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
- GA/T 850-2009 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规范
标准号:
GA/T 850-2009
标准名称:
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规范
标准类别: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9-10-26 -
实施日期:
2010-01-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1.42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城市道路路内汽车停车泊位设置的选址和设计。本标准适用于城市道路路内汽车停车泊位的设置。 GA/T 850-2009 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规范 GA/T850-2009

部分标准内容:
ICS03.2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8502009
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规范Code for setting of on-street parking spaces2009-10-26发布
201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
本标准由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小翔、毕衍蒙、莫新静、2
1范围
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规范本标准规定了城市道路路内汽车停车泊位设置的选址和设计。本标准适用于城市道路路内汽车停车泊位的设置。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5768.2-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5768.3-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停车泊位parkingspaces
为停放车辆而设置的停车空间。3.2
路内停车泊位parkingspaceson-street利用道路一侧或两侧设置的停车泊位3.3
停放周转率parkingturnoverrate单位时间每个停车泊位的停车次数。3.4
v/c比值v/cratio
路段交通量与通行能力之比。其中,V为交通量,C为通行能力3.5
路内停车泊位设置率rateofparkingspaceson-street路内停车泊位与城市停车泊位总数之比。4路内停车泊位设置
4.1一般要求
4.1.1路内停车泊位的设置应遵循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的原则。4.1.2路内停车泊位的设置应当处理好与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的关系,保障各类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和交通安全。
4.1.3停放周转率应以停车需求调查和预测为基础,合理确定路内停车泊位数量,集约利用道路资源。4.1.4路内停车泊位可依所在地区、道路编号,可建立相应的停车诱导系统,并可与路外停车诱导系统、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统等进行有机衔接。4.1.5人行道设置路内停车泊位,应满足承载要求。4.1.6路内停车泊位的标志和标线设置应按GB5768的规定执行。4.1.7路内停车泊位与服务对象目的地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200m。4.1.8距路外停车场出入口200m以内,不宜设置路内停车泊位。4.2设置条件
路内停车泊位的设置条件如下:a)路内停车泊位设置率见表1
表1路内停车泊位设置率
小城市
比例(%)
中等城市
b)路内停车泊位停放周转率,宜按7车次/d~9车次/d计算;c)设置路内停车泊位的道路宽度见表2;大城市
表2设置路内停车泊位的道路宽度通行条件
机动车双向
通行道路
机动车单向
通行道路
车行道路路面实际宽度(W)
W≥12
8≤W<12
特大城市
单位为米
泊位设置
可两侧设置
可单侧设置
不可设置
可两侧设置
可单侧设置
不可设置
d)占用道路设置停车泊位的V/C比值。其中,占用机动车道设置停车泊位的V/C比值见表3,占用非机动车道设置停车泊位的V/C比值见表4,占用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道设置停车泊位的V/C比值见表5;
表3占用机动车道设置停车泊位的V/C比值机动车单侧道路高峰小时V/C
0≤V/C<0.8
0.8≤V/C<0.9
V/C≥0.9
表4占用非机动车道设置停车泊位的V/C比值非机动车单侧道路高峰小时V/C
0≤V/C<0.7
0.7≤V/C<0.9
V/C≥0.9
泊位设置
可设置
有条件的可设置
不可设置
泊位设置
可设置
有条件的可设置
不可设置
表5占用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道设置停车泊位的V/C比值机动车单侧道路高峰小时V/C
0≤V/C<0.8
0.8≤V/C<0.9
V/C≥0.9
非机动车单侧道路高峰小时V/C
0≤V/C<0.7
0.7≤V/C<0.9
V/C≥0.9
两项V/C比值,达到其中一项即可。注:
人行道设置停车泊位后剩余宽度见表6:e)
表6人行道设置停车泊位后剩余宽度项目
各级道路
商业或文化中心区以及大型商店或大型文化公共机构集中路段
火车站、码头附近路段
长途汽车站
f)道路沿线出入口的安全视距,安全视距的计算按以下公式确定:大城市
泊位设置
可设置免费标准bzxz.net
有条件的可设置
不可设置
人行道剩余宽度
中、小城市
单位为米
(m);
式中:
254(+)
S,-为反应距离,是指驾驶员发现前方的阻碍物,经过判断决定采取制动措施的那一瞬间到制动器真正开始起作用的那一瞬间汽车所行驶的距离,单位为米(m);S2-为制动距离,是指汽车从制动生效到汽车完全停住,这段时间内所走的距离,单位为米V-车辆的行驶限速,单位为米每秒(m/s);t-反应时间,一般取t=2.5s;
β-路面与轮胎间的附着系数,一般按路面在潮湿状态下的?值计算;W-道路阻力系数。
4.3不应设置停车泊位的路段和区域以下路段和区域不应设置停车泊位:a)快速路和主干路的主道;
b)人行横道,人行道(依《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施划的停车泊位除外);c)交叉路口、铁路道口、急弯路、宽度不足4m的窄路、桥梁、陡坡、隧道以及距离上述地点50m以内的路段;
d)公共汽车站、急救站、加油站、消防栓或者消防队(站)门前以及距离上述地点30m以内的路段,除使用上述设施的;
e)距路口渠化区域20m以内的路段;f)水、电、气等地下管道工作井以及距离上述地点1.5m以内的路段。5停车泊位设计
5.1停车泊位平面空间由车辆本身的尺寸加四周必要的安全间距组成。5.2停车泊位设计分大、小两种尺寸。大型泊位长15600mm、宽3250mm,适用于大中型车辆。小型泊位长6000mm、宽2500mm,适用于小型车辆。条件受限时,宽度可适当降低,但最小不应低于2000mm。5.3停车泊位排列形式分为:平行式见图1a)、倾斜式见图1b)、垂直式见图1c)。6000(15600))
a)平行式
b)倾斜式
c)垂直式
图1停车泊位排列形式
单位为毫米
5.4路内停车泊位的排列宜采用平行式。大型车辆的停车泊位不应采用倾斜式和垂直式的停放方式。5.5多个停车泊位相连组合时,每组长度宜在60m,每组之间应留有不低于4m的间隔。停车泊位组合见图2。
建筑物
人行道
图2停车泊位组合
5.6路内停车泊位应考虑设置残疾人专用停车泊位,其数量应不少于停车泊位总数的百分之二。参考文献
[1]GB50220-199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2]CJJ37-1990城市道路设计规范[3]DGJ32/TC02-2005城市道路内汽车停车泊位设置标准[4]JGJ50-200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8502009
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规范Code for setting of on-street parking spaces2009-10-26发布
2010-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
本标准由公安部道路交通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小翔、毕衍蒙、莫新静、2
1范围
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设置规范本标准规定了城市道路路内汽车停车泊位设置的选址和设计。本标准适用于城市道路路内汽车停车泊位的设置。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5768.2-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5768.3-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停车泊位parkingspaces
为停放车辆而设置的停车空间。3.2
路内停车泊位parkingspaceson-street利用道路一侧或两侧设置的停车泊位3.3
停放周转率parkingturnoverrate单位时间每个停车泊位的停车次数。3.4
v/c比值v/cratio
路段交通量与通行能力之比。其中,V为交通量,C为通行能力3.5
路内停车泊位设置率rateofparkingspaceson-street路内停车泊位与城市停车泊位总数之比。4路内停车泊位设置
4.1一般要求
4.1.1路内停车泊位的设置应遵循保障道路交通有序、安全、畅通的原则。4.1.2路内停车泊位的设置应当处理好与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交通的关系,保障各类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和交通安全。
4.1.3停放周转率应以停车需求调查和预测为基础,合理确定路内停车泊位数量,集约利用道路资源。4.1.4路内停车泊位可依所在地区、道路编号,可建立相应的停车诱导系统,并可与路外停车诱导系统、城市的交通管理系统等进行有机衔接。4.1.5人行道设置路内停车泊位,应满足承载要求。4.1.6路内停车泊位的标志和标线设置应按GB5768的规定执行。4.1.7路内停车泊位与服务对象目的地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200m。4.1.8距路外停车场出入口200m以内,不宜设置路内停车泊位。4.2设置条件
路内停车泊位的设置条件如下:a)路内停车泊位设置率见表1
表1路内停车泊位设置率
小城市
比例(%)
中等城市
b)路内停车泊位停放周转率,宜按7车次/d~9车次/d计算;c)设置路内停车泊位的道路宽度见表2;大城市
表2设置路内停车泊位的道路宽度通行条件
机动车双向
通行道路
机动车单向
通行道路
车行道路路面实际宽度(W)
W≥12
8≤W<12
特大城市
单位为米
泊位设置
可两侧设置
可单侧设置
不可设置
可两侧设置
可单侧设置
不可设置
d)占用道路设置停车泊位的V/C比值。其中,占用机动车道设置停车泊位的V/C比值见表3,占用非机动车道设置停车泊位的V/C比值见表4,占用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道设置停车泊位的V/C比值见表5;
表3占用机动车道设置停车泊位的V/C比值机动车单侧道路高峰小时V/C
0≤V/C<0.8
0.8≤V/C<0.9
V/C≥0.9
表4占用非机动车道设置停车泊位的V/C比值非机动车单侧道路高峰小时V/C
0≤V/C<0.7
0.7≤V/C<0.9
V/C≥0.9
泊位设置
可设置
有条件的可设置
不可设置
泊位设置
可设置
有条件的可设置
不可设置
表5占用机动车、非机动车混行道设置停车泊位的V/C比值机动车单侧道路高峰小时V/C
0≤V/C<0.8
0.8≤V/C<0.9
V/C≥0.9
非机动车单侧道路高峰小时V/C
0≤V/C<0.7
0.7≤V/C<0.9
V/C≥0.9
两项V/C比值,达到其中一项即可。注:
人行道设置停车泊位后剩余宽度见表6:e)
表6人行道设置停车泊位后剩余宽度项目
各级道路
商业或文化中心区以及大型商店或大型文化公共机构集中路段
火车站、码头附近路段
长途汽车站
f)道路沿线出入口的安全视距,安全视距的计算按以下公式确定:大城市
泊位设置
可设置免费标准bzxz.net
有条件的可设置
不可设置
人行道剩余宽度
中、小城市
单位为米
(m);
式中:
254(+)
S,-为反应距离,是指驾驶员发现前方的阻碍物,经过判断决定采取制动措施的那一瞬间到制动器真正开始起作用的那一瞬间汽车所行驶的距离,单位为米(m);S2-为制动距离,是指汽车从制动生效到汽车完全停住,这段时间内所走的距离,单位为米V-车辆的行驶限速,单位为米每秒(m/s);t-反应时间,一般取t=2.5s;
β-路面与轮胎间的附着系数,一般按路面在潮湿状态下的?值计算;W-道路阻力系数。
4.3不应设置停车泊位的路段和区域以下路段和区域不应设置停车泊位:a)快速路和主干路的主道;
b)人行横道,人行道(依《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施划的停车泊位除外);c)交叉路口、铁路道口、急弯路、宽度不足4m的窄路、桥梁、陡坡、隧道以及距离上述地点50m以内的路段;
d)公共汽车站、急救站、加油站、消防栓或者消防队(站)门前以及距离上述地点30m以内的路段,除使用上述设施的;
e)距路口渠化区域20m以内的路段;f)水、电、气等地下管道工作井以及距离上述地点1.5m以内的路段。5停车泊位设计
5.1停车泊位平面空间由车辆本身的尺寸加四周必要的安全间距组成。5.2停车泊位设计分大、小两种尺寸。大型泊位长15600mm、宽3250mm,适用于大中型车辆。小型泊位长6000mm、宽2500mm,适用于小型车辆。条件受限时,宽度可适当降低,但最小不应低于2000mm。5.3停车泊位排列形式分为:平行式见图1a)、倾斜式见图1b)、垂直式见图1c)。6000(15600))
a)平行式
b)倾斜式
c)垂直式
图1停车泊位排列形式
单位为毫米
5.4路内停车泊位的排列宜采用平行式。大型车辆的停车泊位不应采用倾斜式和垂直式的停放方式。5.5多个停车泊位相连组合时,每组长度宜在60m,每组之间应留有不低于4m的间隔。停车泊位组合见图2。
建筑物
人行道
图2停车泊位组合
5.6路内停车泊位应考虑设置残疾人专用停车泊位,其数量应不少于停车泊位总数的百分之二。参考文献
[1]GB50220-1995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2]CJJ37-1990城市道路设计规范[3]DGJ32/TC02-2005城市道路内汽车停车泊位设置标准[4]JGJ50-2001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 GA77.1-94推 式1211灭火器
- GA/T1237-2015 人员基础信息采集设备通用技术规范
- GA/T1313-2016 法庭科学正常笔迹检验技术规程
- GA91-1995 阻燃篷布通用技术条件
- GA/T148-1996 法医病理学检材的提取、固定、包装及送检方法
- GA/T714-2007 构件用防火保护材料 快速升温耐火试验方法
- GA783.1-2008 指纹应用接口 第1部分:十指指纹特征编辑调用接口
- GA426.4-2008 指纹数据交换格式第4部分:现场指纹信息记录格式
- GA/Z1129-2013 公安机关图像信息要素结构化描述要求
- GA534-2005 脉冲气压喷雾水枪通用技术条件
- GA1716-2020 信息安全技术互联网公共上网服务场所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无线上网接入产品安全技术要求
- GA/T974.11-2011 消防信息代码第11部分:消防装备维修机构类别代码
- GA30.4-2008 固定消防给水设备的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第4部分:气体顶压消防给水设备
- GA34-92消 湿水带技术条件
- GA397.1-2002 经济犯罪案件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第1部分:基本功能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