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机械行业标准(JB) >>
- JB/T 7051-2006 滚动轴承零件 表面粗糙度测量和评定方法

【机械行业标准(JB)】 滚动轴承零件 表面粗糙度测量和评定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1-28 14:05:54
- JB/T7051-2006
- 现行
标准号:
JB/T 7051-2006
标准名称:
滚动轴承零件 表面粗糙度测量和评定方法
标准类别:
机械行业标准(J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6-05-06 -
实施日期:
2006-10-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94 MB
替代情况:
替代JB/T 7051-1993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滚动轴承零件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和评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尺寸、金属材质制造的轴承零件表面粗糙度的测量和评定。 JB/T 7051-2006 滚动轴承零件 表面粗糙度测量和评定方法 JB/T7051-2006

部分标准内容:
ICS21.100.20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7051—2006
代替JB/T7051—1993
滚动轴承零件
表面粗糙度测量
和评定方法
Rolling bearing parts--Methods for the 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 ofsurface roughness
2006-05-06发布
2006-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参数符号、
评定参数,
取样长度!与评定长度ln
测量仪器的选择.
触针式仪器的标称特性,
用轮廓仪检验的规则和方法
10测量部位的选择和工件表面粗糙度测量值的评定11对表面缺陷、粗大加工痕迹的处理次
附录A(资料性附录)用干涉仪测量钢球表面粗糙度的方法JB/T7051—2006
本标准代替JB/T7051—1993《滚动轴承零件表面粗糙度测量和评定方法》。本标准与JB/T7051一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增加了“参数符号”(见第4章);JB/T7051—2006
删除了原标准中R,评定参数,并将原标准中评定参数符号R,改为R,(1993年版的3.1、3.3:本版的5.2、5.3);
修改了钢球的评定参数符号,增加了允许Ra、R,两参数配合使用的条款(1993年版的3.3;本版的5.3);
删除了原标准中允许用测量R,代替Ra参数的条款(1993年版的3.2):推荐了优先选用的评定参数(见5.4);一删除了对触针式轮廓仪附件的规定(1993年版的5.1、5.2);-增加了“触针式仪器的标称特性”,并将原第6章中的内容融人了第8章(1993年版的第6章:本版的第8章);
-增加了轮廓仪检验的其他规则和方法(见9.4);-删除了“用干涉仪测量套圈沟道表面粗糙度的方法”(1993年版的附录A)。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8)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洛阳轴承研究所、万向集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素青、宣衡艳。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JB/T7051--1993。
滚动轴承零件表面粗糙度测量和评定方法本标准规定了滚动轴承零件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和评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尺寸、金属材质制造的轴承零件表面粗糙度的测量和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JB/T7051-2006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3505-200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表面结构轮廊法表面结构的术语、定义及参数(eqVISO4287:1997)
GB/T6062一2002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接触(触针)式仪器的标称特性(eqvISO3274:1996)
GB/T7811一1999滚动轴承参数符号GB/T10610一1998产品几何技术规范表面结构轮廊法评定表面结构的规则和方法(eqvISO4288:1996)
3术语和定义
GB/T3505—2000、GB/T6062--2002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参数符号
GB/T3505—2000、GB/T78111999中确立的以及下列参数符号适用于本标准。Ra:评定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
Rz:轮廓的最大高度
注:在GB/T3505一1983中,R符号曾用于指示“不平度的十点高度”。在使用中的一些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器大多是测量以前的R参数。因此,当采用现行的技术文件和图样时必须小心慎重,因为用不同类型的仪器按不同的规定计算所取得结果之间的差别并不都是非常微小而可忽略。l:取样长度
ln:评定长度
5评定参数
5.1本标准采用中线制评定表面粗糙度。5.2按被测轴承零件相应标准中规定的表面粗糙度参数Ra、R,中的个或两个参数进行测量和评定。5.3评定参数Ra、Rz相互间不能换算,但允许Ra、R两参数配合使用。5.4表面轮廊参数常用的参数值范围内(Ra为0.025um~6.3um,Rz为0.1um25um),推荐优先选用Ra。
6取样长度!与评定长度1
6.1球体按表1选取取样长度1。
JB/T7051--2006
被测球体公称直径
其他零件按表2选取取样长度1。6.2
(0.006)R,≤0.02
0.02R≤0.1
2R≤10
10取样长度
(0.025)1050ARM200
取样长度
取样长度
6.3评定长度等于五倍的取样长度。当受仪器结构或工件尺寸的限制时,评定长度允许少于五倍。7盘仪器的选择
7.1套圈沟道、球体表面一股用触针式轮糜仪测量,也可用激光式表面粗糙度仪或干涉仪测量;球体采用干涉仪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方法可参见附录A。7.2火型、特大型轴承零件表面可用便携式轮哪仪测盘。7.3其他零件表面用触针式轮廊仪测量。7.4表面粗糙度允许用与裘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比较的方法检查,比较样块与被检件应具有相同的材质,用相同的加工方法制成。而且比较样块与被测零件表面应具有相同的形状。7.5用比较样块检查的结果与用仪器测量的结果有争议时,以仪器的测值为准:用激光仪、干涉仪测量的结果与用轮廊仪测激的结果有争议时,Ra值以轮廊仪的测值为准,R,值以干涉仪的测值为准。8触针式仪器的标称特性
触针式仪器的标称特性按GB/T6062—2002的规定。9用轮魔仪检验的规则和方法
9.1轮廊仪的示值误差不应超过土10%。示值变动性不应超过6%。9.2用轮廊仪记录图形时,如果轮廊图是经一个给定的截止波长电滤波记录的,则中线可在评定长度内绘制,连续选取五个取样长度计算参数。如果所记录的轮廊图是未经电滤波的,则中线应在取样长度内绘制。取样长度应选择总的走向平行于记录纸边的一段曲线,而且应避开曲线大的起伏,允许不连续地选取几个取样长度计算参数(免图1)。
式中:
--原始轮廊图上的取样长度;
取样长度:
Vh—水平放大倍数。
9.3R,在评定长度内的计算按下式:式中:
Rz—评定长度内的R值;
Rz取样长度的Rz值。
-l·Vh
9.4用轮廊仪检验的其他规则和方法按GB/T10610—1998的规定。10测量部位的选择和工件表面粗糙度测量值的评定JB/T7051—2006
10.1测量方向应垂直于被测表面,没有目视可见的倾斜。测头移动方向应与加工痕迹垂直。套圈沟道在轴截面内沟道中部2/3区域内的轮廊线上测量。滚子、滚针和套圈滚道在素线上测量,球体在通过球心的平面内的轮廓线上测量。
10.2球体选取五个测量部位。其他零件选取三个。这些测量部位应均勾分布于被测表面。以这些部位的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工件被测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的测值。10.3如果上述测量部位的测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一倍以上,测量部位应增加一倍,并以增加后全部测量部位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被测件的表面粗糙度测值。10.4测量值的有效数字位数应与标准值一致。11对表面缺陷、粗大加工痕迹的处理11.1已明确规定的缺陷,如裂纹、锈蚀、气孔、砂眼、磕碰伤、黑斑等不计人表面粗糙度测量结果。但应在检定报告上予以注明。
11.2产生的粗大加工痕迹仍按表面粗糙度处理。JB/T7051—2006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用干涉仪测量钢球表面粗糙度的方法A.1用干涉仪测量钢球表面粗糙度时,一个部位上的R值作为一个视场内不同测量方向上的最大峰谷高度(见图A.1)。
A.2整个钢球表面的R,值为五个不同部位上R值的平均值,即:R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机械行业标准
滚动轴承零件表面粗糙度测量
和评定方法
JB/T7051—2006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210×297mm·0.75印张·13千字2006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价:10.00元
书号:15111·7808
网址:http://www.cmpbook.com编辑部电话:(010)88379779
直销中心电话:(010)88379693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wwW.bzxz.Net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7051—2006
代替JB/T7051—1993
滚动轴承零件
表面粗糙度测量
和评定方法
Rolling bearing parts--Methods for the 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 ofsurface roughness
2006-05-06发布
2006-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前言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参数符号、
评定参数,
取样长度!与评定长度ln
测量仪器的选择.
触针式仪器的标称特性,
用轮廓仪检验的规则和方法
10测量部位的选择和工件表面粗糙度测量值的评定11对表面缺陷、粗大加工痕迹的处理次
附录A(资料性附录)用干涉仪测量钢球表面粗糙度的方法JB/T7051—2006
本标准代替JB/T7051—1993《滚动轴承零件表面粗糙度测量和评定方法》。本标准与JB/T7051一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增加了“参数符号”(见第4章);JB/T7051—2006
删除了原标准中R,评定参数,并将原标准中评定参数符号R,改为R,(1993年版的3.1、3.3:本版的5.2、5.3);
修改了钢球的评定参数符号,增加了允许Ra、R,两参数配合使用的条款(1993年版的3.3;本版的5.3);
删除了原标准中允许用测量R,代替Ra参数的条款(1993年版的3.2):推荐了优先选用的评定参数(见5.4);一删除了对触针式轮廓仪附件的规定(1993年版的5.1、5.2);-增加了“触针式仪器的标称特性”,并将原第6章中的内容融人了第8章(1993年版的第6章:本版的第8章);
-增加了轮廓仪检验的其他规则和方法(见9.4);-删除了“用干涉仪测量套圈沟道表面粗糙度的方法”(1993年版的附录A)。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98)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洛阳轴承研究所、万向集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素青、宣衡艳。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JB/T7051--1993。
滚动轴承零件表面粗糙度测量和评定方法本标准规定了滚动轴承零件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和评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尺寸、金属材质制造的轴承零件表面粗糙度的测量和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
JB/T7051-2006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3505-2000产品几何技术规范表面结构轮廊法表面结构的术语、定义及参数(eqVISO4287:1997)
GB/T6062一2002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表面结构轮廓法接触(触针)式仪器的标称特性(eqvISO3274:1996)
GB/T7811一1999滚动轴承参数符号GB/T10610一1998产品几何技术规范表面结构轮廊法评定表面结构的规则和方法(eqvISO4288:1996)
3术语和定义
GB/T3505—2000、GB/T6062--2002中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参数符号
GB/T3505—2000、GB/T78111999中确立的以及下列参数符号适用于本标准。Ra:评定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
Rz:轮廓的最大高度
注:在GB/T3505一1983中,R符号曾用于指示“不平度的十点高度”。在使用中的一些表面粗糙度测量仪器大多是测量以前的R参数。因此,当采用现行的技术文件和图样时必须小心慎重,因为用不同类型的仪器按不同的规定计算所取得结果之间的差别并不都是非常微小而可忽略。l:取样长度
ln:评定长度
5评定参数
5.1本标准采用中线制评定表面粗糙度。5.2按被测轴承零件相应标准中规定的表面粗糙度参数Ra、R,中的个或两个参数进行测量和评定。5.3评定参数Ra、Rz相互间不能换算,但允许Ra、R两参数配合使用。5.4表面轮廊参数常用的参数值范围内(Ra为0.025um~6.3um,Rz为0.1um25um),推荐优先选用Ra。
6取样长度!与评定长度1
6.1球体按表1选取取样长度1。
JB/T7051--2006
被测球体公称直径
其他零件按表2选取取样长度1。6.2
(0.006)R,≤0.02
0.02R≤0.1
2R≤10
10
(0.025)
取样长度
取样长度
6.3评定长度等于五倍的取样长度。当受仪器结构或工件尺寸的限制时,评定长度允许少于五倍。7盘仪器的选择
7.1套圈沟道、球体表面一股用触针式轮糜仪测量,也可用激光式表面粗糙度仪或干涉仪测量;球体采用干涉仪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方法可参见附录A。7.2火型、特大型轴承零件表面可用便携式轮哪仪测盘。7.3其他零件表面用触针式轮廊仪测量。7.4表面粗糙度允许用与裘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比较的方法检查,比较样块与被检件应具有相同的材质,用相同的加工方法制成。而且比较样块与被测零件表面应具有相同的形状。7.5用比较样块检查的结果与用仪器测量的结果有争议时,以仪器的测值为准:用激光仪、干涉仪测量的结果与用轮廊仪测激的结果有争议时,Ra值以轮廊仪的测值为准,R,值以干涉仪的测值为准。8触针式仪器的标称特性
触针式仪器的标称特性按GB/T6062—2002的规定。9用轮魔仪检验的规则和方法
9.1轮廊仪的示值误差不应超过土10%。示值变动性不应超过6%。9.2用轮廊仪记录图形时,如果轮廊图是经一个给定的截止波长电滤波记录的,则中线可在评定长度内绘制,连续选取五个取样长度计算参数。如果所记录的轮廊图是未经电滤波的,则中线应在取样长度内绘制。取样长度应选择总的走向平行于记录纸边的一段曲线,而且应避开曲线大的起伏,允许不连续地选取几个取样长度计算参数(免图1)。
式中:
--原始轮廊图上的取样长度;
取样长度:
Vh—水平放大倍数。
9.3R,在评定长度内的计算按下式:式中:
Rz—评定长度内的R值;
Rz取样长度的Rz值。
-l·Vh
9.4用轮廊仪检验的其他规则和方法按GB/T10610—1998的规定。10测量部位的选择和工件表面粗糙度测量值的评定JB/T7051—2006
10.1测量方向应垂直于被测表面,没有目视可见的倾斜。测头移动方向应与加工痕迹垂直。套圈沟道在轴截面内沟道中部2/3区域内的轮廊线上测量。滚子、滚针和套圈滚道在素线上测量,球体在通过球心的平面内的轮廓线上测量。
10.2球体选取五个测量部位。其他零件选取三个。这些测量部位应均勾分布于被测表面。以这些部位的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工件被测表面的表面粗糙度的测值。10.3如果上述测量部位的测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一倍以上,测量部位应增加一倍,并以增加后全部测量部位测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被测件的表面粗糙度测值。10.4测量值的有效数字位数应与标准值一致。11对表面缺陷、粗大加工痕迹的处理11.1已明确规定的缺陷,如裂纹、锈蚀、气孔、砂眼、磕碰伤、黑斑等不计人表面粗糙度测量结果。但应在检定报告上予以注明。
11.2产生的粗大加工痕迹仍按表面粗糙度处理。JB/T7051—2006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用干涉仪测量钢球表面粗糙度的方法A.1用干涉仪测量钢球表面粗糙度时,一个部位上的R值作为一个视场内不同测量方向上的最大峰谷高度(见图A.1)。
A.2整个钢球表面的R,值为五个不同部位上R值的平均值,即:R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机械行业标准
滚动轴承零件表面粗糙度测量
和评定方法
JB/T7051—2006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210×297mm·0.75印张·13千字2006年10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价:10.00元
书号:15111·7808
网址:http://www.cmpbook.com编辑部电话:(010)88379779
直销中心电话:(010)88379693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wwW.bzxz.Net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机械行业标准(JB)标准计划
- JB/T12872-2016 畜类屠宰加工机械 猪头刨毛机
- JB/T5729-1991 单排多轴木工钻床 精度
- JB/T6382.4-2007 锥密封焊接式60°密封管螺纹90°弯管接头
- JB/T9853-1999 向上式凿岩机
- JB/T10296-2001 温室电气布线设计规范
- JB/T7273.7-1994 内波纹手轮
- JB/T2967.2-2010 横截木工圆锯机 第2部分:精度
- JB/T7270.3-1994 直手柄
- JB/T6067-1992 气相防锈塑料薄膜 技术条件
- JB/T2858.3-1999 螺纹磨床 精度检验
- JB/T7280-2008 拖拉机制动系统 台架试验方法
- JB/T6358-2006 带可换导柱可转位平底锪钻
- JB/T7658.16-2006 氨制冷装置用辅助设备 第16部分:氨液过滤器
- JB/T6382.2-2007 锥密封焊接式55°非密封管螺纹90°弯管接头
- JB/T12869-2016 畜类屠宰加工机械 运河式热水浸烫机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