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 第5部分:数据接口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12-26 17:07:53
  • GB/T21564.5-2008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21564.5-2008

  • 标准名称:

    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 第5部分:数据接口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8-03-24
  • 实施日期:

    2008-09-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5.13 MB

标准分类号

  • 标准ICS号:

    13.320;35.100.05
  • 中标分类号:

    综合>>社会公共安全>>A91安全防范报警系统

关联标准

  • 采标情况:

    MOD IEC 60839-7-5:2001 IEC 60839-7-6:2001 IEC 60839-7-7:2001 IEC 60839-7-11:2001 IEC 60839-7-12:2001 IEC 60839-7-20:2001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书号:

    155066·1-31912
  • 页数:

    10页
  • 标准价格:

    14.0 元
  • 出版日期:

    2008-06-01
  • 计划单号:

    20065144-T-312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2008-03-24
  • 起草人:

    王汝琳、刘希清、唐胜男、金巍、周明锦、佟祝斌、杨国胜
  • 起草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公安部一所北京怡和拓天计算机有限公司
  • 归口单位:

    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提出单位:

    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主管部门:

    公安部
  • 相关标签:

    报警 传输 系统 串行 数据 接口 信息格式 协议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部分规定了数据接口的要求。本部分适用于报警信息的传输和发往/来自入侵、火警、出入口控制和社会报警系统的其他信息的传输,以及发往/来自其他类似系统的信息的传输。 GB/T 21564.5-2008 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 第5部分:数据接口 GB/T21564.5-2008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13.320;35.100.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1564.5—2008
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
信息格式和协议
第5部分:数据接口
Messageformats and protocolsfor serial data interfacesin alarmtransmission systems-Part5:Data interfaces
(IEC60839-7-5,-7-6,-7-7,-7-11,-7-12,-7-20:2001,MOD)2008-03-24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09-01实施
GB/T21564.5—2008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评和定义
缩略语
按照ISO/IEC8482采用双线配置的报警系统接口次
采用ITU-T建议V.24/V.28信令的报警系统接口嵌人式报警系统收发器的报警系统接口.
采用ITU-T建议V.23信令的PSTN接口和专用信道PTT接口采用ITU-T建议V.24/V.28信令的终端接口Ⅱ
GB/T21564.5—2008
GB/T21564《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公用应用层协议;
一第3部分:公用数据链路层协议;——第4部分:公用传输层协议;一第5部分:数据接口。
本部分为GB/T21564的第5部分。本部分修改采用IEC60839-7-5:2001,IEC60839-7-6:2001,IEC60839-7-7:2001,IEC60839-7-11:2001,IEC60839-7-12:2001,IEC60839-7-20:2001(英文版)。为了使用方便,本部分对IEC标准做了以下修改:将IEC60839-7-5:2001、IEC60839-7-6:2001、IEC60839-7-7:2001、IEC60839-7-11:2001、IEC60839-7-122001、IEC60839-7-20:2001六个部分合并为一个部分,标题定为“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第5部分:数据接口”(本部分的第5章对应IEC60839-7-5;本部分的第6章对应IEC60839-7-6;本部分的第7章对应IEC60839-7-7;本部分的第8章对应IEC60839-7-11和IEC60839-7-12;本部分的第9章对应IEC60839-7-20),并重新编排了章条编号。
本部分的第7章中删除了IEC60839-7-7的第10、11、12三章关于设备外形及接播件的具体要求,改为“安装牢靠,并且满足电磁兼容性要求”。一将本部分第8章的标题定为“采用ITU-T建议V.23信令的PSTN接口和专用过PTT接口”。
在个别章条后面增加了注释,以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更便于理解使用。一删除了IEC前言,增加了引言部分。本部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挺山和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信电系、SAC/TC100秘书处、湖北东润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联视神盾安防技术有限公司。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汝琳、刘希清、唐胜男、金巍、周明锦、佟祝斌、杨国胜。1
GB/T21564.5—2008
申行数据信方式是各种通信模型中的主要表现形态。本部分是基于较早期的RS-232点对点通信模型和RS-485点对多点总线式串行通信模型而制定的。故对目前正在广泛应用的宽带应用情况和无线传输方式未予详细表述,仅在部分环节给出注释和提示。
尽管本部分给出的模型的通信速率较慢,但其数据传输控制原理与现今的各类宽带应用和无线应用是一致的,所以本部分对于报警产品设计者、报警系统规划者和报警系统的使用者等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和示范意义。
由ITU-TV.24和ITU-TV.28共同规定的接口,正是目前大家熟悉的EIA-RS232接口,它是适用于同步和异步申行二进制数据交换系统中,数据终端设备之间互连的串行接口协议,是一种非平衡式的双工数字基带通信接口。该接口主要适用于传输速率低,传输距离近的场合。由ISO/IEC8482:1993规定的接口,正是目前大家熟悉的EIA-RS485接口,它也是适用于同步和异步中行二进制数据交换系统中,数据终端设备之间互连的串行接口协议。但它是一种平衡式(差分式)的半双工数字基带通信接口。该接口可以支持较远距离的通信,且可支持多通信机间的总线式分时通信。
由ITU-TV.23定义的接口,是一种类似EIA-RS232接口规范的双工数字频带调制的串行通信接口。它可用于基于电话系统的较远距离的点对点通信。在本部分中,将报警通信的发起者定义为主机,报警通信的响应者定义为从机。它不同于报警系统中的概念。在报警系统中,报警主机和报警从机主要从管理角度来阐述其存在的意义。作为本部分的使用者务必适当分清二者的概念异同:在报警系统中,一台报警从机既可以作为报警主机的响应者而成为报警传输系统的从机,同时它又可以连接下位的总线报警器和下一级报警从机,而成为报警传输系统的主机。其他概念也有类似情况,敬请留意辨析,以免混淆。作为报警系统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一报警响应时间已在其他相关标准中明确定义。本部分不再对此做出新的定义,但推荐使用者理解将报警事件发生到终端设备接收到并显示有关报警信息之间,或者当地的值守人获得报警信息之间的时间间隔作为报警响应时间的测试依据。由于报警传输系统的传输时延是报警响应时间的重要组成环节之一,故本部分推荐本部分的使用者对报警传输系统的传输能力给出适当的评估,以保证实现最终的系统指标。1范围
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
信息格式和协议
第5部分:数据接口
GB/T21564.5—2008
GB/T21564的本部分规定了数据接口的要求,其中第5章规定了按照ISO/IEC8482采用双线连接的标准接口的要求。提供了一种灵活接口,允许一个控制主机CIE和多个报警系统收发器或分机CIE进行连接,他们必须符合ISO/IEC8482的要求。适用于报警系统控制和指示设备(CIE)与连接到报警传输系统的一个或多个报警系统收发器之间的标准接口。第6章规定了报警系统中控制和指示设备和远程通信传输设备采用ITU-T建议V.24/V.28信令进行通信时的标准接口要求,其中通信传输设备是中继设备,并不是专为报警行业设计的(因此并不符合本部分的其他部分的要求)。适用于与标准调制解调器、包交换网络、X25分组装拆设备等的接口。第7章规定了报警系统中控制和指示设备(CIE)和报警系统收发器之间标准接口的要求,其中报警系统收发器将嵌入报警系统控制和指示设备中的标准空间中。第8章规定了报警系统中公共电话交换网(PSTN)和专用信道PTT接口,规定了报警系统收发器之间,报警系统和传输网络之间的标准接口的要求,采用符合ITU-T建议V.23标准的1200波特率的接口。适用于报警系统收发器功能集成在控制和指示设备(CIE)中的传输之间的接口,也适用于报警接收中心的终端接收器到PSTN和传输网络的接口。第9章规定了报警传输系统终端收发器和中继设备之间标准接口的要求。采用信令符合ITU-TV.24/V.28的要求。本部分适用于报警信息的传输和发往/来自入侵、火警、出人口控制和社会报警系统的其他信息的传输,以及发往/来自其他类似系统的信息的传输。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1564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皱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A/T600.2一2006报警传输系统的要求第2部分:设备的一般要求(IEC60839-5-2:1991,IDT)
GA/T600.3一2006报警传输系统的要求第3部分:利用专用报警传输通路的报警传输系统(IEC60839-5-4:1991,IDT)
GA/T600.4一2006报警传输系统的要求第4部分:利用公共电话交换网络的数字通机系统的要求(IEC60839-5-5:1991IDT)GB/T21564.1-2008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第1部分:总则(IEC60839-7-1:2001,MOD)
GB/T21564.2一2008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第2部分:公用应用层协议(1EC60839-7-2:2001,MOD)GB/T21564.3一2008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第3部分:公用数据链路层协议(IEC60839-7-3:2001,MOD))1
GB/T21564.5--2008
GB/T21564.4··2008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信息格式和协议第4部分:公用传输层协议(IEC60839-7-4:2001,MOD)
ITU-TV.23用于公用交换电话网的600/1200波特标准化调制解调器ITU-TV.24数据终端设备(DTE)与数据电路终端设备(DCE)之间的接口电路定义表ITU-TV.28非平衡双流接口电路的电气特性ISO/IEC标准8482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3术语和定义
数据通信双绞线多点互连
GB/T21564.1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21564的本部分4缩略语
GB/T21564.1确立的缩略适用于GB/T21564的本部分。5按照ISO/IEC8482/采用双线配置的报警系统接口注:本部分实际上就R%485接口的本地系统。5.1第7层—
应功能
第7层--应用层负资格式化报警传输系统传输数据所需的基本信息。接口应支持(R/T/21564.2--2008中定义的公用应用层协议,5.2第4层-
应采用GB/[2i1564.4--2008中定义的公用传输层协议和决格式,且遵从下刻规定:控制显示设备配置成发送器,而报警系统收发器应配置成接收器。鼓据链路
5.3第2层—
应采用GB/121564.3--2008中定义的公用数据链路层协议和块格式,并遵从以卡要求:所有报警系统收发器必须既可以配置成主机,也可以配置成从机。-一所有控制录际设备(CIE)必须既可以配置成主机,也可以配置成从机--当链路上只有二龄控制显示设备(CIE)时,它必须配置成主机。一当多个CIE与单个报警系统收发器相连时,或者a)该报警系统收发器配置成主机,而CIE配置成从机,或者b)一个CIE配置成主机,而其他的CIE和报警系统收发器配置成从机。.当多个CIE与一个或多介报警系统收发器相连时,某个CIE应被配置成主机而其他的CIE及报警系统收发器应被配置成从机。注:当原主机发生故障时,可以由一个从机CIE做主机。-当CIE复位并处于“工程”或“测试\模式时,现有主机应只初始化新的从机。一在主机发生故障时,通过程序接管主机工作的从机CIE必须拥有一个工作从机地址列表。若重新配暨时这台从机CIE不处于“工程”或“测试”模式,应只初始化地址列表上的工作从机,否则,应重新初始化所有的从机。当信息由于传输系统的故障不能被传送出去时,应产生一个表明错误的信息发往信息发送者,同时也应发送给网络监控中心。当信息不能被传送出去时,应产生一个表明错误的信息传给信息发送者。如果被监控区域或报警接收中心的收发器在接收信息时检测到传输错误,应产生一个信息表明收到一个有传输错误的信息。
连接的完整性应受到监控,任何故障都要报告给报警系统,同时发送一条信息给报警接收中心。连接的恢复要报告给报警系统,同时产生一个相应的信息传输给报警接收中心。2
5.4第1层——物理
5.4.1传输8比特字节
8比特字节的传输低位在前,字节前加一起始位,字节后加一停止位。奇偶校验位作为一个选项可加在停止位之前。如图所示:开始
5.4.2信号电平
采用标ISO/IEC/8482
5.4.3传输率
链路能以4800波特速率运行:并可以提供多种速率选项。6采用ITU-T建议N.24/V.28信令的报警系统接口6.1第7层
第7层
应用功能
应用层,负责格式化报警传输系统传输数据所需的基本信息。该接口支持在B/T215642中定义的公用应用层协议。6.2第4层
采用GB/2T564.4中定义的公用传输层协议和块格式.遵从以下要求:控制和指示设备应配置成发送器,报暂系统收发器应配置成接收器。6.3第3层
GB/T21564.5-2008
需要时,这层要符合国家PTT规则以及可能循要的国家标准、地区标准和国际标准的要求。应注意GA_60b.4—2006的婴求,6.4传输错误传送
当信息由于传输系统的故障不能被传送出去时,应产生·个表明错误的信感发往信息发送者,同时也应发送给网络监控中心。
当信息由于不可修的传输错误而不能被成功传送时,应产生力表明错误的值息传给信感发送
者。如果被监控区域或报警接收中心的收发器在接收信息时检测到传输错误,应产生一个信息表明收到一个有传输错误的信息。
连接的完整性应受到监控,任何故障都要报告给报警系统,同时发送一条信息给报警接收中心。连接的恢复要上报给报警系统,同时生成一个相应的信息传输给报誉接收中心。6.5第2层一数据链路
本层要符合CIE所连网络的要求。6.6信号电平
信号电平应符合ITU-TV.24和ITU-TV.28的要求。7嵌入式报警系统收发器的报警系统接口注:本部分实际上就是收发器与报蓄系统合一的本地系统。7.1第7层一
一应用功能
第7层一一应用层,负责格式化报警传输系统传输数据所籍的基本信息。该接口应支持在GB/T21564.2中定义的公用应用层协议。3
GB/T21564.5—2008
7.2第4层传输bzxz.net
采用GB/T21564.4中定义的公用传输层协议和块格式,应遵从下述规则:控制和指示设备应为发送器,报警系统的收发器应配置为接收器。7.3传输错误传送
当信息由于传输系统的故障不能被传送出去时,应产生一个表明错误的信息并发往信息发送者,同时也应发送给网络监控中心。
当信息由于不可修正的传输错误而不能被成功传送时,应产生一个表明错误的信息传给信息发送者。如果被监控区域场所或报接收中心的收发器在接收信息时检测到传输错误,应产生一个信息表明收到一个有传输错误的信息。7.4第2层——数据链路
应采用GB/T21561.3中定义的公用数据链路层协议和块格式,服从以下规则:控制和指示设备应配置成发送器,报警系统收发器应配置成接收器。7.5第1层—物理
7.5.1传输的8比特字节
8比特字节的传输低位在前,字节前加一起始位,字节后加一停止位。奇码校验位作为-个选项可加在停止位之前。如图所示:校验
7.5.2信令电平
发送的信令应按以下要求传输:逻辑0:-0.3V到+0.32V
逻辑1:+4.36V到+5.3V
START信令电流不应超过4.0mA
7.5.3传输速率
链路能以4800波特速率运行,也可提供其他可选速率。7.6第0层机械层
安装牢靠,并且满足电磁兼容性要求。D6
8采用ITU-T建议V.23信令的PSTN接口和专用信道PTT接口8.1第7层——应用功能
第7层一一应用层,负资格式化报警传输系统传输数据所需的基本信息。该接口应支持在GB/T21564.2中定义的公用应用层协议。8.2第4层传输
应采用GB/T21564.4中定义的公用传输层协议和块格式,且遵守下列规定:终端收发器应配暨成发送器,报警系统收发器应配置成接收器。8.3传输错误传送
当信息由于传输系统的故障不能被传送出去时,应产生一个表明错误的信息发往信息发送者,同时也应发送给网络监控中心。
当信息由于不可修正的传输错误而不能被成功传送时,应产生一个表明错误的信息传给信息发4
送者。
GB/T21564.5-2008
如果被监控区域场所或报警接收中心的收发器在接收信息时检测到传输错误,应产生一个信息表明收到一个有传输错误的信息。8.4接口的监控
PSTN接口的监控应符合GA/T600.4一2006的要求。传输网络接口的监控应符合GA/T600.3一2006的要求。8.5第3层——网络
这一层应符合国家PTT规则以及可能需要的国家标准、地区标准和国际标准的要求。PSTN接口的监控应符合GA/T600.4-2006的要求。传输网络接口的监控应符合GA/T600.3一2006的要求。8.6第2层一一数据链路
应采用GB/T21564.3中定义的公用数据链路层协议和块格式,避从下列规定:PSTN接口数字通信系统中,报警系统收发器应配置为主机,终端收发器作为从机。专用信道PTT接口中,报警系统收发器应配置为从机,终端收发器作为主机。如果主机在四次连续的查询后没有收到响应,它应向第3层一网络层发送传送失败的消息,并且连接将被断开。在PSTN接口数字通信系统中,报警系统收发器应配置为地址10(16进制数)。8.7第1层——物理
8.7.1传输的8比特字节
8比特字节的传输低位在前,字节前加一起始位,字节后加一停止位。奇偶校验位作为一个选项可加在停止位之前。如图所示:校验
8.7.2信令电平
应符合ITU-T建议V.23的要求,使用1200波特、半双工模式。9采用ITU-T建议V.24/V.28信令的终端接口9.1第7层——应用功能
第7层一一应用层,负责格式化报警传输系统传输数据所筛的基本信息。该接口应支持GB/T21564.2中定义的公用应用层协议。9.2第4层一一传输
应采用GB/T21564.4中定义的公用传输层协议和块格式,且避从下列规定:终端收发器应为发送器,中继设备应配暨为接收器。9.3第2层一一数据链路
应采用GB/T21564.3中定义的公用数据链路层协议和块格式,且遵从以下规定:9.3.1配置
终端收发器应配置为从机,中继设备为主机。9.3.2传输系统故障
由于传输系统的故障,信息不能成功发送,应产生一个指示差错的信息发往信息的发送者。9.3.3不成功的传输
当信息不能成功传输时,采取下列措施之一:5
GB/T21564.5-2008
产生一个信息发往报警系统,表明接收到的信息不被能传给中继设备进行显示和处理;a)
报警系统收发器预期的确认信息不予传送,这样报警系统收发器(从而报警系统)就知道该信息未被恰当地接收和处理;
在报警接收中心产生错误、报警信息或错误指示,显示、打印原始信息或在报警接收中心使之c)
变成有效。
9.3.4连接的完整性
连接的完整性应受到监控,-且检测到连接故障,应在报警接收中心产生错误、警告、或错误提示信息。
当连接恢复正常时,应产生相应的信息或提示。9.4第1层—物理
9.4.1传输的8比特字节
8比特字节的传输低位在前,字节前加一起始位,字节后加一停止位。奇偶校验位作为个选项可加在停止位之前。如图所示:校验
9.4.2信令电平
应符合ITU-TV.24和ITU-TV.28的要求。9.4.3传送速率
该链路能够在4800波特下运行。也可提供其他可选速率。6
GB/T21564.5-2008
中华人民共
国家标准
报警传输系统串行数据接口的
信息格式和协议
第5部分:数据接口
GB/T21564.5--2008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www.spc.net.cn
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案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开本880×12301/16
2008年6月第一版
印张0.75字数17千字
2008年6月第一次印刷
书号:155066·1-31912
如有印装差错
定价14.00元
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举报电话:(010)68533533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