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农业行业标准(NY) >>
- NY/T 1114-2006 微生物肥料实验用培养基技术条件

【农业行业标准(NY)】 微生物肥料实验用培养基技术条件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5 00:12:20
- NY/T1114-2006
- 现行
标准号:
NY/T 1114-2006
标准名称:
微生物肥料实验用培养基技术条件
标准类别:
农业行业标准(NY)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6-07-10 -
实施日期:
2006-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15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微生物肥料实验室使用的培养基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微生物肥料产品质量检验、菌种培养与保藏用培养基的制备。 NY/T 1114-2006 微生物肥料实验用培养基技术条件 NY/T1114-2006

部分标准内容:
ICS65.0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1114—2006
微生物肥料实验用培养基技术条件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ulture medium ofmicrobialfertilizer experiment2006-07-10发布
2006-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微生物肥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关大伟、李俊、姜昕、李力、沈德龙、曹凤明、陈慧君。NY/T1114—2006
1范围
微生物肥料实验用培养基技术条件本标准规定了微生物肥料实验室使用的培养基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微生物肥料产品质量检验、菌种培养与保藏用培养基的制备。2规范性引用文件
NY/T1114—2006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524.1—2004肥料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NY527—2002光合细菌菌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培养基medlium
由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代谢、繁殖和保存的营养基质。4培养基制备流程图
称量落解调节—分装灭菌
液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
制备平板或斜面
5培养基选用原则
5.1含有满足所培养的微生物生长必需的营养物质。5.2各种营养物质要有合适的比例和浓度。5.3有合适的pH范围和一定的缓冲pH能力。5.4有一定的氧化还原电位和合适的渗透压。合格检验
不合格
5.5对于特殊用途的培养基,除遵循以上原则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使用
5.5.1在选择培养基中,应加人利于目的微生物生长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化学物质。5.5.2菌种保藏培养基选用原则
5.5.2.1对于产芽孢或孢子的菌种保藏培养基应以易产生芽孢或孢子为原则。5.5.2.2对于自养微生物的菌种保藏培养基应只使用无机盐类,不使用有机物。5.5.2.3对能利用无机氮源的微生物,其菌种保藏培养基中不宜使用有机氮源。1
NY/T1114—2006
5.5.2.4对营养缺陷型微生物,其菌种保藏培养基中应含有该缺陷所需的物质。5.5.2.5对耐某种药物的微生物,其菌种保藏培养基中应含有一定浓度的该种药物。6要求
6.1材料
6.1.1用于配制培养基的化学试剂纯度至少为化学纯。6.1.2试剂出现颜色改变、沉淀、混浊、吸潮结块的现象时,不宜使用。6.1.3天然原材料应质量稳定,未发生霉变、生虫和变质。6.1.4琼脂凝固后应具有良好的透明度。6.2器血
6.2.1配制试剂所用的器皿应洁净。6.2.2盛装培养基的器血应由对微生物无毒害并耐高温的材料制成6.2.3材料需加热溶解时,可选用玻璃容器、糖瓷缸和不锈钢容器等,禁用铜制、铝制和铁制容器。6.3棉塞或硅胶塞
6.3.1不应使用脱脂棉制作棉塞。6.3.2使用棉塞或硅胶塞时,将其长度的2/3塞人容器内。要求松紧适当,紧贴管壁6.3.3灭菌时,棉塞外要加包牛皮纸或耐高温透气塑料薄膜,以防止灭菌时棉塞受潮或进水。6.4培养基配制
6.4.1材料称量
6.4.1.1根据培养基配方,准确称取相应材料的量6.4.1.2当配方中某种成分微量时,可预先将该成分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母液,然后按量加入。母液应低温保存。
6.4.2材料溶解
6.4.2.1不溶于水的组分应在所需的溶剂中溶解后,再加人到培养基中。6.4.2.2非溶性组分(如CaCO),应最后加人6.4.2.3易形成沉淀的组分应分别溶解。6.4.2.4不易溶解的组分应做预处理。加热溶解过程中一旦出现焦化现象时应弃用。6.4.2.5培养基中含有指示剂或有颜色的试剂时,应在培养基pH调节好之后再加人。6.4.3pH测定与调节
6.4.3.1用精密pH试纸或酸度计测定培养基的pH。6.4.3.2培养基的pH用稀酸或稀碱溶液调节。调节过程中不可用酸碱溶液反复调节。6.4.4分装
装人三角瓶的培养基体积不应超过其容量的1/2,装人试管的培养基体积为其容量的1/5~1/4。分装过程中防止培养基粘附在瓶口或管口。6.4.5灭菌
6.4.5.1高压蒸汽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控制的条件为121℃,维持30min。当培养基中含有不耐高温的组分时,可采用115C,维持15min~30ming
6.4.5.2过滤除菌
在无菌条件下,将待除菌溶液经滤膜为≤0.2um的细菌过滤器,达到除菌的目的。适用于易受2
高温破坏、失活的物质的灭菌,如维生素。6.4.5.3干热灭菌
NY/T1114—2006
将待灭菌的器皿,用纸包好或放在特定的容器内,置于烘箱中,在160℃左右保持2h。适用于培养血等玻璃器血的灭菌。
6.4.6平板和斜面的制备
在无菌条件下把冷却至45℃左右的培养基倒人无菌培养血内,平板厚度控制在3mm~5mmg制备的斜面长度不超过试管长度的2/5。6.5培养基合格检验
6.5.1检查固体培养基湿度。培养基冷凝水过多或干爆出现裂痕时,均不能使用。6.5.2随机抽取已灭过菌的培养基放人28℃~30培养箱中培养24h~48h,确定无菌生长后方可使用。
6.6培养基存放
培养基应置于冰箱4℃~8C保存。经过存放的培养基使用前应进行6.5的合格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7微生物肥料常用培养基配方、配制要点和用途微生物肥料带用培养基配方配制要点和用途见附录A。3
NY/T1114—2006
A.1营养琼脂
A.1.1成分
蛋白陈
牛肉膏
氯化钠(NaCI)
蒸馏水
A.1.2配制要点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常用培养基配方
1000ml
将各种成分溶解于蒸馏水中,调节pH,再加琼脂,加热溶化后分装。121C高压灭菌30minA.1.3用途
适用于一般细菌培养和保藏。
A.2芽孢杆菌培养基
A.2.1成分
蛋白陈
牛肉膏
土壤浸出液
蒸馏水
A.2.2配制要点
土壤浸出液:土壤50g,加水200mL,121℃灭菌1h,过滤补水至250mL。其他同A.1.2。
A.2.3用途
适用于芽孢杆菌的保藏。
A.3阿须贝氏Ashby)培养基
A.3.1成分
磷酸二氢钾(KHPO)
硫酸镁(MgSO·7HO)
氯化钠(NaCI)
碳酸钙(CaOO)
甘露醇(CHi4Og)
硫酸钙(CaSO2HO)
蒸馏水
A.3.2配制要点
同A.1.2。
A.3.3用途
用于固氮菌的培养。
A.4根瘤菌培养基YM
A.4.1成分
磷酸氢二钾(K,HPO4·3HO)
硫酸镁(MgSO7H,O)
氧化钠(NaCD)
甘露醇(CHO)
酵母膏
0.5%刚果红溶液
蒸馏水
A.4.2配制要点
1000ml
1000mLWww.bzxZ.net
NY/T1114—2006
将各种营养成分溶解于蒸馏水中,调节PH后,加入刚果红溶液。再加琼脂,加热溶化后分装。121C高压灭菌30min
A.4.3用途
适用于根瘤菌的培养。
A.5根瘤菌培养基Ⅱ
A.5.1成分
酵母粉
甘露醇(CHuO%)
土壤浸出液
蒸馏水
A.5.2配制要点
土壤浸出液:土壤50g,加水200mL,121℃C灭菌1h,过滤补水至200mL其他同A.1.2。
A.5.3用途
适用于根瘤菌的保藏和培养。
A.6硅酸盐细菌培养基
A.6.1成分
薰糖(C2H22O1u)
NY/T1114—2006
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O)
硫酸镁(MSO·7HO)
碳酸钙(CaCOg)
三氟化铁(FeCl*6HhO)
蒸馏水
A.6.2配制要点
1000ml
先将三氯化铁配制成0.5%的溶液,按量加入,其他同A.1.2。A.6.3用途
适用于硅酸盐细菌的培养。
A.7固氨(茎瘤)根瘤菌培养基
A.7.1成分
乳酸钠(CHONa)
磷酸氢二钾(KHPO4·3HO)
磷酸二氢钾(KHPO4)
氧化钠(NaCI)
氯化钙(CaCh)
三氟化铁(FeCl·6HO)
硫酸镁(MgSO.7HO)
薛母膏
蒸馏水
A.7.2配制要点
1000mL
先将三氯化铁配制成0.4%的溶液,按量加人,其他同A.1.2。A.7.3用途
适用于(茎瘤)根瘤菌的培养。
A.8马丁培养基
A.8.1成分
磷酸二氢钾(KHPO)
葡萄糖(CH2OgHO)
硫酸镁(MgSO7H,O)
蛋白陈
1%孟加拉红水溶液
氯霉素
蒸馏水
A.8.2配制要点
1000mL
将营养成分用蒸增水溶解后,按量加人1%孟加拉红水溶液,氟霉素先用少量乙醇溶解后加到培养6
基中。再加琼脂,加热溶化后分装。115℃高压灭菌20min。A.8.3用途
适用于真菌的培养。
A.9高氏合成一号琼脂培养基
A.9.1成分
硝酸钾(KNO)
磷酸氢二钾(K,HPO4-3HO)
硫酸镁(MgSO4·7H.O)
氯化钠(NaCD)
硫酸亚铁(FeSO7HO)
可溶性淀粉(CH10Os)
重铬酸钾(KCrO)
蒸馏水
A.9.2配制要点
1000mL
NY/T 1114--2006
淀粉用少量冷水调成糊状,加热溶解后加人。再加琼脂,加热溶化后分装,121℃高压灭菌30min重铬酸钾配制成溶液,使用时再按量加人到培养基中。A.9.3用途
适用于放线菌的培养。
A.10联合固氮菌培养基
A.10.1成分
D-葡萄糖酸钠(CHiaNaO)
磷酸二氢钾(KH,PO)
磷酸氢二钾(KHPO3H,O)
硫酸镁(MgSO7HO)
薛母膏
氯化钠(NaCD)
氯化钙(CaCh)
三氯化铁(FeCl·6H,O)
钼酸钠(NazMoO.)
蒸馏水
A.10.2配制要点
1000mL
将氯化钙、钼酸钠分别配制成0.2%的溶液,按量加入,其他同A,1.2。A.10.3用途
适用于固氮螺菌的培养。
A.11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A.11.1成分
NY/T1114—2006
马铃薯
葡萄糖(CH2OH,O)
蒸馏水
A.11.2配制要点
1000mL
称取去皮马铃薯200g切块,放人水中煮沸30min,然后用双层纱布过滤取汁,再加首萄糖和琼脂溶化后补足水至1000mL,115℃灭菌20mingA.11.3用途
适用于酵母菌的培养。
A.12麦芽汁琼脂培养基
A.12.1成分
12Brix麦芽汁
A.12.2配制要点
1000mL
将麦芽汁调至12Brix的糖度,调节pH,加人琼脂,加热溶化后分装。115℃C高压灭菌20minA.12.3用途
适用于酵母菌的培养和保藏。
A.13乳酸细菌培养基(MRS)
A.13.1成分
蛋白陈
牛肉膏
酵母膏
柠檬酸氢二铵[(NH)CH.O]
葡萄糖(CHi2HO)
吐温-80
乙酸钠(CHCOONa·3HO)
磷酸氢二钾(KHPO3HO)
硫酸镁(MgSO7HO)
硫酸锰(MnSOHO)
蒸馏水
A.13.2配制要点
1000ml
将各种成分溶解于蒸馏水内,调节pH,再加琼脂,加热溶化后分装。121C高压灭菌20mineA.13.3用途
适用于乳酸菌的培养。
A.14光合细菌培养基I
A.14.1成分
酵母粉
蛋白豚
硫酸镁(MgSO7HO)
氯化钙(CaCh)
蒸馏水
A.14.2配制要点
同A.1.2。
A.14.3用途
适用于光合细菌的培养。
A.15光合细菌培养基Ⅱ
A.15.1成分
氟化钙(CaCh)
乙酸钠(CHCOONa)
氯化钠(NaCI)
生物素
酵母膏
硫胺素
氯化镁(MgClh)
乙二胺四乙酸铁(EDTA-Fe)溶液微量元素溶液
溶液Ⅱ
磷酸二氢钾(KHPO)
磷酸氢二钾(K,HPO·3HO)
蒸馏水
1000mL
将溶液I、溶液Ⅱ分别于121℃高压灭菌15min,冷却后将溶液I、溶液Ⅱ混勺。微量元素溶液: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CiaHaNNa2Og·2HO)硼酸(HBO)
氯化锌(ZnCl)
高钼酸钠(Na2MoO4-2H,O)
氯化铜(CuCh)
硫酸亚铁(FeSO-7H.O)
氯化钴(CoCl·6H,O)
氯化锰(MnCl·4HO)
氯化镍(NiCh-6HO)
亚硒酸钠(NazSeOs)
蒸馏水
乙二胺四乙酸铁(EDTA-Fe)溶液:2.0g
1000mL
NY/T1114—2006
NY/T1114—2006
乙二胺四乙酸钠(EDTA-Naz)
硫酸亚铁(FeSO4·7HO)
蒸馏水
A.15.2配制要点
1000mL
乙二胺四乙酸铁(EDTA-Fe)溶液需要通气过夜,维生素类物质要过滤除菌后按量加人到培养基中。A.15.3用途
适用于光合细菌的培养。
A,16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用于大肠菌群初步发酵)A.16.1成分
蛋白陈
猪胆盐
0.04%溴甲酚紫溶液
蒸馏水
A.16.2配制要点
1000mL
将各种成分溶解于蒸增水内,调节PH,然后加人溴甲酚紫溶液,分装到试管中,并在试管中放人小倒管。115℃高压灭菌15min
A.16.3用途
用于乳糖发醇实验。
A.17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
A.17.1成分
蛋白陈
磷酸氢二钾(KHPO3HO)
2%伊红水溶液
0.65%美蓝水溶液
蒸馏水
A.17.2配制要点
1000mL
将蛋白陈乳糖,磷酸盐溶解于蒸馏水内,调节pH.加人琼脂,加热溶解,分装。115℃高压灭菌15min备用。伊红和美蓝溶液分别在121℃下高压灭菌20min。使用时加人已灭菌的伊红和美蓝溶液,勾,倾注平板。
A.17.3用途
用于大肠菌群的分离培养。
A.18乳糖发酵培养基
A.18.1成分
蛋白藤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1114—2006
微生物肥料实验用培养基技术条件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ulture medium ofmicrobialfertilizer experiment2006-07-10发布
2006-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微生物肥料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关大伟、李俊、姜昕、李力、沈德龙、曹凤明、陈慧君。NY/T1114—2006
1范围
微生物肥料实验用培养基技术条件本标准规定了微生物肥料实验室使用的培养基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微生物肥料产品质量检验、菌种培养与保藏用培养基的制备。2规范性引用文件
NY/T1114—2006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9524.1—2004肥料中粪大肠菌群的测定NY527—2002光合细菌菌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培养基medlium
由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代谢、繁殖和保存的营养基质。4培养基制备流程图
称量落解调节—分装灭菌
液体培养基
固体培养基
制备平板或斜面
5培养基选用原则
5.1含有满足所培养的微生物生长必需的营养物质。5.2各种营养物质要有合适的比例和浓度。5.3有合适的pH范围和一定的缓冲pH能力。5.4有一定的氧化还原电位和合适的渗透压。合格检验
不合格
5.5对于特殊用途的培养基,除遵循以上原则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使用
5.5.1在选择培养基中,应加人利于目的微生物生长而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的化学物质。5.5.2菌种保藏培养基选用原则
5.5.2.1对于产芽孢或孢子的菌种保藏培养基应以易产生芽孢或孢子为原则。5.5.2.2对于自养微生物的菌种保藏培养基应只使用无机盐类,不使用有机物。5.5.2.3对能利用无机氮源的微生物,其菌种保藏培养基中不宜使用有机氮源。1
NY/T1114—2006
5.5.2.4对营养缺陷型微生物,其菌种保藏培养基中应含有该缺陷所需的物质。5.5.2.5对耐某种药物的微生物,其菌种保藏培养基中应含有一定浓度的该种药物。6要求
6.1材料
6.1.1用于配制培养基的化学试剂纯度至少为化学纯。6.1.2试剂出现颜色改变、沉淀、混浊、吸潮结块的现象时,不宜使用。6.1.3天然原材料应质量稳定,未发生霉变、生虫和变质。6.1.4琼脂凝固后应具有良好的透明度。6.2器血
6.2.1配制试剂所用的器皿应洁净。6.2.2盛装培养基的器血应由对微生物无毒害并耐高温的材料制成6.2.3材料需加热溶解时,可选用玻璃容器、糖瓷缸和不锈钢容器等,禁用铜制、铝制和铁制容器。6.3棉塞或硅胶塞
6.3.1不应使用脱脂棉制作棉塞。6.3.2使用棉塞或硅胶塞时,将其长度的2/3塞人容器内。要求松紧适当,紧贴管壁6.3.3灭菌时,棉塞外要加包牛皮纸或耐高温透气塑料薄膜,以防止灭菌时棉塞受潮或进水。6.4培养基配制
6.4.1材料称量
6.4.1.1根据培养基配方,准确称取相应材料的量6.4.1.2当配方中某种成分微量时,可预先将该成分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母液,然后按量加入。母液应低温保存。
6.4.2材料溶解
6.4.2.1不溶于水的组分应在所需的溶剂中溶解后,再加人到培养基中。6.4.2.2非溶性组分(如CaCO),应最后加人6.4.2.3易形成沉淀的组分应分别溶解。6.4.2.4不易溶解的组分应做预处理。加热溶解过程中一旦出现焦化现象时应弃用。6.4.2.5培养基中含有指示剂或有颜色的试剂时,应在培养基pH调节好之后再加人。6.4.3pH测定与调节
6.4.3.1用精密pH试纸或酸度计测定培养基的pH。6.4.3.2培养基的pH用稀酸或稀碱溶液调节。调节过程中不可用酸碱溶液反复调节。6.4.4分装
装人三角瓶的培养基体积不应超过其容量的1/2,装人试管的培养基体积为其容量的1/5~1/4。分装过程中防止培养基粘附在瓶口或管口。6.4.5灭菌
6.4.5.1高压蒸汽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控制的条件为121℃,维持30min。当培养基中含有不耐高温的组分时,可采用115C,维持15min~30ming
6.4.5.2过滤除菌
在无菌条件下,将待除菌溶液经滤膜为≤0.2um的细菌过滤器,达到除菌的目的。适用于易受2
高温破坏、失活的物质的灭菌,如维生素。6.4.5.3干热灭菌
NY/T1114—2006
将待灭菌的器皿,用纸包好或放在特定的容器内,置于烘箱中,在160℃左右保持2h。适用于培养血等玻璃器血的灭菌。
6.4.6平板和斜面的制备
在无菌条件下把冷却至45℃左右的培养基倒人无菌培养血内,平板厚度控制在3mm~5mmg制备的斜面长度不超过试管长度的2/5。6.5培养基合格检验
6.5.1检查固体培养基湿度。培养基冷凝水过多或干爆出现裂痕时,均不能使用。6.5.2随机抽取已灭过菌的培养基放人28℃~30培养箱中培养24h~48h,确定无菌生长后方可使用。
6.6培养基存放
培养基应置于冰箱4℃~8C保存。经过存放的培养基使用前应进行6.5的合格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7微生物肥料常用培养基配方、配制要点和用途微生物肥料带用培养基配方配制要点和用途见附录A。3
NY/T1114—2006
A.1营养琼脂
A.1.1成分
蛋白陈
牛肉膏
氯化钠(NaCI)
蒸馏水
A.1.2配制要点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常用培养基配方
1000ml
将各种成分溶解于蒸馏水中,调节pH,再加琼脂,加热溶化后分装。121C高压灭菌30minA.1.3用途
适用于一般细菌培养和保藏。
A.2芽孢杆菌培养基
A.2.1成分
蛋白陈
牛肉膏
土壤浸出液
蒸馏水
A.2.2配制要点
土壤浸出液:土壤50g,加水200mL,121℃灭菌1h,过滤补水至250mL。其他同A.1.2。
A.2.3用途
适用于芽孢杆菌的保藏。
A.3阿须贝氏Ashby)培养基
A.3.1成分
磷酸二氢钾(KHPO)
硫酸镁(MgSO·7HO)
氯化钠(NaCI)
碳酸钙(CaOO)
甘露醇(CHi4Og)
硫酸钙(CaSO2HO)
蒸馏水
A.3.2配制要点
同A.1.2。
A.3.3用途
用于固氮菌的培养。
A.4根瘤菌培养基YM
A.4.1成分
磷酸氢二钾(K,HPO4·3HO)
硫酸镁(MgSO7H,O)
氧化钠(NaCD)
甘露醇(CHO)
酵母膏
0.5%刚果红溶液
蒸馏水
A.4.2配制要点
1000ml
1000mLWww.bzxZ.net
NY/T1114—2006
将各种营养成分溶解于蒸馏水中,调节PH后,加入刚果红溶液。再加琼脂,加热溶化后分装。121C高压灭菌30min
A.4.3用途
适用于根瘤菌的培养。
A.5根瘤菌培养基Ⅱ
A.5.1成分
酵母粉
甘露醇(CHuO%)
土壤浸出液
蒸馏水
A.5.2配制要点
土壤浸出液:土壤50g,加水200mL,121℃C灭菌1h,过滤补水至200mL其他同A.1.2。
A.5.3用途
适用于根瘤菌的保藏和培养。
A.6硅酸盐细菌培养基
A.6.1成分
薰糖(C2H22O1u)
NY/T1114—2006
磷酸氢二钠(Na2HPO4-12H,O)
硫酸镁(MSO·7HO)
碳酸钙(CaCOg)
三氟化铁(FeCl*6HhO)
蒸馏水
A.6.2配制要点
1000ml
先将三氯化铁配制成0.5%的溶液,按量加入,其他同A.1.2。A.6.3用途
适用于硅酸盐细菌的培养。
A.7固氨(茎瘤)根瘤菌培养基
A.7.1成分
乳酸钠(CHONa)
磷酸氢二钾(KHPO4·3HO)
磷酸二氢钾(KHPO4)
氧化钠(NaCI)
氯化钙(CaCh)
三氟化铁(FeCl·6HO)
硫酸镁(MgSO.7HO)
薛母膏
蒸馏水
A.7.2配制要点
1000mL
先将三氯化铁配制成0.4%的溶液,按量加人,其他同A.1.2。A.7.3用途
适用于(茎瘤)根瘤菌的培养。
A.8马丁培养基
A.8.1成分
磷酸二氢钾(KHPO)
葡萄糖(CH2OgHO)
硫酸镁(MgSO7H,O)
蛋白陈
1%孟加拉红水溶液
氯霉素
蒸馏水
A.8.2配制要点
1000mL
将营养成分用蒸增水溶解后,按量加人1%孟加拉红水溶液,氟霉素先用少量乙醇溶解后加到培养6
基中。再加琼脂,加热溶化后分装。115℃高压灭菌20min。A.8.3用途
适用于真菌的培养。
A.9高氏合成一号琼脂培养基
A.9.1成分
硝酸钾(KNO)
磷酸氢二钾(K,HPO4-3HO)
硫酸镁(MgSO4·7H.O)
氯化钠(NaCD)
硫酸亚铁(FeSO7HO)
可溶性淀粉(CH10Os)
重铬酸钾(KCrO)
蒸馏水
A.9.2配制要点
1000mL
NY/T 1114--2006
淀粉用少量冷水调成糊状,加热溶解后加人。再加琼脂,加热溶化后分装,121℃高压灭菌30min重铬酸钾配制成溶液,使用时再按量加人到培养基中。A.9.3用途
适用于放线菌的培养。
A.10联合固氮菌培养基
A.10.1成分
D-葡萄糖酸钠(CHiaNaO)
磷酸二氢钾(KH,PO)
磷酸氢二钾(KHPO3H,O)
硫酸镁(MgSO7HO)
薛母膏
氯化钠(NaCD)
氯化钙(CaCh)
三氯化铁(FeCl·6H,O)
钼酸钠(NazMoO.)
蒸馏水
A.10.2配制要点
1000mL
将氯化钙、钼酸钠分别配制成0.2%的溶液,按量加入,其他同A,1.2。A.10.3用途
适用于固氮螺菌的培养。
A.11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
A.11.1成分
NY/T1114—2006
马铃薯
葡萄糖(CH2OH,O)
蒸馏水
A.11.2配制要点
1000mL
称取去皮马铃薯200g切块,放人水中煮沸30min,然后用双层纱布过滤取汁,再加首萄糖和琼脂溶化后补足水至1000mL,115℃灭菌20mingA.11.3用途
适用于酵母菌的培养。
A.12麦芽汁琼脂培养基
A.12.1成分
12Brix麦芽汁
A.12.2配制要点
1000mL
将麦芽汁调至12Brix的糖度,调节pH,加人琼脂,加热溶化后分装。115℃C高压灭菌20minA.12.3用途
适用于酵母菌的培养和保藏。
A.13乳酸细菌培养基(MRS)
A.13.1成分
蛋白陈
牛肉膏
酵母膏
柠檬酸氢二铵[(NH)CH.O]
葡萄糖(CHi2HO)
吐温-80
乙酸钠(CHCOONa·3HO)
磷酸氢二钾(KHPO3HO)
硫酸镁(MgSO7HO)
硫酸锰(MnSOHO)
蒸馏水
A.13.2配制要点
1000ml
将各种成分溶解于蒸馏水内,调节pH,再加琼脂,加热溶化后分装。121C高压灭菌20mineA.13.3用途
适用于乳酸菌的培养。
A.14光合细菌培养基I
A.14.1成分
酵母粉
蛋白豚
硫酸镁(MgSO7HO)
氯化钙(CaCh)
蒸馏水
A.14.2配制要点
同A.1.2。
A.14.3用途
适用于光合细菌的培养。
A.15光合细菌培养基Ⅱ
A.15.1成分
氟化钙(CaCh)
乙酸钠(CHCOONa)
氯化钠(NaCI)
生物素
酵母膏
硫胺素
氯化镁(MgClh)
乙二胺四乙酸铁(EDTA-Fe)溶液微量元素溶液
溶液Ⅱ
磷酸二氢钾(KHPO)
磷酸氢二钾(K,HPO·3HO)
蒸馏水
1000mL
将溶液I、溶液Ⅱ分别于121℃高压灭菌15min,冷却后将溶液I、溶液Ⅱ混勺。微量元素溶液: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CiaHaNNa2Og·2HO)硼酸(HBO)
氯化锌(ZnCl)
高钼酸钠(Na2MoO4-2H,O)
氯化铜(CuCh)
硫酸亚铁(FeSO-7H.O)
氯化钴(CoCl·6H,O)
氯化锰(MnCl·4HO)
氯化镍(NiCh-6HO)
亚硒酸钠(NazSeOs)
蒸馏水
乙二胺四乙酸铁(EDTA-Fe)溶液:2.0g
1000mL
NY/T1114—2006
NY/T1114—2006
乙二胺四乙酸钠(EDTA-Naz)
硫酸亚铁(FeSO4·7HO)
蒸馏水
A.15.2配制要点
1000mL
乙二胺四乙酸铁(EDTA-Fe)溶液需要通气过夜,维生素类物质要过滤除菌后按量加人到培养基中。A.15.3用途
适用于光合细菌的培养。
A,16乳糖胆盐发酵培养基(用于大肠菌群初步发酵)A.16.1成分
蛋白陈
猪胆盐
0.04%溴甲酚紫溶液
蒸馏水
A.16.2配制要点
1000mL
将各种成分溶解于蒸增水内,调节PH,然后加人溴甲酚紫溶液,分装到试管中,并在试管中放人小倒管。115℃高压灭菌15min
A.16.3用途
用于乳糖发醇实验。
A.17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
A.17.1成分
蛋白陈
磷酸氢二钾(KHPO3HO)
2%伊红水溶液
0.65%美蓝水溶液
蒸馏水
A.17.2配制要点
1000mL
将蛋白陈乳糖,磷酸盐溶解于蒸馏水内,调节pH.加人琼脂,加热溶解,分装。115℃高压灭菌15min备用。伊红和美蓝溶液分别在121℃下高压灭菌20min。使用时加人已灭菌的伊红和美蓝溶液,勾,倾注平板。
A.17.3用途
用于大肠菌群的分离培养。
A.18乳糖发酵培养基
A.18.1成分
蛋白藤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农业行业标准(NY)标准计划
- NY/T3100-2017 马铃薯主食产品 分类和术语
- NY/T3102-2017 枇杷贮藏技术规范
- NY/T1119-2012 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
- NY/T1860.22-2010 农药理化性质测定试验导则 第22部分:溶解度
- NY/T797-2004 硅肥
- NY/T1421-2007 饲料级双乙酸钠
- NY/T3033-2016 农产品等级规格 蓝莓
- NY/T745-2012 绿色食品 根菜类蔬菜
- NY/T3011-2016 芒果等级规格
- NY/T3095-2017 加工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试验准则
- NY/T1550-2007 风送高射程喷雾机
- NY/T3052-2016 舍饲肉羊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 NY/T424-2000 绿色食品 鲜桃
- NY/T2272-2012 土壤调理剂 钙、镁、硅含量的测定
- NY/T3012-2016 咖啡及制品中葫芦巴碱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