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12763.4-2007 海洋调查规范 第4部分: 海水化学要素调查

【国家标准(GB)】 海洋调查规范 第4部分: 海水化学要素调查
- GB/T12763.4-2007
- 现行
标准号:
GB/T 12763.4-2007
标准名称:
海洋调查规范 第4部分: 海水化学要素调查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英文名称:
Specifications for oceanographic survey—Part 4:Survey—Part 4:Survey of chemical parameters in sea water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7-08-13 -
实施日期:
2008-02-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1.35 MB
替代情况:
替代GB/T 12763.4-1991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本部分规定了海洋化学要素调查的方案设计、调查计划的组织实施、样品采集与贮存、测定方法、分析质量保证和数据处理。 GB/T 12763.4-2007 海洋调查规范 第4部分: 海水化学要素调查 GB/T12763.4-2007
本部分规定了海洋化学要素调查的方案设计、调查计划的组织实施、样品采集与贮存、测定方法、分析质量保证和数据处理。
GB/T12763《海洋调查规范》分为11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
---第3部分:海洋气象观测;
---第4部分:海洋化学要素调查;
---第5部分:海洋声、光要素调查;
---第6部分:海洋生物调查;
---第7部分:海洋调查资料交换;
---第8部分: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
---第9部分:海洋生态调查指南;
---第10部分:海底地形地貌调查;
---第11部分:海洋工程地质调查。
其中第9部分、第10部分和第11部分对应于GB/T12763-1991是新增部分。
本部分为GB/T12763的第4部分。
本部分代替GB/T12763.4-1991《海洋调查规范 第4部分:海水化学要素观测》。
本部分与GB/T12763.4-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按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规定,修改了标准的编排格式,主要有:将篇改为章;术语和定义独立成条;将各要素测定方法删去,内容经补充后,划分为技术指标、方法原理、试剂及其配制、仪器与设备、水样装取、预处理和贮存、测定步骤和计算等7个条目;
---将原技术设计修改为调查方案设计的原则要求(1991年版的3,本版的4.1);
---将原出海前的准备修改为调查计划及其组织实施(1991年版的6,本版的4.2);
---将原测定过程的质量控制修改为质量保证与分析质量控制(1991年版的5,本版的4.3);
---将原氨的测定改称为铵盐测定(1991年版的第九篇,本版的12);
---将原氯度测定(银量滴定法)改为氯化物测定(银量滴定法)(1991年版的第十篇,本版的13);
---重新设计了记录表格式(见附录E);
---增加了总磷测定(过硫酸钾氧化法)和总氮测定(过硫酸钾氧化法)等两种分析方法(本版的14、本版的15);
---增加了溶解氧测定(分光光度法)作为规范性附录编入(见附录D);
---增加了溶解氧测定(分光光度法)记录表、总磷测定记录表、溶解氧测定(分光光度法)犓值记录表、总氮测定记录表和海水化学要素数据报表等五种记录表格式作为资料性附录(见表E.13、表E.14、表E.15、表E.16和表E.17)。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 和附录D 为规范性附录,附录E 和附录F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国家海洋局提出。
本部分由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负责起草,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等参加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暨卫东、许昆灿、吴省三、邹汉阳、林建云、廖文卓、张元标。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12763.4-1991。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2763.4—2007
代替GB/T12763.4—1991
海洋调查规范
第4部分:海水化学要素调查
Specificationsfor oceanographic survey-Part 4 : Survey of chemical parameters in sea water2007-08-1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数码防伤伪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02-01实施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一般规定
调查方案设计的原则要求
调查计划及其组织实施
质量保证与分析质量控制
样品采集与贮存…·
资料处理的一般要求
调查报告编写
资料归档
溶解氧测定(碘量滴定法)
技术指标
方法原理
试剂及其配制
仪器与设备
水样装取、预处理和贮存·
测定步骤
仲裁方法·
pH测定(pH计法)
6.1技术指标
6.2方法原理
6.3试剂及其配制
仪器与设备:
6.5水样装取、预处理和贮存
测定步骤
总碱度测定(pH法)…
7.1技术指标
7.2方法原理.
试剂及其配制·
仪器与设备
水样装取、预处理与贮存
测定步骤
GB/T12763.4—2007
GB/T12763.4—2007
活性硅酸盐测定(硅钼蓝法).
8.1技术指标…
8.2方法原理
8.3试剂及其配制
仪器与设备·
水样装取、预处理和贮存
测定步骤·
8.7.计算
仲裁方法
活性磷酸盐测定(抗坏血酸还原磷钼蓝法)9
技术指标
方法原理:
试剂及其配制
仪器与设备
水样装取、预处理和贮存
测定步骤
计算·
亚硝酸盐测定(重氮-偶氮法)
技术指标
方法原理
试剂及其配制
仪器与设备
水样装取、预处理和贮存·
测定步骤
硝酸盐测定(锌镉还原法)
技术指标
方法原理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试剂及其配制
仪器与设备
11.5水样装取、预处理和贮存,11.6测定步骤
仲裁方法
铵盐测定(次溴酸钠氧化法)
技术指标
方法原理
试剂及其配制
仪器与设备
水样装取、预处理和贮存
测定步骤
仲裁方法
13氯化物测定(银量滴定法)
13.1技术指标…
13.2方法原理
试剂及其配制
13.4仪器与设备
13.5水样装取、预处理和贮存
13.6测定步骤
14总磷测定(过硫酸钾氧化法)
14.1技术指标
方法原理
试剂及其配制
仪器与设备
水样装取、预处理和贮存。
测定步骤
15总氮测定(过硫酸钾氧化法)
15.1技术指标
方法原理
15.3试剂及其配制
仪器与设备
15.5水样装取、预处理和贮存..15.6
测定步骤
附录A(规范性附录)
A.1技术指标
A.2方法原理
A.3试剂及其配制
仪器与设备
活性硅酸盐测定(硅钼黄法)
水样装取、预处理和贮存
A.6测定步骤
A.7计算
附录B(规范性附录)
技术指标
方法原理
试剂及其配制
仪器与设备
硝酸盐测定(镉铜柱还原法)
水样装取、预处理和贮存
B.6测定步骤
B.7计算
附录C(规范性附录)
技术指标
方法原理
铵盐测定(靛酚蓝法)
GB/T12763.4—2007
GB/T12763.4—2007
C.3试剂及其配制
仪器与设备
C.5水样装取、预处理和贮存
C.6测定步骤
C.7计算
附录D(规范性附录)溶解氧测定(分光光度法)D.1
技术指标
方法原理
试剂及其配制
仪器与设备
D.5水样装取、预处理和贮存
D.6测定步骤
D.8求校准K值的方法
附录E(资料性附录)
附录F(资料性附录)
水样登记表
记录表格式
测定结果计算用表
溶解氧测定(碘量滴定法)记录表pH测定记录表
总碱度测定记录表
)标准曲线数据记录表
活性硅酸盐测定记录表
活性磷酸盐测定记录表
亚硝酸盐测定记录表
硝酸盐测定记录表
铵盐测定(次溴酸钠氧化法)记录表氯化物测定记录表…·
铵盐测定(靛酚蓝法)记录表·
溶解氧测定(分光光度法)记录表溶解氧测定(分光光度法)K值记录表表E.15
总磷测定记录表·
总氮测定记录表·
海水化学观测数据报表
空气中氧在不同温度和盐度海水中的饱和浓度标准缓冲溶液的pH值
pH测定的温度校正值α(tm一tw)表表F.4pH测定的压力校正系数β表表F.5pH-α+换算表
表F.6海水氢离子活度系数fn+随盐度和pH变化表F.7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1997)表F.820℃时容积为1.0000dm2玻璃容器中的蒸馏水在不同温度时的质量(m20)IV
GB/T12763《海洋调查规范》分为11个部分: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
第3部分:海洋气象观测;
一第4部分:海洋化学要素调查;第5部分:海洋声、光要素调查;第6部分:海洋生物调查;
第7部分:海洋调查资料交换;
第8部分: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一第9部分:海洋生态调查指南;-第10部分:海底地形地貌调查;第11部分:海洋工程地质调查。GB/T12763.4—2007
其中第9部分、第10部分和第11部分对应于GB/T127631991是新增部分。本部分为GB/T12763的第4部分。本部分代替GB/T12763.4一1991《海洋调查规范第4部分:海水化学要素观测》。本部分与GB/T12763.4--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按照GB/T1.1一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规定,修改了标准的编排格式,主要有:将“篇”改为“章”;术语和定义独立成条;将各要素“测定方法”删去,内容经补充后,划分为“技术指标”、“方法原理”、“试剂及其配制”、“仪器与设备”、“水样装取、预处理和贮存”、“测定步骤”和“计算”等7个条目;-将原“技术设计”修改为\调查方案设计的原则要求”(1991年版的3,本版的4.1);-将原“出海前的准备”修改为“调查计划及其组织实施”(1991年版的6,本版的4.2);将原“测定过程的质量控制”修改为“质量保证与分析质量控制”(1991年版的5,本版的4.3);-将原“氨的测定”改称为“铵盐测定”(1991年版的第九篇,本版的12);将原“氯度测定(银量滴定法)”改为“氯化物测定(银量滴定法)”(1991年版的第十篇,本版的13);
重新设计了“记录表格式”(见附录E);增加了“总磷测定(过硫酸钾氧化法)”和“总氮测定(过硫酸钾氧化法)”等两种分析方法(本版的14、本版的15);
增加了“溶解氧测定(分光光度法)”作为规范性附录编入(见附录D);增加了“溶解氧测定(分光光度法)记录表”“总磷测定记录表”、“溶解氧测定(分光光度法)K值记录表”、“总氮测定记录表”和“海水化学要素数据报表”等五种记录表格式作为资料性附录(见表E.13、表E.14、表E.15、表E.16和表E.17)。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和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附录E和附录F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国家海洋局提出。
本部分由国家海洋标准计量中心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负责起草,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等参加起草。V
GB/T12763.4—2007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暨卫东、许昆灿、吴省三、邹汉阳、林建云、廖文卓、张元标。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12763.4—1991。
1范围
海洋调查规范
第4部分:海水化学要素调查
GB/T12763.4—2007
GB/T12763的本部分规定了海水化学要素调查的方案设计、调查计划的组织实施、样品采集与贮存、测定方法、分析质量保证和数据处理。本部分适用于海洋调查的海水化学要素调查。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12763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
GB/T12763.1海洋调查规范
第1部分:总则
GB/T12763.2海洋调查规范第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GB/T12763.7海洋调查规范
第7部分:海洋调查资料交换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12763的本部分。3.1
溶解氧dissolvedoxygen
溶解在海水中的氧气。
注1:单位为微摩尔每立方分米(μmol/dm)氧原子。注2:改写GB/T15925,定义1.2.20。3.2
saturation concentration of dissolved oxygen溶解氧饱和浓度
在任何给定的水温和盐度条件下,氧在海水中溶解至饱和时的特定浓度。3.3
溶解氧饱和度saturabilityofdissolvedoxygen测得的溶解氧浓度与水样现场水温、盐度条件下的溶解氧饱和浓度之百分比。注:改写GB/T15925,定义1.2.22。3.4
海水中氢离子活度的负对数,即pH=一lg[α+]。3.5
alkalinity
总碱度
中和单位体积海水中弱酸阴离子所需氢离子的量。注1:单位为毫摩尔每立方分米(mmol/dm2)。注2:改写GB/T15925,定义1.2.9。GB/T12763.4—2007
活性硅酸盐
reactive silicate
Sio--Si
能被硅质生物摄取的溶解态正硅酸盐和它的二聚物。注1:单位为微摩尔每立方分米(μmol/dm2)硅原子。注2:改写GB/T15925,定义1.2.28。3.7
活性磷酸盐
reactivephosphate
能被浮游植物摄取的正磷酸盐。注1:单位为微摩尔每立方分米(μmol/dm2)磷原子。注2:改写GB/T15925,定义1.2.29。3.8
亚硝酸盐
nitrite
能被浮游植物摄取的亚硝酸盐。注:单位为微摩尔每立方分米(μmol/dm)氮原子。3.9
硝酸盐nitrate
能被浮游植物摄取的硝酸盐。
注:单位为微摩尔每立方分米(μmol/dm2)氮原子。3.10
铵ammonium
能被浮游植物摄取的铵盐。
注:单位为微摩尔每立方分米(μmol/dm\)氮原子。3.11
氯化物chloride
溶解于海水中的无机氯化物。
注:单位为克每立方分米(g/dm2)氯离子。3.12
totalphosphorus
海水中溶解态和颗粒态的有机磷和无机磷化合物的总和。注:单位为微摩尔每立方分米(μmol/dm2)磷原子。3.13
totalnitrogen
海水中溶解态和颗粒态的有机氮和无机氮化合物的总和。注:单位为微摩尔每立方分米(μmol/dm2)氮原子。2
4一般规定
4.1调查方案设计的原则要求
4.1.1设计原则
调查工作开始之前,应进行技术方案设计。GB/T12763.4—2007
根据任务书或合同书要求,遵循有限目标,经济效能,技术先进性与现实条件可能性相结合,并能与历史上调查计划相衔接的原则。4.1.2前期准备工作
收集与分析调查海区已有的水文气象、地质地貌、生物和海水化学资料。4.1.3目标与任务
4.1.3.1确定的调查目标与任务应是明确的、具体的和可以衡量的。4.1.3.2应说明实现目标的途径与关键技术。4.1.4采样设计
4.1.4.1站位布设
站位布设应考虑以下因素:调查目的、调查海区的地理位置、地形、水动力条件、物质来源、人力物力资源和采样的可能条件。调查站位一般可采用网格式布站,并选定若干横向和纵向断面布站。沿岸与近海区也可采用沿流系轴向和穿越流系、水团方向布站。穿越流系、水团断面,应与陆岸垂直,或是近似发散型的。在水文或水化学条件变化剧烈的区域,应适当加密站位。每一调查区,应选取若干个有代表性站位作为定点观测站。在保证获取所需信息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站位数。4.1.4.2调查层次
4.1.4.2.1河口、港湾、近海和洋区调查,一般可分别按表1设置采样层次。表层、底层位置和钢丝绳倾角订正按GB/T12763.2的规定执行。表1采样层次
水深范围
表层、5、10、20、30、底层
单位为米
表层、10、20、30、50、75、100、150、200、300、400、500、600、800、1000、1200、1500、2000、2500、3000、··.·以下
每1000m加一层、底层。
4.1.4.2.2断面观察站应采集全部层次水样;非断面观察站,则可根据需要只采集水面至某一深度水样。
4.1.4.2.3对水文、水化学等条件剧烈变化的水层,必要时,可加密采样层次。4.1.4.3调查时间与次数
调查时间和次数应根据水环境条件和特定调查目的确定:a)对水体相对稳定的洋区,一年中应在环境特征典型的季节调查一次。对受气象、流系季节影响显著的近海、边缘海,在一年中,至少应在环境特征显著差异的冬、夏b)
两个季节,各调查一次;在人力、物力许可时,也可在春、秋两季,各增加一次调查。对沿岸、河口等受气候、水文和物质来源影响的海区,一般情况应每季度调查一次,且采样时间c
应充分考虑潮汐影响。若欲获取更详实的资料,则应每月调查一次。当需要进行周日观测时,一般每2h观测一次,一周日共13次。至少应每3h观测一次,一周d)
日共九次。
调查项目与分析方法
4.1.5.1根据海洋调查的具体需要确定调查项目。常规调查要素一般包括pH、溶解氧及其饱和度、3
GB/T12763.4—2007
总碱度、活性硅酸盐、活性磷酸盐、硝酸盐、亚硝酸盐、铵盐。4.1.5.2海水化学调查项目可按两类选定,一类为基本调查要素,即所有采集样品必须测定的要素;另一类为辅助要素,即仅测定某些航次、站位或层次样品的要素。4.1.5.3营养盐测定可采用营养盐自动分析方法,溶解氧测定可采用溶解氧探头测定法。4.1.6成果
根据调查目的提出预期调查成果。调查成果最基本的内容应包括数据汇总报表和调查报告,较深人的海洋调查还应包括图集和研究报告。4.1.7风险分析
对较大规模的海水化学要素调查,应进行风险分析,指出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拟采用的应对措施。4.2调查计划及其组织实施
4.2.1调查计划
调查计划包括的主要内容:
目的与任务;
调查项目与分析方法;
站点布设(附站位图及经纬度),采样计划(包括各站位采样项目、层次和各项目的样品数);c)
航次时间安排、航次顺序和补给地点;d)
调查人员组织、分工与协调;
质量计划;
计划执行期限与进度安排;
经费预算;
预期成果及其提供形式;
风险预测与防范措施。
调查计划报批
由任务承担单位将调查计划呈报任务委托方。经委托方批复核准并下达任务书。调查计划执行过程中,若遇特殊情况须改变计划时,应及时呈报委托方批准。4.2.3组建调查队
按GB/T12763.1的有关规定组建调查队,并填写《海洋调查人员登记表》(见GB/T12763.1的附录B),报任务委托方核准备案。4.2.4航前准备
4.2.4.1按照调查计划列出海上作业所需器材、物资的清单(包括船上分析的仪器、采样设备、样品瓶、水样预处理和贮存器血、相关试剂与标准溶液及分析记录表等相关物资名称与数量)。4.2.4.2按规范要求清洗采样设备、样品瓶和器皿。4.2.4.3对各调查项目的样品瓶进行编号;溶解氧水样品瓶还应附上相应瓶号的容积数据表。4.2.4.4按船上分析项目需要,制备纯水、配制试剂溶液和标准溶液,并按分析样品数量备足。4.2.4.5准备采样记录表、船上分析的标准曲线记录表和测定记录表。4.2.4.6安装船上采水设备并调试;安装、固定、调试和校准船用分析仪;安装、固定其他调查物品。4.2.4.7将备航的器材、试剂及其他物资分类清点装箱,并附上装箱单。4.2.4.8出海前,应对备航工作进行一次全面检查。4.2.5海上作业
4.2.5.1海上作业由项目负责人或首席科学家指挥,并与调查船船长协调船舶航行。4.2.5.2船舶到站前,应停止排污、清洗甲板,关闭洗手间,直至该站采样作业结束。4.2.5.3按调查计划和分样程序采集水样,严防水样沾污。按记录书写要求,填写采样记录。4.2.5.4站位采样结束时,应进行一次检查,确认采样无遗漏时方可启航。4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529-200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裤形、直角形和新月形试样)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
- GB/T32113-2015 口腔护理产品中氯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