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2624.4-2006 用安装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 第4部分:文丘里管

【国家标准(GB)】 用安装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 第4部分:文丘里管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29 15:58:31
- GB/T2624.4-2006
- 现行
标准号:
GB/T 2624.4-2006
标准名称:
用安装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 第4部分:文丘里管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6-12-13 -
实施日期:
2007-07-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799.15 KB
标准ICS号:
计量学和测量、物理现象>>流体流量的测量>>17.120.10封闭管道中流量的测量中标分类号:
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仪表与控制装置>>N12流量与物位仪表
替代情况:
替代GB/T 2624-1993采标情况:
等同ISO 5167-4-2003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GB/T 2624的本部分规定了文丘里管的几何尺寸和安装在管道中测量满管流体流量的使用方法(安装和工作条件),同时还提供了用于计算流量并可配合GB/T 2624.1 规定要求一起使用的相关资料。 GB/T 2624.4-2006 用安装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 第4部分:文丘里管 GB/T2624.4-2006

部分标准内容:
ICS17.12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24.4--2006/ISO5167-4:2003代替GB/T2624-1993
用安装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
第4部分:文丘里管
Measurement of fluid flow by means of pressure differential devices inserted incircular cross-section conduits running full-Part 4:Venturi tubes(ISO5167-4:2003,IDT)
2006-12-1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数码防件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7-07-01实施
GB/T2624.4—2006/ISO5167-4:2003前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测量原理和计算方法
经典文丘里管
5.1应用范围
一般形状
材料和制造
敢压口
流出系数C
可膨胀性(膨胀)系数E
流出系数C的不确定度
可膨胀性(膨胀)系数e的不确定度压力损失
6安装要求
安装在各种管件和文丘里管之间的最短上游和下游直管段6.2
6.3流动调整器,
6.4经典文丘里管的附加特殊安装要求,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附录C(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
可膨胀性(膨胀)系数表:
超出GB/T2624.4范围使用的经典文丘里管经典文丘里管的压力损失
GB/T2624.4—2006/ISO5167-4:2003GB/T2624《用安装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由以下部分组成:—第1部分般原理和要求;
第2部分:孔板;
——第3部分:喷嘴和文丘里喷嘴;一第4部分:文丘里管。
本部分为GB/T2624的第4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5167-4:2003《用安装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第4部分:文丘里管》(英文版)。
本部分等同翻译ISO5167-4:2003。本部分在制定时按GB/T1.1一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20000.2一2001《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的有关规定做了如下编辑性修改:
一删除了ISO国际标准的前言;
一—原引用标准的引导语按GB/T1.1一2000的规定改成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引导语;一一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一原文图1中\1”错标为“圆锥收缩段E”,本部分更正为“1圆锥扩散段E”。本部分替代GB/T2624一1993《流量测量节流装置用孔板、喷嘴和文丘里管测量充满圆管的流体流量》。
本部分与GB/T2624—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a)新标准分成4个部分,分别阐述孔板、喷嘴和文丘里管的加工制造技术要求以及在使用时的安装要求。
b)安装时节流件前的直管段长度较GB/T2624--1993有明显变化,标准中列举的节流件前的阻流件形式也比GB/T2624一1993多。孔板与喷嘴的直管段长度分别阐述,不再使用同一表格。
c)特别强调流动调整器要进行配合性试验,并具体给出了配合性试验的方法。d)本部分规定粗铸文丘里管的R,=1.375D士0.275D,喉部粗糙度Ra小于10-d。GB/T2624—1993规定粗铸文丘里管的R,=1.375D士2.75D,喉部粗糙度Ra小于10-d。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仪昌节流装置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光华仪表有限公司、余姚市银环流量仪表有限公司、天津市润泰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明华、彭淑琴、龙竹霖、叶斌、朱家顺、童复来、包国祥、吴国静。本部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GB2624—1981;GB/T2624—1993。I
GB/T2624.4—2006/ISO5167-42003引言
GB/T2624规定了孔板、喷嘴和文丘里管的儿何形状及其安装在充满流体的管道中测量管道内流体流量的使用方法(安装和工作条件)。同时也给出了用于计算流量和其相应不确定度的必要资料。GB/T2624(所有部分)仅适用于在整个测量段内流体保持亚音速流动,并可认为是单相流的差压装置。本部分不适用于脉动流的测量。此外,每一种装置都只能在规定的管道尺寸和雷诺数极限范围内使用。
GB/T2624(所有部分)对所涉及的装置做过大量直接校准实验,实验的数量、分布范围和质量足以使所取得的实验结果和系数能作为相关应用系统的依据,使其具有确定的可预测不确定度限值。装入管道的装置称为“一次装置”。一次装置这个术语还包括取压口。测量所需的其他所有仪表或装置称为“二次装置”。GB/T2624(所有部分)考虑的是这些一次装置,偶而也提到二次装置\。GB/T2624由下列4个部分组成:
a)GB/T2624的第1部分给出了一般术语和定义、符号、原理和要求,以及GB/T2624的第2部分、第3部分和第4部分使用的测量方法和不确定度。GB/T2624的第2部分详细说明孔板。孔板可以同角接取压口、D和D/2取压口2和法兰取b)
压口配合使用。
c)GB/T2624的第3部分详细说明形状和取压口位置各不相同的ISA1932喷嘴3、长径喷嘴和文丘里喷嘴。
GB/T2624的第4部分详细说明经典文丘里管)。d
GB/T2624的第1到第4部分并未涉及安全方面的问题。用户有责任确保系统符合适用的安全规范。
1)见1SO2186,1973《封闭管道中的流体流量用于一次和二次装置之间压力信号传输的连接法》。2)GB/T2624不考虑具有缩流取压口的孔板。3)ISA是“国家标准化协会国际联合会”(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theNationalStandardizingAssociations)的筒称,该组织于1946年由ISO替代。4)在美国,经典文丘里管有时称为Herschel文丘里管。1范围
GB/T2624.4--2006/IS05167-4:2003用安装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
第4部分:文丘里管
GB/T2624的本部分规定了文丘里管的几何尺寸和安装在管道中测量满管流体流量的使用方法(安装和工作条件)。
GB/T2624的本部分亦提供了用于计算流量并可配合GB/T2624.1规定要求一起使用的相关资料。
GB/T2624的本部分只适用于在整个测量段内流体保持亚音速流动,且可被认为是单相流的文丘里管。此外,每种装置只能用于规定的管道尺寸、粗糙度、直径比和雷诺数限值。GB/T2624的本部分不适用于脉动流的测量。本部分不涉及文丘里管在尺寸小于50mm或大于1200mm,或管道雷诺数低于2×105的管道中的使用。
GB/T2624的本部分涉及三种型式的经典文丘里管:a)铸造型;
b)机械加工型;
c)粗焊铁板型。www.bzxz.net
文丘里管是由人口圆筒段、圆锥收缩段、圆筒喉部和圆锥扩散段依次连接而成的一个装置。三种型式的经典文丘里管的流出系数不确定度值之间的差异,一方面表明每种型式的经典文丘里管现有实验结果的数量,另一方面表明几何廊形精确定义的不确定程度。这些数值是以多年来收集的数据为依据。文丘里喷嘴(和其他喷嘴)由GB/T2624.3论述。注1:文丘里管用于商压气体[≥1MPa(≥10bar)]的研究目前正在进行中(见参考文献[1]、[2]、[3])。现已发现机械加工收缩段文丘里管的流出系数在很多情况下超出CB/T2624的本部分所预计的范围2%或更多。为达到最佳精确度,用于气体的文丘里管宜在所需的流量范围内进行校验。在高压气体中采用单个取压口(或在各个平面上最多两个取压口)并不罕见。注2:在美国,经典文丘里管有时称作Herschel文丘里管。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624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香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2624.1一2006用安装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第1部分:一般原理和要求(ISO5167-1:2003,IDT)GB/T17611—1998封闭管道中流体流量的测量术语和符号(idtISO4006:1991)3术语和定义
GB/T17611--1998和GB/T2624.1-2006确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2624的本部分。4测量原理和计算方法
测量原理是以文丘里管安装在充满流体的管线中为依据。文丘里管的人口部分与喉部之间存在静GB/T2624.4—2006/ISO5167-4:2003压差。每当该装置与经过直接校准的装置几何相似且使用条件相同,就可以根据该压差的实测值和所掌握的流体条件确定流量。
质量流量可以用公式(1)确定:
不确定度限值可以采用GB/T2624.1一2006的第8章给出的程序进行计算。同样,体积流量按下式确定:
qv = 9m
式中:
测定体积流量时的温度和压力下的流体密度。p
.(1)
流量计算纯粹是一个算术运算过程,计算时用数值替换公式(1)的右边各个不同的项。表A.1给出了文丘里管的可膨胀性系数(e)。它们不供精确内插,不允许外推公式(1)提到的d和D是工作条件下的直径值。在任何其他条件下进行的测量,都必须对测量期间由于流体的温度和压力值改变引起一次装置和管道任何可能的膨胀或收缩进行修正。必须知道工作条件下流体的密度和粘度,对于可压缩流体,还必须知道工作条件下流体的等摘指数。
5经典文丘里管
5.1应用范围
5.1.1总则
GB/T2624的本部分所述经典文丘里管的应用范围取决于它们的制造方法。标准经典文丘里管的三种型式是以人口圆简、人口圆锥内表面的制造方法和入口圆锥与喉部相交处的廊形来确定的。这三种制造方法在5.1.2~5.1.4中论述,它们各有一些不同的特性。每一种标准经典文丘里管都有粗糙度和雷诺数限值。5.1.2“铸造”收缩段经典文丘里管这种经典文丘里管采用砂型浇铸法制成,或者采用其他可在收缩段表面形成类似于砂型浇铸表面纹理的方法制成。喉部经过机械加工,圆筒与圆锥之间的接合处修圆。这种经典文丘里管可用于直径在100mm~800mm之间,直径比β在0.3~0.75(包括0.75)以内的管道。
5.1.3机械加工收缩段经典文丘里管这种经典文丘里管按5.1.2所述方法铸造或制造,但其收缩段像喉部和入口圆筒那样进行机械加工。圆筒与圆锥之间的结合处可以修圆也可以不修圆。这种经典文丘里管可用于直径在50mm~250mm之间,直径比β在0.4~0.75(包括0.75)以内的管道。
5.1.4粗焊铁板收缩段经典文丘里管这种经典文丘里管通常是焊接制成的。尺寸较大的,如能达到5.2.4要求的允差可不作任何机械加工,但对于尺寸较小的,喉部需经机械加工。这种经典文丘里管可用于直径在200mm~1200mm之间,直径比β在0.4~0.7(包括0.7)以内的管道。
5.2一般形状
5.2.1图1所示为经典文丘里喉管部轴线剖面。下文中的字母参照图1。经典文丘里管是由口圆筒段A连接到圆锥收缩段B、圆筒喉部C和圆锥扩散段E组成的。装置2
GB/T2624.4--2006/IS05167-4:2003的内表面为圆筒形并与管道轴线同轴。收缩段和圆筒喉部的同轴度通过目测检查评估。图中:
圆锥扩散段E:
圆筒喉部C;
3-圆锥收缩段B,
入口圆简段A;
连接平面。
b流动方向。
e见5.4.7。
图1经典文丘里管的几何摩形
P(20090)
5.2.2圆筒段最小长度从平截头圆锥B与圆筒段A的相交线所在平面量起,它可能由于制造过程而改变(见5.2.8~5.2.10)。但建议选择该长度等于D。人口圆简段直径D应在上游取压口平面上测量。测量次数至少应等于取压口的数量(最小为4个)。
应在每对取压口旁测量直径,亦应在各对取压口之间测量直径。应取所有这些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计算用D值。
除取压口平面外,亦应在其他平面上测量直径。3
GB/T2624.4—2006/ISO5167-4:2003人口圆筒段内任何一个直径与平均直径值之差都不得超过0.4%。当所有被测直径的长度差均符合有关被测直径平均值的要求时,即为符合此要求。5.2.3所有型式经典文丘里管的收缩段B均应为圆锥形,夹角为21°士1°。其上游以平截头圆锥B与人口圆筒段A(或各自的延长部分)的相交线所在平面为界,而下游则以平截头圆锥B与喉部C(或各自的延长部分)的相交线所在平面为界。因此,平行于文丘里管轴线测出的收缩段B的总长度约等于2.7(D一d)。收缩段B以半径为R,的曲面过渡到人口圆筒段A。R,的值取决于经典文丘里管的型式。收缩段的廓形应借助模板进行检验。模板与收缩段圆锥部分之间的偏差在任何部位都不得超过0.004D。
当位于旋转轴同一垂直平面上的两个直径与平均直径值之差不大于0.4%时,就认为该收缩段圆锥部分的内表面是一个回转曲面。应以同样方法检验半径为R的连接曲面是一个回转曲面。5.24喉部C应是直径为d的圆筒。上游以平截头圆锥B与喉部C或各自的延长部分)的相交线所在平面为界,下游以喉部C与平截头圆锥E(或各自的延长部分)的相交线所在平面为界。不管是何种型式的经典文丘里管,喉部C的长度,亦即该两个平面之间的距离应等于d士0.03d。喉部C由半径为R,的曲面与收缩段B相连接,由半径为R,的曲面与扩散段E相连接。R,与R3的值取决于经典文丘里管的型式。应在喉部取压口平面上非常仔细地测量直径d。测量次数应至少等于喉部取压口的数量(最少为4个)。应在每对取压口旁测量直径,亦应在各对取压口之间测量直径。应取所有这些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计算用d值。
除取压口平面外,亦应在其他平面上测量直径。喉部任何一个直径与平均直径之差均不得超过0.1%。当所有被测直径的长度差均符合有关被测直径平均值的要求时,即为符合此要求。经典文丘里管的喉部应经机械加工,或其全长上的光滑度相当于5.2.7规定的表面粗糙度。应按5.2.3所述检验连接到喉部上半径为Rz和R;的连接曲面是回旋曲面。当位于旋转轴同一垂直平面上的两个直径与平均直径之差不超过0.1%时,即为符合此要求。曲率半径R2和R之值应借助模板进行检验。模板与经典文丘里管之间的偏差应有规律地出现在每一个曲面上,因此测得的单个最大偏差大约出现在模板廓形的中间。此最大偏差值应不超过0.02d。5.2.5扩散段E应呈圆锥形,夹角?可在7~15°之间,但推荐选择7°~8°之间的夹角。其最小直径应不小于喉部直径。
5.2.6当扩散段的出口直径小于直径D时,经典文丘里管称为“截尾的”文丘里管;而当出口直径等于直径D时,则称为“不截尾的”文丘里管。扩散段可截去其长度的约35%,而不致引起装置的压力损失或流出系数有很大改变。
5.2.7喉部及其邻近曲面的粗糙度Ra应尽可能小并且应始终小于10-*d。扩散段是浇铸的,其内表面应清洁而光滑。经典文丘里管其他部分的粗糙度限值取决于文丘里管的型式。5.2.8“铸造”收缩段经典文丘里管的廓形具有下述特性。收缩段B的内表面是砂型铸造的。它应无裂纹、凹陷、不平和杂质。表面粗糙度Ra应小于10-4D。
人口圆筒A的最小长度等于下列两值中较小者:-D;
--0.25D+250mm(见5.2.2)。
只要入口圆简A内表面的粗糙度与收缩段B相同,可维持“铸造”状态,不进行加工。4
曲率半径R,应等于1.375D士0.275D。曲率半径R,应等于3.625d±0.125d。GB/T2624.4—2006/ISO5167-4:2003喉部圆简部分的长度应不小于d/3。此外,连接曲面R,的末端与取压口平面之间的圆简部分的长度以及喉部取压口平面与连接曲面R的始端之间的圆筒部分的长度均应不小于d/6(喉部长度另见5.2.4)。
曲率半径Rs应在5d~15d之间。其值应随扩散角减小而增大。推荐接近于10d的值。5.2.9机械加工收缩段经典文丘里管的廓形具有下述特性:人口圆简A的最小长度应等于D。曲率半径R,应小于0.25D最好等于零。曲率半径Rz应小于0.25d,最好等于零。曲面R2的末端与喉部取压口平面之间的喉部圆筒部分的长度应不小于0.25d。喉部取压口平面与曲面R,的始端之间的喉部圆筒部分的长度应不小于0.3d。曲面R的半径应小于0.25d,最好等于零。人口圆筒段和收缩段的表面粗糙度应与喉部相同(见5.2.7)。5.2.10粗焊铁板收缩段经典文丘里管的廊形具有下述特性:入口圆简段A的最小长度应等于D。除焊接造成的曲面之外,入口圆筒A与收缩段B之间应无连接曲面。除焊接造成的曲面之外,收缩段B与喉部C之间应无连接曲面。喉部C与扩散段E之间应无连接曲面。入口圆简A与收缩段B的内表面应清洁、无结皮和焊渣。内表面可以镀锌。其粗糙度Ra应该约为5X10-*D
内部焊缝应与周围表面齐平,且不能靠近取压口。5.3材料和制造
5.3.1只要符合前述要求并在使用中保持不变,经典文丘里管可用任何材料制造。5.3.2建议把收缩段B与喉部C连为一体。对于机械加工收缩段经典文丘里管,建议喉部与收缩段用一块整料加工而成。如果是分成两部分制造的,则应在最后机械加工内表面之前组装好。5.3.3应特别注意使扩散段E与喉部同轴。这两部分之间应无直径台阶。这可以在经典文丘里安装之前、扩散段与喉部组装之后通过触摸加以确证。5.4取压口
5.4.1上游和喉部取压口应采用单个管壁取压口的形式,用环室或均压环相连;或者如有4个取压口,则用“三重T型”结构相连(见GB/T2624.1一2006的5.4.3)。5.4.2如果d大于或等于33.3mm,这些取压口的直径应在4mm~10mm之间,此外上游取压口的直径绝不应大于0.1D,喉部取压口的直径绝不能大于0.13d。如果d小于33.3mm,喉部取压口的直径应在0.1d~0.13d之间,上游取压口的直径应在0.1d~0.1D之间。
建议取压口应小到与所用流体相适应(例如与流体的粘度和清洁度相适应)。5.4.3应至少有4个取压口供上游和喉部压力测量。取压口的轴线应与经典文丘里管的轴线相交,应相互形成相等的角度,并包含在垂直于经典文丘里管轴线的平面中。5.4.4取压口洞孔贯穿处应呈圆形。其边缘应与管壁齐平和无毛刺。如要求有连接曲面,则其半径应不超过取压口直径的十分之一。5.4.5从管道内壁量起至少2.5倍取压口内径长度范围内,取压口应为圆简形。5.4.6可目测检查,判断取压口是否符合上述两个要求。5.4.7取压口的间距是取压口轴线与下述基准乎面之间的距离,在平行于经典文丘里管轴线的直线上5
GB/T.2624.4-2006/ISO5167-4:2003测得:
对于“铸造”收缩段经典文丘里管,位于入口圆简段上的上游取压口与入口圆筒A和收缩段B的延长部分的相交面之间的间距应为:-0.5D±0.25D(对于100mm5.5流出系数C
5.5.1使用限制
无论哪种型式的经典文丘里管,都必须避免同时采用D、β和ReD的极限值,否则5.7给出的不确定度很可能会增大。
对于D、β和Rep的限值超出5.5.2、5.5.3和5.5.4规定的装置,仍有必要在其实际运行条件下单独校准一次元件。
Rep、Ra/D和β对C的影响迄今尚未彻底搞清,而在每种型式经典文丘里管的规定限值以外有可能给出可靠的C值(见附录B)。
5.5.2“铸造”收缩段经典文丘里管的流出系数“铸造”收缩段经典文丘里管只能按GB/T2624的本部分的规定在下述条件下使用:-100mm≤D≤800mm;
0.3≤0.75;
-2×10'≤Ren<2×10%。
在这些条件下,流出系数C值为:C0.984
5.5.3机械加工收缩段经典文丘里管的流出系数机械加工收缩段经典文丘里管只能按GB/T2624的本部分的规定在下述条件下使用:50mm-2×105在这些条件下,流出系数C值为:C=0.995
5.5.4粗焊铁板收缩段经典文丘里管的流出系数粗焊铁板收缩段经典文丘里管只能按GB/T2624的本部分的规定在下述条件下使用:-200mm≤D≤1200mm
0.4≤0.7;
-2×105≤Rep≤2×10%。
在这些条件下,流出系数C值为:C=0.985
5.6可膨胀性(膨胀)系数e
可膨胀性(膨胀)系数e按公式(2)确定:6
GB/T2624.4—2006/IS05167-4:2003(2)
公式(2)仅适用于5.5.2、5.5.3和5.5.4规定的β、D和Rep值。确定e的试验结果已知的仅有空气、蒸汽和天然气。但是将同一公式用于已知等炳指数的其他气体和蒸汽,尚未知有任何异议。然而,只有当p2/p1≥0.75时此式才适用。为方便起见,表A,1给出了一系列等摘指数、压力比和直径比的可膨胀性(膨胀)系数值。这些值不供精确内插,不允许外推。
5.7流出系数C的不确定度
5.7.1“铸造”收缩段经典文丘里管5.5.2给出的流出系数的相对不确定度等于0.7%。5.7.2机械加工收缩段经典文丘里管5.5.3给出的流出系数的相对不确定度等于1%。5.7.3粗焊铁板收缩段经典文丘里管5.5.4给出的流出系数的相对不确定度等于1.5%。5.8可膨胀性(膨胀)系数ε的不确定度e的相对不确定度等于(4+100B\)会%。p1
5.9压力损失
5.9.1压力损失的定义(见图2)由经典文丘里管造成的压力损失可以通过测量文丘里管装人有给定流量的管道之前和之后的压力来确定。
如果A力是安装文丘里管前测得的两个取压口之间的压差,其中一个取压口位于将要装人文丘里管的法兰的上游至少1D处,另一个在该法兰下游6D处,如果A力是文丘里管安装在这些法兰之间以后测得的上述取压口之间的压差,则由文丘里管产生的压力损失为A力\一力。>(6D)
a压力损失。
b流动方向。
图2经典文丘里管的压力损失
GB/T2624.4—-2006/ISO5167-4:20035.9.2相对压力损失
相对压力损失是压力损失p\一p与差压的比值:E-pAp
它特别取决于:
直径比(当β增大时,减小);雷诺数(当Rep增大时,专减小);一文丘里管的制造特性:扩散段的角度,收缩段的制造,各个部件的表面加工等(当β和Ra/D增大时,增大);
安装条件(良好的同轴度,上游管道的粗糙度等)。压力损失的相对值一般在5%~20%之间是可以接受的。附录C给出了这些因素影响相对压力损失可能值的指导性资料。6安装要求
6.1总则
差压装置的一般安装要求见GB/T2624.1--2006的第7章,并宜结合本章文丘里管的特殊安装要求遵照执行。一次装置处流动状态的一般要求见GB/T2624.1-2006的7.3。流动调整器使用要求见GB/T2624.1一2006的7.4。某些常用管体,如表1中规定的管件,可以使用标明的最短直管段。详细要求见6.2。6.2给出的长度多数是以参考文献[4]的数据为依据。6.2安装在各种管件和文丘里管之间的最短上游和下游直管段6.2.1不采用流动调整器情况下经典文丘里管上游和各种管件下游的最短直管段见表1。对于β值相同的装置,表1中规定的用于经典文丘里管的长度要短于GB/T2624.2和GB/T2624.3中规定的用于孔板、喷嘴和文丘里喷嘴的长度。这是由于在经典文丘里管的收缩段内发生流动不一致性衰减的缘故。但在考虑经典文丘里管的安装总长度时,应考患增加容纳一次装置本身所需的管道长度。6.2.2当不采用流动调整器时,表1规定的长度应是最小值。尤其是对于研究和校验工作,建议表1规定的上游值至少增大一倍,以使测量不确定度减到最小程度。6.2.3当使用的上游直管段等于或大于表1A栏规定的“零附加不确定度”的值,下游直管段等于或大于表1规定的值时,就不必为了考虑特定安装的影响而增大流出系数中的不确定度。6.2.4当上游直管段短于表1中给定管件的A栏对应于“零附加不确定度”的值,等于或大于B栏的“0.5%附加不确定度”的值时,应在流出系数的不确定度上算术相加0.5%附加不确定度。6.2.5当上游直管段短于表1中B栏规定的“0.5%附加不确定度”的值,或者当下游直管段短于表1文字中规定的值时,不能用GB/T2624的本部分预计任何附加不确定度。6.2.6表1涉及的阀在流量测量过程中应全开。建议用文丘里管下游的阀控制流量。文丘里管上游的隔断阀应全开,且应是全孔型阀。阀上最好配备定位杆,使阀芯或闸板对准全开位置。阀的名义直径与上游管道相同,但开孔直径与相邻的管道不同。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2624.4--2006/ISO5167-4:2003代替GB/T2624-1993
用安装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
第4部分:文丘里管
Measurement of fluid flow by means of pressure differential devices inserted incircular cross-section conduits running full-Part 4:Venturi tubes(ISO5167-4:2003,IDT)
2006-12-1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数码防件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7-07-01实施
GB/T2624.4—2006/ISO5167-4:2003前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测量原理和计算方法
经典文丘里管
5.1应用范围
一般形状
材料和制造
敢压口
流出系数C
可膨胀性(膨胀)系数E
流出系数C的不确定度
可膨胀性(膨胀)系数e的不确定度压力损失
6安装要求
安装在各种管件和文丘里管之间的最短上游和下游直管段6.2
6.3流动调整器,
6.4经典文丘里管的附加特殊安装要求,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附录C(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
可膨胀性(膨胀)系数表:
超出GB/T2624.4范围使用的经典文丘里管经典文丘里管的压力损失
GB/T2624.4—2006/ISO5167-4:2003GB/T2624《用安装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由以下部分组成:—第1部分般原理和要求;
第2部分:孔板;
——第3部分:喷嘴和文丘里喷嘴;一第4部分:文丘里管。
本部分为GB/T2624的第4部分。
本部分等同采用ISO5167-4:2003《用安装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第4部分:文丘里管》(英文版)。
本部分等同翻译ISO5167-4:2003。本部分在制定时按GB/T1.1一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20000.2一2001《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的有关规定做了如下编辑性修改:
一删除了ISO国际标准的前言;
一—原引用标准的引导语按GB/T1.1一2000的规定改成规范性引用文件的引导语;一一用小数点“”代替作为小数点的逗号“,”;一原文图1中\1”错标为“圆锥收缩段E”,本部分更正为“1圆锥扩散段E”。本部分替代GB/T2624一1993《流量测量节流装置用孔板、喷嘴和文丘里管测量充满圆管的流体流量》。
本部分与GB/T2624—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a)新标准分成4个部分,分别阐述孔板、喷嘴和文丘里管的加工制造技术要求以及在使用时的安装要求。
b)安装时节流件前的直管段长度较GB/T2624--1993有明显变化,标准中列举的节流件前的阻流件形式也比GB/T2624一1993多。孔板与喷嘴的直管段长度分别阐述,不再使用同一表格。
c)特别强调流动调整器要进行配合性试验,并具体给出了配合性试验的方法。d)本部分规定粗铸文丘里管的R,=1.375D士0.275D,喉部粗糙度Ra小于10-d。GB/T2624—1993规定粗铸文丘里管的R,=1.375D士2.75D,喉部粗糙度Ra小于10-d。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一分技术委员会归口。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上海仪昌节流装置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光华仪表有限公司、余姚市银环流量仪表有限公司、天津市润泰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明华、彭淑琴、龙竹霖、叶斌、朱家顺、童复来、包国祥、吴国静。本部分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GB2624—1981;GB/T2624—1993。I
GB/T2624.4—2006/ISO5167-42003引言
GB/T2624规定了孔板、喷嘴和文丘里管的儿何形状及其安装在充满流体的管道中测量管道内流体流量的使用方法(安装和工作条件)。同时也给出了用于计算流量和其相应不确定度的必要资料。GB/T2624(所有部分)仅适用于在整个测量段内流体保持亚音速流动,并可认为是单相流的差压装置。本部分不适用于脉动流的测量。此外,每一种装置都只能在规定的管道尺寸和雷诺数极限范围内使用。
GB/T2624(所有部分)对所涉及的装置做过大量直接校准实验,实验的数量、分布范围和质量足以使所取得的实验结果和系数能作为相关应用系统的依据,使其具有确定的可预测不确定度限值。装入管道的装置称为“一次装置”。一次装置这个术语还包括取压口。测量所需的其他所有仪表或装置称为“二次装置”。GB/T2624(所有部分)考虑的是这些一次装置,偶而也提到二次装置\。GB/T2624由下列4个部分组成:
a)GB/T2624的第1部分给出了一般术语和定义、符号、原理和要求,以及GB/T2624的第2部分、第3部分和第4部分使用的测量方法和不确定度。GB/T2624的第2部分详细说明孔板。孔板可以同角接取压口、D和D/2取压口2和法兰取b)
压口配合使用。
c)GB/T2624的第3部分详细说明形状和取压口位置各不相同的ISA1932喷嘴3、长径喷嘴和文丘里喷嘴。
GB/T2624的第4部分详细说明经典文丘里管)。d
GB/T2624的第1到第4部分并未涉及安全方面的问题。用户有责任确保系统符合适用的安全规范。
1)见1SO2186,1973《封闭管道中的流体流量用于一次和二次装置之间压力信号传输的连接法》。2)GB/T2624不考虑具有缩流取压口的孔板。3)ISA是“国家标准化协会国际联合会”(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theNationalStandardizingAssociations)的筒称,该组织于1946年由ISO替代。4)在美国,经典文丘里管有时称为Herschel文丘里管。1范围
GB/T2624.4--2006/IS05167-4:2003用安装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
第4部分:文丘里管
GB/T2624的本部分规定了文丘里管的几何尺寸和安装在管道中测量满管流体流量的使用方法(安装和工作条件)。
GB/T2624的本部分亦提供了用于计算流量并可配合GB/T2624.1规定要求一起使用的相关资料。
GB/T2624的本部分只适用于在整个测量段内流体保持亚音速流动,且可被认为是单相流的文丘里管。此外,每种装置只能用于规定的管道尺寸、粗糙度、直径比和雷诺数限值。GB/T2624的本部分不适用于脉动流的测量。本部分不涉及文丘里管在尺寸小于50mm或大于1200mm,或管道雷诺数低于2×105的管道中的使用。
GB/T2624的本部分涉及三种型式的经典文丘里管:a)铸造型;
b)机械加工型;
c)粗焊铁板型。www.bzxz.net
文丘里管是由人口圆筒段、圆锥收缩段、圆筒喉部和圆锥扩散段依次连接而成的一个装置。三种型式的经典文丘里管的流出系数不确定度值之间的差异,一方面表明每种型式的经典文丘里管现有实验结果的数量,另一方面表明几何廊形精确定义的不确定程度。这些数值是以多年来收集的数据为依据。文丘里喷嘴(和其他喷嘴)由GB/T2624.3论述。注1:文丘里管用于商压气体[≥1MPa(≥10bar)]的研究目前正在进行中(见参考文献[1]、[2]、[3])。现已发现机械加工收缩段文丘里管的流出系数在很多情况下超出CB/T2624的本部分所预计的范围2%或更多。为达到最佳精确度,用于气体的文丘里管宜在所需的流量范围内进行校验。在高压气体中采用单个取压口(或在各个平面上最多两个取压口)并不罕见。注2:在美国,经典文丘里管有时称作Herschel文丘里管。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2624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香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2624.1一2006用安装在圆形截面管道中的差压装置测量满管流体流量第1部分:一般原理和要求(ISO5167-1:2003,IDT)GB/T17611—1998封闭管道中流体流量的测量术语和符号(idtISO4006:1991)3术语和定义
GB/T17611--1998和GB/T2624.1-2006确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2624的本部分。4测量原理和计算方法
测量原理是以文丘里管安装在充满流体的管线中为依据。文丘里管的人口部分与喉部之间存在静GB/T2624.4—2006/ISO5167-4:2003压差。每当该装置与经过直接校准的装置几何相似且使用条件相同,就可以根据该压差的实测值和所掌握的流体条件确定流量。
质量流量可以用公式(1)确定:
不确定度限值可以采用GB/T2624.1一2006的第8章给出的程序进行计算。同样,体积流量按下式确定:
qv = 9m
式中:
测定体积流量时的温度和压力下的流体密度。p
.(1)
流量计算纯粹是一个算术运算过程,计算时用数值替换公式(1)的右边各个不同的项。表A.1给出了文丘里管的可膨胀性系数(e)。它们不供精确内插,不允许外推公式(1)提到的d和D是工作条件下的直径值。在任何其他条件下进行的测量,都必须对测量期间由于流体的温度和压力值改变引起一次装置和管道任何可能的膨胀或收缩进行修正。必须知道工作条件下流体的密度和粘度,对于可压缩流体,还必须知道工作条件下流体的等摘指数。
5经典文丘里管
5.1应用范围
5.1.1总则
GB/T2624的本部分所述经典文丘里管的应用范围取决于它们的制造方法。标准经典文丘里管的三种型式是以人口圆简、人口圆锥内表面的制造方法和入口圆锥与喉部相交处的廊形来确定的。这三种制造方法在5.1.2~5.1.4中论述,它们各有一些不同的特性。每一种标准经典文丘里管都有粗糙度和雷诺数限值。5.1.2“铸造”收缩段经典文丘里管这种经典文丘里管采用砂型浇铸法制成,或者采用其他可在收缩段表面形成类似于砂型浇铸表面纹理的方法制成。喉部经过机械加工,圆筒与圆锥之间的接合处修圆。这种经典文丘里管可用于直径在100mm~800mm之间,直径比β在0.3~0.75(包括0.75)以内的管道。
5.1.3机械加工收缩段经典文丘里管这种经典文丘里管按5.1.2所述方法铸造或制造,但其收缩段像喉部和入口圆筒那样进行机械加工。圆筒与圆锥之间的结合处可以修圆也可以不修圆。这种经典文丘里管可用于直径在50mm~250mm之间,直径比β在0.4~0.75(包括0.75)以内的管道。
5.1.4粗焊铁板收缩段经典文丘里管这种经典文丘里管通常是焊接制成的。尺寸较大的,如能达到5.2.4要求的允差可不作任何机械加工,但对于尺寸较小的,喉部需经机械加工。这种经典文丘里管可用于直径在200mm~1200mm之间,直径比β在0.4~0.7(包括0.7)以内的管道。
5.2一般形状
5.2.1图1所示为经典文丘里喉管部轴线剖面。下文中的字母参照图1。经典文丘里管是由口圆筒段A连接到圆锥收缩段B、圆筒喉部C和圆锥扩散段E组成的。装置2
GB/T2624.4--2006/IS05167-4:2003的内表面为圆筒形并与管道轴线同轴。收缩段和圆筒喉部的同轴度通过目测检查评估。图中:
圆锥扩散段E:
圆筒喉部C;
3-圆锥收缩段B,
入口圆简段A;
连接平面。
b流动方向。
e见5.4.7。
图1经典文丘里管的几何摩形
P(20090)
5.2.2圆筒段最小长度从平截头圆锥B与圆筒段A的相交线所在平面量起,它可能由于制造过程而改变(见5.2.8~5.2.10)。但建议选择该长度等于D。人口圆简段直径D应在上游取压口平面上测量。测量次数至少应等于取压口的数量(最小为4个)。
应在每对取压口旁测量直径,亦应在各对取压口之间测量直径。应取所有这些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计算用D值。
除取压口平面外,亦应在其他平面上测量直径。3
GB/T2624.4—2006/ISO5167-4:2003人口圆筒段内任何一个直径与平均直径值之差都不得超过0.4%。当所有被测直径的长度差均符合有关被测直径平均值的要求时,即为符合此要求。5.2.3所有型式经典文丘里管的收缩段B均应为圆锥形,夹角为21°士1°。其上游以平截头圆锥B与人口圆筒段A(或各自的延长部分)的相交线所在平面为界,而下游则以平截头圆锥B与喉部C(或各自的延长部分)的相交线所在平面为界。因此,平行于文丘里管轴线测出的收缩段B的总长度约等于2.7(D一d)。收缩段B以半径为R,的曲面过渡到人口圆筒段A。R,的值取决于经典文丘里管的型式。收缩段的廓形应借助模板进行检验。模板与收缩段圆锥部分之间的偏差在任何部位都不得超过0.004D。
当位于旋转轴同一垂直平面上的两个直径与平均直径值之差不大于0.4%时,就认为该收缩段圆锥部分的内表面是一个回转曲面。应以同样方法检验半径为R的连接曲面是一个回转曲面。5.24喉部C应是直径为d的圆筒。上游以平截头圆锥B与喉部C或各自的延长部分)的相交线所在平面为界,下游以喉部C与平截头圆锥E(或各自的延长部分)的相交线所在平面为界。不管是何种型式的经典文丘里管,喉部C的长度,亦即该两个平面之间的距离应等于d士0.03d。喉部C由半径为R,的曲面与收缩段B相连接,由半径为R,的曲面与扩散段E相连接。R,与R3的值取决于经典文丘里管的型式。应在喉部取压口平面上非常仔细地测量直径d。测量次数应至少等于喉部取压口的数量(最少为4个)。应在每对取压口旁测量直径,亦应在各对取压口之间测量直径。应取所有这些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计算用d值。
除取压口平面外,亦应在其他平面上测量直径。喉部任何一个直径与平均直径之差均不得超过0.1%。当所有被测直径的长度差均符合有关被测直径平均值的要求时,即为符合此要求。经典文丘里管的喉部应经机械加工,或其全长上的光滑度相当于5.2.7规定的表面粗糙度。应按5.2.3所述检验连接到喉部上半径为Rz和R;的连接曲面是回旋曲面。当位于旋转轴同一垂直平面上的两个直径与平均直径之差不超过0.1%时,即为符合此要求。曲率半径R2和R之值应借助模板进行检验。模板与经典文丘里管之间的偏差应有规律地出现在每一个曲面上,因此测得的单个最大偏差大约出现在模板廓形的中间。此最大偏差值应不超过0.02d。5.2.5扩散段E应呈圆锥形,夹角?可在7~15°之间,但推荐选择7°~8°之间的夹角。其最小直径应不小于喉部直径。
5.2.6当扩散段的出口直径小于直径D时,经典文丘里管称为“截尾的”文丘里管;而当出口直径等于直径D时,则称为“不截尾的”文丘里管。扩散段可截去其长度的约35%,而不致引起装置的压力损失或流出系数有很大改变。
5.2.7喉部及其邻近曲面的粗糙度Ra应尽可能小并且应始终小于10-*d。扩散段是浇铸的,其内表面应清洁而光滑。经典文丘里管其他部分的粗糙度限值取决于文丘里管的型式。5.2.8“铸造”收缩段经典文丘里管的廓形具有下述特性。收缩段B的内表面是砂型铸造的。它应无裂纹、凹陷、不平和杂质。表面粗糙度Ra应小于10-4D。
人口圆筒A的最小长度等于下列两值中较小者:-D;
--0.25D+250mm(见5.2.2)。
只要入口圆简A内表面的粗糙度与收缩段B相同,可维持“铸造”状态,不进行加工。4
曲率半径R,应等于1.375D士0.275D。曲率半径R,应等于3.625d±0.125d。GB/T2624.4—2006/ISO5167-4:2003喉部圆简部分的长度应不小于d/3。此外,连接曲面R,的末端与取压口平面之间的圆简部分的长度以及喉部取压口平面与连接曲面R的始端之间的圆筒部分的长度均应不小于d/6(喉部长度另见5.2.4)。
曲率半径Rs应在5d~15d之间。其值应随扩散角减小而增大。推荐接近于10d的值。5.2.9机械加工收缩段经典文丘里管的廓形具有下述特性:人口圆简A的最小长度应等于D。曲率半径R,应小于0.25D最好等于零。曲率半径Rz应小于0.25d,最好等于零。曲面R2的末端与喉部取压口平面之间的喉部圆筒部分的长度应不小于0.25d。喉部取压口平面与曲面R,的始端之间的喉部圆筒部分的长度应不小于0.3d。曲面R的半径应小于0.25d,最好等于零。人口圆筒段和收缩段的表面粗糙度应与喉部相同(见5.2.7)。5.2.10粗焊铁板收缩段经典文丘里管的廊形具有下述特性:入口圆简段A的最小长度应等于D。除焊接造成的曲面之外,入口圆筒A与收缩段B之间应无连接曲面。除焊接造成的曲面之外,收缩段B与喉部C之间应无连接曲面。喉部C与扩散段E之间应无连接曲面。入口圆简A与收缩段B的内表面应清洁、无结皮和焊渣。内表面可以镀锌。其粗糙度Ra应该约为5X10-*D
内部焊缝应与周围表面齐平,且不能靠近取压口。5.3材料和制造
5.3.1只要符合前述要求并在使用中保持不变,经典文丘里管可用任何材料制造。5.3.2建议把收缩段B与喉部C连为一体。对于机械加工收缩段经典文丘里管,建议喉部与收缩段用一块整料加工而成。如果是分成两部分制造的,则应在最后机械加工内表面之前组装好。5.3.3应特别注意使扩散段E与喉部同轴。这两部分之间应无直径台阶。这可以在经典文丘里安装之前、扩散段与喉部组装之后通过触摸加以确证。5.4取压口
5.4.1上游和喉部取压口应采用单个管壁取压口的形式,用环室或均压环相连;或者如有4个取压口,则用“三重T型”结构相连(见GB/T2624.1一2006的5.4.3)。5.4.2如果d大于或等于33.3mm,这些取压口的直径应在4mm~10mm之间,此外上游取压口的直径绝不应大于0.1D,喉部取压口的直径绝不能大于0.13d。如果d小于33.3mm,喉部取压口的直径应在0.1d~0.13d之间,上游取压口的直径应在0.1d~0.1D之间。
建议取压口应小到与所用流体相适应(例如与流体的粘度和清洁度相适应)。5.4.3应至少有4个取压口供上游和喉部压力测量。取压口的轴线应与经典文丘里管的轴线相交,应相互形成相等的角度,并包含在垂直于经典文丘里管轴线的平面中。5.4.4取压口洞孔贯穿处应呈圆形。其边缘应与管壁齐平和无毛刺。如要求有连接曲面,则其半径应不超过取压口直径的十分之一。5.4.5从管道内壁量起至少2.5倍取压口内径长度范围内,取压口应为圆简形。5.4.6可目测检查,判断取压口是否符合上述两个要求。5.4.7取压口的间距是取压口轴线与下述基准乎面之间的距离,在平行于经典文丘里管轴线的直线上5
GB/T.2624.4-2006/ISO5167-4:2003测得:
对于“铸造”收缩段经典文丘里管,位于入口圆简段上的上游取压口与入口圆筒A和收缩段B的延长部分的相交面之间的间距应为:-0.5D±0.25D(对于100mm
5.5.1使用限制
无论哪种型式的经典文丘里管,都必须避免同时采用D、β和ReD的极限值,否则5.7给出的不确定度很可能会增大。
对于D、β和Rep的限值超出5.5.2、5.5.3和5.5.4规定的装置,仍有必要在其实际运行条件下单独校准一次元件。
Rep、Ra/D和β对C的影响迄今尚未彻底搞清,而在每种型式经典文丘里管的规定限值以外有可能给出可靠的C值(见附录B)。
5.5.2“铸造”收缩段经典文丘里管的流出系数“铸造”收缩段经典文丘里管只能按GB/T2624的本部分的规定在下述条件下使用:-100mm≤D≤800mm;
0.3≤0.75;
-2×10'≤Ren<2×10%。
在这些条件下,流出系数C值为:C0.984
5.5.3机械加工收缩段经典文丘里管的流出系数机械加工收缩段经典文丘里管只能按GB/T2624的本部分的规定在下述条件下使用:50mm
5.5.4粗焊铁板收缩段经典文丘里管的流出系数粗焊铁板收缩段经典文丘里管只能按GB/T2624的本部分的规定在下述条件下使用:-200mm≤D≤1200mm
0.4≤0.7;
-2×105≤Rep≤2×10%。
在这些条件下,流出系数C值为:C=0.985
5.6可膨胀性(膨胀)系数e
可膨胀性(膨胀)系数e按公式(2)确定:6
GB/T2624.4—2006/IS05167-4:2003(2)
公式(2)仅适用于5.5.2、5.5.3和5.5.4规定的β、D和Rep值。确定e的试验结果已知的仅有空气、蒸汽和天然气。但是将同一公式用于已知等炳指数的其他气体和蒸汽,尚未知有任何异议。然而,只有当p2/p1≥0.75时此式才适用。为方便起见,表A,1给出了一系列等摘指数、压力比和直径比的可膨胀性(膨胀)系数值。这些值不供精确内插,不允许外推。
5.7流出系数C的不确定度
5.7.1“铸造”收缩段经典文丘里管5.5.2给出的流出系数的相对不确定度等于0.7%。5.7.2机械加工收缩段经典文丘里管5.5.3给出的流出系数的相对不确定度等于1%。5.7.3粗焊铁板收缩段经典文丘里管5.5.4给出的流出系数的相对不确定度等于1.5%。5.8可膨胀性(膨胀)系数ε的不确定度e的相对不确定度等于(4+100B\)会%。p1
5.9压力损失
5.9.1压力损失的定义(见图2)由经典文丘里管造成的压力损失可以通过测量文丘里管装人有给定流量的管道之前和之后的压力来确定。
如果A力是安装文丘里管前测得的两个取压口之间的压差,其中一个取压口位于将要装人文丘里管的法兰的上游至少1D处,另一个在该法兰下游6D处,如果A力是文丘里管安装在这些法兰之间以后测得的上述取压口之间的压差,则由文丘里管产生的压力损失为A力\一力。>(6D)
a压力损失。
b流动方向。
图2经典文丘里管的压力损失
GB/T2624.4—-2006/ISO5167-4:20035.9.2相对压力损失
相对压力损失是压力损失p\一p与差压的比值:E-pAp
它特别取决于:
直径比(当β增大时,减小);雷诺数(当Rep增大时,专减小);一文丘里管的制造特性:扩散段的角度,收缩段的制造,各个部件的表面加工等(当β和Ra/D增大时,增大);
安装条件(良好的同轴度,上游管道的粗糙度等)。压力损失的相对值一般在5%~20%之间是可以接受的。附录C给出了这些因素影响相对压力损失可能值的指导性资料。6安装要求
6.1总则
差压装置的一般安装要求见GB/T2624.1--2006的第7章,并宜结合本章文丘里管的特殊安装要求遵照执行。一次装置处流动状态的一般要求见GB/T2624.1-2006的7.3。流动调整器使用要求见GB/T2624.1一2006的7.4。某些常用管体,如表1中规定的管件,可以使用标明的最短直管段。详细要求见6.2。6.2给出的长度多数是以参考文献[4]的数据为依据。6.2安装在各种管件和文丘里管之间的最短上游和下游直管段6.2.1不采用流动调整器情况下经典文丘里管上游和各种管件下游的最短直管段见表1。对于β值相同的装置,表1中规定的用于经典文丘里管的长度要短于GB/T2624.2和GB/T2624.3中规定的用于孔板、喷嘴和文丘里喷嘴的长度。这是由于在经典文丘里管的收缩段内发生流动不一致性衰减的缘故。但在考虑经典文丘里管的安装总长度时,应考患增加容纳一次装置本身所需的管道长度。6.2.2当不采用流动调整器时,表1规定的长度应是最小值。尤其是对于研究和校验工作,建议表1规定的上游值至少增大一倍,以使测量不确定度减到最小程度。6.2.3当使用的上游直管段等于或大于表1A栏规定的“零附加不确定度”的值,下游直管段等于或大于表1规定的值时,就不必为了考虑特定安装的影响而增大流出系数中的不确定度。6.2.4当上游直管段短于表1中给定管件的A栏对应于“零附加不确定度”的值,等于或大于B栏的“0.5%附加不确定度”的值时,应在流出系数的不确定度上算术相加0.5%附加不确定度。6.2.5当上游直管段短于表1中B栏规定的“0.5%附加不确定度”的值,或者当下游直管段短于表1文字中规定的值时,不能用GB/T2624的本部分预计任何附加不确定度。6.2.6表1涉及的阀在流量测量过程中应全开。建议用文丘里管下游的阀控制流量。文丘里管上游的隔断阀应全开,且应是全孔型阀。阀上最好配备定位杆,使阀芯或闸板对准全开位置。阀的名义直径与上游管道相同,但开孔直径与相邻的管道不同。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5811-2010 染料试验用标准漂白涤纶布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26863-2022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
- GB/T36434-2018 复杂机械手表机心万年历和打簧机构零部件的名称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3639-2009 节能耐腐蚀钢制电缆桥架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50030-2013 氧气站设计规范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23315-2009 粘扣带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32113-2015 口腔护理产品中氯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 GB/T1438.2-2008 锥柄麻花钻 第2部分:莫氏锥柄长麻花钻的型式和尺寸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