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电力行业标准(DL) >>
- DL/T 665-2009 水汽集中取样分析装置验收导则

【电力行业标准(DL)】 水汽集中取样分析装置验收导则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1-03 14:01:43
- DL/T665-2009
- 现行
标准号:
DL/T 665-2009
标准名称:
水汽集中取样分析装置验收导则
标准类别:
电力行业标准(DL)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9-07-01 -
实施日期:
2009-12-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 .pdf下载大小:
9.56 MB
替代情况:
替代DL/T 665-1999

部分标准内容:
ICS27.100
备案号:26329-2009
华人民其御国电力行哑标雅
DL/T665—2009
代替DL/T665-1999
水汽集中取样分析装置验收导则Inspection guide for water and steam integrated sampling and on-line analysing unit2009-07-2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
2009-12-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验收用仪器设备
验收内容和方法
6产品质量检查验收结果判定
附录A(规范性附录)水汽集中取样分析装置运行检查验收工作条件附录B(资料性附录)水汽集中取样分析装置质量检查验收报告附录C(资料性附录)火电厂水质分析仪器与上位机通信协议及网络数据共享DL/T665—2009
DL/T665-2009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6]】1093号)的要求对DL/T665一1999《水汽集中取样分析装置验收标准》进行修订。本标准在编制中主要参考了国家标准、ISO标准、IEC标准体系中有关在线测量的相关标准,并结合当前电力工业发展现状与国内水汽集中取样分析装置的实际使用情况。对原《水汽集中取样分析装置验收标准》进行修订。
本标准与DL/T665一1999的主要变化如下:将原标准名称修改为《水汽集中取样分析装置验收导则》;一重新修订了第3章并增加了验收条件与验收规则方面的内容;-增加了水质分析仪器质量检查验收内容;-增加了数据采集与计算机监测系统检查验收内容;-增加了超超临界压力机组质量检查验收内容;增加了第6章“验收方法”与具体操作方面的内容;修订并增加了生产制造工艺与材料选择方面的内容:增加了安全性与可靠性方面的内容。本标准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厂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河北省电力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二福、刘峰、张利燕、张辰光、候双林、李振海。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号,100761)。
1范围
水汽集中取样分析装置验收导则DL/T665-2009
本标准规定了水汽集中取样分析装置的生产制造与现场安装检查、验收内容与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蒸汽动力电站及供汽设备中水汽集中取样分析装置的质量检查验收。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棕志
GB/T2423.3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R:水试验方法和导则GB/T3047.1高度进制为20mm的面板、架和柜的基本尺寸系列GB/T3181漆膜颜色标准
GB/T4026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方法和安全规则设备端子和特定导体终端标识及字母数字系统的应用通则
GB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13306标牌
GB/T14976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
DL/T869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913火电厂水质分析仪器质量验收导则3总则
3.1为规范水汽集中取样分析装置(以下简称:取样分析装置)的质量检查验收,实现设备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特制定本标准。
3.2取样分析装置的质量检查验收工作由用户单位组织进行,供货方应委派代表参加。3.3技术性能指标检验测试应由具有电力行业化学仪表实验室计量确认评审合格资质的检验机构和具有电力行业化学仪表检验员计量确认资质的人员进行。3.4取样分析装置一般由水汽集中取样架(以下简称:取样架)、水质分析仪器、水质分析仪器与上位机通信协议及网络数据共享系统(以下简称:数据采集)三个单元部分组成,对各部分的质量检查与验收应符合本标准以及订货合同的规定。3.5取样分析装置运行检查验收的工作条件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3.6取样分析装置质量检查验收操作程序如图1所示。3.7基建机组取样分析装置的质量检查验收工作,应随同主机组进行。3.8质量检查验收结束后应填写《质量检查验收报告单》,报告格式参见附录B。1
DL/T665—2009
供货方
4验收用仪器设备
随机文
件检查
不合格
形式检验
不合:
技术性能
指标检验
重新校准或
进行故障处
理维修
不合格
图1取样分析装置质量检查验收操作程序4.1游标卡尺:测量不确定度为0.020;4.2150mm框式水平仪:分辨率为0.02mm/m;4.3100mm×15mm公制塞尺:量限为0.05mm~1.00mm;4.40~100MPa水压试验机:压力精度优于±1%;4.5500MQ/500V绝缘电阻表:精度优于1.0级;4.60~5000VAC、50Hz正弦波耐压试验仪:电压精度优于3%;4.7接地电阻测量仪:精度优于0.01级;4.80~10mAAC电流表:精度优于0.01级。5验收内容和方法
随机文件检验
供货方提供的随机文件与图纸资料应包括:a)产品质量检查合格证;
b)产品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c)
供货清单及备品备件清单;
质量检查验收
结束程序(填写
质检报告单)
d)产品使用维护说明书,使用维护说明书应符合GB9969.1的规定,其中应含有保护系统的安装使用说明;
产品系统图、取样架、水质分析仪器、数据采集系统监测模块等部件的配装总图、电气控制原e)
理图、端子排与二次线的接线图、软件程序框图,图纸资料应与实际供货相符;f)
配套的热工仪表、水质分析仪器使用说明书;数据采集系统相关资料,其中包括硬件接口、下位机与上位机及网络数据库共享条件方面内容:g)
高温高压阀、减压阀、冷却器与高温高压管路(或降温降压器),应有国家授权相关机构的书h)
面资质证明材料,并提供相关参数的技术资料和运行考核报告;高温高压取样点的高温高压阀应具有使用寿命不低于两年的质量承诺书,冷却器、过滤器应具i)
有使用寿命不低于五年的质量承诺书。5.2形式检验
5.2.1设备的标牌或铭牌应符合GB13306的规定,包装、运输、储存应符合GB191的规定。5.2.2随机发货的水质分析仪器与计算机系统应符合DL/T913的规定,包装应具有可靠的防振、防水、防腐、防霉、防冻和防静电措施。5.2.3开箱检查时应根据供货清单、系统图,对照实物逐一核对检查,如果在运输中发现有一些精密仪器、仪表与元器件有可能损坏时,应对在运输过程中遭受损坏的情况作出评估。2
5.2.4外观检查应符合以下要求:a)取样架外形应美观大方,布局合理;DL/T6652009
漆膜应平整、牢固、色泽一致、无流挂、无擦伤,漆膜颜色应符合GB/T3138的规定:b)
电镀件的镀层不允许有剥落、起皮、划痕缺陷;c)
d)各紧固件应安装牢靠、无松动、无锈蚀;成套提供的所有表计、阀门等零部件及其铭牌应安装合理,标识齐全、准确,目测横平竖直且e)月
预留一定的安全通道和检修间隔:电气二次线端子标志应符合GB/T4026的规定;f)
g)计算机系统软件安装与硬件配置应符合合同要求。5.3取样架工艺、材料检查
5.3.1取样架底座为槽钢焊接结构,端部四角应焊有足够机械强度的起吊附件。5.3.2表计与附属设备的安装布置在确保功能的前提下,应充分体现便于操作和维护检修的原则,盘内应有良好的照明。
5.3.3所有管路的安装要求应排列整齐、间距一致,接口处的焊接应能满足相应材质的焊接工艺要求,并符合DL/T869的规定。
5.3.4样品流经的管路与部件应能满足所承受的压力、温度等参数要求,应使用抗魔蚀、不污染水样的材料,其理化性能要求应符合GB/T14976的规定。取样架系统材料的选择:对于超超临界机组的高温高压区段宜选用00Cr17Ni14Mo2(SUS316L/TP316L)无缝不锈钢材质,其他热力参数机组可选用1Cr18Ni9Ti(321)或00Cr19Ni10(AISI304L)无缝不锈钢材质。高温高压阀门的阀基材料宜为00Cr17Ni14Mo2,阀杆材料宜为2Cr13,阀尖应为高温合金材料,供货方应提供高温、高压部件使用材料的证明。
5.3.5对于超超临界机组,温度高于560℃的蒸汽样品,预冷器宜采用00Cr17Ni14Mo2(SUS316L/TP316L)材质,温度低于560℃的蒸汽样品可以使用1Cr18Ni9Ti(321)或00Cr19Ni10(AISI304L)材质。5.3.6在高温、高压管路系统中禁止使用铜质或铝质材料做承压部件。5.3.7非不锈钢材料应采用附着力强、防水性能好、耐腐蚀、抗老化的涂层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应保证防腐处理的使用效果。
5.3.8对于冷却器盘管、减压变径细盘管等一些折弯加工件,工艺上应保证所折弯松紧度保持一致、无裂纹、无死点、无硬折弯;管内所承受的压力和温度应能满足机组热力参数与制样要求;芯管、外套管表面应光滑无裂痕,外套管帽头宜焊接牢固并车平抛光。5.3.9冷却器盘管壁厚应经核算并能满足设计与用户的实际要求。5.3.10取样架结构尺寸、仪表与附属设备的安装应便于操作,检修和维护,柜架、盘面、仪表盘尺寸应符合GB/T3047.1的规定,取样架总体尺寸和外部接口应符合合同要求。5.3.11对于高温高压部分应设置防烫伤专用护栏与明显警示牌,必要时取样架内部应设置安全通道。5.4电气安装工艺检查
5.4.1取样分析装置应设置供电专用配电箱(或配电柜),电气容量应符合取样分析装置的供电要求,并采用自动空气开关作为电源保护,电气安装应有必要的安全措施与可靠的接地及明显的接地标志。5.4.2配电箱(或配电柜)的安装应能满足以下条件:a)监测仪表、主令开关、指示器件的标志牌应准确、清晰;b)内部次线、端子排与接线端子应标明代号:c)电气工艺与实际安装应和供货方提供的图纸资料相符;d)应安装维护检修用电源,并配置不少于两组五孔电源插座。5.4.3电气二次线应选用护套电缆,集中布线时应设有电缆金属屏蔽槽或专用线槽。各用电设备、器件均应在配电箱(或柜)内的接线端上进行分线,二次向路接线安装应符合GB50171的规定。3
DL/T665—2009
5.4.4水质分析仪器的二次线安装,应采用强电与弱电分线槽布置安装方式,导线穿过金属板时应安装绝缘护套。
5.4.5水质分析仪器与数据采集模块以及各种保护的布线与安装工艺,应按照厂家提供的技术文件进行。
5.5设备安装检查
5.5.1对于成组并列布置的取样架,应按照顺序在水平基础上进行组装。5.5.2取样架出口水样的超温、超压与断流等保护系统的检测探头与控制器件应安装正确、牢固;其保护功能应实用、可靠,不准出现误动或拒动缺陷存在。5.5.3取样分析装置应安装设置省煤器入口水、蒸汽、凝结水、疏水等样水的取样回收再利用系统的机械接口。
5.5.4取样架冷却水应采用除盐水作为水源,若单元机组已安装闭式循环除盐冷却水系统,则可直接采用闭式循环除盐冷却水源。取样架宜安装闭式循环除盐冷却水系统,并配备冷水机进行冷却。5.5.5取样分析装置安装的过滤器滤网应能满足手工分析与水质分析仪器的技术要求,滤芯材料禁用陶瓷、玻璃及其他可能会影响分析测量准确性的材料。5.5.6在规定取样架制样出口水样条件下(见附录A),恒温设备应保证单路出口水样不小于500mL/min,并能满足多台水质分析仪器对同一对象测量时的水样要求,恒温设备出口水样温度应能恒定在25℃士2℃范围之内。
5.6管路系统严密性检查
5.6.1使用压力试验机进行取样架管路严密性检查的系统连接见图2。试压泵
供水箱
压力试验
控制设备
?压力裹
取样架流
路系统
排水箱
图2压力试验系统连接图
5.6.2主蒸汽压力不小于27MPa机组的高温、高压样水管路系统,在60MPa水压试验条件下保持5min,管路系统应无泄漏、不变形。
5.6.3主蒸汽压力为25MPa机组的高温、高压样水管路系统,在38MPa水压试验条件下保持5min,管路应无泄漏、不变形。
5.6.4主蒸汽压力为17MPa机组的高温、高压样水管路系统,在25MPa水压试验条件下保持5min,管路应无泄漏、不变形。
5.6.5冷却水管路系统,应能承受1.2MPa水压试验并保持5min,管路系统应无泄漏、不变形。5.6.6恒温系统及其部件,应能承受0.9MPa并保持5min,管路系统应无泄漏、不变形。低压样水管路系统,应能承受0.5MPa并保持5min,管路系统应无泄漏、不变形。5.6.7
5.6.8样水超温保护系统严密性检查:在2MPa压力试验条件下保持5min,管路系统应无泄漏、不变形;当水样温度超过设定值时,超温保护应能正常动作。5.6.9样水压力保护系统严密性检查:在2MPa压力试验条件下保持5min,系统应无泄漏、不变形。当压力超过设定值时,过压保护应能正常动作。5.6.10冷却水与样水断流保护系统严密性检查:在0.4MPa压力试验条件下保持5min,系统应无泄漏、不变形。向被检系统通水,当冷却水或样水断流时,断水保护应能正常动作。5.7取样架水平度与垂直度检查
5.7.1将取样分析装置本体置于水平基础上,用直尺分别测量盘面两端垂直高度,高度偏差应不大于4
DL/T665—2009
2mm;使用塞尺测量接缝处,允许间隙不大于1mm;使用框式水平仪测量盘体水平度和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大于0.5%。
5.7.2水平与垂直走向的管路与部件应安装规整,并做到横平竖直,使用框式水平仪测量管路的垂直倾斜度应不大于0.5%。
5.8取样架制样后的出口水质量与入口水质量应无明显变化,物理条件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5.9取样分析装置中配备的电导率仪表、酸度计仪表、钠离子监测仪表、溶氧分析仪表与硅酸根分析仪表的质量检查验收应符合DL/T913的规定。5.10数据采集系统检查
5.10.1按照使用说明书或用户手册的提示,连接好通信线与网络线进行功能测试,检查配套水质分析仪器、上位机系统硬件与软件的实际配置是否符合合同要求。5.10.2通信协议及网络数据共享的技术要求见附录C。5.10.3计算机监测系统界面中应全部采用中文菜单,并建立窗口式按钮操作模式,所设置的界面应友好且简便实用。
5.10.4计算机监测系统应具有对所有测量对象进行实时监测、越限报警识别、趋势曲线功能;具有数据存储、自动制表和自动生成电子文档功能。5.10.5应具有历史数据查询、自动数据分析以及其他化学技术监督方面的管理工作内容。5.11电气系统检查
5.11.1整个电气系统应无短路、无断路、无误接、无漏接、无电气设备失灵或烧毁缺陷存在。5.11.2绝缘电阻检查:使用绝缘电阻表测量取样分析装置的电源进线端与框架间的绝缘电阻,电阻值应大于20M2/500V。
5.11.3接地电阻检查:取样分析装置应有完整可靠的接地设施,用接地电阻测量仪测量各接地端子与接地螺钉间的电阻,电阻值应小于0.12。5.11.4绝缘强度检查:用耐压试验仪向取样分析装置的电源接线端子和框架之间连续施加2000V、50Hz正弦波交流工频电压1min,应无击穿、无闪络现象。5.11.5泄漏电流检查:向取样分析装置加上额定电压后,在使用者经常触及的部位以及其他非带电金属部件与地面之间分别接上一个2k2电阻,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的泄漏电流,泄漏电流应小于6mA;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应注明各项目的测量部位。5.11.6防水性能检查:取样分析装置的电气系统部件应安装在电气防水箱内,其防水性能的试验应按照GB2423.38规定进行,试验结束后应立即按照5.11.2~5.11.5规定再进行电气性能方面检查。6产品质量检查验收结果判定
产品质量检查验收按下列方法判定:a)质量检查验收不合格项达到全部项目的三分之一时,判定产品质量不合格;b)在管路的严密性、制样系统与电气系统安全性指标中若有1条不合格项,可直接判定产品不合格。
DL/T665—2009
A.1使用条件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水汽集中取样分析装置运行检查验收工作条件A.1.1环境条件应符合以下规定:a)环境温度:5℃~40℃;
b)环境湿度:小于或等于85%RH。A.1.2电源
a)电压:220V±22V;
b)频率:50Hz±0.5Hz;
容量:根据供货方技术文件确定。A.1.3应安装在无剧烈震动、无腐蚀性气体、无强电场与磁场干扰的场所。A.2冷却水要求
A.2.1采用除盐水作冷却水源。
A.2.2冷却水流量应能满足取样架的技术要求。A.2.3冷却水进水压力:0.2MPa~0.7MPa。A.3采样架制样出口水要求
A.3.1出口水样流量:不小于1.5L/min(可调)。A.3.2水样出口压力:不大于0.3MPa(可调)。A.3.3取样冷却器的出口温度应不高于冷却水入口温度3℃。6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水汽集中取样分析装置质检查验收报告水汽集中取样分析装置质量检查验收报告单格式见表B.1。表B.1水汽集中取样分析装置质检查验收报告单报告编号
产品名称
供货单位
出厂日期
检查验收时间
程序项目
验收条件与
验收规则
随机文件检查
形式检查
取样架工艺、
材料检查
电气安装
工艺检查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20×>月××日××时××分
有××日××时××分
泰编号
5.1(9条)
2.4(7条)
5.4.2(4条)
符合要求0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要求○
合要求0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0
符合要求0
符合要求0
符合要求Q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0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检验结果
型号规格
供方地址
设备编号
考核时间
合要求0
合要求0
合要求0
合要求0
合要求0
合要求口条
合要求0
合要求0
合要求0
要求口条
合要求0
不符合要求0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必
不符会要求0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名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0
符合要求口条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0
符合要求0
不符合要求条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DL/T665—2009
连运行累计×××h×Xmin
简短文字说明
DL/T6652009
程序项目
设备安装检查
管路系统
严密性检查
取样架水平度
与垂直度检查
制样效果与
分析仪表检查
数据采集监测
系统检查
电气系统检查
质量检查
验收结果
章条编号
5.6.2/5.6.3/5.6.4
5.10.2/5.10.3
5.10.4/5.10.5
共进行质量检查验收项目
质量检查验收结论:
表B.1(续)
检验结果
符合要求0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0
符合要求O
符合要求0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0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0
符合要求O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0
符合要求0
符合要求口条
符合要求口条
符合要求0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0
项,其中合格项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0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0
不符合要求口条
不符合要求口条
不符合要求0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项,不合格项
简短文字说明
注:1.质量检查验收不合格项达到全部项目的三分之一时,判定产品质量不合格:2.在“5.6.2/5.6.3/5.6.4”、“5.6.5~5.6.10”、“5.8”、“5.11.1~5.11.6”章条中,只要有1条不合格项,可直接判定产品不合格:
3.在“5.9”章条中,
只对供货合同中约定随机成套供应的水质分析仪器进行质量检查验收:4.根据单项检验结果在符合要求或不符合要求项中进行选择,可在选中的检验结果项中作/记号,在口中填写条数。
批准:
复核:
检验: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备案号:26329-2009
华人民其御国电力行哑标雅
DL/T665—2009
代替DL/T665-1999
水汽集中取样分析装置验收导则Inspection guide for water and steam integrated sampling and on-line analysing unit2009-07-22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
2009-12-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验收用仪器设备
验收内容和方法
6产品质量检查验收结果判定
附录A(规范性附录)水汽集中取样分析装置运行检查验收工作条件附录B(资料性附录)水汽集中取样分析装置质量检查验收报告附录C(资料性附录)火电厂水质分析仪器与上位机通信协议及网络数据共享DL/T665—2009
DL/T665-2009
本标准是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发改办工业[2006]】1093号)的要求对DL/T665一1999《水汽集中取样分析装置验收标准》进行修订。本标准在编制中主要参考了国家标准、ISO标准、IEC标准体系中有关在线测量的相关标准,并结合当前电力工业发展现状与国内水汽集中取样分析装置的实际使用情况。对原《水汽集中取样分析装置验收标准》进行修订。
本标准与DL/T665一1999的主要变化如下:将原标准名称修改为《水汽集中取样分析装置验收导则》;一重新修订了第3章并增加了验收条件与验收规则方面的内容;-增加了水质分析仪器质量检查验收内容;-增加了数据采集与计算机监测系统检查验收内容;-增加了超超临界压力机组质量检查验收内容;增加了第6章“验收方法”与具体操作方面的内容;修订并增加了生产制造工艺与材料选择方面的内容:增加了安全性与可靠性方面的内容。本标准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厂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河北省电力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二福、刘峰、张利燕、张辰光、候双林、李振海。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号,100761)。
1范围
水汽集中取样分析装置验收导则DL/T665-2009
本标准规定了水汽集中取样分析装置的生产制造与现场安装检查、验收内容与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蒸汽动力电站及供汽设备中水汽集中取样分析装置的质量检查验收。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棕志
GB/T2423.3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方法试验R:水试验方法和导则GB/T3047.1高度进制为20mm的面板、架和柜的基本尺寸系列GB/T3181漆膜颜色标准
GB/T4026人机界面标志标识的基本方法和安全规则设备端子和特定导体终端标识及字母数字系统的应用通则
GB9969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13306标牌
GB/T14976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
DL/T869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913火电厂水质分析仪器质量验收导则3总则
3.1为规范水汽集中取样分析装置(以下简称:取样分析装置)的质量检查验收,实现设备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特制定本标准。
3.2取样分析装置的质量检查验收工作由用户单位组织进行,供货方应委派代表参加。3.3技术性能指标检验测试应由具有电力行业化学仪表实验室计量确认评审合格资质的检验机构和具有电力行业化学仪表检验员计量确认资质的人员进行。3.4取样分析装置一般由水汽集中取样架(以下简称:取样架)、水质分析仪器、水质分析仪器与上位机通信协议及网络数据共享系统(以下简称:数据采集)三个单元部分组成,对各部分的质量检查与验收应符合本标准以及订货合同的规定。3.5取样分析装置运行检查验收的工作条件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3.6取样分析装置质量检查验收操作程序如图1所示。3.7基建机组取样分析装置的质量检查验收工作,应随同主机组进行。3.8质量检查验收结束后应填写《质量检查验收报告单》,报告格式参见附录B。1
DL/T665—2009
供货方
4验收用仪器设备
随机文
件检查
不合格
形式检验
不合:
技术性能
指标检验
重新校准或
进行故障处
理维修
不合格
图1取样分析装置质量检查验收操作程序4.1游标卡尺:测量不确定度为0.020;4.2150mm框式水平仪:分辨率为0.02mm/m;4.3100mm×15mm公制塞尺:量限为0.05mm~1.00mm;4.40~100MPa水压试验机:压力精度优于±1%;4.5500MQ/500V绝缘电阻表:精度优于1.0级;4.60~5000VAC、50Hz正弦波耐压试验仪:电压精度优于3%;4.7接地电阻测量仪:精度优于0.01级;4.80~10mAAC电流表:精度优于0.01级。5验收内容和方法
随机文件检验
供货方提供的随机文件与图纸资料应包括:a)产品质量检查合格证;
b)产品资质证明文件(复印件);c)
供货清单及备品备件清单;
质量检查验收
结束程序(填写
质检报告单)
d)产品使用维护说明书,使用维护说明书应符合GB9969.1的规定,其中应含有保护系统的安装使用说明;
产品系统图、取样架、水质分析仪器、数据采集系统监测模块等部件的配装总图、电气控制原e)
理图、端子排与二次线的接线图、软件程序框图,图纸资料应与实际供货相符;f)
配套的热工仪表、水质分析仪器使用说明书;数据采集系统相关资料,其中包括硬件接口、下位机与上位机及网络数据库共享条件方面内容:g)
高温高压阀、减压阀、冷却器与高温高压管路(或降温降压器),应有国家授权相关机构的书h)
面资质证明材料,并提供相关参数的技术资料和运行考核报告;高温高压取样点的高温高压阀应具有使用寿命不低于两年的质量承诺书,冷却器、过滤器应具i)
有使用寿命不低于五年的质量承诺书。5.2形式检验
5.2.1设备的标牌或铭牌应符合GB13306的规定,包装、运输、储存应符合GB191的规定。5.2.2随机发货的水质分析仪器与计算机系统应符合DL/T913的规定,包装应具有可靠的防振、防水、防腐、防霉、防冻和防静电措施。5.2.3开箱检查时应根据供货清单、系统图,对照实物逐一核对检查,如果在运输中发现有一些精密仪器、仪表与元器件有可能损坏时,应对在运输过程中遭受损坏的情况作出评估。2
5.2.4外观检查应符合以下要求:a)取样架外形应美观大方,布局合理;DL/T6652009
漆膜应平整、牢固、色泽一致、无流挂、无擦伤,漆膜颜色应符合GB/T3138的规定:b)
电镀件的镀层不允许有剥落、起皮、划痕缺陷;c)
d)各紧固件应安装牢靠、无松动、无锈蚀;成套提供的所有表计、阀门等零部件及其铭牌应安装合理,标识齐全、准确,目测横平竖直且e)月
预留一定的安全通道和检修间隔:电气二次线端子标志应符合GB/T4026的规定;f)
g)计算机系统软件安装与硬件配置应符合合同要求。5.3取样架工艺、材料检查
5.3.1取样架底座为槽钢焊接结构,端部四角应焊有足够机械强度的起吊附件。5.3.2表计与附属设备的安装布置在确保功能的前提下,应充分体现便于操作和维护检修的原则,盘内应有良好的照明。
5.3.3所有管路的安装要求应排列整齐、间距一致,接口处的焊接应能满足相应材质的焊接工艺要求,并符合DL/T869的规定。
5.3.4样品流经的管路与部件应能满足所承受的压力、温度等参数要求,应使用抗魔蚀、不污染水样的材料,其理化性能要求应符合GB/T14976的规定。取样架系统材料的选择:对于超超临界机组的高温高压区段宜选用00Cr17Ni14Mo2(SUS316L/TP316L)无缝不锈钢材质,其他热力参数机组可选用1Cr18Ni9Ti(321)或00Cr19Ni10(AISI304L)无缝不锈钢材质。高温高压阀门的阀基材料宜为00Cr17Ni14Mo2,阀杆材料宜为2Cr13,阀尖应为高温合金材料,供货方应提供高温、高压部件使用材料的证明。
5.3.5对于超超临界机组,温度高于560℃的蒸汽样品,预冷器宜采用00Cr17Ni14Mo2(SUS316L/TP316L)材质,温度低于560℃的蒸汽样品可以使用1Cr18Ni9Ti(321)或00Cr19Ni10(AISI304L)材质。5.3.6在高温、高压管路系统中禁止使用铜质或铝质材料做承压部件。5.3.7非不锈钢材料应采用附着力强、防水性能好、耐腐蚀、抗老化的涂层材料进行表面处理,应保证防腐处理的使用效果。
5.3.8对于冷却器盘管、减压变径细盘管等一些折弯加工件,工艺上应保证所折弯松紧度保持一致、无裂纹、无死点、无硬折弯;管内所承受的压力和温度应能满足机组热力参数与制样要求;芯管、外套管表面应光滑无裂痕,外套管帽头宜焊接牢固并车平抛光。5.3.9冷却器盘管壁厚应经核算并能满足设计与用户的实际要求。5.3.10取样架结构尺寸、仪表与附属设备的安装应便于操作,检修和维护,柜架、盘面、仪表盘尺寸应符合GB/T3047.1的规定,取样架总体尺寸和外部接口应符合合同要求。5.3.11对于高温高压部分应设置防烫伤专用护栏与明显警示牌,必要时取样架内部应设置安全通道。5.4电气安装工艺检查
5.4.1取样分析装置应设置供电专用配电箱(或配电柜),电气容量应符合取样分析装置的供电要求,并采用自动空气开关作为电源保护,电气安装应有必要的安全措施与可靠的接地及明显的接地标志。5.4.2配电箱(或配电柜)的安装应能满足以下条件:a)监测仪表、主令开关、指示器件的标志牌应准确、清晰;b)内部次线、端子排与接线端子应标明代号:c)电气工艺与实际安装应和供货方提供的图纸资料相符;d)应安装维护检修用电源,并配置不少于两组五孔电源插座。5.4.3电气二次线应选用护套电缆,集中布线时应设有电缆金属屏蔽槽或专用线槽。各用电设备、器件均应在配电箱(或柜)内的接线端上进行分线,二次向路接线安装应符合GB50171的规定。3
DL/T665—2009
5.4.4水质分析仪器的二次线安装,应采用强电与弱电分线槽布置安装方式,导线穿过金属板时应安装绝缘护套。
5.4.5水质分析仪器与数据采集模块以及各种保护的布线与安装工艺,应按照厂家提供的技术文件进行。
5.5设备安装检查
5.5.1对于成组并列布置的取样架,应按照顺序在水平基础上进行组装。5.5.2取样架出口水样的超温、超压与断流等保护系统的检测探头与控制器件应安装正确、牢固;其保护功能应实用、可靠,不准出现误动或拒动缺陷存在。5.5.3取样分析装置应安装设置省煤器入口水、蒸汽、凝结水、疏水等样水的取样回收再利用系统的机械接口。
5.5.4取样架冷却水应采用除盐水作为水源,若单元机组已安装闭式循环除盐冷却水系统,则可直接采用闭式循环除盐冷却水源。取样架宜安装闭式循环除盐冷却水系统,并配备冷水机进行冷却。5.5.5取样分析装置安装的过滤器滤网应能满足手工分析与水质分析仪器的技术要求,滤芯材料禁用陶瓷、玻璃及其他可能会影响分析测量准确性的材料。5.5.6在规定取样架制样出口水样条件下(见附录A),恒温设备应保证单路出口水样不小于500mL/min,并能满足多台水质分析仪器对同一对象测量时的水样要求,恒温设备出口水样温度应能恒定在25℃士2℃范围之内。
5.6管路系统严密性检查
5.6.1使用压力试验机进行取样架管路严密性检查的系统连接见图2。试压泵
供水箱
压力试验
控制设备
?压力裹
取样架流
路系统
排水箱
图2压力试验系统连接图
5.6.2主蒸汽压力不小于27MPa机组的高温、高压样水管路系统,在60MPa水压试验条件下保持5min,管路系统应无泄漏、不变形。
5.6.3主蒸汽压力为25MPa机组的高温、高压样水管路系统,在38MPa水压试验条件下保持5min,管路应无泄漏、不变形。
5.6.4主蒸汽压力为17MPa机组的高温、高压样水管路系统,在25MPa水压试验条件下保持5min,管路应无泄漏、不变形。
5.6.5冷却水管路系统,应能承受1.2MPa水压试验并保持5min,管路系统应无泄漏、不变形。5.6.6恒温系统及其部件,应能承受0.9MPa并保持5min,管路系统应无泄漏、不变形。低压样水管路系统,应能承受0.5MPa并保持5min,管路系统应无泄漏、不变形。5.6.7
5.6.8样水超温保护系统严密性检查:在2MPa压力试验条件下保持5min,管路系统应无泄漏、不变形;当水样温度超过设定值时,超温保护应能正常动作。5.6.9样水压力保护系统严密性检查:在2MPa压力试验条件下保持5min,系统应无泄漏、不变形。当压力超过设定值时,过压保护应能正常动作。5.6.10冷却水与样水断流保护系统严密性检查:在0.4MPa压力试验条件下保持5min,系统应无泄漏、不变形。向被检系统通水,当冷却水或样水断流时,断水保护应能正常动作。5.7取样架水平度与垂直度检查
5.7.1将取样分析装置本体置于水平基础上,用直尺分别测量盘面两端垂直高度,高度偏差应不大于4
DL/T665—2009
2mm;使用塞尺测量接缝处,允许间隙不大于1mm;使用框式水平仪测量盘体水平度和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大于0.5%。
5.7.2水平与垂直走向的管路与部件应安装规整,并做到横平竖直,使用框式水平仪测量管路的垂直倾斜度应不大于0.5%。
5.8取样架制样后的出口水质量与入口水质量应无明显变化,物理条件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5.9取样分析装置中配备的电导率仪表、酸度计仪表、钠离子监测仪表、溶氧分析仪表与硅酸根分析仪表的质量检查验收应符合DL/T913的规定。5.10数据采集系统检查
5.10.1按照使用说明书或用户手册的提示,连接好通信线与网络线进行功能测试,检查配套水质分析仪器、上位机系统硬件与软件的实际配置是否符合合同要求。5.10.2通信协议及网络数据共享的技术要求见附录C。5.10.3计算机监测系统界面中应全部采用中文菜单,并建立窗口式按钮操作模式,所设置的界面应友好且简便实用。
5.10.4计算机监测系统应具有对所有测量对象进行实时监测、越限报警识别、趋势曲线功能;具有数据存储、自动制表和自动生成电子文档功能。5.10.5应具有历史数据查询、自动数据分析以及其他化学技术监督方面的管理工作内容。5.11电气系统检查
5.11.1整个电气系统应无短路、无断路、无误接、无漏接、无电气设备失灵或烧毁缺陷存在。5.11.2绝缘电阻检查:使用绝缘电阻表测量取样分析装置的电源进线端与框架间的绝缘电阻,电阻值应大于20M2/500V。
5.11.3接地电阻检查:取样分析装置应有完整可靠的接地设施,用接地电阻测量仪测量各接地端子与接地螺钉间的电阻,电阻值应小于0.12。5.11.4绝缘强度检查:用耐压试验仪向取样分析装置的电源接线端子和框架之间连续施加2000V、50Hz正弦波交流工频电压1min,应无击穿、无闪络现象。5.11.5泄漏电流检查:向取样分析装置加上额定电压后,在使用者经常触及的部位以及其他非带电金属部件与地面之间分别接上一个2k2电阻,用电流表测量通过的泄漏电流,泄漏电流应小于6mA;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应注明各项目的测量部位。5.11.6防水性能检查:取样分析装置的电气系统部件应安装在电气防水箱内,其防水性能的试验应按照GB2423.38规定进行,试验结束后应立即按照5.11.2~5.11.5规定再进行电气性能方面检查。6产品质量检查验收结果判定
产品质量检查验收按下列方法判定:a)质量检查验收不合格项达到全部项目的三分之一时,判定产品质量不合格;b)在管路的严密性、制样系统与电气系统安全性指标中若有1条不合格项,可直接判定产品不合格。
DL/T665—2009
A.1使用条件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水汽集中取样分析装置运行检查验收工作条件A.1.1环境条件应符合以下规定:a)环境温度:5℃~40℃;
b)环境湿度:小于或等于85%RH。A.1.2电源
a)电压:220V±22V;
b)频率:50Hz±0.5Hz;
容量:根据供货方技术文件确定。A.1.3应安装在无剧烈震动、无腐蚀性气体、无强电场与磁场干扰的场所。A.2冷却水要求
A.2.1采用除盐水作冷却水源。
A.2.2冷却水流量应能满足取样架的技术要求。A.2.3冷却水进水压力:0.2MPa~0.7MPa。A.3采样架制样出口水要求
A.3.1出口水样流量:不小于1.5L/min(可调)。A.3.2水样出口压力:不大于0.3MPa(可调)。A.3.3取样冷却器的出口温度应不高于冷却水入口温度3℃。6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水汽集中取样分析装置质检查验收报告水汽集中取样分析装置质量检查验收报告单格式见表B.1。表B.1水汽集中取样分析装置质检查验收报告单报告编号
产品名称
供货单位
出厂日期
检查验收时间
程序项目
验收条件与
验收规则
随机文件检查
形式检查
取样架工艺、
材料检查
电气安装
工艺检查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20×>月××日××时××分
有××日××时××分
泰编号
5.1(9条)
2.4(7条)
5.4.2(4条)
符合要求0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要求○
合要求0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0
符合要求0
符合要求0
符合要求Q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0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检验结果
型号规格
供方地址
设备编号
考核时间
合要求0
合要求0
合要求0
合要求0
合要求0
合要求口条
合要求0
合要求0
合要求0
要求口条
合要求0
不符合要求0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必
不符会要求0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名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0
符合要求口条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0
符合要求0
不符合要求条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DL/T665—2009
连运行累计×××h×Xmin
简短文字说明
DL/T6652009
程序项目
设备安装检查
管路系统
严密性检查
取样架水平度
与垂直度检查
制样效果与
分析仪表检查
数据采集监测
系统检查
电气系统检查
质量检查
验收结果
章条编号
5.6.2/5.6.3/5.6.4
5.10.2/5.10.3
5.10.4/5.10.5
共进行质量检查验收项目
质量检查验收结论:
表B.1(续)
检验结果
符合要求0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0
符合要求O
符合要求0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0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0
符合要求O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0
符合要求0
符合要求口条
符合要求口条
符合要求0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
符合要求0
项,其中合格项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0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0
不符合要求口条
不符合要求口条
不符合要求0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不符合要求○
项,不合格项
简短文字说明
注:1.质量检查验收不合格项达到全部项目的三分之一时,判定产品质量不合格:2.在“5.6.2/5.6.3/5.6.4”、“5.6.5~5.6.10”、“5.8”、“5.11.1~5.11.6”章条中,只要有1条不合格项,可直接判定产品不合格:
3.在“5.9”章条中,
只对供货合同中约定随机成套供应的水质分析仪器进行质量检查验收:4.根据单项检验结果在符合要求或不符合要求项中进行选择,可在选中的检验结果项中作/记号,在口中填写条数。
批准:
复核:
检验: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电力行业标准(DL)标准计划
- DL/T5173-2012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 DL/T5192-2004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总布置设计导则
- DL/T794-2001 火力发电厂锅炉化学清洗导则
- DL/T247-2012 输变电设备用铜包铝母线
- DL/T606.3-2014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 第3部分热平衡
- DL/T5157-2002 电力系统调度通信交换网设计技术规程
- DL/T1100-2009 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系统 第1部分:技术规范
- DL/T1717-2017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厂化学监督技术导则
- DL/T1856-2018 核级阴离子交换树脂中氯型、碳酸型、硫酸型基团含量的测定方法
- DL/T5161.1-201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 第1部分:通则
- DL/T499-2001 农村低压电力技术规程
- DL/T1212-2013 火力发电厂现场总线设备安装技术导则
- DL/T1094-2008 电力变压器用绝缘油选用指南
- DL/T5442-2010 输电线路铁塔制图和构造规定
- DL/T5545-2018 火力发电厂间接空冷系统设计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