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国家标准(GB)】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14部分:试验火焰 1kW标称预混合型火焰 设备、确认试验方法和导则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6-30 22:06:10
  • GB/T5169.14-2007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GB/T 5169.14-2007

  • 标准名称: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14部分:试验火焰 1kW标称预混合型火焰 设备、确认试验方法和导则

  •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2007-10-17
  • 实施日期:

    2008-03-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482.79 K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页数:

    19页
  • 标准价格:

    18.0 元
  • 出版日期:

    2008-03-01
  • 计划单号:

    20061475-T-604

其他信息

  • 首发日期:

    1985-04-26
  • 起草人:

    陈灵、陈兰娟、张效忠
  • 起草单位:

    广州电器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广州日用电器检测所、广州擎天实业有限公司参加起草。
  • 归口单位:

    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8)
  • 提出单位: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 主管部门:

    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 相关标签:

    电工 电子产品 着火 危险 试验 火焰 标称 设备 确认 方法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是GB/T 5169系列标准的第14部分,等同采用IEC 60695-11-2:2003,是对GB/T 5169.14-1997的修订。标准中规使用丙烷燃气产生1kW标称预混和型火焰设备、确认试验方法和导则。 GB/T 5169.14-2007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14部分:试验火焰 1kW标称预混合型火焰 设备、确认试验方法和导则 GB/T5169.14-2007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ICS29.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5169.14—2007/IEC60695-11-2:2003代替GB/T5169.14—2001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14部分:
试验火焰1kW标称预混合型火焰
设备、确认试验方法和导则
Fire hazard testing for electric and eletronic products-Part 14:Test flames1 kwnominalpre-mixedflame-Apparatus,confirmatorytest arrangement and guidance(IEC60695-11-2:2003,Firehazardtesting—-Part11-2:Testflames—1kWnominal pre-mixed flame-Apparatus,confirmatorytest arrangement and guidance,IDT)2007-08-06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03-01实施
GB/T5169.14——2007/1EC60695-11-2:2003前言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燃烧器/火源装置
试验火焰的产生
试验火焰的确认
使用试验火焰的推荐装置
分类和命名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参考文献
燃烧器结构
试验装置举例
GB/T5169.14—2007/IEC60695-11-2:2003GB/T5169《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目前包括以下部分:GB/T5169.1—2007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部分:着火试验术语(IEC60695-4:2005,IDT)
第2部分:着火危险评定导则
-GB/T5169.2—2002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总则
(IEC60695-1-1.1999IDT)
GB/T5169.3--2005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3部分:电子元件着火危险评定技术要求和试验规范制定导则(IEC60695-1-2:1982,IDT)GB/T5169.5—1997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第2篇:针焰试验(idtIEC60695-2-2:1991)
-GB/T5169.6—1985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IEC60695-2-3:1984)
用发热器的不良接触试验方法(eqv-GB/T5169.7—2001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试验方法扩散型和预混合型火焰试验方法(idtIEC60695-2-4/0:1991)GB/T5169.9—2006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验规程的使用(IEC60695-1-30:2002,IDT)第9部分:着火危险评定导则预选试-GB/T5169.10一2006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0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灼热丝装置和通用试验方法(IEC60695-2-10.2000IDT)GB/T5169.11--2006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成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IEC60695-2-11:2000,IDT)GB/T5169.12一2006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2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材料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IEC60695-2-12:2000,IDT)GB/T5169.13一2006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3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材料的灼热丝起燃性试验方法(IEC60695-2-13:2000IDT)GB/T5169.14-2007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4部分:试验火烙1kW标称预混合型火焰设备确认试验方法和导则(IEC60695-11-2:2003,IDT)GB/Z5169.15一2001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试验方法500W标称试验火焰和导则(idtIEC/TR260695-2-4/2:1994)GB/T5169.16一2002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6部分:50W水平与垂直火烙试验方法(IEC60695-11-10.1999,IDT)GB/T5169.17—2002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7部分:500W火焰试验方法(IEC60695-11-20:1999IDT)
-GB/T5169.18--2005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8部分:将电工电子产品的火灾中毒危险减至最小的导则总则(IEC60695-7-1:1993,IDT)GB/T5169.19—2006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变形试验(IEC60695-10-3:2002,IDT)GB/T5169.20—2006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概要和相关性(IEC/TS60695-9-2:2001,IDT)第19部分:非正常热模压应力释放第20部分:火焰表面蔓延试验方法I
GB/T5169.14—2007/IEC60695-11-2:2003GB/T5169.21一2006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21部分:非正常热球压试验(IEC60695-10-2:2003,IDT)
本部分为GB/T5169的第14部分。本部分等同采用IEC60695-11-2:2003《着火危险试验第11-2部分:试验火焰1kW标称预混合型火焰设备、确认试验方法和导则》(英文版),但按GB/T20000.2一2001《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的4.2b)和5.2的规定作了少量编辑性修改,并删除了IEC60695-11-2:2003的资料性附录C。
本部分代替GB/T5169.14—2001《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试验方法1kW标称预混合型火焰和导则》。
本部分与GB/T5169.14—200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a)增加了实验室通风柜/试验箱的内容(本部分的4.2.8);b)压力表的测量范围由GB/T5169.14—2001中的\(0~7.5)kPa改为本部分4.2.3的“(0~o.1)MPa\
c)GBT5169.14—2001的5.2.2……·铜块由100℃士2℃加热到·…”改为本部分6.2的…·…铜块由100℃土5℃加热到.”,
d)GB/T5169.14—2001的5.3.7适用于测量铜块由100℃士2℃加热到.”改为本部分4.2.7的这些装置应适用于测量铜块由100℃士5℃加热到”;e)本部分第7章中增加“在测试条形材料时,试验期间操作员在可移动火焰跟随变形或燃烧的试验样品…”
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电工电子产品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归口。本部分由广州电器科学研究院负责起草,广州日用电器检测所、广州擎天实业有限公司参加起草。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陈灵、陈兰娟、张效忠。本部分所代替标准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5169.7—1985.GB/T5169.14—2001。Ⅱ
GB/T5169.14—2007/IEC60695-11-2:2003言
测试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的最好方法,是真实地再现在实际中存在的条件。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可能的。因此,最好根据现实情况尽可能真实地模拟实践中发生的实际效应来进行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GB/T5169.14提供了产生试验火焰所需设备的一般说明,及检查产生火焰符合要求的确认程序的一般说明。有关试验火焰确认的详细资料可在IEC60695-11-40[1]\>中找到。1)方括号中是本部分参考文献编号。1范围
GB/T5169.14—2007/IEC60695-11-2:2003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4部分:百1kW标称预混合型火焰
试验火焰
设备、确认试验方法和导则
GB/T5169的本部分规定了使用丙烷燃气产生1kW标称预混合型试验火焰的具体要求。本部分适用于电工设备及其组件和零部件,还适用于固体电气绝缘材料或其他固体可燃材料。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T5169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GB/T5169.7—2001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试验方法扩散型和预混合型火焰试验方法(idtIEC60695-2-4/0:1991)
IEC60584-1:1995热电偶第1部分:参考表IEC60584-2:1982热电偶第2部分:公差IEC指南104:1997安全出版物的编写与基本安全出版物和团体安全出版物的使用ISO/IEC13943:2000防火安全术语3术语和定义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ISO/IEC13943:2000给出的定义和以下定义适用于本部分。3.1
标准1kW试验火焰standardized1kWtestflame符合本部分并满足第4章~第6章规定的全部技术要求的试验火焰。4燃烧器/火源装置
4.1要求
1kW标准试验火焰由下述方法产生:采用图A.1~图A.8所示的装置;一在23℃、0.1MPa的条件下以650mL/min士30mL/min的流量供给纯度不低于98%的丙烷气体;
一在23℃、0.1MPa的条件下以10L/min士0.5L/min的流量供给空气。应有一种测量周围空气温度和气压的装置。空气应基本无油和无水。火焰应是对称和稳定的,并能得到第6章规定的45s士5s的确认试验结果。应使用图A.8所示的确认试验方法。2)依据实际使用条件下的测量结果修正的数据。3)每分钟10升。
GB/T5169.14—2007/1EC60695-11-2:2003在实验室通风橱/试验箱中测量,在柔和光线下观察,火焰的大约尺寸为蓝色焰心高度:50mm~60mm;
总高度:170mm~190mm。
4.2装置和燃料
4.2.1燃烧器
燃烧器应根据图A.1~图A.5制造。燃气应是纯度不低于98%的丙烷气。注:为了便于清洗,燃气喷嘴和火焰稳定器应是可拆卸的。4.2.2流量表
流量表应:
适用于测量23℃、0.1MPa条件下流量为650mL/min的气体且精确到士2%;一适用于测量23℃0.1MPa条件下流量为10L/min的空气且精确到士2%。注:质量流量表是精确地控制燃气和空气输人到燃烧器的流量速度的优选方法。也可使用能够显示出相同精确度其他方法。
4.2.3压力表
两个适用于测量(0~0.1)MPa范围的压力表。也可使用水压表,但读数范围应适用于(0~0.1)MPa。
注:使用质量流盘表时,不需要压力表。4.2.4控制阀
两个控制阀将气体和空气流量限定在规定的容差内。4.2.5铜块
在完成整个机加工但未钻孔的情况下,铜块径为9mm,质量为10.00g土0.05g,如图A.7所示,应用电解韧铜Cu-ETPUSNC11000[2]制作。4.2.6热电偶
带有绝缘结点的一级(见IEC60584-2:1982)矿物绝缘金属铠装细丝的热电偶,用于测量铜块的温度。其标称直径应为0.5mm,例如镍铬和镍铝(K型)线材(见IEC60584-1:1995),有位于铠装套内的焊接点。铠装套应由金属制成,能耐受在温度至少为1050℃的条件下连续运行。热电偶容差应符合IEC60584-2:1982—级。
注:由镍基耐热合金(如Inconel 600)制成的铠装套被视为可以满足上述要求。将热电偶固定在块上的优选方法是确保热电偶嵌人孔的全部深度,然后按照图A.8所示挤压热电偶周围的铜块。
4.2.7温度/时间显示/记录装置
这些装置应适用于测量铜块由100℃土5℃加热到700℃土3℃的时间,并且时间测量容差为±0.5s。
4.2.8试验室通风柜/试验箱
试验室通风柜/试验箱的容积至少应有1.0m。试验箱应提供无气流的环境,同时允许试验样品周围空气的正常热循环。试验箱应允许观察试验的进程。试验箱的内表面应是深色的。将一个照度计面向试验箱后部放在试验火熔的位置时,显示的照度应小于201x。为了安全和方便起见,这个(能完全封闭的)试验箱应装有排气装置,如排气扇,以便排出可能有的燃烧产物。这种排气装置在试验期间关闭,在试验后立即打开排出燃烧产物。可能需要强制关闭的风门。
注1:可用于维持试验样品燃烧的氧气量对这个火焰试验的实施自然是重要的。对本方法实施的试验来说,当燃烧时间延长时,要产生精确的试验结果,内容积为1.0m的试验箱可能还不够大。注2:在试验箱里放一面镜子以便观察试验样品的后面是可行的。2
5试验火焰的产生
GB/T5169.14-—2007/IEC60695-11-2:2003使用图A.6所示的燃烧器供气装置。操作时应小心确保无缝隙连接。点燃燃烧器,将气体和空气流量调节到规定值。检验时火焰应是稳定和对称的。6试验火焰的确认
6.1原则
当使用图A8所示的火焰试验装置时,图A.6所示的铜块的温度从100℃士5℃上升到700℃土3℃所需的时间应为45s士5s。
6.2程序
在实验室通风橱/试验箱内,按照图A.8安装装置,保证连接处无气体和空气泄漏。初始调节气体和空气流量时,暂时将燃烧器移离铜块,以免火焰影响铜块。一点燃火焰并调节气体和空气流量到规定值。保证火焰的蓝色焰心高度和总高度在规定的范围内并且是对称的。至少等待5min时间,使燃烧器条件达到稳定。检查气体和空气流量在规定范围内。
使温度/时间显示/记录装置处于运行状态,重新调整铜块下方燃烧器的位置。一进行3次测量,确定铜块温度从100℃土5℃上升到700℃士3℃的时间,每次测量后将铜块在空气中自然冷却到50℃以下。
如果铜块从未使用过,先预运行对其表面进行初始运行处理,不计结果。—以s为单位计算平均时间为试验结果。7使用试验火焰的推荐装置
选择合适试验装置的原则在GB/T5169.7一2001中给出。试验装置示例见附录B。在测试设备时,除了有关技术规范另有规定外,推荐燃烧管的顶部到样品表面受试点的距离约为100mm,试验时将燃烧管固定在适当位置。注:选择100mm的距离比火焰蓝心尖端与试验样品接触的方法有较好的再现性。在测试条形材料时,试验期间操作员可移动火焰跟随变形或燃烧的试验样品,蓝心的尖端应尽可能不要接触到试验样品。
燃烧器应倾斜放置,使试验时从试验样品掉落下的残渣不会落入燃烧器内。8分类和命名
符合本部分技术要求用以生产1kW标称试验火焰的装置可命名为:“1kW标称试验火焰装置,符合GB/T5169.14”。GB/T5169.14—2007/IEC60695-11-2:2003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燃烧器结构
①燃烧器筒身;
②.③空气歧管;
?空气源管:
?、?一火焰稳定器;
①燃气源管;
肘形零件;
燃烧器底座;
燃气喷嘴。
1)零件①②、③、④.③在装配时焊牢,2)如果需要,可将零件③焊牢在一起,避免气体泄漏;3)零件③?可整体制作,或用其他方法固定在一起,避免气体泄漏;4)零件①、②、、?、?的零件图见A.25)零件、?的零件图见A.3;
6)零件?、@的零件图见图A.4;7)零件④的零件图见A.5.
图A.1总装图
R4.0(外)
R2.5(内)
材料:黄铜;
除非另有说明,公差为士0.1mm。钻孔6一.5
钻孔346
GB/T5169.14—2007/IEC60695-11-2:2003单位为毫米
$22×1pitch
零件②
零件?
图A.2预混合型燃烧器零件图
$22×1pitch
零件?
GB/T5169.14-2007/IEC60695-11-2:200314RCI
零件?
材料:黄铜或任何其他合适材料。除非另有说明,公差为士0.1mm。注:零件③的形状仅是一个示例。XO
钻孔/攻螺纹
3-$2.5HO.45螺距
预混合型燃烧器零件图
$14×1
零件?
单位为旁米
材料:黄铜;
$10×1
等件?
40.53--0.56
(钻孔40.52)
燃气喷嘴
除非另有说明,公差为士0.1mm、土30(角度)。GB/T5169.14—2007/IEC60695-11-2:2003单位为毫米
零件?
预混合型燃烧器零件图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