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其他行业标准 >>
- 06SG331-1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构造(一)

【其他行业标准】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构造(一)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05-04-11 00:00:00
- 06SG331-1
- 现行
标准号:
06SG331-1
标准名称: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构造(一)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4.94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新编)。本图集包括混凝土异形柱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钢筋锚固搭接等一般构造要求,异形柱、梁的构造,节点构造,以及典型平面和施工要求,并提供异形柱常用载面加密区单肢箍筋最小的面积。 06SG331-1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构造(一) 06SG331-1

部分标准内容:
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构造(一)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编单位: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实施日期:二〇〇六年九月一日目录·
总说明·
异形柱框架结构平面示意图·
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平面示意图·异形柱框架柱配筋构造
二级抗震等级异形柱框架柱纵筋构造示意图:二级抗震等级异形柱框架柱箍筋构造示意图三级抗震等级异形柱框架柱纵筋构造示意图·.三级抗震等级异形柱框架柱箍筋构造示意图·批准文号:建质[2006]169号
统一编号:GJBT-934
图集号:
06SG331-1
主编单位负责人:
主编单位技术负责人:
技术审定人:
王依群
设计负责人:要、多
四级抗震等级异形柱框架柱纵筋构造示意图··.····19四级抗震等级异形柱框架柱箍筋构造示意图·.....20
非抗震设计异形柱框架柱纵筋构造云意图··非抗震设计异形柱框架柱箍筋构造示意图·.·..··22
异形柱截面配筋构造图··
异形柱框架梁配筋构造
二级抗震等级异形柱框架梁纵筋及箍筋构造图··..··24三级抗震等级异形柱框架梁纵筋及箍筋构造图·····25四级抗震等级异形柱框架梁纵筋及箍筋构造图·····26目
图集号
审核|丁永君校对王湘安起设计安海玉果质
06SG331-1
非抗震设计异形柱框架梁纵筋及箍筋构造图···异形柱框架节点构造
异形柱框架节点构造图(-)·
异形柱框架节点构造图二)·
异形柱框架节点构造图(三)·
异形柱框架节点构造图(四)·.·底部抽柱带转换层的异形柱结构构造底部抽柱带转换层结构的典型平面·27
.··29
转换层上部异形柱与底部框架连接构造图········33转换层部位托柱柜架梁配筋构造图:异形柱常用截面加密区单肢箍筋最小面积.34
异形柱L形截面加密区单肢箍筋最小面积(-).·····35异形柱L形截面加密区单肢箍筋最小面积(二)·36
异形柱L形截面加密区单肢箍筋最小面积(三)·····异形柱L形截面加密区单肢箍筋最小面积(四)·.·.....·38异形柱T形截面加密区单肢箍筋最小面积()·.·.··39异形柱T形截面加密区单肢箍筋最小面积(二)····.·40异形柱T形截面加密区单肢箍筋最小面积(三)....····41异形柱T形截面加密区单肢箍筋最小面积(四)·..42
异形柱十字形截面加密区单肢箍筋最小面积()··..43异形柱十字形截面加密区单肢箍筋最小面积(二)·····44异形柱十字形截面加密区单肢箍筋最小面积(三)····.45异形柱十字形截面加密区单肢箍筋最小面积(四)····.·46目
图集号
审核丁永君校对王湘安设计安海玉页
06SG331-1
1.适用范围和编制内容
1.1为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在全国实施与应用,确保设计、施工质量,编制本构造图集。
1.2本图集所示的异形柱是指截面几何形状为L形、T形和十字形,且截面各肢的肢高肢厚比不大于4的柱。1.3本构造图集适用于非抗震设计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0.10g、0.15g)及8度(0.20g)抗震设计的-、二三类环境条件下一般居住建筑混凝土异形柱结构,1.4本图集包括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定、构造要求及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构造详图两大部分内容。总说明
1.8本构造图集的尺寸以毫米(mm)为单位,标高以米(m)为单位。2.设计依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建筑抗震霞设计规范》
《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混凝士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3.材料要求
GB 50010-2002
GB 50011-2001
JGJ3-2002
JGJ 149-2006
GB/T 50105-2001
3.1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混凝七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耳不应高于C50。
3.2受力钢筋:异形柱结构纵向受力钢筋宜采用HRB400级和HRB3351.5本构造图集主要适用于异形柱结构,当采用本构造图集时,除遵守本图集有关规定外,对于一般混凝土结构构造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及规程的规定。1.6异形柱结构设计除满足本图集的构造要求外,尚应满足结构计算要求。
1.7本构造图集中其他未尽事项,应在具体工程中由设计人员另行设计。
级;箍筋宜采用HRB335级、HRB400级和HPB235级,3.3异形柱结构的纵向受力钢筋,除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4.2.1条~第4,2.3条的规定外,按二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异形柱框架结构的纵向受力钢筋,尚应符合下列要求:3.3.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属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3.3.2钢筋的属服强度实测值与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总说明
图集号
审核丁永君校对郭红云医记设训王海华等页06SG331-1
4.混凝士异形柱结构设计规定
4.1混凝土异形柱结构可采用框架结构体系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异形柱结构中的框架柱,可以全部采用异形柱也可以部分采用异形柱,部分采用一般框架柱。4.2当底部设置大空间时,允许采用底部抽柱带转换层的异形柱结构,其转换结构构件宜采用梁,转换层下部结构的框架柱不应来用异形柱。结构设计应符合《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附录A的规定,其构造可按本图集第32页第34页执行。
4.3异形柱结构中不应采用部分由砌体墙承重的混合结构形式。
4.4抗震设计时,异形柱框架结构不应采用多塔、连体和错层等复杂结构形式,也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4.5抗震设计时,异形柱结构的楼,电梯间应根据结构抗侧向力的需要,合理地布置剪力墙或一般框架柱4.6异形柱结构的柱、剪力墙、梁均应采用现浇结构,抗震设计时,楼、屋盖宜采用现浇。4.7异形柱结构宜采用规则的结构设计方案。抗震设计时异形柱结构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应采用特别不规则的结构设计方案。
4.8异形柱结构适用的房屋最大高宽比见表4.8,表4.8异形柱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宽比抗震设防烈度
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
非抗震
4.9异形柱结构适用的房屋最大高度见表4.9。3
4.10在风荷载、多遇地震作用下,异形柱结构按弹性方法计算的楼层最大层间位移角限值见表4.10-1: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异形柱结构弹塑性层间最大位移角限值见表4.10-2.4.11异形柱结构的抗震等级及剪力墙最大间距见表4.11-1及表4.11-2。
4.12混凝土结构的环境条件分类及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见表4.12-1及表4.12-2。
总说明
图集号
审核丁永君主校对郭红云客司设计王海华件页
06SG331-1
表4.9异形柱结构适用的房屋最大高度(m)抗震设防烈度
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
非抗震设计
带转换层框架结构
21(≤6层)21(≤6层)18(≤6层)带转换层
框架-剪力墙结构
40(≤12层)40(≤10层)36(≤10层)0.15g
注:1.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板板顶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面部分):2.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基本扳型地震作用下,当框架部分承受的结构底部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其适用的房屋最大高度可比框架结构适当增加;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3.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的异形柱结构或IV类场地上的异形柱结构,适用的房屋最大高度应适当降低;
4.房屋高度超过表中规定的数值时,结构设计应有可靠的依据,并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
表4.101异形柱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
1/600 (1/700)
1/850(1/950)
注:表中括号内的数字用于底部抽柱带转换层的异形柱结构表4.10-2异形柱结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
1/60(1/70)
1/110(1/120)
注:表中括号内的数字用于底部抽柱带转换层的异形柱结构。总说明
图集号
审核丁永君子校对郭红云高设王海华子页
06SG331-1
框架结构
结构体系
高度(m)
高度(m)
框架-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
表4.11-1异形柱结构的抗震等级抗震设防烈度
6度(0.05g)
注:1.建筑场地为I类时,除6度外,应允许按本地区抗囊设防烈度降低一度所对应的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相应的计算要求不应降低;
2.对7度(0.15g)时建于Ⅲ、IV类场地的异形柱框架结构和异形柱框架-剪力培结构,应按表中括号内所示的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3.接近或等于商度分界线时,应结合房屋不规则程度及场>21
表4.11-2异形柱结构的剪力墙最大间距(m)抗震设防烈度
楼盖、屋盖
装配整体
非抗震设计
.4.0B,50
7度(0.10g)
地、地基条件确定抗震等级;
7度(0.15g)
三(二)
三(二)
二(二)
二 (二)
三(二)
二(-)
8度(0.20g)
4.对于架一剪力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当框架部分承受的结构底部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5.当异形柱结构的地下室顶层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地下一层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上部结构的相应等级采用,地下一层以下的抗囊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注:1.表中B为楼盖宽度(m);
2.现浇层厚度不小于60mm的叠合楼板可作为现浇板考虑;
3.矩形平面底部抽柱带转换层的异形柱结构的剪力墙间距,非抗震设计不宣大于3倍楼盖宽度,且不宜大于36m;抗震设计不宜大于2倍楼盖宽度,耳不宜大于24也,
总说明
审核丁永君校对郭红云高红司设计王海华子图集号
06SG331-1
环境类别
室内正常环境
表4.12-1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条
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使用除冰盐的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的环境;滨海室外环境注:严寒和寒玲地区的划分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JGJ24的规定,表4.12-2结构混凝士耐久性的基本要求环境类别
最大水灰比
注:1.氟离子含量系指其占水泥用量的百分率;最小水泥用量
(kg/m)
2.素混凝土构件的最小水泥用量不应少于表中数值减25kg/m;最低混凝土
强度等级
3.当混凝土中加入活性掺合料或能提高耐久性的外加剂时,可适当降低最小水泥用量;最大氮离子含量
4.当有可靠工程经验时,处于一类和二类环境中的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可降低一个等级,但不得小于C25;5. 当使用非碱活性骨料时,对混凝土中的碱含量可不作限制总说明
最大碱含量
(kg/m3)
不限制
图集号
审核丁永君上校对郭红云运设计|王海华页
06SG331-1
5.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构造要求
5.1异形柱截面各肢肢厚不应小于200mm,肢高不应小于500mm。5.2异形柱、梁的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可采用焊接、机械连接或绑扎搭接。接头位置宜设在构件受力较小处。在层高范围内柱的每根纵向受力钢筋接头数不应超过1个。柱的纵向受力钢筋在同一连接区段的连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50%,连接区段的长度应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的有关规定确定。5.3抗震设计时异形柱轴压比不宜大于表5.3规定的限值。5.4异形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5.4规定的数值,且按柱全截面面积计算的柱肢各肢端织向受力钢筋的配百分率不应小于0.2;建于IV类场地且高于28m的框架,其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应按该表中数值增加0.1采用。异形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4%;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3%。
5.5抗震设计时,对二、三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梁,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大配筋百分率不宜大于表5.5的规定数值5.6异形柱、梁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见表5.6。5.7异形柱、梁纵向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搭接长度1及抗震搭接长度lE见表5.7-1~表5.7-3。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
表5.3异形柱的轴压比限值
截面形式
十字形
十字形
抗震等级
注:1.轴压比N/(fcA)指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异形柱轴向压力设计值N与柱全裁面面积A和滤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的比值;2.剪跨比不大于2的异形柱,轴压比限值应按表内相应数值减小0.05;3.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基本振型地囊作用下,当框架部分承担的结构底部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异形柱轴压比限值应按框架结构采用;
4.底部抽柱带转换层的异形柱结构,转换层及以下部位框支柱、一般框架柱的轴压比限值按其划分的抗震等级参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确定总说明
图集号
审核丁永君校对郭红云高玩设计王海华子页06SG331-1
表5.4异形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柱类型
中柱、边柱
抗震等级
非抗震
注:采用HRB400级钢筋时,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应允许按表中数值减小0.1,但调整后的数值不应小于0.8。表5.6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士保护层最小厚度(mm)环境类别
C25~C45
C25~C45
注:1.基础中纵间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层时不应小于70mm,
2.受力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除应符合表中规定外,尚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
3.机械连接接头连接件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满足受力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要求,连接件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25mm;4.处于一类环境且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40时,异形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应允许减小5mm表5.5梁端纵向受拉钢筋最大配筋百分率(%)抗震等级
混凝土
HRB335
HRB400
表5.7-1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12钢筋种类
HPB235
HRB335
HRB400
RRB400
注:1.d为纵向受拉钢筋直径;
混凝土强度等级
≥C40
2.当钢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易受扰动(如滑模施工)时,其锚固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1.1;
3.在任何情况下,钳固长度不应小于250mm4.当HRB335、HRB400和RRB400级钢筋表面有环氧树脂涂层时,其锚圖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1.25.
总说明
审核丁永君校对郭红云统设计王海华子图集号
06SG331-1
混凝土强度等级
与抗震等级
钢筋种类与直径
HPB235
HRB335
HRB400
RRB400
d≤25
d≤25
注:1.d为织纵向受拉钢筋直径;表5.7-2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C25
抗震等级
2.四级抗震等级,ae-la,其值见第9页;三级抗震
抗震等级
三级抗震
抗震等级
三级抗震
3.当HRB335,HRB400和RRB400级纵向受拉钢筋末端采用机械锚固措施时,包括附加锚固端头在内的锚固长度la和a可分别取本图集第9页表5.7~1和本表中锚固长度的0.7倍;4.当钢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易受扰动(如滑模施工)时,其锚固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1.1;5.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50m6.当HHB335、HRB400和RRB400级钢筋表面有环氧树脂涂层时,其锚固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1.25。表5.7-3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抗震证
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
非抗震
≥c40
抗震等级
三级抗震
注:1.当不同直径的钢筋搭接时,其与1值按较小的直径计算;
2.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300mm。总说明
审核丁永君平名校对郭红云停红之设计王海华图集号
06SG331-1
6.异形柱框架的箍筋
6.1异形柱筛筋加密区最小配箍特征值入,见表6.16.2抗震设计时,异形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体积配箍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6.2.1体积配箍率应符合下列要求Py≥fe/fn
式中P,-异形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体积配箍率,计算复合箍的体积配箍率时,应扣除重叠部分的箍筋体积:fe-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强度等级低于C35时应按C35计算;
Jm一箍筋或拉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超过300N/mm时取300N/mm2。
6.2.2对抗震等级为二、三、四级的框架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体积配率分别不应小于0.8%、0.6%、0.5%6.2.3当剪跨比入≤2时,二、三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柱,箍筋加密区的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1.2%6.3异形柱加密区单肢箍筋As计算公式如下:Aaa = PrigaAorS
式中Pa一异形柱箍筋加密区的最小体积配箍率,取6.2条各款中体积配箍率最大值;
A一异形柱的混凝土核心区截面面积;S-异形柱加密区的箍筋间距
l一异形柱加密区扣除重叠部分的箍筋单肢总长度,表6.1异形柱箍筋加密区最小配箍特征值入,抗震
十字形
柱轴压比
总说明
审核丁永君校对郭红云机认设计王海华子0.85
图集号
06SG331-1
6.4异形柱常用截面加密区单肢箍筋最小面积AsV1计算选用表见本图集35~46页的表1~12。表中混凝土异形柱的核心区面积计算取至箍筋内表面,计算时异形柱箍筋的内表面至构件的边缘取30mm。
6.5抗震设计时,异形柱非加区箍筋的体积配箍率不宜小于箍筋加罄区的50%: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柱肢截面厚度;二级抗震等级不应大于10d(d为受力纵向钢筋直径);三、四级抗震等级不应大于15d和250mm。
6.6抗震设计时,沿梁全长箍筋的配筋率P应符合下列规定:二级抗震等级
p≥0.28f/fm
Psv≥0.26ft/fy
三、四级抗等级
6.7非抗震设计时,当V>0.7ftbho,框架梁的配筋率A不应小于0.24ft/fw。
7,异形柱结构的施工
7.1异形柱结构的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要求。7.2异形柱框架的受力钢筋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时,接头的类型及质量应特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的有关规定。
7.3异形柱混凝土的粗骨料宜采用碎石,最大颗粒粒径不宜大于31.5mm,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试验方法》JGJ53的有关规定。7.4每楼层的异形柱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分层振捣,且不得在柱净高范围内留置施工缝。框架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应采用相交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最高值,并应振捣密实。7.5异形柱节点区钢筋较密,施工中应确保钢筋定位满足本图集第28~31页的规定。
7.6当框架梁宽为200mm时,每排钢筋不应多于2根,数较多时,可分多排设置。
7.7异形柱肢体及节点核心区内不得预留或理设水,电、燃气管道和线缆:安装水、电、燃气管道和线缆时,不应削弱柱截面。
总说明
图集号
审核丁永君校对郭红云设计王海华汇华页06S6331-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编单位:天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实施日期:二〇〇六年九月一日目录·
总说明·
异形柱框架结构平面示意图·
异形柱框架-剪力墙结构平面示意图·异形柱框架柱配筋构造
二级抗震等级异形柱框架柱纵筋构造示意图:二级抗震等级异形柱框架柱箍筋构造示意图三级抗震等级异形柱框架柱纵筋构造示意图·.三级抗震等级异形柱框架柱箍筋构造示意图·批准文号:建质[2006]169号
统一编号:GJBT-934
图集号:
06SG331-1
主编单位负责人:
主编单位技术负责人:
技术审定人:
王依群
设计负责人:要、多
四级抗震等级异形柱框架柱纵筋构造示意图··.····19四级抗震等级异形柱框架柱箍筋构造示意图·.....20
非抗震设计异形柱框架柱纵筋构造云意图··非抗震设计异形柱框架柱箍筋构造示意图·.·..··22
异形柱截面配筋构造图··
异形柱框架梁配筋构造
二级抗震等级异形柱框架梁纵筋及箍筋构造图··..··24三级抗震等级异形柱框架梁纵筋及箍筋构造图·····25四级抗震等级异形柱框架梁纵筋及箍筋构造图·····26目
图集号
审核|丁永君校对王湘安起设计安海玉果质
06SG331-1
非抗震设计异形柱框架梁纵筋及箍筋构造图···异形柱框架节点构造
异形柱框架节点构造图(-)·
异形柱框架节点构造图二)·
异形柱框架节点构造图(三)·
异形柱框架节点构造图(四)·.·底部抽柱带转换层的异形柱结构构造底部抽柱带转换层结构的典型平面·27
.··29
转换层上部异形柱与底部框架连接构造图········33转换层部位托柱柜架梁配筋构造图:异形柱常用截面加密区单肢箍筋最小面积.34
异形柱L形截面加密区单肢箍筋最小面积(-).·····35异形柱L形截面加密区单肢箍筋最小面积(二)·36
异形柱L形截面加密区单肢箍筋最小面积(三)·····异形柱L形截面加密区单肢箍筋最小面积(四)·.·.....·38异形柱T形截面加密区单肢箍筋最小面积()·.·.··39异形柱T形截面加密区单肢箍筋最小面积(二)····.·40异形柱T形截面加密区单肢箍筋最小面积(三)....····41异形柱T形截面加密区单肢箍筋最小面积(四)·..42
异形柱十字形截面加密区单肢箍筋最小面积()··..43异形柱十字形截面加密区单肢箍筋最小面积(二)·····44异形柱十字形截面加密区单肢箍筋最小面积(三)····.45异形柱十字形截面加密区单肢箍筋最小面积(四)····.·46目
图集号
审核丁永君校对王湘安设计安海玉页
06SG331-1
1.适用范围和编制内容
1.1为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在全国实施与应用,确保设计、施工质量,编制本构造图集。
1.2本图集所示的异形柱是指截面几何形状为L形、T形和十字形,且截面各肢的肢高肢厚比不大于4的柱。1.3本构造图集适用于非抗震设计和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0.10g、0.15g)及8度(0.20g)抗震设计的-、二三类环境条件下一般居住建筑混凝土异形柱结构,1.4本图集包括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定、构造要求及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构造详图两大部分内容。总说明
1.8本构造图集的尺寸以毫米(mm)为单位,标高以米(m)为单位。2.设计依据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建筑抗震霞设计规范》
《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混凝士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3.材料要求
GB 50010-2002
GB 50011-2001
JGJ3-2002
JGJ 149-2006
GB/T 50105-2001
3.1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混凝七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耳不应高于C50。
3.2受力钢筋:异形柱结构纵向受力钢筋宜采用HRB400级和HRB3351.5本构造图集主要适用于异形柱结构,当采用本构造图集时,除遵守本图集有关规定外,对于一般混凝土结构构造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及规程的规定。1.6异形柱结构设计除满足本图集的构造要求外,尚应满足结构计算要求。
1.7本构造图集中其他未尽事项,应在具体工程中由设计人员另行设计。
级;箍筋宜采用HRB335级、HRB400级和HPB235级,3.3异形柱结构的纵向受力钢筋,除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4.2.1条~第4,2.3条的规定外,按二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异形柱框架结构的纵向受力钢筋,尚应符合下列要求:3.3.1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属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
3.3.2钢筋的属服强度实测值与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
总说明
图集号
审核丁永君校对郭红云医记设训王海华等页06SG331-1
4.混凝士异形柱结构设计规定
4.1混凝土异形柱结构可采用框架结构体系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异形柱结构中的框架柱,可以全部采用异形柱也可以部分采用异形柱,部分采用一般框架柱。4.2当底部设置大空间时,允许采用底部抽柱带转换层的异形柱结构,其转换结构构件宜采用梁,转换层下部结构的框架柱不应来用异形柱。结构设计应符合《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JGJ149-2006附录A的规定,其构造可按本图集第32页第34页执行。
4.3异形柱结构中不应采用部分由砌体墙承重的混合结构形式。
4.4抗震设计时,异形柱框架结构不应采用多塔、连体和错层等复杂结构形式,也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4.5抗震设计时,异形柱结构的楼,电梯间应根据结构抗侧向力的需要,合理地布置剪力墙或一般框架柱4.6异形柱结构的柱、剪力墙、梁均应采用现浇结构,抗震设计时,楼、屋盖宜采用现浇。4.7异形柱结构宜采用规则的结构设计方案。抗震设计时异形柱结构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应采用特别不规则的结构设计方案。
4.8异形柱结构适用的房屋最大高宽比见表4.8,表4.8异形柱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宽比抗震设防烈度
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
非抗震
4.9异形柱结构适用的房屋最大高度见表4.9。3
4.10在风荷载、多遇地震作用下,异形柱结构按弹性方法计算的楼层最大层间位移角限值见表4.10-1: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异形柱结构弹塑性层间最大位移角限值见表4.10-2.4.11异形柱结构的抗震等级及剪力墙最大间距见表4.11-1及表4.11-2。
4.12混凝土结构的环境条件分类及混凝土耐久性的基本要求见表4.12-1及表4.12-2。
总说明
图集号
审核丁永君主校对郭红云客司设计王海华件页
06SG331-1
表4.9异形柱结构适用的房屋最大高度(m)抗震设防烈度
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
非抗震设计
带转换层框架结构
21(≤6层)21(≤6层)18(≤6层)带转换层
框架-剪力墙结构
40(≤12层)40(≤10层)36(≤10层)0.15g
注:1.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至主要屋面板板顶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面部分):2.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基本扳型地震作用下,当框架部分承受的结构底部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其适用的房屋最大高度可比框架结构适当增加;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3.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的异形柱结构或IV类场地上的异形柱结构,适用的房屋最大高度应适当降低;
4.房屋高度超过表中规定的数值时,结构设计应有可靠的依据,并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
表4.101异形柱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
1/600 (1/700)
1/850(1/950)
注:表中括号内的数字用于底部抽柱带转换层的异形柱结构表4.10-2异形柱结构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
1/60(1/70)
1/110(1/120)
注:表中括号内的数字用于底部抽柱带转换层的异形柱结构。总说明
图集号
审核丁永君子校对郭红云高设王海华子页
06SG331-1
框架结构
结构体系
高度(m)
高度(m)
框架-剪力墙结构
剪力墙
表4.11-1异形柱结构的抗震等级抗震设防烈度
6度(0.05g)
注:1.建筑场地为I类时,除6度外,应允许按本地区抗囊设防烈度降低一度所对应的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相应的计算要求不应降低;
2.对7度(0.15g)时建于Ⅲ、IV类场地的异形柱框架结构和异形柱框架-剪力培结构,应按表中括号内所示的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3.接近或等于商度分界线时,应结合房屋不规则程度及场>21
表4.11-2异形柱结构的剪力墙最大间距(m)抗震设防烈度
楼盖、屋盖
装配整体
非抗震设计
.4.0B,50
7度(0.10g)
地、地基条件确定抗震等级;
7度(0.15g)
三(二)
三(二)
二(二)
二 (二)
三(二)
二(-)
8度(0.20g)
4.对于架一剪力结构,在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当框架部分承受的结构底部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5.当异形柱结构的地下室顶层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时,地下一层结构的抗震等级应按上部结构的相应等级采用,地下一层以下的抗囊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注:1.表中B为楼盖宽度(m);
2.现浇层厚度不小于60mm的叠合楼板可作为现浇板考虑;
3.矩形平面底部抽柱带转换层的异形柱结构的剪力墙间距,非抗震设计不宣大于3倍楼盖宽度,且不宜大于36m;抗震设计不宜大于2倍楼盖宽度,耳不宜大于24也,
总说明
审核丁永君校对郭红云高红司设计王海华子图集号
06SG331-1
环境类别
室内正常环境
表4.12-1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条
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使用除冰盐的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的环境;滨海室外环境注:严寒和寒玲地区的划分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JGJ24的规定,表4.12-2结构混凝士耐久性的基本要求环境类别
最大水灰比
注:1.氟离子含量系指其占水泥用量的百分率;最小水泥用量
(kg/m)
2.素混凝土构件的最小水泥用量不应少于表中数值减25kg/m;最低混凝土
强度等级
3.当混凝土中加入活性掺合料或能提高耐久性的外加剂时,可适当降低最小水泥用量;最大氮离子含量
4.当有可靠工程经验时,处于一类和二类环境中的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可降低一个等级,但不得小于C25;5. 当使用非碱活性骨料时,对混凝土中的碱含量可不作限制总说明
最大碱含量
(kg/m3)
不限制
图集号
审核丁永君上校对郭红云运设计|王海华页
06SG331-1
5.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构造要求
5.1异形柱截面各肢肢厚不应小于200mm,肢高不应小于500mm。5.2异形柱、梁的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可采用焊接、机械连接或绑扎搭接。接头位置宜设在构件受力较小处。在层高范围内柱的每根纵向受力钢筋接头数不应超过1个。柱的纵向受力钢筋在同一连接区段的连接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50%,连接区段的长度应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的有关规定确定。5.3抗震设计时异形柱轴压比不宜大于表5.3规定的限值。5.4异形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5.4规定的数值,且按柱全截面面积计算的柱肢各肢端织向受力钢筋的配百分率不应小于0.2;建于IV类场地且高于28m的框架,其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应按该表中数值增加0.1采用。异形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4%;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3%。
5.5抗震设计时,对二、三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梁,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大配筋百分率不宜大于表5.5的规定数值5.6异形柱、梁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见表5.6。5.7异形柱、梁纵向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搭接长度1及抗震搭接长度lE见表5.7-1~表5.7-3。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
表5.3异形柱的轴压比限值
截面形式
十字形
十字形
抗震等级
注:1.轴压比N/(fcA)指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异形柱轴向压力设计值N与柱全裁面面积A和滤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的比值;2.剪跨比不大于2的异形柱,轴压比限值应按表内相应数值减小0.05;3.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基本振型地囊作用下,当框架部分承担的结构底部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时,异形柱轴压比限值应按框架结构采用;
4.底部抽柱带转换层的异形柱结构,转换层及以下部位框支柱、一般框架柱的轴压比限值按其划分的抗震等级参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确定总说明
图集号
审核丁永君校对郭红云高玩设计王海华子页06SG331-1
表5.4异形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柱类型
中柱、边柱
抗震等级
非抗震
注:采用HRB400级钢筋时,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应允许按表中数值减小0.1,但调整后的数值不应小于0.8。表5.6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士保护层最小厚度(mm)环境类别
C25~C45
C25~C45
注:1.基础中纵间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层时不应小于70mm,
2.受力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除应符合表中规定外,尚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
3.机械连接接头连接件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满足受力钢筋保护层最小厚度的要求,连接件之间的横向净距不宜小于25mm;4.处于一类环境且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40时,异形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应允许减小5mm表5.5梁端纵向受拉钢筋最大配筋百分率(%)抗震等级
混凝土
HRB335
HRB400
表5.7-1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12钢筋种类
HPB235
HRB335
HRB400
RRB400
注:1.d为纵向受拉钢筋直径;
混凝土强度等级
≥C40
2.当钢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易受扰动(如滑模施工)时,其锚固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1.1;
3.在任何情况下,钳固长度不应小于250mm4.当HRB335、HRB400和RRB400级钢筋表面有环氧树脂涂层时,其锚圖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1.25.
总说明
审核丁永君校对郭红云统设计王海华子图集号
06SG331-1
混凝土强度等级
与抗震等级
钢筋种类与直径
HPB235
HRB335
HRB400
RRB400
d≤25
d≤25
注:1.d为织纵向受拉钢筋直径;表5.7-2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C25
抗震等级
2.四级抗震等级,ae-la,其值见第9页;三级抗震
抗震等级
三级抗震
抗震等级
三级抗震
3.当HRB335,HRB400和RRB400级纵向受拉钢筋末端采用机械锚固措施时,包括附加锚固端头在内的锚固长度la和a可分别取本图集第9页表5.7~1和本表中锚固长度的0.7倍;4.当钢筋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易受扰动(如滑模施工)时,其锚固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1.1;5.在任何情况下,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50m6.当HHB335、HRB400和RRB400级钢筋表面有环氧树脂涂层时,其锚固长度应乘以修正系数1.25。表5.7-3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抗震证
纵向受拉钢筋绑扎搭接长度
非抗震
≥c40
抗震等级
三级抗震
注:1.当不同直径的钢筋搭接时,其与1值按较小的直径计算;
2.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300mm。总说明
审核丁永君平名校对郭红云停红之设计王海华图集号
06SG331-1
6.异形柱框架的箍筋
6.1异形柱筛筋加密区最小配箍特征值入,见表6.16.2抗震设计时,异形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体积配箍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6.2.1体积配箍率应符合下列要求Py≥fe/fn
式中P,-异形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体积配箍率,计算复合箍的体积配箍率时,应扣除重叠部分的箍筋体积:fe-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强度等级低于C35时应按C35计算;
Jm一箍筋或拉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超过300N/mm时取300N/mm2。
6.2.2对抗震等级为二、三、四级的框架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体积配率分别不应小于0.8%、0.6%、0.5%6.2.3当剪跨比入≤2时,二、三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柱,箍筋加密区的体积配箍率不应小于1.2%6.3异形柱加密区单肢箍筋As计算公式如下:Aaa = PrigaAorS
式中Pa一异形柱箍筋加密区的最小体积配箍率,取6.2条各款中体积配箍率最大值;
A一异形柱的混凝土核心区截面面积;S-异形柱加密区的箍筋间距
l一异形柱加密区扣除重叠部分的箍筋单肢总长度,表6.1异形柱箍筋加密区最小配箍特征值入,抗震
十字形
柱轴压比
总说明
审核丁永君校对郭红云机认设计王海华子0.85
图集号
06SG331-1
6.4异形柱常用截面加密区单肢箍筋最小面积AsV1计算选用表见本图集35~46页的表1~12。表中混凝土异形柱的核心区面积计算取至箍筋内表面,计算时异形柱箍筋的内表面至构件的边缘取30mm。
6.5抗震设计时,异形柱非加区箍筋的体积配箍率不宜小于箍筋加罄区的50%: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柱肢截面厚度;二级抗震等级不应大于10d(d为受力纵向钢筋直径);三、四级抗震等级不应大于15d和250mm。
6.6抗震设计时,沿梁全长箍筋的配筋率P应符合下列规定:二级抗震等级
p≥0.28f/fm
Psv≥0.26ft/fy
三、四级抗等级
6.7非抗震设计时,当V>0.7ftbho,框架梁的配筋率A不应小于0.24ft/fw。
7,异形柱结构的施工
7.1异形柱结构的施工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的要求。7.2异形柱框架的受力钢筋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时,接头的类型及质量应特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的有关规定。
7.3异形柱混凝土的粗骨料宜采用碎石,最大颗粒粒径不宜大于31.5mm,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试验方法》JGJ53的有关规定。7.4每楼层的异形柱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分层振捣,且不得在柱净高范围内留置施工缝。框架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应采用相交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最高值,并应振捣密实。7.5异形柱节点区钢筋较密,施工中应确保钢筋定位满足本图集第28~31页的规定。
7.6当框架梁宽为200mm时,每排钢筋不应多于2根,数较多时,可分多排设置。
7.7异形柱肢体及节点核心区内不得预留或理设水,电、燃气管道和线缆:安装水、电、燃气管道和线缆时,不应削弱柱截面。
总说明
图集号
审核丁永君校对郭红云设计王海华汇华页06S6331-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其他行业标准标准计划
- NB/T20133.2-2012 压水堆核电厂设施设备防护涂层规范 第2部分涂层系统在模拟设计基准事故条件下的评价试验方法
- ZJBK34007-1988 舰用电气设备的外壳
- HG/T4869-2015 车身喷绘贴膜
- JB/T11153-2011 单极和双极交流接触器
- HG/T3545-2014 氨合成催化剂活性试验方法
- 06SG515-2 轻型屋面梯形钢屋架(剖分T型钢弦杆)
- CB/T8523-2011 机械化滑道设计规范
- QB/T4768-2014 沙发床
- Q/QJA26-2005 航天型号飞行试验(任务)通用放行准则
- SZJG21.6-2006 非发酵性豆制品 第6部分 腐竹
- NB/SH/T0832-2010 润滑油热表面氧化的测定 压力差示扫描量热法
- CNAS-CC31:2010 《人员认证机构通用要求》应用指南
- CB/T4114-2011 船用油滤器检验方法
- CCGF111.1-2008 淀粉
- QCHM0001S-2016 复合调料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