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5327-2008 表面活性剂 术语

【国家标准(GB)】 表面活性剂 术语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30 18:21:01
- GB/T5327-2008
- 现行
标准号:
GB/T 5327-2008
标准名称:
表面活性剂 术语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8-05-28 -
实施日期:
2008-12-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2.79 MB
替代情况:
替代GB 5327-1985采标情况:
IDT ISO 862:1984 amd.1993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在表面活性剂领域内常用的术语。 GB/T 5327-2008 表面活性剂 术语 GB/T5327-2008

部分标准内容:
ICS 71.100, 4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5327—2008/ISO862:1984,amd.1993代替GB/T5327—1985
表面活性剂
Surface active agents-Terms
(ISO862.1984.amd.1993.IDT)
2008-05-2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化管理委员会
2008-12-01实施www.bzxz.net
1范围
产品名称
3表面活性剂的特性
3.1结构性质
3.2连续体系
3.2.1一般物理性质
3.2.2表面性质
3.3分散体系
3.3.1一般胶体性质
3.3.2分散相的性质
3.4分子间作用
3.4.1表面活性剂/溶剂分子..
3.4.2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
4表面活性剂的制造
4.1肥皂的制造
4.2合成表面活性剂的制造
配制洗涤剂用的原料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乳化作用
纺织上的应用
纺丝助剂
织造助剂
印架助剂
整理助剂·
其他纺织助剂…
造纸上的应用
皮革上的应用
石油上的应用
5.11其他方面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的特性
结构性质
连续体系
GB/T5327--2008/IS08621984,amd.1993次
GB/T5327—2008/ISO862:1984,amd.19936.2.1界面性质
6.2.1.1液-气界面
6.2.1.2液-液界面
6.2.1.3液-固界面
6.3分散体系·
6.3.1流变性质....
6.4分子间作用…
6.4.1表面活性剂/溶剂分子
?非表面活性剂….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GB/T5327—2008/1SO862:1984,amd.1993前言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862:1984(表面活性剂调汇》(英文版)及1993年4月1日发布的修改单。本标准在采用国际标准时为便于使用进行了如下编辑性修改:a)将“本国际标准”改为“本标准”;b)
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按GB/T1.1-2000的要求增加国家标准的封面:按GB/T1.1-2000的要求增加国家标准的前言;从范围开始进行标准的章条编号。本标准代替GB/T5327—1985表面活性剂名词术语》。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表面活性剂和洗涤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洗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太原)、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万绪,耿联。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5年,本次为第一次修订,1范围
CB/T5327—2008/1SO862:1984,amd.1993表面活性剂术语
本标准规定了在表面活性剂领域内常用的术语。注:有些术语按其用法或表示方式出现在商业术语中,不论与定义有无简离,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用为商业术语的参考定义。
另一些非表面活性剂专用的术语,也广泛用于本领域中。本标推特别提出了纺织,于洗等方面应用的专用术语,还可增补其他方面应用的术语2产品名称
1表面活性剂
surface active agent (surfactant,tenside)一种具有表面活性(165)的化合物,它溶于液体特别是水中,由于在液/气表面或其他界面的优先吸附,使表面张力(14)或界面张力(15)显著降低,注:装面活性剂是指在其分子中至少合有一个对显著极性表面具有亲和性的基团(以保证它在大多数情况下的水榕性)和一个对水几乎没有亲和性的非极性基团(162)的化合物,2洗涤剂
detergent
通过洗净(89)过程用于清洗的专门配制的产品。注:洗剂通常包括主要组分[表面活性剂(1)和辅助组分[助洗剂(77等].3肥皂
肥皂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4),它与水作用呈现可逆水解(186)现象,因此,水溶性皂或“真皂”有其特有的性质,反应通常呈碱性。注:①至少含有8个碳原子的脂肪酸或混合脂肪酸的盐(无机或有机的)。②生产中,脂肪酸可部分地以松香酸代替,③在目前使用的术语“金履皂“指脂防酸的非破金属盐。这些盐实际上不落于水,不具有洗的性质,3表面活性剂的特性
3.1结构性质
4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anionic surface active agent (anionics)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带负电荷并呈现表面活性(165)的有机离子的表面活性剂。5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cationic surface active agent (cationics)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带正电荷并呈现表面活性(165)的有机离子的表面活性剂。6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non-ionic surlace active agent (non-ionies)在水溶液中不产生离子的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度是由于分子中具有强亲水性的官能团。
GB/T5327-2008/ISO862.1984,amd.19937两性表面活性剂
amphalytic surfaceaetiveagent(amphoterics)具有两个或几个官能团的表面活性剂,它在水溶液中能被电离,由于介质的条件不同,而使该化合物具有阴离子(4)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5)的特征。广义上,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离子性能与两性化合物的相似。8两亲物
amphiphilic product(amphiphile)分子中同时含有一个或儿个亲水基(158)和一个或几个亲油基(160)的产物。注:表面活性剂是两亲化合物。3.2连续体系
3.2.1一般物理性质
9混浊温度
cloud temperature
高于此温度时,某些非离子表面活性剂(6)的水溶液由于分离成两个液相而变成非均相聚(39)1。
注;混浊温度值取决于溶液的浓度,10澄清温度
rernperature of clarification呈现混浊温度(9)的某些非离子表面活性剂(6)水溶液的两液相混合物,冷却至变成均相时的温度。注:澄清温度常按“独点”来测定。11克拉夫特温度
Krafft temperature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度陡增时的温度(实际上是在一个窄的温度范围内)。在此温度时,其度等于临界胶束浓度(c.m.c.)(38)。在肥皂工业中,“克拉夫特点以某个温度表示,低于该温度时透明的肥皂溶液变成混浊。3.2.2表面性质
12表面活性剂吸附层
adsorption layer of surface active agent在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剂层,或多或少伸展穿过界面,其厚度由该层中的任何随机位置上被吸附物的浓度大于每个邻近相的浓度所决定。13毛细活性
capillary activity
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由于界面上吸附引起的作用,通常使表面张力(14)或界面张力(15)降低14表面张力
surface tension
作用于一个相表面并指向相内部的张力(169),它是由表面上的分子与表面下的分子间引力所引起的。
注:表面张力专指液相与气相之间界面上的力,以毫牛额每米(mN/m)表示。15界面张力
interfacial tension
两相间界面上的张力(169)。
注:界面张力以毫牛顿每米(mN/m)表示。2
16铺展能力
spreading ability
GB/T5327-2008/IS0862:1984,amd.1993专指表面活性剂溶液的一种性质,它能使一滴这种液体自发地覆盖于另一种液体或固体表面上。3.3分散体系
3.3.1一般胶体性质
17分体
dispersion
由两个或几个相组成的体系。其中一个为连续相,至少还有一个是很细的分散相。18分散相
dispersed phase
分散体(17)中的不连续相。
19分散介质
dispersion medium
分散体(17)中的连续相。
20乳状液
emulsion
两个或几个液相的非均相体系。其中一个为连续液相,至少还有一个以小液滴状分散在其中的液相。
21胶溶
peptization
由絮凝物或聚集体所形成的稳定的分散体(17),3.3.2分散相的性质
22沉降
sedimentation
在重力或离心力的影响下,分散于流体介质中的粒子的积聚。23絮摄
flocculation
(在研究中)
24絮凝物
flocculate:floc
被絮凝的物质,
25聚结
coalescenee
两个互相接触的液滴之间或一液滴与体相之间的边界消失,随之形状改变,导致总表面积的减少。26保护胶体
protective colloid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作为亲液胶体的物质,它能延迟或阻止疏液分散体中粒子的集。3.4分子间作用
3.4.1表面活性剂/溶剂分子
27亲和性
endophilicity
分子的全部或部分渗透或保持在一个相内的结构倾向,用分子中的官能团表征,当物质分子从理想3
GB/T5327-2008/IS08621984,amd.1993气体状态变至考察相时,在分子中引人这种基团会引起化学势变化的减小。注:由引人官能团而引起的化学势变化减小的值是浓度和温度的函数,根据这些变,这种基团可具有亲和或疏远的特征。
28疏远性
exophilicity
分子全部或部分离开或不渗透至一个相内的结构倾向,用分子中的官能团表征。当物质分子从理想气体状态变至考察相时,在分子中引人这种基团会引起化学势变化的增大。注:由引人官能团而引起的化学势变化增大的值是浓度和温度的函数。根据这些变盘,这种基团可具有亲和或疏远的特征。
29亲水性
hydrophily
对水的亲和性(27)。
30疏水性
hydrophoby
对水的疏远性(28)。
31亲油性
lipophilicity
对非气态非极性有机相的亲和性(27)。32疏油性
lipophobicity
对非气态非极性有机相的疏远性(28)。33亲液性
lyophily
对液相的亲和性(27)。
34疏液性
lyophoby
对液相的疏远性(28)。
35助溶性
lyotropy
通过加人第三种物质使仅微溶于一种溶剂的物质的溶度增大。此第三种物质称为“助溶物”或“助溶剂”。
36水助溶性
hydrotropy
通过加人第三种物质使仅微溶于水的物质的溶度增大。此第三种物质称为“水助溶物”或“水助溶剂”。
3.4.2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
37胶束
micelle
在高于一定的临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由分子或离子组成的集体。38临界胶束浓度(c.m.e.)
critical micellization concentration(c,m,c.)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待定浓度(实际上是在一个窄的浓度范围内),在高于此浓度时,胶束(37)的出现和增大会引起浓度和溶液的某些物理化学性质之间关系的突然变化。4
GB/T5327-2008/ISO862:1984,amd.1993临界胶束浓度是以代表在临界浓度以上和以下关系的两条曲线外推的交点来测定的,见图1。图1表明其物理化学性质(电导率)随浓度的平方根变化。海台审
图1电导率和浓度平方根的关系
注:临界胶束浓度值在一定程度上取快于考察时的性质和测定此性质所选择的方法。39乐凝
coacervation
分离成含相同组分但不同比例的处于平衡中的液态胶体相。40聚凝层,聚凝相
coacervatejcoacervated phase已聚凝(39)体系中的较浓的相。41聚凝体系
coacervated system
已聚凝(39)体系中相的总和。
4表面活性剂的制造
4.1肥皂的制造
(系技术术语不能用作商业、贸易术语。)42皂化(肥皂用)
saponification(for soaps)
将脂肪与碱反应转化为肥皂的化学反应。注:①肥工业上用的术语“脂肪”是指甘油三酸酯(三甘油酯,油脂):②在脂肪皂化时同时生成甘油:③术语”皂化”有时用来指述脂肪酸的简单中和。又见197.
43预皂化
first ehange, killing
脂肪物经皂化(42)转化生成具有均匀外观的皂体。44析皂
graining out
加电解质(盐或苛性碱)至肥皂中,得到与无皂析出液(55)平衡的粒皂(48),并排出水使甘油分离45洗涤
washing
相维加水和电解质溶液使粒电(48)转换成净皂(51),再转换成粒皂随后移去析出液。在连续工艺中,净皂用碱性稍强于极限析出液(56)的碱液洗涤。5
GB/T5327-—2008/IS0862.1984.amd,199346沸煮:补充皂化
boilingistrong change
用过量苛性碱沸煮皂体完成皂化(42)操作47整理
fitting;pitching;finishing
煮皂的最后操作。在加水或适当的电解质溶液后使皂体变成具有如下两相或三相中的一种平衡状态
粒皂(48)-析出液(55);
b)净皂(51)-皂脚(54);
e)净皂(51)-皂脚(54)-析出液(55)为达到使这些相分离良好的粘度,分离出来的肥皂相分别为:a)析出液上层皂(50):
b)和c)皂脚上层皂(52)。
48粒皂
grained soapicurd soap
在煮电锅中外观呈“絮状或粒状”浓缩皂的一种状态,它与电解质含量等于或高于析皂点(49)所规定的析出液呈平衡。
49析皂点(三元相图上的PG点)graining point
出现粒皂(48)时析出液的最低浓度。50析出液上层皂
soap on lye
经析皂(44)、沸煮(46)和洗涤(45》后得到肥皂的状态,与稍大于极限析出被(56)浓度的析出液呈平衡,这种肥皂量粒卓(48)状态51净皂(皂基)
neat soap
含有少量电解质的片状结构的肥皂相。52整理皂:皂脚上层皂
finished soapi soap on nigre与皂脚(54)平衡的净皂(51),通常含有62%~65%的总脂肪酸,并含少量的氢氧化钠,氯化钠和甘油。
中间皂:胶皂
middle soap:gum soap
浓度低于净皂(51)的呈塑性粘稠状的一种各向异性的肥皂相。它几乎是透明的,外观如紧密的、流动性差的胶状稠性的物体。
注:通常不希望形成中间皂,它是由于皂化时鐵用盘不足或用过量的水帮释,使电解质浓度太低而造成的,中间皂的生成会引起皂体过分稠厚,从而变得难以处理或再溶。54皂脚
在整理(47)后,从净皂(51)分出的含电解质的各向同性的皂液。55析出液
经析皂(44)和洗涤(45),从粒皂(48)分出的几乎不含皂的电解质溶液,6
56极限析出液(三元相图上的E点)limiting lye
GB/T5327-2008/IS0862:1984,amd.1993析出液不再溶解肥皂时的最低浓度,此浓度取决于煮皂中确定的温度(90℃~100℃),也取决于皂化的脂肪物和电解质的性质。这是制皂用脂肪的特征。57整理析出液
fitting lye
在整理(47)中与净皂(51)呈平衡的对应于皂脚(54)的析出液:电解质含量易于用快速冷却皂脚分离出电解质来测定。
注:分析整理析出液的组虚可用来控制整理。58半沸煮皂
semi-boiled soap
脂肪与刚足量的苛性惑沸煮,使皂化(42)反应完成而不经析皂(44)制成的肥皂。注,来自脂肪的甘油保留在意体内。59软钾皂
softpotassium soap
由适当的相对不饱和的油脂或脂肪酸与氢氧化钾反应得到的稠浆状的半沸煮皂(58),60冷祛皂
cold-pracess soap
以冷法皂化(42)所得到的肥皂,是由熔融的脂肪与冷的浓碱液混合,靠放热反应产生的热使反应完成,与常规的较高温度的工艺不同,本工艺能在50℃时进行,常有部分脂肪未被皂化,61斑纹皂
mottiled soap
带有着色斑纹的肥皂,
62固体皂:相”
solid soap:alpha\phase\
一种半水合物肥皂的晶型。
注①这种晶型在通常制皂条件下并不出现,②“相”字加上引号,固它不是指热力学意义上的相。63固体皂:β相”
solid soap.beta“phase\
通过冷却净皂(51)至低于42℃C,或在低于此温度施加机械作用于固体皂得到的肥皂物理状态。相”含量比α“相“含量高的肥皂坚硬,具声明显的高溶解速率,从而易发泡。分子量较低的肥皂(如由椰子油、棕榈仁油等制得的)均不转化为β“相”,或很缓慢地形成β相”64固体皂:0“相”
solid soap:omega\phase\
缓慢固化净皂(51)得到的肥皂物理状态,这种状态在高于70℃时是稳定的,相”含量比β\相”含量高的肥皂具有较低的溶解速率,且不太坚硬,65不变区
invariani zone
在三元相图中三相平衡共存的区域。此区域以一个三角形来代表,在不变区内的只有相的比例变化的各不同点,相当于恒组分的三相平衡,
图2为肥皂的典型相图,这些相的编号为1~5。在图中,对制皂业有意义的不变区是A和B两个窄三角形。
GB/T5327--2008/1S0862:1984,amd.1993(u /
1粒皂:
2净皂:
3-中间电:
4—电脚:
5析出液
不变区A一净息-皂脚-析出减,B4.2合成表面活性剂的制造
66酰胺的生成
amide formation
一净皂粒粤-析出藏
图2肥皂的相图
由氨、伯胺或伸胺作用于酸、酰卤或酯生成酰胺的化学反应。67酯化
esterification
12PG13
氧化钠合盘/%《质盘分数)
在表面活性剂的特定情况下,由酸和醇、烯醇或酚脱水生成酯的化学反应68乙氧基化
ethoxylation
表面活性剂的特定情况下,对含有不稳定氧的化合物加成一个或多个环氧乙烷分子的化学反应。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5327—2008/ISO862:1984,amd.1993代替GB/T5327—1985
表面活性剂
Surface active agents-Terms
(ISO862.1984.amd.1993.IDT)
2008-05-28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化管理委员会
2008-12-01实施www.bzxz.net
1范围
产品名称
3表面活性剂的特性
3.1结构性质
3.2连续体系
3.2.1一般物理性质
3.2.2表面性质
3.3分散体系
3.3.1一般胶体性质
3.3.2分散相的性质
3.4分子间作用
3.4.1表面活性剂/溶剂分子..
3.4.2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
4表面活性剂的制造
4.1肥皂的制造
4.2合成表面活性剂的制造
配制洗涤剂用的原料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乳化作用
纺织上的应用
纺丝助剂
织造助剂
印架助剂
整理助剂·
其他纺织助剂…
造纸上的应用
皮革上的应用
石油上的应用
5.11其他方面的应用
表面活性剂的特性
结构性质
连续体系
GB/T5327--2008/IS08621984,amd.1993次
GB/T5327—2008/ISO862:1984,amd.19936.2.1界面性质
6.2.1.1液-气界面
6.2.1.2液-液界面
6.2.1.3液-固界面
6.3分散体系·
6.3.1流变性质....
6.4分子间作用…
6.4.1表面活性剂/溶剂分子
?非表面活性剂….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GB/T5327—2008/1SO862:1984,amd.1993前言
本标准等同采用ISO862:1984(表面活性剂调汇》(英文版)及1993年4月1日发布的修改单。本标准在采用国际标准时为便于使用进行了如下编辑性修改:a)将“本国际标准”改为“本标准”;b)
删除国际标准的前言
按GB/T1.1-2000的要求增加国家标准的封面:按GB/T1.1-2000的要求增加国家标准的前言;从范围开始进行标准的章条编号。本标准代替GB/T5327—1985表面活性剂名词术语》。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表面活性剂和洗涤用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洗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太原)、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万绪,耿联。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5年,本次为第一次修订,1范围
CB/T5327—2008/1SO862:1984,amd.1993表面活性剂术语
本标准规定了在表面活性剂领域内常用的术语。注:有些术语按其用法或表示方式出现在商业术语中,不论与定义有无简离,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用为商业术语的参考定义。
另一些非表面活性剂专用的术语,也广泛用于本领域中。本标推特别提出了纺织,于洗等方面应用的专用术语,还可增补其他方面应用的术语2产品名称
1表面活性剂
surface active agent (surfactant,tenside)一种具有表面活性(165)的化合物,它溶于液体特别是水中,由于在液/气表面或其他界面的优先吸附,使表面张力(14)或界面张力(15)显著降低,注:装面活性剂是指在其分子中至少合有一个对显著极性表面具有亲和性的基团(以保证它在大多数情况下的水榕性)和一个对水几乎没有亲和性的非极性基团(162)的化合物,2洗涤剂
detergent
通过洗净(89)过程用于清洗的专门配制的产品。注:洗剂通常包括主要组分[表面活性剂(1)和辅助组分[助洗剂(77等].3肥皂
肥皂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4),它与水作用呈现可逆水解(186)现象,因此,水溶性皂或“真皂”有其特有的性质,反应通常呈碱性。注:①至少含有8个碳原子的脂肪酸或混合脂肪酸的盐(无机或有机的)。②生产中,脂肪酸可部分地以松香酸代替,③在目前使用的术语“金履皂“指脂防酸的非破金属盐。这些盐实际上不落于水,不具有洗的性质,3表面活性剂的特性
3.1结构性质
4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anionic surface active agent (anionics)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带负电荷并呈现表面活性(165)的有机离子的表面活性剂。5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cationic surface active agent (cationics)在水溶液中电离产生带正电荷并呈现表面活性(165)的有机离子的表面活性剂。6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non-ionic surlace active agent (non-ionies)在水溶液中不产生离子的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度是由于分子中具有强亲水性的官能团。
GB/T5327-2008/ISO862.1984,amd.19937两性表面活性剂
amphalytic surfaceaetiveagent(amphoterics)具有两个或几个官能团的表面活性剂,它在水溶液中能被电离,由于介质的条件不同,而使该化合物具有阴离子(4)或阳离子表面活性剂(5)的特征。广义上,两性表面活性剂的离子性能与两性化合物的相似。8两亲物
amphiphilic product(amphiphile)分子中同时含有一个或儿个亲水基(158)和一个或几个亲油基(160)的产物。注:表面活性剂是两亲化合物。3.2连续体系
3.2.1一般物理性质
9混浊温度
cloud temperature
高于此温度时,某些非离子表面活性剂(6)的水溶液由于分离成两个液相而变成非均相聚(39)1。
注;混浊温度值取决于溶液的浓度,10澄清温度
rernperature of clarification呈现混浊温度(9)的某些非离子表面活性剂(6)水溶液的两液相混合物,冷却至变成均相时的温度。注:澄清温度常按“独点”来测定。11克拉夫特温度
Krafft temperature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度陡增时的温度(实际上是在一个窄的温度范围内)。在此温度时,其度等于临界胶束浓度(c.m.c.)(38)。在肥皂工业中,“克拉夫特点以某个温度表示,低于该温度时透明的肥皂溶液变成混浊。3.2.2表面性质
12表面活性剂吸附层
adsorption layer of surface active agent在溶液中的表面活性剂层,或多或少伸展穿过界面,其厚度由该层中的任何随机位置上被吸附物的浓度大于每个邻近相的浓度所决定。13毛细活性
capillary activity
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由于界面上吸附引起的作用,通常使表面张力(14)或界面张力(15)降低14表面张力
surface tension
作用于一个相表面并指向相内部的张力(169),它是由表面上的分子与表面下的分子间引力所引起的。
注:表面张力专指液相与气相之间界面上的力,以毫牛额每米(mN/m)表示。15界面张力
interfacial tension
两相间界面上的张力(169)。
注:界面张力以毫牛顿每米(mN/m)表示。2
16铺展能力
spreading ability
GB/T5327-2008/IS0862:1984,amd.1993专指表面活性剂溶液的一种性质,它能使一滴这种液体自发地覆盖于另一种液体或固体表面上。3.3分散体系
3.3.1一般胶体性质
17分体
dispersion
由两个或几个相组成的体系。其中一个为连续相,至少还有一个是很细的分散相。18分散相
dispersed phase
分散体(17)中的不连续相。
19分散介质
dispersion medium
分散体(17)中的连续相。
20乳状液
emulsion
两个或几个液相的非均相体系。其中一个为连续液相,至少还有一个以小液滴状分散在其中的液相。
21胶溶
peptization
由絮凝物或聚集体所形成的稳定的分散体(17),3.3.2分散相的性质
22沉降
sedimentation
在重力或离心力的影响下,分散于流体介质中的粒子的积聚。23絮摄
flocculation
(在研究中)
24絮凝物
flocculate:floc
被絮凝的物质,
25聚结
coalescenee
两个互相接触的液滴之间或一液滴与体相之间的边界消失,随之形状改变,导致总表面积的减少。26保护胶体
protective colloid
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作为亲液胶体的物质,它能延迟或阻止疏液分散体中粒子的集。3.4分子间作用
3.4.1表面活性剂/溶剂分子
27亲和性
endophilicity
分子的全部或部分渗透或保持在一个相内的结构倾向,用分子中的官能团表征,当物质分子从理想3
GB/T5327-2008/IS08621984,amd.1993气体状态变至考察相时,在分子中引人这种基团会引起化学势变化的减小。注:由引人官能团而引起的化学势变化减小的值是浓度和温度的函数,根据这些变,这种基团可具有亲和或疏远的特征。
28疏远性
exophilicity
分子全部或部分离开或不渗透至一个相内的结构倾向,用分子中的官能团表征。当物质分子从理想气体状态变至考察相时,在分子中引人这种基团会引起化学势变化的增大。注:由引人官能团而引起的化学势变化增大的值是浓度和温度的函数。根据这些变盘,这种基团可具有亲和或疏远的特征。
29亲水性
hydrophily
对水的亲和性(27)。
30疏水性
hydrophoby
对水的疏远性(28)。
31亲油性
lipophilicity
对非气态非极性有机相的亲和性(27)。32疏油性
lipophobicity
对非气态非极性有机相的疏远性(28)。33亲液性
lyophily
对液相的亲和性(27)。
34疏液性
lyophoby
对液相的疏远性(28)。
35助溶性
lyotropy
通过加人第三种物质使仅微溶于一种溶剂的物质的溶度增大。此第三种物质称为“助溶物”或“助溶剂”。
36水助溶性
hydrotropy
通过加人第三种物质使仅微溶于水的物质的溶度增大。此第三种物质称为“水助溶物”或“水助溶剂”。
3.4.2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剂
37胶束
micelle
在高于一定的临界浓度的表面活性剂溶液中,由分子或离子组成的集体。38临界胶束浓度(c.m.e.)
critical micellization concentration(c,m,c.)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待定浓度(实际上是在一个窄的浓度范围内),在高于此浓度时,胶束(37)的出现和增大会引起浓度和溶液的某些物理化学性质之间关系的突然变化。4
GB/T5327-2008/ISO862:1984,amd.1993临界胶束浓度是以代表在临界浓度以上和以下关系的两条曲线外推的交点来测定的,见图1。图1表明其物理化学性质(电导率)随浓度的平方根变化。海台审
图1电导率和浓度平方根的关系
注:临界胶束浓度值在一定程度上取快于考察时的性质和测定此性质所选择的方法。39乐凝
coacervation
分离成含相同组分但不同比例的处于平衡中的液态胶体相。40聚凝层,聚凝相
coacervatejcoacervated phase已聚凝(39)体系中的较浓的相。41聚凝体系
coacervated system
已聚凝(39)体系中相的总和。
4表面活性剂的制造
4.1肥皂的制造
(系技术术语不能用作商业、贸易术语。)42皂化(肥皂用)
saponification(for soaps)
将脂肪与碱反应转化为肥皂的化学反应。注:①肥工业上用的术语“脂肪”是指甘油三酸酯(三甘油酯,油脂):②在脂肪皂化时同时生成甘油:③术语”皂化”有时用来指述脂肪酸的简单中和。又见197.
43预皂化
first ehange, killing
脂肪物经皂化(42)转化生成具有均匀外观的皂体。44析皂
graining out
加电解质(盐或苛性碱)至肥皂中,得到与无皂析出液(55)平衡的粒皂(48),并排出水使甘油分离45洗涤
washing
相维加水和电解质溶液使粒电(48)转换成净皂(51),再转换成粒皂随后移去析出液。在连续工艺中,净皂用碱性稍强于极限析出液(56)的碱液洗涤。5
GB/T5327-—2008/IS0862.1984.amd,199346沸煮:补充皂化
boilingistrong change
用过量苛性碱沸煮皂体完成皂化(42)操作47整理
fitting;pitching;finishing
煮皂的最后操作。在加水或适当的电解质溶液后使皂体变成具有如下两相或三相中的一种平衡状态
粒皂(48)-析出液(55);
b)净皂(51)-皂脚(54);
e)净皂(51)-皂脚(54)-析出液(55)为达到使这些相分离良好的粘度,分离出来的肥皂相分别为:a)析出液上层皂(50):
b)和c)皂脚上层皂(52)。
48粒皂
grained soapicurd soap
在煮电锅中外观呈“絮状或粒状”浓缩皂的一种状态,它与电解质含量等于或高于析皂点(49)所规定的析出液呈平衡。
49析皂点(三元相图上的PG点)graining point
出现粒皂(48)时析出液的最低浓度。50析出液上层皂
soap on lye
经析皂(44)、沸煮(46)和洗涤(45》后得到肥皂的状态,与稍大于极限析出被(56)浓度的析出液呈平衡,这种肥皂量粒卓(48)状态51净皂(皂基)
neat soap
含有少量电解质的片状结构的肥皂相。52整理皂:皂脚上层皂
finished soapi soap on nigre与皂脚(54)平衡的净皂(51),通常含有62%~65%的总脂肪酸,并含少量的氢氧化钠,氯化钠和甘油。
中间皂:胶皂
middle soap:gum soap
浓度低于净皂(51)的呈塑性粘稠状的一种各向异性的肥皂相。它几乎是透明的,外观如紧密的、流动性差的胶状稠性的物体。
注:通常不希望形成中间皂,它是由于皂化时鐵用盘不足或用过量的水帮释,使电解质浓度太低而造成的,中间皂的生成会引起皂体过分稠厚,从而变得难以处理或再溶。54皂脚
在整理(47)后,从净皂(51)分出的含电解质的各向同性的皂液。55析出液
经析皂(44)和洗涤(45),从粒皂(48)分出的几乎不含皂的电解质溶液,6
56极限析出液(三元相图上的E点)limiting lye
GB/T5327-2008/IS0862:1984,amd.1993析出液不再溶解肥皂时的最低浓度,此浓度取决于煮皂中确定的温度(90℃~100℃),也取决于皂化的脂肪物和电解质的性质。这是制皂用脂肪的特征。57整理析出液
fitting lye
在整理(47)中与净皂(51)呈平衡的对应于皂脚(54)的析出液:电解质含量易于用快速冷却皂脚分离出电解质来测定。
注:分析整理析出液的组虚可用来控制整理。58半沸煮皂
semi-boiled soap
脂肪与刚足量的苛性惑沸煮,使皂化(42)反应完成而不经析皂(44)制成的肥皂。注,来自脂肪的甘油保留在意体内。59软钾皂
softpotassium soap
由适当的相对不饱和的油脂或脂肪酸与氢氧化钾反应得到的稠浆状的半沸煮皂(58),60冷祛皂
cold-pracess soap
以冷法皂化(42)所得到的肥皂,是由熔融的脂肪与冷的浓碱液混合,靠放热反应产生的热使反应完成,与常规的较高温度的工艺不同,本工艺能在50℃时进行,常有部分脂肪未被皂化,61斑纹皂
mottiled soap
带有着色斑纹的肥皂,
62固体皂:相”
solid soap:alpha\phase\
一种半水合物肥皂的晶型。
注①这种晶型在通常制皂条件下并不出现,②“相”字加上引号,固它不是指热力学意义上的相。63固体皂:β相”
solid soap.beta“phase\
通过冷却净皂(51)至低于42℃C,或在低于此温度施加机械作用于固体皂得到的肥皂物理状态。相”含量比α“相“含量高的肥皂坚硬,具声明显的高溶解速率,从而易发泡。分子量较低的肥皂(如由椰子油、棕榈仁油等制得的)均不转化为β“相”,或很缓慢地形成β相”64固体皂:0“相”
solid soap:omega\phase\
缓慢固化净皂(51)得到的肥皂物理状态,这种状态在高于70℃时是稳定的,相”含量比β\相”含量高的肥皂具有较低的溶解速率,且不太坚硬,65不变区
invariani zone
在三元相图中三相平衡共存的区域。此区域以一个三角形来代表,在不变区内的只有相的比例变化的各不同点,相当于恒组分的三相平衡,
图2为肥皂的典型相图,这些相的编号为1~5。在图中,对制皂业有意义的不变区是A和B两个窄三角形。
GB/T5327--2008/1S0862:1984,amd.1993(u /
1粒皂:
2净皂:
3-中间电:
4—电脚:
5析出液
不变区A一净息-皂脚-析出减,B4.2合成表面活性剂的制造
66酰胺的生成
amide formation
一净皂粒粤-析出藏
图2肥皂的相图
由氨、伯胺或伸胺作用于酸、酰卤或酯生成酰胺的化学反应。67酯化
esterification
12PG13
氧化钠合盘/%《质盘分数)
在表面活性剂的特定情况下,由酸和醇、烯醇或酚脱水生成酯的化学反应68乙氧基化
ethoxylation
表面活性剂的特定情况下,对含有不稳定氧的化合物加成一个或多个环氧乙烷分子的化学反应。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50303-2015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T21299-2007 玻璃容器公差
- GB/T15338-1994 炭黑试验方法精密度和偏差的确认
- GB7911.1-1987 热固性树脂装饰层压板 技术条件
- GB/T14625.3-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3部分:动态耐冲击试验方法
- GB/T2794-2013 胶黏剂黏度的测定 单圆筒旋转黏度计法
- GB/T4995-2014 联运通用平托盘 性能要求和试验选择
- GB/T3098.1-201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
- GB/T14039-2002 液压传动 油液固体颗粒污染等级代号
- GB18466-2005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GB/T8477-2008 浙江中白猪
- GB/T14625.2-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2部分:反弹高度测定方法
- GB/T228.1-202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 GB/T14926.6-2001 实验动物 支气管鲍特杆菌检测方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