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其他行业标准 >>
- 07SS604 建筑管道直饮水工程(新编)

【其他行业标准】 建筑管道直饮水工程(新编)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05-04-11 00:00:00
- 07SS604
- 现行
标准号:
07SS604
标准名称:
建筑管道直饮水工程(新编)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14.90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各种管道直饮水管网系统原理图,0.5~8m3/h管道直饮水处理流程图;典型机房布置图以及有关设计和施工要求。 07SS604 建筑管道直饮水工程(新编) 07SS604

部分标准内容:
建筑管道直饮水工程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编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机电专业设计研究院实行日期二00七年六月一日
目录·
总说明·
管道直饮水系统管网
管道直饮水系统管网说明
下供上回式管道直饮水系统·
上供下回式管道直饮水系统·
定时循环(一)管道直饮水系统定时循环(二)管道直饮水系统定时循环(三)管道直饮水系统定时循环(四)管道直饮水系统定时循环(五)管道直饮水系统定时循环(六)管道直饮水系统定时循环(七)管直饮水系统
定时循环(八)管遭直饮水系统全日循环管道直饮水系统
净水工艺
净水工艺说明
1~8m\/h奥氧+活性炭+纳滤(反渗透)净水工艺流程图批准文号
统一编号
图集号
建质函【2007】129号
GJBT-1010
07SS604
主编单位负责人
主编单位技术负责人
技术审定
设计负责人
12m\/h奥氧+活性炭→纳滤(反渗透)净水机房平面图3~5m\/h奥氧→活性炭→纳滤(反渗透)净水机房平面图6~8m\/h奥氧→活性炭→纳滤(反渗透)净水机房平面图1~8m\/h奥氧活性炭纳滤(反渗透)电控原理图1~8m\/h奥氧活性炭→纳滤(反渗透)净水机房尺寸表1~8m\/h氧→活性炭→纳滤(反渗透)设备表0.5m/h活性炭→纳滤(一)净水工艺流程图0.5m/h活性炭→纳滤(一)净水机房平面图1~8m/h活性炭→纳滤(一)净水工艺流程图1~2m/h活性炭→纳滤(一)净水机房平面图·3~5m/h活性炭→纳滤(一)净水机房平面图6~8m\/h活性炭→纳滤(一)净水机房平面图1~8m/h活性炭→纳滤(一)电控原理图0.5~8m\/h活性炭→纳滤(一)净水机房尺寸表0.5~8m*/h活性炭→纳滤(一)设备表0.5~8\/h活性炭→的减(二)净水工艺流程图目录
审树超锂20校对朱跃云未足三设计杨潮图集号
07S604
0.5~8m\/h活性炭→纳滤(二)净水机房平面图0.5~8m*/h活性炭→纳滤(二)净水机房尺寸表0.5~8m\/h活性炭→纳滤(二)设备表0.5~8m\/h活性炭+高子交换+纳滤净水工艺流程图0.5~3m\/h活性炭高子交换纳滤净水机房平面图4~8m\/h活性炭→高子交换→纳滤净水机房平面图·0.5~8m*/h活性炭→高子交换纳滤净水机房尺寸表0.5m\/h活性炭→反渗透(一)净水工艺流程图0.5m\/h活性炭→反渗透(一)净水机房平面图1~8m^/h活性炭→反渗透(一)净水工艺流程图1~2m\/h活性炭→反渗透(一)净水机房平面图3~5m\/h活性炭→反渗透(一)净水机房平面图6~8m\/h活性炭→反渗透(一)净水机房平面图1~8m\/h活性炭→反渗透(一)电控原理图0.5~8m/h活性炭→反渗透(一)净水机房尺寸表0.5~8m/h活性炭→反渗透()设备表0.5~8m2/h活性炭→反渗透(二)净水工艺流程图0.5~8m*/h活性炭反渗透(二)净水机房平面图0.5~8m*/h活性炭→反渗透(二)净水机房尺寸表0.5~8m2/h活性炭→反渗透(二)设备表··1~8m/h臭氧→活性炭+超滤净水工艺流程图1~2m/h奥氧活性炭→超滤净水机房平面图3~5m\/h奥氧→活性炭→超滤净水机房平面图·6~8m/h奥氧→活性炭→超滤净水机房平面图·1~8m/h奥氧→活性炭→超滤电控原理图1~8m/h央氧→活性炭+超滤净水机房尺寸表1~8m\/h奥氧→活性炭+超滤设备表0.5~8m*/h活性炭→超滤净水工艺流程图· 42
··52
·· 57
· · 67
0.5~8m*/h活性炭→超滤净水机房平面图0.5~8m3/h活性炭→超滤净水机房尺寸表,0.5~8m*/h活性炭→超滤设备表·0.5-8m*/h电渗析净水工艺流程图·0.5~8m/h电渗析净水机房平面图·0.5-8m*/h电渗析净水机房尺寸表·0.5-8m\/h电渗析设备表··,附录
饮用净水水表、直饮水专用水嘴选用及参数静态流量平衡阀选用及参数·
动态流量平衡阀选用及参数
海树赵银胶对朱跃云牛设计杨
图集号
07SS604
1.编制依据
5.编制内容
根据建设部建质[2004]46号“关于印发《二OO四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的通知”进行编制。
2.设计依据
《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CJJ110-2006《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3.适用范围
3.1本图集适用于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建筑小区净水设备产水量为0.5~8.0m/h的管通直饮水工程,工业建筑中管道直饮水工程可参照本图集,3.2本图集中管道直饮水工程的原水为未经深度处理的生活饮用水或任何与生活饮用水水质相近的水。
3.3本图集适用于使用人数不超过15000人的管道直饮水工程,4.编制原则
4.1本图集中管道直饮水系统管网型式以系统原理图形式编制,设计人员应根据实际工程情况选择合适的系统型式,对于系统的循环控制方式和装置,设计人员可以调整4.2本图集中净水工艺和典型机房布置等按满足初步设计需要的深度编制,设计人员应根据实际工程情况选择合适的工艺流程,并可以调整净水机房布置;净水机房的施工图需进行深化设计。4.3本图集净水工艺部分按核心处理单元分类,给出自原水箱至净水箱的多种典型净水工艺流程;并针对各种典型净水工艺流程,给出多种产水量净水机房的典型平面布置图和条件图,以便设计人员根据不同的原水水质、类型,确定净水工艺,并为设计人员提供出相应的技术条件,满足工程设计人员各专业间配合设计的需要,满足施工图深化设计的需要。5.1本图集内容包括:管道直饮水系统管网和净水工艺,5.2管道直饮水系统管网包括:说明、适用条件、管网型式、循环水控制、水力计算和管道设计等内容。
5.3净水工艺包括:(奥氧)活性炭-膜组件(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净水工艺的说明、适用条件、流程围、不同产水量工艺布置图和条件图、相关设备的产品图和有关附属设施6.管道直饮水系统选用的一般规定6.1系统管网
6.1.1管遗直饮水系统必须独立设置,不得与建筑内给水系统直接相连6.1.2系统中建筑物内部和外部供、回水管网的型式应根据建筑小区总体规划和建筑物性质、规模、高度以及管网维护管理和安全运行等条件确定,6.2净水工艺
6.2.1管道直饮水系统应对原水进行深度净化处理。6.2.2净水工艺流程的选择应根据原水水质、类型,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处理后用户端水质应符合《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的规定。6.2.3净水工艺流程应合理、优化,满足布置紧读、节能、自动化程度高、管理操作简便、运行安全可靠和制水成本低等要求,7.净水机房位置的确定
净水机房宜靠近集中用水点,可设在建筑物内,亦可在室外单独设置。7.1室内净水机房
7.1.1单栋建筑或建筑小区的净水机房可设置在地下室,超高层建筑亦可设置在地上机房层,机房上方不应设置卫生、浴室、塑洗室、厨房、污水处理间等。7.1.2与净水机房无关的管遭不得进入或穿越净水机房7.2室外净水机房
总说明
图集号
审树赵锁胶对朱联云未安设计杨谢页07SS604
建筑小区的净水机房可在室外单独设置,尽量靠近建筑小区的中心位置,与化类池、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站等的水平距高不应小于10m,并应注意机房建筑萌蔽、隔离和环境美化,有单独的进出口和道路,便于设备撤运。8.管材选择
8.1管材应选用不锈钢管、钢管或其他符合食品级要求的优质给水塑料管和优质钢塑复合管,8.2系统中宜采用与管道同种材质的管件及附配件。8.3管材选用应符合相应的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并应达到《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7219的要求。8.4当净水工艺采用反渗透膜时,系统管道不宜采用铜管。8.5当系统管道采用不锈钢管时,材质宜采用0Cr17Ni12Mo2(316)或00Cr17Ni14Mo2(316L),9.施工安装
9.1管道敷设应符合相应管材的管道工程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9.2若采用不同的管材、管件或阅门连接时,应使用专用的转换连接件,9.3当采用钢塑复合管材连接时,应使用橡胶图以防止直饮水与钢管直接接触,9.4系统控制阀门应安装在易于操作的明显部位,不得安装在住宅户内。9.5室外埋地管道的覆土深度,应根据各地区土壤冰冻深度、车辆荷载、管道材质及管道交叉等因素确定,管顶最小覆土深度不得小于土壤冰冻线以下0.15m,行车道下的管顶覆土深度不宜小于0.7m,
9.6当室外埋地管道采用塑料管时,在穿越小区通路时应设钢套管保护,9.7埋地金属管道应做防腐处理,根据数设地点的土壤情况,采取正常、加强或特加强等外防扁做法。
9.8建筑物内埋地敷设的直饮水管道与排水管之间平行数设时净距不应小于0.5m;交叉敷设时净距不应小于0.15m,且直饮水管应在排水管的上方9.9室外明装管造应进行保温热处理9.10室内直饮水管道与热水管上下平行数设时应在热水管的下方。9.11直饮水管道不得数设在烟道、风道、电梯井、排水沟、卫生间内,且不宜穿越橱窗、壁柜、9.12直饮水直理暗管题敲后,应在请面或地面标明暗管的位置和走向,9.13净水设备必须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安装;筒体、水箱、过滤器及膜的安装方向应正确,位置合理,
9.14设备与管道的连接及需要拆卸的部位应来用活接头连接方式。9.15设备管道连接、围定、保温等做法参见国标图集04S407-2《建筑给水金属管道安装-薄壁不锈钢管》、03S407-1《建筑给水金属管道安装-铜管》、02SS405-2《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给水管安装》、03S402《室内管道支架及吊架》、03S401《管道和设备保温、防结露及电伴热》10.其他说明
10.1本图集中净水工艺给出的平面为特定情况下的典型布置,在具体工程设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0.2管道直饮水供水泵或循环水泵,由设计人员根据建筑管道直饮水系统所需的水量或衢环流量、供水压力等具体情况选定,材质应采用不锈钢。10.3管道直饮水净水工艺中的原水箱、净水箱容积,应由设计人员根据建筑管道直饮水系统最高日直饮水量计算确定
10.4本图集中图内所注尺寸、标高,除注明者外,尺寸均以mm计,标高以m计,10.5管通直饮水工程还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相关标准、规范,11.本图集参编单位
深划市水务集团深水海纺水务有限公司上海管道纯净水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爱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总说明
图集号
净校赵银校对朱跃云朱足设计杨游页07SS604
1.系统管网型式
管道直饮水系统管网说明
3.循环流量控制装置
1.1管道直饮水系统管网,根据建筑类型、建筑高度和供水方式等分成各种类型,表1给出了管遗直饮水系统管网型式。
表1管道直饮水系统管网型式
按系统管网布置图示分类
按系统管网循环控制分类
下供上回式管道直饮水系统
上供下回式管道直饮水系统
定时循环管道直饮水系统
全日循环管直饮水系统
1.2按管道直饮水系统管网布置图示分类(下供上回式、上供下回式)是管直饮水系统的基本型式,设计人员应根据系统规模、建筑商度等因素进行设计。2.系统循环
2.1为保证管网内水质,管道直饮水系统应设置循环管,供、回水管网应设计为同程式。2.2管道直饮水重力式供水系统建议采用定时环,并设置循环水泵;管道直饮水加压式供水系统可采用定时循环,也可采用全日循环,并设置循环流量控制装置。2.3为保证循环效果,建议建筑物内高、低区供水管网的回水分别回流至净水机房;因受条件限制,回水管需连接至同一循环回水于管时,高区回水管上应设置减压稳压阅,使高、低区同水等的压力平衡,以保证系统正常环。2.4建筑小区内各建筑循环管可接至小区循环管上,此时应采取安装流量平衡阀等限流成保证同阻的措施。
2.5小区管道直饮水系统回水可回流至原水箱或中间水箱,单栋建筑可回流至净水箱。回流到净水箱时,应加强消毒,或设置精密过滤器与消毒。2.6当净水机房设在系统最低处、采用供水泵兼作循环水系使用的系统时,循环回水管上应设置循环流量控制装置,
2.7直饮水在供、回水系统管网中的停留时间不应超过12h。2.8定时循环系统可采用时间控制器控制循环水泵在系统用水量少时运行,每天至少循环2次。3.1对于定时循环系统,该装置应设置在净水机房内循环回水管的末端;对于全日循环系统,该装置应设置在循环回水管的起端,并在净水机房内循环回水管的末端设置持压装置。3.2定时循环系统的循环流量控制装置可在净水机房内就地手动操作,也可在净水设备控制盘电动操作;设有智能化系统的建筑或小区,可在中控室远程操作。3.3循环流量控制装置的组成及优缺点见表2.表2循环流量控制装置的组成与优缺点控制分类编号
定时环
全日循环
装置组成
优缺点
造价低,循环流量控
制不精确
造价低,循环流量控
制不精确
造价高、结构复杂,
循环流量控制精确
造价高、结构复杂,
循环流量控制精确
造价高、结构复杂:
循环流量控制精确
设计要求
系统管网应按当量长度同程设计,需进行阻力平衡计算
设计要求同1
可自动工作
装置上游系统回水管网应按同程设计,装置下游国水汇集管可不按同程设计,需经水力计算确定减压阀后压力及持压阀动作压力
设计要求同3
可自动工作
装置上游系统回水管网应按同程设计,装置下游回水汇集管可不按同程设计,需经水力计算确定动态流量平衡阀后压力注:1.循环流量控制装置组成图示中的箭头为水流方向。2.循环流量控制装置组成中:1为截止阀;2为电磁阀;3为时间控制器;4为减压阅;5为流量控制阅;6为持压阀。
3.循环流量控制装置3至装置5目前在工程中较少采用,应酌情选用,管道直饮水系统管网说明
申楼超银胶对朱跃云未民主设计杨潮图集号
07SS604
3.4对于定时循环系统,表2中装置3、4的流量控制阅可采用静态流量平衡阅,也可采用动态流量平衡阀;对于全日循环系统,表2中装置5的流量控制阅应采用动态流量平衡阅3.5表2中装置3、4的流量控制阀是利用其前、后压差来控制循环流量,为保持阅后压力应在阀后设置持压阀,该装置适用于小区定时循环系统。该装置中减压阀及持压阅的动作压力经水力计算确定,并满足静态或动态流量单衡阅的选用要求,3.6表2中装置5中的流量控制阀是利用其前、后压差来控制循环流量,为保持阅后压力应在阀后设置持压阀。该装置中持压阀的动作压力经水力计算确定,并满足动态流量平衡阅的选用要求。3.7净水机房内循环回水管末端的压力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3.7.1进入原水箱或净水箱时,应控制回水进水管的出水压力;根据工程情况,可设置调压装置,3.7.2进入净水箱时,还应满足消毒装置和过滤器的工作压力。3.8采用全日循环流量控制装置的管道直饮水系统,高峰用水时停止循环。3.9静态流量平衡阀前、后压力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3.9.1阀后压力P2:根据本说明第3.7条的规定通过计算确定。3.9.2阀前压力P:按下式计算:
Pi=Po-Z+Eh
式中P1-静态流量平衡阀前压力(MPa);P。-变频调速供水泵恒压值(MPa),根据水力计算确定:Z一静态流量平衡阀与变频调速供水泵恒压装置的几何高差();Zh一循环流量通过供、回水管网及附件等的总水头损失(m)。(1)
3.9.3当静态流量平衡阅前、后压差△P超过静态流量平衡阅的产品要求时,可在阅前设置减压阀减压。
3.10动态流量平衡阀前、后压力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3.10.1阀前压力P1按下式计算:Pi-P-Z+Eh,
式中P:-动态流量平衡阀前压力(MPa);(2)
Z一动态流量平衡阅与变频调速供水泵恒压装置的几何高差():h,一循环流量(2倍)通过供水管的水头损失(m),3.10.2循环流量(2倍)通过供水管的水头损失按下式计算:Eh,=4S,q
式中S,一供水管路的摩阻(m-s\/L\),可通过最不利水嘴至净水箱的管路总水头报失与设计秒流量平方之比计算;
9:-循环流量(L/s)
3.10.3当Ehs小于2m时,Eh,取2m,并重新计算P1,3.10.4阅后压力P:按下式计算:Pz=P1△P
式中Pz-动态流量平衡阀后压力(MPa);(4)
△P-循环流量通过动态流量平衡阀的压差(MPa),根据产品要求由设计人员计算确定,3.10.5全日循环流量控制装置中动态流量平衡阀后持压阀的动作压力按动态流量平衡阅后压力P确定。
3.11全日循环系统循环回水管末端的持压装置组成见表3,其动作压力应按下式计算:P-Z-Ehs
式中P-持压装置的动作压力(MPa);Z-全日循环流量控制装置与持压装置的几何商差(m):Zhr-循环流量通过回水管网及附件等的水头损失(m)。表3持压装置的组成
装置1
4.系统计算
装置2
1.持压装置组成图示中的箭头为水流方向。(5)
2.持压装置组成中:1为截止阀;2为持压阀;3为电磁网:4为压力控制器:5为电控装置4.1管遭直饮水系统计算应符合《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CJJ110-2006的有关规定管道直饮水系统管网说明
申树赵银校对朱跃云牛天设计杨惠图集号
07SS604
4.2循环流量计算应符合《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CJJ110-2006的有关规定,循环周期不起过12h,其中定时循环时间不超过4h、全日循环时间不超过12h4.3循环水泵选型计算
4.3.1水泵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Q,-循环水泵设计流量(L/s)。4.3.2循环水泵设计扬程按下式计算Hs=hor +Zr+Eh
式中-循环水泵设计扬程(m);ha-出流水头(m),一般取2m;
Zz-最高回水干管与净水箱最低水位的几何高差(m);h-循环流量通过供、回水管网及附件等的总水头损失(m)。(6)
5.1高层建筑的管道直饮水供水应竖向分区,分区压力应符合《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CJJ110-2006的有关规定,
5.2配水管网循环立管上端和下端应设阀门,供水管网应设检修阀门,5.3在管网最低处应设排水阀,排水阀设置处不得有死水留存现象,排水口应设有间接排水的防污染措施。
5.4管网最高处设自动排气阀,排气阀处应设有滤菌、防尘装置。5.5各用户从立管上接出的支管长度不宜大于3m5.6管通不应靠近热要,室内管通应采取需热保温措施,5.7应采用直饮水专用水嘴。
5.8室内分户计量水表应采用直饮水专用水表。管道直饮水系统管网说明
审核赵锂校对朱联云未发主设计杨潮图集号
07SS604
下供上回式管道直饮水系统(一)下供上回式管道直饮水系统(二)说明:
系统适用条件和优缺点
适用条件
优缺点
下供上回式管造直饮水系统(一)1.供水横干管有条件布置在庭层或地下室、回水横干管布置在项层的建筑
2.供水立管较多的建筑
1.供水管路短、管材用量少,工程授资备2.供水立管为单立管,布置安装较容易3.供水模干管和回水模干管上下分做布置,增加建筑对管遗装饰要求
4.系统中需设排气阀
下供上回式管道直饮水系统(二)供、回水横干管只能布置在地下室的建筑,如高格的单元式住宅
1.供水横干管和回水横干管集中数设2.回水管路长,管材用量多
3.系统中雷设排气网
2.本图示按图水固流至净水箱的情况编制,工程中也可酚情回流至原水箱或中间水箱3.住宅或需要分户计量的公共建筑支管设直饮水专用水表。4.图示以系统原理图的方式表示供、回水横干管的相对位置关系,仅表示设备和主要器材,在工程应用中,应极据具体情况补充、完善系统。
5、图示中两种系统型式还应根据管网循环控制方式设置环流量控制装置名称编号对照表
净水箱
供水泵
专用水嘴
自动排气阀
消毒装置
呼吸幕
混水阀
下供上回式管道直饮水系统
审核赵锂校对朱跃云未天设计杨潮图集号
07SS604
上供下回式管道直饮水系统(一)+
下回式管道直饮水系统(
说明:
系统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Www.bzxZ.net
适用条件
优缺点
上供下国式管道直饮水系统(一)1.供水楼干管有条件布置在顶层、回水横干管布置在庭服或地下室的建筑
2.供水立管较多的建筑
1.供水立替为单立管,布置安装较容易2.供水管路长、管材用量多
3.供水模干管和国水横干管上下分做布置,增加建筑对管遗装饰要求
4.系统中需设排气阀
上供下国式管道直饮水系统(二)1.屋项有条件设置净水机房的建筑2.供水横干管有条件布置在项层、回水横干管布置在底层或地下室的建筑
1.重力供水,压力稳定,节省加压设备投资2.供水立管为单立管,布置安装较容易3.供水横干管和回水横干管上下分数布置,增加建筑对管遗装饰要求
4.系统必须设置循环水泵
2.本图示按园水国流至净水箱的情况编制,工程中也可的情国流至原水箱或中间水箱,3.住宅或需要分户计量的公共建筑支管设直饮水专用水表。4。图示以系统原理图的方式表示供、四水横干管的相对位置关系,仅表示设备和主要器材,在工程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补充、完善系统。
5.左上图示中的系统型式还应根据管网循环控制方式设置循环流量控制装置,名称编号对照表
净水箱
供水泵
专用水嘴
自动排气阀
消毒装置
呼吸器
泄水阀
循环水泵
上供下回式管道直饮水系统
审核赵锂2校对朱联云未天设计杨潮图集号
07SS604
下供上回式管道直饮水系统(一)上供下回式管道直饮水系统
说明:
下供上回式管道直饮水系统(二)1、各系统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见本图集第8、9页,2、本图示按国水国流至净水箱的情况编制,工程中也可酶情国流至原水箱或中网水箱。3,生宅或费要分户计量的公共建筑支管设直饮水专用水表。4.图示以系统原理图的方式表示供、回水被干管的相对位置关系,仅表示设备和主要器材,在工程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懂视补充、完替系统
5.图示中循环流量控制装置为定时循环流量控制装置,其组成与优缺点见第5页表2名称编号对照表
净水箱
供水泵
专用水嘴
自动排气阀
循环流量控制装置
消毒装置
呼吸器
避水阀
定时循环(一)管道直饮水系统申树超银校对朱跃云未足设计杨漆图集
07SS604
定时循环管道直饮水系统
说明:
1.系统的适用条件:一般用于高层建筑,2.系统的优缺点:
2.1加压方式采用变频泵供水,避免因设置屋项水箱造成的二次污染2.2各分区供水、回水管路同程布置,各环路阻力损失相近,可防止循环短路现象。2.3高、低区回水管分别回流至净水机房,保证各区循环,2.4采用定时循环控创装置,设置的阅器件较多,对产品质量要求高3.本图示按回水回流至净水箱的情况编制,工程中也可酚情回流至原水箱或中阿水箱。4、住宅或需要分户计量的公共建筑支管设直饮水专用水表。5.图示中分区方式采用减压稳压阀,根据工程情况,也可采用设置高、低区供水泵的分区方式,6.图示以系统原理图的方式表示供、国水横干管的相对位置关系,仅表示设备和主要馨材,在工程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补充、完春系统
7.图示中循环流量拉制装置为定时错环流量控制装置,其组成与优缺点见第5页表2名称编号对照表
净水箱
供水泵
减压稳压网
专用水嘴
自动排气阀
循环流量制装置
消毒装置
呼级器
避水阀
定时循环(二)管道直饮水系统审树超锂间胶对朱联云未足设计杨毒图集号
07SS60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编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机电专业设计研究院实行日期二00七年六月一日
目录·
总说明·
管道直饮水系统管网
管道直饮水系统管网说明
下供上回式管道直饮水系统·
上供下回式管道直饮水系统·
定时循环(一)管道直饮水系统定时循环(二)管道直饮水系统定时循环(三)管道直饮水系统定时循环(四)管道直饮水系统定时循环(五)管道直饮水系统定时循环(六)管道直饮水系统定时循环(七)管直饮水系统
定时循环(八)管遭直饮水系统全日循环管道直饮水系统
净水工艺
净水工艺说明
1~8m\/h奥氧+活性炭+纳滤(反渗透)净水工艺流程图批准文号
统一编号
图集号
建质函【2007】129号
GJBT-1010
07SS604
主编单位负责人
主编单位技术负责人
技术审定
设计负责人
12m\/h奥氧+活性炭→纳滤(反渗透)净水机房平面图3~5m\/h奥氧→活性炭→纳滤(反渗透)净水机房平面图6~8m\/h奥氧→活性炭→纳滤(反渗透)净水机房平面图1~8m\/h奥氧活性炭纳滤(反渗透)电控原理图1~8m\/h奥氧活性炭→纳滤(反渗透)净水机房尺寸表1~8m\/h氧→活性炭→纳滤(反渗透)设备表0.5m/h活性炭→纳滤(一)净水工艺流程图0.5m/h活性炭→纳滤(一)净水机房平面图1~8m/h活性炭→纳滤(一)净水工艺流程图1~2m/h活性炭→纳滤(一)净水机房平面图·3~5m/h活性炭→纳滤(一)净水机房平面图6~8m\/h活性炭→纳滤(一)净水机房平面图1~8m/h活性炭→纳滤(一)电控原理图0.5~8m\/h活性炭→纳滤(一)净水机房尺寸表0.5~8m*/h活性炭→纳滤(一)设备表0.5~8\/h活性炭→的减(二)净水工艺流程图目录
审树超锂20校对朱跃云未足三设计杨潮图集号
07S604
0.5~8m\/h活性炭→纳滤(二)净水机房平面图0.5~8m*/h活性炭→纳滤(二)净水机房尺寸表0.5~8m\/h活性炭→纳滤(二)设备表0.5~8m\/h活性炭+高子交换+纳滤净水工艺流程图0.5~3m\/h活性炭高子交换纳滤净水机房平面图4~8m\/h活性炭→高子交换→纳滤净水机房平面图·0.5~8m*/h活性炭→高子交换纳滤净水机房尺寸表0.5m\/h活性炭→反渗透(一)净水工艺流程图0.5m\/h活性炭→反渗透(一)净水机房平面图1~8m^/h活性炭→反渗透(一)净水工艺流程图1~2m\/h活性炭→反渗透(一)净水机房平面图3~5m\/h活性炭→反渗透(一)净水机房平面图6~8m\/h活性炭→反渗透(一)净水机房平面图1~8m\/h活性炭→反渗透(一)电控原理图0.5~8m/h活性炭→反渗透(一)净水机房尺寸表0.5~8m/h活性炭→反渗透()设备表0.5~8m2/h活性炭→反渗透(二)净水工艺流程图0.5~8m*/h活性炭反渗透(二)净水机房平面图0.5~8m*/h活性炭→反渗透(二)净水机房尺寸表0.5~8m2/h活性炭→反渗透(二)设备表··1~8m/h臭氧→活性炭+超滤净水工艺流程图1~2m/h奥氧活性炭→超滤净水机房平面图3~5m\/h奥氧→活性炭→超滤净水机房平面图·6~8m/h奥氧→活性炭→超滤净水机房平面图·1~8m/h奥氧→活性炭→超滤电控原理图1~8m/h央氧→活性炭+超滤净水机房尺寸表1~8m\/h奥氧→活性炭+超滤设备表0.5~8m*/h活性炭→超滤净水工艺流程图· 42
··52
·· 57
· · 67
0.5~8m*/h活性炭→超滤净水机房平面图0.5~8m3/h活性炭→超滤净水机房尺寸表,0.5~8m*/h活性炭→超滤设备表·0.5-8m*/h电渗析净水工艺流程图·0.5~8m/h电渗析净水机房平面图·0.5-8m*/h电渗析净水机房尺寸表·0.5-8m\/h电渗析设备表··,附录
饮用净水水表、直饮水专用水嘴选用及参数静态流量平衡阀选用及参数·
动态流量平衡阀选用及参数
海树赵银胶对朱跃云牛设计杨
图集号
07SS604
1.编制依据
5.编制内容
根据建设部建质[2004]46号“关于印发《二OO四年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的通知”进行编制。
2.设计依据
《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CJJ110-2006《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城市供水水质标准》CJ/T206-200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3.适用范围
3.1本图集适用于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和建筑小区净水设备产水量为0.5~8.0m/h的管通直饮水工程,工业建筑中管道直饮水工程可参照本图集,3.2本图集中管道直饮水工程的原水为未经深度处理的生活饮用水或任何与生活饮用水水质相近的水。
3.3本图集适用于使用人数不超过15000人的管道直饮水工程,4.编制原则
4.1本图集中管道直饮水系统管网型式以系统原理图形式编制,设计人员应根据实际工程情况选择合适的系统型式,对于系统的循环控制方式和装置,设计人员可以调整4.2本图集中净水工艺和典型机房布置等按满足初步设计需要的深度编制,设计人员应根据实际工程情况选择合适的工艺流程,并可以调整净水机房布置;净水机房的施工图需进行深化设计。4.3本图集净水工艺部分按核心处理单元分类,给出自原水箱至净水箱的多种典型净水工艺流程;并针对各种典型净水工艺流程,给出多种产水量净水机房的典型平面布置图和条件图,以便设计人员根据不同的原水水质、类型,确定净水工艺,并为设计人员提供出相应的技术条件,满足工程设计人员各专业间配合设计的需要,满足施工图深化设计的需要。5.1本图集内容包括:管道直饮水系统管网和净水工艺,5.2管道直饮水系统管网包括:说明、适用条件、管网型式、循环水控制、水力计算和管道设计等内容。
5.3净水工艺包括:(奥氧)活性炭-膜组件(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净水工艺的说明、适用条件、流程围、不同产水量工艺布置图和条件图、相关设备的产品图和有关附属设施6.管道直饮水系统选用的一般规定6.1系统管网
6.1.1管遗直饮水系统必须独立设置,不得与建筑内给水系统直接相连6.1.2系统中建筑物内部和外部供、回水管网的型式应根据建筑小区总体规划和建筑物性质、规模、高度以及管网维护管理和安全运行等条件确定,6.2净水工艺
6.2.1管道直饮水系统应对原水进行深度净化处理。6.2.2净水工艺流程的选择应根据原水水质、类型,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处理后用户端水质应符合《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的规定。6.2.3净水工艺流程应合理、优化,满足布置紧读、节能、自动化程度高、管理操作简便、运行安全可靠和制水成本低等要求,7.净水机房位置的确定
净水机房宜靠近集中用水点,可设在建筑物内,亦可在室外单独设置。7.1室内净水机房
7.1.1单栋建筑或建筑小区的净水机房可设置在地下室,超高层建筑亦可设置在地上机房层,机房上方不应设置卫生、浴室、塑洗室、厨房、污水处理间等。7.1.2与净水机房无关的管遭不得进入或穿越净水机房7.2室外净水机房
总说明
图集号
审树赵锁胶对朱联云未安设计杨谢页07SS604
建筑小区的净水机房可在室外单独设置,尽量靠近建筑小区的中心位置,与化类池、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站等的水平距高不应小于10m,并应注意机房建筑萌蔽、隔离和环境美化,有单独的进出口和道路,便于设备撤运。8.管材选择
8.1管材应选用不锈钢管、钢管或其他符合食品级要求的优质给水塑料管和优质钢塑复合管,8.2系统中宜采用与管道同种材质的管件及附配件。8.3管材选用应符合相应的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并应达到《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17219的要求。8.4当净水工艺采用反渗透膜时,系统管道不宜采用铜管。8.5当系统管道采用不锈钢管时,材质宜采用0Cr17Ni12Mo2(316)或00Cr17Ni14Mo2(316L),9.施工安装
9.1管道敷设应符合相应管材的管道工程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9.2若采用不同的管材、管件或阅门连接时,应使用专用的转换连接件,9.3当采用钢塑复合管材连接时,应使用橡胶图以防止直饮水与钢管直接接触,9.4系统控制阀门应安装在易于操作的明显部位,不得安装在住宅户内。9.5室外埋地管道的覆土深度,应根据各地区土壤冰冻深度、车辆荷载、管道材质及管道交叉等因素确定,管顶最小覆土深度不得小于土壤冰冻线以下0.15m,行车道下的管顶覆土深度不宜小于0.7m,
9.6当室外埋地管道采用塑料管时,在穿越小区通路时应设钢套管保护,9.7埋地金属管道应做防腐处理,根据数设地点的土壤情况,采取正常、加强或特加强等外防扁做法。
9.8建筑物内埋地敷设的直饮水管道与排水管之间平行数设时净距不应小于0.5m;交叉敷设时净距不应小于0.15m,且直饮水管应在排水管的上方9.9室外明装管造应进行保温热处理9.10室内直饮水管道与热水管上下平行数设时应在热水管的下方。9.11直饮水管道不得数设在烟道、风道、电梯井、排水沟、卫生间内,且不宜穿越橱窗、壁柜、9.12直饮水直理暗管题敲后,应在请面或地面标明暗管的位置和走向,9.13净水设备必须按照工艺要求进行安装;筒体、水箱、过滤器及膜的安装方向应正确,位置合理,
9.14设备与管道的连接及需要拆卸的部位应来用活接头连接方式。9.15设备管道连接、围定、保温等做法参见国标图集04S407-2《建筑给水金属管道安装-薄壁不锈钢管》、03S407-1《建筑给水金属管道安装-铜管》、02SS405-2《无规共聚聚丙烯(PP-R)给水管安装》、03S402《室内管道支架及吊架》、03S401《管道和设备保温、防结露及电伴热》10.其他说明
10.1本图集中净水工艺给出的平面为特定情况下的典型布置,在具体工程设计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0.2管道直饮水供水泵或循环水泵,由设计人员根据建筑管道直饮水系统所需的水量或衢环流量、供水压力等具体情况选定,材质应采用不锈钢。10.3管道直饮水净水工艺中的原水箱、净水箱容积,应由设计人员根据建筑管道直饮水系统最高日直饮水量计算确定
10.4本图集中图内所注尺寸、标高,除注明者外,尺寸均以mm计,标高以m计,10.5管通直饮水工程还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相关标准、规范,11.本图集参编单位
深划市水务集团深水海纺水务有限公司上海管道纯净水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爱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总说明
图集号
净校赵银校对朱跃云朱足设计杨游页07SS604
1.系统管网型式
管道直饮水系统管网说明
3.循环流量控制装置
1.1管道直饮水系统管网,根据建筑类型、建筑高度和供水方式等分成各种类型,表1给出了管遗直饮水系统管网型式。
表1管道直饮水系统管网型式
按系统管网布置图示分类
按系统管网循环控制分类
下供上回式管道直饮水系统
上供下回式管道直饮水系统
定时循环管道直饮水系统
全日循环管直饮水系统
1.2按管道直饮水系统管网布置图示分类(下供上回式、上供下回式)是管直饮水系统的基本型式,设计人员应根据系统规模、建筑商度等因素进行设计。2.系统循环
2.1为保证管网内水质,管道直饮水系统应设置循环管,供、回水管网应设计为同程式。2.2管道直饮水重力式供水系统建议采用定时环,并设置循环水泵;管道直饮水加压式供水系统可采用定时循环,也可采用全日循环,并设置循环流量控制装置。2.3为保证循环效果,建议建筑物内高、低区供水管网的回水分别回流至净水机房;因受条件限制,回水管需连接至同一循环回水于管时,高区回水管上应设置减压稳压阅,使高、低区同水等的压力平衡,以保证系统正常环。2.4建筑小区内各建筑循环管可接至小区循环管上,此时应采取安装流量平衡阀等限流成保证同阻的措施。
2.5小区管道直饮水系统回水可回流至原水箱或中间水箱,单栋建筑可回流至净水箱。回流到净水箱时,应加强消毒,或设置精密过滤器与消毒。2.6当净水机房设在系统最低处、采用供水泵兼作循环水系使用的系统时,循环回水管上应设置循环流量控制装置,
2.7直饮水在供、回水系统管网中的停留时间不应超过12h。2.8定时循环系统可采用时间控制器控制循环水泵在系统用水量少时运行,每天至少循环2次。3.1对于定时循环系统,该装置应设置在净水机房内循环回水管的末端;对于全日循环系统,该装置应设置在循环回水管的起端,并在净水机房内循环回水管的末端设置持压装置。3.2定时循环系统的循环流量控制装置可在净水机房内就地手动操作,也可在净水设备控制盘电动操作;设有智能化系统的建筑或小区,可在中控室远程操作。3.3循环流量控制装置的组成及优缺点见表2.表2循环流量控制装置的组成与优缺点控制分类编号
定时环
全日循环
装置组成
优缺点
造价低,循环流量控
制不精确
造价低,循环流量控
制不精确
造价高、结构复杂,
循环流量控制精确
造价高、结构复杂,
循环流量控制精确
造价高、结构复杂:
循环流量控制精确
设计要求
系统管网应按当量长度同程设计,需进行阻力平衡计算
设计要求同1
可自动工作
装置上游系统回水管网应按同程设计,装置下游国水汇集管可不按同程设计,需经水力计算确定减压阀后压力及持压阀动作压力
设计要求同3
可自动工作
装置上游系统回水管网应按同程设计,装置下游回水汇集管可不按同程设计,需经水力计算确定动态流量平衡阀后压力注:1.循环流量控制装置组成图示中的箭头为水流方向。2.循环流量控制装置组成中:1为截止阀;2为电磁阀;3为时间控制器;4为减压阅;5为流量控制阅;6为持压阀。
3.循环流量控制装置3至装置5目前在工程中较少采用,应酌情选用,管道直饮水系统管网说明
申楼超银胶对朱跃云未民主设计杨潮图集号
07SS604
3.4对于定时循环系统,表2中装置3、4的流量控制阅可采用静态流量平衡阅,也可采用动态流量平衡阀;对于全日循环系统,表2中装置5的流量控制阅应采用动态流量平衡阅3.5表2中装置3、4的流量控制阀是利用其前、后压差来控制循环流量,为保持阅后压力应在阀后设置持压阀,该装置适用于小区定时循环系统。该装置中减压阀及持压阅的动作压力经水力计算确定,并满足静态或动态流量单衡阅的选用要求,3.6表2中装置5中的流量控制阀是利用其前、后压差来控制循环流量,为保持阅后压力应在阀后设置持压阀。该装置中持压阀的动作压力经水力计算确定,并满足动态流量平衡阅的选用要求。3.7净水机房内循环回水管末端的压力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3.7.1进入原水箱或净水箱时,应控制回水进水管的出水压力;根据工程情况,可设置调压装置,3.7.2进入净水箱时,还应满足消毒装置和过滤器的工作压力。3.8采用全日循环流量控制装置的管道直饮水系统,高峰用水时停止循环。3.9静态流量平衡阀前、后压力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3.9.1阀后压力P2:根据本说明第3.7条的规定通过计算确定。3.9.2阀前压力P:按下式计算:
Pi=Po-Z+Eh
式中P1-静态流量平衡阀前压力(MPa);P。-变频调速供水泵恒压值(MPa),根据水力计算确定:Z一静态流量平衡阀与变频调速供水泵恒压装置的几何高差();Zh一循环流量通过供、回水管网及附件等的总水头损失(m)。(1)
3.9.3当静态流量平衡阅前、后压差△P超过静态流量平衡阅的产品要求时,可在阅前设置减压阀减压。
3.10动态流量平衡阀前、后压力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3.10.1阀前压力P1按下式计算:Pi-P-Z+Eh,
式中P:-动态流量平衡阀前压力(MPa);(2)
Z一动态流量平衡阅与变频调速供水泵恒压装置的几何高差():h,一循环流量(2倍)通过供水管的水头损失(m),3.10.2循环流量(2倍)通过供水管的水头损失按下式计算:Eh,=4S,q
式中S,一供水管路的摩阻(m-s\/L\),可通过最不利水嘴至净水箱的管路总水头报失与设计秒流量平方之比计算;
9:-循环流量(L/s)
3.10.3当Ehs小于2m时,Eh,取2m,并重新计算P1,3.10.4阅后压力P:按下式计算:Pz=P1△P
式中Pz-动态流量平衡阀后压力(MPa);(4)
△P-循环流量通过动态流量平衡阀的压差(MPa),根据产品要求由设计人员计算确定,3.10.5全日循环流量控制装置中动态流量平衡阀后持压阀的动作压力按动态流量平衡阅后压力P确定。
3.11全日循环系统循环回水管末端的持压装置组成见表3,其动作压力应按下式计算:P-Z-Ehs
式中P-持压装置的动作压力(MPa);Z-全日循环流量控制装置与持压装置的几何商差(m):Zhr-循环流量通过回水管网及附件等的水头损失(m)。表3持压装置的组成
装置1
4.系统计算
装置2
1.持压装置组成图示中的箭头为水流方向。(5)
2.持压装置组成中:1为截止阀;2为持压阀;3为电磁网:4为压力控制器:5为电控装置4.1管遭直饮水系统计算应符合《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CJJ110-2006的有关规定管道直饮水系统管网说明
申树赵银校对朱跃云牛天设计杨惠图集号
07SS604
4.2循环流量计算应符合《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CJJ110-2006的有关规定,循环周期不起过12h,其中定时循环时间不超过4h、全日循环时间不超过12h4.3循环水泵选型计算
4.3.1水泵设计流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Q,-循环水泵设计流量(L/s)。4.3.2循环水泵设计扬程按下式计算Hs=hor +Zr+Eh
式中-循环水泵设计扬程(m);ha-出流水头(m),一般取2m;
Zz-最高回水干管与净水箱最低水位的几何高差(m);h-循环流量通过供、回水管网及附件等的总水头损失(m)。(6)
5.1高层建筑的管道直饮水供水应竖向分区,分区压力应符合《管道直饮水系统技术规程》CJJ110-2006的有关规定,
5.2配水管网循环立管上端和下端应设阀门,供水管网应设检修阀门,5.3在管网最低处应设排水阀,排水阀设置处不得有死水留存现象,排水口应设有间接排水的防污染措施。
5.4管网最高处设自动排气阀,排气阀处应设有滤菌、防尘装置。5.5各用户从立管上接出的支管长度不宜大于3m5.6管通不应靠近热要,室内管通应采取需热保温措施,5.7应采用直饮水专用水嘴。
5.8室内分户计量水表应采用直饮水专用水表。管道直饮水系统管网说明
审核赵锂校对朱联云未发主设计杨潮图集号
07SS604
下供上回式管道直饮水系统(一)下供上回式管道直饮水系统(二)说明:
系统适用条件和优缺点
适用条件
优缺点
下供上回式管造直饮水系统(一)1.供水横干管有条件布置在庭层或地下室、回水横干管布置在项层的建筑
2.供水立管较多的建筑
1.供水管路短、管材用量少,工程授资备2.供水立管为单立管,布置安装较容易3.供水模干管和回水模干管上下分做布置,增加建筑对管遗装饰要求
4.系统中需设排气阀
下供上回式管道直饮水系统(二)供、回水横干管只能布置在地下室的建筑,如高格的单元式住宅
1.供水横干管和回水横干管集中数设2.回水管路长,管材用量多
3.系统中雷设排气网
2.本图示按图水固流至净水箱的情况编制,工程中也可酚情回流至原水箱或中间水箱3.住宅或需要分户计量的公共建筑支管设直饮水专用水表。4.图示以系统原理图的方式表示供、回水横干管的相对位置关系,仅表示设备和主要器材,在工程应用中,应极据具体情况补充、完善系统。
5、图示中两种系统型式还应根据管网循环控制方式设置环流量控制装置名称编号对照表
净水箱
供水泵
专用水嘴
自动排气阀
消毒装置
呼吸幕
混水阀
下供上回式管道直饮水系统
审核赵锂校对朱跃云未天设计杨潮图集号
07SS604
上供下回式管道直饮水系统(一)+
下回式管道直饮水系统(
说明:
系统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Www.bzxZ.net
适用条件
优缺点
上供下国式管道直饮水系统(一)1.供水楼干管有条件布置在顶层、回水横干管布置在庭服或地下室的建筑
2.供水立管较多的建筑
1.供水立替为单立管,布置安装较容易2.供水管路长、管材用量多
3.供水模干管和国水横干管上下分做布置,增加建筑对管遗装饰要求
4.系统中需设排气阀
上供下国式管道直饮水系统(二)1.屋项有条件设置净水机房的建筑2.供水横干管有条件布置在项层、回水横干管布置在底层或地下室的建筑
1.重力供水,压力稳定,节省加压设备投资2.供水立管为单立管,布置安装较容易3.供水横干管和回水横干管上下分数布置,增加建筑对管遗装饰要求
4.系统必须设置循环水泵
2.本图示按园水国流至净水箱的情况编制,工程中也可的情国流至原水箱或中间水箱,3.住宅或需要分户计量的公共建筑支管设直饮水专用水表。4。图示以系统原理图的方式表示供、四水横干管的相对位置关系,仅表示设备和主要器材,在工程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补充、完善系统。
5.左上图示中的系统型式还应根据管网循环控制方式设置循环流量控制装置,名称编号对照表
净水箱
供水泵
专用水嘴
自动排气阀
消毒装置
呼吸器
泄水阀
循环水泵
上供下回式管道直饮水系统
审核赵锂2校对朱联云未天设计杨潮图集号
07SS604
下供上回式管道直饮水系统(一)上供下回式管道直饮水系统
说明:
下供上回式管道直饮水系统(二)1、各系统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见本图集第8、9页,2、本图示按国水国流至净水箱的情况编制,工程中也可酶情国流至原水箱或中网水箱。3,生宅或费要分户计量的公共建筑支管设直饮水专用水表。4.图示以系统原理图的方式表示供、回水被干管的相对位置关系,仅表示设备和主要器材,在工程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懂视补充、完替系统
5.图示中循环流量控制装置为定时循环流量控制装置,其组成与优缺点见第5页表2名称编号对照表
净水箱
供水泵
专用水嘴
自动排气阀
循环流量控制装置
消毒装置
呼吸器
避水阀
定时循环(一)管道直饮水系统申树超银校对朱跃云未足设计杨漆图集
07SS604
定时循环管道直饮水系统
说明:
1.系统的适用条件:一般用于高层建筑,2.系统的优缺点:
2.1加压方式采用变频泵供水,避免因设置屋项水箱造成的二次污染2.2各分区供水、回水管路同程布置,各环路阻力损失相近,可防止循环短路现象。2.3高、低区回水管分别回流至净水机房,保证各区循环,2.4采用定时循环控创装置,设置的阅器件较多,对产品质量要求高3.本图示按回水回流至净水箱的情况编制,工程中也可酚情回流至原水箱或中阿水箱。4、住宅或需要分户计量的公共建筑支管设直饮水专用水表。5.图示中分区方式采用减压稳压阀,根据工程情况,也可采用设置高、低区供水泵的分区方式,6.图示以系统原理图的方式表示供、国水横干管的相对位置关系,仅表示设备和主要馨材,在工程应用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补充、完春系统
7.图示中循环流量拉制装置为定时错环流量控制装置,其组成与优缺点见第5页表2名称编号对照表
净水箱
供水泵
减压稳压网
专用水嘴
自动排气阀
循环流量制装置
消毒装置
呼级器
避水阀
定时循环(二)管道直饮水系统审树超锂间胶对朱联云未足设计杨毒图集号
07SS60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上一篇: 湿陷性黄土地区室外给水排水管道基础及接口
- 下一篇: 02S701 砖砌化粪池
- 热门标准
- 其他行业标准标准计划
- NB/T20133.2-2012 压水堆核电厂设施设备防护涂层规范 第2部分涂层系统在模拟设计基准事故条件下的评价试验方法
- ZJBK34007-1988 舰用电气设备的外壳
- HG/T4869-2015 车身喷绘贴膜
- JB/T11153-2011 单极和双极交流接触器
- HG/T3545-2014 氨合成催化剂活性试验方法
- 06SG515-2 轻型屋面梯形钢屋架(剖分T型钢弦杆)
- CB/T8523-2011 机械化滑道设计规范
- QB/T4768-2014 沙发床
- Q/QJA26-2005 航天型号飞行试验(任务)通用放行准则
- SZJG21.6-2006 非发酵性豆制品 第6部分 腐竹
- NB/SH/T0832-2010 润滑油热表面氧化的测定 压力差示扫描量热法
- CNAS-CC31:2010 《人员认证机构通用要求》应用指南
- CB/T4114-2011 船用油滤器检验方法
- CCGF111.1-2008 淀粉
- QCHM0001S-2016 复合调料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