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16588-2009 带传动 工业用多楔带与带轮 PH、PJ、PK、PL和PM型:尺寸

【国家标准(GB)】 带传动 工业用多楔带与带轮 PH、PJ、PK、PL和PM型:尺寸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1-26 17:09:54
- GB/T16588-2009
- 现行
标准号:
GB/T 16588-2009
标准名称:
带传动 工业用多楔带与带轮 PH、PJ、PK、PL和PM型:尺寸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9-04-24 -
实施日期:
2009-12-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2.09 MB
替代情况:
替代GB/T 16588-1996采标情况:
IDT ISO 9982:1998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GB/T 16588-2009 带传动 工业用多楔带与带轮 PH、PJ、PK、PL和PM型:尺寸 GB/T16588-2009

部分标准内容:
ICS.21.2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588—2009/IS09982:1998代替GB/T16588--1996
带传动
工业用多楔带与带轮
PH、PJ、PK、PL 和 PM 型:尺寸Belt drives-Pulleys and V-ribbed belts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PH,PJ,PK,PL and PM profiles :dimensions(ISO 9982:1998,IDT)
2009-04-2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
国家标准
带传动工业用多楔带与带轮
PH、PJ、PK、PL和PM型:尺寸
GB/T16588--2009/ISO9982:1998笋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察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印张0.75
字数16千字
开本880×12301/16
209年1量-38108籍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如有印装差错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GB/T16588-2009/ISO9982:1998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9982:1998《带传动—工业用多楔带与带轮——PH、PJ、PK、PL和PM型:尺寸》(英文版)。
本标准代替GB/T16588—-1996《工业用多楔带及带轮尺寸(PH、PJ、PK、PL和PM型)》。本标准等同翻译ISO9982:1998。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a)“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b)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c)
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本标准与GB/T16588--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PH、PJ、PK型的轮槽尺寸2N(最大值)分别由0.69mm、0.81mm、1.68mm代替原标准的1.08mm、1.22mm、2.06mm(1996版的4.1;本版的3.1);一增加了检验带轮截面尺寸用球(或柱)外缘处带轮直径K的极限偏差规定(见3.3.5);一在多楔带有效长度的偏差表中,将有效长度第一档中375mm1范围
GB/T16588--2009/ISO9982:1998带传动工业用多楔带与带轮
PH、PJ、PK、PL和 PM型:尺寸
本标准规定了PH、PJ、PK、PL、PM型工业用环形多楔带和多楔带轮轮槽的主要尺寸。本标准适用于PH、PJ、PK、PL、PM型工业用环形多楔带和多楔带轮。用于汽车辅机传动的PK型多楔带由GB13552对其进行专门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350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结构的术语、定义及参数(GB/T3505—2000,eqvISO4287:1997)GB/T11357带轮的材质、表面粗糙度及平衡(GB/T11357—2008,ISO254:1998,MOD)3带轮
3.1轮槽尺寸及极限偏差
PH、PJ、PK、PL和PM型多模带所适用的轮槽尺寸如图1、图2及表1所示。W
W(带轮齿顶)放大
X(带轮齿底)放大
轮槽槽顶轮廓线可位于该区域的任何部位,该轮廊线的两端应有一个与轮槽侧面相切的圆角(最小30\);2—轮槽槽底轮廊线可位于n弧线以下。注:N值见图2。
图1轮槽横截面
GB/T16588--2009/ISO9982:1998de——有效直径;;
d。——外径;
K-—球(或柱)外缘处带轮直径;dB—检验用圆球或圆柱直径。
稻距eb
槽角α
模顶圆弧半径r(最小值)
楷底圆弧半径r(最大值)
检验用圆球或圆柱直径dB
2X(公称值)
2Nd(最大值)
f(最小值)
1.6±0.03
40°±0.5°
图2带轮直径
表1轮槽尺寸
2.34±0.03
40°±0.5°
1.5±0.01
a表中所列e值极限偏差仅用于两邻植中心线的间距;b档距的累积偏差不得超过士0.3mm;c槽的中心线应对带轮轴线呈90°士0.5°;PK
3.56±0.05
40°±0.5°
2.5±0.01
4.7±0.05
40°±0.5°
3.5±0.01
单位为旁米
9.4±0.08
40°±0.5%
dN值与带轮公称直径无关,它是指从暨于轮棺中的测盘用球(或柱)与轮植的接触点到测盘用球(或柱)外缘之间的径向距离。
3.2最小有效直径
多楔带带轮有效直径d。的最小推荐值如表2所示。衰2带轮最小有效直径
最小有效直径d。
3.3成品带轮尺寸公差
3.3.1检验条件
带轮轮槽尺寸、直径的偏差及跳动应在没有表面涂层的带轮成品上检验。2
单位为毫米
3.3.2各槽有效直径的最大差值
GB/T16588-2009/ISO9982:1998
同一带轮不同轮槽的有效直径的最大差值如表3所示。该值通过比较各轮槽内检验用圆球或圆柱的外缘处带轮直径K的大小而得到。表3槽间直径差值
有效直径d。
de≤74
74de>500
3.3.3轮槽径向圆跳动
槽数n
单位为毫米
直径最大差值
檐数每增加1,增加0.003
相数每增加1,增加0.005
数每增加1,增加0.01
径向圆跳动公差值如表4所示。在带轮转动过程中借助一小球进行径向圆跳动的测定,通过弹簧对小球施加压力来保持小球与轮槽接触。表4径向圆跳动公差
有效直径de
d≤74
74d>250后每增加1mm
3.3.4轮槽轴向圆跳动
公差值
增加0.0004
单位为毫米
带轮每毫米有效直径的轴向厕跳动公差值为0.002mm。在带轮转动过程中借助一小球进行轴向圆跳动的测定。通过弹赞对小球施加压力来保持小球与轮槽的接触。3.3.5球(或柱))外缘处带轮直径球(或柱)外缘处带轮直径K的偏差应不超过表5的规定值。衰5球(或柱)外缘处带轮直径的极限偏差球(或柱)外缘处带轮直径K
K≤75
75K>200后每增加25mm
3.3.6轮槽表面结构的粗糙度
极限偏差
增加±0.1
单位为弦米
轮槽表面结构的粗糙度高度参数Ra的最大允许值为3.2μm。关于Ra参数的定义和测量方法参见GB/T3505和GB/T11357。
3.4节径dp
多带与对应带轮的配合见图3。多楔带轮的实际节径稍大于有效直径。节径精确值需将所用的多楔带安装在带轮上才能测定。本标准以有效线差b。表示对节径的要求,有效线差b。(见图3)的公称值如下:
GB/T16588--2009/ISO9982:1998节面位置
d。—有效直径:
be—有效线差;
dp——节径。
图3节面位置
上述有效线差的公称值可用来粗略计算传动比。有效线差的测量参照GB/T17516.2中的规定。3.5带轮标记
多楔带轮以槽数、型号和有效直径来表示其尺寸特征。其标记按下述顺序的数字和字母表示:a)第一字母\P”表示带轮;
b)第组数字表示带轮槽数;
第二组字母表示轮槽型号;
d)第二组数字表示有效直径(mm)。示例如下:
有效直径(mm)
-型号
4.1尺寸
多模带的截面尺寸如表6及图4所示。表6
带的截面尺寸bzxz.net
楔距Pb
楔顶圆弧半径n(最小值)
模底圆弧半径r(最大值)
带高(近似值)
单位为毫米
注:楔距与带高的值仅为参考尺寸。全部楔距的累积偏差是一个重要参数,但它常受带的张力和抗拉体弹性模量的影响。
Y(带换顶)放大
节面位盘公称宽度b=nXPh,n为楔数。注1:1系可选用平顶。
注2:2系实际楔底轮廊可位于该区域任何地方。图4多楔带薇面图
4.2有效长度的测量
4.2.1测盘装置(见图5)
GB/T16588—2009/IS09982:1998Z(带柏底)放大
带的有效长度是将带安装在由下述主要部分组成的测长机上测量的。F
—力;
E—两带轮中心距。
图5有效长度测量装置
4.2.1.1两个具有相等直径的测量带轮,其中一个位置固定而另一个可沿轨道移动。其荐用有效直径按表7所示数值确定。带轮轮槽尺寸如图1和表1所示。4.2.1.2测量力施加装置:用于将测量力施加在可移动带轮上。4.2.1.3中心距测量装置:用于测量两带轮中心间的距离。4.2.2测量力
用于测量带的有效长度的测量力如表7所示。GB/T16588-2009/ISO9982:1998
表7测量带轮参数和测量力
带轮有效圆周长(位于有效直径处)U。/mm检验用球或柱外缘处带轮直径K/mm,土0.13每楔测盘力F/N
3测量程序
测量带的有效长度时,先将带轮装到测量装置上,施加规定的测量力后,转到至少两圈,使其很好地楔人带轮并使总测量力平均分配在带的两直段上,然后测出两带轮的中心距。再按下式计算带的有效长度。
Le=Emax+Emin+U。
式中:
一带的有效长度;
U。——测量带轮的有效圆周长;Emax
一带轮中心距的最大测量值;
Emin—带轮中心距的最小测量值。4.2.4公差
带的有效长度可根据需要与制造厂协商,有效长度的极限偏差如表8所示。表8多楔带有效长度的极限偏差
有效长度L。
200500750100015002 000 30004 0006 000800012500极限偏差
单位为毫米
注:有效长度的极限偏差可按以下方法粗略计算,上偏差为+0.3/L。+0.003L,下偏差为一2×(0.33。+0.003L),L。为有效长度。
GB/T16588-—2009/S09982:19984.3带的标记
多楔带以楔数、型号和有效长度表示其技术特征。其标记用按下述顺序的数字和字母表示:a)第一组数字表示楔数;
字母表示型号;
c)第二组数字表示有效长度(mm))。示例如下:
有效长度(mm)
-型号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6588—2009/IS09982:1998代替GB/T16588--1996
带传动
工业用多楔带与带轮
PH、PJ、PK、PL 和 PM 型:尺寸Belt drives-Pulleys and V-ribbed belts for industrial applications-PH,PJ,PK,PL and PM profiles :dimensions(ISO 9982:1998,IDT)
2009-04-2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9-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
国家标准
带传动工业用多楔带与带轮
PH、PJ、PK、PL和PM型:尺寸
GB/T16588--2009/ISO9982:1998笋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察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印张0.75
字数16千字
开本880×12301/16
209年1量-38108籍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如有印装差错
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GB/T16588-2009/ISO9982:1998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9982:1998《带传动—工业用多楔带与带轮——PH、PJ、PK、PL和PM型:尺寸》(英文版)。
本标准代替GB/T16588—-1996《工业用多楔带及带轮尺寸(PH、PJ、PK、PL和PM型)》。本标准等同翻译ISO9982:1998。为便于使用,本标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a)“本国际标准”一词改为“本标准”;b)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c)
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本标准与GB/T16588--199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PH、PJ、PK型的轮槽尺寸2N(最大值)分别由0.69mm、0.81mm、1.68mm代替原标准的1.08mm、1.22mm、2.06mm(1996版的4.1;本版的3.1);一增加了检验带轮截面尺寸用球(或柱)外缘处带轮直径K的极限偏差规定(见3.3.5);一在多楔带有效长度的偏差表中,将有效长度第一档中375mm
GB/T16588--2009/ISO9982:1998带传动工业用多楔带与带轮
PH、PJ、PK、PL和 PM型:尺寸
本标准规定了PH、PJ、PK、PL、PM型工业用环形多楔带和多楔带轮轮槽的主要尺寸。本标准适用于PH、PJ、PK、PL、PM型工业用环形多楔带和多楔带轮。用于汽车辅机传动的PK型多楔带由GB13552对其进行专门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350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表面结构轮廓法表面结构的术语、定义及参数(GB/T3505—2000,eqvISO4287:1997)GB/T11357带轮的材质、表面粗糙度及平衡(GB/T11357—2008,ISO254:1998,MOD)3带轮
3.1轮槽尺寸及极限偏差
PH、PJ、PK、PL和PM型多模带所适用的轮槽尺寸如图1、图2及表1所示。W
W(带轮齿顶)放大
X(带轮齿底)放大
轮槽槽顶轮廓线可位于该区域的任何部位,该轮廊线的两端应有一个与轮槽侧面相切的圆角(最小30\);2—轮槽槽底轮廊线可位于n弧线以下。注:N值见图2。
图1轮槽横截面
GB/T16588--2009/ISO9982:1998de——有效直径;;
d。——外径;
K-—球(或柱)外缘处带轮直径;dB—检验用圆球或圆柱直径。
稻距eb
槽角α
模顶圆弧半径r(最小值)
楷底圆弧半径r(最大值)
检验用圆球或圆柱直径dB
2X(公称值)
2Nd(最大值)
f(最小值)
1.6±0.03
40°±0.5°
图2带轮直径
表1轮槽尺寸
2.34±0.03
40°±0.5°
1.5±0.01
a表中所列e值极限偏差仅用于两邻植中心线的间距;b档距的累积偏差不得超过士0.3mm;c槽的中心线应对带轮轴线呈90°士0.5°;PK
3.56±0.05
40°±0.5°
2.5±0.01
4.7±0.05
40°±0.5°
3.5±0.01
单位为旁米
9.4±0.08
40°±0.5%
dN值与带轮公称直径无关,它是指从暨于轮棺中的测盘用球(或柱)与轮植的接触点到测盘用球(或柱)外缘之间的径向距离。
3.2最小有效直径
多楔带带轮有效直径d。的最小推荐值如表2所示。衰2带轮最小有效直径
最小有效直径d。
3.3成品带轮尺寸公差
3.3.1检验条件
带轮轮槽尺寸、直径的偏差及跳动应在没有表面涂层的带轮成品上检验。2
单位为毫米
3.3.2各槽有效直径的最大差值
GB/T16588-2009/ISO9982:1998
同一带轮不同轮槽的有效直径的最大差值如表3所示。该值通过比较各轮槽内检验用圆球或圆柱的外缘处带轮直径K的大小而得到。表3槽间直径差值
有效直径d。
de≤74
74
3.3.3轮槽径向圆跳动
槽数n
单位为毫米
直径最大差值
檐数每增加1,增加0.003
相数每增加1,增加0.005
数每增加1,增加0.01
径向圆跳动公差值如表4所示。在带轮转动过程中借助一小球进行径向圆跳动的测定,通过弹簧对小球施加压力来保持小球与轮槽接触。表4径向圆跳动公差
有效直径de
d≤74
74
3.3.4轮槽轴向圆跳动
公差值
增加0.0004
单位为毫米
带轮每毫米有效直径的轴向厕跳动公差值为0.002mm。在带轮转动过程中借助一小球进行轴向圆跳动的测定。通过弹赞对小球施加压力来保持小球与轮槽的接触。3.3.5球(或柱))外缘处带轮直径球(或柱)外缘处带轮直径K的偏差应不超过表5的规定值。衰5球(或柱)外缘处带轮直径的极限偏差球(或柱)外缘处带轮直径K
K≤75
75
3.3.6轮槽表面结构的粗糙度
极限偏差
增加±0.1
单位为弦米
轮槽表面结构的粗糙度高度参数Ra的最大允许值为3.2μm。关于Ra参数的定义和测量方法参见GB/T3505和GB/T11357。
3.4节径dp
多带与对应带轮的配合见图3。多楔带轮的实际节径稍大于有效直径。节径精确值需将所用的多楔带安装在带轮上才能测定。本标准以有效线差b。表示对节径的要求,有效线差b。(见图3)的公称值如下:
GB/T16588--2009/ISO9982:1998节面位置
d。—有效直径:
be—有效线差;
dp——节径。
图3节面位置
上述有效线差的公称值可用来粗略计算传动比。有效线差的测量参照GB/T17516.2中的规定。3.5带轮标记
多楔带轮以槽数、型号和有效直径来表示其尺寸特征。其标记按下述顺序的数字和字母表示:a)第一字母\P”表示带轮;
b)第组数字表示带轮槽数;
第二组字母表示轮槽型号;
d)第二组数字表示有效直径(mm)。示例如下:
有效直径(mm)
-型号
4.1尺寸
多模带的截面尺寸如表6及图4所示。表6
带的截面尺寸bzxz.net
楔距Pb
楔顶圆弧半径n(最小值)
模底圆弧半径r(最大值)
带高(近似值)
单位为毫米
注:楔距与带高的值仅为参考尺寸。全部楔距的累积偏差是一个重要参数,但它常受带的张力和抗拉体弹性模量的影响。
Y(带换顶)放大
节面位盘公称宽度b=nXPh,n为楔数。注1:1系可选用平顶。
注2:2系实际楔底轮廊可位于该区域任何地方。图4多楔带薇面图
4.2有效长度的测量
4.2.1测盘装置(见图5)
GB/T16588—2009/IS09982:1998Z(带柏底)放大
带的有效长度是将带安装在由下述主要部分组成的测长机上测量的。F
—力;
E—两带轮中心距。
图5有效长度测量装置
4.2.1.1两个具有相等直径的测量带轮,其中一个位置固定而另一个可沿轨道移动。其荐用有效直径按表7所示数值确定。带轮轮槽尺寸如图1和表1所示。4.2.1.2测量力施加装置:用于将测量力施加在可移动带轮上。4.2.1.3中心距测量装置:用于测量两带轮中心间的距离。4.2.2测量力
用于测量带的有效长度的测量力如表7所示。GB/T16588-2009/ISO9982:1998
表7测量带轮参数和测量力
带轮有效圆周长(位于有效直径处)U。/mm检验用球或柱外缘处带轮直径K/mm,土0.13每楔测盘力F/N
3测量程序
测量带的有效长度时,先将带轮装到测量装置上,施加规定的测量力后,转到至少两圈,使其很好地楔人带轮并使总测量力平均分配在带的两直段上,然后测出两带轮的中心距。再按下式计算带的有效长度。
Le=Emax+Emin+U。
式中:
一带的有效长度;
U。——测量带轮的有效圆周长;Emax
一带轮中心距的最大测量值;
Emin—带轮中心距的最小测量值。4.2.4公差
带的有效长度可根据需要与制造厂协商,有效长度的极限偏差如表8所示。表8多楔带有效长度的极限偏差
有效长度L。
200
单位为毫米
注:有效长度的极限偏差可按以下方法粗略计算,上偏差为+0.3/L。+0.003L,下偏差为一2×(0.33。+0.003L),L。为有效长度。
GB/T16588-—2009/S09982:19984.3带的标记
多楔带以楔数、型号和有效长度表示其技术特征。其标记用按下述顺序的数字和字母表示:a)第一组数字表示楔数;
字母表示型号;
c)第二组数字表示有效长度(mm))。示例如下:
有效长度(mm)
-型号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40050-2021 网络关键设备安全通用要求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39092-2020 航空器环境控制系统图解符号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529-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32113-2015 口腔护理产品中氯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