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信行业标准(YD)】 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Iub接口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第2部分:层一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6 16:32:20
- YD/T1550.2-2007
- 现行
- 点击下载此标准
标准号:
YD/T 1550.2-2007
标准名称:
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Iub接口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第2部分:层一
标准类别:
通信行业标准(YD)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7-05-16 -
实施日期:
2007-05-16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42.26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部分规定了Iub接口技术要求的物理层实现部分。本部分适用于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的Iub接口。 YD/T 1550.2-2007 2GHz 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Iub接口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第2部分:层一 YD/T1550.2-2007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T1550.2-2007
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lub接口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第2部分:层一
Technical Specificationfor2GHz WCDMADigital Cellular MobileCommunication Network lub Interface ( Phase I 1Part 2: Layer 1
(3GPP R99 TS25.431 v3.1.0,UTRAN Iub Interface:Layer 1,IDT)2007-05-16发布
2007-05-16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言
1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
4.1概述·
4.2层一描述·
4.3来自高层的需求+*****
4.4层一提供的服务
4.5到管理平面的接口.
主要参考文献
YD/T 1550.2-2007
YD/T 1550.2-2007
本部分是标准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Iub接口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的一部分,该标准包含以下8部分:
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Iub接口技术要求第1部分:总则1.YD/T1550.1-2007
2.YD/T1550.2-2007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Iub接口技术要求第2部分:层一3,YD/T1550.3-2007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Iub接口技术要求第3部分:信令传输4.YD/T1550.4-2007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Iub接口技术要求第4部分:NBAP5.YDT1550.5-2007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Iub接口技术要求第5部分:用于公共传输信道数据流的数据传输和传输信令6.YD/T1550.6-2007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Iub接口技术要求第6部分:用于公共传输信道数据流的用户平面协议7.YD/T1550.7-2007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Iub接口技术要求第7部分:用于DCH数据流的数据传输和传输信令
8.YD/T1550.8-2007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Iub接口技术要求第8部分:用于DCH数据流的用户乎面协议
本标准是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预计如下:(1)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要求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2)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测试方法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3)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要求终端设备(4)2GHzWCDMA数字峰窝移动通信网测试方法终端设备2GHz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测试方法Tu接口(52
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测试方法Iur接口(6)2
(7)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测试方法Iub接口(8)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要求Uu接口物理层(9)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要求Uu接口层2(10)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要求Uu接口RRC层(11)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要求Iu接(12)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要求Iub接口随者技术的发展,还将制定后续的相关标准。本部分是等同采用国际标准3GPPR99TS25.431v3.1.0,UTRANIubinterface:Layer1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徐菲、盛蕾、许炳I
1范围
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lub接口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第2部分:层一
本部分规定了Iub接口技术要求的物理层实现部分。本部分适用于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的Iub接口。2规范性引用文件
YD/T 1550.2-2007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中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客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3缩略语
本部分使用了下列缩略语:
4层一
4.1概述
AsynchronousTransferMode
Bil Error Rate
Inverse Multiplexing on AT'M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Physical Media Dependent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ervice Data Unit
Transmission Convergence
层一的主要功能如下所示:
一到物理介质的接口:
一小区的描述;
一线性时钟提取能力;
层一告警的提取和产生;
一顺序的传递:
一质量控制的传输。
4.2层一描述
层一的参考配置应与IUT-T建议I.432.1一致:物理层分成
异步传输格式
比特差错率
ATM 反向复用
Plesiochronous 数字等级
物理介质独立
同步数字等级
业务数据单元
传输集中
YD/T 1550.2-2007
一物理媒质独立(PMI)子层:
一传输集中(TC)子层,由ITU-T建议L432:1定义,PMD应至少符合下面一种标催:www.bzxz.net
一依照具有G.957光S-1.1接口的L432.2的ETSISTM-4(622Mbit/s)接口。依照具有光多模的ANSI、TI.I05-1995的SONETSTS-12c(622Mbit/s)接口,一依照具有光多模的ANSI、T1.105-1995的SONETSTS-3c(155Mbit/s)接口。一依照具有G.703电接口(CMI)的ETSTSTM-(155Mbit/s)接口。依照具有G,957 光 S-1.1接口的ETSI STM-1(155Mbit's)接口。一依照具有电接口的ANSI、T1.105-1995的ITUSTS-1(51Mbit/s)接口。一依照具有电接口的ETSI/TTC的ITUSTM-O(SIMbit/s)接口。一依照具有G.957光S-1.1接口的ITUSTM-0(51Mbit/s)接口。一依照日本标准JT-G.703和IT-G.704[4](75Ohm)的J2,6.3Mbit/s接口。注:J2 要求基于 G.8D4,中的映射按 HEC 将 ATM 信元对应到物理层。依照 ETSI/TrU G.703 和 G.704 (75 Ohm) 的 E2, 8Mbit/s 接口。一依照ESI/ITUG.751(75Ohm)的E3,34Mbit/s接口。一依照ANSITTUG.703和G.704(75Ohm》的T3,45Mbit/s接口。一依照 ETS 300 420、ITU-T G.704 和 TBR 013 (G.703),AF-PHY-0064.000 的平衡 120 Ohm 对称的El,2Mbit/s接口。
依照 ETSITTU G.703、G.704 (75 Ohm)、AF-PHY-0064.000 的 E1,2Mbit/s 接口。一依照 Jt-431-a(100 Ohm)的J1,1.5Mbit's 接口,一 依照 JT-G.703 和 JT-G.704(110 Ohm) 的 J1,1.5Mbit/s 接口。 依照 AF-PHY-0016.000、ANSI/TTU G.703、G.704 (100 Ohrn)的 T1, 1.5Mhit/s 接提供到高层的服务应与所用的技术相独立。对传送网络的干涉的支持,如PDH或SDH陆地链路,点到点或点到多点无线链:不应被禁止,在I.432,1 中描述的“ATM cn FractioⅡal E1/T1”领域内,可以使用 n个64kbit/s 时隙,允许该接口与其他接口在同一物理介质上共存。当使用E1、T1或J1时,可以在相关的交换终止(ET)上的物理端口的适当子集内使用ATM(IMA)的反向复用。
时钟的稳定度需求应满足 G.823 或 G.824或 G,825 。从 Jur 处提取的时钟将用作 UTRAN 的参考时钟。传输质量控制应根据ITU-T建议G.826来提供。4.3来自离层的需求
没有特别的需求,与4.1中的概述一致。4.4层一提供的服务
根据IUT-TI.361,物理层通过物理业务接入点(PHY-SAP)提供的到高层的服务如图1所示。2
ATM Layer
Physical Laya
PHY-SAP
图1物理层和ATM显间的SAP
根据IIU-T1.361$3.2,将在PHY-SAP上提供下面的原语: PHY-DATA 请求 (FHY-SDU):
PHY-DATA 指示 (PHY-SDU),
YD/T1550.2-2007
参数PHY-SDU包括一个由ITU-TI.361定义的在物理介质上发送或接收的ATM信元。PHY-DATA请求PHY-SDU)。
4.5到管理平面的接口
到管理平面的接口不在本规范内规定,下面简要地描述一下:性能管理功能:
告誉状态报告功能:
同步源管理。
YD/T 1550.2-2007
主要参考文献
[1] IrU-T Recommendation I.432.2 (8/96): ISDN User-Netwark interfaces, Layer 1 Recomunend ations,155 520 kbit/s and 622 080 kbit/s operation[2] ITU-T Recommendation I.432.3 (8/96): ISDN User-Network interfaces, Layer 1 Recommendations,1544 kbit/s and 2048 kbit/s operation[3] ITU-T Recommendation G:703 (10/98): Physical/electrical charactetistics of hierarchical digitalinterfaces
[4]1 [TU-T Recommendation G.704 (10/98): Synchronous frarme structures used at 1544. 6312. 2048. 8448and 44 736 kbits hierarchical levels[5] ITU-TRecommendation G957 (7/95):Optical interfaces for equipments and systems relating to the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6] ITU-T Recommendation I.432.1 (&/96): ISDN User-Network interfaces, Layer 1 Recommendations,Geaeral characteristics
[7] ITU-T Recommendation G 823 (3/93): The control of jittel and wander within digital networks whichare based on the 2048 kbit/s hierarchy[8] IrU-T Recommendation G 824 (3/93): Tbe control of jitter and wander within digital networks whichate based on the 1544 kbit/s hierarchy[9] IrU-T Recommendation G.825 (3/93): The coutrol of jitter and wander within digital networks whichare based on the sy 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SDH)[10] ITU-T Recommendation G 826 (8/96): Erox perfonnance pararneters ud objecti ves for international.constant bit rate digital paths at or above the prirnary rate[1J] ITU-T Recommendation I.361 (11/95): B-ISDN ATM layer specification[12] ATMForumAF-PHY-0016.000 (9/94): DS1Physical Layer Specification[13] ATM Forum AF-PHY-0064.000 (9/96): E1 Physical Layer Interface Specification[14) ATM Forum AF-PHY-0a86.001 (2/99): Inverse Multiplexing for ATM (IMA) Specification Version 1.1[15] FIU-T Recormmendation G751 (11/88): Digital multiplex equipments operating at the third order bitrate of 34 368 kbit/s and the fourth order bit rate of 139 264 kbit/s and using positive justification[16] ATM Forum AF-PHY-0130.00 (10/99): ATM on Fractional E1/TI注:参考的3GPP规范是3GPPR992002年12月版。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YD/T1550.2-2007
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lub接口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第2部分:层一
Technical Specificationfor2GHz WCDMADigital Cellular MobileCommunication Network lub Interface ( Phase I 1Part 2: Layer 1
(3GPP R99 TS25.431 v3.1.0,UTRAN Iub Interface:Layer 1,IDT)2007-05-16发布
2007-05-16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言
1范围
规范性引用文件
3缩略语
4.1概述·
4.2层一描述·
4.3来自高层的需求+*****
4.4层一提供的服务
4.5到管理平面的接口.
主要参考文献
YD/T 1550.2-2007
YD/T 1550.2-2007
本部分是标准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Iub接口技术要求(第一阶段》》的一部分,该标准包含以下8部分:
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Iub接口技术要求第1部分:总则1.YD/T1550.1-2007
2.YD/T1550.2-2007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Iub接口技术要求第2部分:层一3,YD/T1550.3-2007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Iub接口技术要求第3部分:信令传输4.YD/T1550.4-2007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Iub接口技术要求第4部分:NBAP5.YDT1550.5-2007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Iub接口技术要求第5部分:用于公共传输信道数据流的数据传输和传输信令6.YD/T1550.6-2007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Iub接口技术要求第6部分:用于公共传输信道数据流的用户平面协议7.YD/T1550.7-2007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Iub接口技术要求第7部分:用于DCH数据流的数据传输和传输信令
8.YD/T1550.8-2007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Iub接口技术要求第8部分:用于DCH数据流的用户乎面协议
本标准是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和名称预计如下:(1)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要求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2)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测试方法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3)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要求终端设备(4)2GHzWCDMA数字峰窝移动通信网测试方法终端设备2GHzTD-SCDMA/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测试方法Tu接口(52
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测试方法Iur接口(6)2
(7)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测试方法Iub接口(8)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要求Uu接口物理层(9)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要求Uu接口层2(10)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要求Uu接口RRC层(11)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要求Iu接(12)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要求Iub接口随者技术的发展,还将制定后续的相关标准。本部分是等同采用国际标准3GPPR99TS25.431v3.1.0,UTRANIubinterface:Layer1本部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徐菲、盛蕾、许炳I
1范围
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lub接口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第2部分:层一
本部分规定了Iub接口技术要求的物理层实现部分。本部分适用于2GHz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的Iub接口。2规范性引用文件
YD/T 1550.2-2007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中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客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3缩略语
本部分使用了下列缩略语:
4层一
4.1概述
AsynchronousTransferMode
Bil Error Rate
Inverse Multiplexing on AT'MPlesio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Physical Media Dependent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ervice Data Unit
Transmission Convergence
层一的主要功能如下所示:
一到物理介质的接口:
一小区的描述;
一线性时钟提取能力;
层一告警的提取和产生;
一顺序的传递:
一质量控制的传输。
4.2层一描述
层一的参考配置应与IUT-T建议I.432.1一致:物理层分成
异步传输格式
比特差错率
ATM 反向复用
Plesiochronous 数字等级
物理介质独立
同步数字等级
业务数据单元
传输集中
YD/T 1550.2-2007
一物理媒质独立(PMI)子层:
一传输集中(TC)子层,由ITU-T建议L432:1定义,PMD应至少符合下面一种标催:www.bzxz.net
一依照具有G.957光S-1.1接口的L432.2的ETSISTM-4(622Mbit/s)接口。依照具有光多模的ANSI、TI.I05-1995的SONETSTS-12c(622Mbit/s)接口,一依照具有光多模的ANSI、T1.105-1995的SONETSTS-3c(155Mbit/s)接口。一依照具有G.703电接口(CMI)的ETSTSTM-(155Mbit/s)接口。依照具有G,957 光 S-1.1接口的ETSI STM-1(155Mbit's)接口。一依照具有电接口的ANSI、T1.105-1995的ITUSTS-1(51Mbit/s)接口。一依照具有电接口的ETSI/TTC的ITUSTM-O(SIMbit/s)接口。一依照具有G.957光S-1.1接口的ITUSTM-0(51Mbit/s)接口。一依照日本标准JT-G.703和IT-G.704[4](75Ohm)的J2,6.3Mbit/s接口。注:J2 要求基于 G.8D4,中的映射按 HEC 将 ATM 信元对应到物理层。依照 ETSI/TrU G.703 和 G.704 (75 Ohm) 的 E2, 8Mbit/s 接口。一依照ESI/ITUG.751(75Ohm)的E3,34Mbit/s接口。一依照ANSITTUG.703和G.704(75Ohm》的T3,45Mbit/s接口。一依照 ETS 300 420、ITU-T G.704 和 TBR 013 (G.703),AF-PHY-0064.000 的平衡 120 Ohm 对称的El,2Mbit/s接口。
依照 ETSITTU G.703、G.704 (75 Ohm)、AF-PHY-0064.000 的 E1,2Mbit/s 接口。一依照 Jt-431-a(100 Ohm)的J1,1.5Mbit's 接口,一 依照 JT-G.703 和 JT-G.704(110 Ohm) 的 J1,1.5Mbit/s 接口。 依照 AF-PHY-0016.000、ANSI/TTU G.703、G.704 (100 Ohrn)的 T1, 1.5Mhit/s 接提供到高层的服务应与所用的技术相独立。对传送网络的干涉的支持,如PDH或SDH陆地链路,点到点或点到多点无线链:不应被禁止,在I.432,1 中描述的“ATM cn FractioⅡal E1/T1”领域内,可以使用 n个64kbit/s 时隙,允许该接口与其他接口在同一物理介质上共存。当使用E1、T1或J1时,可以在相关的交换终止(ET)上的物理端口的适当子集内使用ATM(IMA)的反向复用。
时钟的稳定度需求应满足 G.823 或 G.824或 G,825 。从 Jur 处提取的时钟将用作 UTRAN 的参考时钟。传输质量控制应根据ITU-T建议G.826来提供。4.3来自离层的需求
没有特别的需求,与4.1中的概述一致。4.4层一提供的服务
根据IUT-TI.361,物理层通过物理业务接入点(PHY-SAP)提供的到高层的服务如图1所示。2
ATM Layer
Physical Laya
PHY-SAP
图1物理层和ATM显间的SAP
根据IIU-T1.361$3.2,将在PHY-SAP上提供下面的原语: PHY-DATA 请求 (FHY-SDU):
PHY-DATA 指示 (PHY-SDU),
YD/T1550.2-2007
参数PHY-SDU包括一个由ITU-TI.361定义的在物理介质上发送或接收的ATM信元。PHY-DATA请求PHY-SDU)。
4.5到管理平面的接口
到管理平面的接口不在本规范内规定,下面简要地描述一下:性能管理功能:
告誉状态报告功能:
同步源管理。
YD/T 1550.2-2007
主要参考文献
[1] IrU-T Recommendation I.432.2 (8/96): ISDN User-Netwark interfaces, Layer 1 Recomunend ations,155 520 kbit/s and 622 080 kbit/s operation[2] ITU-T Recommendation I.432.3 (8/96): ISDN User-Network interfaces, Layer 1 Recommendations,1544 kbit/s and 2048 kbit/s operation[3] ITU-T Recommendation G:703 (10/98): Physical/electrical charactetistics of hierarchical digitalinterfaces
[4]1 [TU-T Recommendation G.704 (10/98): Synchronous frarme structures used at 1544. 6312. 2048. 8448and 44 736 kbits hierarchical levels[5] ITU-TRecommendation G957 (7/95):Optical interfaces for equipments and systems relating to the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6] ITU-T Recommendation I.432.1 (&/96): ISDN User-Network interfaces, Layer 1 Recommendations,Geaeral characteristics
[7] ITU-T Recommendation G 823 (3/93): The control of jittel and wander within digital networks whichare based on the 2048 kbit/s hierarchy[8] IrU-T Recommendation G 824 (3/93): Tbe control of jitter and wander within digital networks whichate based on the 1544 kbit/s hierarchy[9] IrU-T Recommendation G.825 (3/93): The coutrol of jitter and wander within digital networks whichare based on the sy 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SDH)[10] ITU-T Recommendation G 826 (8/96): Erox perfonnance pararneters ud objecti ves for international.constant bit rate digital paths at or above the prirnary rate[1J] ITU-T Recommendation I.361 (11/95): B-ISDN ATM layer specification[12] ATMForumAF-PHY-0016.000 (9/94): DS1Physical Layer Specification[13] ATM Forum AF-PHY-0064.000 (9/96): E1 Physical Layer Interface Specification[14) ATM Forum AF-PHY-0a86.001 (2/99): Inverse Multiplexing for ATM (IMA) Specification Version 1.1[15] FIU-T Recormmendation G751 (11/88): Digital multiplex equipments operating at the third order bitrate of 34 368 kbit/s and the fourth order bit rate of 139 264 kbit/s and using positive justification[16] ATM Forum AF-PHY-0130.00 (10/99): ATM on Fractional E1/TI注:参考的3GPP规范是3GPPR992002年12月版。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通信行业标准(YD)
- YD/T1460.4-2006 通信用气吹微型光缆及光纤单元 第4部分:微型光缆
- YD/T1714-2007 密集波分复用光配线架
- YD/T642-1993 载波通信设备可靠性指标及试验方法
- YD/T1883.1-2009 固定软交换网语音业务计费技术要求和检测方法 第1部分:中继网关、信令网关接入方式
- YD/T1722.2-2011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DPA)Uu接口层2技术要求 第2部分:RLC协议
- YD/T3038-2016 钓鱼攻击举报数据交换协议技术要求
- YD/T2378-2011 通信用 240V 直流供电系统
- YDB078-2012 基于 IP 的虚拟网络动态构建框架
- YD/T2568.3-2013 LTE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 X2 接口技术要求(第一阶段) 第3部分:信令传输
- YD/T2510-2013 2GHz TD-S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增强型高速分组接入(HSPA+)无线接入子系统设备测试方法
- YD/T588-1996 电话网上音频调制解调器承受传输损伤能力的基本要求
- YD/T1118.2-2001 光纤用二次被覆材料 第2部分:改性聚丙烯
- YD/T550-1992 纵横接线器
- YD/T2583.1-2018 蜂窝式移动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能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1部分:基站及其辅助设备
- YD/T1363.4-2014 代替 YD/T 1363.4-2005 通信局(站)电源、空调及环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 第4部分:测试方法
- 行业新闻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