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
- TB/T 3025-2008 铁路运输通信数字式语音记录仪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铁路运输通信数字式语音记录仪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3 01:40:37
- TB/T3025-2008
- 现行
标准号:
TB/T 3025-2008
标准名称:
铁路运输通信数字式语音记录仪
标准类别: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
标准状态:
现行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517.35 KB
替代情况:
TB/T 3025-2002

部分标准内容:
ICS 45.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 3025--2008
代替TB/T3025--2002
铁路运输通信数字式语音记录仪The railway communication digital recorder2008-09-06发布
2008-09-06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试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环境要求附录A(规范性附录)记录仪接线端子定义目
IB/T3025—2008
TB/T3025—2008
本标推代替TB/T3025—2002《铁路运输通信数字式语音记录仪技术条件及试验方法》。本标催与TB/T3025—200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记录时间;
增加转存功能;
-增加计算机网络管理功能,
本标摊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雄由铁道部运输局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归口。本标准由北京恒业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辽宁鸿源公司、哈尔滨北特公司、济南瑞威公司等参加起草,
本标雄主要起草人商秀红、迟克勤、刘克琦、刘燕生等。本标所代替标推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TB/T3025—2002。1范围
铁路运输通信数字式语音记录仪TB/T 3025—2008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铁路运输行车作业,调度指挥工作中记录通话语音及相成时间的数字式语音记录仪(以下简称\记录仪\)的功能、基本性能、主要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记录仪的产品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环境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连接固定设备的记录仪(包括固态式语音记录仪和硬盘式语音记录仪)的产品设计、制造、检验、安装和维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谁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遂批检验抽样计划(idtISO 2859-1:1999)
GB/T2829—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4943—200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idt[EC60950:1999)(GB9254—199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idtC[SPR22:997)GR/T9813—2000微型计饰机通用规范GB/T17626.2—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idt1FC61000-4-2:2001)
GB/T17626.3—2006
61000-4-3:2002)
GB/T 17626.4—1998
61000-4-4:1995)
GB/T 17626.5—1999
GB/T 17626.6—1998
IEC61000-4-2:1996)
3术语和定义
电磁莱容
电磁兼容
中磁兼容
电磁兼容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固态存储卡flashnemorycard
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idt[EC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dIEC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抗扰度试验(idtTFC61000-4-5:1995)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疆扰抗扰度试验(idt存储数据(如文本、图像、声音)的小型存储媒介。3.2
固态式语音记录仪the sulidvoicerccorder具有A/)及D/A转换、数字南音处理,并用固态存储卡记录语音及时间信号的记录仪。3.3
硬盘式语音记录仪harddisk recorder1
-YTKAONIKAca-
TB/T3025-2008
具有A/D及D/A转换,数字声音处理,并用harddisk存储器记录语音及时间信号的记录仪。4技术要求
4.1主要功能
4.1.1通道记录
具有同时记录各通道的语音信号及相应的时间信号(年、月,日、时、分、秒)及通道号和设备编号功能。
4.1.2语音记录
具有连续记录全部语音信号功能,应保证录音的完整性,无丢字字现象。4.1.3回放
其有回放任何时段的语音信号及循环放音功能,语音回放和录音互不影响。4.1.4监听
具有可实时监听任一通道录音的功能,监听时不影响正在进行的录音。监听输出的语音应为录后首。
记录仪应具有以下显示功能:
a)当播放记录内容时,显示器应显示与播放内容相对应的通道、设备编号(代码)、年、月、日、时、分、秒、文件长度等内容;
b)应具有中文显示界面,重要操作应设中文提示功能。4.1.6检索
具有按时间、记录通道检索的功能。检索时不影响正在进行的录音,4.1.7安全管理
其有对不同用户设置操作权限和密码的功能。4.1.8启动方式
具有声信号及电信号启动录音功能。4.1.9自动电平控制
具有自动电平控制(ALC),输入灵敏度按ALC起控电平确定。4.1.10转存
固态式语音记录仪应具有转存功能,可将记录数据内容转存到计算机的硬盘中,计矫机通过管理软件可回放、显示相应的记录信慧,转存时不破坏原始数据。4.1.11双硬盘备份
硬盘式语音记录仪应提供双硬盘同时录音功能,以防某一硬盘发生故障时中断录音。4.1.12隔离
当记录仪发生故障时应不影响与其连接的其他设备正常工作。4.1.13断电保护
当记录仪断电时,所记录的内容不应丢失。断电保存时间应不少于5年。4.1.14电源转换
提供交直流供电,转换时不影响记录仪工作。4.1.15远端查询
具有远程遥控查询及放音功能,查询操作方式应简单,方便,并有适当的提示功能。对不同用户设置查询管理权限,食谢与记录仪的录音互不影响。4.1.16计算机管理
可使用计算机通过管理软件实现对记录仪的实时监控,即可对记录仪进行远程套询、回放、转存记2
TB/T 3025—2008
录内容、校止时钟,对不同用户设定管理权限。管理软件还应具有数据库管理方式,即可保留录音,保留查询、操作日志等功能。计算机监控与记录仪的录音互不影响。4.2基本性能
4.2.1硬件
应符合GB/T9813---2000中4.1.1对便件的要求。产品设计时,应进行可靠性、维修性、易用性、软件兼容性、安全性和电磁兼容性设计,并应遵循系列化、标准化、模块化和向下兼容的原则。硬件系统和单元设计应留有适当的翌辑余地,硬件系统应具有一定的自检、报警功能。
4.2.2软件
应符合(GJ3/T9813—2000中4.1.2对软件的要求。配置的软件应与硬件系统的硬件资源相适应,除系统软件、部件驱动软件或增配的应用软件外,还应配有相应的检食程序。对同一系列产品的软件应遵循系列化、标准化、模块化、中文化和向下兼容的原则。
4.2.3可靠性
应符合GB/T9813—2000中4.9对可靠性的要求。采用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衡量产品的可靠性水平。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应不小于20000h4.2.4屏蔽隔离措施
为了防止电磁干扰,所有输人输出接门应采取应的屏蔽隔离措施,接口信号应采用金属丝网屏藏线传输。
4.2.5远程遥控查询接口工作方式记录仪远程遥控食询接口可采用以下两种工作方式:a)RJ45以太网接口;
b)RJI电话网接口。
4.2.6记录仪外线插头
推荐选用以下两种方式:
a)七芯航空插头;
b)DB-9型插头。
插头接线端子具体定义见附录A。4.2.7记录仪网络管理方式
记录仪可采用两种网络管理工作方式:a)局域网网络管理方式;
b)计算机控制的电话网络管理方式。4.2.8容量要求
记录仪的容量应满足以下要求:a)固态语音记录仪每通道累计记录时间不小于24h;b)硬盘式语音记录仪每通道累计记录时间不小于600h。4.3主要技术指标
4.3.1语音质量
平均意见分(MOS值)应不小于3.9。4.3.2全通道频率响应
全通道频率响应其电平差应在3d~+2dB的范围内。3
-YTKAONIKACa-
TB/T 3025—2008
4.3.3全通遵信噪比
录放音全通道信噪比应不小于44dB(A计权)4.3.4通道串音防卫度
通道串音防卫度应不小于46B。
4.3.5失真度
信号失真度应不大于10%。
4.3.6查询响应时间
查询记录的响应时问应不大于10s/28M。4.3.7输入信号动态范围
输人信号的动态范围应在-30dB~0dB范围内4.3.8声控启动录音灵敏度
声控启动录音灵敏度应比额定输人信号电平低10dB。4.3.9输入阻抗
记录仪输入阳抗应符合下列要求:a)平衡输人阻抗为6002±300或不小于15k;b)不平衡输入阻抗不小于47k2。4.3.10放音输出功率
放音输出功率应不小于500mW。
4.3.11时钟精度
时钟误差每季度应不大于1nin。4.3.12对地泄漏电流
对地泄涡电流应不大于3.5mA。
4.3.13绝缘电阻
在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为45%~75%、大气压力86kPa106kPa的条件下,记录仪的输人、输出端子对机壳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MS;在温度为45℃、和对湿度为93+2%,大气压力在86kPa106kPa时,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0。4.3.14绝缘耐压
直流电源外线端子对机壳的耐压为500V(交流50Hz);交流电源外线端子对机壳的耐压为1500V(交流50Hz)。4.3.15电源
交流电源电压:220+等V,交流电源频率:50Hz+1Hz;直流电源电压:12V、-24V、-48V,可根据用户要求设定。4.3.16电磁兼容性
电磁发射要求应符合GB9254—1998的规定,抗扰度试验应允许记录仪的功能或性能暂时降低或丧失,但能自行恢复到录音状态,4.3.17机械环境适用性
振动、冲击和碰撞的适用性应符合GB/T9813—2000中4.8.2级别1的要求。运输包装跌落适用性应符合GB/T9813—2000)中4.8.2表6的要求。4.3.18工作环境
在温度为-555,相对湿度不大于90%(+25℃),大气压力在70kPa~106kPa(相当于海拨高度3000m以下)时,应能保证记录仪的正常T作。4.3.19外观结构
记录仪产品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痕、划痕、裂缝、变形和污染等,表而涂镀层应均勾,不应起泡、龟4
TB/T3025—2008
裂、脱落和磨损。金属零件不应有锈蚀及其他机械损伤。产品的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键盘、开关、按键和其他控制部件的控制应灵活可靠。5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环境温度:15℃~35℃。
相对迹度:45%~75%。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应无腐蚀性气体、强振动源及强磁场。5.2试验方法
5.2.1放音输出功率
试验电路见图1。
试验步骤如下:
a)选择任-通道,输人1020Hz,-20I3的正弦信-号,其他各通道输人端接600Q终端电阻。记录仪前胃放大器起控,调整记录仪的音量,在失真度不大于10%的条件下,记录仪在标称负载电阻上的输出功率应符合4.3.10的规定。b)其他通道放音输出功率采用同样方法测试。5.2.2全通道频率响应
试验电路见图1。
失其仪
音就信号
发生器
1~谢道输人
试验步骤如下:
换敏转换
待储器
图1全通道频率响应试验
数模转换
记录仪
选随电将表
a)选择任一通道,输人1020Hz,-20dB的止弦信号,其他各通道输人端接600α2终端电阻;记录仪前置放大器起控,调整记录仪的音量,使输比为额定功率(负载电阻)状态。依次输人300Hz~3400Hz各频率点正弦信号,保持输人的各频率点的信号电平恒定。b)
c)记录仪处于监听状态,从记录仪输出端测量行频率输出电平与1020H输出电平的差,应符合4.3.2的规定,
d)其他通道频率响应采用同样方法测试。5.2.3通道信噪比
试验电路见图2。
试验步骤如下:
8)使记录仪工作在电控状态(或其他状态,保证记录仪处于工作状态):b)选择任一通道,输人信号频率1(020>IIz,电平为一20dB的正弦信号,其他各通道输入端接600终端电阻;调整记录仪的音量,使输出为额定功率状态,在记录仪输山端测出放音输出信号电平Lse
TTKAONTKACa=
TB/T 3025—2008
将被测试通道接至屏蔽良好的600Q电阻,测出放音输山噪声电平Ln。d)信噪比为L。一L.,并应符合4.3.3的规定。音频信号
发生器
1~n通道输人
5.2.4失真度试验
试验电路见图3。
帝频倍计
发生器
1道道输入
试验步骤如下:
筷效转
存惜爵
通道信噪比试验
存储器
敏模转接
记录仪
图3 失真度试验
数樊转换
记录仪
200Hz道
A计权杂音计
示波器
电平表
失真仪
a)使记录仪工作在电控状态(或其他状态,保证记录仪处于工作状态):选择任一通道,输入信号频率1020Hz,电平分别为-20dB、一10dB0dB的正弦信号,调整记b)
录仪的音量,使输出为额定功率状态;记录仪处于监听状态,从失真仪上测得该通道各个电平点的失真度(利用示波器观察波形)c
d)其他通道失真度采用同样方法进行测试;c)取最大失真度,即为记录仪的失真度,测量结果应符合4.3.5的规定。5.2.5通道串音防卫度
试验电路见图4。
示波器
音凝信号
某基一通道
娱敬转换
记录收
图4通道串音防卫度试验
选颜电频表
试验步骤如下:
TB/T 3025—2008
a)使记录仪工作在电控状态(或其他状态,保证记录仪处于工作状态);b)选择任一通道A,输入1020Hz,电平为一20dB的正弦信号,调整记录仪的音量,使输出为额定功率状态,用选频电平表在记录仪音频输出负载上选测该信号(利用示波器观察波形),测得电平 Pr;
c)将通道A,改接屏蔽良好的6002电阻,同时保持该记录仪处于工作状态;d)将另一通道B,输入1020Hz,电平为~20 dB的正弦信号;用选频电平表在记录仪音频输出负载上选测1020Hz信号(利用示波器观察波形),测得电平e
g)差值P,-1c,即为记录仪的通道串音防卫度,测董结果应符合4.3.4的规定。5.2.6输入阻抗
试验电路见图5。
谢试仪
某·通道
注:LCR测试仪即为自动电阻电容电感测试仪数
图5输入阻抗试验
试验步骤如下:
)使记录仪工作在电控状态(或其他状态,保证记录仪处于工作状态);数转
记录仪
b)LCR测试仪输出1020Hz,电压为0.5V的正弦信号,接至记录仪任一通道:由LCR测试仪读出记录仪的输入阻抗,阻值应符合4.3.9的规定;c
d)其他通道输人阻抗采用同样方法进行测试。5.2.7对地泄漏电流试验
按GB4943-—2001中5.1规定的进行。测量结果应符合4.3.12的规定。5.2.8电磁兼容性试验
5.2.8,1 试验要求
在做电磁兼容性试验时应使记录仪工作在录音状态。5.2.8.2浪涌
记录仪电源端口、输人端口应进行浪涌试验,试验等级应满足GB/T17626.5一19992级规定的要求。
5.2.8.3快速脉冲群
记录仪电源端口,输人端口应进行快速脉冲群试验,试验等级应满足GB/T17626.4—19982级规定的要求。
5.2.8.4静电放电
记录仪机箱端口应进行静电放电试验,试验等级应满足GB/T17626.2—20062级规定的要求。7
TB/T 3025--2008
5.2.8.5射频场感应的传导抗扰度记录仪电源端口、输人端应进行射频场感应的传导抗扰度试验,试验等级应满足(B/T17626.6—19982级规定的要求。5.2.8.6射频场辐射的抗扰度
记录仪机箱端口应进行射频场辐射的抗扰度试验,试验等级应满足GB/T17626.3--20062级规定的要求。
5.2.8.7传导发射
记录仪电源端口应进行传导发射试验,设备应满足(GB9254-1998A级规定的限值要求。5.2.8.8辐射发射
记录仪机箱端口应进行辐射发射试验,设备应满足GB9254—1998A级规定的限值要求。5.2.9绝缘电阻试验
在记录仪不通电的状态下,500V直瀛电加在输入,输山端子与机壳之间1min后读取数值,测量结果应符合4.3.13的规定。
5.2.10绝缘耐压试验
斌验步骤如下:
a)在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为45%~75%、大气压力86kPa106kPa的条件下,对记录仪的直流外线端子施加试验电压时,应在5s~10:内逐步增加到500V(交流50Hz),并经1min后观察有无击穿或表面飞弧现象;b)在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为45%75%,大气压力86kPa[06kPa的条件下,对记录仪的交流外线端子施加试验电压时,应在5s~10s内逐步增加到1500V(交流50Hz),并经1min后观察有无击穿或表面飞弧现象;c)试验完后应在5一10s内逐渐降低试验电压,待电压降到记录仪工作电压以下时再断开。5.2.11电源适用能力试验
试验方法按GB/T9813—2000中5.5的规定进行。在电源变化条件下,记录仪应能工作正带。5.2.12振动、冲击和碰撞试验
试验方法按GB/T9813—2000中5.8.5~5,8.7的规定进行。振动、冲击和碰撞试验后,整个记录仪应无损坏,各项指标应符合4.3.2~4.3.10的规定。5.2.13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
试验方法按GB/T9813-—2000中5.8.8的规定进行。试验后整个记录仪应无损坏,各项指标应符合4.3.2~4.3.10的规定。5.2.14工作环境试验
5.2.14.1下限温度-5的温度试验试验方法如下:
a)初始测试:对记录仪进行外观检查和电气特性的测试。b)条件试验:试验样品在不包装、不通电、“准备使用”状态,按正常位置放入试验箱内,严酷等级:在不小于0.5h内,将试验箱温度从室温逐渐下降至-5,试验样品达到温度稳定)t
后持续时间2h。
d)最后检测:在试验箱内测试记录仪电气特性,各项指标应符合4.3.2~4.3.5及4.3.7--4.3.10的要求。
5.2.14.2上限温度+55C的温度试验试验方法如下:
a)初始测试:对记录仪进行外观检查和电气特性的测试。8
TB/T3025—2008
b)条件试验:试验样品在不包装、不通电、“准备使用\状态,按正常位置效人试验箱内。c)严醋等级:箱温按0.7℃/min~1℃/min的平均速率上升至55℃±1℃,试验样品达例温度稳定后持续时间2h。
最后检测:在试验箱内测试记录仪电气特性,各项指标应符合4.3.2-·4.3.5及4.3.7~d)
4.3.10的要求,
5.2.14.3离温高湿试验
试验方法如下:
a)初始测试:对记录仪进行外观检查和电气特性的测试。条件试验:试验样品在不包装、不通电、“准备使用\状态,按正常位置放人试验箱内。b)
c)严酷等级:在不加湿的条件下先将箱内温度升至45℃,并保持1h、然后在温度为45℃和相对湿度达到933%的条件下保持48h。恢复前,在箱内测量绝缘电阻,测量结果应符合4.3.13的规定。
最后检测:在标准试验大气条件下,恢复2h后进行试验,各项指标应符合4.3.24.3.10的d)
规定,并无锈蚀、霉点、镀涂剥落、塑料件起泡、开裂、变形、灌注物溢出等现象,文字符号标志清晰。
6试验规则
6.1试验分类
6.1.1型式试验
6.1.1.1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行型式试验:新产品试制完成时;
b)产品的结构、工艺和材料改变,可能影响到设备的某些性能时;停产2年以上重新生产时;
经常生产的定型产品每隔3年,应进行型式试验;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试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e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试验要求时。6.1.1.2型式试验采用计数抽样检验,按GB/T2829—2002有关规定进行,并应符合以下规定:a)判别水平[l。
b)不合格质载水平RQ.=30。
c)抽样方案类型:一次抽样方案。6.1.1.3若型式试验不合格,制造厂应采取措施,解决存在间题,直到型式试验合格为。6.1.1.4经过型式试验的记录仪,不应作为产品出厂。6.1.2例行试验
6.1.2.1对每台出广的产品,制道厂均应进行例行试验。6.1.2.2例行试验应逐台进行,经制造厂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并附产品质量合格证。例行试验的产品需要复检时,采用GB/T2828.1一2003规定的抽样和判别方法,其样品在提6.1.2.3Www.bzxZ.net
交例行试验合格的批中随机抽取,并应符合以下规定:a)--般检验水平Ⅱ。
b)接收质最限AQL=1,5,
c)严格性:正常检验。
d)抽样方案类型:一次抽样方案。检验不合格的批,订货单位可以拒收或由制造厂进行百分之百的挑选,挑选后可重新进行复验,但应按加严检验抽样方法进行。如果检验仍不合格,则整批产品判为不合格。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 3025--2008
代替TB/T3025--2002
铁路运输通信数字式语音记录仪The railway communication digital recorder2008-09-06发布
2008-09-06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发布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试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环境要求附录A(规范性附录)记录仪接线端子定义目
IB/T3025—2008
TB/T3025—2008
本标推代替TB/T3025—2002《铁路运输通信数字式语音记录仪技术条件及试验方法》。本标催与TB/T3025—2002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记录时间;
增加转存功能;
-增加计算机网络管理功能,
本标摊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雄由铁道部运输局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归口。本标准由北京恒业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起,辽宁鸿源公司、哈尔滨北特公司、济南瑞威公司等参加起草,
本标雄主要起草人商秀红、迟克勤、刘克琦、刘燕生等。本标所代替标推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TB/T3025—2002。1范围
铁路运输通信数字式语音记录仪TB/T 3025—2008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铁路运输行车作业,调度指挥工作中记录通话语音及相成时间的数字式语音记录仪(以下简称\记录仪\)的功能、基本性能、主要技术要求与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记录仪的产品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环境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连接固定设备的记录仪(包括固态式语音记录仪和硬盘式语音记录仪)的产品设计、制造、检验、安装和维护。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谁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遂批检验抽样计划(idtISO 2859-1:1999)
GB/T2829—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4943—2001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idt[EC60950:1999)(GB9254—1998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idtC[SPR22:997)GR/T9813—2000微型计饰机通用规范GB/T17626.2—200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idt1FC61000-4-2:2001)
GB/T17626.3—2006
61000-4-3:2002)
GB/T 17626.4—1998
61000-4-4:1995)
GB/T 17626.5—1999
GB/T 17626.6—1998
IEC61000-4-2:1996)
3术语和定义
电磁莱容
电磁兼容
中磁兼容
电磁兼容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固态存储卡flashnemorycard
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idt[EC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dIEC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抗扰度试验(idtTFC61000-4-5:1995)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疆扰抗扰度试验(idt存储数据(如文本、图像、声音)的小型存储媒介。3.2
固态式语音记录仪the sulidvoicerccorder具有A/)及D/A转换、数字南音处理,并用固态存储卡记录语音及时间信号的记录仪。3.3
硬盘式语音记录仪harddisk recorder1
-YTKAONIKAca-
TB/T3025-2008
具有A/D及D/A转换,数字声音处理,并用harddisk存储器记录语音及时间信号的记录仪。4技术要求
4.1主要功能
4.1.1通道记录
具有同时记录各通道的语音信号及相应的时间信号(年、月,日、时、分、秒)及通道号和设备编号功能。
4.1.2语音记录
具有连续记录全部语音信号功能,应保证录音的完整性,无丢字字现象。4.1.3回放
其有回放任何时段的语音信号及循环放音功能,语音回放和录音互不影响。4.1.4监听
具有可实时监听任一通道录音的功能,监听时不影响正在进行的录音。监听输出的语音应为录后首。
记录仪应具有以下显示功能:
a)当播放记录内容时,显示器应显示与播放内容相对应的通道、设备编号(代码)、年、月、日、时、分、秒、文件长度等内容;
b)应具有中文显示界面,重要操作应设中文提示功能。4.1.6检索
具有按时间、记录通道检索的功能。检索时不影响正在进行的录音,4.1.7安全管理
其有对不同用户设置操作权限和密码的功能。4.1.8启动方式
具有声信号及电信号启动录音功能。4.1.9自动电平控制
具有自动电平控制(ALC),输入灵敏度按ALC起控电平确定。4.1.10转存
固态式语音记录仪应具有转存功能,可将记录数据内容转存到计算机的硬盘中,计矫机通过管理软件可回放、显示相应的记录信慧,转存时不破坏原始数据。4.1.11双硬盘备份
硬盘式语音记录仪应提供双硬盘同时录音功能,以防某一硬盘发生故障时中断录音。4.1.12隔离
当记录仪发生故障时应不影响与其连接的其他设备正常工作。4.1.13断电保护
当记录仪断电时,所记录的内容不应丢失。断电保存时间应不少于5年。4.1.14电源转换
提供交直流供电,转换时不影响记录仪工作。4.1.15远端查询
具有远程遥控查询及放音功能,查询操作方式应简单,方便,并有适当的提示功能。对不同用户设置查询管理权限,食谢与记录仪的录音互不影响。4.1.16计算机管理
可使用计算机通过管理软件实现对记录仪的实时监控,即可对记录仪进行远程套询、回放、转存记2
TB/T 3025—2008
录内容、校止时钟,对不同用户设定管理权限。管理软件还应具有数据库管理方式,即可保留录音,保留查询、操作日志等功能。计算机监控与记录仪的录音互不影响。4.2基本性能
4.2.1硬件
应符合GB/T9813---2000中4.1.1对便件的要求。产品设计时,应进行可靠性、维修性、易用性、软件兼容性、安全性和电磁兼容性设计,并应遵循系列化、标准化、模块化和向下兼容的原则。硬件系统和单元设计应留有适当的翌辑余地,硬件系统应具有一定的自检、报警功能。
4.2.2软件
应符合(GJ3/T9813—2000中4.1.2对软件的要求。配置的软件应与硬件系统的硬件资源相适应,除系统软件、部件驱动软件或增配的应用软件外,还应配有相应的检食程序。对同一系列产品的软件应遵循系列化、标准化、模块化、中文化和向下兼容的原则。
4.2.3可靠性
应符合GB/T9813—2000中4.9对可靠性的要求。采用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衡量产品的可靠性水平。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应不小于20000h4.2.4屏蔽隔离措施
为了防止电磁干扰,所有输人输出接门应采取应的屏蔽隔离措施,接口信号应采用金属丝网屏藏线传输。
4.2.5远程遥控查询接口工作方式记录仪远程遥控食询接口可采用以下两种工作方式:a)RJ45以太网接口;
b)RJI电话网接口。
4.2.6记录仪外线插头
推荐选用以下两种方式:
a)七芯航空插头;
b)DB-9型插头。
插头接线端子具体定义见附录A。4.2.7记录仪网络管理方式
记录仪可采用两种网络管理工作方式:a)局域网网络管理方式;
b)计算机控制的电话网络管理方式。4.2.8容量要求
记录仪的容量应满足以下要求:a)固态语音记录仪每通道累计记录时间不小于24h;b)硬盘式语音记录仪每通道累计记录时间不小于600h。4.3主要技术指标
4.3.1语音质量
平均意见分(MOS值)应不小于3.9。4.3.2全通道频率响应
全通道频率响应其电平差应在3d~+2dB的范围内。3
-YTKAONIKACa-
TB/T 3025—2008
4.3.3全通遵信噪比
录放音全通道信噪比应不小于44dB(A计权)4.3.4通道串音防卫度
通道串音防卫度应不小于46B。
4.3.5失真度
信号失真度应不大于10%。
4.3.6查询响应时间
查询记录的响应时问应不大于10s/28M。4.3.7输入信号动态范围
输人信号的动态范围应在-30dB~0dB范围内4.3.8声控启动录音灵敏度
声控启动录音灵敏度应比额定输人信号电平低10dB。4.3.9输入阻抗
记录仪输入阳抗应符合下列要求:a)平衡输人阻抗为6002±300或不小于15k;b)不平衡输入阻抗不小于47k2。4.3.10放音输出功率
放音输出功率应不小于500mW。
4.3.11时钟精度
时钟误差每季度应不大于1nin。4.3.12对地泄漏电流
对地泄涡电流应不大于3.5mA。
4.3.13绝缘电阻
在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为45%~75%、大气压力86kPa106kPa的条件下,记录仪的输人、输出端子对机壳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MS;在温度为45℃、和对湿度为93+2%,大气压力在86kPa106kPa时,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0。4.3.14绝缘耐压
直流电源外线端子对机壳的耐压为500V(交流50Hz);交流电源外线端子对机壳的耐压为1500V(交流50Hz)。4.3.15电源
交流电源电压:220+等V,交流电源频率:50Hz+1Hz;直流电源电压:12V、-24V、-48V,可根据用户要求设定。4.3.16电磁兼容性
电磁发射要求应符合GB9254—1998的规定,抗扰度试验应允许记录仪的功能或性能暂时降低或丧失,但能自行恢复到录音状态,4.3.17机械环境适用性
振动、冲击和碰撞的适用性应符合GB/T9813—2000中4.8.2级别1的要求。运输包装跌落适用性应符合GB/T9813—2000)中4.8.2表6的要求。4.3.18工作环境
在温度为-555,相对湿度不大于90%(+25℃),大气压力在70kPa~106kPa(相当于海拨高度3000m以下)时,应能保证记录仪的正常T作。4.3.19外观结构
记录仪产品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痕、划痕、裂缝、变形和污染等,表而涂镀层应均勾,不应起泡、龟4
TB/T3025—2008
裂、脱落和磨损。金属零件不应有锈蚀及其他机械损伤。产品的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键盘、开关、按键和其他控制部件的控制应灵活可靠。5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环境温度:15℃~35℃。
相对迹度:45%~75%。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应无腐蚀性气体、强振动源及强磁场。5.2试验方法
5.2.1放音输出功率
试验电路见图1。
试验步骤如下:
a)选择任-通道,输人1020Hz,-20I3的正弦信-号,其他各通道输人端接600Q终端电阻。记录仪前胃放大器起控,调整记录仪的音量,在失真度不大于10%的条件下,记录仪在标称负载电阻上的输出功率应符合4.3.10的规定。b)其他通道放音输出功率采用同样方法测试。5.2.2全通道频率响应
试验电路见图1。
失其仪
音就信号
发生器
1~谢道输人
试验步骤如下:
换敏转换
待储器
图1全通道频率响应试验
数模转换
记录仪
选随电将表
a)选择任一通道,输人1020Hz,-20dB的止弦信号,其他各通道输人端接600α2终端电阻;记录仪前置放大器起控,调整记录仪的音量,使输比为额定功率(负载电阻)状态。依次输人300Hz~3400Hz各频率点正弦信号,保持输人的各频率点的信号电平恒定。b)
c)记录仪处于监听状态,从记录仪输出端测量行频率输出电平与1020H输出电平的差,应符合4.3.2的规定,
d)其他通道频率响应采用同样方法测试。5.2.3通道信噪比
试验电路见图2。
试验步骤如下:
8)使记录仪工作在电控状态(或其他状态,保证记录仪处于工作状态):b)选择任一通道,输人信号频率1(020>IIz,电平为一20dB的正弦信号,其他各通道输入端接600终端电阻;调整记录仪的音量,使输出为额定功率状态,在记录仪输山端测出放音输出信号电平Lse
TTKAONTKACa=
TB/T 3025—2008
将被测试通道接至屏蔽良好的600Q电阻,测出放音输山噪声电平Ln。d)信噪比为L。一L.,并应符合4.3.3的规定。音频信号
发生器
1~n通道输人
5.2.4失真度试验
试验电路见图3。
帝频倍计
发生器
1道道输入
试验步骤如下:
筷效转
存惜爵
通道信噪比试验
存储器
敏模转接
记录仪
图3 失真度试验
数樊转换
记录仪
200Hz道
A计权杂音计
示波器
电平表
失真仪
a)使记录仪工作在电控状态(或其他状态,保证记录仪处于工作状态):选择任一通道,输入信号频率1020Hz,电平分别为-20dB、一10dB0dB的正弦信号,调整记b)
录仪的音量,使输出为额定功率状态;记录仪处于监听状态,从失真仪上测得该通道各个电平点的失真度(利用示波器观察波形)c
d)其他通道失真度采用同样方法进行测试;c)取最大失真度,即为记录仪的失真度,测量结果应符合4.3.5的规定。5.2.5通道串音防卫度
试验电路见图4。
示波器
音凝信号
某基一通道
娱敬转换
记录收
图4通道串音防卫度试验
选颜电频表
试验步骤如下:
TB/T 3025—2008
a)使记录仪工作在电控状态(或其他状态,保证记录仪处于工作状态);b)选择任一通道A,输入1020Hz,电平为一20dB的正弦信号,调整记录仪的音量,使输出为额定功率状态,用选频电平表在记录仪音频输出负载上选测该信号(利用示波器观察波形),测得电平 Pr;
c)将通道A,改接屏蔽良好的6002电阻,同时保持该记录仪处于工作状态;d)将另一通道B,输入1020Hz,电平为~20 dB的正弦信号;用选频电平表在记录仪音频输出负载上选测1020Hz信号(利用示波器观察波形),测得电平e
g)差值P,-1c,即为记录仪的通道串音防卫度,测董结果应符合4.3.4的规定。5.2.6输入阻抗
试验电路见图5。
谢试仪
某·通道
注:LCR测试仪即为自动电阻电容电感测试仪数
图5输入阻抗试验
试验步骤如下:
)使记录仪工作在电控状态(或其他状态,保证记录仪处于工作状态);数转
记录仪
b)LCR测试仪输出1020Hz,电压为0.5V的正弦信号,接至记录仪任一通道:由LCR测试仪读出记录仪的输入阻抗,阻值应符合4.3.9的规定;c
d)其他通道输人阻抗采用同样方法进行测试。5.2.7对地泄漏电流试验
按GB4943-—2001中5.1规定的进行。测量结果应符合4.3.12的规定。5.2.8电磁兼容性试验
5.2.8,1 试验要求
在做电磁兼容性试验时应使记录仪工作在录音状态。5.2.8.2浪涌
记录仪电源端口、输人端口应进行浪涌试验,试验等级应满足GB/T17626.5一19992级规定的要求。
5.2.8.3快速脉冲群
记录仪电源端口,输人端口应进行快速脉冲群试验,试验等级应满足GB/T17626.4—19982级规定的要求。
5.2.8.4静电放电
记录仪机箱端口应进行静电放电试验,试验等级应满足GB/T17626.2—20062级规定的要求。7
TB/T 3025--2008
5.2.8.5射频场感应的传导抗扰度记录仪电源端口、输人端应进行射频场感应的传导抗扰度试验,试验等级应满足(B/T17626.6—19982级规定的要求。5.2.8.6射频场辐射的抗扰度
记录仪机箱端口应进行射频场辐射的抗扰度试验,试验等级应满足GB/T17626.3--20062级规定的要求。
5.2.8.7传导发射
记录仪电源端口应进行传导发射试验,设备应满足(GB9254-1998A级规定的限值要求。5.2.8.8辐射发射
记录仪机箱端口应进行辐射发射试验,设备应满足GB9254—1998A级规定的限值要求。5.2.9绝缘电阻试验
在记录仪不通电的状态下,500V直瀛电加在输入,输山端子与机壳之间1min后读取数值,测量结果应符合4.3.13的规定。
5.2.10绝缘耐压试验
斌验步骤如下:
a)在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为45%~75%、大气压力86kPa106kPa的条件下,对记录仪的直流外线端子施加试验电压时,应在5s~10:内逐步增加到500V(交流50Hz),并经1min后观察有无击穿或表面飞弧现象;b)在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为45%75%,大气压力86kPa[06kPa的条件下,对记录仪的交流外线端子施加试验电压时,应在5s~10s内逐步增加到1500V(交流50Hz),并经1min后观察有无击穿或表面飞弧现象;c)试验完后应在5一10s内逐渐降低试验电压,待电压降到记录仪工作电压以下时再断开。5.2.11电源适用能力试验
试验方法按GB/T9813—2000中5.5的规定进行。在电源变化条件下,记录仪应能工作正带。5.2.12振动、冲击和碰撞试验
试验方法按GB/T9813—2000中5.8.5~5,8.7的规定进行。振动、冲击和碰撞试验后,整个记录仪应无损坏,各项指标应符合4.3.2~4.3.10的规定。5.2.13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
试验方法按GB/T9813-—2000中5.8.8的规定进行。试验后整个记录仪应无损坏,各项指标应符合4.3.2~4.3.10的规定。5.2.14工作环境试验
5.2.14.1下限温度-5的温度试验试验方法如下:
a)初始测试:对记录仪进行外观检查和电气特性的测试。b)条件试验:试验样品在不包装、不通电、“准备使用”状态,按正常位置放入试验箱内,严酷等级:在不小于0.5h内,将试验箱温度从室温逐渐下降至-5,试验样品达到温度稳定)t
后持续时间2h。
d)最后检测:在试验箱内测试记录仪电气特性,各项指标应符合4.3.2~4.3.5及4.3.7--4.3.10的要求。
5.2.14.2上限温度+55C的温度试验试验方法如下:
a)初始测试:对记录仪进行外观检查和电气特性的测试。8
TB/T3025—2008
b)条件试验:试验样品在不包装、不通电、“准备使用\状态,按正常位置效人试验箱内。c)严醋等级:箱温按0.7℃/min~1℃/min的平均速率上升至55℃±1℃,试验样品达例温度稳定后持续时间2h。
最后检测:在试验箱内测试记录仪电气特性,各项指标应符合4.3.2-·4.3.5及4.3.7~d)
4.3.10的要求,
5.2.14.3离温高湿试验
试验方法如下:
a)初始测试:对记录仪进行外观检查和电气特性的测试。条件试验:试验样品在不包装、不通电、“准备使用\状态,按正常位置放人试验箱内。b)
c)严酷等级:在不加湿的条件下先将箱内温度升至45℃,并保持1h、然后在温度为45℃和相对湿度达到933%的条件下保持48h。恢复前,在箱内测量绝缘电阻,测量结果应符合4.3.13的规定。
最后检测:在标准试验大气条件下,恢复2h后进行试验,各项指标应符合4.3.24.3.10的d)
规定,并无锈蚀、霉点、镀涂剥落、塑料件起泡、开裂、变形、灌注物溢出等现象,文字符号标志清晰。
6试验规则
6.1试验分类
6.1.1型式试验
6.1.1.1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行型式试验:新产品试制完成时;
b)产品的结构、工艺和材料改变,可能影响到设备的某些性能时;停产2年以上重新生产时;
经常生产的定型产品每隔3年,应进行型式试验;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试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e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试验要求时。6.1.1.2型式试验采用计数抽样检验,按GB/T2829—2002有关规定进行,并应符合以下规定:a)判别水平[l。
b)不合格质载水平RQ.=30。
c)抽样方案类型:一次抽样方案。6.1.1.3若型式试验不合格,制造厂应采取措施,解决存在间题,直到型式试验合格为。6.1.1.4经过型式试验的记录仪,不应作为产品出厂。6.1.2例行试验
6.1.2.1对每台出广的产品,制道厂均应进行例行试验。6.1.2.2例行试验应逐台进行,经制造厂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并附产品质量合格证。例行试验的产品需要复检时,采用GB/T2828.1一2003规定的抽样和判别方法,其样品在提6.1.2.3Www.bzxZ.net
交例行试验合格的批中随机抽取,并应符合以下规定:a)--般检验水平Ⅱ。
b)接收质最限AQL=1,5,
c)严格性:正常检验。
d)抽样方案类型:一次抽样方案。检验不合格的批,订货单位可以拒收或由制造厂进行百分之百的挑选,挑选后可重新进行复验,但应按加严检验抽样方法进行。如果检验仍不合格,则整批产品判为不合格。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铁路运输行业标准(TB)标准计划
- TB/T3521-2018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钢轨铣磨车
- TB2105-1989 XX型信号选别器
- TB/T2172-1990 铁路钢轨伤损代码
- TB/T3508-2018 铁路道岔转换设备安装技术条件
- TB/T3523.2-2018 交流传动电力机车试验方法第2部分:输入特性试验
- TB/T3010-2001 铁道车辆滚动轴承高碳铬轴承钢订货技术条件
- TB/T1463-2006 机车轮对组装技术条件
- TB/T3503.1-2018 铁路应用空气动力学第1部分:符号与单位
- TB/T3253-2010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绝缘护套
- TB/T2247-1991 机车牵引齿轮磁粉探伤验收条件
- TB/T2787-1997 机车车轴金相显微检验
- TB/T1686-2000 25t电动架车机技术条件
- TB/T2624-2011 重型轨道车车轴型式及基本尺寸
- TB/T3520-2018 铁路大型养路机械钢轨打磨车
- TB/T3558-2020 机车车辆转向架专用量具闸瓦和闸片量具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