小距高(m)的规定。3.3在土壤中含有对电缆有腐蚀性物质(如酸、碱、矿渣、石灰等)或有地中电流的地方,不宜采用电缆直接理地数设。如必须敷设时,视腐蚀程度,用型料护套电缆或防离电缆。
3.4电缆通过下列地段应穿管保护,穿管的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3.4.1电缆通过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基础、散水、楼板和穿过墙体等处,3.4.2电缆通过铁路、道路和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等地段。3.4.3电缆引出地面2m至地下200处的一段和人容易接触使电缆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电气专用房间除外),除了穿管保护外,也可采用保护罩3.5直接埋地电引入构筑物,在贯穿墙孔处应设置保护管,且应堵塞管口,以防水的渗透。
3.6埋地数设的电缆之间及各种设施平行或交叉时的最小间距,不应小于第11页表中数值。
穿保护管或排管敷设
4.1电缆保护管内壁应光滑无毛刺。其选择应满足使用条件所雷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雷果用穿管抑制对控制电缆的电气干扰时,应采用钢管。4.2一般每管只穿一根电缆.
4.3保护管或排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排管的管孔内径,不宜5.2室外电缆沟的沟口宜高出地面50,以减少地面排水进入沟内,当益板高出地面影响地面排水或交通时,可采用具有覆盖层的电缆沟,益板顶部一般低于地面30
5.3室外电缆沟在进入建筑物处,应设防火分隔。5.4室外电缆沟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益板重量不宜超过50kg5.5电缆沟应采取防水播施,底部还应做不小于0.5%的织向排水坡度,并应设积水坑(井),积水的排出,有条件时可直接排入下水道,否则可经集水并用泵排出,电缆沟较长时,应考虑分段排水,每陷50m左右设一个集水井。5.6电缆在沟内激设时,支架的长度不宜小于350.6.在隧道内敷设
6.1电缆隧道长度大于7m时,两端应设出口(包括人孔井),当两个出口之间的距高超过75m时,应增加出口,人孔并的直径不应小于700。6.2电缆隧遗内应设有照明,其电压不应超过36V,否则需采用安全措施6.3隧遭内净高不应低于1.9m,局部或管道交叉处争高不宜低于1.4m.6.4电缆隧遭应有防水括施,局部还应做成不小于0.5%的纵向排水坡度排水边沟向集水井也应有0.5%的披度,6.5电缆隧遗进入建筑物处、在变电所围墙处以及长距离隧道中每100m处,应设置带门的防火隔墙,该门应由非燃烧材料制作,并应装锁,电境过培时的保护管两端应用阻燃材料对堵。6.6电缆隧道应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当有较多电缆导体工作,温度持续达到小于75.
4.4保护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4.5当电缆有中间接头时,应放在电缆工作并中。4.6电缆进入排管的端口处应有防止电缆外护层受到磨损的措施。4.7单根保护管使用时,地下埋管距地面深度不宜小于500,与铁路交叉距路基不宜小于1m,距排水沟底不宜小于300.并列管相互间宜留有不小于20的空离。
4.8使用排管时,管孔数宜获发展预留适当各用,管路项部土厚度不宜小于500,管路应置于经整平夯实土层且有足以保持连续平直的垫块(或不小于60的混凝土垫层)上,纵向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2%,4.9海泡石纤维水泥管、混凝土管块电缆排管穿过铁路、公路及有重型车辆通过的场所时,应选用混凝土包封敷设方式,当海泡石纤维水泥替排管敷设在可能发生位移的土壤中(如流沙层、8度及以上地震基本烈度区、回填土段等)应选用钢筋混凝土包封敷设方式,当海泡石纤维水泥管顶距地面不足500时,应根据工程实际另行计算确定配能数量,4.10数设电镜排管时,排管向工作井侧应有不小于0.5%的排水按度,4.11电缆排管应在终端、分支处、数设方向及标高变化处设置工作井。5.电缆沟敷设
5.1电缆沟可分为无支架沟、单侧支架沟、双侧支架沟三种。当电缆根数不多(一般不趣过5极)时,可采用无支架沟,电缆平行激设于沟底电缆布线设计要点
审核王素其美校对朱立形录设计焦鹤勇图集号
08D8007
70°C以上或环境温度可能达到75'C时,应加机械通风,通风装置可根据温度自动控制,机械通风装置在一旦发生火灾时应能可靠的自动关闭。6.7电缆在隧道内敷设时,支架的长度不应大于500.6.8与电缆隧道无关的管线不得通过电缆隧道,电缆隧道与其他地下管线交叉时,应尽可能避免隧遗局部下降,7.电缆井
7.1电缆井的布置
7.1.1电绩井一般情况下应布置在绿化地带内。由于条件制雷要布置在道路附近时,应尽量布置在人行道路范围内;特珠情况下雷要布置在车行过路范国内时,电缆井应布置在慢行车道内,并且靠近人行道路或非机动车道一侧,7.1.2拿近路过的电缆井要注意雨水的排泄,避免在雨水较大时流入电缆井内,电缆井内是否设置排水设施由设计确定,7.1.3直线段上电缆井的距离不宜大于100m.7.1.4考虑到其他地下管线有开挖的可能性,电缆并及电缆排管不应与其他地下管线过于接近或重叠设置,7.2电缆并的选择
7.2.1电缆并的选择应根据电缆数量的多少、电缆截面的大小及转弯半径要求,电缆排管或混凝土管块组合方式,电缆的走向以及考虑长远发展应预留电缆的数量等因素进行选择,
7.2.2在有车辆通行处的电缆并应满足车辆通过产生的动荷载的要求。电缆布线设计要点
图集号
审核王素美关校对朱立形未设计焦鹤勇值为页
08D8007
5.2室外电缆沟的沟口宜高出地面50,以减少地面排水进入沟内,当益板高出地面影响地面排水或交通时,可采用具有覆益层的电缆沟,益板顶部一般低于地面30.
5.3室外电缆沟在进入建筑物处,应设防火分隔。5.4室外电缆沟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益板重量不宜超过50kg5.5电缆沟应采取防水措施,底部还应做不小于0.5%的织向排水坡度,并应设积水坑(井)。积水的排出,有条件时可直接排入下水道,否则可经集水并用泵排出,电缆沟较长时,应考虑分段排水,每陷50m左右设一个集水井。5.6电缆在沟内设时,支架的长度不宜小于350,6.在隧道内敷设
6.1电缆隧道长度大于7m时,两端应设出口(包括人孔井),当两个出口之间的距高超过75m时,应增加出口,人孔并的直径不应小于7006.2电缆隧造内应设有照明,其电压不应超过36V,否则需采用安全措施。6.3隧遭内净高不应低于1.9m,局部或管道交叉处争高不宜低于1.4m.6.4电缆隧遗应有防水播施,局部还应做成不小于0.5%的纵向排水度排水边沟向集水井也应有0.5%的坡度,6.5电缆隧遗进入建筑物处、在变电所围墙处以及长距离隧道中每隔100m处,应设置带门的防火隔墙,该门应由非燃烧材料制作,并应装锁,电缆过墙时的保护管两端应用阻燃材料封堵。6.6电缆隧道应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当有较多电缆导体工作,温度持续达到7.2.3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电绩井应采取防水措施,防止地下水的渗漏。7.2.4电缆井项部臣地面不应小于700,在人行遭路下面时不应小于5007.2.5电缆井内净高度一般分为1.9m、2.1m和2.4m三类,由设计选择;其上部人孔的直径不应小于700,电缆手孔的净高度为1.1m.7.2.6有时虽然电缆井内的电绩数量不多,但电缆需要在井内盘留,为满足盘留长度及电缆弯曲半径的要求,应选择大一些型号的电缆井。7.2.7本图集给出电缆井净高度H为1.9m、2.1m、2.4m三种,在电缆较多或电缆并或手孔望设较深时,为了改着工作人员在电缆并或手孔内的工作条件,允许在电绩井结构没有较大变化的前提下,电缆并的净高度提高到2.0~2.5m,手孔提高到1.5m,但应根据地质条件和水文情况采取相应播施并进行核算。
7.3其他
7.3.1电缆井内的电缆应安装在井壁的电缆支架上,由于电缆外径较大等因素的影响面不能满足电缆奇曲半径的要求时,可采用电缆吊架安装。7.3.2采用电缆吊架安装时,吊架和电缆应避开人孔位置,电缆并内部净高度不宜小于2.1m。
7.3.3吊架间距离一般不宜大于800,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加大。7.3.4电缆支架和电缆吊架在开孔或焊接后应进行防虞处理,7.3.5电缆井内接地线采用一40×4或-25x4镀锌扁钢,如不能满足接地电阻要求时由设计确定,
70'C以上或环境温度可能达到75C时,应加机械通风,通风装置可根据温度自动控制,机械通风装置在一旦发生火灾时应能可靠的自动关闭。6.7电缆在隧道内敷设时,支架的长度不应大于500.6.8与电缆隧道无关的管线不得通过电缆隧道,电缆隧道与其他地下管线交叉时,应尽可能避免隧遗局部下降。7.电缆井
7.1电缆井的布置
7.1.1电绩并一般情况下应布置在绿化地带内。由于条件限制雷要布置在过路附近时,应尽量布置在人行遗路范围内;特珠情况下雷要布置在车行过路范圈内时,电缆井应布置在慢行车道内,并且靠近人行道路或非机动车道一侧。7.1.2拿近路过的电缆井要注意雨水的排泄,避免在雨水较大时流入电缆井内,电缆井内是否设置排水设施由设计确定,7.1.3直线段上电缆井的距高不宜大于100m。7.1.4考虑到其他地下管线有开挖的可能性,电缆并及电缆排管不应与其他地下管线过于接近或重叠设置,7.2电缆并的选择
7.2.1电缆并的选择应根据电缆数量的多少、电缆截面的大小及转弯半径要求,电缆排皆或混凝土管块组合方式、电缆的走向以及考虑长远发展应预留电缆的数量等因素进行选择。
7.2.2在有车辆通行处的电缆并应满足车辆通过产生的动荷载的要求,电缆布线设计要点
审核王素美校对朱立形录设讯焦鹤勇值力7.4土建条件
图集号
08D800-7
7.4.1本图集电缆井仅适用于二a、二b类环境的一般做法,如用于三类以上环境、湿陷性黄土地区、膨胀土地区等特殊情况时,应按相应规范的规定处理。7.4.2本图集适用于地震设防烈度不大于8度地区。7.4.3电缆并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7.4.4本图集按电缆为盖板上覆土厚度500,活荷载为10kN/m,或汽车荷载为汽一20级两种情况设计,当使用条件趣出本条范国时,由工程设计者按实际情况核算电缆井结构的承载能力。7.4.5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130kPa设计,7.4.6本图集按有地下水和无地下水两种情况设计。1)有地下水地区按地下水位距地面不小于500考虑。2)有地下水地区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时,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低于S6,以自防水为主,如经试水达不到要求,可参照本图集采取附加防水措施,3)电缆并按地下水水位分为三个类型:水位在基底一1000以下为一般型;水位在基底-500~-1000为防潮型;水位在基底-500以上为防水型。7.4.7材料
1)混凝土强度等级:尧筑混凝土C30,无地下水时垫层C10,有地下水时垫层C15(图中仅表示了无地下水的情况)2)钢筋:HRB335(Q345)、HPB235(Q235)(仅用于吊钩且不得冷加工),
电缆布线设计要点
申核王素英校对朱立型设计焦鹤勇值动图集号
08D8007
7.2.3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电绩井应采取防水措施,防止地下水的渗漏,7.2.4电缆井项部距地面不应小于700,在人行遭路下面时不应小于5007.2.5电缆井内净高度一般分为1.9m、2.1m和2.4m三类,由设计选择;其上部人孔的直径不应小于700,电缆手孔的净高度为1.1m。7.2.6有时虽然电缆井内的电统数量不多,但电缆需要在井内盘留,为满足盘留长度及电缆弯曲半径的要求,应选择大一些型号的电缆井。7.2.7本图集给出电缆井净高度H为1.9m、2.1m、2.4m三种,在电缆较多或电缆井或手孔理设较深时,为了改着工作人员在电缆并或手孔内的工作条件,允许在电缆井结构没有较大变化的前提下,电缆并的净高度提高到2.0~2.5m,手孔提高到1.5m,但应根据地质条件和水文情况采取相应播施并进行核算。
7.3其他
7.3.1电缆井内的电缆应安装在井壁的电缆支架上,由于电缆外径较大等因素的影响面不能满足电缆奇曲半径的要求时,可采用电缆吊架安装。7.3.2采用电缆吊架安装时,吊架和电缆应避开人孔位置,电缆并内部净高度不宜小于2.1m。
7.3.3吊架间距离一般不宜大于800,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加大。7.3.4电缆支架和电缆吊架在开孔或焊接后应进行防虞处理,7.3.5电缆井内接地线采用一40×4或-25x4镀锌扁锅,如不能满足接地电阻要求时由设计确定,
3)钢能保护层:益板为20,并壁内侧及底板上表面为25,并壁外侧及底板度面为35,
4)钢材:Q235.
7.4.8结构混凝土要求最大水灰比为0.55,最小水泥用量为275kg/m最大氮高子含量为0.2%,最大碱含量为3.0kg/m37.4.9益板上孔直径分别为D=770、800两种,选择筛一种由工程设计确定,
7.4.10有地下水的地区施工混凝土电绕井,在覆土完毕前应注意采取防水或有效的降水措施。
7.4.11当工程设计中电缆井净高度大于2.40m时,应提土建专业验算井壁承载能力。
7.4.12本图集钢筋混凝土盖板编号方法为:JB-XXXX-XX
井益板—并内壁标志尺寸
8.电缆终端头、接头
转角型并的角度(仅用于转角型并)8.1电终端头及接头的制作应严格遵守有关规范规程7.4土建条件
7.4.1本图集电缆井仅适用于二α、二b类环境的一般做法,如用于三类以上环境、湿陷性黄土地区、膨胀土地区等特殊情况时,应按相应规范的规定处理。7.4.2本图集适用于地震设防烈度不大于8度地区,7.4.3电缆并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7.4.4本图集按电缆沟益板上覆土厚度500,活荷载为10kN/m,或汽车荷载为汽一20级两种情况设计,当使用条件趣出本条范围时,由工程设计者按实际情况核算电缆井结构的承载能力。7.4.5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130kPa设计,7.4.6本图集按有地下水和无地下水两种情况设计。1)有地下水地区按地下水位距地面不小于500考虑。2)有地下水地区采用现滤混凝土结构时,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低于S6以自防水为主,如经试水达不到要求,可参照本图集采取附加防水措施3)电缆并按地下水水位分为三个类型:水位在基底一1000以下为一般型;水位在基底-500~-1000为防潮型;水位在基底-500以上为防水型,7.4.7材料
1)混凝土强度等级:尧筑混聚土C30,无地下水时垫层C10,有地下水时垫层C15(图中仅表示了无地下水的情况),2)钢筋:HRB335(Q345)、HPB235(Q235)(仅用于吊钩且不得冷加工),
电缆布线设计要点
审核王素英校对朱立形未设计焦鹤勇值易图集号
8.2制作电缆终端头及接头的材料一般由电缆附件生产厂家配套供应08D8007
8.3施工现场应清洁、无灰尘,光线充足,周围空气不应含有导电粉尘和腐蚀性气体,并避开雾、雪、雨天气,选择气候皮好的条件进行操作,例作塑料绝缘电缆终增头及接头电缆湿度及环境温度应在O'C以上,交联聚氨乙烯绝缘电境温度一般应在5'C以上。
8.4制作前应做好电统的核对工作,如电缆的类型、电压等级、裁面及电缆另一端的情况,并对电缆进行绝缘电阻测定和耐压试验,测试结果应符合规定。8.5电缆头的制作应由专业人员持证上岗进行操作。8.6电缆终端头及接头的接地
8.6.1电缆终端头及接头的接地线应采用铜绞线或编织铜线,不宜小于10mm2,对要求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钢铠接地线和铜带屏蔽层的接地线可分的电统终端头以及低压系统中将电缆的金属护套或金展屏鼓层和钢铠等连在一起作为接地线的电缆终竭头,其接地线载面按有关的规定执行,8.6.2电缆终端头的出线应保持固定位置,并保证必要的电气距离,户外终端头其带电裸露部分之间至接地部分的最小距高为200(线电压1~10kV):电缆布线设计要点
审核王素英校对朱立形果股计焦鹤勇值图集号
08D8007
3)钢能保护层:益板为20,并壁内侧及底板上表面为25,并壁外侧及底板庭面为35.
4)钢材:Q235。
7.4.8结构混凝土要求最大水灰比为0.55,最小水泥用量为275kg/m最大氯高子含量为0.2%,最大碱含量为3.0kg/m3,7.4.9盖板上孔直径分别为D=770、800两种,选择筛一种由工程设计确定,
有地下水的地区施工混凝土电缆井,在覆土完毕前应注意采取防水或7.4.102
有效的降水措施。
7.4.11当工程设计中电缆井净高度大于2.40m时,应提土建专业验算井壁承载能力。
7.4.12本图集钢能混凝土盖板编号方法为:JB-XXXX-XX
井盖板一并内壁标志尺寸—转角型并的角度(仅用于转角型井)8.
电缆终端头、接头
电缆终端头及接头的制作应严格遵守有关规范规程。8.1
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d为电缆外径)电缆种类
无铝包和钢缆护套的录皮绝缘电力电缆有铜铠护套的换皮绝绿电力电缆聚氟乙烯绿电缆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
控制电缆
最小允许奇由率径
沿同一路径激设的室外电境常用激设方式及激设数量直理敷设
电缆为激设
电缆健通票设
排管激设
≤8根
≤18板
>18积
≤12板
电缆桥架与与各种管道的最小净距(m)数设条件
管遗类别
一般工艺管道
具有蚀性液体(或气体)管道
热力誉道(有保温层)
热力誉道(无保温层)
平行时
交又时
8.2制作电缆终端头及接头的材料一般由电缆附件生产厂家配套供应8.3施工现场应清洁、无灰尘,光线充足,周围空气不应含有导电粉尘和腐蚀性气体,并避开雾、雪、雨天气,选择气候良好的条件进行操作,例作塑料绝缘电缆终端头及接头电缆温度及环境温度应在O\C以上,交联聚氟乙烯绝缘电境温度一般应在5C以上。
8.4制作前应做好电缆的核对工作,如电缆的类型、电压等级、裁面及电缆另一端的情况,并对电缆进行绝绿电阻测定和耐压试验,测试结果应符合规定。8.5电缆头的制作应由专业人员持证上岗进行操作。8.6电缆终端头及接头的接地
8.6.1电缆终端头及接头的接地线应采用铜绞线或编织铜线,不宜小于10mm2对要求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钢铠接地线和铜带屏蔽层的接地线可分的电缆终端头以及低压系统中将电缆的金属护套或金展屏鼓层和钢等连在一起作为接地线的电缆终端头,其接地线载面按有关的规定执行,8.6.2电缆终端头的出线应保持固定位置,并保证必要的电气距离,户外终端头其带电裸露部分之间至接地部分的最小距高为200(线电压1~10kV),电缆布线设计要点
申核 王素美世校对朱立形未股计 焦鹤男值图集号
直接埋地激设的电缆之同及与各种设施的最小净距(m)项
建筑物、构筑物基础
谦木品
10kV以下电力电缆之间,以及与差制电缆之网不同郁门使用的电缆
热力管为
上、下水管
油管及可燃气体管道
排水明沟
平行时
数设条件
0.50(0.10)
2.00(1.00)
1.50(与腾)
1.00(与沟过)
注:1.表中所列净距,应自各种设施(包括防护外层)的外续算起;交叉时
0.50(0.25)
0.50(0.25)
0.50(0.25)
0.50(0.25)
08D800-7
0.50(0.25)
1.00(与路西)
0.50(与沟座)
2.路灯电镜与道路罐木丛平行距有不限;3.表中括号内数字是指局部地设电绩穿管,加隔板保护或加隔热层保护后允详的最小净距。注:1.本页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编制。2.下列不同电压、不同用途的电缆,不宜数设在同一层桥架上1)1kV以上和1kV以下的电缆;
同一路径向一级负荷供电的发电源电缆;2)
应急熙明和其他照明的电缆;
强电和弱电电缆.
如受条件限制需安装在同一层桥架上时,应采取喝离据施电缆敷设要求
申核王素美校对朱立形设计焦勇值图集号
08D8007
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d为电缆外径)电缆种类
无铝包和钢他护套的橡皮绝缘电力电类有铜铠护套的换皮绝绿电力电缆聚氟乙烯绝绿电缆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
控制电缆
最小允许奇曲率径
沿同一路径数设的室外电绩常用设方式及款设数量直理敷设
电缆沟激设
电缆隧通票设
排管激设
≤8根
≤18报
>18楼
≤12板
电缆桥架与与各种管道的最小净距(m)设条件
管遗类别
一般工艺管道
具有肩蚀性液体(或气体)管道热力管道(有保温层)
热力管道(无保温屋)
平行时
交叉时
直接理地激设的电缆之同及与各种设施的最小净距(m)项
建筑物、构筑物基础
谦木品
10kV以下电力电缆之间,以及与差制电缆之间不同部门使用的电缆
热力管为
上、下水管遗
油管及可燃气体管遣
排水明为
平行时
数设条件
0.50(0.10)
2.00(1.00)
1.50(与路)
1.00(与沟过)
注:1.表中所列净距,应自各种设施(包括防护外层)的外续算起:交叉时
0.50(0.25)
0.50(0.25)
0.50(0.25)
0.50(0.25)
0.50(0.25)
1.00(与路面)
0.50(与沟座)
2.路灯电缆与道路道木丛平行距有不限;3.表中括号内数字是指局部地设电缆穿管,加隔板保护或加隔热层保护后允评的最小净距。注:1.本页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编制。2.下列不同电压,不同用途的电缆,不宜设在同一层桥架上:1kV以上和1kV以下的电缆;
同一路径向一级负荷供电的发电源电缆;2)
应急熙明和其他照明的电缆;
强电和弱电电缆.
如受条件限制需安装在间一层桥架上时,应采取码高排施。电缆敷设要求
审核王素英美校对朱立形未心设计焦鹏男电续与电缆或管遗、遗路、构筑物等之间的容许最小距高(m)电缆直理数设时的配置情况
控制电莞之间
电力电缆之间或与控制电缆之间电载与地下管询
电缆与铁路
不网部门使用的电缆
电缆与建筑物基础
电缆与公路边
电缆与排水沟
电缆与树木的主干
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
10kv以上电力电缆
热力管沟
油带或易燃气管道
其他管道
非直流电气化铁路路轨
直流电气化铁路路轨
电缆与1kV以下架空线电杆
电缆与1kV以上架空线杆将基础
注:①用限板分限或电镜穿管时可为0.25m;①用隔板分隔或电缆资管时可为0.1m;①特球情况可耐减且最多减少一率值电缆与管过之间无隔板防护时允许鹿高电或与管道之间走向
热力管遣
其他管道
注:本页编自《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平行
电力电缆
控制与信号电缆
电缆与其他物体间的最小距离
申核王素美校对朱立形味设计焦鹤男健力图集号
图集号
080800-7
08D800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主编单位
实行日期
编制说明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
室外布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
全国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强电专家委员会二00八年七月一日
电缆布线设计要点
电缆数设要求
电缆与其他物体间的最小距离
直埋敷设
电缆直埋数设
电缆直埋转角段
电缆直埋分支段
电缆直埋最小允许距高
电缆与室外地下设施平行敷设
电缆与铁路、公路平行交叉数设电缆与热力管沟交叉设
混凝土管块直埋敷设
混衰土管块规格及组合图
硬聚氨乙烯管规格及组合图
室外电缆沟
室外电缆沟
角钢支架
电缆沟主架安装
电缆沟支架组合表
电缆沟集水井
电缆沟无机堵料阻火墙
电缆隧道
电缆隧道直线段
电缆隧道45°转角段
电缆隧道90°转角段
电缆隧道分支段
电缆隧道交叉段
电缆隧道终端段
电缆隧道单侧加宽段
电缆隧道双侧加宽段
电缆隧道标高变化段
电缆隧道出口做法
批准文号建质[2008]70号
统一编号
GJBT-1062
图集号
08D800-7
主编单位负责人
主编单位技术负责人私丁惠
技术审定人英感体
设计负责
电缆与一般管道交叉数设
电缆与电缆交叉敷设
电缆直埋接头的数设
电缆在20°~50°斜坡地段的数设电缆由壕沟引入建筑物的数设
电缆由壕沟引至电杆上数设
电缆标示装置
电缆标示桩
直埋电缆保护板
穿保护管或排管敷设
海泡石纤维水泥管直埋敷设
海泡石纤维水泥管、垫块规格尺寸及组合图目录
审核王素美校对朱立形心设计焦鹤勇值力自地下室进入电缆隧道做法
电缆井
电缆手孔、人孔井类型及规格
小型电缆手孔井
中型电缆手孔井
小型直通型电缆人孔井
小型三通型电缆人孔井
小型四通型电缆人孔井
小型150°转角型电缆人孔井
小型135°转角型电缆人孔井
小型120°转角型电缆人孔井
小型90°转角型电缆人孔井
电缆并防水做法
电缆井集水坑做法
拉力环及预埋钢管、钢板的做法电缆终端头、接头
WR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终端头热缩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终端头热缩型塑料绝缘电缆终端头
预制式户外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终端头目
审核王素美校对朱立形心股计 焦鹤男值.21
·· 24
. ·28
· · 32
图集号
··62
·· 64
· · 74
. - 86
图集号
808007
0818007
玄下载
吕打印
08D800-7
[ 视图
格式:PDF1页数:1111上传日期:2022-11-2201:10:581浏览次数:100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
室外布线
批准部门
主编单位
实行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五洲工程设计研究院
全国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强电专家委员会二00八年七月一日
编制说明
电缆布线设计要点
电缆数设要求
电缆与其他物体间的最小距离
直埋敷设
电缆直埋敷设
电缆直埋转角段
电缆直埋分支段
电缆直埋最小允许距高
电缆与室外地下设施平行设
电缆与铁路、公路平行交叉数设电缆与热力管沟交叉敷设
混凝土管块直埋数设
混凝土管块规格及组合图
硬聚氯乙烯管规格及组合图
室外电缆沟
室外电缆沟
角钢支架
电缆沟主架安装
电缆沟支架组合表
电缆沟集水井
电缆沟无机堵料阻火墙
电缆隧道
电缆隧道直线段
电缆隧道45°转角段
电缆隧道90°转角段
电缆隧道分支段
电缆隧道交叉段
批准文号
统一编号
图集号
建质[2008]70号
GJBT-1062
08D800-7
A标记
下载积分:800
批注
自加入阅读清单,
主编单位负责人
主编单位技术负责人私丁
技术审定人英体
设计负责人入
电缆与一般管道交叉数设
· · 17
电缆与电缆交叉敷设
电缆直埋接头的数设
电缆在20°~50°斜坡地段的数设电缆由壕沟引入建筑物的设
电缆由壕沟引至电杆上数设
电缆标示装置
电缆标示桩Www.bzxZ.net
直埋电缆保护板
穿保护管或排管敷设
海泡石纤维水泥管直埋数设
海泡石纤维水泥管、垫块规格尺寸及组合图目
审核王素美美校对朱立形来设计焦鹤勇值自地下室进入电缆隧道做法
电缆井
电缆手孔、人孔井类型及规格
小型电缆手孔井
中型电缆手孔井
小型直通型电缆人孔井
小型三通型电缆人孔井
小型四通型电缆人孔井
小型150°转角型电缆人孔井
小型135°转角型电缆人孔井
小型120°转角型电缆人孔井
小型90°转角型电缆人孔井
电缆并防水做法
电缆井集水坑做法
拉力环及预埋钢管、钢板的做法电缆终端头、接头
· ·24
. · 25
· ·32
图集号
· · 64
. ·70
088007
热缩型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接头热缩型塑料绝缘电缆接头
塑料盒式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接头架空线路
架空线路设计要点
架空线与地面建筑物之间的最小距离220/380V单元杆型一览图
TN-C系统重复接地图
低压架空引入线装置安装做法
10(6)kV铁横担直线杆型示意图
10(6)kV铁横担转角杆型示意图
10(6)kV铁横担终端杆型示意图
10(6)kV铁横担分歧杆型示意图
10(6)kV铁横担转角分歧杆型示意图10(6)kV铁横担带避雷线杆型示意图10(6)kV接地装置安装图
电气线路合理输送功率和距高
复合电缆支架
STABILOY合金电缆技术参数
5编制方式
. · 91
.. · 102
.· · 103
··106
· · 110
1设计依据
编制说明
根据建设部建质[2005]137号文“关于印发《2005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的通划进行编制。《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JCJ16-2008
GB502172007
GB5006197
SDJ20687(200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统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国家现行的相关标准
2编制目的
GB50168-2006
GB50303-2002
编制本图集是为了适应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达到民用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快速查找、提高设计和施工质量的目的。3编制原则
本图集以现行国家标准和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为编制基础,一方面将民用建筑电气工程中应用量大、面广的标准图加以提炼汇编,另一方面将近几年民用建筑电气行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方法加以补充,编制成一套(共8本)常用的、实用的《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标准图集。4适用范围
本图集适用于一般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工程、一般工业工程(房屋建筑部分)的电气工程设计和施工,也可用于建筑电气工程的监理、施工及验收参考。
编制说明
审核王素美校对朱立形设计焦鹤男在品编制说明
7使用要求
本图集有三种编制形式:新编、直接调用、整合修编,新编:根据新技术、新产品和工程需要编制的图纸;直接引用:根据设计人员的雷求,从现行国家标准设计图集中直接引用的图纸,原图有错的加以更正:整合修编:在现行国家标准设计图集的基础上进行修编,把工程中比较常用的部分及需要补充的部分汇集在一起的图纸,便于设计、施工人员使用。直接引用图采用原有签名新编和整合修编图采用新的签名。图集中图形和文字号采用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常用图形特号和文字符号》00DX001中的图形和文字符号。
6主要内容
本图集基于《建筑电气带用数据》04DX101-1、《35kV及以下电数设》94D101-5、《电缆防火阻燃设计与施工》06D105、《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07SD101-8、《户外电力电缆终端头》93D101-2、《电力电缆接头》93D101-3、《电力电缆终端头。接头》93D101-4、《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安装》03D103八本国家建筑标准图集,汇编了有关电绩线路、架空线路的常用数据,电力电缆线路室外直埋、电缆沟、隧道、穿管敷设做法电缆沟防火封堵做法,小型电缆手孔井、人孔井做法,常用电缆终端头、接头傲法,220/380V单元杆型、10(6)kV铁横担杆型,高低压架空线路接地做法,另外根据要新编了硬聚氯乙烯管规格及组合图,低压架空引入装置安装做法,复合电缆支架,STABILOY合金电缆技术参数等内容.图集号
08D8067
7.1由于本图集只是汇编了八本图集中常用的室外电缆线路、电缆井、电缆终端头接头及架空线路部分。图集中未涵益的内容可参见原图。7.2架空线路部分,本图集仅收录了常用的杆型一览图,使用时应结合原图集中选择说明及参数表进行选择,7.3本图集中未注明尺寸的单位均为mm。8参编单位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设备安装工程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机电专业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9相关图集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要点》(
08D800-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供电电源》08D800-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交配电所》08D800-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一常用电气设备安装与控制》08D800-4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照明控制与灯具安装》08D800-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室内布线》08D800-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防雷与接地》08D800-8编制说明
审核王素美美校对朱立形未股计焦鹤男图集号
08D800-7
编制说明
5编制方式
本图集有三种编制形式:新编、直接调用、整合修编。新编:根据新技术、新产品和工程需要编制的图纸;直接引用:根据设计人员的需求,从现行国家标准设计图集中直接引用的图纸,原图有错的加以更正:整合修编:在现行国家标准设计图集的基础上进行修编,把工程中比较常用的部分及需要补充的部分汇集在一起的图纸,便于设计、施工人员使用,直接引用图采用原有签名,新编和整合修编图采用新的签名。图集中图形和文字待号采用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建筑电气工程设计常用图形特号和文字符号》00DX001中的图形和文字符号。
6主要内容
本图集基于《建筑电气带用数据》04DX101-1、《35kV及以下电类数设》94D101-5、《电缆防火阻燃设计与施工》06D105、《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07SD101-8、《户外电力电缆终端头》93D101-2、《电力电缆接头》93D101-3、《电力电缆终端头、接头》93D101-4、《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安装》03D103八本国家建筑标准图集,汇编了有关电绩线路、架空线略的常用数据,电力电缆线路室外直埋、电缆沟、隧道、穿管数设做法,电缆沟防火封堵做法,小型电缆手孔井、人孔井做法,常用电缆终端头、接头做法,220/380V单元杆型、10(6)kV铁横担杆型,高低压架空线路接地做法,另外根据要新编了硬聚氯乙烯管规格及组合图,低压架空引入装置安装做法,复合电缆支架,STABILOY合金电缆技术参数等内容,7使用要求
7.1由于本图集只是汇编了八本图集中常用的室外电缆线路、电缆井、电缆终端头接头及空线路部分。图集中未涵益的内容可参见原图。7.2架空线路部分,本图集仅收录了常用的杆型一览图,使用时应结合原图集中选择说明及参数表进行选择,7.3本图集中未注明尺寸的单位均为mm,8参编单位
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设备安装工程公司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机电专业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9相关图集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要点》(
08D800-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供电电源》08D800-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交配电所》08D800-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常用电气设备安装与控制》08D800-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熙明控制与灯具安装》08D800-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室内布线》08D800-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防雷与接地》08D800-8编制说明
审核王素美美校对朱立形主设计焦鹤勇电缆布线设计要点
1.一般要求
1.1激设电统前应检查电缆是否有机械损伤。1.2激设的全部路径应满足所使用的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1.3电缆路径的选择应特合以下要求:1.3.1应避免电境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病蚀等危害。1.3.2满足安全要求条件下,应保证电缆路径最短。1.3.3应便于敷设、维护,尽可能避开将要挖报施工的地方,1.3.4应尽量避开和减少穿越地下管道(包括热力管道、水管、煤气管道等)、公路、铁路及通讯电统等,必须穿越时最好垂直穿越。1.4同一通道内电缆数量较多时,若在间一侧的多层电缆支架上激设,应特合下列规定:
1.4.1应按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信电缆由上而下的顺序排列。当水平通道中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或满足引入柜盘的电续符合弯曲半径要求时,宜按由下面上的顺序排列。在同一工程中或电缆通道延伸于不同工程的情况,均应按相同的上下排列顾序配置,
1.4.2支架层数受通遗空间限制时,35kV及以下的相邻电压级电力电缆可排列于同一层支架上,1kV及以下的电力电缆也可与强电控制和信号电缆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图集号
08D800-7
1.4.3同一重要回路的工作与各用电缆实行耐火分隔时,应配重在不同层的支架上。
1.5电缆在支架上水平激设时,电力电缆间净间距不应小于35,且不应小于1倍电缆外径,控创电缆净距不作规定,在沟底数设时1kV以上的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间净距不应小于100
1.6直接支持电缆的普通支(臂式支架)、昂架的允许跨距宜符合下表要求:
直接支持电缆的普通支架(臂式支架)、吊架的允许跨距(mm)电缆特征
未合金属套、绝装的全塑小我面电缆除上述情况外的中、低压电缆
35kV以上高压电缆
注:*维持电缆较平直时,该值可增加1倍。水平素嵌
垂直数设
1.7电缆沟、隧道或工作并内通道的争宽,不宜小于下表内数值电缆沟、隧遭或工作并内通过的净宽(mm)电缆支架
配置方式
具有下列沟源的电缆为
600~1000
注:★说沟内可不设置支架,此时不需有通道,电缆布线设计要点
开挖式隧或
封阅式工作并
审核王素美校对朱立形味设焦勇易李开挖式隧适
图集号
0808007
本图集基于《建筑电气带用数据》04DX101-1、《35kV及以下电揽数设》94D101-5、《电缆防火阻燃设计与施工》06D105、《电力电缆井设计与安装》07SD101-8、《户外电力电缆终端头》93D101-2、《电力电缆接头》93D101-3、《电力电缆终端头、接头》93D101-4、《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安装》03D103八本国家建筑标准图集,汇编了有关电绩线路、架空线略的常用数据,电力电缆线路室外直埋、电缆沟、隧道、穿管设做法,电缆沟防火封堵做法,小型电缆手孔井、人孔井做法,常用电缆终端头、接头做法,220/380V单元杆型、10(6)kV铁横担杆型,高低压架空线路接地做法,另外根据需要新编了硬聚氯乙烯管规格及组合图,低压架空引入装置安装做法,复合电缆支架,STABILOY合金电缆技术参数等内容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机电专业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9相关图集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要点》08D800-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供电电源》08D800一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变配电所》08D800-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常用电气设备安装与控制》08D800-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照明控制与灯具安装》08D800-5《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室内布线》08D800一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与施工-防雷与接地》08D800-8编制说明
审核王素美校对朱立形味设计焦鹤勇售力电缆布线设计要点
1.一般要求
1.1激设电统前应检查电缆是否有机械损伤。1.2激设的全部路径应满足所使用的电缆允许弯曲率径要求。1.3电缆路径的选择应符合以下要求:1.3.1应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1.3.2满足安全要求条件下,应保证电缆路径最短。1.3.3应便于敷设、维护,尽可能避开将要挖报施工的地方,1.3.4应尽量避开和减少穿越地下管遭(包括热力管道、水管、煤气管道等)、公路、铁路及通讯电统等,必须穿越时最好垂直穿越。1.4同一通道内电缆数量较多时,若在间一侧的多层电统支架上数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4.1应获电压等级由高至低的电力电缆、强电至弱电的控制和信号电缆、通信电缆由上而下的顺序排列。当水平通遗中含有35kV以上高压电缆,或满足引入柜盘的电缆符合弯曲半径要求时,宜按由下而上的顺序排列,在同一工程中或电缆通道延伸于不同工程的情况,均应按相同的上下排列顾序配置。
1.4.2支架层数受通遗空间限制时,35kV及以下的相邻电压级电力电缆可排列于同一层支架上,1kV及以下的电力电缆也可与强电控制和信号电缆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
图集号
08D8007
1.4.3同一重要回路的工作与备用电缆实行耐火分隔时,应配置在不同层的支架上。
1.5电缆在支架上水平激设时,电力电缆间净间距不应小于35,且不应小于1倍电缆外径。控制电缆净鹿不作规定,在沟底数设时1kV以上的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间净距不应小于100.
1.6直接支持电的普通支架(臂式支架)、昂吊架的允许跨距宜符合下表要求:
直接支持电缆的普通支架(臂式支架)、吊架的允许跨距(mm)电缆特征
未合金属套、他装的全塑小我面电缆除上情况外的中、低压电缆
35kV以上高压电缆
注:*维持电缆较平直时,该值可增加1倍。水平激设
垂直数设
1.7电缆沟、隧遭或工作并内通道的净宽,不宜小于下表内数值:电缆沟、隧遭或工作并内通过的净宽(mm)电缆文架
配置方式
具有下列沟深的电缆为
<600600~1000
注:★沟内可不设置支架,此时不需有通道,电缆布线设计要点
开挖式隧遗或
封闭式工作并
审核王素英校对朱立形未心设计焦鹤勇集还剩106页未读,是否继续阅读?此文档由ritianmaog..分享于2022-11-22继续免费阅读全文
阅读了该文档的用户还阅读了这些文档不看了,直接下载,
李开拖式隧适
图集号
0878007
1.8电缆支架、梯架或托盘的层间距离,在采用电缆裁面或接头外径尚非很大的情况下,最小值可按下表取值:电缆支架、梯架或托盘的层间距离(mm)普通支架、吊架
电缆电压级和类型、敏设特征
控制电缆明票
6kv以下
6~10kV交联聚乙博
35kV单芯
35kV三若
电缆数设于槽金中
注:h为槽金外壳高度,
1.9电缆在支架上水平敷设时,在终端、转弯及接头两侧应加以固定,垂直数设则在每一支持点处固定。
1.10敷设电缆和计算电缆长度时,均应留有一定的裕量。对厂区引入建筑畅,直埋电缆因地形及埋设的要求,电缆沟、隧道、吊架的上下引接,电缆终端、接头等所需的电缆预留量,可取图纸量出的电缆敷设路径长度的5%1.11电缆在室外明敷时,宜有遮阳措施。1.12对运行中可能遭受机械损伤的部位(如在非电气人员经常活动的地坏以上2m及由地下引出时的地坪下200范图)应采取保护播施,1.13在隧道、沟、浅槽等封闭式电缆通道中,不得布置热力管道,严禁有易燃气体或易燃液体的管道穿越。2.电缆敷设方式的选择
3.2直埋款设的电缆,严禁位于地下管造的正上方或正下方。电缆与电缆、管道、道路、构筑物等之间的允许最小距离,应特合第12页表中电缆与电缆或管道、道路、构筑物等相互间允许最小距离(m)的规定3.3在土壤中含有对电缆有腐蚀性物质(如酸、碱、矿渣、石灰等)或有地中电流的地方,不宜采用电缆直接理地数设,如必须数设时,视腐蚀程度,用型料护套电缆或防离电缆。
3.4电缆通过下列地段应穿管保护,穿管的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3.4.1电缆通过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基础、水坡、楼板和穿过墙体等处,3.4.2电缆通过铁路、道路和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等地段。3.4.3电缆引出地面2m至地下200处的一段和人容易接触使电缆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电气专用房间除外),除了穿管保护外,也可采用保护罩,3.5直接埋地电绩引入构筑物,在贯穿墙孔处应设置保护管,且应堵塞管口以防水的渗透。
3.6埋地数设的电缆之间及各种设施平行或交叉时的最小间距,不应小于第11页表中数值.
穿保护管或排管敷设
4.1电缆保护告内壁应光滑无毛刺。其选择应满足使用条件所需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需采用穿管抑制对控制电缆的电气干扰时,应采用钢管4.2一般每管只穿一根电缆.
4.3保护管或排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排管的管孔内径,不宜2.1室外电缆激设方式有地下直埋数设,穿保护管数设、电缆为敷设、电缆随道数设等几种。
2.2电缆敷设方式的选择,应视工程条件、环境特点和电缆类型、数量等因素,以及满足运行可靠、便于维护和技术经济合理的要求选择,2.2.1当同一路径敷设的室外电缆小于或等于8根且场地有条件时,宜采用电缆直接理地数设。
2.2.2电缆排管内敷设方式宜用于电缆根数不超过12根,不宜采用直理或电缆沟敷设的地段.
2.2.3当同一路径的电缆根数小于或等于18根时,宜采用电缆沟布线。当电缆多于18根时,宜采用电缆隧道布线。2.4电缆直埋敷设,施工筒单、投资省、电缆散热好,因此电缆根数较少时,应首先考虑采用。
直埋敷设
3.1直理激设于非冻土区时,电缆外皮至地面深度不得小于700;当位于行车道或耕地下时,应适当加深,且不宜小于1m,激设时,应在电缆上面、下面各均勾铺设100厚的软土或细沙层,再盖混凝土板、石板或砖等保护,保护板应趣出电缆两侧各50.
直埋敷设于冻土区时,宜埋入东土层以下;当无法课埋时,可埋设在土壤排水性好的干燥冻土层或回填土中,也可采取其他防止电缆受到损伤的猎施,如增加铺设细沙的厚度,使其上下各为100以上。电缆布线设计要点
审核王素美关校对朱立形主以设计焦鹤勇值小于75.
图集号
4.4保护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电缆的最小允许膏曲半径。4.5当电缆有中间接头时,应放在电缆工作并中。4.6电缆进入排管的端口处应有防止电缆外护层受到磨损的措施,0818007
4.7单根保护管使用时,地下埋管距地面深度不宜小于500,与铁路交叉距路基不宜小于1m,距排水沟底不宜小于300.并列管相互间宜留有不小于20的空隙。
4.8使用排管时,管孔数宜获发展预留适当备用,管路项部土壤厚度不宜小于500,管路应置于经整平夯实土层且有足以保持连续平直的垫块(或不小于60的混凝土垫层)上,纵向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2%。4.9海泡石纤维水泥管、混凝土管块电缆排管穿过铁路、公路及有重型车辆通过的场所时,应选用混凝土包封敷设方式,当海泡石纤维水泥管排管敷设在可能发生位移的土壤中(如流沙层、8度及以上地震基本烈度区、回填土段等)应选用钢筋混凝土包封敷设方式,当海泡石纤维水泥管顶距地面不足500时,应根据工程实际另行计算确定配能数量4.10数设电境排管时,排管向工作井侧应有不小于0.5%的排水坡度。4.11电缆排管应在终端、分支处、数设方向及标高变化处设置工作井。5.电缆沟敷设
5.1电缆沟可分为无支架沟、单侧支架沟、双侧支架沟三种。当电缆根数不多(一般不趣过5根)时,可采用无支架沟,电缆平行激设于沟底。电缆布线设计要点
事核王素英校对朱立形录设计焦鹤勇化为图集号
08D800-7
3.2直埋激设的电缆,严禁位于地下管道的正上方或正下方。电缆与电缆、管道、道路、构筑物等之间的允许最小距离,应符合第12页表中电缆与电缆或管道、道路、构筑物等相互间允许最小距高(m)的规定。3.3在土壤中含有对电缆有腐蚀性物质(如酸、碱、矿渣、石灰等)或有地中电流的地方,不宜采用电缆直接理地数设。如必须敷设时,视腐蚀程度,用型料护套电缆或防离电缆。
3.4电缆通过下列地段应穿管保护,穿管的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3.4.1电缆通过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基础、散水、楼板和穿过墙体等处,3.4.2电缆通过铁路、道路和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等地段。3.4.3电缆引出地面2m至地下200处的一段和人容易接触使电缆可能受到机械损伤的地方(电气专用房间除外),除了穿管保护外,也可采用保护罩3.5直接埋地电引入构筑物,在贯穿墙孔处应设置保护管,且应堵塞管口,以防水的渗透。
3.6埋地数设的电缆之间及各种设施平行或交叉时的最小间距,不应小于第11页表中数值。
穿保护管或排管敷设
4.1电缆保护管内壁应光滑无毛刺。其选择应满足使用条件所雷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雷果用穿管抑制对控制电缆的电气干扰时,应采用钢管。4.2一般每管只穿一根电缆.
4.3保护管或排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排管的管孔内径,不宜5.2室外电缆沟的沟口宜高出地面50,以减少地面排水进入沟内,当益板高出地面影响地面排水或交通时,可采用具有覆盖层的电缆沟,益板顶部一般低于地面30
5.3室外电缆沟在进入建筑物处,应设防火分隔。5.4室外电缆沟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益板重量不宜超过50kg5.5电缆沟应采取防水播施,底部还应做不小于0.5%的织向排水坡度,并应设积水坑(井),积水的排出,有条件时可直接排入下水道,否则可经集水并用泵排出,电缆沟较长时,应考虑分段排水,每陷50m左右设一个集水井。5.6电缆在沟内激设时,支架的长度不宜小于350.6.在隧道内敷设
6.1电缆隧道长度大于7m时,两端应设出口(包括人孔井),当两个出口之间的距高超过75m时,应增加出口,人孔并的直径不应小于700。6.2电缆隧遗内应设有照明,其电压不应超过36V,否则需采用安全措施6.3隧遭内净高不应低于1.9m,局部或管道交叉处争高不宜低于1.4m.6.4电缆隧遭应有防水括施,局部还应做成不小于0.5%的纵向排水坡度排水边沟向集水井也应有0.5%的披度,6.5电缆隧遗进入建筑物处、在变电所围墙处以及长距离隧道中每100m处,应设置带门的防火隔墙,该门应由非燃烧材料制作,并应装锁,电境过培时的保护管两端应用阻燃材料对堵。6.6电缆隧道应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当有较多电缆导体工作,温度持续达到小于75.
4.4保护管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所穿电缆的最小允许弯曲半径。4.5当电缆有中间接头时,应放在电缆工作并中。4.6电缆进入排管的端口处应有防止电缆外护层受到磨损的措施。4.7单根保护管使用时,地下埋管距地面深度不宜小于500,与铁路交叉距路基不宜小于1m,距排水沟底不宜小于300.并列管相互间宜留有不小于20的空离。
4.8使用排管时,管孔数宜获发展预留适当各用,管路项部土厚度不宜小于500,管路应置于经整平夯实土层且有足以保持连续平直的垫块(或不小于60的混凝土垫层)上,纵向排水坡度不宜小于0.2%,4.9海泡石纤维水泥管、混凝土管块电缆排管穿过铁路、公路及有重型车辆通过的场所时,应选用混凝土包封敷设方式,当海泡石纤维水泥替排管敷设在可能发生位移的土壤中(如流沙层、8度及以上地震基本烈度区、回填土段等)应选用钢筋混凝土包封敷设方式,当海泡石纤维水泥管顶距地面不足500时,应根据工程实际另行计算确定配能数量,4.10数设电镜排管时,排管向工作井侧应有不小于0.5%的排水按度,4.11电缆排管应在终端、分支处、数设方向及标高变化处设置工作井。5.电缆沟敷设
5.1电缆沟可分为无支架沟、单侧支架沟、双侧支架沟三种。当电缆根数不多(一般不趣过5极)时,可采用无支架沟,电缆平行激设于沟底电缆布线设计要点
审核王素其美校对朱立形录设计焦鹤勇图集号
08D8007
70°C以上或环境温度可能达到75'C时,应加机械通风,通风装置可根据温度自动控制,机械通风装置在一旦发生火灾时应能可靠的自动关闭。6.7电缆在隧道内敷设时,支架的长度不应大于500.6.8与电缆隧道无关的管线不得通过电缆隧道,电缆隧道与其他地下管线交叉时,应尽可能避免隧遗局部下降,7.电缆井
7.1电缆井的布置
7.1.1电绩井一般情况下应布置在绿化地带内。由于条件制雷要布置在道路附近时,应尽量布置在人行道路范围内;特珠情况下雷要布置在车行过路范国内时,电缆井应布置在慢行车道内,并且靠近人行道路或非机动车道一侧,7.1.2拿近路过的电缆井要注意雨水的排泄,避免在雨水较大时流入电缆井内,电缆井内是否设置排水设施由设计确定,7.1.3直线段上电缆井的距离不宜大于100m.7.1.4考虑到其他地下管线有开挖的可能性,电缆并及电缆排管不应与其他地下管线过于接近或重叠设置,7.2电缆并的选择
7.2.1电缆并的选择应根据电缆数量的多少、电缆截面的大小及转弯半径要求,电缆排管或混凝土管块组合方式,电缆的走向以及考虑长远发展应预留电缆的数量等因素进行选择,
7.2.2在有车辆通行处的电缆并应满足车辆通过产生的动荷载的要求。电缆布线设计要点
图集号
审核王素美关校对朱立形未设计焦鹤勇值为页
08D8007
5.2室外电缆沟的沟口宜高出地面50,以减少地面排水进入沟内,当益板高出地面影响地面排水或交通时,可采用具有覆益层的电缆沟,益板顶部一般低于地面30.
5.3室外电缆沟在进入建筑物处,应设防火分隔。5.4室外电缆沟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益板重量不宜超过50kg5.5电缆沟应采取防水措施,底部还应做不小于0.5%的织向排水坡度,并应设积水坑(井)。积水的排出,有条件时可直接排入下水道,否则可经集水并用泵排出,电缆沟较长时,应考虑分段排水,每陷50m左右设一个集水井。5.6电缆在沟内设时,支架的长度不宜小于350,6.在隧道内敷设
6.1电缆隧道长度大于7m时,两端应设出口(包括人孔井),当两个出口之间的距高超过75m时,应增加出口,人孔并的直径不应小于7006.2电缆隧造内应设有照明,其电压不应超过36V,否则需采用安全措施。6.3隧遭内净高不应低于1.9m,局部或管道交叉处争高不宜低于1.4m.6.4电缆隧遗应有防水播施,局部还应做成不小于0.5%的纵向排水度排水边沟向集水井也应有0.5%的坡度,6.5电缆隧遗进入建筑物处、在变电所围墙处以及长距离隧道中每隔100m处,应设置带门的防火隔墙,该门应由非燃烧材料制作,并应装锁,电缆过墙时的保护管两端应用阻燃材料封堵。6.6电缆隧道应尽量采用自然通风,当有较多电缆导体工作,温度持续达到7.2.3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电绩井应采取防水措施,防止地下水的渗漏。7.2.4电缆井项部臣地面不应小于700,在人行遭路下面时不应小于5007.2.5电缆井内净高度一般分为1.9m、2.1m和2.4m三类,由设计选择;其上部人孔的直径不应小于700,电缆手孔的净高度为1.1m.7.2.6有时虽然电缆井内的电绩数量不多,但电缆需要在井内盘留,为满足盘留长度及电缆弯曲半径的要求,应选择大一些型号的电缆井。7.2.7本图集给出电缆井净高度H为1.9m、2.1m、2.4m三种,在电缆较多或电缆并或手孔望设较深时,为了改着工作人员在电缆并或手孔内的工作条件,允许在电绩井结构没有较大变化的前提下,电缆并的净高度提高到2.0~2.5m,手孔提高到1.5m,但应根据地质条件和水文情况采取相应播施并进行核算。
7.3其他
7.3.1电缆井内的电缆应安装在井壁的电缆支架上,由于电缆外径较大等因素的影响面不能满足电缆奇曲半径的要求时,可采用电缆吊架安装。7.3.2采用电缆吊架安装时,吊架和电缆应避开人孔位置,电缆并内部净高度不宜小于2.1m。
7.3.3吊架间距离一般不宜大于800,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加大。7.3.4电缆支架和电缆吊架在开孔或焊接后应进行防虞处理,7.3.5电缆井内接地线采用一40×4或-25x4镀锌扁钢,如不能满足接地电阻要求时由设计确定,
70'C以上或环境温度可能达到75C时,应加机械通风,通风装置可根据温度自动控制,机械通风装置在一旦发生火灾时应能可靠的自动关闭。6.7电缆在隧道内敷设时,支架的长度不应大于500.6.8与电缆隧道无关的管线不得通过电缆隧道,电缆隧道与其他地下管线交叉时,应尽可能避免隧遗局部下降。7.电缆井
7.1电缆井的布置
7.1.1电绩并一般情况下应布置在绿化地带内。由于条件限制雷要布置在过路附近时,应尽量布置在人行遗路范围内;特珠情况下雷要布置在车行过路范圈内时,电缆井应布置在慢行车道内,并且靠近人行道路或非机动车道一侧。7.1.2拿近路过的电缆井要注意雨水的排泄,避免在雨水较大时流入电缆井内,电缆井内是否设置排水设施由设计确定,7.1.3直线段上电缆井的距高不宜大于100m。7.1.4考虑到其他地下管线有开挖的可能性,电缆并及电缆排管不应与其他地下管线过于接近或重叠设置,7.2电缆并的选择
7.2.1电缆并的选择应根据电缆数量的多少、电缆截面的大小及转弯半径要求,电缆排皆或混凝土管块组合方式、电缆的走向以及考虑长远发展应预留电缆的数量等因素进行选择。
7.2.2在有车辆通行处的电缆并应满足车辆通过产生的动荷载的要求,电缆布线设计要点
审核王素美校对朱立形录设讯焦鹤勇值力7.4土建条件
图集号
08D800-7
7.4.1本图集电缆井仅适用于二a、二b类环境的一般做法,如用于三类以上环境、湿陷性黄土地区、膨胀土地区等特殊情况时,应按相应规范的规定处理。7.4.2本图集适用于地震设防烈度不大于8度地区。7.4.3电缆并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7.4.4本图集按电缆为盖板上覆土厚度500,活荷载为10kN/m,或汽车荷载为汽一20级两种情况设计,当使用条件趣出本条范国时,由工程设计者按实际情况核算电缆井结构的承载能力。7.4.5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130kPa设计,7.4.6本图集按有地下水和无地下水两种情况设计。1)有地下水地区按地下水位距地面不小于500考虑。2)有地下水地区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时,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低于S6,以自防水为主,如经试水达不到要求,可参照本图集采取附加防水措施,3)电缆并按地下水水位分为三个类型:水位在基底一1000以下为一般型;水位在基底-500~-1000为防潮型;水位在基底-500以上为防水型。7.4.7材料
1)混凝土强度等级:尧筑混凝土C30,无地下水时垫层C10,有地下水时垫层C15(图中仅表示了无地下水的情况)2)钢筋:HRB335(Q345)、HPB235(Q235)(仅用于吊钩且不得冷加工),
电缆布线设计要点
申核王素英校对朱立型设计焦鹤勇值动图集号
08D8007
7.2.3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电绩井应采取防水措施,防止地下水的渗漏,7.2.4电缆井项部距地面不应小于700,在人行遭路下面时不应小于5007.2.5电缆井内净高度一般分为1.9m、2.1m和2.4m三类,由设计选择;其上部人孔的直径不应小于700,电缆手孔的净高度为1.1m。7.2.6有时虽然电缆井内的电统数量不多,但电缆需要在井内盘留,为满足盘留长度及电缆弯曲半径的要求,应选择大一些型号的电缆井。7.2.7本图集给出电缆井净高度H为1.9m、2.1m、2.4m三种,在电缆较多或电缆井或手孔理设较深时,为了改着工作人员在电缆并或手孔内的工作条件,允许在电缆井结构没有较大变化的前提下,电缆并的净高度提高到2.0~2.5m,手孔提高到1.5m,但应根据地质条件和水文情况采取相应播施并进行核算。
7.3其他
7.3.1电缆井内的电缆应安装在井壁的电缆支架上,由于电缆外径较大等因素的影响面不能满足电缆奇曲半径的要求时,可采用电缆吊架安装。7.3.2采用电缆吊架安装时,吊架和电缆应避开人孔位置,电缆并内部净高度不宜小于2.1m。
7.3.3吊架间距离一般不宜大于800,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加大。7.3.4电缆支架和电缆吊架在开孔或焊接后应进行防虞处理,7.3.5电缆井内接地线采用一40×4或-25x4镀锌扁锅,如不能满足接地电阻要求时由设计确定,
3)钢能保护层:益板为20,并壁内侧及底板上表面为25,并壁外侧及底板度面为35,
4)钢材:Q235.
7.4.8结构混凝土要求最大水灰比为0.55,最小水泥用量为275kg/m最大氮高子含量为0.2%,最大碱含量为3.0kg/m37.4.9益板上孔直径分别为D=770、800两种,选择筛一种由工程设计确定,
7.4.10有地下水的地区施工混凝土电绕井,在覆土完毕前应注意采取防水或有效的降水措施。
7.4.11当工程设计中电缆井净高度大于2.40m时,应提土建专业验算井壁承载能力。
7.4.12本图集钢筋混凝土盖板编号方法为:JB-XXXX-XX
井益板—并内壁标志尺寸
8.电缆终端头、接头
转角型并的角度(仅用于转角型并)8.1电终端头及接头的制作应严格遵守有关规范规程7.4土建条件
7.4.1本图集电缆井仅适用于二α、二b类环境的一般做法,如用于三类以上环境、湿陷性黄土地区、膨胀土地区等特殊情况时,应按相应规范的规定处理。7.4.2本图集适用于地震设防烈度不大于8度地区,7.4.3电缆并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7.4.4本图集按电缆沟益板上覆土厚度500,活荷载为10kN/m,或汽车荷载为汽一20级两种情况设计,当使用条件趣出本条范围时,由工程设计者按实际情况核算电缆井结构的承载能力。7.4.5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按130kPa设计,7.4.6本图集按有地下水和无地下水两种情况设计。1)有地下水地区按地下水位距地面不小于500考虑。2)有地下水地区采用现滤混凝土结构时,混凝土的抗渗等级不低于S6以自防水为主,如经试水达不到要求,可参照本图集采取附加防水措施3)电缆并按地下水水位分为三个类型:水位在基底一1000以下为一般型;水位在基底-500~-1000为防潮型;水位在基底-500以上为防水型,7.4.7材料
1)混凝土强度等级:尧筑混聚土C30,无地下水时垫层C10,有地下水时垫层C15(图中仅表示了无地下水的情况),2)钢筋:HRB335(Q345)、HPB235(Q235)(仅用于吊钩且不得冷加工),
电缆布线设计要点
审核王素英校对朱立形未设计焦鹤勇值易图集号
8.2制作电缆终端头及接头的材料一般由电缆附件生产厂家配套供应08D8007
8.3施工现场应清洁、无灰尘,光线充足,周围空气不应含有导电粉尘和腐蚀性气体,并避开雾、雪、雨天气,选择气候皮好的条件进行操作,例作塑料绝缘电缆终增头及接头电缆湿度及环境温度应在O'C以上,交联聚氨乙烯绝缘电境温度一般应在5'C以上。
8.4制作前应做好电统的核对工作,如电缆的类型、电压等级、裁面及电缆另一端的情况,并对电缆进行绝缘电阻测定和耐压试验,测试结果应符合规定。8.5电缆头的制作应由专业人员持证上岗进行操作。8.6电缆终端头及接头的接地
8.6.1电缆终端头及接头的接地线应采用铜绞线或编织铜线,不宜小于10mm2,对要求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钢铠接地线和铜带屏蔽层的接地线可分的电统终端头以及低压系统中将电缆的金属护套或金展屏鼓层和钢铠等连在一起作为接地线的电缆终竭头,其接地线载面按有关的规定执行,8.6.2电缆终端头的出线应保持固定位置,并保证必要的电气距离,户外终端头其带电裸露部分之间至接地部分的最小距高为200(线电压1~10kV):电缆布线设计要点
审核王素英校对朱立形果股计焦鹤勇值图集号
08D8007
3)钢能保护层:益板为20,并壁内侧及底板上表面为25,并壁外侧及底板庭面为35.
4)钢材:Q235。
7.4.8结构混凝土要求最大水灰比为0.55,最小水泥用量为275kg/m最大氯高子含量为0.2%,最大碱含量为3.0kg/m3,7.4.9盖板上孔直径分别为D=770、800两种,选择筛一种由工程设计确定,
有地下水的地区施工混凝土电缆井,在覆土完毕前应注意采取防水或7.4.102
有效的降水措施。
7.4.11当工程设计中电缆井净高度大于2.40m时,应提土建专业验算井壁承载能力。
7.4.12本图集钢能混凝土盖板编号方法为:JB-XXXX-XX
井盖板一并内壁标志尺寸—转角型并的角度(仅用于转角型井)8.
电缆终端头、接头
电缆终端头及接头的制作应严格遵守有关规范规程。8.1
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d为电缆外径)电缆种类
无铝包和钢缆护套的录皮绝缘电力电缆有铜铠护套的换皮绝绿电力电缆聚氟乙烯绿电缆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
控制电缆
最小允许奇由率径
沿同一路径激设的室外电境常用激设方式及激设数量直理敷设
电缆为激设
电缆健通票设
排管激设
≤8根
≤18板
>18积
≤12板
电缆桥架与与各种管道的最小净距(m)数设条件
管遗类别
一般工艺管道
具有蚀性液体(或气体)管道
热力誉道(有保温层)
热力誉道(无保温层)
平行时
交又时
8.2制作电缆终端头及接头的材料一般由电缆附件生产厂家配套供应8.3施工现场应清洁、无灰尘,光线充足,周围空气不应含有导电粉尘和腐蚀性气体,并避开雾、雪、雨天气,选择气候良好的条件进行操作,例作塑料绝缘电缆终端头及接头电缆温度及环境温度应在O\C以上,交联聚氟乙烯绝缘电境温度一般应在5C以上。
8.4制作前应做好电缆的核对工作,如电缆的类型、电压等级、裁面及电缆另一端的情况,并对电缆进行绝绿电阻测定和耐压试验,测试结果应符合规定。8.5电缆头的制作应由专业人员持证上岗进行操作。8.6电缆终端头及接头的接地
8.6.1电缆终端头及接头的接地线应采用铜绞线或编织铜线,不宜小于10mm2对要求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的钢铠接地线和铜带屏蔽层的接地线可分的电缆终端头以及低压系统中将电缆的金属护套或金展屏鼓层和钢等连在一起作为接地线的电缆终端头,其接地线载面按有关的规定执行,8.6.2电缆终端头的出线应保持固定位置,并保证必要的电气距离,户外终端头其带电裸露部分之间至接地部分的最小距高为200(线电压1~10kV),电缆布线设计要点
申核 王素美世校对朱立形未股计 焦鹤男值图集号
直接埋地激设的电缆之同及与各种设施的最小净距(m)项
建筑物、构筑物基础
谦木品
10kV以下电力电缆之间,以及与差制电缆之网不同郁门使用的电缆
热力管为
上、下水管
油管及可燃气体管道
排水明沟
平行时
数设条件
0.50(0.10)
2.00(1.00)
1.50(与腾)
1.00(与沟过)
注:1.表中所列净距,应自各种设施(包括防护外层)的外续算起;交叉时
0.50(0.25)
0.50(0.25)
0.50(0.25)
0.50(0.25)
08D800-7
0.50(0.25)
1.00(与路西)
0.50(与沟座)
2.路灯电镜与道路罐木丛平行距有不限;3.表中括号内数字是指局部地设电绩穿管,加隔板保护或加隔热层保护后允详的最小净距。注:1.本页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编制。2.下列不同电压、不同用途的电缆,不宜数设在同一层桥架上1)1kV以上和1kV以下的电缆;
同一路径向一级负荷供电的发电源电缆;2)
应急熙明和其他照明的电缆;
强电和弱电电缆.
如受条件限制需安装在同一层桥架上时,应采取喝离据施电缆敷设要求
申核王素美校对朱立形设计焦勇值图集号
08D8007
电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d为电缆外径)电缆种类
无铝包和钢他护套的橡皮绝缘电力电类有铜铠护套的换皮绝绿电力电缆聚氟乙烯绝绿电缆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
控制电缆
最小允许奇曲率径
沿同一路径数设的室外电绩常用设方式及款设数量直理敷设
电缆沟激设
电缆隧通票设
排管激设
≤8根
≤18报
>18楼
≤12板
电缆桥架与与各种管道的最小净距(m)设条件
管遗类别
一般工艺管道
具有肩蚀性液体(或气体)管道热力管道(有保温层)
热力管道(无保温屋)
平行时
交叉时
直接理地激设的电缆之同及与各种设施的最小净距(m)项
建筑物、构筑物基础
谦木品
10kV以下电力电缆之间,以及与差制电缆之间不同部门使用的电缆
热力管为
上、下水管遗
油管及可燃气体管遣
排水明为
平行时
数设条件
0.50(0.10)
2.00(1.00)
1.50(与路)
1.00(与沟过)
注:1.表中所列净距,应自各种设施(包括防护外层)的外续算起:交叉时
0.50(0.25)
0.50(0.25)
0.50(0.25)
0.50(0.25)
0.50(0.25)
1.00(与路面)
0.50(与沟座)
2.路灯电缆与道路道木丛平行距有不限;3.表中括号内数字是指局部地设电缆穿管,加隔板保护或加隔热层保护后允评的最小净距。注:1.本页根据(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编制。2.下列不同电压,不同用途的电缆,不宜设在同一层桥架上:1kV以上和1kV以下的电缆;
同一路径向一级负荷供电的发电源电缆;2)
应急熙明和其他照明的电缆;
强电和弱电电缆.
如受条件限制需安装在间一层桥架上时,应采取码高排施。电缆敷设要求
审核王素英美校对朱立形未心设计焦鹏男电续与电缆或管遗、遗路、构筑物等之间的容许最小距高(m)电缆直理数设时的配置情况
控制电莞之间
电力电缆之间或与控制电缆之间电载与地下管询
电缆与铁路
不网部门使用的电缆
电缆与建筑物基础
电缆与公路边
电缆与排水沟
电缆与树木的主干
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
10kv以上电力电缆
热力管沟
油带或易燃气管道
其他管道
非直流电气化铁路路轨
直流电气化铁路路轨
电缆与1kV以下架空线电杆
电缆与1kV以上架空线杆将基础
注:①用限板分限或电镜穿管时可为0.25m;①用隔板分隔或电缆资管时可为0.1m;①特球情况可耐减且最多减少一率值电缆与管过之间无隔板防护时允许鹿高电或与管道之间走向
热力管遣
其他管道
注:本页编自《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平行
电力电缆
控制与信号电缆
电缆与其他物体间的最小距离
申核王素美校对朱立形味设计焦鹤男健力图集号
图集号
080800-7
08D8007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其他行业标准标准计划
- JB/T11153-2011 单极和双极交流接触器
- NB/T20133.2-2012 压水堆核电厂设施设备防护涂层规范 第2部分涂层系统在模拟设计基准事故条件下的评价试验方法
- ZJBK34007-1988 舰用电气设备的外壳
- HG/T4869-2015 车身喷绘贴膜
- HG/T3545-2014 氨合成催化剂活性试验方法
- 06SG515-2 轻型屋面梯形钢屋架(剖分T型钢弦杆)
- JTGF80/1-2017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
- CB/T8523-2011 机械化滑道设计规范
- QB/T4096.22-2011 家用和类似用途室内加热器的性能 第22部分:风扇式加热器的特殊要求
- QCHM0001S-2016 复合调料
- QB/T4768-2014 沙发床
- Q/QJA26-2005 航天型号飞行试验(任务)通用放行准则
- SZJG21.6-2006 非发酵性豆制品 第6部分 腐竹
- CNAS-CC31:2010 《人员认证机构通用要求》应用指南
- QSY06506.9-2016 炼油化工工程转动设备技术规范 第9部分:无密封离心泵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