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机械行业标准(JB) >>
- JB/T 10834-2008 带前装载和后挖掘装置的轮式拖拉机静态稳定性试验方法

【机械行业标准(JB)】 带前装载和后挖掘装置的轮式拖拉机静态稳定性试验方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1 10:27:36
- JB/T10834-2008
- 现行
标准号:
JB/T 10834-2008
标准名称:
带前装载和后挖掘装置的轮式拖拉机静态稳定性试验方法
标准类别:
机械行业标准(J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8-02-01 -
实施日期:
2008-07-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549.87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带前装载和后挖掘装置(或不带后挖掘装置)的轮式拖拉机在铲斗有负荷或无负荷的各种高度位置上的静态移定角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带前装载和后挖掘装置(或不带后挖掘装置)的轮式拖拉机。 JB/T 10834-2008 带前装载和后挖掘装置的轮式拖拉机静态稳定性试验方法 JB/T10834-2008

部分标准内容:
ICS65.060.10
备案号:23158—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0834—2008
带前装载和后挖掘装置的
轮式拖拉机静态稳定性试验方法Static stablization test procedures of wheeled tractor equiped with frontloaderandrearexcavatorequipment2008-02-01发布
2008-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前言
2试验设备
2.1倾斜试验台及附加设备
2.2磅秤
2.3拖拉机.
3带前装载的轮式拖拉机试验规范目
带前装载和后挖掘装置的轮式拖拉机的试验规范4
5必要时本标准可引伸用于评价其他变量的影响.附录A(规范性附录)试验报告格式A.1试验前记录的数据..
A.2试验前记录带挖斗机组的附加数据次
JB/T10834—2008
JB/T10834—2008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前言
本标准由全国拖拉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0)归口。本标主要起草单位:国家拖拉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琦、徐惠娟。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JB/T10834—2008
带前装载和后挖掘装置的轮式拖拉机静态稳定性试验方法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带前装载和后挖掘装置(或不带后挖掘装置)的轮式拖拉机在铲斗有负荷或无负荷的各种高度位置上的静态稳定角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带前装载和后挖掘装置(或不带后挖掘装置)的轮式拖拉机。2试验设备
2.1倾斜试验台及附加设备
供稳定性试验时支承拖拉机用。2.2磅秤
用以测出试验机组的质量。
2.3拖拉机
带有符合规定的附件和装置。
3带前装载的轮式拖拉机试验规范3.1带空铲斗的拖拉机机组称重前的准备。3.1.1按正常田间作业工况,根据使用说明书或根据评价和农具鉴定人员的推荐,为拖拉机安装上所推荐的配重和平衡重。如使用装有平衡重的农具挂钩系统时,下拉杆应保持在水平位置。3.1.2前、后轮胎允气至规定气压。3.1.3铲斗在向后翻转位置。
3.1.4油箱加一半油,其他部位按规定加注。在驾驶员座椅上放置65kg的重物。3.1.5铲斗最大举高位置的1/3规定为铲斗装运的最高位置,这样就不致挡住驾驶员的视线。对于25kW~40kW的拖拉机,地面至铲斗转动支轴的距离通常为457mm。3.2试验前应记录的数据见A.1。3.3应按表A.1测量拖拉机带配重或平衡重以及空铲斗时的机组质量并记录。3.4按如下要求对铲斗加载:
3.4.1在铲斗中装一些尺寸和结构适当的重块,用以模拟在正确重心位置时铲斗的工况。重块用适当的方式固定在一起,可靠地置于铲斗中。3.4.2铲斗所加重块总重为:制造厂规定的额定装载量。3.4.3记录铲斗中的重块总质量。3.5应按表A.2测量铲斗中装有重块时的机组质量并记录。3.6按下列方法测定机组的纵向稳定性。3.6.1
把拖拉机放置在倾斜试验台上,如图1所示。3.6.2
锁定传动系统。
3.6.3以不影响平衡的方法,用固定在倾斜试验台面上的挡块把拖拉机固定好,并确保不致翻倾3.6.4倾斜试验台面,直至拖拉机超过临界倾斜角大约5°,再下降大约10°,然后继续升高,记录纵向稳定角。
3.7按表A.3记录纵向稳定角。
3.8按如下步骤测定机组横向稳定性。JB/T10834-2008
向前直驶的线
中·中
试验台
翻颌轴线
绕在轮胎上
防止滑移的绳索
稳定角
3.8.1把拖拉机放置在倾斜试验台上,如图2、3、4、5所示。图2和图4适用于工业和标准轮距拖拉机:图5适用于双并前轮型拖拉机。
向前直驶的线
2in模形块
试验台翻倾轴线
向前直驶的线
前桥摆动点
试验台翻颌轴线
3.8.2制动后轮,以防向前滑移。图
向前直驶的线
试验台翻频轴线
3.8.3倾斜时,拖拉机下侧的前、后轮胎应靠在50.8mm高的垫块上,垫块固定在平行于拖拉机的平台上,如图3所示。
3.8.4用不影响平衡的方法,把拖拉机固定在倾斜台上。确保不致翻倾。3.8.5倾斜试验台,直至拖拉机失去平衡,记录横向稳定角3.8.6测定横向稳定角时,应分别向右侧和左侧翻倾。以确定最大横向稳定角。3.9按表A.4的规定记录横向稳定性4带前装载和后挖掘装置的轮式拖拉机的试验规范4.1按以下方法准备带空铲斗的机组的称重。2
JB/T10834-2008
4.1.1根据正常田间作业需要,调整拖拉机的配重。所需配重质量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4.1.2所有其他准备事项都与只带铲斗的拖拉机的准备相同。4.2试验前记录带挖斗机组的附加数据见A.2。4.3称机组质量,机组状态分别为:空铲斗处于载运位置和向后翻转(卸载)位置,挖斗均处于运输位置。见表A.5。
4.4按表A.6格式记录纵向稳定性数据。4.5按表A.7格式记录横向稳定性。必要时本标准可引伸用于评价其他变量的影响5
5.1带铲斗和挖斗的拖拉机在不同铲斗高度时的稳定性:5.2轮距可调的拖拉机机组在不同前、后轮距下机组的稳定性。5.3拖拉机机组在不同配重和平衡重时的稳定性。5.4拖拉机机组在不同铲斗载重下的稳定性。JB/T10834—2008
试验前记录的数据
拖拉机牌号及型号:
铲斗牌号及型号:
发动机型式:
驱动轮:型式:
A.1.5前轮:
型式:
轴距:
后轮距:
铲斗尺寸:额定:
转向机构:
农具挂接机构:
后轮配重:铸铁:
后平衡质量:
前配重或平衡质量(如有):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试验报告格式
轮胎尺寸:
轮胎尺寸:
前轮距:
堆尖满载:
液体:
表A.1测量拖拉机带配重或平衡重以及空铲斗时的机组质量铲斗转动轴至地面的高度
载运位置
铲斗为1/3举高
铲斗为1/2举高
铲斗为2/3举高
铲斗为5/6举高
铲斗为全举高
推举液压缸的外伸长度
注:测定稳定性中,与铲斗高度相应的推举液压缸外伸长度是一个很容易测量的参考数据。表A.2测量铲斗中装有重块时的机组质量铲斗转动轴至地面的高度
载运位暨
铲斗为1/3举高
铲斗为1/2举高
铲斗为2/3举高
铲斗为5/6举高
铲斗为全举高
推举液压缸的外伸长度
向后翻倾
向前翻倾
翻倾轴线通过前、后
轮缘,拖拉机的中心线
平行于稳定性倾斜试
验台面的翻倾轴线(向
右翻倾)。
翻倾轴线平行于后
轮缘和前桥摆动轴线
与前轮中心线交点的
连线(向右翻倾)。
载运位置
铲斗为1/3举高
铲斗为1/2举高
铲斗为2/3举高
铲斗为5/6举高
铲斗为全举高
载运位置
铲斗为1/3举高
铲斗为1/2举高
铲斗为2/3举高bzxz.net
铲斗为5/6举高
铲斗为全举高
载运位置
铲斗为1/3举高
铲斗为1/2举高
铲斗为2/3举高
铲斗为5/6举高
铲斗为全举高
载运位置
铲斗为1/3举高
铲斗为1/2举高
铲斗为2/3举高
铲斗为5/6举高
铲斗为全举高
表A.3记录纵向稳定角
推举液压缸外伸长度
表A.4记录横向稳定性
推举液压缸外伸长度
A.2试验前记录带挖斗机组的附加数据A.2.1挖斗牌号和型号:
A.2.2挖斗挖掘深度
A.2.3挖斗尺寸:
拖拉机后轮配重:铸铁:
液体:
拖拉机前平衡重:
空铲斗
空铲斗
JB/T10834-—2008
稳定角
铲斗装有规定质量
稳定角
铲斗装有规定质量
JB/T10834--2008
空铲斗位置
向后翻转
(卸载)
挖斗位置
挖斗的动臂处于对中位置,并向内卷起处于运输位置,无前平衡质量。
挖斗的动臂处于对中位置,并向内卷起处于运输位置,加上。kg前平衡质量。挖斗动臂处于最左位置,和动臂处于最右位置的内卷状态(多位挖斗),无前平衡质量。挖斗动臂处于最左位置,和动臂处于最右位置的内卷状态(多位挖斗),加上_kg前平衡质量。
挖斗的动臂处于对中位置,并向内卷起处于运输位置,无前平衡质量。
挖斗的动臂处于对中位置,并向内卷起处于运输位置,加上kg前平衡质量。
挖斗动臂处于最左位置,和动臂处于最右位置的内卷状态(多位挖斗),无前平衡质量。挖斗动臂处于最左位置,和动臂处于最右位置的内卷状态(多位挖斗),加上量
kg前平衡质
表A.6纵向稳定性数据(向后翻倾)无前平衡重
空铲斗处于载运位置,挖斗在中间内卷位置。挖斗在最左位置,动臂处于最右的内卷状态,空铲斗处于载运位置(多位挖斗)。
表A.7横向稳定性
翻倾轴线通过前、后轮缘,拖
拉机中心线平行于倾斜试验台
的翻倾轴线(向右倾翻)。
翻倾轴线平行于通过后轮缘
和前桥摆动轴线与前轮中心线
交点的连线(向右翻倾)。
空铲斗处于载运位置,挖斗在中间内卷位置。前
带规定的前平衡重
稳定角
无前平衡重带规定的前平衡重
挖斗在最左位置,动臂处于最右的内卷状态,空铲斗处于载运位置(多位挖斗)。空铲斗处于载运位置,挖斗在中间内卷位置。挖斗在最左位置,动臂处于最右的内卷状态,空铲斗处于载运位置(多位挖斗)。中
华人民共和
机械行业标准
带前装载和后挖掘装置的
轮式拖拉机静态稳定性试验方法JB/T10834—2008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210mm×297mm?0.5印张·17千字2008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网址:http://cmpbook.com编辑部电话:(010)88379778
直销中心电话:
(010)88379693
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备案号:23158—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0834—2008
带前装载和后挖掘装置的
轮式拖拉机静态稳定性试验方法Static stablization test procedures of wheeled tractor equiped with frontloaderandrearexcavatorequipment2008-02-01发布
2008-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前言
2试验设备
2.1倾斜试验台及附加设备
2.2磅秤
2.3拖拉机.
3带前装载的轮式拖拉机试验规范目
带前装载和后挖掘装置的轮式拖拉机的试验规范4
5必要时本标准可引伸用于评价其他变量的影响.附录A(规范性附录)试验报告格式A.1试验前记录的数据..
A.2试验前记录带挖斗机组的附加数据次
JB/T10834—2008
JB/T10834—2008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前言
本标准由全国拖拉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40)归口。本标主要起草单位:国家拖拉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琦、徐惠娟。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JB/T10834—2008
带前装载和后挖掘装置的轮式拖拉机静态稳定性试验方法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带前装载和后挖掘装置(或不带后挖掘装置)的轮式拖拉机在铲斗有负荷或无负荷的各种高度位置上的静态稳定角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带前装载和后挖掘装置(或不带后挖掘装置)的轮式拖拉机。2试验设备
2.1倾斜试验台及附加设备
供稳定性试验时支承拖拉机用。2.2磅秤
用以测出试验机组的质量。
2.3拖拉机
带有符合规定的附件和装置。
3带前装载的轮式拖拉机试验规范3.1带空铲斗的拖拉机机组称重前的准备。3.1.1按正常田间作业工况,根据使用说明书或根据评价和农具鉴定人员的推荐,为拖拉机安装上所推荐的配重和平衡重。如使用装有平衡重的农具挂钩系统时,下拉杆应保持在水平位置。3.1.2前、后轮胎允气至规定气压。3.1.3铲斗在向后翻转位置。
3.1.4油箱加一半油,其他部位按规定加注。在驾驶员座椅上放置65kg的重物。3.1.5铲斗最大举高位置的1/3规定为铲斗装运的最高位置,这样就不致挡住驾驶员的视线。对于25kW~40kW的拖拉机,地面至铲斗转动支轴的距离通常为457mm。3.2试验前应记录的数据见A.1。3.3应按表A.1测量拖拉机带配重或平衡重以及空铲斗时的机组质量并记录。3.4按如下要求对铲斗加载:
3.4.1在铲斗中装一些尺寸和结构适当的重块,用以模拟在正确重心位置时铲斗的工况。重块用适当的方式固定在一起,可靠地置于铲斗中。3.4.2铲斗所加重块总重为:制造厂规定的额定装载量。3.4.3记录铲斗中的重块总质量。3.5应按表A.2测量铲斗中装有重块时的机组质量并记录。3.6按下列方法测定机组的纵向稳定性。3.6.1
把拖拉机放置在倾斜试验台上,如图1所示。3.6.2
锁定传动系统。
3.6.3以不影响平衡的方法,用固定在倾斜试验台面上的挡块把拖拉机固定好,并确保不致翻倾3.6.4倾斜试验台面,直至拖拉机超过临界倾斜角大约5°,再下降大约10°,然后继续升高,记录纵向稳定角。
3.7按表A.3记录纵向稳定角。
3.8按如下步骤测定机组横向稳定性。JB/T10834-2008
向前直驶的线
中·中
试验台
翻颌轴线
绕在轮胎上
防止滑移的绳索
稳定角
3.8.1把拖拉机放置在倾斜试验台上,如图2、3、4、5所示。图2和图4适用于工业和标准轮距拖拉机:图5适用于双并前轮型拖拉机。
向前直驶的线
2in模形块
试验台翻倾轴线
向前直驶的线
前桥摆动点
试验台翻颌轴线
3.8.2制动后轮,以防向前滑移。图
向前直驶的线
试验台翻频轴线
3.8.3倾斜时,拖拉机下侧的前、后轮胎应靠在50.8mm高的垫块上,垫块固定在平行于拖拉机的平台上,如图3所示。
3.8.4用不影响平衡的方法,把拖拉机固定在倾斜台上。确保不致翻倾。3.8.5倾斜试验台,直至拖拉机失去平衡,记录横向稳定角3.8.6测定横向稳定角时,应分别向右侧和左侧翻倾。以确定最大横向稳定角。3.9按表A.4的规定记录横向稳定性4带前装载和后挖掘装置的轮式拖拉机的试验规范4.1按以下方法准备带空铲斗的机组的称重。2
JB/T10834-2008
4.1.1根据正常田间作业需要,调整拖拉机的配重。所需配重质量应符合制造厂的规定。4.1.2所有其他准备事项都与只带铲斗的拖拉机的准备相同。4.2试验前记录带挖斗机组的附加数据见A.2。4.3称机组质量,机组状态分别为:空铲斗处于载运位置和向后翻转(卸载)位置,挖斗均处于运输位置。见表A.5。
4.4按表A.6格式记录纵向稳定性数据。4.5按表A.7格式记录横向稳定性。必要时本标准可引伸用于评价其他变量的影响5
5.1带铲斗和挖斗的拖拉机在不同铲斗高度时的稳定性:5.2轮距可调的拖拉机机组在不同前、后轮距下机组的稳定性。5.3拖拉机机组在不同配重和平衡重时的稳定性。5.4拖拉机机组在不同铲斗载重下的稳定性。JB/T10834—2008
试验前记录的数据
拖拉机牌号及型号:
铲斗牌号及型号:
发动机型式:
驱动轮:型式:
A.1.5前轮:
型式:
轴距:
后轮距:
铲斗尺寸:额定:
转向机构:
农具挂接机构:
后轮配重:铸铁:
后平衡质量:
前配重或平衡质量(如有):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试验报告格式
轮胎尺寸:
轮胎尺寸:
前轮距:
堆尖满载:
液体:
表A.1测量拖拉机带配重或平衡重以及空铲斗时的机组质量铲斗转动轴至地面的高度
载运位置
铲斗为1/3举高
铲斗为1/2举高
铲斗为2/3举高
铲斗为5/6举高
铲斗为全举高
推举液压缸的外伸长度
注:测定稳定性中,与铲斗高度相应的推举液压缸外伸长度是一个很容易测量的参考数据。表A.2测量铲斗中装有重块时的机组质量铲斗转动轴至地面的高度
载运位暨
铲斗为1/3举高
铲斗为1/2举高
铲斗为2/3举高
铲斗为5/6举高
铲斗为全举高
推举液压缸的外伸长度
向后翻倾
向前翻倾
翻倾轴线通过前、后
轮缘,拖拉机的中心线
平行于稳定性倾斜试
验台面的翻倾轴线(向
右翻倾)。
翻倾轴线平行于后
轮缘和前桥摆动轴线
与前轮中心线交点的
连线(向右翻倾)。
载运位置
铲斗为1/3举高
铲斗为1/2举高
铲斗为2/3举高
铲斗为5/6举高
铲斗为全举高
载运位置
铲斗为1/3举高
铲斗为1/2举高
铲斗为2/3举高bzxz.net
铲斗为5/6举高
铲斗为全举高
载运位置
铲斗为1/3举高
铲斗为1/2举高
铲斗为2/3举高
铲斗为5/6举高
铲斗为全举高
载运位置
铲斗为1/3举高
铲斗为1/2举高
铲斗为2/3举高
铲斗为5/6举高
铲斗为全举高
表A.3记录纵向稳定角
推举液压缸外伸长度
表A.4记录横向稳定性
推举液压缸外伸长度
A.2试验前记录带挖斗机组的附加数据A.2.1挖斗牌号和型号:
A.2.2挖斗挖掘深度
A.2.3挖斗尺寸:
拖拉机后轮配重:铸铁:
液体:
拖拉机前平衡重:
空铲斗
空铲斗
JB/T10834-—2008
稳定角
铲斗装有规定质量
稳定角
铲斗装有规定质量
JB/T10834--2008
空铲斗位置
向后翻转
(卸载)
挖斗位置
挖斗的动臂处于对中位置,并向内卷起处于运输位置,无前平衡质量。
挖斗的动臂处于对中位置,并向内卷起处于运输位置,加上。kg前平衡质量。挖斗动臂处于最左位置,和动臂处于最右位置的内卷状态(多位挖斗),无前平衡质量。挖斗动臂处于最左位置,和动臂处于最右位置的内卷状态(多位挖斗),加上_kg前平衡质量。
挖斗的动臂处于对中位置,并向内卷起处于运输位置,无前平衡质量。
挖斗的动臂处于对中位置,并向内卷起处于运输位置,加上kg前平衡质量。
挖斗动臂处于最左位置,和动臂处于最右位置的内卷状态(多位挖斗),无前平衡质量。挖斗动臂处于最左位置,和动臂处于最右位置的内卷状态(多位挖斗),加上量
kg前平衡质
表A.6纵向稳定性数据(向后翻倾)无前平衡重
空铲斗处于载运位置,挖斗在中间内卷位置。挖斗在最左位置,动臂处于最右的内卷状态,空铲斗处于载运位置(多位挖斗)。
表A.7横向稳定性
翻倾轴线通过前、后轮缘,拖
拉机中心线平行于倾斜试验台
的翻倾轴线(向右倾翻)。
翻倾轴线平行于通过后轮缘
和前桥摆动轴线与前轮中心线
交点的连线(向右翻倾)。
空铲斗处于载运位置,挖斗在中间内卷位置。前
带规定的前平衡重
稳定角
无前平衡重带规定的前平衡重
挖斗在最左位置,动臂处于最右的内卷状态,空铲斗处于载运位置(多位挖斗)。空铲斗处于载运位置,挖斗在中间内卷位置。挖斗在最左位置,动臂处于最右的内卷状态,空铲斗处于载运位置(多位挖斗)。中
华人民共和
机械行业标准
带前装载和后挖掘装置的
轮式拖拉机静态稳定性试验方法JB/T10834—2008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市百万庄大街22号
邮政编码:100037
210mm×297mm?0.5印张·17千字2008年7月第1版第1次印刷
网址:http://cmpbook.com编辑部电话:(010)88379778
直销中心电话:
(010)88379693
封面无防伪标均为盗版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机械行业标准(JB)标准计划
- JB/T12872-2016 畜类屠宰加工机械 猪头刨毛机
- JB/T5729-1991 单排多轴木工钻床 精度
- JB/T6382.4-2007 锥密封焊接式60°密封管螺纹90°弯管接头
- JB/T9853-1999 向上式凿岩机
- JB/T10296-2001 温室电气布线设计规范
- JB/T7273.7-1994 内波纹手轮
- JB/T2967.2-2010 横截木工圆锯机 第2部分:精度
- JB/T6358-2006 带可换导柱可转位平底锪钻
- JB/T7658.16-2006 氨制冷装置用辅助设备 第16部分:氨液过滤器
- JB/T6382.2-2007 锥密封焊接式55°非密封管螺纹90°弯管接头
- JB/T6067-1992 气相防锈塑料薄膜 技术条件
- JB/T2858.3-1999 螺纹磨床 精度检验
- JB4726-2000 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
- JB/T7280-2008 拖拉机制动系统 台架试验方法
- JB/T7780.2-2008 铆钉型触头用线材机械物理性能试验方法 第2部分:硬度测量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