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农业行业标准(NY) >>
- NY/T 1118-2006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

【农业行业标准(NY)】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5 00:09:12
- NY/T1118-2006
- 现行
标准号:
NY/T 1118-2006
标准名称: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
标准类别:
农业行业标准(NY)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6-07-10 -
实施日期:
2006-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34 M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测土配方施肥中土样采集、田间基本情况调查、土样分析、确定肥料养分施用量方法、配方设计、施用量、氮肥追施量确定方法和施肥建议通知单。本标准适用于不同土壤和不同作物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操作。 NY/T 1118-2006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 NY/T1118-2006

部分标准内容:
ICS65.080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1118—2006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balanced fertilization by soil testing2006-07-10发布
2006-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本标准中附录A、附录B和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湖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德才、徐能海、鲁明星、罗颖、李剑夫、刘涛。NY/T1118—2006
1范围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
NY/T1118—2006
本标准规定了测土配方施肥中土样采集,田间基本情况调查,土样分析、确定肥料养分施用量方法、配方设计、施用量、氮肥追施量确定方法和施肥建议通知单。本标准适用于不同土壤和不同作物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操作。2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本标准。GB15063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GB18877有机一无机复混肥料
GB/T6274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术语NY/T53土壤全氨测定法
NY/T85
土填有机质测定
重铬酸钾滴定法
NY/T148
NY/T149
NY/T496
土壤有效耐测定
沸水浸提姜黄素比色法
土壤有效磷测定
钼锦抗比色法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112
配方肥料
3术语和定义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Technical of balanced fertilization by soil testing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能力、肥料效应和农业生产要求,在施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产前提出所需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索肥料的适量适时适法施用的科学施肥技术4土样采集
4.1采样分区
按四级分区法进行采样。乡(镇、场)为一级分区,行政村为二级分区,耕地类型为三级分区,地块片为四级分区,一个四级分区为一个具体的采样分区,并建立分区档案。4.2采样周期
同一采样点区域,每隔两年或三年采一次土样。4.3取样重量
一个土样取0.5kg~1kg
4.4土样标签
标签内容包括野外编号、取样地点(县、乡镇、村、组)、经度、纬度、地块名、耕地类型、耕种制度、取样深度、取样人和取样日期。
4.5取样工具
方铁锹、小刀、直尺、取土钻和土样袋。如需检测土壤铁等微量元素项目,用不锈钢、木质、塑料工1
NY/T1118—2006
4.6取样时间
在作物施肥前取样。
4.7取样数量
二个四级分区采集一个土样
4.8取样选点
任一四级分区内,接\蛇形”或梅花形”选择有代表性的5一10点为取样点。对穴、条施田块应避开施肥沟,穴。这5个~10个点的土样混合,即为代表该区采集的土样4.9土样挖取
4.9.1嵌刀法挖取土条
预先用挖成一个未受破坏,深15cm~20cm的垂直剖面,再用缺垂直向下挖取敏面宽度,2cm厚度的垂直土片(土片留在傲面上),平放和土片,用刀和尺,切削土片留取宽2cm、厚2cm、长(自上而下)15cm~20cm的柜形土条。如此挖取各取样点土条依次装人已标明的土样袋中。对不便挖取土片的取样点,土片可能散落坑中,则将散落于坑中的土粒(块)大致混勾,取100g200g土装人袋中。4.9.2土钻法钻取土条
用内径2cm的取土钻,一个取样点,预先1次~2次钻取土条弃去,最后小心钻取所需深度的土条装人袋中。
田间基本情况调查
主要调查记录所取样田(地)块所种植作物、产量水平和施肥水平等内容。调查表样参见附录A。6土样分析
6.1土样处理
6.1.1土样风干选择通风条件较好,干净整洁的室内自然风干土样。6.1.2土样登记土样风干时,进行样品登记。6.1.3试样制备
按四分法留取200g~300g的土于干净的牛皮纸或塑料板上,剔除植株残体,石块等侵人体或新生体,用木锤、木棍(塑料棍)或研钵碾、锤、磨细土样并按规格全部过筛,即为试样。6.2试样分析
6.2.1分析项目
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所需项目。
6.2.2分析方法
6.2.2.1土填有机质测定重铬酸钾滴定法按NY/T85规定方法进行,
6.2.2.2土壤有效磷测定钼梯抗比色法中性和石灰性土壤用碳酸氢钠浸提,酸性土壤用氟化铵-盐酸浸提。具体按NY/T149规定方法进行。
3土壤有效硼测定沸水浸提-姜黄素比色法6.2.2.3
按NY/T148规定方法进行,
6.2.2.4土填全氮测定
按NY/T53规定方法进行。
6.2.2.5其他项目测定
NY/T1118—2006
其他项目测定如有相关国标、行标,则按国标、行标分析:如没有相关国标、行标,则按相关土壤分析技术规范分析。
7确定肥料养分施用量方法
7.1养分丰缺指标法
应用某一区域土壤养分测定结果,对照所分析确定该区域的土壤养分丰缺评判指标和不同土壤养分丰缺级别下的各主要种植作物到达一定产量所需施用肥料养分施用量指标,确定肥料养分施用量。具体操作方法参见附录B。
7.2目标产量法
根据作物产量的构成由土壤和肥料两方面供给养分的原理计算肥料养分施用量。7.2.1养分平衡法
根据作物带走养分量和以土壤养分测定值计算出的土壤养分供应量,确定肥料养分施用量。肥料养分施用量按式(1)计算:
式中:
Y=XXM-SX0.15XT
Y某肥料养分施用量,kg/宙;
X作物单位产量某养分吸收量,kg/100kg;M一目标产量,100kg/亩;
一土壤某养分含量测定值,mg/kg;T—校正系数(土填养分利用率):F
某肥料养分当季利用率。
7.2.2地力差减法
根据目标产量和不施肥的空白田产量带走的养分量,确定肥料养分施用量。肥料养分施用量按式(2)计算:
式中:
Y一某肥料养分施用量,kg/宙:Y=XX(M-K)
X作物单位产量某养分吸收量,kg/100kg;M——目标产量,100kg/亩;
K一不施任何肥的空自田产量,100kg/审:F一某肥料养分当季利用率。
7.3肥料效应函数法
通过某区域某作物反复的田间肥效试验,得到该区域该作物产量与肥料养分施肥量的函数关系式,从而确定相关肥料养分施用量。8配方肥料配方设计和配方肥料施用量、氮肥追施量确定方法8.1肥料养分配方设计方法
8.1.1配方肥料总养分的确定
根据取样区城内实际情况确定配方肥料的总养分,配方肥料的总养分不低于25%。一个配方系列的各个配方的总养分应一致。
NY/T 11182006
8.1.2配方肥料中氨含量的确定
在一个配方系列中,各配方中氮的含量应基本一致。按配方肥料中氮含量占配方肥料总养分的30%~60%确定配方肥料中的氮含量。8.1.3配方肥料中磷,钾含量的确定8.1.3.1计算磷钾比值
根据7所确定的某区域所种植各主要作物的若干组氮、磷、钾养分施用量,计算各组的磷、钾养分施用量的磷钾比值(P2Os/KO比值,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即B。8.1.3.2计算比差对差异
升序排列B,数据,由小到大分别用B1B2B表示。由小到大相邻两个比值为一个比差对。设这些比差对的两个比值由小到大分别为B:和B:+1(≥1,为自然数)。按式(3)计算这些比差对的差异(V),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8.1.3.3筛选保留差异较大的比差对B;+-B×100%
若V≥10%,则该比差对于以保留:若<10%,则不予保留。若最后只剩下1个~5个比差对,则可不再进行取舍:若还有5个以上比差对,则逐步舍去差异相对较小的比差对,直至剩下5个比差对为宜。
8.1.3.4确定比值分段值和系列配方编号根据8.1.3.3所筛选保留的比差对按式(4)计算分段值(D)。将升序排列后的磷钾比值最少分为1段,最多分为6段。
D,=(B+B:+)2
(21,为自然数;=1,2.3.4,5)
D,和D,和D,和D.和D5的所有比值为第6段比值,设计6号配方肥料的配方。8.1.3.5确定配方的磷钾比值(L)计算8.1.3.4中各比值段中所有比值的加权平均值(L),按式(5)计算保留两位小数:L,-BnSu+BS2++Bmsm
S+ S2 +..+ Sin
式中:
j=1,2.3.4,5.6,对应6个比值段和6个肥料养分配方:n为自然数L,一一表示第个比值段中所有比值的平均值(保留两位小数)。B。一表示第1个比值段中的第n个比值。Sm一表示第j个比值段中的第n个比值所对应的作物种植面积。8.1.3.6配方中磷、钾养分含量按式(6)、式(7)计算P(PO%)=(Z-N)×
K(K0%)=(Z-M)X
(4)
式中:
=12,3.4,5.6对应6个肥料养分配方;P
表示第号肥料养分配方中磷的百分含量(PO,%),取整数:K,表示第号肥料养分配方中钾的百分含量(K.O%),取整数;N一表示第号肥料养分配方中氮的百分含量(N%),取整数:L与8.2.4.3.6中的L相同:
一肥料养分配方的总养分,取整数。8.2确定配方肥料施用量
8.2.1选用适宜配方型号的配方肥料NY/T1118—2006
用8.1.3.1所得的某磷钾比值与8.1.3.4所确定的分段值D,比较,选用该磷钾比值所处比值段所对应配方的配方肥料。
8.2.2配方肥料用量(M,)计算8.2.2.1不施或少施有机肥情况下的配方肥料用量计算在年亩有机肥投人量(以农家肥鲜重计)不超过2000kg的情况下,按式(8)计算:Me+Mkyx12
式中:
j=1,2,3,4,5,6,对应6个肥料养分配方;表示应用号配方肥料的用量,kz/亩,取整数;M
一分别表示所确定应施用的磷(P2Os)和钾(KO)养分用量,kg/亩:PK
一分别为所选用号配方肥料中磷(PO)和钾(KO)含量。8.2.2.2有机肥施用较多情况下的配方肥料用量(M)计算在年亩有机肥投人量(以农家肥鲜重计)2000kg以上的情况下,按式(9)计算:(禁+)×号×(1-W-2.000×10%)M=(
P+K)
式中:W为施用有机肥的实物量,kg/亩。其他同8.2.2.1。8.3确定氮肥追施量(R,)计算8.3.1不施或少施有机肥情况下的氮素肥料追施量计算在年亩有机肥投人量(以农家肥鲜重计)不超过2000kg的情况下,按式(10)计算:R=(MN-MXN)/RN
式中:
j=1,2.3.4,5.6.对应6个肥料养分配方;R,
表示施用号配方肥料M(kg)后,应追施的氮素肥料用量,kg/亩,取整数;表示所确定应施用的氮(N)养分用量,kg/亩:表示应用号配方肥料的用量,k/宙;N,—表示应用号配方肥料中氮(N)的含量:RN
氮素肥料中氮(N)含量。
8.3.2有机肥施用较多情况下的氮素肥料追施量计算在年亩有机肥投人量(以农家肥鲜重计)2000kg以上的情况下,按式(11)计算:R,=(Mn-M×N,)××(1-W=2000×5%)R
NY/T11182006
式中:W为施用有机肥的实物量(kg)。其他同8.3.1。9施肥建议通知单
将土壤养分测试与评价结果,推荐施用的肥料,用量与施用方法等编排成施肥建议通知单。通知单样式参见附录C。
取样地点
耕地类型
土壤类型
土壤质地
排灌条件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测土配方施肥取样田间基本情况调查表村
砂土砂壤土
能髓排
能灌难排
地块名农户名
作物产量
产量/养分总量平均
肥料养分
含量(%)
碳酸铵
野外编号
代表面积(667m2)
土种名称
壤质黏土黏土
难灌能排
地面坡度、
难灌排无灌激
无排水
取样日期
耕地地形
成土母质wwW.bzxz.Net
NY/T1118—2006
年月日
丘酸山地
0~5%5°~10°10~1515°~25°
自流排髓
取样人
常年种植作物、产量、施用肥料与用量(kg/亩)磷肥
磷酸一铵
磷酸二铵
氯化钾
硫酸钾
配方肥
氨(%)磷(%(%)
注1一个土样一张表。每个土样取5个~10个地块样点,相应调查5个~10个农户:同一取样代表区域的各样点的耕作制度和作物等基本上相同。
NY/T1118—2006
B.1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
B.1.1历史资料收集整理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养分丰缺指标法确定肥料养分施用量方法收集整理区域内以往王壤普查,耕地王壤肥力监测、土塘拍样调查测试、土壤普查养分含量分级指标、耕地分等定级标准、田间肥效试验、作物需肥特性等资料。B.1.2现有取样田间基本情况调查资料与土壤测试资料整理将每一土样的田间基本情况调查结果和土样测定结果按分区统一编码后依次归类汇总于表B.1。统一编码按“年度代码四位+县市代码三位+乡镇代码两位+行政村代码两位十耕地类型代码一位+作物代码两位”编制。
表B.1土壤测试与田间调查结果汇总表年度
乡镇村组
耕地田地 耕地
类型块片面积 编码
注:单位为亩(666.7m2)mg/kg,%,kg/宙B.1.3数据资料分析
施肥量
对B.1.2汇总的数据进行统计、回归、相关性分析,得出样本数据区域内各作物现时施肥水平下,各施用肥料养分的平均较高施用量、中等施用量和较低施用量,各主要土壤养分的平均较高含量,中等含量和较低含量。
B.2确定土壤养分丰缺评判指标
B.2.1评判级别与分级指标值
采用三级制评判方法,将土壤养分含量分为三个丰缺级别,即严重缺乏、缺乏和不缺乏。相邻级别间的中间值为分级指标值。在“严重缺乏”和“缺乏”之间所确定的分级指标值用“F”表示,在“缺乏”和“不缺乏”之间所确定的分级指标值用F2\表示。土壤养分测试含量不大于F的为“严重缺乏”,大于F和不大于F的为“缺芝大于的为“不缺芝”。B.2.2确定指标值
根据B.1.3数据分析结果,参考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方法和肥效试验结果等资料,确定样本数据区域内土壤养分丰缺评判的分级指标值。B.3确定肥料养分施用量指标
根据B.1.3数据分析结果,参考样本数据区域内相关的肥效试验、种植作物的需肥特性和产量水平等信息资料,确定区域内各主要作物不同土养分丰缺级别下的各主要施用肥料养分施用量指标。B.4指标应用时效与更新
指标在区域内没有更新和(或)补充相关的土壤、肥料、作物和产量等信息数据的情况下,可一直沿8
用。否则,应更新确定指标。
B.5确定肥料养分施用量
NY/T1118—2006
应用区域内某一四级分区的单个土样测试值或某一三级分区内2个或2个以上土样测试值的平均值,对照所属区域内所确定的土壤养分丰缺评判指标和肥料养分用施用量指标,确定该四级分区或三级分区内耕地土壤所种植作物所需施用的肥料养分施用量。NY/T1118—2006
日期:
年月日
地点:xx县*×镇xx村(x×地块或户)土壤测试与土壤养分评价结果
测试项目
平均含量
养分评价
测试项目
平均含量
养分评价
碱解氮
(mg/kg)
碱解氮
(mg/kg)
施肥建议(技术人户到田)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测土配方施肥通知单(样式)
测土配方施肥通知单
有效磷
(mg/kg)
有效磷
(mg/kg)
推荐施用肥料
XXXX×X配方肥料
速效钾
(mg/kg)
速效钾
(mg/kg)
有机质
有机质
肥料用量
有效锌
(mg/kg)
有效锌
(rmg/kg)
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CPS
编号:××××X×
(mg/kg)
有效确
(mg/kg)
随肥方法
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
单位:kg/宙
1.有机肥的施用:春播田或秋播田亩施农家肥应不少于2000kg,或用富余楷轩每亩250kg翻压或早作盖草还田等:
2,肥料用量是按各村(或地块片,组)中等肥力水平确定的,如是高肥力水平的田块(好田),可按推荐施用肥料的用量少施10%,差田则多施10%:3.微肥的施用:水稻、小麦、玉米、根辈叶蔬菜等作物(特别是低湖冷浸烂泥田)以施锌肥为主,棉花、油菜、瓜果菜,果树等作物以施硼肥为主。硼、锌皆缺乏的,则硼,锌微肥配合施用。视缺乏程度由底施锌肥1kg~1.5kg、硼肥0.5kg~1kg。或用0.2%肥液喷施2次~4次。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1118—2006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balanced fertilization by soil testing2006-07-10发布
2006-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本标准中附录A、附录B和附录C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湖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德才、徐能海、鲁明星、罗颖、李剑夫、刘涛。NY/T1118—2006
1范围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
NY/T1118—2006
本标准规定了测土配方施肥中土样采集,田间基本情况调查,土样分析、确定肥料养分施用量方法、配方设计、施用量、氮肥追施量确定方法和施肥建议通知单。本标准适用于不同土壤和不同作物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操作。2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本标准。GB15063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GB18877有机一无机复混肥料
GB/T6274肥料和土壤调理剂术语NY/T53土壤全氨测定法
NY/T85
土填有机质测定
重铬酸钾滴定法
NY/T148
NY/T149
NY/T496
土壤有效耐测定
沸水浸提姜黄素比色法
土壤有效磷测定
钼锦抗比色法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1112
配方肥料
3术语和定义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Technical of balanced fertilization by soil testing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能力、肥料效应和农业生产要求,在施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产前提出所需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索肥料的适量适时适法施用的科学施肥技术4土样采集
4.1采样分区
按四级分区法进行采样。乡(镇、场)为一级分区,行政村为二级分区,耕地类型为三级分区,地块片为四级分区,一个四级分区为一个具体的采样分区,并建立分区档案。4.2采样周期
同一采样点区域,每隔两年或三年采一次土样。4.3取样重量
一个土样取0.5kg~1kg
4.4土样标签
标签内容包括野外编号、取样地点(县、乡镇、村、组)、经度、纬度、地块名、耕地类型、耕种制度、取样深度、取样人和取样日期。
4.5取样工具
方铁锹、小刀、直尺、取土钻和土样袋。如需检测土壤铁等微量元素项目,用不锈钢、木质、塑料工1
NY/T1118—2006
4.6取样时间
在作物施肥前取样。
4.7取样数量
二个四级分区采集一个土样
4.8取样选点
任一四级分区内,接\蛇形”或梅花形”选择有代表性的5一10点为取样点。对穴、条施田块应避开施肥沟,穴。这5个~10个点的土样混合,即为代表该区采集的土样4.9土样挖取
4.9.1嵌刀法挖取土条
预先用挖成一个未受破坏,深15cm~20cm的垂直剖面,再用缺垂直向下挖取敏面宽度,2cm厚度的垂直土片(土片留在傲面上),平放和土片,用刀和尺,切削土片留取宽2cm、厚2cm、长(自上而下)15cm~20cm的柜形土条。如此挖取各取样点土条依次装人已标明的土样袋中。对不便挖取土片的取样点,土片可能散落坑中,则将散落于坑中的土粒(块)大致混勾,取100g200g土装人袋中。4.9.2土钻法钻取土条
用内径2cm的取土钻,一个取样点,预先1次~2次钻取土条弃去,最后小心钻取所需深度的土条装人袋中。
田间基本情况调查
主要调查记录所取样田(地)块所种植作物、产量水平和施肥水平等内容。调查表样参见附录A。6土样分析
6.1土样处理
6.1.1土样风干选择通风条件较好,干净整洁的室内自然风干土样。6.1.2土样登记土样风干时,进行样品登记。6.1.3试样制备
按四分法留取200g~300g的土于干净的牛皮纸或塑料板上,剔除植株残体,石块等侵人体或新生体,用木锤、木棍(塑料棍)或研钵碾、锤、磨细土样并按规格全部过筛,即为试样。6.2试样分析
6.2.1分析项目
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所需项目。
6.2.2分析方法
6.2.2.1土填有机质测定重铬酸钾滴定法按NY/T85规定方法进行,
6.2.2.2土壤有效磷测定钼梯抗比色法中性和石灰性土壤用碳酸氢钠浸提,酸性土壤用氟化铵-盐酸浸提。具体按NY/T149规定方法进行。
3土壤有效硼测定沸水浸提-姜黄素比色法6.2.2.3
按NY/T148规定方法进行,
6.2.2.4土填全氮测定
按NY/T53规定方法进行。
6.2.2.5其他项目测定
NY/T1118—2006
其他项目测定如有相关国标、行标,则按国标、行标分析:如没有相关国标、行标,则按相关土壤分析技术规范分析。
7确定肥料养分施用量方法
7.1养分丰缺指标法
应用某一区域土壤养分测定结果,对照所分析确定该区域的土壤养分丰缺评判指标和不同土壤养分丰缺级别下的各主要种植作物到达一定产量所需施用肥料养分施用量指标,确定肥料养分施用量。具体操作方法参见附录B。
7.2目标产量法
根据作物产量的构成由土壤和肥料两方面供给养分的原理计算肥料养分施用量。7.2.1养分平衡法
根据作物带走养分量和以土壤养分测定值计算出的土壤养分供应量,确定肥料养分施用量。肥料养分施用量按式(1)计算:
式中:
Y=XXM-SX0.15XT
Y某肥料养分施用量,kg/宙;
X作物单位产量某养分吸收量,kg/100kg;M一目标产量,100kg/亩;
一土壤某养分含量测定值,mg/kg;T—校正系数(土填养分利用率):F
某肥料养分当季利用率。
7.2.2地力差减法
根据目标产量和不施肥的空白田产量带走的养分量,确定肥料养分施用量。肥料养分施用量按式(2)计算:
式中:
Y一某肥料养分施用量,kg/宙:Y=XX(M-K)
X作物单位产量某养分吸收量,kg/100kg;M——目标产量,100kg/亩;
K一不施任何肥的空自田产量,100kg/审:F一某肥料养分当季利用率。
7.3肥料效应函数法
通过某区域某作物反复的田间肥效试验,得到该区域该作物产量与肥料养分施肥量的函数关系式,从而确定相关肥料养分施用量。8配方肥料配方设计和配方肥料施用量、氮肥追施量确定方法8.1肥料养分配方设计方法
8.1.1配方肥料总养分的确定
根据取样区城内实际情况确定配方肥料的总养分,配方肥料的总养分不低于25%。一个配方系列的各个配方的总养分应一致。
NY/T 11182006
8.1.2配方肥料中氨含量的确定
在一个配方系列中,各配方中氮的含量应基本一致。按配方肥料中氮含量占配方肥料总养分的30%~60%确定配方肥料中的氮含量。8.1.3配方肥料中磷,钾含量的确定8.1.3.1计算磷钾比值
根据7所确定的某区域所种植各主要作物的若干组氮、磷、钾养分施用量,计算各组的磷、钾养分施用量的磷钾比值(P2Os/KO比值,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即B。8.1.3.2计算比差对差异
升序排列B,数据,由小到大分别用B1B2B表示。由小到大相邻两个比值为一个比差对。设这些比差对的两个比值由小到大分别为B:和B:+1(≥1,为自然数)。按式(3)计算这些比差对的差异(V),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8.1.3.3筛选保留差异较大的比差对B;+-B×100%
若V≥10%,则该比差对于以保留:若<10%,则不予保留。若最后只剩下1个~5个比差对,则可不再进行取舍:若还有5个以上比差对,则逐步舍去差异相对较小的比差对,直至剩下5个比差对为宜。
8.1.3.4确定比值分段值和系列配方编号根据8.1.3.3所筛选保留的比差对按式(4)计算分段值(D)。将升序排列后的磷钾比值最少分为1段,最多分为6段。
D,=(B+B:+)2
(21,为自然数;=1,2.3.4,5)
S+ S2 +..+ Sin
式中:
j=1,2.3.4,5.6,对应6个比值段和6个肥料养分配方:n为自然数L,一一表示第个比值段中所有比值的平均值(保留两位小数)。B。一表示第1个比值段中的第n个比值。Sm一表示第j个比值段中的第n个比值所对应的作物种植面积。8.1.3.6配方中磷、钾养分含量按式(6)、式(7)计算P(PO%)=(Z-N)×
K(K0%)=(Z-M)X
(4)
式中:
=12,3.4,5.6对应6个肥料养分配方;P
表示第号肥料养分配方中磷的百分含量(PO,%),取整数:K,表示第号肥料养分配方中钾的百分含量(K.O%),取整数;N一表示第号肥料养分配方中氮的百分含量(N%),取整数:L与8.2.4.3.6中的L相同:
一肥料养分配方的总养分,取整数。8.2确定配方肥料施用量
8.2.1选用适宜配方型号的配方肥料NY/T1118—2006
用8.1.3.1所得的某磷钾比值与8.1.3.4所确定的分段值D,比较,选用该磷钾比值所处比值段所对应配方的配方肥料。
8.2.2配方肥料用量(M,)计算8.2.2.1不施或少施有机肥情况下的配方肥料用量计算在年亩有机肥投人量(以农家肥鲜重计)不超过2000kg的情况下,按式(8)计算:Me+Mkyx12
式中:
j=1,2,3,4,5,6,对应6个肥料养分配方;表示应用号配方肥料的用量,kz/亩,取整数;M
一分别表示所确定应施用的磷(P2Os)和钾(KO)养分用量,kg/亩:PK
一分别为所选用号配方肥料中磷(PO)和钾(KO)含量。8.2.2.2有机肥施用较多情况下的配方肥料用量(M)计算在年亩有机肥投人量(以农家肥鲜重计)2000kg以上的情况下,按式(9)计算:(禁+)×号×(1-W-2.000×10%)M=(
P+K)
式中:W为施用有机肥的实物量,kg/亩。其他同8.2.2.1。8.3确定氮肥追施量(R,)计算8.3.1不施或少施有机肥情况下的氮素肥料追施量计算在年亩有机肥投人量(以农家肥鲜重计)不超过2000kg的情况下,按式(10)计算:R=(MN-MXN)/RN
式中:
j=1,2.3.4,5.6.对应6个肥料养分配方;R,
表示施用号配方肥料M(kg)后,应追施的氮素肥料用量,kg/亩,取整数;表示所确定应施用的氮(N)养分用量,kg/亩:表示应用号配方肥料的用量,k/宙;N,—表示应用号配方肥料中氮(N)的含量:RN
氮素肥料中氮(N)含量。
8.3.2有机肥施用较多情况下的氮素肥料追施量计算在年亩有机肥投人量(以农家肥鲜重计)2000kg以上的情况下,按式(11)计算:R,=(Mn-M×N,)××(1-W=2000×5%)R
NY/T11182006
式中:W为施用有机肥的实物量(kg)。其他同8.3.1。9施肥建议通知单
将土壤养分测试与评价结果,推荐施用的肥料,用量与施用方法等编排成施肥建议通知单。通知单样式参见附录C。
取样地点
耕地类型
土壤类型
土壤质地
排灌条件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测土配方施肥取样田间基本情况调查表村
砂土砂壤土
能髓排
能灌难排
地块名农户名
作物产量
产量/养分总量平均
肥料养分
含量(%)
碳酸铵
野外编号
代表面积(667m2)
土种名称
壤质黏土黏土
难灌能排
地面坡度、
难灌排无灌激
无排水
取样日期
耕地地形
成土母质wwW.bzxz.Net
NY/T1118—2006
年月日
丘酸山地
0~5%5°~10°10~1515°~25°
自流排髓
取样人
常年种植作物、产量、施用肥料与用量(kg/亩)磷肥
磷酸一铵
磷酸二铵
氯化钾
硫酸钾
配方肥
氨(%)磷(%(%)
注1一个土样一张表。每个土样取5个~10个地块样点,相应调查5个~10个农户:同一取样代表区域的各样点的耕作制度和作物等基本上相同。
NY/T1118—2006
B.1资料收集整理与分析
B.1.1历史资料收集整理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养分丰缺指标法确定肥料养分施用量方法收集整理区域内以往王壤普查,耕地王壤肥力监测、土塘拍样调查测试、土壤普查养分含量分级指标、耕地分等定级标准、田间肥效试验、作物需肥特性等资料。B.1.2现有取样田间基本情况调查资料与土壤测试资料整理将每一土样的田间基本情况调查结果和土样测定结果按分区统一编码后依次归类汇总于表B.1。统一编码按“年度代码四位+县市代码三位+乡镇代码两位+行政村代码两位十耕地类型代码一位+作物代码两位”编制。
表B.1土壤测试与田间调查结果汇总表年度
乡镇村组
耕地田地 耕地
类型块片面积 编码
注:单位为亩(666.7m2)mg/kg,%,kg/宙B.1.3数据资料分析
施肥量
对B.1.2汇总的数据进行统计、回归、相关性分析,得出样本数据区域内各作物现时施肥水平下,各施用肥料养分的平均较高施用量、中等施用量和较低施用量,各主要土壤养分的平均较高含量,中等含量和较低含量。
B.2确定土壤养分丰缺评判指标
B.2.1评判级别与分级指标值
采用三级制评判方法,将土壤养分含量分为三个丰缺级别,即严重缺乏、缺乏和不缺乏。相邻级别间的中间值为分级指标值。在“严重缺乏”和“缺乏”之间所确定的分级指标值用“F”表示,在“缺乏”和“不缺乏”之间所确定的分级指标值用F2\表示。土壤养分测试含量不大于F的为“严重缺乏”,大于F和不大于F的为“缺芝大于的为“不缺芝”。B.2.2确定指标值
根据B.1.3数据分析结果,参考第二次土壤普查土壤养分含量分级方法和肥效试验结果等资料,确定样本数据区域内土壤养分丰缺评判的分级指标值。B.3确定肥料养分施用量指标
根据B.1.3数据分析结果,参考样本数据区域内相关的肥效试验、种植作物的需肥特性和产量水平等信息资料,确定区域内各主要作物不同土养分丰缺级别下的各主要施用肥料养分施用量指标。B.4指标应用时效与更新
指标在区域内没有更新和(或)补充相关的土壤、肥料、作物和产量等信息数据的情况下,可一直沿8
用。否则,应更新确定指标。
B.5确定肥料养分施用量
NY/T1118—2006
应用区域内某一四级分区的单个土样测试值或某一三级分区内2个或2个以上土样测试值的平均值,对照所属区域内所确定的土壤养分丰缺评判指标和肥料养分用施用量指标,确定该四级分区或三级分区内耕地土壤所种植作物所需施用的肥料养分施用量。NY/T1118—2006
日期:
年月日
地点:xx县*×镇xx村(x×地块或户)土壤测试与土壤养分评价结果
测试项目
平均含量
养分评价
测试项目
平均含量
养分评价
碱解氮
(mg/kg)
碱解氮
(mg/kg)
施肥建议(技术人户到田)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测土配方施肥通知单(样式)
测土配方施肥通知单
有效磷
(mg/kg)
有效磷
(mg/kg)
推荐施用肥料
XXXX×X配方肥料
速效钾
(mg/kg)
速效钾
(mg/kg)
有机质
有机质
肥料用量
有效锌
(mg/kg)
有效锌
(rmg/kg)
测土配方施肥专家系统CPS
编号:××××X×
(mg/kg)
有效确
(mg/kg)
随肥方法
土壤质地
土壤质地
单位:kg/宙
1.有机肥的施用:春播田或秋播田亩施农家肥应不少于2000kg,或用富余楷轩每亩250kg翻压或早作盖草还田等:
2,肥料用量是按各村(或地块片,组)中等肥力水平确定的,如是高肥力水平的田块(好田),可按推荐施用肥料的用量少施10%,差田则多施10%:3.微肥的施用:水稻、小麦、玉米、根辈叶蔬菜等作物(特别是低湖冷浸烂泥田)以施锌肥为主,棉花、油菜、瓜果菜,果树等作物以施硼肥为主。硼、锌皆缺乏的,则硼,锌微肥配合施用。视缺乏程度由底施锌肥1kg~1.5kg、硼肥0.5kg~1kg。或用0.2%肥液喷施2次~4次。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农业行业标准(NY)标准计划
- NY/T3100-2017 马铃薯主食产品 分类和术语
- NY/T1119-2012 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
- NY/T1421-2007 饲料级双乙酸钠
- NY/T3033-2016 农产品等级规格 蓝莓
- NY/T3095-2017 加工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试验准则
- NY/T3012-2016 咖啡及制品中葫芦巴碱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NY/T3049-2016 奶牛全混合日粮生产技术规程
- NY/T1056-2006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
- NY/T3500-2019 农业信息基础共享元数据
- NY/T424-2000 绿色食品 鲜桃
- NY/T1652-2008 蔬菜、水果中克螨特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 NY/T1961-2010 粮食作物名词术语
- NY/T3051-2016 生乳安全指标监测前样品处理规范
- NY/T616-2002 小麦吸浆虫测报调查规范
- NY/T815-2004 肉牛饲养标准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