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其他行业标准】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1-04 13:28:34
  • CECS207-2006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CECS 207-2006

  • 标准名称: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 标准类别:

    其他行业标准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6-10-08
  • 实施日期:

    2006-11-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12.82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建筑材料和建筑物>>建筑材料>>91.100.30混凝土和混凝土制品
  • 中标分类号:

    建材>>建材产品>>Q13混凝土、集料、灰浆、砂浆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32页
  • 标准价格:

    14.0 元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CECS 207-2006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CECS207-2006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highperformanceconcrete
CECS207:2006
主编单位:清华大学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
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施行日期:2006年11月1日
中国计划出版社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02)建标协字第12号文《关于印发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2002年第一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制定本规程。本规程所指的高性能混凝土是具有混凝土结构所要求的各项力学性能,且具有高工作性、高耐久性和高体积稳定性的混凝土。本规程是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主要内容包括关于高性能混凝土的基本规定,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及验收。
根据国家计委计标[1986]1649号文《关于请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委员会负责组织推荐性工程建设标准试点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现批准发布协会标准《高性能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编号为CECS207:2006,推荐给工程建设设计、施工和使用单位采用。本规程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混凝土结构专业委员会CECS/TC5归口管理,由清华大学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北京海淀区清华大学,邮编100084)负责解释。在使用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资料径寄解释单位。主编单位:清华大学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
参编单位:中建-局
下百灶巩竹子明九匹
中冶集团建筑研究总院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重庆交通大学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
辽宁省建设科学研究院
石家庄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恒建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大连理工大学
主要起草人:冯乃谦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丁建彤
王立久
朋改非
顾晴霞
陈翠红
石云兴
冷发光
郝挺宇
邸小坛
刘福生
杨德斌
张树河
牛全林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2006年10月8日
基本规定
原材料
矿物微细粉
化学外加剂
拌合用水
5配合比设计
一般规定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抗碳化耐久性设计
抗冻害耐久性设计
抗盐害耐久性设计
抗硫酸盐腐蚀耐久性设计
抑制碱-骨料反应有害膨胀
施工及验收
源材料管理
高性能混凝土拌制
闻江能
高性能混凝土浇注
高性能混凝土养护
(2)
(5)
(6)
(8))
6.7质量验收
附录A
混凝土抗除冰盐冻融试验方法
附录B
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试验方法附录C
附录D
附录E
附录F
水泥和混凝土抗硫酸盐腐蚀检测方法碱含量计算方法
砂浆棒法快速检测骨料碱活性
骨料碱-碳酸盐反应活性试验方法(混凝土柱法)
附录G
矿物微细粉抑制碱-硅反应效果检测方法(玻璃砂浆棒法)
本规程用词说明
附:条文说明
1.0.1为了促进高性能混凝土在工程中合理应用,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普通混凝土结构;不适用于轻骨料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水工大体积混凝土和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结构。
1.0.3高性能混凝土应用于建设工程时,除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高性能混凝土highperformanceconcrete采用常规材料和工艺生产,具有混凝土结构所要求的各项力学性能,且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和高体积稳定性的混凝土。
2.0.2混凝土耐久性durabilityofconcrete混凝土在所处工作环境下,长期抵抗内、外部劣化因素的作用,仍能维持其应有结构性能的能力。2.0.3劣化现象degradationphenomenon由内、外部劣化因素引起的混凝土结构性能随时间逐渐降低的现象。
2.0.4外部劣化因素externalworseningfactors导致混凝土和混凝土结构性能降低的外部环境原因。2.0.5内部劣化因素internalworseningfactors导致混凝土和混凝土结构性能降低的内在原因2.0.6容许劣化状态degradationallowance随着混凝土结构性能降低而出现的劣化状态中,尚能满足结构正常使用要求的最低性能状况。2.0.7混凝土工作性workabilityofconcrete混凝土适宜于施工操作、满足施工要求的性能的总称。2.0.8混凝土体积稳定性volumestabilityofconcrete混凝土初凝后,能抵抗收缩或膨胀而保持原有体积的性z.u.y饿凝土刀字任能mechanicalpropertiesotconcrete混凝土强度和受力变形性能的总称。.2
mineralimicro-powders
矿物微细粉
平均粒径不大于10μm、具有潜在水硬性或火山灰活性的矿物质粉体材料。
3基本规定
3.0.1高性能混凝土必须具有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必须满足结构承载和正常使用功能要求。3.0.2高性能混凝土应针对混凝土结构所处环境和预定功能进行耐久性设计。应选用适当的水泥品种、矿物微细粉,以及适当的水胶比,并采用适当的化学外加剂。3.0.3处于多种劣化因素综合作用下的混凝土结构宜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根据混凝土结构所处的环境条件,高性能混凝土应满足下列一种或几种技术要求:
1水胶比不大于0.38;
56d龄期的6h总导电量小于1000C;2
3300次冻融循环后相对动弹性模量大于80%;4胶凝材料抗硫酸盐腐蚀试验的试件15周膨胀率小于0.4%,混凝土最大水胶比不大于0.45;5混凝土中可溶性碱总含量小于3.0kg/m。3.0.4高性能混凝土在脱模后,宜以塑料薄膜覆盖,保持表面潮湿,进行保湿养护。
4原材料
4.1水泥
4.1.1在一般情况下,高性能混凝土不得采用立密水泥。高性能混凝土采用的水泥必须符合下列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1《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344:
3《复合硅酸盐水泥》GB12958;4《中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GB200;
5《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GB748。4.2骨料
4.2.1高性能混凝土采用的细骨料应选择质地坚硬、级配良好的中、粗河砂或人工砂。其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4.2.2配制C60以上强度等级高性能混凝土的粗骨料,应选用级配良好的碎石或碎卵石。岩石的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之比不宜低于1.5,或其压碎值Q。宜小于10%。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5mm。宜采用15~25mm和515mm两级粗骨料配合。
粗骨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应小于10%,且不得混人风化颗和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万法》JG53的规定。4.2.3在一般情况下,不宜采用碱活性骨料。当骨料中含有潜在.5
的碱活性成分时,必须按附录D、附录E的规定检验骨料的碱活性,并采取预防危害的措施。
4.3矿物微细粉
4.3.1矿物微细粉宜采用硅粉、粉煤灰、磨细矿渣粉、天然沸石粉、偏高岭土粉以及其复合微细粉等。4.3.2所选用的矿物微细粉必须对混凝土和钢材无害。4.3.3所选用的矿物微细粉应符合下列标准的质量要求:1《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GBJ146,宜选用I级粉煤灰;当采用Ⅱ级粉煤灰时,应先通过试验证明能达到所要求的性能指标,方可采用:
2《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3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GB/T18046;4《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T18736;5《混凝土与砂浆用天然沸石粉》JG/T3048;6
《天然沸石粉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1124.3.4高性能混凝土中,矿物微细粉等量取代水泥的最大用量宜符合下列要求:
1硅粉不大于10%;粉煤灰不大于30%;磨细矿渣粉不大于40%;天然沸石粉不大于10%;偏高岭土粉不大于15%;复合微细粉不大于40%。
2当粉煤灰超量取代水泥时,超量值不宜大于25%。4.4化学外加剂
4.4.1高性能混凝土中采用的外加剂,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高效减水剂,其减水率不宜低于20%。.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其他行业标准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