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金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砷量的测定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1-02 14:37:33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7739.3-2007

  • 标准名称:

    金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砷量的测定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7-04-27
  • 实施日期:

    2007-11-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2.99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73.060.89
  • 中标分类号:

    矿业>>有色金属矿>>D46贵金属矿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平装大16开 页数:12, 字数:16
  • 标准价格:

    14.0 元
  • 出版日期:

    2007-11-01
  • 计划单号:

    19990016-T-304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1987-05-12
  • 起草人:

    陈菲菲、黄蕊、鲍姝玲、张琦、魏成磊、刘正红
  • 起草单位:

    国家金银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长春)
  • 归口单位:

    长春黄金研究院
  • 提出单位: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主管部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相关标签:

    精矿 化学分析 方法 砷量 测定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部分规定了金精矿石中的砷量测定方法。 GB/T 7739.3-2007 金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砷量的测定 GB/T7739.3-2007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 73.060.9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7739.3—2007
代替GB/T7739.3—1987,GB/T7739.4—1987金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砷量的测定
Methods for chemical analysis of gold concentrates-Part 3:Determination of arsenic contents2007-04-27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数码防
2007-11-01实施
GB/T7739《金精矿化学分析方法》分为11个部分:一第1部分:金量和银量的测定;一第2部分:银量的测定;
第3部分:砷量的测定;
第4部分:铜量的测定;
第5部分:铅量的测定;
第6部分:锌量的测定;
第7部分:铁量的测定;
第8部分:硫量的测定;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
第10部分:锑量的测定;
第11部分:砷量和铋量的测定。GB/T7739.3—2007
本部分为GB/T7739的第3部分。本部分代替GB/T7739.3一1987《金精矿化学分析方法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砷量》和GB/T7739.4一1987《金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碘量法测定砷量》。
本部分与GB/T7739.3—1987和GB/T7739.4-1987相比主要变化如下:本部分名称改为“金精矿化学分析方法第3部分:砷量的测定”;“碘量法测定砷量”的测定范围调整为0.35%~10.00%;增加了“卑磷酸盐滴定法测定砷量”的新方法;编排格式进行了调整。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本部分由长春黄金研究院归口。本部分由国家金银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长春)负责起草。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菲菲、黄蕊、刘冰、张琦、魏成磊、刘正红。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7739.3-1987、GB/T7739.4-19871范围
金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砷量的测定
本部分规定了金精矿中砷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金精矿中砷量的测定。2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范围:0.050%~0.350%)2.1方法提要
GB/T 7739.3---2007
试样经酸分解,于1.0mol/L~1.5mol/L硫酸介质中砷被锌粒还原,生成砷化氢气体,用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以下简称铜试剂银盐)三氯甲烷溶液吸收。铜试剂银盐中的银离子被砷化氢还原成单质胶态银而呈红色。于分光光度计波长530nm处测量其吸光度。2.2试剂
2.2.1 硝酸(pl.42 g/mL)。
2.2.2硫酸(1+1)。
2.2.3无砷锌粒。
2.2.4酒石酸溶液(400g/L)。
2.2.5碘化钾溶液(300g/L)。
2.2.6二氮化锡溶液(400g/L),以盐酸(1+1)配制。2.2.7
三乙醇胺(或三乙胺)三氯甲烷溶液(3十97)。2.2.8三氯甲烷。
2.2.9硫酸铜溶液:称取3.93g硫酸铜(CuSO,·5H20),溶于20mL水中,混匀。此溶液含铜5 mg/mL。
2.2.10铜试剂银盐三氯甲烷溶液(2g/L):称取1g铜试剂银盐于1000mL试剂瓶中,加入500mL三乙醇胺三氮甲烷溶液(2.2.7),搅拌使其溶解,静止过夜,过滤后使用。存于棕色试剂瓶中。2.2.11砷标准贮存溶液:称取0.1320g三氧化二砷(预先在100℃~105℃烘1h,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于100mL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100g/L),加热溶解后,取下,冷至室温。加入20mL盐酸,移人10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砷0.100mg。2.2.12砷标准溶液:移取10.00mL砷标准贮存溶液(2.2.11)于2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砷5μg。
2.2.13乙酸铅脱脂棉:将脱脂棉浸于100mL乙酸铅溶液中(100g/L,内含1mL冰乙酸),取出,干燥后使用。
2.3仪器
2.3.1分光光度计
2.3.2砷化氢气体发生器及吸收装置(见图1)GB/T7739.3—2007
1—砷化氢发生器(100mL14号标准口锥形瓶;半球形空心14号标准口瓶塞;
医用胶皮管;
导管(内径0.5mm~1mm,外径6mm~7mm);5-
砷化氢吸收管(外径16mm);
6-乙酸铅脱脂棉。
图1砷化氢发生器及吸收装置图
2.4试样
2.4.1试样粒度不大于0.074mm。2.4.2试样应在100℃~105℃烘1h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2.5分析步骤
2.5.1试料
称取0.2g试样。精确至0.0001g。独立地进行两次测定,取其平均值。2.5.2空自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单位为毫米
2.5.3测定
2.5.3.1将试料(2.5.1)置于100mL烧杯中,加入少量水润湿后,加入10mL硝酸(2.2.1)、5ml硫酸(2.2.2),加热溶解,蒸至冒白烟,取下冷却。2.5.3.2用10mL水冲洗杯壁,加人10mL酒石酸溶液(2.2.4),加热煮沸,使可溶性盐溶解,取下,冷至室温,移入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按表1分取溶液于125mL砷化氢气体发生器中。
砷质量分数/%
0.050~0.100
0.100~0.200
0.200~0.350
分取试料溶液体积/mL
2.5.3.3加入7mL硫酸(2.2.2)、5mL酒石酸溶液(2.2.4),加水使体积约为40mL,加人5mL碘化钾溶液(2.2.5)、2.5mL二氯化锡溶液(2.2.6),1mL硫酸铜溶液(2.2.9),每加一种试剂混匀后再加另一种试剂,以水稀释至体积为60mL。2.5.3.4移取10.00mL铜试剂银盐三氯甲烷溶液(2.2.10)于有刻度的吸管中,连接导管。向砷化氢气体发生器中加入5g无砷锌粒(2.2.3),立即塞紧橡皮塞,40min后,取下吸收管。2
GB/T7739.3—2007
2.5.3.5向吸收管中加入少量三氯甲烷(2.2.8)补充挥发的三氯甲烷,使体积为10.00mL,混匀。2.5.3.6将部分溶液(2.5.3.5)移人1cm比色皿中,以铜试剂银盐三氯甲烷溶液(2.2.10)为参比液于分光光度计波长530nm处测量吸光度,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相应的砷量。2.5.4移取0mL、1.00mL、2.00mL、3.00mL、4.00mL、5.00mL、6.00mL砷标准溶液(2.2.12)分别置于砷化氢发生器中,以下按2.5.3.3~2.5.3.6进行。以砷量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2.6结果计算
按式(1)计算砷的质量分数:
w(As) = (m -m,)V× 10-
式中:
碑砷的质量分数,用(%)表示;自工作曲线上查得的砷量,单位为微克(ug);X10-2
自工作曲线查得的随同试料空白的砷量,单位为微克(ug);试样量,单位为克(g);
V。溶液的总体积,单位为毫升(mL);V.
测定时分取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分析结果表示至小数点后两位,质量分数小于0.10%时,表示三位小数。2.7允许差
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2所列允许差。表2
砷质量分数
0.050~0.15
>0.15~0.25
>0. 25~0. 35
3碘量法测定砷量(测定范围:0.35%~10.00%)3.1方法提要
允许差
(1)
单位为%
试料以硝酸分解,以氟化物挥发除硅。经冒硫酸烟,于10mol/L盐酸溶液中,用氯化亚铜还原砷为三价,溴化钾为催化剂,用苯萃取砷与共存元素分离。再用水反萃取砷,于pH7~9的碳酸氢钠溶液中,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用碘标准溶液滴定,测定砷量。3.2试剂
3.2.1氯化亚铜。
3.2.2溴化钾。
3.2.3苯。
3.2.4氟化钠。
3.2.5硝酸(pl.42g/mL)。
3.2.6硫酸(1+1)。
3.2.7盐酸(pl.19g/mL)。
3.2.8盐酸(10mol/L)。
3.2.9碳酸氢钠饱和溶液。
淀粉溶液(5g/L):称取0.5g可溶性淀粉,置于200mL烧杯中,加入少量水调成糊状,加人3.2.10
GB/T7739.3—2007
100mL沸水,充分搅拌,煮沸至透明。3.2.11砷标准溶液:称取0.6602g三氧化二砷(预先在100℃~105℃烘1h,置于干燥器中冷至室温),置于250mL烧杯中,加入30mL氢氧化钠溶液(100g/L),微热溶解至清亮,加人100mL水,加入30mL硫酸(3.2.6),冷却,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此溶液1mL含0.5mg碑。
3.2.12碘标准溶液[c(1/22)~0.005mol/L]:3.2.12.1配制:称取10g碘化钾,2.544g碘置于250mL烧杯中,加入少量水使碘完全溶解,移入棕色瓶中,加人约2000mL水,混匀,置于暗处,三关后标定。3.2.12.2标定(每次分析试样时都标定,并随同做空白):移取10.00mL砷标准溶液(3.2.11)三份,分别置于250mL烧杯中,加入5mL硝酸(3.2.5),盖上表血,加热5min,加入5mL硫酸(3.2.6),用少量水冲洗表Ⅲ及杯壁,取下表血蒸至冒浓烟,使残留液约1mL,以下按3.4.3.2~3.4.3.7进行。按式(2)计算碘标准溶液对的滴定度:T
式中:
T碘标准溶液对砷的滴定度,单位为克每毫升(g/mL);砷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克每毫升(g/mL);Vz—所取砷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Vi
一标定所消耗碘标推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V。随同标定所做空白消耗碘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2)
标定结果保留四位有效数字,三份结果的极差值如不大于3×10-6mol/L时,取其平均值。否则,需重新标定。
3.3试样www.bzxz.net
3.3.1试样粒度不大于0.074mm。3.3.2试样应在100℃~105℃烘1h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3.4分析步骤
3.4.1试料
称取0.20g试样。精确至0.0001g。独立地进行两次测定,取其平均值。3.4.2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3.4.3测定
3.4.3.1将试料(3.4.1)置于250mL烧杯中,用少量水润湿,加人0.2g~0.5g氟化钠(3.2.4),加人15mL硝酸(3.2.5),盖上表血,加热溶解5min,加人5mL硫酸(3.2.6),用少量水冲洗表皿及杯壁,取下表皿,蒸至冒浓烟,使残留液约为1mL(防止局部蒸干),取下冷却。3.4.3.2加人10mL盐酸(3.2.8),微热使盐类溶解,取下,冷至室温。将溶液移人125mL分液漏斗中,用20mL盐酸(3.2.8)分次洗净烧杯。3.4.3.3向分液漏斗中加人约1.5g氯化亚铜(3.2.1)、0.5g溴化钾(3.2.2),摇匀。加人25mL苯(3.2.3),振荡萃取2min,静置分层。3.4.3.4将水相移人另一个125mL分液漏斗中,加入20mL苯(3.2.3),振荡萃取2min,静止分层,弃去水相。
3.4.3.5将苯层合并于第一个分液漏斗中,用5mL盐酸(3.2.8)淋洗第一个分液漏斗的颈口、磨口塞和分液漏斗内壁,不要摇动静止分层,弃去水相。同样操作洗涤数次,洗至水相无黄色。GB/T7739.3—2007-
3.4.3.6加人20mL水于分液漏斗中反萃取,振荡1min,静止分层,将水相移入250mL烧杯中。有机相中再加人20mL水,振荡1min,静止分层,将水相合并于烧杯中。3.4.3.7加人15mL碳酸氢钠饱和溶液(3.2.9)、5mL淀粉溶液(3.2.10),用碘标准溶液(3.2.12)滴定至溶液呈蓝色为终点。
3.5结果计算
按式(3)计算砷的质量分数:
w(As) = T(V,=V)× 100
式中:
砷的质量分数,用(%)表示;
—碘标准溶液对砷的滴定度,单位为克每毫升(g/mL);T
一滴定时消耗碘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V—随同试样所做空白消耗碘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g/mL);m。-试料质量,单位为克(g)。分析结果表示至小数点后两位。3.6允许差
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3所列允许差。表3
砷质量分数
0.35~0.50
>0. 50~1. 00
>1. 00 ~2. 00
>2.00~3.00
>3. 00~5.00
>5. 00~10. 00
4卑磷酸盐滴定法测定砷量(测定范围:0.15%~10.00%)4.1方法提要
允许差
(3)
单位为%
试料用酸分解,在6mol/L盐酸介质中,用卑磷酸盐将砷还原为单体状态析出,过滤,用碘标准溶液溶解,以亚砷酸钠标准溶液回滴过量的碘溶液。4.2试剂
盐酸(pl.19g/mL)。
4.2.2硝酸(pl.42g/mL)。
硫酸(1+3)
硫酸(1+1)。
4.2.5卑磷酸钠。
4.2.6碳酸氢钠溶液(30g/L):向100mL碳酸氢钠溶液(30g/L)中加人5mL淀粉溶液(4.2.7),滴人0.01mol/L的1/2Iz溶液至呈微蓝色。4.2.7淀粉溶液(5g/L):称取0.5g可溶性淀粉,用少许水调成糊状,加入100mL沸水,搅匀,并煮沸片刻,冷却。
4.2.8卑磷酸钠溶液(20g/L):以盐酸溶液(1+3)配制。4.2.9
氯化铵溶液(50g/L)。
GB/T7739.3—2007
4.2.10亚砷酸钠标准溶液[c(1/2NasAsO:)=0.01mol/L(或0.05mol/L)]:称取0.4946g(或2.4728g)优级纯亚砷酸酐(As2O,),置于200mL烧杯中,加入10mL~20ml氢氧化钠溶液(200g/L),微热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200mlL~300mL,加人2滴~3滴酚酥指示剂(3g/L),用硫酸(4.2.3)中和至红色刚好消失。加入5g碳酸氢钠,冷至室温,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2.11碘标准溶液[c(1/212)=0.01mol/L(或0.05mol/L)]:4.2.11.1配制:称取1.27g(或6.35g)碘,置于预先盛有碘化钾溶液(40g碘化钾溶于20mL~25mL水中)的锥形瓶中,摇动使碘完全溶解,移人1000mL棕色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4.2.11.2标定:用滴定管准确加入20mL亚砷酸钠标准溶液(4.2.10)于300mL锥形瓶中,加入20mL碳酸氢钠溶液(4.2.6),5mL淀粉溶液(4.2.7),用水吹洗瓶壁,稀释至体积约80mL,用碘标准溶液(4.2.11)滴定至浅蓝色为终点。按式(4)计算碘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C2·V
式中:
-碘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c
c2——亚砷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V,—滴定时消耗碘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V2——加人亚砷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4.3试样
4.3.1试样粒度不大于0.074mm。4.3.2试样应在100℃~105℃烘1h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4.4分析步骤
4.4.1试料
称取0.20g~0.50g试样。精确至0.0001g。独立地进行两次测定,取其平均值。4.4.2空白试验
随同试料做空白试验。
4.4.3测定
(4)
4.4.3.1将试料(4.4.1)置于500mL锥形瓶中,用少量水润湿,加入15mL~20mL硝酸(4.2.2),待剧烈反应停止后,移至电热板上加热蒸发至小体积(必要时加入少许氮酸钾,使析出的硫氧化)。4.4.3.2加人10mL~15mL硫酸(4.2.4),用少量水吹洗瓶壁,加热蒸发至冒三氧化硫浓烟,取下冷却,用水吹洗瓶壁,继续加热蒸发至冒三氧化硫浓烟,并保持5min。取下冷却,加人35mL水,加热使可溶性盐类溶解,取下稍冷,加入35mL盐酸(4.2.1),加人0.1g硫酸铜,不断搅拌,分次加入卑磷酸钠(4.2.5)至溶液黄绿色褪去后,再过量1g~2g。4.4.3.3在锥形瓶上用橡皮塞连接一个约70cm~80cm的玻璃管,煮沸20min~30min,使沉淀凝聚。冷却后,用脱脂棉加纸浆过滤,用卑磷酸钠溶液(4.2.8)洗涤沉淀及锥形瓶3次~4次,再用氯化铵溶液(4.2.9)洗涤6次~7次,弃去滤液。4.4.3.4将沉淀、脱脂棉及纸浆全部移人原锥形瓶中,用小片滤纸擦净漏斗,放人原锥形瓶中,加人100mL碳酸氢钠溶液(4.2.6),在摇动下,用滴定管加入碘标准溶液(4.2.11)至单体砷完全溶解,并过量数毫升。用水吹洗瓶壁,加人5mL淀粉溶液(4.2.7),立即用亚砷酸钠标准溶液(4.2.10)滴定至蓝色消褪,并过量2mL~3mL,再继续用碘标准溶液(4.2.11)滴定至浅蓝色为终点。4.5结果计算
按式(5)计算砷的质量分数:
式中:
w(As) = (Vsci- Vec) × 0. 014 98 X100
砷的质量分数,用(%)表示;
碘标准溶液的实际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亚砷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一滴定时消耗碘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一加人亚砷酸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试料的质量,单位为克(g);
GB/T7739.3—2007
(5)
与1.00mL碘标准滴定溶液[c(1/2I2)1.000mo1/L相当的砷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
分析结果表示至小数点后两位。4.6允许差
实验室之间分析结果的差值应不大于表4所列允许差。表4
碑质量分数
0.15~0.30
>0.30~0.50
>0. 50~1. 00
>1.00~2.00
>2. 00~3. 00
>3. 00~5. 00
>5.00~10.00
允许差
单位为%
GB/T7739.3-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家标准
金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砷量的测定
GB/T7739.3-—2007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2007年7月第一版
印张0.75字数16千字
2007年7月第一次印刷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GB/T 7739.3-2007 金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砷量的测定
GB/T 7739.3-2007 金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砷量的测定
GB/T 7739.3-2007 金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砷量的测定
GB/T 7739.3-2007 金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砷量的测定
GB/T 7739.3-2007 金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第3部分:砷量的测定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
  • 行业新闻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bzxznet@163.com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