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铁路行车事故救援设备 第11部分:高性能合成纤维起重吊索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1-11 00:18:43
  • TB/T3123.11-2009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TB/T 3123.11-2009

  • 标准名称:

    铁路行车事故救援设备 第11部分:高性能合成纤维起重吊索

  • 标准类别: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9-11-1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 .pdf
  • 下载大小:

    5.51 M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铁道出版社
  • 标准价格:

    0.0 元
  • 出版日期:

    2010-05-01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TB/T 3123.11-2009 铁路行车事故救援设备 第11部分:高性能合成纤维起重吊索 TB/T3123.11-2009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03.220.30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 3123. 11--2009
铁路行车事故救援设备
第11部分:高性能合成纤维起重吊索Rescue equipment for railway accidentPart 11 :Slings made of high - performance synthetic fibers2009-11-11发布
2010-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 布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分类和型号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包装、运输和储存
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B(规范性附录)
高性能纤维吊索的使用信息
高性能纤维吊索安全试验方法
TB/T3123.11—2009
TB/T3123.11-2009
TB/T3123《铁路行车事故救援设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1部分:吊具(已发布);
第2部分:索具(已发布);
第3部分:液压起复机具(已发布);一第4部分:起重气袋装置(已发布);第5部分:液压扶正机具(已发布);一第6部分:复轨器(已发布);一第7部分:液压破拆机具(已发布);一第8部分:代用台车(已发布);第9部分:便携式等离子束切割机;第10部分:起重机支腿垫块:
一第11部分:高性能合成纤维起重吊索;第12部分:接触网抢险塔架。
本部分为TB/T3123的第11部分。本部分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铁道部提出。
本部分由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归口。本部分由太原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巨力索具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大华特种带织造公司、泰州宏达绳网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白付维、李彦英、陈昭明、王宏贵、李廷树。1范围
铁路行车事故救援设备
第11部分:高性能合成纤维起重吊索TB/T3123.11-2009
本部分规定了高性能合成纤维起重吊索(以下简称纤维吊索)的分类、失效、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储存。
本部分适用于铁路行车事故救援作业的起吊、捆绑和牵引的纤维吊索。本部分不适用于提升人或有潜在危险的物品。如熔融金属、玻璃板、易碎和尖锐物品等。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TB/T3123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CB/T33索具套环(CB/T33—1999,eqvISO2263:1972)GB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191—2008,IS0780:1997,M0D)GB/T8834绳索有关物理和机械性能的测定(CB/T8834—2006,IS02307:1990,IDT)GB/T8923—19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eqvIS08501-1:1988)GB/T1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14739港口装卸用纤维绳吊索使用技术条件GB/T16825.1静力轴试验机的检验第1部分:拉力和压力试验机测力系统的检验与校准(GB/T16825.1—2002,IS07500-1:1999,IDT)JB/T8521.22007编织纤维吊索安全性第二部分:一般用途合成纤维圆形吊索(EN14922:2000,M0D)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
行车事故救援rescueforrailwayaccident在铁路上运行的机车、车辆等运输设备由于某种原因出现脱轨、颠覆等影响铁路正常使用时,所从事的清除线路障碍、救复机车车辆、抢救旅客和恢复线路运行的工作。[TB/T3123.1—-20053.1]
高性能纤维high-performancesyntheticfibers断裂强度不低于3.35N/tex、模量不低于110N/tex且断裂伸长率不高于3.5%,分子量超过百万量级的合成纤维,制造材料为高分子量聚乙烯。3.3
高性能纤维起重吊索slingsmadeofhigh-performancesyntheticfibers采用高性能纤维材料,经缠绕或编织方法制造的环状或带有环眼的吊索,带或不带端配件的部件。1
TB/T3123.11-2009
可分为纤维绳吊索或纤维圆形吊带。3.4
单肢纤维绳吊索oneleg'sropesling由一根特定股数的纤维绳制成。绳的两端均有一个索扣,分别构成插编环眼,或绳的两端绳股反向插入绳体内构成环状,带或不带端配件的部件,见图1。(a)两端带环眼纤维绳吊索
(b)环形纤维绳吊索
(c)带端配件纤维绳吊索
图1单肢纤维绳吊索
单肢纤维圆形吊带
one leg'sround sling
由一根纤维丝股或纤维绳经缠绕达到规定的圈数,丝股或纤维绳的末端对接构成承载芯,并用编织护套封装起来,经缝合后使具有预期的形状,带或不带端配件的部件,见图2。(a)两端带环眼圆形吊装带
(b)环形圆形吊装带
(c)带端配件圆形吊装带
图2单肢纤维圆形吊装带
环眼eye
TB/T3123.11-2009
吊索端部的环形套,用以连接起重机吊钩或可移动的端配件。嵌有金属套环的环眼,称硬环眼,否则,称软环眼,见图3。
(a)硬环眼
插接inserting link
图3环眼
(b)软环眼
将纤维绳股的末端按一定的顺序反向插入绳体,使绳的端部构成环眼,见图4。图4插接
对接butt joint
图5对接
解开纤维绳末端,将绳股的首尾交叉,沿纵向插编构成固结头。用于环形绳索或纤维绳圆形吊装带承载芯的制作,见图5。
端配件fitting
是承力金属部件,作为吊索的一部分。端配件有吊钩、吊环或卸扣等。3.10
护套cover
采用合成材料或天然材料制成,本身不承载,仅起保护纤维吊索的作用。3.11
多肢纤维绳吊索muiti-legropesling由两肢或两肢以上的单肢纤维绳吊索组成。见表1。3. 12www.bzxz.net
多肢纤维圆形吊带multi-legroundsling由两肢或两肢以上的单肢纤维圆形吊装带组成。见表1。3.13
额定载荷ratingwork ioad
在直线拉力作用下,吊索能承受的最大设计载荷。3.14
安全工作载荷safetyworkload(SWL)一般工况下,考虑了安全系数和方式系数后,吊索允许承受的最大载荷。3
TB/T3123.11—2009
有效工作长度L,effectiveworkinglength(EWL)纤维吊索的实际成品长度(含端配件),在承力点之间测量,见图1、图2。3.16
近似直径nominaldiameter
纤维吊索的理论直径,按GB/T8834—2006的规定测量。3.17
线密度density ofthefibersling纤维吊索以克为单位的每米净质量。按GB/T8834一2006的规定测量。3.18
方式系数modefactor(M)
计算纤维吊索的安全工作载荷时使用的系数,与组合类型和吊挂方式有关。圆形吊带和纤维绳吊索的吊挂方式及方式系数见表1。4失效
载荷的意外释放或由于部件失效造成载荷的释放,会直接或间接威胁到在工作区域作业人员的安全或身体健康。预防措施参见附录A。5分类和型号
5.1分类
纤维吊索按结构形式与制造方法的不同分为:a)纤维绳吊索;
b)纤维圆形吊带。
5.2规格型号
高性能纤维起重吊索的规格型号表示方法:额定工作载荷,单位为千牛(kN)
近似直径(mm)×长度(m)
结构形式代号,S一纤维绳吊索,D一纤维圆形吊带标记示例:
近似直径32mm,长度5m,额定工作载荷140kN的纤维绳吊索标记为:S-32×5-140。近似直径64mm,长度8m,额定工作载荷400kN的纤维圆形吊带标记为:D-64×8-400。6要求
6.1一般要求
6.1.1纤维吊索的设计、制造应符合GB14739、JB/T8521.2—2007和本部分的规定。6.1.2纤维吊索的设计应考虑到制造、检查、维护等的方便和可能性。6.1.3成对或成两对使用的纤维吊索,最长肢与最短肢的长度误差不应超过有效工作长度的0.5%。6.1.4单根纤维吊索的长度误差不应超过有效工作长度的±1%。6.1.5纤维吊索的有效工作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6.1.6纤维吊索的近似直径应符合设计要求。6.1.7纤维吊索的线密度应符合设计要求。4
6.1.8护套要求如下:
TB/T3123.11-2009
a)护套采用与承载绳(芯)相同或不同的纤维编织而成,具体事宜双方协商确定;b)下料切割时,应保证两端编织丝不松散。若采用熔融法切割,应确保不影响护套强度;在2倍额定载荷下不应断裂和断丝;c)
d)缝合线的材料应与承载芯、护套的材料相同。缝合应均匀、牢固、不脱线。6.2安全性
6.2.1纤维吊索的安全工作载荷应与作业对象的质量相匹配。6.2.2纤维吊索主体的安全系数为5,如有特殊安全系数要求由供需双方商定。6.2.3不允许用打结或类似方法调节纤维吊索的长度。6.2.4安全工作载荷按公式(1)计算。SWL=(FD×M)-K
式中:
SWL—纤维吊索安全工作载荷,单位为千牛(kN);M-
单肢纤维
绳吊索
一方式系数,见表1;
-纤维吊索的最小破断力,单位为千牛(kN),见表3和表4:安全系数,一般取5。
纤维吊索吊挂方式及方式系数
单肢纤维
圆形吊带
钩套式
平行挎篮式
挎篮式
TXoOluaaa
/as900
纤维吊索的承载芯和护套材料在-60℃~+80℃时的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纤维主要性能指标
密度g/cm2
6.4制造
6.4.1纤维绳吊索
强度N/tex
3.51 ±0.18
弹性模量N/tex
110 ±9
断裂伸长率%
6.4.1.1吊索的构成绳纱不允许包含被使用过的纤维,绳索和绳股应连续而无抢接。(1)
6.4.1.24×2股纤维绳吊索应由四对绳股所组成,即由二对S”捻(右向捻)与二对“Z”捻(左向捻)的绳股依次编绞而成。12×1股纤维绳吊索应由六股“S”捻(右向捻)六股“Z”捻(左向捻)的绳股均勾间隔编绞而成。
TB/T3123.11-2009
线密度大于或等于198ktex,即近似直径大于18mm的纤维吊索,经供需双方同意可在绳股中夹有无捻连接的高性能纤维复合丝组成的股芯。6.4.1.4
吊索各绳股的纱数和无捻连接的复合丝纱数应相同。树脂处理要求如下:
绳应经浸渍软性树脂工艺处理,但不应降低绳的断裂强度;绳表面的树脂应充分干燥,不应出现滴液、粘手等现象;处理后绳线密度的增加量,不应大于未经处理前的10%~15%(买卖双方协议者例外)。4×2股、12×1股纤维绳主要性能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4×2股、12×1股纤维绳主要性能指标线密度ktex
额定值
两端带环眼的纤维绳吊索
额定载荷
最小破断力
环形纤维绳吊索
额定载荷
最小破断力
线密度ktexg/m
额定值
表3(续)
两端带环眼的纤维绳吊索
额定载荷kN
最小破断力kN
TB/T3123.11—2009
环形纤维绳吊索
额定载荷kN
最小破断力kN
注1:本表数据是根据4×2编织绳与12×1编织绳制造的吊索在垂直受拉工况下得出的,安全系数为5。注2:4×2编织绳与12×1编织绳的线密度和破断力指标近似,但后者的绳径较小。注3:带环眼纤维绳吊索的线密度是指单根吊索未浸渍树脂前、不含护套和端配件的每米质量,在承力点处测量。注4:环形纤维绳吊索的线密度是吊索单边未浸渍树脂前、不含护套和端配件的每米质量,在承力点处测量。注5:近似直径是承力点处截面的直径。6.4.1.7环眼索扣插接和环形纤维绳对接要求如下:a)
软环眼的大小应与相应的结合件相匹配,且内角不大于30°,见图3(b);b)
硬环眼的内周长应与CB/T33中的纤维索套环尺寸相匹配;插接段长度不应少于9个抢距,插接方向应与绳索的抢向相反;对接段长度不应少于13个捻距,即左右两侧各不少于6个捻距,中间1个抢距;插接或对接段的绳股末端应留有定余量且长度相等,余量为绳直径的1~5倍。外观应平整、绳股收紧,不应有绳股松紧不匀、迭纱或松散等缺陷。6.4.2纤维圆形吊带
6.4.2.1纤维丝束承载芯
丝束承载芯应由一束或几束母材相同的丝股缠绕而成(丝束的缠绕圈数不少于11圈),丝股在末端连接形成无极束。各丝股的缠绕方式应相同,以确保承载均匀。见图6。2
一圆形吊装带;
护套;
3—丝股或纤维绳;
4——对接接头
6.4.2.2纤维绳承载芯
A放大
图6承载芯构成
6.4.2.2.1承载芯宜使用三股或十二股纤维绳制造。6.4.2.2.2承载芯应有一束或几束母材相同的纤维绳缠绕而成,绳的首尾端对接形成无极绳圈。各圈绳的缠绕方式应相同,以确保承载均匀。见图6。6.4.2.2.3对接段应符合6.4.1.7e)的规定。6.4.2.3护
TB/T3123.11—2009
护套应由与承载芯材料相同的纤维编织而成。下料切割时,应保证两端编织丝不松散。若采用熔融法切割,应确保不影响护套强度。6.4.2.4缝合
缝合线的材料应与承载芯、护套的材料相同。缝合应均勾、牢固、不脱线。6.4.3端配件
6.4.3.1端配件的规格、型号和质量等级应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6.4.3.2纤维吊索与端配件相接触的区域不能有损伤且应能承受施加的载荷。6.4.3.3端配件与环眼连接部位的直径不应小于纤维吊索的近似直径。6.4.3.4选用端配件应与纤维吊索的工作载荷相匹配。多肢纤维吊索上端配件的安全工作载荷不应小于纤维吊索的安全工作载荷;下端配件的安全工作载荷不应小于所属分肢的安全工作载荷。6.4.3.5端配件不允许采用铸造方法制造。6.4.3.6端配件的钢材在涂装前应进行表面除锈处理,其质量应达到GB/T8923—1988中的Sa2级或St2级。
6.4.3.7采用喷塑处理的端配件,涂装厚度75um~105μm。6.5吊
6.5.1外观
吊索不允许有割口、扭结或断丝。插接和对接部位的纤维绳端应困扎或带扎整齐、美观。6.5.1.2
绞织纤维绳的捻距应均匀一致,不松散。6.5.1.4
树脂处理应符合6.4.1.5的规定。能
6.5.2.1纤维绳吊索最小破断力和性能指标应符合表3的规定。6.5.2.2
圆形吊装带最小破断力和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的规定。6.5.2.3吊索的载荷试验,应按附录B进行。7试验方法
7.1外观检查
目测外观符合6.5.1的规定。
7.2线密度
测量方法按GB/T8834进行。线密度的计算,由被测试样经过温度、湿度调节处理后的质量及处于预加张力下的长度而获得。预加张力按最低破断力的1%。7.3有效工作长度
检验方法应符合GB/T8834的规定,在承力点之间测量(见图1、图2)。7.4成对纤维吊索的长度误差
测量方法按GB/T8834的规定,在承力点之间测量(见图1、图2),预加张力按最低破断力的1%。
7.5单根纤维吊索的长度误差
测量方法按GB/T8834的规定,在承力点之间测量(见图1、图2),预加张力按最低破断力的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