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17929-2007 汽车用石英钟

【国家标准(GB)】 汽车用石英钟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1 08:56:10
- GB/T17929-2007
- 现行
标准号:
GB/T 17929-2007
标准名称:
汽车用石英钟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7-12-05 -
实施日期:
2008-09-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855.19 KB
标准ICS号:
精密机械、珠宝>>钟表学>>39.040.20钟中标分类号:
轻工、文化与生活用品>>钟表、自行车、缝纫机>>Y11钟表
替代情况:
替代GB/T 17929-1999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石英钟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用各种类型石英钟,车内信息显示器和车载复合显示器的时钟部分,汽车钟机心亦可参照使用。本标准代替GB/T17929-1999《汽车用石英钟》。本标准与GB/T17929-1999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取消定义一章;---增加了端子连接强度、按键可靠性、按键耐疲劳和耐跌落(4.8、4.9、4.10、4.13);---增加了耐老化,取消了耐久性(4.12);---增加了耐温度循环、耐温度冲击和耐温、湿度循环(4.15);---增加了耐电源电压变动性(4.21);---增加了电磁兼容性(4.22);---取消了防磁性能;---修改了瞬时日差的测试方法(5.2.4)。 GB/T 17929-2007 汽车用石英钟 GB/T17929-2007

部分标准内容:
ICS 39.04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7929—2007
代替GB/T17929—1999
汽车用石英钟
Quartzclocksvehicles
2007-12-0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09-01实施
GB/T17929-2007
本标准代替GB/T17929—1999《汽车用石英钟》。本标准与GB/T17929—1999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取消“定义”一章;
-增加了端子连接强度、按键可靠性、按键耐疲劳和耐跌落(4.8、4.9、4.10、4.13);-增加了耐老化,取消了耐久性(4.12);增加了耐温度循环、耐温度冲击和耐温、湿度循环(4.15);-增加了耐电源电压变动性(4.21);-增加了电磁兼容性(4.22);
取消了防磁性能;
修改了瞬时日差的测试方法(5.2.4)。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钟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60)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诚盛电子有限公司、广州富达钟表工业有限公司、轻工业钟表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闵烨、杨建敏、陈明、江天湘、徐沅陵、郭旭。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6047—-1985;
QB/T3718—1999;
-GB/T17929-——1999。
1范围
汽车用石英钟
GB/T17929—2007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石英钟(简称汽车钟)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用各种类型石英钟,车内信息显示器和车载复合显示器的时钟部分,汽车钟机心亦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828.1—2003,ISO2859-1:1999,IDT)GB/T2829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176191998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制和测量方法3分类
3.1按机心结构分为:
Z类—指针式。
S类—数字式。
3.2按工作电压分为:
A型——标称工作电压为DC12V。B型—标称工作电压为DC24V。
4要求
4.1工作温度
汽车钟在一30℃~80℃的温度范围内应不停走。4.2电压范围
4.2.1A型汽车钟在DC9VDC16V的工作电压范围内应不停走。4.2.2B型汽车钟在DC18V~DC30V的工作电压范围内应不停走。4.3走时可靠性
汽车钟在日常工作条件下不应停走,在预运走过程中累计误差应不超出1min。4.4瞬时日差
用日差测试仪器测得短时段内走时的平均速率为瞬时日差,以秒/每天(s/d)表示。汽车钟的瞬时日差应在一1.5s/d~1.5s/d范围内。4.5工作电流
汽车钟的工作电流应符合表1规定。37
GB/T17929—2007
无照明
有照明
无照明
有照明
≤230
≤230
表1工作电流
无照明、显示
有照明、显示
无照明、显示
有照明、显示
≤120
≤150
注:LCD为液晶显示;VFD为真空荧光管显示;LED为发光二极管显示。4.6时分针协调差
≤120
单位为毫安
≤150
≤150
Z类汽车钟时、分针指示应协调一致,当时针对准时符中心位置时,分针与“12”时符中心偏差应不大于1分格。
4.7调针机构
乙类汽车钟的调针机构应灵活可靠,调针过程中时、分针应协调转动并无卡滞现象。4.8端子连接强度
汽车钟接线端子与导线连接应牢固可靠,接线端子处导线经受98N静拉力,导线与端子连接应无松动和脱落。
4.9按键可靠性
汽车钟各按键分别经受49N的静推力,按键功能应正常可靠。4.10按键耐疲劳
汽车钟各按键分别经受2500次连续操作试验,试验中和试验后按键功能应正常可靠。4.11电气强度
汽车钟经受5.9规定的电气强度试验,试验期间应无闪络和击穿现象。4.12耐老化
汽车钟在75℃的环境温度下运走1000h,运走期间不应停走和显示异常。4.13耐跌落
汽车钟从1m高度自由跌落至水泥地面,不应出现因跌落引起的损伤和松动,通电后应能正常运走。
4.14耐振动
汽车钟经受5.12规定的定频和扫频振动试验,试验后不应出现因振动引起的损伤和松动,瞬时日差应符合4.4规定。
4.15环境适应性
4.15.1耐温度循环
汽车钟在温度为一30℃~80℃的环境中进行温度循环试验,试验中不应停走,试验后瞬时日差应符合4.4规定。
4.15.2耐温度冲击
汽车钟在高温90℃、低温一40℃的环境中进行温度冲击试验,试验中不应出现变形、变色、裂纹等缺陷,通电后应能正常运走,瞬时日差应符合4.4规定。4.15.3耐温、湿度循环
汽车钟在温度为一30℃~65℃、湿度为65%~95%的环境中进行温、湿度循环试验,试验中不应停走,试验后瞬时日差应符合4.4规定。4.15.4防尘
汽车钟经受5.16规定的防尘试验,试验后钟面内应无明显粉尘进入。38
4.16温度和电压影响
4.16.1高温高压
GB/T17929--2007
在80℃的环境温度下,汽车钟施加电压范围上限的工作电压后应不停走,试验后瞬时日差应符合4.4规定。
4.16.2低温低压
在一30℃的环境温度下,汽车钟施加电压范围下限的工作电压后应不停走,试验后瞬时日差应符合4.4规定。
4.17最低维持电压
A型汽车钟工作电压降至DC6V,B型汽车钟工作电压降至DC11V后1min内不应停走。4.18耐电源高电压
A型汽车钟工作电压升至DC24VB型汽车钟工作电压升至DC35V后1min内不应停走。4.19耐反向电压
A型汽车钟经受DC13.5V,B型汽车钟经受DC28V的反向电压后,汽车钟机心应不受损伤,恢复工作电压后应能正常运走。
4.20耐瞬态过电压
汽车钟进行5.22规定的电源瞬态过电压脉冲试验,试验期间不应停走和产生误动作,试验后瞬时日差应符合4.4规定。
4.21耐电源电压变动性
4.21.1耐电源电压波动
汽车钟进行5.23规定的电源电压波动试验,试验期间不应停走和产生误动作,试验后瞬时日差应符合4.4规定。
4.21.2耐电源电压断续
汽车钟进行5.24规定的电源电压断续脉冲试验,试验期间不应停走和产生误动作,试验后瞬时日差应符合4.4规定。
4.21.3耐电源电压瞬断
汽车钟经受5.25规定的电源电压瞬断试验,试验期间不应停走和产生误动作,试验后瞬时日差应符合4.4规定。
4.22电磁兼容性
4.22.1耐静电放电性
汽车钟按键及外壳经受5.26规定的静电放电试验,试验期间应无损坏和击穿现象,试验后瞬时日差应符合4.4规定。
4.22.2抗电磁骚扰性
汽车钟经受5.27规定的电磁辐射抗扰性试验,试验中不应停走和出现异常,试验后瞬时日差应符合4.4规定。
4.23外观
4.23.1汽车钟钟面应清晰、干净,壳面应规则、平整,不应有污点、印迹、划痕等缺陷。4.23.2汽车钟显示屏或钟玻璃应光洁、透明,钟盘面与钟玻璃间或显示屏内不应留有肉眼可见异物。4.23.3汽车钟指针应色泽均匀,钟盘面及显示屏字符和图案应准确清晰,不应有断线、断划现象。4.23.4表面具有覆盖层的汽车钟,覆盖层应均匀、牢固,同一批产品覆盖层的厚度、色泽应一致。39
GB/T17929—2007
5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5.1.1环境条件
除另有规定外,试验的环境温度应为18℃~25℃,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温度波动应不大于2℃,相对湿度应不大于70%。
5.1.2供电电源
除另有规定外,A型、B型汽车钟试验用供电电源分别应为DC13.5V和DC28.0V。5.1.3样件
除另有规定外,汽车钟试验用样件均应处于工作状态,并应在5.1.1规定的环境中预运走48h。测试瞬时日差时,汽车钟应在(23士1)℃的环境中运走不少于2h。5.1.4试验仪器设备
汽车钟的主要试验仪器及设备见表2。表2主要试验仪器及设备
试验仪器与设备
日差测试仪器
标准钟
电流测试仪器
高低温试验箱
振动试验台
电压脉冲模拟系统
5.2试验项目
5.2.1工作温度
工作台漏磁
加速度允许偏差
低电压输出
过电压脉冲宽度
分辨率
1℃,相对湿度1%
最大允许误差
±0.01s/d
士1℃,相对湿度1%
800A/m
将汽车钟置于一30℃的环境中保持72h,取出后置于环境温度下恢复不少于2h,然后将汽车钟置于80℃的环境中保温72h(试验时也可先做高温),从高、低温环境中取出后分别观察汽车钟工作状态。5.2.2电压范围
将汽车钟的供电电源分别调至工作电压的上限和下限各运走30min,运走期间观察汽车钟工作情况。
5.2.3走时可靠性
汽车钟预运走前与标准钟比对,运走48h后再与标准钟比对,计算48h的走时累计误差。5.2.4瞬时日差
将汽车钟置于(23士1)℃的环境中保持至少2h,保持后用日差测试仪器测试瞬时日差。5.3工作电流
用电流测试仪器分别测试汽车钟在表1规定状态下的工作电流,连续测试3次取平均值。5.4时分针协调差
将Z类汽车钟的时针分别调至与“3”“6”“9”“12”时符中心重合,检查分针偏离12”时符中心的偏差。
5.5调针机构
撤按乙类汽车钟的调针键,将时针按规定方向转动一圈,检查时分针调整情况。5.6端子连接强度
GB/T17929—2007
将接线端子与导线连接后给导线端施加98N的静拉力并保持5s,检查接线端子与导线的连接情况。
5.7按键可靠性
对汽车钟各按键分别施加49N静推力并保持10min,恢复正常后检查按键功能。5.8按键耐疲劳
将汽车钟各按键分别以(21士1)N的静推力连续撤按2500次,试验中和试验后观察各按键的工作状态。
5.9电气强度
将非工作状态下汽车钟相互绝缘部位施加50Hz、AC550V的正弦电压并保持1min,保持期间观察汽车钟,1min后逐渐降低电压至撤消。5.10耐老化
将汽车钟置于75℃的环境中连续运走1000h,运走期间每24h至少观察1次汽车钟工作状态。5.11耐跌落
汽车钟以工作位置置于1m高度后自由落至水泥地面,连续进行2次,试验后检查汽车钟各部件,接通电源观察工作状态。
5.12耐振动
将汽车钟固定在振动试验工作台上,按表3规定的定频振动和表4规定的扫频振动进行试验,试验后检查汽车钟各部件并测试瞬时日差。表3定频振动
频率/Hz
频率/Hz
>60~200
5.13耐温度循环
加速度/(m/s)
位移幅度值/mm
表4扫频振动
加速度/(m/s)
50m/s2
时间/h
周期/min
扫频次数
将汽车钟置于高低温试验箱中,按图1规定的温度和时间顺序进行温度循环试验,循环次数为30次,试验后观察汽车钟工作状态,再置于环境温度下恢复不少于2h后测试瞬时日差。41
GB/T17929--2007
5.14耐温度冲击
1个循环
图1耐温度循环试验
将非工作状态下的汽车钟置于高低温试验箱中,按图2规定的温度和时间顺序进行温度冲击试验,循环次数为100次,试验后检查汽车钟表面,再置于环境温度下恢复不少于2h后接通电源,测试瞬时日差。
注:若高、低温试验箱为两个独立箱体,则被测样本在高、低温箱间转移时间应不大于15s。T/℃
5.15耐温、湿度循环
1个循环
图2耐温度冲击试验
将汽车钟置于高低温试验箱中,按图3规定的温度、湿度和时间进行温度、湿度循环试验,循环次数为5次,试验后观察汽车钟工作状态,再置于环境温度下恢复不少于2h后测试瞬时日差。42
5.16防尘
90%±5%(相对湿度)
1个循环(24h)
95%±5%(相对湿度)
图3耐温、湿度循环试验
GB/T17929——2007
65%土5%(相对湿度)
将非工作状态下的汽车钟置于容积为0.5m~1m2的沙尘试验箱支架上,用粉尘粒度不大于4900孔/cm2的滑石粉或水泥在试验箱内以每15min吹7s的间歇使粉尘在试验箱内扬起,用量为2kg/m,试验时间为4h,试验后用棉布将汽车钟擦净并检查表面。5.17高温高压
将汽车钟供电电源调至电压范围上限后置于温度为80℃的高温箱中保持72h,试验后观察汽车钟工作状态,再置于环境温度下恢复不少于2h后测试瞬时日差。5.18低温低压
将汽车钟供电电源调至电压范围下限后置于温度为一30℃的低温箱中保持72h,试验后观察汽车钟工作状态,再置于环境温度下恢复不少于2h后测试瞬时日差。5.19最低维持电压
将A、B型汽车钟供电电源分别调至DC6V和DC11V后保持不少于1min,观察汽车钟工作情况。
5.20耐电源高电压
将A、B型汽车钟供电电源分别调至DC24V和DC35V后保持不少于1min,观察汽车钟工作情况。
5.21耐反向电压
将A、B型汽车钟分别施加DC13.5V和DC28.0V的反向电压并保持不少于10min,试验后接通工作电压,观察汽车钟工作状态。5.22耐瞬态过电压
汽车钟与瞬态过电压脉冲模拟系统按图4连接,模拟系统按表5和附录A的参数产生脉冲电压:按组分别施加给汽车钟,脉冲波形见附录A,撤消脉冲电压后汽车钟接通工作电压再运行2min,试验过程中观察汽车钟的工作状态,试验后测试瞬时日差。43
GB/T17929—2007
电压脉冲模拟系统
注1:汽车钟如无背光电源则不连接示波器
背光电源
注2:汽车钟按图4连接进行试验时,供电电源由电压脉冲模拟系统提供。图4电压脉冲模拟系统连接
表5瞬态脉冲电压
波幅Us/V
5.23耐电源电压波动
时间t/μs
电阻R:/0
汽车钟
脉冲次数
汽车钟与电源电压波动模拟系统按图4连接,将模拟系统按表6和图5a)、图5b)、图5c)试验参数产生的波动电压分别施加给汽车钟,试验中观察汽车钟的工作状态,试验后测试瞬时日差。表6电源电压波动
图5a)
图5b)
图5c)bZxz.net
初始电压/V
电压变化速率
周期/s
循环次数
1个循环
个循环
1个循环
图5电源电压波动
GB/T17929—2007
5.24耐电源电压断续
汽车钟与电源电压断续模拟系统按图4连接,将模拟系统按表7和图6中试验参数产生的脉冲信号按组分别施加给汽车钟,脉冲电压波形见图6,试验中观察汽车钟的工作状态,试验后测试瞬时日差。表7电源电压断续
1个循环
图6电源电压断续
循环次数/次
5.25耐电源电压瞬断
汽车钟与电源电压瞬断模拟系统按图4连接,模拟系统按图7所示试验参数产生的瞬断脉冲信号施加给汽车钟,试验次数为瞬断时间1ms和20ms各做一次,试验中观察汽车钟的工作状态,试验后测试瞬时日差。
GB/T17929-2007
5.26耐静电放电性
1个循环
图7电源电压瞬断
将汽车钟以按键向上置于图8所示静电放电端子下方,放电端子以每3次1kV的增幅向按键及外壳施放静电电压,施放的静电电压范围、放电方式和放电间隔时间见表8,试验过程中观察汽车钟的工作状态,试验后接通工作电压,观察汽车钟工作状态。静电放电端子
接近放电
静电放电
试验装置
放电电压
-10kV~0V
0V~10kv
-15kV~-10kV
10kV~15kV
5.27抗电磁骚扰性
GND端子
接地金属板
图8:静电放电装置
静电放电参数
放电方式
接触放电
空气放电
电压增幅
1kV/3次
汽车钟
放电间隔时间
试验按GB/T17619--1998中机动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试验的“大电流注入法(BCI)”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装置及连接按GB/T17619一1998中图B1所示。试验电流强度为300mA,试验波形为正弦脉冲及80%幅度被调制的正弦脉冲,试验频率及频率间距见表9,试验时每个频率段试验时间均不小于2 s,试验中观察汽车钟的工作状态,试验后测试瞬时日差。表9频率及间距
试验频率
频率间距
5.28外观
100 kHz~1 MHz
1MHz~5MHz
100kHz
在自然光下,距汽车钟40cm处目测检查。6检验规则
6.1出厂检验
20MHz~100MHz100MHz~400MHz
5MHz~20MHz
出厂检验按GB/T2828.1进行,采用一般检验水平Ⅱ的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其不合格分类、检验项目和接收质量限(AQL)值见表10。4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7929—2007
代替GB/T17929—1999
汽车用石英钟
Quartzclocksvehicles
2007-12-05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8-09-01实施
GB/T17929-2007
本标准代替GB/T17929—1999《汽车用石英钟》。本标准与GB/T17929—1999的主要技术差异如下:取消“定义”一章;
-增加了端子连接强度、按键可靠性、按键耐疲劳和耐跌落(4.8、4.9、4.10、4.13);-增加了耐老化,取消了耐久性(4.12);增加了耐温度循环、耐温度冲击和耐温、湿度循环(4.15);-增加了耐电源电压变动性(4.21);-增加了电磁兼容性(4.22);
取消了防磁性能;
修改了瞬时日差的测试方法(5.2.4)。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钟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60)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诚盛电子有限公司、广州富达钟表工业有限公司、轻工业钟表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闵烨、杨建敏、陈明、江天湘、徐沅陵、郭旭。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6047—-1985;
QB/T3718—1999;
-GB/T17929-——1999。
1范围
汽车用石英钟
GB/T17929—2007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石英钟(简称汽车钟)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用各种类型石英钟,车内信息显示器和车载复合显示器的时钟部分,汽车钟机心亦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2828.1—2003,ISO2859-1:1999,IDT)GB/T2829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GB/T176191998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制和测量方法3分类
3.1按机心结构分为:
Z类—指针式。
S类—数字式。
3.2按工作电压分为:
A型——标称工作电压为DC12V。B型—标称工作电压为DC24V。
4要求
4.1工作温度
汽车钟在一30℃~80℃的温度范围内应不停走。4.2电压范围
4.2.1A型汽车钟在DC9VDC16V的工作电压范围内应不停走。4.2.2B型汽车钟在DC18V~DC30V的工作电压范围内应不停走。4.3走时可靠性
汽车钟在日常工作条件下不应停走,在预运走过程中累计误差应不超出1min。4.4瞬时日差
用日差测试仪器测得短时段内走时的平均速率为瞬时日差,以秒/每天(s/d)表示。汽车钟的瞬时日差应在一1.5s/d~1.5s/d范围内。4.5工作电流
汽车钟的工作电流应符合表1规定。37
GB/T17929—2007
无照明
有照明
无照明
有照明
≤230
≤230
表1工作电流
无照明、显示
有照明、显示
无照明、显示
有照明、显示
≤120
≤150
注:LCD为液晶显示;VFD为真空荧光管显示;LED为发光二极管显示。4.6时分针协调差
≤120
单位为毫安
≤150
≤150
Z类汽车钟时、分针指示应协调一致,当时针对准时符中心位置时,分针与“12”时符中心偏差应不大于1分格。
4.7调针机构
乙类汽车钟的调针机构应灵活可靠,调针过程中时、分针应协调转动并无卡滞现象。4.8端子连接强度
汽车钟接线端子与导线连接应牢固可靠,接线端子处导线经受98N静拉力,导线与端子连接应无松动和脱落。
4.9按键可靠性
汽车钟各按键分别经受49N的静推力,按键功能应正常可靠。4.10按键耐疲劳
汽车钟各按键分别经受2500次连续操作试验,试验中和试验后按键功能应正常可靠。4.11电气强度
汽车钟经受5.9规定的电气强度试验,试验期间应无闪络和击穿现象。4.12耐老化
汽车钟在75℃的环境温度下运走1000h,运走期间不应停走和显示异常。4.13耐跌落
汽车钟从1m高度自由跌落至水泥地面,不应出现因跌落引起的损伤和松动,通电后应能正常运走。
4.14耐振动
汽车钟经受5.12规定的定频和扫频振动试验,试验后不应出现因振动引起的损伤和松动,瞬时日差应符合4.4规定。
4.15环境适应性
4.15.1耐温度循环
汽车钟在温度为一30℃~80℃的环境中进行温度循环试验,试验中不应停走,试验后瞬时日差应符合4.4规定。
4.15.2耐温度冲击
汽车钟在高温90℃、低温一40℃的环境中进行温度冲击试验,试验中不应出现变形、变色、裂纹等缺陷,通电后应能正常运走,瞬时日差应符合4.4规定。4.15.3耐温、湿度循环
汽车钟在温度为一30℃~65℃、湿度为65%~95%的环境中进行温、湿度循环试验,试验中不应停走,试验后瞬时日差应符合4.4规定。4.15.4防尘
汽车钟经受5.16规定的防尘试验,试验后钟面内应无明显粉尘进入。38
4.16温度和电压影响
4.16.1高温高压
GB/T17929--2007
在80℃的环境温度下,汽车钟施加电压范围上限的工作电压后应不停走,试验后瞬时日差应符合4.4规定。
4.16.2低温低压
在一30℃的环境温度下,汽车钟施加电压范围下限的工作电压后应不停走,试验后瞬时日差应符合4.4规定。
4.17最低维持电压
A型汽车钟工作电压降至DC6V,B型汽车钟工作电压降至DC11V后1min内不应停走。4.18耐电源高电压
A型汽车钟工作电压升至DC24VB型汽车钟工作电压升至DC35V后1min内不应停走。4.19耐反向电压
A型汽车钟经受DC13.5V,B型汽车钟经受DC28V的反向电压后,汽车钟机心应不受损伤,恢复工作电压后应能正常运走。
4.20耐瞬态过电压
汽车钟进行5.22规定的电源瞬态过电压脉冲试验,试验期间不应停走和产生误动作,试验后瞬时日差应符合4.4规定。
4.21耐电源电压变动性
4.21.1耐电源电压波动
汽车钟进行5.23规定的电源电压波动试验,试验期间不应停走和产生误动作,试验后瞬时日差应符合4.4规定。
4.21.2耐电源电压断续
汽车钟进行5.24规定的电源电压断续脉冲试验,试验期间不应停走和产生误动作,试验后瞬时日差应符合4.4规定。
4.21.3耐电源电压瞬断
汽车钟经受5.25规定的电源电压瞬断试验,试验期间不应停走和产生误动作,试验后瞬时日差应符合4.4规定。
4.22电磁兼容性
4.22.1耐静电放电性
汽车钟按键及外壳经受5.26规定的静电放电试验,试验期间应无损坏和击穿现象,试验后瞬时日差应符合4.4规定。
4.22.2抗电磁骚扰性
汽车钟经受5.27规定的电磁辐射抗扰性试验,试验中不应停走和出现异常,试验后瞬时日差应符合4.4规定。
4.23外观
4.23.1汽车钟钟面应清晰、干净,壳面应规则、平整,不应有污点、印迹、划痕等缺陷。4.23.2汽车钟显示屏或钟玻璃应光洁、透明,钟盘面与钟玻璃间或显示屏内不应留有肉眼可见异物。4.23.3汽车钟指针应色泽均匀,钟盘面及显示屏字符和图案应准确清晰,不应有断线、断划现象。4.23.4表面具有覆盖层的汽车钟,覆盖层应均匀、牢固,同一批产品覆盖层的厚度、色泽应一致。39
GB/T17929—2007
5试验方法
5.1试验条件
5.1.1环境条件
除另有规定外,试验的环境温度应为18℃~25℃,在整个测试过程中温度波动应不大于2℃,相对湿度应不大于70%。
5.1.2供电电源
除另有规定外,A型、B型汽车钟试验用供电电源分别应为DC13.5V和DC28.0V。5.1.3样件
除另有规定外,汽车钟试验用样件均应处于工作状态,并应在5.1.1规定的环境中预运走48h。测试瞬时日差时,汽车钟应在(23士1)℃的环境中运走不少于2h。5.1.4试验仪器设备
汽车钟的主要试验仪器及设备见表2。表2主要试验仪器及设备
试验仪器与设备
日差测试仪器
标准钟
电流测试仪器
高低温试验箱
振动试验台
电压脉冲模拟系统
5.2试验项目
5.2.1工作温度
工作台漏磁
加速度允许偏差
低电压输出
过电压脉冲宽度
分辨率
1℃,相对湿度1%
最大允许误差
±0.01s/d
士1℃,相对湿度1%
800A/m
将汽车钟置于一30℃的环境中保持72h,取出后置于环境温度下恢复不少于2h,然后将汽车钟置于80℃的环境中保温72h(试验时也可先做高温),从高、低温环境中取出后分别观察汽车钟工作状态。5.2.2电压范围
将汽车钟的供电电源分别调至工作电压的上限和下限各运走30min,运走期间观察汽车钟工作情况。
5.2.3走时可靠性
汽车钟预运走前与标准钟比对,运走48h后再与标准钟比对,计算48h的走时累计误差。5.2.4瞬时日差
将汽车钟置于(23士1)℃的环境中保持至少2h,保持后用日差测试仪器测试瞬时日差。5.3工作电流
用电流测试仪器分别测试汽车钟在表1规定状态下的工作电流,连续测试3次取平均值。5.4时分针协调差
将Z类汽车钟的时针分别调至与“3”“6”“9”“12”时符中心重合,检查分针偏离12”时符中心的偏差。
5.5调针机构
撤按乙类汽车钟的调针键,将时针按规定方向转动一圈,检查时分针调整情况。5.6端子连接强度
GB/T17929—2007
将接线端子与导线连接后给导线端施加98N的静拉力并保持5s,检查接线端子与导线的连接情况。
5.7按键可靠性
对汽车钟各按键分别施加49N静推力并保持10min,恢复正常后检查按键功能。5.8按键耐疲劳
将汽车钟各按键分别以(21士1)N的静推力连续撤按2500次,试验中和试验后观察各按键的工作状态。
5.9电气强度
将非工作状态下汽车钟相互绝缘部位施加50Hz、AC550V的正弦电压并保持1min,保持期间观察汽车钟,1min后逐渐降低电压至撤消。5.10耐老化
将汽车钟置于75℃的环境中连续运走1000h,运走期间每24h至少观察1次汽车钟工作状态。5.11耐跌落
汽车钟以工作位置置于1m高度后自由落至水泥地面,连续进行2次,试验后检查汽车钟各部件,接通电源观察工作状态。
5.12耐振动
将汽车钟固定在振动试验工作台上,按表3规定的定频振动和表4规定的扫频振动进行试验,试验后检查汽车钟各部件并测试瞬时日差。表3定频振动
频率/Hz
频率/Hz
>60~200
5.13耐温度循环
加速度/(m/s)
位移幅度值/mm
表4扫频振动
加速度/(m/s)
50m/s2
时间/h
周期/min
扫频次数
将汽车钟置于高低温试验箱中,按图1规定的温度和时间顺序进行温度循环试验,循环次数为30次,试验后观察汽车钟工作状态,再置于环境温度下恢复不少于2h后测试瞬时日差。41
GB/T17929--2007
5.14耐温度冲击
1个循环
图1耐温度循环试验
将非工作状态下的汽车钟置于高低温试验箱中,按图2规定的温度和时间顺序进行温度冲击试验,循环次数为100次,试验后检查汽车钟表面,再置于环境温度下恢复不少于2h后接通电源,测试瞬时日差。
注:若高、低温试验箱为两个独立箱体,则被测样本在高、低温箱间转移时间应不大于15s。T/℃
5.15耐温、湿度循环
1个循环
图2耐温度冲击试验
将汽车钟置于高低温试验箱中,按图3规定的温度、湿度和时间进行温度、湿度循环试验,循环次数为5次,试验后观察汽车钟工作状态,再置于环境温度下恢复不少于2h后测试瞬时日差。42
5.16防尘
90%±5%(相对湿度)
1个循环(24h)
95%±5%(相对湿度)
图3耐温、湿度循环试验
GB/T17929——2007
65%土5%(相对湿度)
将非工作状态下的汽车钟置于容积为0.5m~1m2的沙尘试验箱支架上,用粉尘粒度不大于4900孔/cm2的滑石粉或水泥在试验箱内以每15min吹7s的间歇使粉尘在试验箱内扬起,用量为2kg/m,试验时间为4h,试验后用棉布将汽车钟擦净并检查表面。5.17高温高压
将汽车钟供电电源调至电压范围上限后置于温度为80℃的高温箱中保持72h,试验后观察汽车钟工作状态,再置于环境温度下恢复不少于2h后测试瞬时日差。5.18低温低压
将汽车钟供电电源调至电压范围下限后置于温度为一30℃的低温箱中保持72h,试验后观察汽车钟工作状态,再置于环境温度下恢复不少于2h后测试瞬时日差。5.19最低维持电压
将A、B型汽车钟供电电源分别调至DC6V和DC11V后保持不少于1min,观察汽车钟工作情况。
5.20耐电源高电压
将A、B型汽车钟供电电源分别调至DC24V和DC35V后保持不少于1min,观察汽车钟工作情况。
5.21耐反向电压
将A、B型汽车钟分别施加DC13.5V和DC28.0V的反向电压并保持不少于10min,试验后接通工作电压,观察汽车钟工作状态。5.22耐瞬态过电压
汽车钟与瞬态过电压脉冲模拟系统按图4连接,模拟系统按表5和附录A的参数产生脉冲电压:按组分别施加给汽车钟,脉冲波形见附录A,撤消脉冲电压后汽车钟接通工作电压再运行2min,试验过程中观察汽车钟的工作状态,试验后测试瞬时日差。43
GB/T17929—2007
电压脉冲模拟系统
注1:汽车钟如无背光电源则不连接示波器
背光电源
注2:汽车钟按图4连接进行试验时,供电电源由电压脉冲模拟系统提供。图4电压脉冲模拟系统连接
表5瞬态脉冲电压
波幅Us/V
5.23耐电源电压波动
时间t/μs
电阻R:/0
汽车钟
脉冲次数
汽车钟与电源电压波动模拟系统按图4连接,将模拟系统按表6和图5a)、图5b)、图5c)试验参数产生的波动电压分别施加给汽车钟,试验中观察汽车钟的工作状态,试验后测试瞬时日差。表6电源电压波动
图5a)
图5b)
图5c)bZxz.net
初始电压/V
电压变化速率
周期/s
循环次数
1个循环
个循环
1个循环
图5电源电压波动
GB/T17929—2007
5.24耐电源电压断续
汽车钟与电源电压断续模拟系统按图4连接,将模拟系统按表7和图6中试验参数产生的脉冲信号按组分别施加给汽车钟,脉冲电压波形见图6,试验中观察汽车钟的工作状态,试验后测试瞬时日差。表7电源电压断续
1个循环
图6电源电压断续
循环次数/次
5.25耐电源电压瞬断
汽车钟与电源电压瞬断模拟系统按图4连接,模拟系统按图7所示试验参数产生的瞬断脉冲信号施加给汽车钟,试验次数为瞬断时间1ms和20ms各做一次,试验中观察汽车钟的工作状态,试验后测试瞬时日差。
GB/T17929-2007
5.26耐静电放电性
1个循环
图7电源电压瞬断
将汽车钟以按键向上置于图8所示静电放电端子下方,放电端子以每3次1kV的增幅向按键及外壳施放静电电压,施放的静电电压范围、放电方式和放电间隔时间见表8,试验过程中观察汽车钟的工作状态,试验后接通工作电压,观察汽车钟工作状态。静电放电端子
接近放电
静电放电
试验装置
放电电压
-10kV~0V
0V~10kv
-15kV~-10kV
10kV~15kV
5.27抗电磁骚扰性
GND端子
接地金属板
图8:静电放电装置
静电放电参数
放电方式
接触放电
空气放电
电压增幅
1kV/3次
汽车钟
放电间隔时间
试验按GB/T17619--1998中机动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试验的“大电流注入法(BCI)”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装置及连接按GB/T17619一1998中图B1所示。试验电流强度为300mA,试验波形为正弦脉冲及80%幅度被调制的正弦脉冲,试验频率及频率间距见表9,试验时每个频率段试验时间均不小于2 s,试验中观察汽车钟的工作状态,试验后测试瞬时日差。表9频率及间距
试验频率
频率间距
5.28外观
100 kHz~1 MHz
1MHz~5MHz
100kHz
在自然光下,距汽车钟40cm处目测检查。6检验规则
6.1出厂检验
20MHz~100MHz100MHz~400MHz
5MHz~20MHz
出厂检验按GB/T2828.1进行,采用一般检验水平Ⅱ的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其不合格分类、检验项目和接收质量限(AQL)值见表10。46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19148.2—2003 插脚式灯座的型式和尺寸
- GB/T228.1-202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 GB/T3098.1-2010 紧固件机械性能 螺栓、螺钉和螺柱
- GB/T3836.1-2021 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
- GB/T42239.1-2022 洗涤用酶制剂 第1部分:碱性蛋白酶
- GB/T5009.101-2003 食品容器及包装材料用聚酯树脂及其成型品中锑的测定
- GB/T9124.1-2019 钢制管法兰 第1部分:PN 系列
- GB/T6109.13-2008 漆包圆绕组线 第13部分:180级直焊聚酯亚胺漆包铜圆线
- GB/T14625.3-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3部分:动态耐冲击试验方法
- GB/T4995-2014 联运通用平托盘 性能要求和试验选择
- GB50303-2015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GB/T15338-1994 炭黑试验方法精密度和偏差的确认
- GB7911.1-1987 热固性树脂装饰层压板 技术条件
- GB/T14625.2-2008 篮球、足球、排球、手球试验方法 第2部分:反弹高度测定方法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