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国家标准(GB) >>
- GB/T 8089-2007 天然生胶 烟胶片、白绉胶片和浅色绉胶片

【国家标准(GB)】 天然生胶 烟胶片、白绉胶片和浅色绉胶片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1 13:03:35
- GB/T8089-2007
- 现行
标准号:
GB/T 8089-2007
标准名称:
天然生胶 烟胶片、白绉胶片和浅色绉胶片
标准类别:
国家标准(GB)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07-09-11 -
实施日期:
2007-12-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516.49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天然生胶烟胶片、白绉胶片和浅色绉胶片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标志和贮存、运输。本标准适用于天然胶乳经加酸凝固、压片、烟熏干燥而制成的烟胶片。本标准适用于天然胶乳的新鲜凝块,经控制生产过程而制成的表面起绉、厚度应与实物标准样本的厚度大致相同的白绉胶片和浅色绉胶片。本标准不适用于全部或部分胶清制成的胶片。 GB/T 8089-2007 天然生胶 烟胶片、白绉胶片和浅色绉胶片 GB/T8089-2007

部分标准内容:
ICS83.040.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8089-2007
代替GB/T8089--1987和GB/T8090—1987天然生胶
烟胶片、白绝胶片和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浅色绝胶片
Raw natural rubber--Smoked sheets,white crepes and pale crepes2007-08-3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7-12-01实施
GB/T8089—2007
本标准代替GB/T8089—1987《天然生胶烟胶片》和GB/T8090--1987《天然生胶白绪胶片和
浅色绝胶片》。
本标准与GB/T8089—1987和GB/T8090—1987相比主要差异如下:一增加了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了第3章术语和定义,将GB/T8089—1987和GB/T8090—1987中的附录A作为该章的内容;
十一增加了胶包内在质量要求及相应的试验方法:一增加了等外级烟胶片;
十增加了切包抽样及检验方法;十一增加了一、二级烟胶片和白胶片及浅色约胶片的拉维邦色泽指标及相应的检验方法;一增加了对包装材料的要求;
一增加了对每包涂包固体物限量的要求。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均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天然橡胶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SC8)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黄埔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上海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双钱载重轮胎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成海、潘延弟、邹思红、黄茂芳、李爱发、刘海波、李继业。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8089—1987;
GB/T8090—1987。
1范围
天然生胶烟胶片、白绝胶片和
浅色络胶片
GB/T8089—2007
本标准规定了天然生胶中烟胶片、白绝胶片和浅色绝胶片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标志和贮存、运输。本标准适用于天然胶乳经加酸凝固、压片、烟熏干燥而制成的烟胶片。本标准适用手天然胶乳的新鲜凝块,经控制生产过程而制成的表面起缩、厚度应与实物标准样本的厚度大致相同的白绪胶片和浅色绝胶片。本标准不适用于全部或部分胶清制成的胶片。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528硫化橡胶和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GB/T528--1998,eqvISO37:1994)
GB/T3510
GB/T3517
GB/T4498
未硫化胶塑性的测定快速塑性计法(GB/T3510—2006,ISO2007:1991,IDT)天然生胶塑性保持率(PRI)的测定(GB/T3517—2002,ISO2930:1995,MOD)橡胶灰分的测定(GB/T4498—1997,eqvISO247:1990)天然生胶杂质含量测定法(GB/T8086—1987,neqISO249:1974)GB/T8086
GB/T8088
天然生胶和天然胶乳氮含量的测定(GB/T8088—1999,eqvISO1656:1996)GB/T14796天然生胶颜色指数测定法(GB/T14796——1993,eqvISO4660:1991)GB/T15340
天然、合成生胶取样及制样方法(GB/T15340—1994,idtISO1795:1992)ISO248:2005生橡胶挥发分含量的测定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附录A中规定的术语和定义。4要求
4.1外观要求
4.1.1烟胶片
4.1.1.1—级烟胶片(No.1RSS)
胶片应于燥、清洁、强韧、坚实,且应无缺陷、树脂状物质(胶锈)、火泡、砂砾、污移和任何其他外来物质。但允许有实物标准样本所示程度的轻微分散的屑点和分散的针头大小的小气泡。每个胶包在包装时应无霉,交货时充许在包皮上或者在包皮与胶包表面连接处有极轻微的干霉痕迹,但未透人到胶包内部。拉维邦色泽应小于或等于6.0。不应有氧化斑点或条痕、胶块、分级剪下的不合格的碎胶、撇泡胶、弱胶、过热胶、烟熏过度胶、夹生胶、返生胶、无花纹不透明和烧焦胶片及其他杂质。GB/T8089—2007
4.1.1.2二级烟胶片(No.2RSS)
胶片应干燥、清洁、强韧、坚实,应无缺陷、火泡、砂砾、污罗和下述规定充许之外的其他任何外来物质。
交货时允许有轻微的胶锈,在包皮上、胶包表面和内部胶片允许有少量的于得。如果胶包上出现有显著程度的胶锈或干霉者,其胶包数不应超过抽样胶包数的5%。拉维邦色泽应小于或等于6.0。允许有实物标准样本所示程度的针头大小的小气泡和微小的树皮屑点。不应有氧化斑点或条痕、胶块、分级剪下的不合格的碎胶、撤泡胶、弱胶、过热胶、烟熏过度胶、夹生胶、返生胶、无花纹不透明和烧焦胶片及其他杂质。4.1.1.3三级烟胶片(No.3RSS)胶片应干燥、强韧,且应无缺陷、火泡、砂砾、污移和下述规定允许之外的其他外来物质。交货时允许有轻微的胶锈,在包皮上、胶包表面和内部胶片允许有少量的于霉。如果胶包上出现有显著程度的胶锈或干霉者,其胶包数不应超过抽样胶包数的10%。允许有实物标准样本所示程度的针头大小的小气泡和微小的树皮屑点。不应有氧化斑点或条痕、胶块、分级剪下的不合格的碎胶、撇泡胶、弱胶、过热胶、烟熏过度胶、夹生胶、返生胶、无花纹不透明和烧焦胶片及其他杂质。4.1.1.4四级烟胶片(No.4RSS)
胶片应干燥、强韧,且应无缺陷、火泡、砂砾、污移和下述规定允许之外的其他外来物质。交货时允许有轻微的胶锈,在包皮上、胶包表面和内部胶片允许有少量的干霉。如果胶包上出现有显著程度的胶锈或干舞者,其胶包数不应超过抽样胶包数的20%。允许有实物标准样本所示程度的数量和大小的中等树皮颗粒、气泡、半透明的斑点、轻度发黏和轻度的烟熏过度橡胶。
不应有氧化斑点或条痕、弱胶、过热胶、烟熏不透胶、烟熏过度胶和烧焦胶片。4.1.1.5五级烟胶片(No.5RSS)
胶片应干燥、坚实,且应无火泡、砂砾、污移和下述规定允许之外的其他外来物质。交货时允许有轻微的胶锈,在包皮上、胶包表面和内部胶片有少量的干霉。如果胶包上出现有显著程度的胶锈或干霉者,其胶包数不应超过抽样胶包数的30%。允许有实物标准样本所示程度的数量和大小的中等树皮颗粒、气泡和小火泡、斑点、烟熏过度胶和缺陷。允许有轻度的烟熏不透胶。不应有氧化斑点或条痕、弱胶、过热胶和烧焦胶片。4.1.1.6等外级烟胶片
不符合上述4.1.1.1至4.1.1.5等级外观要求,胶包内混有比五级要求中的中等树皮还大的大树皮颗粒、大量干霉的烟胶片,视为等外级烟胶片4.1.2白绝胶片和浅色络胶片
4.1.2.1特一级薄白绝胶片
胶片应色泽极白而且均匀、干燥、坚实。拉维邦色泽应小于或等于1.0。不应有任何原因所引起的变色、酸臭味、灰尘、屑点、砂砾或其他外来物质、油污或其他污迹、氧化或过热的迹象。
4.1.2.2一级薄白绝胶片
胶片应色泽白、干燥、坚实。允许有极轻微的色泽深浅的差异,拉维邦色泽应小于或等于2.0。不应有任何原因所引起的变色、酸臭味、灰尘、屑点、砂砾或其他外来物质、油污或其他污迹、氧化或过热的迹象。
4.1.2.3特一级薄浅色终胶片
胶片应色泽很浅而且均匀、干燥、坚实。拉维邦色泽应小于或等于2.0。GB/T8089—2007
不应有任何原因所引起的变色、酸臭味、灰尘、屑点、砂砾或其他外来物质、油污或其他污迹、氧化或过热的迹象。
4.1.2.4一级薄浅色给胶片
胶片应色泽浅、干燥、坚实。允许有极轻微的色泽深浅的差异,拉维邦色泽应小于或等于3.0。不应有任何原因所引起的变色、酸臭味、灰尘、屑点、砂砾或其他外来物质、油污或其他污迹、氧化或过热的迹象。
4.1.2.5二级薄浅色绝胶片
胶片应干燥、坚实。色泽略深于一级薄浅色绪胶片,允许有极轻微的色泽深浅的差异,拉维邦色泽应小于或等于4.0。
允许有实物标准样本所示程度的带有斑迹和条痕的橡胶。但在被检验的胶包中,这种胶包的数量不应超过检验胶包数的10%。
除上述可允许者外,不应有任何原因所引起的变色、酸臭味、灰尘、屑点、砂砾或其他外来物质、油污或其他污迹、氧化或过热的迹象。4.1.2.6三级薄浅色胶片
胶片应色泽淡黄、干燥、坚实。充许有色泽深浅的差异。拉维邦色泽应小于或等于5.0。允许有实物标准样本所示程度的带有斑迹和条痕的橡胶。但在被检验的胶包中,这种胶包的数量不应超过检验胶包数的20%。
除上述可允许者外,不应有任何原因所引起的变色、酸臭味、灰尘、屑点、砂或其他外来物质、油污或其他污迹、氧化或过热的迹象。4.2物理和化学性能规格要求
烟胶片、白绪胶片和浅色给胶片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烟胶片、白终胶片和浅色给胶片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规格各级烟胶片的极限值
一级~三级烟胶
留在45μm筛上的杂质含量(质量分数)/%
塑性初值
塑性保持率
氮含量(质量分数)/%
择发分含量(质量分数)/%
灰分含量(质量分数)/%
拉伸强度/MPa
最大值
最小值
最小值
最大值
最大值
最大值
最小值
片、特一级和一级
薄白绪胶片、
特一级~三级
薄浅色绝胶片
四级烟胶片
五级烟胶片
检验方法
GB/T8086
GB/T3510
GB/T3517
GB/T8088
ISO248:2005
(烘箱法,105℃±5℃)
GB/T4498
GB/T528
注:当外观检验中发现存在问题的胶包或供需双方发生产品质量争议或合同规定时,才按表中的规格规定进行检验。
4.3包装、涂包和标志
应符合第7章的规定。
GB/T8089—2007
5试验方法
5.1外观检验
5.1.1切包检验
将抽取出的切包检验胶包,用刀垂直于样包胶片的方向切至样包高度2/3处,检验样包中有无夹杂物、次级胶片、夹生胶、不清洁物等。开包取样工具应干净、不带铁锈等,如遇气温较低,胶包变硬时,充许将胶包置于暖房加温,但温度不应超过60℃。
5.1.2开包检验
开包检验时,每包随机取8片,每片的外观等级根据技术要求的文字规定,同时对照实物标准样本册(见附录B及附录C)中的单张胶片逐一比较评级,并记录好每片所属的等级。检验时,应有明亮光源,以便透视胶片内部的缺陷。降级处理的评级胶片应当妥善保存,并附上检验结果和说明,供有关方面进行复验。5.1.3检验包等级评定
评级时,每包随机取8片,允许有1片低于供货等级一个级别的胶片,但如有低于两个级别的胶片,则视该包为低于供货等级两级胶包。胶包中应无夹杂物、次级胶片、夹生胶、清洁物等。记录好每包所属的等级。
5.1.4检验结果
用全批胶包数与开验评定为相应等级的胶包数的百分率表示检验结果,此结果同时代表该相同品名及等级、相同标记的供货检验批的胶包。5.1.5拉维邦色泽
按GB/T14796的规定进行。
5.2物理和化学性能试验
按表1的规定进行。
注:当外观检验中发现存在间题的胶包或供需双方发生产品质量争议或合同规定时,才按表1的规定进行试验。5.3包装、涂包和标志
在外观检验前进行,对样品包的包装、质量和标志进行100%检验,对涂包液于后的固体物的量按普通物理分离方法,对包装材料按相关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6检验规则
6.1检验批
具有相同品名、相同等级、相同标记的胶包为一检验批。6.2检验组批
具有相同品名、相同等级、相同标记的胶包,其中每100t为一个检验组批,不足100t亦为一检验组批。
6.3抽样
每检验组批随机取10%胶包作为样品包,其中20包用于开包检验,3~8包用于切包检验。每箱(或托装胶块抽样可随机取10箱(或托),每箱(或托)随机取3块按同样方法检验。若检验结果为降级,应扩大到其余样品包检验。6.3.1样片
从每个样品包中随机取8片胶片作为样片置于原包面上待检。6.3.2试样制备
按GB/T15340的规定制备实验室混合样品。4
GB/T8089—2007
测定拉仲强度的样品采用配方:天然橡胶100.00,氧化锌6.00、硫黄3.50、硬脂酸0.50、2-硫基苯并噻唑(MBT)0.50。
6.4判定规则
对于外观要求,按5.1.3及5.1.4的规定判定。对于物理和化学性能规格要求,检验结果应全部符合表1的规定,如果有一项不符合规定时,可用备用实验室混合样品进行复检,复检仍不符合规定时,则该批产品应降等级或定为不合格品。对于包装、涂色和标志的要求,按第7章的规定判定。供需双方如产生产品质量争议,可协商解决或由质量仲裁单位按本标准进行检验。7包装、涂包和标志
7.1包装规格
7.1.1烟胶片包装规格
7.1.1.1胶包包装
一每个胶包连包皮胶净质量为111.11kg。一胶片在加压打包时,可在打包箱上下四周撒少量滑石粉,以便加压后的胶包能顺利脱离打包箱。
每个胶包的各个面和角,使用同种类、同级别或较高质量的胶片作包皮进行包裹。如果包皮有:洞孔,要使用双层包皮。禁止在包皮的内外捆绑金属带、金属线或非金属绳索。7.1.1.2块状包装
即将胶片压成一叠,每叠定量包装33.33kg,每块用塑料薄膜包裹,每层6块,每36块置于一个托或木箱中,若用托装胶块需用聚乙烯薄膜包裹固定。7.1.2白胶、浅色绝胶片包装规格胶包用聚乙烯薄膜袋和聚丙烯编织袋双层包装,每包净质量50kg。胶包长为(60士2)cm,宽为(40士2)cm,高为(30士2)cm;也可每包净质量为111.11kg。可在打包箱上下四周撒少量的细滑石粉,以便在加压压紧胶片后,能顺利脱离打包箱。7.2涂包和涂包溶液(仅对7.1.1.1而言)7.2.1概述
为了克服胶包在贮运时互相粘结,以及保证胶包的标志具有明亮的底色,在包好包皮后的胶包的六个面都涂上一层本标准规定的涂包浴液,每包涂包液干后的固体物的量不应大于0.90kg。涂包溶液是用天然生胶溶于溶剂中,制成胶黏溶液,然后加入溶剂和滑石粉的混合液,充分揽拌均匀后而成。
7.2.2胶黏溶液的配制
称取0.5kg清洁而干燥的碎胶片,放人盛有10kg馏程为143℃~275℃的石油溶剂的容器中,浸泡36h以上,经常搅拌,待天然生胶完全溶解后,再加人5kg石油溶剂,充分揽拌直至均勾混合即成胶黏溶液,将容器加盖后备用。
7.2.3滑石粉石油溶剂混合液的配制在另一个睿器内盛石油溶剂20kg,加入细滑石粉15kg,边加边搅拌,配制成均匀的浆糊状液体,将容器加盖后备用。若滑石粉的单位质量的体积比较大时,可适当降低用量,使涂包溶液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以利于涂包。
7.2.4涂包溶液的配制和使用
将上述7.2.2和7.2.3配制好的两种溶液放人一个容器中混合,充分搅拌即成涂包溶液。使用时须防止滑石粉下沉,应边涂包边搅拌,确保涂包均匀。这种配方的涂包溶液,足够涂刷50k的胶包100包。涂包要均勾,每个胶包表面粘结涂包溶液于后的固体质量不应超过250g。5
GB/T8089—2007
7.3胶包标志
7.3.1标志溶液的配制(仅对采用胶包包装而言)将7.2.2规定配制的胶黏剂1份与炭黑1份混合,经充分搅拌成浆糊状,要求达到有明显的黑色和易于涂刷的流动性为度。
7.3.2胶包标志
若采用胶包包装,应在每个胶包最大面积的一面上,用漏印板涂刷上标志溶液,使胶包标明有橡胶的种类、等级、净质量、生产厂名或代号、生产日期。在每个胶包的两个小侧面上标明等级及品名标志;若采用块状包装,应在每托或每箱的正面和侧面标明与胶包包装同类的标志。7.4包装材料
若采用托或箱式包,材料可用非木质包装或木质包装。非木质包装材料可用胶托或纸托,木质包装材料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禁止携带有关检疫性病虫害。8存和运输
8.1胶包贮存要分种类和级别堆放,置于离地面高度30cm以上和距离墙壁50cm以上的木板上。堆叠高度为4~6层胶包,堆长不限。在各堆胶包之间留有通道,以便取出和运输。8.2堆放胶包的仓库,要求通风良好、干燥、不漏雨。仓库内气温不应超过35℃C,胶包不应受阳光直射。
8.3仓库要清洁。胶包不应与铜和锰的盐类或氧化物接触,不应与油类和易燃物品一起贮放。8.4胶包运输时须用清洁车厢装运,盖好篷车,以防阳光照晒或雨水淋湿导致橡胶发霉变质。A.1
撒泡胶skimmings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术语和定义
胶乳加酸凝固时,从液面撤出的泡沫而制成的胶片。弱胶weakrubber
又称脆胶。当胶片受急剧拉伸时,容易斯裂或断裂的橡胶。烧焦胶片burntsheets
由于熏烟时太靠近烟火,已烧焦氧化变黑的胶片。夹生胶virginrubber
仍然保留大量原有水分,表面或内部呈灰白色的橡胶。返生胶bleachedrubber
已经受潮和吸收了过多水分的橡胶。胶清skimlatex
GB/T8089—2007
胶乳通过离心机浓缩时得到于胶含量约60%的浓缩胶乳,另一部分含干胶约5%的液体称为胶清。氧化胶oxidizedrubber
橡胶中的橡胶烃、乳清物质与氧化合,导致破坏或降解的橡胶。heatedrubber
过热胶
出现变软和发黏的斑点或条痕的橡胶。unger-curedrubber
烟熏不透胶
在烟熏或干燥过程中,部分或全部未彻底干燥的橡胶。A.10
over-smokedrubber
烟熏过度胶
在烟熏过程中,由于烟(分)熏过浓,变得几乎不透明状态的橡胶。本说明不包括由于烟熏时太靠近烟火,已轻微灼焦的橡胶。
不透明胶片opaquesheets
在明亮光照射下,呈不透明状态的胶片(四级和五级烟胶片,大体上是属于这种状态)。A.12
干燥的橡胶
dryrubber
根据外观鉴定,看不出有任何水分迹象的橡胶(参阅返生胶、夹生胶和烟熏不透胶)。7
GB/T 8089—2007
千霉drymould
受霉菌作用,在胶片上出现的绿色、黄色、黑色等霉斑。A.14
清洁的橡胶cleanrubber
根据外观分级鉴定与一、二级烟胶片实物标准样本比较,杂质量不超过样本所示的程度。A.15
strongrubher
强韧的橡胶
坚强而富有弹性,具有较强抗变形和抗拉伸性能的橡胶。A16
坚实的橡胶firmrubber
根据外观鉴定,与弱胶的状态大不相同,是均匀、强韧和结实的橡胶。A.17
缺陷blemishes
存在的污染、斑点或损伤等质量缺陷。A.18
树脂状物质(胶锈)resinousmatter“rust烟胶片表面覆盖一层由于细菌分解橡胶中的非胶组分而形成带有褐色如铁锈状的物质。A.19
火泡blister
在制胶过程中,由于橡胶分解而生成气体,使胶片表面或内部形成内表面发黏的气泡。A.20
砂砾sand
橡胶中混进或多或少石英组分的松散小颗粒。A.21
树皮屑点或颗粒barkspecksorparticles橡胶中存在树皮和其他外来有机物的屑点或颗粒。A.22
气泡bubbles
在制胶过程中,由于胶乳混进了空气或轻微发酵,使胶片内部形成内表面不发黏的圆形小气泡。A.23
污移包装dirtypacking
在胶包内夹杂有外来杂物如杂草、种子、麦秸、藤丝、纸、碎布、木屑或其他外来物质的胶包。A.24
外来物质foreignmatter
天然橡胶中,除橡胶烃和胶乳中固有的天然物质之外,无论任何物质均称为外来物质。A.25
完好的橡胶soundrubber
经外观分级鉴定,无任何缺点和弱点的橡胶。A.26
frothysheets
发酵胶片
胶乳在凝固过程中过度发酵,致使整张胶片布满气泡和发黏气泡而变软和变质的胶片。8
斑迹胶
mottledrubber
有较深色的斑点、污迹或条痕以及由于真菌而形成的斑点的橡胶。A.28
发黏的橡胶
stickyrubber
有发黏的、黏滞的或胶黏的橡胶。A.29
酸臭味
sourandfoulodors
由于橡胶腐败而产生的气味。
变色discoloration
GB/T8089—2007
指形成色斑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胶包内有未干透的橡胶而引起的生化降解,这种现象或许伴有发霉、过热斑点或移臭物分解的气味。A.31
复制国际样本
copyinternational sample
根据确认国际样本复制而成,供橡胶行业和商业中使用的橡胶实物样本。GB/T8089—2007
B.1烟胶片实物标准样本包括: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烟胶片实物标准样本
一级烟胶片(No.1RSS)实物标准样本;二级烟胶片(No.2RSS)实物标准样本;三级烟胶片(No.3RSS)实物标准样本;四级烟胶片(No.4RSS)实物标准样本;五级烟胶片(No.5RSS)实物标准样本。采用“复制国际样本”(copyinternationalsample)作为本标准的实物标准样本的母本。B.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8089-2007
代替GB/T8089--1987和GB/T8090—1987天然生胶
烟胶片、白绝胶片和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浅色绝胶片
Raw natural rubber--Smoked sheets,white crepes and pale crepes2007-08-31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2007-12-01实施
GB/T8089—2007
本标准代替GB/T8089—1987《天然生胶烟胶片》和GB/T8090--1987《天然生胶白绪胶片和
浅色绝胶片》。
本标准与GB/T8089—1987和GB/T8090—1987相比主要差异如下:一增加了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增加了第3章术语和定义,将GB/T8089—1987和GB/T8090—1987中的附录A作为该章的内容;
十一增加了胶包内在质量要求及相应的试验方法:一增加了等外级烟胶片;
十增加了切包抽样及检验方法;十一增加了一、二级烟胶片和白胶片及浅色约胶片的拉维邦色泽指标及相应的检验方法;一增加了对包装材料的要求;
一增加了对每包涂包固体物限量的要求。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均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天然橡胶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SC8)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黄埔出人境检验检疫局、上海轮胎橡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双钱载重轮胎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成海、潘延弟、邹思红、黄茂芳、李爱发、刘海波、李继业。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GB/T8089—1987;
GB/T8090—1987。
1范围
天然生胶烟胶片、白绝胶片和
浅色络胶片
GB/T8089—2007
本标准规定了天然生胶中烟胶片、白绝胶片和浅色绝胶片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标志和贮存、运输。本标准适用于天然胶乳经加酸凝固、压片、烟熏干燥而制成的烟胶片。本标准适用手天然胶乳的新鲜凝块,经控制生产过程而制成的表面起缩、厚度应与实物标准样本的厚度大致相同的白绪胶片和浅色绝胶片。本标准不适用于全部或部分胶清制成的胶片。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528硫化橡胶和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GB/T528--1998,eqvISO37:1994)
GB/T3510
GB/T3517
GB/T4498
未硫化胶塑性的测定快速塑性计法(GB/T3510—2006,ISO2007:1991,IDT)天然生胶塑性保持率(PRI)的测定(GB/T3517—2002,ISO2930:1995,MOD)橡胶灰分的测定(GB/T4498—1997,eqvISO247:1990)天然生胶杂质含量测定法(GB/T8086—1987,neqISO249:1974)GB/T8086
GB/T8088
天然生胶和天然胶乳氮含量的测定(GB/T8088—1999,eqvISO1656:1996)GB/T14796天然生胶颜色指数测定法(GB/T14796——1993,eqvISO4660:1991)GB/T15340
天然、合成生胶取样及制样方法(GB/T15340—1994,idtISO1795:1992)ISO248:2005生橡胶挥发分含量的测定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附录A中规定的术语和定义。4要求
4.1外观要求
4.1.1烟胶片
4.1.1.1—级烟胶片(No.1RSS)
胶片应于燥、清洁、强韧、坚实,且应无缺陷、树脂状物质(胶锈)、火泡、砂砾、污移和任何其他外来物质。但允许有实物标准样本所示程度的轻微分散的屑点和分散的针头大小的小气泡。每个胶包在包装时应无霉,交货时充许在包皮上或者在包皮与胶包表面连接处有极轻微的干霉痕迹,但未透人到胶包内部。拉维邦色泽应小于或等于6.0。不应有氧化斑点或条痕、胶块、分级剪下的不合格的碎胶、撇泡胶、弱胶、过热胶、烟熏过度胶、夹生胶、返生胶、无花纹不透明和烧焦胶片及其他杂质。GB/T8089—2007
4.1.1.2二级烟胶片(No.2RSS)
胶片应干燥、清洁、强韧、坚实,应无缺陷、火泡、砂砾、污罗和下述规定充许之外的其他任何外来物质。
交货时允许有轻微的胶锈,在包皮上、胶包表面和内部胶片允许有少量的于得。如果胶包上出现有显著程度的胶锈或干霉者,其胶包数不应超过抽样胶包数的5%。拉维邦色泽应小于或等于6.0。允许有实物标准样本所示程度的针头大小的小气泡和微小的树皮屑点。不应有氧化斑点或条痕、胶块、分级剪下的不合格的碎胶、撤泡胶、弱胶、过热胶、烟熏过度胶、夹生胶、返生胶、无花纹不透明和烧焦胶片及其他杂质。4.1.1.3三级烟胶片(No.3RSS)胶片应干燥、强韧,且应无缺陷、火泡、砂砾、污移和下述规定允许之外的其他外来物质。交货时允许有轻微的胶锈,在包皮上、胶包表面和内部胶片允许有少量的于霉。如果胶包上出现有显著程度的胶锈或干霉者,其胶包数不应超过抽样胶包数的10%。允许有实物标准样本所示程度的针头大小的小气泡和微小的树皮屑点。不应有氧化斑点或条痕、胶块、分级剪下的不合格的碎胶、撇泡胶、弱胶、过热胶、烟熏过度胶、夹生胶、返生胶、无花纹不透明和烧焦胶片及其他杂质。4.1.1.4四级烟胶片(No.4RSS)
胶片应干燥、强韧,且应无缺陷、火泡、砂砾、污移和下述规定允许之外的其他外来物质。交货时允许有轻微的胶锈,在包皮上、胶包表面和内部胶片允许有少量的干霉。如果胶包上出现有显著程度的胶锈或干舞者,其胶包数不应超过抽样胶包数的20%。允许有实物标准样本所示程度的数量和大小的中等树皮颗粒、气泡、半透明的斑点、轻度发黏和轻度的烟熏过度橡胶。
不应有氧化斑点或条痕、弱胶、过热胶、烟熏不透胶、烟熏过度胶和烧焦胶片。4.1.1.5五级烟胶片(No.5RSS)
胶片应干燥、坚实,且应无火泡、砂砾、污移和下述规定允许之外的其他外来物质。交货时允许有轻微的胶锈,在包皮上、胶包表面和内部胶片有少量的干霉。如果胶包上出现有显著程度的胶锈或干霉者,其胶包数不应超过抽样胶包数的30%。允许有实物标准样本所示程度的数量和大小的中等树皮颗粒、气泡和小火泡、斑点、烟熏过度胶和缺陷。允许有轻度的烟熏不透胶。不应有氧化斑点或条痕、弱胶、过热胶和烧焦胶片。4.1.1.6等外级烟胶片
不符合上述4.1.1.1至4.1.1.5等级外观要求,胶包内混有比五级要求中的中等树皮还大的大树皮颗粒、大量干霉的烟胶片,视为等外级烟胶片4.1.2白绝胶片和浅色络胶片
4.1.2.1特一级薄白绝胶片
胶片应色泽极白而且均匀、干燥、坚实。拉维邦色泽应小于或等于1.0。不应有任何原因所引起的变色、酸臭味、灰尘、屑点、砂砾或其他外来物质、油污或其他污迹、氧化或过热的迹象。
4.1.2.2一级薄白绝胶片
胶片应色泽白、干燥、坚实。允许有极轻微的色泽深浅的差异,拉维邦色泽应小于或等于2.0。不应有任何原因所引起的变色、酸臭味、灰尘、屑点、砂砾或其他外来物质、油污或其他污迹、氧化或过热的迹象。
4.1.2.3特一级薄浅色终胶片
胶片应色泽很浅而且均匀、干燥、坚实。拉维邦色泽应小于或等于2.0。GB/T8089—2007
不应有任何原因所引起的变色、酸臭味、灰尘、屑点、砂砾或其他外来物质、油污或其他污迹、氧化或过热的迹象。
4.1.2.4一级薄浅色给胶片
胶片应色泽浅、干燥、坚实。允许有极轻微的色泽深浅的差异,拉维邦色泽应小于或等于3.0。不应有任何原因所引起的变色、酸臭味、灰尘、屑点、砂砾或其他外来物质、油污或其他污迹、氧化或过热的迹象。
4.1.2.5二级薄浅色绝胶片
胶片应干燥、坚实。色泽略深于一级薄浅色绪胶片,允许有极轻微的色泽深浅的差异,拉维邦色泽应小于或等于4.0。
允许有实物标准样本所示程度的带有斑迹和条痕的橡胶。但在被检验的胶包中,这种胶包的数量不应超过检验胶包数的10%。
除上述可允许者外,不应有任何原因所引起的变色、酸臭味、灰尘、屑点、砂砾或其他外来物质、油污或其他污迹、氧化或过热的迹象。4.1.2.6三级薄浅色胶片
胶片应色泽淡黄、干燥、坚实。充许有色泽深浅的差异。拉维邦色泽应小于或等于5.0。允许有实物标准样本所示程度的带有斑迹和条痕的橡胶。但在被检验的胶包中,这种胶包的数量不应超过检验胶包数的20%。
除上述可允许者外,不应有任何原因所引起的变色、酸臭味、灰尘、屑点、砂或其他外来物质、油污或其他污迹、氧化或过热的迹象。4.2物理和化学性能规格要求
烟胶片、白绪胶片和浅色给胶片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烟胶片、白终胶片和浅色给胶片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规格各级烟胶片的极限值
一级~三级烟胶
留在45μm筛上的杂质含量(质量分数)/%
塑性初值
塑性保持率
氮含量(质量分数)/%
择发分含量(质量分数)/%
灰分含量(质量分数)/%
拉伸强度/MPa
最大值
最小值
最小值
最大值
最大值
最大值
最小值
片、特一级和一级
薄白绪胶片、
特一级~三级
薄浅色绝胶片
四级烟胶片
五级烟胶片
检验方法
GB/T8086
GB/T3510
GB/T3517
GB/T8088
ISO248:2005
(烘箱法,105℃±5℃)
GB/T4498
GB/T528
注:当外观检验中发现存在问题的胶包或供需双方发生产品质量争议或合同规定时,才按表中的规格规定进行检验。
4.3包装、涂包和标志
应符合第7章的规定。
GB/T8089—2007
5试验方法
5.1外观检验
5.1.1切包检验
将抽取出的切包检验胶包,用刀垂直于样包胶片的方向切至样包高度2/3处,检验样包中有无夹杂物、次级胶片、夹生胶、不清洁物等。开包取样工具应干净、不带铁锈等,如遇气温较低,胶包变硬时,充许将胶包置于暖房加温,但温度不应超过60℃。
5.1.2开包检验
开包检验时,每包随机取8片,每片的外观等级根据技术要求的文字规定,同时对照实物标准样本册(见附录B及附录C)中的单张胶片逐一比较评级,并记录好每片所属的等级。检验时,应有明亮光源,以便透视胶片内部的缺陷。降级处理的评级胶片应当妥善保存,并附上检验结果和说明,供有关方面进行复验。5.1.3检验包等级评定
评级时,每包随机取8片,允许有1片低于供货等级一个级别的胶片,但如有低于两个级别的胶片,则视该包为低于供货等级两级胶包。胶包中应无夹杂物、次级胶片、夹生胶、清洁物等。记录好每包所属的等级。
5.1.4检验结果
用全批胶包数与开验评定为相应等级的胶包数的百分率表示检验结果,此结果同时代表该相同品名及等级、相同标记的供货检验批的胶包。5.1.5拉维邦色泽
按GB/T14796的规定进行。
5.2物理和化学性能试验
按表1的规定进行。
注:当外观检验中发现存在间题的胶包或供需双方发生产品质量争议或合同规定时,才按表1的规定进行试验。5.3包装、涂包和标志
在外观检验前进行,对样品包的包装、质量和标志进行100%检验,对涂包液于后的固体物的量按普通物理分离方法,对包装材料按相关标准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6检验规则
6.1检验批
具有相同品名、相同等级、相同标记的胶包为一检验批。6.2检验组批
具有相同品名、相同等级、相同标记的胶包,其中每100t为一个检验组批,不足100t亦为一检验组批。
6.3抽样
每检验组批随机取10%胶包作为样品包,其中20包用于开包检验,3~8包用于切包检验。每箱(或托装胶块抽样可随机取10箱(或托),每箱(或托)随机取3块按同样方法检验。若检验结果为降级,应扩大到其余样品包检验。6.3.1样片
从每个样品包中随机取8片胶片作为样片置于原包面上待检。6.3.2试样制备
按GB/T15340的规定制备实验室混合样品。4
GB/T8089—2007
测定拉仲强度的样品采用配方:天然橡胶100.00,氧化锌6.00、硫黄3.50、硬脂酸0.50、2-硫基苯并噻唑(MBT)0.50。
6.4判定规则
对于外观要求,按5.1.3及5.1.4的规定判定。对于物理和化学性能规格要求,检验结果应全部符合表1的规定,如果有一项不符合规定时,可用备用实验室混合样品进行复检,复检仍不符合规定时,则该批产品应降等级或定为不合格品。对于包装、涂色和标志的要求,按第7章的规定判定。供需双方如产生产品质量争议,可协商解决或由质量仲裁单位按本标准进行检验。7包装、涂包和标志
7.1包装规格
7.1.1烟胶片包装规格
7.1.1.1胶包包装
一每个胶包连包皮胶净质量为111.11kg。一胶片在加压打包时,可在打包箱上下四周撒少量滑石粉,以便加压后的胶包能顺利脱离打包箱。
每个胶包的各个面和角,使用同种类、同级别或较高质量的胶片作包皮进行包裹。如果包皮有:洞孔,要使用双层包皮。禁止在包皮的内外捆绑金属带、金属线或非金属绳索。7.1.1.2块状包装
即将胶片压成一叠,每叠定量包装33.33kg,每块用塑料薄膜包裹,每层6块,每36块置于一个托或木箱中,若用托装胶块需用聚乙烯薄膜包裹固定。7.1.2白胶、浅色绝胶片包装规格胶包用聚乙烯薄膜袋和聚丙烯编织袋双层包装,每包净质量50kg。胶包长为(60士2)cm,宽为(40士2)cm,高为(30士2)cm;也可每包净质量为111.11kg。可在打包箱上下四周撒少量的细滑石粉,以便在加压压紧胶片后,能顺利脱离打包箱。7.2涂包和涂包溶液(仅对7.1.1.1而言)7.2.1概述
为了克服胶包在贮运时互相粘结,以及保证胶包的标志具有明亮的底色,在包好包皮后的胶包的六个面都涂上一层本标准规定的涂包浴液,每包涂包液干后的固体物的量不应大于0.90kg。涂包溶液是用天然生胶溶于溶剂中,制成胶黏溶液,然后加入溶剂和滑石粉的混合液,充分揽拌均匀后而成。
7.2.2胶黏溶液的配制
称取0.5kg清洁而干燥的碎胶片,放人盛有10kg馏程为143℃~275℃的石油溶剂的容器中,浸泡36h以上,经常搅拌,待天然生胶完全溶解后,再加人5kg石油溶剂,充分揽拌直至均勾混合即成胶黏溶液,将容器加盖后备用。
7.2.3滑石粉石油溶剂混合液的配制在另一个睿器内盛石油溶剂20kg,加入细滑石粉15kg,边加边搅拌,配制成均匀的浆糊状液体,将容器加盖后备用。若滑石粉的单位质量的体积比较大时,可适当降低用量,使涂包溶液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以利于涂包。
7.2.4涂包溶液的配制和使用
将上述7.2.2和7.2.3配制好的两种溶液放人一个容器中混合,充分搅拌即成涂包溶液。使用时须防止滑石粉下沉,应边涂包边搅拌,确保涂包均匀。这种配方的涂包溶液,足够涂刷50k的胶包100包。涂包要均勾,每个胶包表面粘结涂包溶液于后的固体质量不应超过250g。5
GB/T8089—2007
7.3胶包标志
7.3.1标志溶液的配制(仅对采用胶包包装而言)将7.2.2规定配制的胶黏剂1份与炭黑1份混合,经充分搅拌成浆糊状,要求达到有明显的黑色和易于涂刷的流动性为度。
7.3.2胶包标志
若采用胶包包装,应在每个胶包最大面积的一面上,用漏印板涂刷上标志溶液,使胶包标明有橡胶的种类、等级、净质量、生产厂名或代号、生产日期。在每个胶包的两个小侧面上标明等级及品名标志;若采用块状包装,应在每托或每箱的正面和侧面标明与胶包包装同类的标志。7.4包装材料
若采用托或箱式包,材料可用非木质包装或木质包装。非木质包装材料可用胶托或纸托,木质包装材料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禁止携带有关检疫性病虫害。8存和运输
8.1胶包贮存要分种类和级别堆放,置于离地面高度30cm以上和距离墙壁50cm以上的木板上。堆叠高度为4~6层胶包,堆长不限。在各堆胶包之间留有通道,以便取出和运输。8.2堆放胶包的仓库,要求通风良好、干燥、不漏雨。仓库内气温不应超过35℃C,胶包不应受阳光直射。
8.3仓库要清洁。胶包不应与铜和锰的盐类或氧化物接触,不应与油类和易燃物品一起贮放。8.4胶包运输时须用清洁车厢装运,盖好篷车,以防阳光照晒或雨水淋湿导致橡胶发霉变质。A.1
撒泡胶skimmings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术语和定义
胶乳加酸凝固时,从液面撤出的泡沫而制成的胶片。弱胶weakrubber
又称脆胶。当胶片受急剧拉伸时,容易斯裂或断裂的橡胶。烧焦胶片burntsheets
由于熏烟时太靠近烟火,已烧焦氧化变黑的胶片。夹生胶virginrubber
仍然保留大量原有水分,表面或内部呈灰白色的橡胶。返生胶bleachedrubber
已经受潮和吸收了过多水分的橡胶。胶清skimlatex
GB/T8089—2007
胶乳通过离心机浓缩时得到于胶含量约60%的浓缩胶乳,另一部分含干胶约5%的液体称为胶清。氧化胶oxidizedrubber
橡胶中的橡胶烃、乳清物质与氧化合,导致破坏或降解的橡胶。heatedrubber
过热胶
出现变软和发黏的斑点或条痕的橡胶。unger-curedrubber
烟熏不透胶
在烟熏或干燥过程中,部分或全部未彻底干燥的橡胶。A.10
over-smokedrubber
烟熏过度胶
在烟熏过程中,由于烟(分)熏过浓,变得几乎不透明状态的橡胶。本说明不包括由于烟熏时太靠近烟火,已轻微灼焦的橡胶。
不透明胶片opaquesheets
在明亮光照射下,呈不透明状态的胶片(四级和五级烟胶片,大体上是属于这种状态)。A.12
干燥的橡胶
dryrubber
根据外观鉴定,看不出有任何水分迹象的橡胶(参阅返生胶、夹生胶和烟熏不透胶)。7
GB/T 8089—2007
千霉drymould
受霉菌作用,在胶片上出现的绿色、黄色、黑色等霉斑。A.14
清洁的橡胶cleanrubber
根据外观分级鉴定与一、二级烟胶片实物标准样本比较,杂质量不超过样本所示的程度。A.15
strongrubher
强韧的橡胶
坚强而富有弹性,具有较强抗变形和抗拉伸性能的橡胶。A16
坚实的橡胶firmrubber
根据外观鉴定,与弱胶的状态大不相同,是均匀、强韧和结实的橡胶。A.17
缺陷blemishes
存在的污染、斑点或损伤等质量缺陷。A.18
树脂状物质(胶锈)resinousmatter“rust烟胶片表面覆盖一层由于细菌分解橡胶中的非胶组分而形成带有褐色如铁锈状的物质。A.19
火泡blister
在制胶过程中,由于橡胶分解而生成气体,使胶片表面或内部形成内表面发黏的气泡。A.20
砂砾sand
橡胶中混进或多或少石英组分的松散小颗粒。A.21
树皮屑点或颗粒barkspecksorparticles橡胶中存在树皮和其他外来有机物的屑点或颗粒。A.22
气泡bubbles
在制胶过程中,由于胶乳混进了空气或轻微发酵,使胶片内部形成内表面不发黏的圆形小气泡。A.23
污移包装dirtypacking
在胶包内夹杂有外来杂物如杂草、种子、麦秸、藤丝、纸、碎布、木屑或其他外来物质的胶包。A.24
外来物质foreignmatter
天然橡胶中,除橡胶烃和胶乳中固有的天然物质之外,无论任何物质均称为外来物质。A.25
完好的橡胶soundrubber
经外观分级鉴定,无任何缺点和弱点的橡胶。A.26
frothysheets
发酵胶片
胶乳在凝固过程中过度发酵,致使整张胶片布满气泡和发黏气泡而变软和变质的胶片。8
斑迹胶
mottledrubber
有较深色的斑点、污迹或条痕以及由于真菌而形成的斑点的橡胶。A.28
发黏的橡胶
stickyrubber
有发黏的、黏滞的或胶黏的橡胶。A.29
酸臭味
sourandfoulodors
由于橡胶腐败而产生的气味。
变色discoloration
GB/T8089—2007
指形成色斑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胶包内有未干透的橡胶而引起的生化降解,这种现象或许伴有发霉、过热斑点或移臭物分解的气味。A.31
复制国际样本
copyinternational sample
根据确认国际样本复制而成,供橡胶行业和商业中使用的橡胶实物样本。GB/T8089—2007
B.1烟胶片实物标准样本包括:
附录B
(规范性附录)
烟胶片实物标准样本
一级烟胶片(No.1RSS)实物标准样本;二级烟胶片(No.2RSS)实物标准样本;三级烟胶片(No.3RSS)实物标准样本;四级烟胶片(No.4RSS)实物标准样本;五级烟胶片(No.5RSS)实物标准样本。采用“复制国际样本”(copyinternationalsample)作为本标准的实物标准样本的母本。B.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GB)标准计划
- GB/T251-2008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
- GB/T39648-2020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数字图像技术评级
- GB/T2910.16-2024 纺织品 定量化学分析 第16部分:聚丙烯纤维与某些其他纤维的混合物(二甲苯法)
- GB/T43423-2023 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深空光通信编码与同步
- GB/T30966.6-2022 风力发电机组 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 第6部分:状态监测的逻辑节点类和数据类
- GB/T21078.1-2023 金融服务 个人识别码管理与安全 第1部分:基于卡系统的PIN基本原则和要求
- GB/T24204-2009 高炉炉料用铁矿石 低温还原粉化率的测定 动态试验法
- GB/T29529-2013 泵的噪声测量与评价方法
- GB/T5009.43-2003 味精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5009.68-2003 食品容器内壁过氯乙烯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GB/T2650-2022 金属材料焊缝破坏性试验 冲击试验
- GB/T31138-2022 加氢机
- GB/T42001-2022 高压输变电工程外绝缘放电电压海拔校正方法
- GB/T32113-2015 口腔护理产品中氯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 GB7911.1-1987 热固性树脂装饰层压板 技术条件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