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航空工业行业标准(HB)】 飞机数字样机评审要求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2-18 19:45:51
  • HB7798-2005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HB 7798-2005

  • 标准名称:

    飞机数字样机评审要求

  • 标准类别:

    航空工业行业标准(H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5-12-26
  • 实施日期:

    2006-05-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4.86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航空器和航天器工程>>49.020航空器与航天器综合
  • 中标分类号:

    航空、航天>>航空、航天综合>>V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页数:

    18页
  • 标准价格:

    18.0 元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飞机(含直升机)数字样机评审的条件、程序及评审的主要内容。本标准适用于飞机(含直升机)研制中的数字样机评审。 HB 7798-2005 飞机数字样机评审要求 HB7798-2005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行业标准
FL 0112
飞机数字样机评审要求
HB7798-2005
Requirements for review of airplane digital mockup2005-12-26发布
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
2006-05-01实施
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评审目的与依据
4.1数字样机评审目的…….
数字样机评审依据.…
5评审条件:
5.1评审状态
评审准备
5.3展示环境·
6评审程序…
评审申请·
评审机构和人员·
评审过程
评审总结…
评审复查
7主要评审内容
7.1一级样机评审项目
7.2二级样机评审项目
7.3三级样机评审项目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资料性附录)
(资料性附录)
(资料性附录)
.........
........
运动机构演示和测试项目
人机工效演示和测试项目·
维护检测项目
HB7798-2005
HB7798-2005
本标准是《飞机数字样机通用要求》配套标准之一。本标准的附录A、B、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提出。本标准由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秦赣、郑朔防、许俊华、骆晶妍、王俊彪,1范围
飞机数字样机评审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飞机(含直升机)数字样机评审的条件、程序及评审的主要内容。本标准适用于飞机(含直升机)研制中的数字样机评审。2规范性引用文件
HB7798-2005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HB7757-2005飞机数字样机通用要求3术语和定义
HB7757-2005《飞机数字样机通用要求》中所确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使用适用性operationalsuitability综合考虑可靠性、维修性、测试性、保障性、安全性和人机工效等因素时,飞机能满意地投入外场使用的程度。
可制造性manufactureability
所设计的产品(包括零件、部件和整机)的可加工性(铸造、冲压、焊接、切削和复合材料成形等)和可装配性。
机构运动仿真mechanismmovementsimulation全过程模拟运动机构的运动,验证机构在空间运动过程中的协调性。3.4
维护检测maintenanceandcheck
数字样机中加入人机工程的功能,对处在数字样机环境中人的行为进行分析和控制,协助设计并直接地展示维护维修环境。
4评审目的与依据
4.1数字样机评审目的
数字样机评审的主要目的是评估和保证以下内容:a)飞机的使用适用性;
b)飞机的设计符合性;
c)飞机各系统间的协调性;
d)飞机的可制造性。
4.2数字样机评审依据
评审依据包括如下内容:
a)合同和《研制总要求》:
b)总体技术方案;
HB7798-2005
型号及各系统的可靠性、维修性大纲:c)
系统分系统和成品研制技术规范;d)
型号的质量保证大纲:
型号标准化大纲;
采用的型号规范和标准;
型号数字样机构建要求。
h)型
5评审条件
5.1评审状态
提交评审的各级数字样机应符合HB7757-2005《飞机数字样机通用要求》规定的要求。5.2评审准备
数字样机评审准备项目包括:
a)评审依据;
数字样机评审项目,其内容包括检查项目、测试项目和演示项目:b)
数字样机的展示环境;
数字样机;
按照数字样机评审项目完成自查,形成相应的测试报告提交评审;e)
相关的文件、标准、图片、幻灯片和视频等资料;f
g)数字样机设计工作总结报告、数字样机评审测试大纲和自测试报告。5.3展示环境
数字样机的展示环境应具有良好的交互性和沉浸性。6评审程序
6.1评审申请
数字样机评审的申请应并入研制阶段技术审查的申请,将数字样机评审作为研制阶段技术审查的组成部分。
6.2评审机构和人员
应根据数字样机评审目的确定数字样机评审机构的人员组成和选派,评审人员应包括研制方和使用方人员。
数字样机评审机构一般设评审组、若干专业评审小组和测试小组,分别负责如下工作:a)评审组负责数字样机的全面技术评审工作,终审数字样机评审的结论报告;b)专业评审小组负责指定专业的评审工作,向评审组提交专业评审报告;c)测试组负责测试并完成测试报告。6.3评审过程
数字样机评审过程如下:
a)研制方进行数字样机工作汇报,内容包括:数字样机设计工作总结报告、质量控制报告等:评审组、专业评审小组和测试小组审阅研制方提交的审查项目和相关资料;b)
测试小组按照数字样机测试大纲的内容对数字样机逐项进行测试评定;c
d)专业评审小组观看演示项目,并根据审阅资料、测试小组测试报告对有关问题进行技术查询和讨论,明确重点问题。
6.4评审总结
6.4.1专业评审报告
专业评审报告由专业评审小组负责完成,并提交评审组。专业评审报告应包括如下内容:2
评审项目;
资料目录;
测试项目及结果;
说明与结论;
e)存在问题;
f)建议等。
6.4.2评审结论
HB7798-2005
评审组审阅各专业评审小组的专业评审报告,进行综合权衡,作出评价,对有重大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复查,作出裁决。最后集体内部讨论形成数字样机评审报告。6.5评审复查
研制方根据评审结论进行问题归零,由质量部门监督实施,并就评审问题的处理结果组织复查。7主要评审内容
7.1一级样机评审项目
一级样机评审中应演示项目包括:a)在数字样机审查前与设计决策有关的研究分析资料、数据,或者按合同规定的研究、分析资料和数据浏览:
不同方案在飞机全机坐标系中建立的样机的初步外形演示;总体布置演示;
全机漫游演示;
各系统总体布局演示;
运动机构仿真演示(当前阶段可做到的),演示内容参见附录A。f
级样机评审中应检查项目和测试项目包括:a)基本形状、理论外形及内部空间是否满足用户提出的要求;b)总体布置是否合理;
c)结构、各系统总体布局是否合理。7.2二级样机评审项目
二级样机评审中应演示项目包括:a)在数字样机审查前与设计决策有关的研究分析资料、数据,或者按合同规定的研究、分析资料和数据浏览;
初步的各系统设备三维模型、布置图及效果图演示;初步外部效果图及相应的样机漫游演示;初步的视觉数据及相应的功能演示;d)
数字样机按主要功能或设计工艺分离面初步划分的各个舱段模型漫游演示;e
数字样机按系统初步划分的各个系统模型演示;g)
结构复杂、附件电缆、管路较多的部分舱段或剖面应提供初步单独的三维分区数字样机漫游演示;
h)系统部件及关键成品模型虚拟拆装、虚拟操作的演示;i)运动机构仿真演示,演示内容参见附录A。二级样机评审中应检查项目和测试项目包括:装配区域、装配层次的划分是否合理;a
检查系统部件装配协调性;
系统部件之间的间隙是否满足设计要求;3
HB7798-2005
d)测试系统部件的装配通路是否合理和完善;e)可动零件运动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有关测试项目参照附录A。7.3三级样机评审项目
三级样机评审中应演示项目包括:a)在数字样机审查前与设计决策有关的研究分析资料、数据,或者按合同规定的研究、分析资料和数据演示;
各系统设备、零部件三维模型、装配及相应效果图演示;外部效果图及相应的样机漫游演示;c
视觉的数据及相应的功能演示;数字样机按主要功能或设计工艺分离面划分的各个舱段模型漫游演示;数字样机按系统划分的各个系统漫游模型:结构复杂、附件电缆、管路较多的部分舱段或面应提供单独的三位数字样段漫游演示;所有零部件及成品模型的虚拟拆装、虚拟操作的演示;运动机构仿真演示,演示内容参见附录A;j
人机工效模拟演示,演示内容参见附录B;k)
维护检测模拟演示,演示内容参见附录C。三级样机评审中应检查项目和测试项目包括:a)装配区域、装配层次的划分是否合理;b)
确定与周围相关零件装配协调结果;零件之间的间隙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零件的装配通路是否合理和完善;可动零件运动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测试项目参见附录A;人机工效是否满足要求,测试项目参见附录B:维护检测是否满足要求,测试项目参见附录C。A.1机身
机身演示和测试项目包括:
座舱盖开启、关闭;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运动机构演示和测试项目
侧玻璃窗应急和正常开启、关闭;舱门开启、关闭及抛放;
弦窗开启、关闭及抛放;
增阻装置开启、关闭:
雷达罩开启、关闭;
直升机尾斜梁折叠。
A.2机翼
机翼演示和测试项目包括:
a)外翼变后掠运动;
外翼折叠:
活动面(包括减速板)运动;
直升机旋翼桨叶折叠;
直升机旋翼折叠;
直升机旋翼运动(专用)。
A.3尾翼、前翼(鸭翼)和尾浆
尾翼、前翼(鸭翼)和尾桨演示和测试项目包括:a)水平尾翼操纵面运动;
垂直尾翼操纵面运动;
前翼操纵面运动;
d)直升机尾浆运动。
A.4起落装置
起落装置演示和测试项目包括:a)主起落架收放;
前(后)起落架收放;
辅助起落架收放;
着舰装置收放;
阻力伞舱的开启、关闭。
A.5飞行操纵系统
飞机操纵系统演示和测试项目包括:a)主飞行操纵系统、助力系统各方向运动;b)
配平操纵系统各方向运动;
HB7798-2005
HB7798-2005
增升和增阻装置操纵系统运动:c
d)直升机旋翼操纵系统、自动倾斜器及助力系统各方向运动。A.6防冰和洗涤系统
防冰和洗涤系统演示和测试项自包括:a)风挡的防冰、除雾、除霜系统运动;座舱盖防冰、除雾、除霜系统运动;b)
照相机舱防冰、除雾、除霜系统运动;c)
轰炸员舱防冰、除雾、除霜系统运动。d)
A.7弹射装置
弹射装置的演示和测试项目有:弹射装置的运动。A.8空中受油系统
空中受油系统的演示和测试项目有:空中受油管运动。A.9雷达天线
雷达天线演示和测试项目包括:a)雷达运动;
b)天线运动。
A.10内理式弹舱
内埋式弹舱的演示和测试项目有:弹舱开启、关闭。A.11前视红外装置
前视红外装置的演示和测试项目有:前视红外装置运动。A.12进气道
进气道的演示和测试项目有:进气道调节运动。A.13挂架投放
挂架投放的演示和测试项目有:挂架投放运动。6
B.1总则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人机工效演示和测试项目
HB7798-2005
人机工效测试,应使用按照中国人的身材尺寸构建虚拟人(应设定虚拟人的不同着装),模拟实际人员在数字样机中和展示环境中进行检查。B.2座舱
B.2.1固定座椅
演示和测试项目包括:
a)配有全副装备的机组虚拟人及乘员虚拟人进机、离机;b)
配有全副装备的机组虚拟人及乘员虚拟人座上座椅、离开座椅;配有全副装备的机组虚拟人及乘员虚拟人在座椅上调整头靠、背靠;配有全副装备的机组虚拟人及乘员虚拟人在座椅上座姿高度、手臂可达距离、臂部膝盖长度、臂部小腿高度、座姿、臂宽调整范围是否符合要求;配有全副装备的机组虚拟人及乘员虚拟人在座椅上坐面角、靠背角是否符合要求;e)
座椅上提供的人员保护和救生设备的可达性;f
舱口(盖)的操作是否方便。
B.2.2弹射座椅
演示和测试项目包括:
配有全副装备的机组虚拟人进机、离机:b)
配有全副装备的机组虚拟人座上座椅、离开座椅;c)
配有全副装备的机组虚拟人在座椅上调整头靠、背靠:配有全副装备的机组虚拟人在座椅上座姿高度、手臂可达距离、臂部膝盖长度、臂部小腿高度、d)
座姿、臂宽调整范围是否符合要求;配有全副装备的机组虚拟人在座椅上坐面角、靠背角是否符合要求;e)
座椅上提供的人员保护和救生设备的可达性;座椅弹射角、弹射线和头、背部切线夹角、火箭包推力方向和背部切线之间夹角是否符合要求;座椅弹射时弹通道纵向、横向间隙是否满足要求;座椅弹射时是否有阻挡物。
演示和测试项目包括:
a)正前方的下视角、正前方的上视角是否符合要求;b)
正侧方的下视角(左侧、右侧)是否符合要求;后视野是否有限制,是否符合要求;d)
不戴头盔时和戴头盔后视野是否符合要求;利用后视镜,后视野是否符合要求;e)
左前方视野是否符合要求;
g)右前方视野是否符合要求;
在肩带拉紧情况下,后视野是否符合要求;h)
驾驶员虚拟人处于巡航眼位时,观察主仪表板的角度是否符合要求;HB7798-2005
j)驾驶员虚拟人处于巡航眼位时,不转动头,可观察左右操纵台的角度是否符合要求;k)驾驶员虚拟人处于巡航眼位时,转动头,可观察左右操纵台的角度是否符合要求;1)驾驶员虚拟人处于巡航眼位时,头部上仰,可观察顶部仪表板的角度是否符合要求。B.2.4操纵装置
演示和测试项目包括:
a)起飞、着陆和空中应急使用期间驾驶员虚拟人所必需的操纵装置是否都具备;b)
驾驶员虚拟入坐在座椅上,所有操纵装置是否都处于正常接触范围;c)操纵装置的位置、布局和间隙是否合理。B.3操纵系统
演示和测试项目包括:
驾驶员虚拟人对操纵系统进行横向、纵向的行程、距离是否满足要求;驾驶员虚拟人对操纵系统进行方向操纵的行程、距离是否满足要求;驾驶员虚拟人对旋翼机操纵系统进行总距操纵的行程、距离是否满足要求;驾驶员虚拟人对以下操纵装置的可达性及便利性:d)
配平操纵装置;
增升装置;
减速板;
自动驾驶仪;
-起落架;
飞行操纵系统;
尾轮锁;
拦阻操纵机构:
机翼变后掠机构;
机翼折叠操纵机构;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机翼锁定操纵机构;
刹车操纵机构。
B.4动力系统装置系统操纵机构
驾驶员虚拟人对以下操纵装置的可达性:a
油门操纵机构:
尾喷口操纵机构;
螺旋桨操纵机构:
螺旋桨顺桨操纵机构;
混合比调节器;
增压器操纵机构;
起动系统操纵机构;
空中起动;
地面起动;
点火系统操纵装置;
起动注油操纵装置;
滑油稀释操纵装置;
冷却系统操纵装置;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航空工业行业标准(H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