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建筑材料行业标准(JC) >>
- JC/T 1056-2007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管

【建筑材料行业标准(JC)】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管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4-22 12:09:00
- JC/T1056-2007
- 现行
标准号:
JC/T 1056-2007
标准名称: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管
标准类别:
建筑材料行业标准(JC)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7-09-22 -
实施日期:
2008-04-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部分标准内容:
ICS91.100.30
备案号:22926—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JC/T1056—2007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管
Unbondedprestressedconcretepipe2007-09-22发布
2008-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前言
JC/T1056—2007
本标准由全国水泥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苏州中材建筑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广东鑫林管道有限公司、国家水泥混凝土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津市春鹏预应力钢绞线有限公司、开封亚光预应力工艺设备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谈永泉、冯斌、汤文友、付水奇、陈中、朱长礼。本标准委托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苏州中材建筑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解释。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JC/T1056—2007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管是国内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管道材料,它是采用单根锚张的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技术设计制作的。在我国,用无粘结钢绞线生产的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起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如1987年柳州水泥厂的散装水泥库、1988年秦山核电站的核安全壳等等。以后,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大量使用于散装水泥、粮食、煤炭等固体物料的筒仓,黄河小浪底水库排砂洞第一次将无粘结钢续线生产的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用于水工。无粘结钢绞线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管已经在广东惠州市大亚湾引水工程中大量使用。但迄今为止,该产品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了规范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管的生产与使用,特制定本标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管分为二阶段制作完成,即直筒式管体制作和无粘结钢绞线张拉锚固。利用螺旋状预应力筋的纵向分力,将传统配置的纵向预应力筋取消,按最小配筋率配置构造钢筋,用于固定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管体采用振动成型。其主要工序有骨架制作、无粘结钢绞线布置绑扎、模具组合固定骨架、混凝土浇筑及振动成型、养护脱模、钢绞线张拉、水压检验及封端防腐处理等。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管产品主要以大口径为主。目前,我国城市缺水越来越严重,输水管道口径越来越大,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管能较好地解决目前大口径混凝土输水压力管管材选用品种少的矛盾,与国家现有政策相一致。相信本次标准的制订能为我国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管的生产提供进一步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1范围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管
JC/T1056--2007
本标准规定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管产品的范围、术语和定义、分类、原材料、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运输和保管、使用规定和出厂证明书等。本标准适用于以无粘结钢绞线做预应力筋的、采用后张工艺制造的公称内径为1800mm~4800mm、管线运行工作压力或静水压力不大于1.2MPa、管顶覆土深度不超过10m的承插式预应力混凝土管。在对管体和密封圈寿命有影响的环境(如介质振动、高温、腐蚀、辐射等)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后方可使用。
依据本标准制造的管子可用于城市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工业和水利输水管线、农田灌溉、工厂管网及深覆土涵管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75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7011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
GB748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GB1334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49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522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8076混凝土外加剂
GB13788冷轧带肋钢筋
GB/T14370一2000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684
建筑用砂
GB/T14685建筑用卵石、碎石
GB/T15345一2003混凝土输水管试验方法GB/T18736一200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50046-1995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T50081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50119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2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24一1995建筑防腐蚀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6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32一200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J107-198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JC/T748一1987(1996)预应力与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用橡胶密封圈JC/T1056—2007
JC/T749一1987(1996)预应力与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用橡胶密封圈试验方法JG3007无粘结预应力筋专用防腐润滑脂JGJ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63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T92-2004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无粘结混凝土Unbondedconcrete预应力筋和混凝土间没有粘着作用的预应力混凝土。3.2
Unbondedsteelstrand
无粘结钢绞线
采用专用防腐润滑油脂和塑料涂包的预应力钢绞线,其与被施加预应力的混凝土之间可保持相对滑动。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管Unbondedprestressedconcretepipe无粘结钢绞线为预应力筋的、用后张工艺生产的在混凝土管壁内建立预应力的预制混凝土管。3.4
穴槽Furrowtrough
为安装锚具和张拉钢绞线,在管段混凝土外表面设计位置预留的沟槽。3.5
封锚Sealtrough
指预应力筋张拉并切除多余钢绞线后,封闭填充穴槽的工作。3.6
staticpressure
静水压力
水在不流动的情况下所产生的水压力。如水位落差所产生的水压力。3.7
工作压力(P)
Workingpressure
指不包括水锤压力在内,由水力梯度产生于某段管线或某个管子内的最大内水压力,或是由业主指定的静水压力。
覆土深度(H)Heightoffillabovetopofpipe指埋地管线管子顶部至地表面之间的距离。4规格与标记
4.1规格和尺寸:管子的基本尺寸应符合图1、图2和表1的规定。注:经供需双方协商,也可生产其它规格和尺寸的管子。4.2标记:由管子代号(UPCP)、公称内径和长度(阿拉伯数字、单位为毫米)、工作压力P(阿拉伯数字、单位为兆帕)、覆土深度H(阿拉伯数字、单位为米)和标准号组成。UPCP表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管。示例:
公称内径为2000mm、管子有效长度为5000mm、工作压力为1.0MPa、覆土深度为2m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管,标记如下:
UPCP2000X5000/P1.0/H2JC1056-20072
公称内径
有效长度
管子长度
管子外形及接头图
图2_管子外形及接头图
最小壁厚
管子的基本尺寸和质量
承口工作
面直径D,
承口工作面
长度1,
插口工作
面直径/Dz
JC/T1056—2007
安装空隙
JC/T1056—2007
5原材料
5.1水泥:制管用水泥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性能应分别符合GB175、GB748及GB1344的规定。采用活性掺合材料作为水泥的替代物时,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42.5。
5.2细集料:管体混凝土用细集料宜采用中粗砂;砂子的质量要求应符合GB/T14684的规定,含泥量不应大于1%。
5.3粗集料:管体混凝土用粗集料应为人工碎石或卵石,石子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5mm。石子的质量要求应符合GB/T14685的规定,含泥量不应大于1%。5.4水:混凝土拌合用水及成品管子的养护用水应符合JGJ63的规定。5.5混凝土外加剂:使用外加剂时,所用外加剂不应对管子或水质产生有害影响,其质量要求应符合GB8076的规定。
5.6活性掺合料:成品粉煤灰、磨细矿渣或硅灰等活性掺合料均可作为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替代物,其最佳替代量需经试验确定。成品粉煤灰的质量要求应不低于GB1596一2005表1中Ⅱ级灰的规定;磨细矿渣或硅灰的质量要求应符合GB/T187362002的规定。5.7预应力混凝土钢绞线:制管用预应力混凝土钢绞线应符合GB/T5224的规定。5.8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钢绞线: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应符合JGJ/T92一2004的规定。5.9环向、纵向钢筋和构造筋:加强用钢筋应分别符合GB701、GB1499和GB13788的规定。5.10无粘结预应力筋专用防腐润滑脂:无粘结预应力筋专用防腐润滑脂应符合JG3007的规定。5.11钢绞线外包套管:应符合JG/T92一2004的规定。5.12锚具:应符合GB/T14370一2000的规定。6要求
6.1产品设计
6.1.1管子结构设计应遵循GB50332一2002和JGJ/T92-2004的规定;也可采用经业主认可的其它设计方法对管子进行结构设计。6.1.2在进行管子结构设计时,允许通过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或增加管体壁厚或左右旋双向缠绕预应力筋,以获得经济、合理的设计结果。6.1.3各根螺旋形预应力钢绞线应首尾连续,不得间断。6.2混凝土强度
6.2.1管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遵循JGJ55的规定,混凝土的操作施工应遵循GB50204的规定,混凝土中采用外加剂时应遵循GB50119的规定。6.2.2每班或每拌制100盘(不大于100m)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时,应取样制作3组立方体试件,分别用于测定脱模强度、钢绞线张拉强度和28d强度。测定管体混凝土脱模强度和钢绞线张拉强度用的立方体试件的养护条件应与管子相同。6.2.3制管用混凝土标准立方体试件28d抗压强度的检验与评定应符合GBJ107一1987的规定。6.3成型
6.3.1成型操作时采用的立式振动成型工艺制度包括所采取的振动频率和振动成型时间应保证其获得设计要求的管子尺寸和足够的密实度,成型过程中模型不得出现变形、松动和位移,成型后的管子混凝土不得出现任何塌落。
6.3.2每根管的全部成型时间不得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6.4养护
6.4.1新成型的管子应采用蒸汽养护,所采用的蒸汽养护制度应保证管体混凝土达到本标准规定的脱4
模强度。
JC/T1056—2007
6.4.2管子蒸汽养护时养护设施内最高升温速度不应大于22℃/h,最高恒温温度应根据水泥品种进行确定。
6.4.3不同季节具体的养护制度应根据试验确定。6.5脱模
6.5.1管子混凝土脱模强度不得低于28MPa。6.5.2脱模操作不应损坏管体混凝土,管体混凝土内外表面不得出现粘模和剥落现象。6.6钢绞线张拉
6.6.1张拉钢绞线时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得低于34MPa。张拉时环境温度不应低于2℃。张拉完毕后准许吊运、翻身。
6.6.2预应力张拉采用张拉力和张拉总伸长双控,张拉力允许偏差为士5%,张拉总伸长允许偏差为士6%;一端张拉,另一端补拉。6.6.3张拉完毕并切除多余钢绞线后,在锚具端头涂抹黄油,戴紧塑料帽;将穴槽用细石混凝土填满封锚:再用防渗材料涂盖细石混凝土表面进行防腐处理。6.7管体抗渗性检验
6.7.1制造中的每一根管子都应进行管体抗渗性检验,抗渗检验压力值应为管道工作压力或静水压力的1.5倍,最低的抗渗检验压力值应为0.2MPa。6.7.2管体如出现渗漏时应作好标记,待卸压后对管子的渗漏部位进行修补或采取附加的养护措施,经修补的管子应重新进行管体抗渗检验。6.8成品质量
6.8.1外观质量
6.8.1.1管子承口工作面不应有蜂窝、脱皮,凹凸度不大于2mm、凹凸面积不大于30mm2。6.8.1.2管子插口工作面不应有蜂窝、刻痕、脱皮、缺边等。6.8.1.3管子内壁应平整,不应露石;局部凹坑深度不应大于10mm。6.8.1.4
管子内外表面不得出现结构性裂缝。管子承插口工作面的环向连续碰伤长度不超过250mm,且不降低接头密封性能和结构性能6.8.1.5
时,应予修补。
6.8.1.6管子所有标准允许修补的缺陷应修补完整、结合牢固,不应漏修。6.8.2允许偏差
管子尺寸允许偏差不得超过表2的规定。表2成品管子尺寸允许偏差
公称内径
1800~3000
3300~4800
6.8.3抗渗性
内径D
工作面直径
6.8.3.1成品管子的抗渗检验压力指标同本标准第6.7.1条。口
工作面长度
单位为毫米
工作面直径
6.8.3.2抗渗检验压力下管体不应出现冒汗、消水、喷水;管体出现的任何单个潮片面积不应超过20cm,管体任意外表面每m面积出现的潮片数量不得超过5处6.8.3.3抗渗检验过程中,管子的接头处不应滴水。5
JC/T1056-—2007
6.8.4抗裂内压
6.8.4.1应采用业主认可的计算方法对抗裂内压进行计算后确定。6.8.4.2在规定的抗裂内压下,管子不得开裂。6.8.5·管子接头允许相对转角
管子接头允许相对转角0.5,管子接头转角试验在抗渗检验压力下恒压5min,接头不应出现渗漏。6.9管子的防护
当管子用于输送具有腐蚀姓的污水或海水、或用于含有腐蚀性介质的土壤环境中以及架空铺设时,应按GB50046一1995的规定对管体混凝土进行防腐处理。涂覆防腐材料时应遵循GB50212的规定,防腐施工的质量应按GB50224一A995的规定进行评定。6.10管子的修补
6.10.1管壁混凝土在制造、搬运过程中造成的瑕疵,经修补合格后方能出六。实施修补前应清除有缺陷的混凝土,修补用的混凝土或无毒树脂水泥砂浆所用的水泥应与管壁混凝玉相同。如果管壁混凝土出现塌落的表面积超过管体内表面积的10%,则该根管子应予报废。6.10.2管壁混凝土内外表面出现的凹坑或气泡,当任一方向的长度或深度大于10mm时应采用水泥砂浆或环氧水泥砂浆予以填补并用锻刀刮平6.11管子修补部位的养护
所有修补部位应根据修补材料的性质采取相应的保护或养护措施,确保修补质量。.7试验方法
7.1管子的基本尺外观质量、抗渗性、抗裂内压及接头转角试验按GB/T15345长2003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7.2管壁混凝土标准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应按GB/T50081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测定8检验规则
8.1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为出尺检验和型式检验。8.2出厂检验
8.2.1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混凝土强度、抗渗性、抗裂内压。8.2.2组批原则
同材料、同规格、同工艺生产的成品管子每.200根为一批。管子数量不足200根时也可作为一批,但至少应为30根。
经供需双方协商,批量可适当加大。8.2.3抽样
出厂检验的抽样数量见表3。
质量指标
外观质量
尺寸偏差
力学性能
表3出厂检验的检验项目及抽样数量类别
检验项目
承口工作面
插口工作面
管体外壁
管体内壁
管体两端质量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承口工作面直径
插口工作面直径
管子内径
承口工作面长度
抗渗性
抗裂内压
混凝土抗压强度
数量/根
JC/T1056—2007
采用随机
方法抽样
采用随机
方法抽样
检查生产记录
8.2.4判定规则
除B类检验项目最多允许两项超差以外,A类检验项目均符合本标准规定的管子判为合格。8.2.5复检规则
出厂检验时,遇有下列情况在采取相应措施后允许复检。8.2.5.1对碰伤、有缺陷或外观检验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管子经修补后允许复检。8.2.5.2对抗渗性检验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管子经修补或潮湿养护或重新安装后允许复检。8.2.5.3抗裂内压检验时如有1根管子不符合标准要求,则应取加倍数量复检。如仍有1根不合格时,则该批管子应降级验收使用。8.2.5.4使用单位对产品质量有怀疑时有权按照本标准提出的抗渗要求,对交付使用的管子与厂方配合进行复检。产品质量复检不合格时,试验发生的费用由厂方承担;产品质量复检合格时,试验发生的费用由业主方承担。
8.3型式检验
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新产品或老产品转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
正式投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产品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c)
出厂检验结果与最近一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合同规定时;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f)
8.3.2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抗渗性、抗裂内压、混凝土抗压强度及管子接头允许相对转角。8.3.3批量
型式检验的管子批量应由同类别、同规格、同工艺生产的成品管子组成。组批的管子数量:管子公称内径<2600mm时至少应为30根;管子公称内径为2600mm~3400mm时至少应为20根;管子公称内径≥3600mm时至少应为10根。每批不应超过200根。7
JC/T1056-2007
8.3.4抽样
型式检验的抽样数量详见表4。
型式检验的检验项目及抽检数量序号
质量指标
外观质量
尺寸偏差
力学性能
8.3.5复验规则
检验项目
承口工作面
插口工作面
管体外壁
管体内壁
管体两端质量
承口工作面直径
插口工作面直径
管子内径
承口工作面长度
抗渗性
抗裂内压
管子接头允许相对转角
混凝土抗压强度
数量/根
在批量中
采用随机方法
抽取样品
从样品中
随机抽取
抽查生产记录
在物理力学性能检验项目中,管子接头允许转角试验如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允许复检一次。8.3.6判定规则
除B类检验项目最多允许两项超差以外,A类检验项目均符合本标准规定的管子判为合格。9标志、运输和保管
9.1标志
成品管子出厂前,制造厂应对合格的管子进行标志,具体内容包括:企业名称、产品商标、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记、生产日期和“严禁碰撞”等字样。9.2运输
长途运输时,管子的承口端和插口端应妥善保护以防碰伤,运管车辆的底板应备有鞍形垫木以防管子滚动。装卸管子时不应使用有刚性接头的绳索和链条捆吊管子,严禁钢绳穿管装运,严禁管子自由滚落和随意抛掷。
9.3保管
9.3.1管子应按代号(标志)、型号分别堆放。9.3.2管子平放、立放只能一层。9.3.3平放的管子下面应放两根平行垫木,以防止管子滚动。9.3.4在干燥气候条件下,宜定期洒水使管子保持湿润。10
使用规定
10.1管道铺设施工应邀照GB50268的规定。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备案号:22926—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材行业标准
JC/T1056—2007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管
Unbondedprestressedconcretepipe2007-09-22发布
2008-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本标准由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提出。前言
JC/T1056—2007
本标准由全国水泥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苏州中材建筑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广东鑫林管道有限公司、国家水泥混凝土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津市春鹏预应力钢绞线有限公司、开封亚光预应力工艺设备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谈永泉、冯斌、汤文友、付水奇、陈中、朱长礼。本标准委托苏州混凝土水泥制品研究院、苏州中材建筑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解释。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JC/T1056—2007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管是国内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管道材料,它是采用单根锚张的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技术设计制作的。在我国,用无粘结钢绞线生产的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起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如1987年柳州水泥厂的散装水泥库、1988年秦山核电站的核安全壳等等。以后,无粘结预应力技术大量使用于散装水泥、粮食、煤炭等固体物料的筒仓,黄河小浪底水库排砂洞第一次将无粘结钢续线生产的环形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用于水工。无粘结钢绞线生产的预应力混凝土管已经在广东惠州市大亚湾引水工程中大量使用。但迄今为止,该产品没有相应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了规范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管的生产与使用,特制定本标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管分为二阶段制作完成,即直筒式管体制作和无粘结钢绞线张拉锚固。利用螺旋状预应力筋的纵向分力,将传统配置的纵向预应力筋取消,按最小配筋率配置构造钢筋,用于固定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管体采用振动成型。其主要工序有骨架制作、无粘结钢绞线布置绑扎、模具组合固定骨架、混凝土浇筑及振动成型、养护脱模、钢绞线张拉、水压检验及封端防腐处理等。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管产品主要以大口径为主。目前,我国城市缺水越来越严重,输水管道口径越来越大,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管能较好地解决目前大口径混凝土输水压力管管材选用品种少的矛盾,与国家现有政策相一致。相信本次标准的制订能为我国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管的生产提供进一步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遇。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应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1范围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管
JC/T1056--2007
本标准规定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管产品的范围、术语和定义、分类、原材料、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运输和保管、使用规定和出厂证明书等。本标准适用于以无粘结钢绞线做预应力筋的、采用后张工艺制造的公称内径为1800mm~4800mm、管线运行工作压力或静水压力不大于1.2MPa、管顶覆土深度不超过10m的承插式预应力混凝土管。在对管体和密封圈寿命有影响的环境(如介质振动、高温、腐蚀、辐射等)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后方可使用。
依据本标准制造的管子可用于城市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工业和水利输水管线、农田灌溉、工厂管网及深覆土涵管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75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7011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
GB748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GB1334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及粉煤灰硅酸盐水泥GB1499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522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8076混凝土外加剂
GB13788冷轧带肋钢筋
GB/T14370一2000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684
建筑用砂
GB/T14685建筑用卵石、碎石
GB/T15345一2003混凝土输水管试验方法GB/T18736一2002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用矿物外加剂GB50046-1995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T50081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50119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12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24一1995建筑防腐蚀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26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332一200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J107-198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JC/T748一1987(1996)预应力与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用橡胶密封圈JC/T1056—2007
JC/T749一1987(1996)预应力与自应力钢筋混凝土管用橡胶密封圈试验方法JG3007无粘结预应力筋专用防腐润滑脂JGJ55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63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T92-2004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无粘结混凝土Unbondedconcrete预应力筋和混凝土间没有粘着作用的预应力混凝土。3.2
Unbondedsteelstrand
无粘结钢绞线
采用专用防腐润滑油脂和塑料涂包的预应力钢绞线,其与被施加预应力的混凝土之间可保持相对滑动。
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管Unbondedprestressedconcretepipe无粘结钢绞线为预应力筋的、用后张工艺生产的在混凝土管壁内建立预应力的预制混凝土管。3.4
穴槽Furrowtrough
为安装锚具和张拉钢绞线,在管段混凝土外表面设计位置预留的沟槽。3.5
封锚Sealtrough
指预应力筋张拉并切除多余钢绞线后,封闭填充穴槽的工作。3.6
staticpressure
静水压力
水在不流动的情况下所产生的水压力。如水位落差所产生的水压力。3.7
工作压力(P)
Workingpressure
指不包括水锤压力在内,由水力梯度产生于某段管线或某个管子内的最大内水压力,或是由业主指定的静水压力。
覆土深度(H)Heightoffillabovetopofpipe指埋地管线管子顶部至地表面之间的距离。4规格与标记
4.1规格和尺寸:管子的基本尺寸应符合图1、图2和表1的规定。注:经供需双方协商,也可生产其它规格和尺寸的管子。4.2标记:由管子代号(UPCP)、公称内径和长度(阿拉伯数字、单位为毫米)、工作压力P(阿拉伯数字、单位为兆帕)、覆土深度H(阿拉伯数字、单位为米)和标准号组成。UPCP表示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管。示例:
公称内径为2000mm、管子有效长度为5000mm、工作压力为1.0MPa、覆土深度为2m的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管,标记如下:
UPCP2000X5000/P1.0/H2JC1056-20072
公称内径
有效长度
管子长度
管子外形及接头图
图2_管子外形及接头图
最小壁厚
管子的基本尺寸和质量
承口工作
面直径D,
承口工作面
长度1,
插口工作
面直径/Dz
JC/T1056—2007
安装空隙
JC/T1056—2007
5原材料
5.1水泥:制管用水泥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性能应分别符合GB175、GB748及GB1344的规定。采用活性掺合材料作为水泥的替代物时,水泥强度等级不应低于42.5。
5.2细集料:管体混凝土用细集料宜采用中粗砂;砂子的质量要求应符合GB/T14684的规定,含泥量不应大于1%。
5.3粗集料:管体混凝土用粗集料应为人工碎石或卵石,石子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5mm。石子的质量要求应符合GB/T14685的规定,含泥量不应大于1%。5.4水:混凝土拌合用水及成品管子的养护用水应符合JGJ63的规定。5.5混凝土外加剂:使用外加剂时,所用外加剂不应对管子或水质产生有害影响,其质量要求应符合GB8076的规定。
5.6活性掺合料:成品粉煤灰、磨细矿渣或硅灰等活性掺合料均可作为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的替代物,其最佳替代量需经试验确定。成品粉煤灰的质量要求应不低于GB1596一2005表1中Ⅱ级灰的规定;磨细矿渣或硅灰的质量要求应符合GB/T187362002的规定。5.7预应力混凝土钢绞线:制管用预应力混凝土钢绞线应符合GB/T5224的规定。5.8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钢绞线: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应符合JGJ/T92一2004的规定。5.9环向、纵向钢筋和构造筋:加强用钢筋应分别符合GB701、GB1499和GB13788的规定。5.10无粘结预应力筋专用防腐润滑脂:无粘结预应力筋专用防腐润滑脂应符合JG3007的规定。5.11钢绞线外包套管:应符合JG/T92一2004的规定。5.12锚具:应符合GB/T14370一2000的规定。6要求
6.1产品设计
6.1.1管子结构设计应遵循GB50332一2002和JGJ/T92-2004的规定;也可采用经业主认可的其它设计方法对管子进行结构设计。6.1.2在进行管子结构设计时,允许通过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或增加管体壁厚或左右旋双向缠绕预应力筋,以获得经济、合理的设计结果。6.1.3各根螺旋形预应力钢绞线应首尾连续,不得间断。6.2混凝土强度
6.2.1管体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40。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遵循JGJ55的规定,混凝土的操作施工应遵循GB50204的规定,混凝土中采用外加剂时应遵循GB50119的规定。6.2.2每班或每拌制100盘(不大于100m)相同配合比的混凝土时,应取样制作3组立方体试件,分别用于测定脱模强度、钢绞线张拉强度和28d强度。测定管体混凝土脱模强度和钢绞线张拉强度用的立方体试件的养护条件应与管子相同。6.2.3制管用混凝土标准立方体试件28d抗压强度的检验与评定应符合GBJ107一1987的规定。6.3成型
6.3.1成型操作时采用的立式振动成型工艺制度包括所采取的振动频率和振动成型时间应保证其获得设计要求的管子尺寸和足够的密实度,成型过程中模型不得出现变形、松动和位移,成型后的管子混凝土不得出现任何塌落。
6.3.2每根管的全部成型时间不得超过水泥的初凝时间。6.4养护
6.4.1新成型的管子应采用蒸汽养护,所采用的蒸汽养护制度应保证管体混凝土达到本标准规定的脱4
模强度。
JC/T1056—2007
6.4.2管子蒸汽养护时养护设施内最高升温速度不应大于22℃/h,最高恒温温度应根据水泥品种进行确定。
6.4.3不同季节具体的养护制度应根据试验确定。6.5脱模
6.5.1管子混凝土脱模强度不得低于28MPa。6.5.2脱模操作不应损坏管体混凝土,管体混凝土内外表面不得出现粘模和剥落现象。6.6钢绞线张拉
6.6.1张拉钢绞线时混凝土抗压强度不得低于34MPa。张拉时环境温度不应低于2℃。张拉完毕后准许吊运、翻身。
6.6.2预应力张拉采用张拉力和张拉总伸长双控,张拉力允许偏差为士5%,张拉总伸长允许偏差为士6%;一端张拉,另一端补拉。6.6.3张拉完毕并切除多余钢绞线后,在锚具端头涂抹黄油,戴紧塑料帽;将穴槽用细石混凝土填满封锚:再用防渗材料涂盖细石混凝土表面进行防腐处理。6.7管体抗渗性检验
6.7.1制造中的每一根管子都应进行管体抗渗性检验,抗渗检验压力值应为管道工作压力或静水压力的1.5倍,最低的抗渗检验压力值应为0.2MPa。6.7.2管体如出现渗漏时应作好标记,待卸压后对管子的渗漏部位进行修补或采取附加的养护措施,经修补的管子应重新进行管体抗渗检验。6.8成品质量
6.8.1外观质量
6.8.1.1管子承口工作面不应有蜂窝、脱皮,凹凸度不大于2mm、凹凸面积不大于30mm2。6.8.1.2管子插口工作面不应有蜂窝、刻痕、脱皮、缺边等。6.8.1.3管子内壁应平整,不应露石;局部凹坑深度不应大于10mm。6.8.1.4
管子内外表面不得出现结构性裂缝。管子承插口工作面的环向连续碰伤长度不超过250mm,且不降低接头密封性能和结构性能6.8.1.5
时,应予修补。
6.8.1.6管子所有标准允许修补的缺陷应修补完整、结合牢固,不应漏修。6.8.2允许偏差
管子尺寸允许偏差不得超过表2的规定。表2成品管子尺寸允许偏差
公称内径
1800~3000
3300~4800
6.8.3抗渗性
内径D
工作面直径
6.8.3.1成品管子的抗渗检验压力指标同本标准第6.7.1条。口
工作面长度
单位为毫米
工作面直径
6.8.3.2抗渗检验压力下管体不应出现冒汗、消水、喷水;管体出现的任何单个潮片面积不应超过20cm,管体任意外表面每m面积出现的潮片数量不得超过5处6.8.3.3抗渗检验过程中,管子的接头处不应滴水。5
JC/T1056-—2007
6.8.4抗裂内压
6.8.4.1应采用业主认可的计算方法对抗裂内压进行计算后确定。6.8.4.2在规定的抗裂内压下,管子不得开裂。6.8.5·管子接头允许相对转角
管子接头允许相对转角0.5,管子接头转角试验在抗渗检验压力下恒压5min,接头不应出现渗漏。6.9管子的防护
当管子用于输送具有腐蚀姓的污水或海水、或用于含有腐蚀性介质的土壤环境中以及架空铺设时,应按GB50046一1995的规定对管体混凝土进行防腐处理。涂覆防腐材料时应遵循GB50212的规定,防腐施工的质量应按GB50224一A995的规定进行评定。6.10管子的修补
6.10.1管壁混凝土在制造、搬运过程中造成的瑕疵,经修补合格后方能出六。实施修补前应清除有缺陷的混凝土,修补用的混凝土或无毒树脂水泥砂浆所用的水泥应与管壁混凝玉相同。如果管壁混凝土出现塌落的表面积超过管体内表面积的10%,则该根管子应予报废。6.10.2管壁混凝土内外表面出现的凹坑或气泡,当任一方向的长度或深度大于10mm时应采用水泥砂浆或环氧水泥砂浆予以填补并用锻刀刮平6.11管子修补部位的养护
所有修补部位应根据修补材料的性质采取相应的保护或养护措施,确保修补质量。.7试验方法
7.1管子的基本尺外观质量、抗渗性、抗裂内压及接头转角试验按GB/T15345长2003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
7.2管壁混凝土标准立方体试件抗压强度应按GB/T50081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测定8检验规则
8.1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为出尺检验和型式检验。8.2出厂检验
8.2.1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混凝土强度、抗渗性、抗裂内压。8.2.2组批原则
同材料、同规格、同工艺生产的成品管子每.200根为一批。管子数量不足200根时也可作为一批,但至少应为30根。
经供需双方协商,批量可适当加大。8.2.3抽样
出厂检验的抽样数量见表3。
质量指标
外观质量
尺寸偏差
力学性能
表3出厂检验的检验项目及抽样数量类别
检验项目
承口工作面
插口工作面
管体外壁
管体内壁
管体两端质量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承口工作面直径
插口工作面直径
管子内径
承口工作面长度
抗渗性
抗裂内压
混凝土抗压强度
数量/根
JC/T1056—2007
采用随机
方法抽样
采用随机
方法抽样
检查生产记录
8.2.4判定规则
除B类检验项目最多允许两项超差以外,A类检验项目均符合本标准规定的管子判为合格。8.2.5复检规则
出厂检验时,遇有下列情况在采取相应措施后允许复检。8.2.5.1对碰伤、有缺陷或外观检验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管子经修补后允许复检。8.2.5.2对抗渗性检验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管子经修补或潮湿养护或重新安装后允许复检。8.2.5.3抗裂内压检验时如有1根管子不符合标准要求,则应取加倍数量复检。如仍有1根不合格时,则该批管子应降级验收使用。8.2.5.4使用单位对产品质量有怀疑时有权按照本标准提出的抗渗要求,对交付使用的管子与厂方配合进行复检。产品质量复检不合格时,试验发生的费用由厂方承担;产品质量复检合格时,试验发生的费用由业主方承担。
8.3型式检验
遇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新产品或老产品转产的试制定型鉴定;b)
正式投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产品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c)
出厂检验结果与最近一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合同规定时;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的要求时。f)
8.3.2检验项目
检验项目包括外观质量、尺寸偏差、抗渗性、抗裂内压、混凝土抗压强度及管子接头允许相对转角。8.3.3批量
型式检验的管子批量应由同类别、同规格、同工艺生产的成品管子组成。组批的管子数量:管子公称内径<2600mm时至少应为30根;管子公称内径为2600mm~3400mm时至少应为20根;管子公称内径≥3600mm时至少应为10根。每批不应超过200根。7
JC/T1056-2007
8.3.4抽样
型式检验的抽样数量详见表4。
型式检验的检验项目及抽检数量序号
质量指标
外观质量
尺寸偏差
力学性能
8.3.5复验规则
检验项目
承口工作面
插口工作面
管体外壁
管体内壁
管体两端质量
承口工作面直径
插口工作面直径
管子内径
承口工作面长度
抗渗性
抗裂内压
管子接头允许相对转角
混凝土抗压强度
数量/根
在批量中
采用随机方法
抽取样品
从样品中
随机抽取
抽查生产记录
在物理力学性能检验项目中,管子接头允许转角试验如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允许复检一次。8.3.6判定规则
除B类检验项目最多允许两项超差以外,A类检验项目均符合本标准规定的管子判为合格。9标志、运输和保管
9.1标志
成品管子出厂前,制造厂应对合格的管子进行标志,具体内容包括:企业名称、产品商标、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记、生产日期和“严禁碰撞”等字样。9.2运输
长途运输时,管子的承口端和插口端应妥善保护以防碰伤,运管车辆的底板应备有鞍形垫木以防管子滚动。装卸管子时不应使用有刚性接头的绳索和链条捆吊管子,严禁钢绳穿管装运,严禁管子自由滚落和随意抛掷。
9.3保管
9.3.1管子应按代号(标志)、型号分别堆放。9.3.2管子平放、立放只能一层。9.3.3平放的管子下面应放两根平行垫木,以防止管子滚动。9.3.4在干燥气候条件下,宜定期洒水使管子保持湿润。10
使用规定
10.1管道铺设施工应邀照GB50268的规定。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建筑材料行业标准(JC)标准计划
- JC440-1991 玻璃工业用白云石化学分析方法
- JC/T791-2019 轮窑热平衡、热效率测定与计算方法
- JC/T793-2019 隧道式干燥室-轮窑体系热效率、单位热耗、单位煤耗计算方法
- JC/T2547-2019 天然石粉综合利用技术要求
- JC/T976-2005 道桥接缝用密封胶
- JC/T993-2006 外墙外保温用膨胀聚苯乙烯板抹面胶浆
- JC/T2289-2014 聚苯乙烯防护排水板
- JC/T770-1989(1996) 经清洗再用处理剂处理的玻璃纤维织物处理剂 含量试验方法
- JC/T874-2009 水泥用硅质原料化学分析方法
- JC/T2016-2010 齿科精细陶瓷可加工性检测方法
- JC680-1997 硅镁加气混凝土空心轻质隔墙板
- JC/T991-2006 建材工业用石膏墙板(砌块)成型机
- JC/T2234-2014 水泥早期抗裂性试验方法
- JC460.2-1992 水泥工业用胶带斗式提升机 技术条件
- JC/T1071-2008 沥青瓦用彩砂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