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航天工业行业标准(QJ) >>
- QJ 1302.1-2001 航天产品技术评审 第1部分:总则

【航天工业行业标准(QJ)】 航天产品技术评审 第1部分:总则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5-01-26 18:12:25
- QJ1302.1-2001
- 现行
标准号:
QJ 1302.1-2001
标准名称:
航天产品技术评审 第1部分:总则
标准类别:
航天工业行业标准(QJ)
标准状态:
现行-
实施日期:
2002-02-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2.57 MB

部分标准内容:
航天产品技术评审系列标准包括以下部分:航天产品技术评审第1部分:总则航天产品技术评审第2部分:设计评审航天产品技术评审第3部分:工艺评审航天产品技术评审第4部分:型号出厂评审航天产品技术评审第5部分:型号转场评审QJ 1302.1-2001
20030160
航天产品技术评审系列标准与GJB907《产品质量评审》、QJ3058《元器件评审管理要求》等标准一起支撑天质【1999]0080号文件《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型号技术评审管理办法》(试行),规范航天行业内部技术评审工作。
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质量局提出。本部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黎雨虹、郝红岩、徐丽艳、邵德生。1范围
航天产品技术评审第1部分:总则QJ 1302.1-2001
本部分规定了航天产品技术评审的类型与主要内容、评审的组织与管理、评审程序、评审的监督与跟踪及评审报告格式与填写要求。本部分适用于航关产品研制、生产过程中的内部技术评审。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JB907产品质量评审
QJ1090A研究试验文件使用与归档管理规定QJ1302.2一2001航天产品技术评审·第2部分:设计评审QJ1302.32001航天产品技术评审第3部分:工艺评审航天产品技术评审第4部分:型号出厂评审QJ1302.4-2001月
QJ1302.5-2001丹
航天产品技术评审第5部分:型号转场评审QJ2932航天器和导弹武器系统安全性评审指南QJ3058元器件评审管理要求
3一般要求
3.1型号承制方应结合产品特点,按本系列标准要求确定各阶段需进行的技术评审的类型(包括阶段评审、关键点评审和专项评审)和要求,并列入型号研制计划。按规定要求完成评审,应做为转人下一阶段工作的前提条件。
3.2评审重点是技术方案的正确性,对规定要求的满足程度,以及关系型号研制成败的重大技术问题等。特别是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选用,成熟产品的新应用,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分析、试验方法等。
3.3评审前型号承制方应按研制计划完成规定的各项工作,并将工作的结果形成报告。3.4应组织评审组进行评审,并应形成明确的评审结论。3.5承制方应对评审中提出的问题、意见进行分析、研究和处理。3.6评审活动中各事项应形成记录,评审所产生的文件应按QJ1090A的要求归档。4评审类型与主要内容
4.1评审类型
QJ1302.1-2001
航天产品技术评审一般包括:阶段评审、关键点评审和专项评审。应根据型号研制特点、需要和评审的目的,确定阶段评审、关键点评审和专项评审是单独进行或结合进行。
4.2评审的主要内容
4.2.1阶段评审
阶段评审是对阶段设计活动及其结果的评审。阶段评审般在阶段之末进行,并作为阶段工作完成的标志之一。阶段评审一般包括:a)方案设计评审;
b)工程研制阶段设计评审;
c)设计定型(或鉴定)评审。
阶段评审按QJ1302.22001执行。4.2.2关键点评审
关键点评审是在型号研制过程的关键时刻对关键工作进行的评审。关键点评审主要包括:a)总体方案设计评审:评审型号总体方案的正确性、可行性、经济性和满足合同(研制任务书)要求的程度,以及总体对分系统的设计要求的准确性、完整性、协调性。评审按QJ1302.2一2001执行。
分系统设计评审:评审分系统方案的正确性、可行性和满足总体要求的程度,以及分系统对设b)
备或整机产品研制要求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协调性。评审按QJ1302.2一2001执行。c)设备或整机设计评审:评审设备或整机产品设计符合研制要求的程度及对产品制造和试验要求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评审按QJ1302.2一2001执行。d)产品质量评审:评审分系统、设备或整机产品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情况,提出产品能否交付总装或交付使用的意见。对分系统、设备或整机产品质量评审按GJB907执行。型号出厂评审:评审型号技术状态管理情况,研制中质量问题归零情况,各分系统综合、匹配e
试验结果总装测试质量达到规定要求情况,提出能否执行飞行任务或交付用户使用的结论意见。评审按QJ1302.4一2001执行。f)型号转场评审:评审型号在技术区完成各项工作情况和质量问题归零情况以及转发射区准备工作的完成情况,提出能否转人发射区或卫星能否加注的意见。评审按QJ1302.5一2001执行。4.2.3专项评审
专项评审是为降低风险,对产品质量、研制进度和经费有重大影响的专业技术问题进行的评审。专项评审主要包括:
a)工艺评审:重点进行研制各阶段工艺总方案评审,大型、复杂工艺及非标准设备的设计评审,关键件/重要件、关键工序工艺文件的评审,及新工艺新技术应用评审。工艺评审按QJ1302.3一2001执行。
b)软件评审:重点评审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以及软件产品符合要求的程度。软件评审参照QJ2098执行。
c)可靠性、安全性评审:重点评审可靠性、安全性大纲贯彻情况,产品达到可靠性、安全性要求的程度。可靠性评审参照GJB/Z72执行,安全性评审按QJ2932执行。d)元器件评审:重点评审型号元器件的选择和使用情况。元器件评审按QJ3058执行。4
QJ1302.1-2001
e)质量问题归零评审:重点评审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机理是否清楚,是否分析到可采取控制措施的产品层次并经过试验或分析验证;采取的措施是否正确,并可防止问题重复出现。f)其它评审:根据任务需要进行的各种评审。5评审的组织与管理
技术评审应分级管理,应按型号主管部门(集团公司或院、基地)评审总体、总体(或系统)评5.1
审分系统、分系统评审设备或整机的原则组织评审。5.2技术评审应由承制方负责具体实施。承制方应将已确定的技术评审纳入型号研制计划。5.3技术评审应成立评审组。评审组应设组长一人,负责主持评审工作。评审组的人数,可根据被评审项目的重要性、复杂程度、接口关系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5.4应按本部分5.1要求,由评审组织方的技术负责人或聘请经验丰富的同行专家担任评审组长。评审组成员应由评审组织方聘请有关方面具备资格的专家组成,并应征求组长的意见。根据需要型号主管部门可指派有关人员参与评审工作。5.5承制方应做好评审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一般包括制定评审实施计划,准备评审所需的文件、资料。
5.6评审组成员的职责如下: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a)审阅评审文件,提出需要承制方回答的问题;b)听取承制方的答辩,提出评审意见。必要时,可到现场勘察实物;c)作出评审结论。
5.7评审时,被评审产品负责人应汇报相关的工作情况,解答评审中提出的问题。5.8被评审产品负责人应组织对评审中提出的意见进行分析研究。对决定采纳的意见应采取措施并组织落实;对不予采纳的意见,应提出不采纳的书面意见并提交评审组织方。6评审程序
6.1评审准备
6.1.1承制方应根据研制计划流程,制定技术评审实施计划6.1.2承制方应准备评审文件,审查评审文件的完整性和质量,并提交评审组织方。6.1.3评审组织方应组织评审组,并将评审组的组成通知承制方。6.1.4承制方应至少提前三天将评审文件提交评审组成员审阅。6.1.5评审组成员应提前审阅评审文件,并准备评审意见。6.2评审实施
6.2.1根据需要,评审组长可召开评审小组预备会议,讨论评审议程,明确评审小组人员的职责分工。6.2.2召开正式评审会议,会议主要事项如下:被评审产品负责人作技术报告;a)
b)评审组开展讨论,被评审产品负责人进行答辩和补充说明;拟定并讨论评审结论;
d)评审组长宣布评审结论,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改进的建议:n
QJ1302.1-2001
e)评审组成员对评审结论有不同意见者可保留书面意见;f)评审组成员签名;
g)承制方应指定专人做好会议记录。6.2.3承制方应按本部分第8章的要求填写评审报告,并送评审组长审查并签字。6.2.4根据具体情况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评审,包括由同行专家进行复核、分析或组织函审等。6.2.5承制方应将评审报告提交评审组织方。评审的监督与跟踪
承制方质量管理部门应对技术评审工作进行监督与跟踪,包括:检查评审准备工作是否完成:
跟踪检查评审意见和建议的落实情况,并将结果报评审组织方。b)
8评审报告格式及填写要求
技术评审报告格式见附录A。评审报告的封面(见格式A.1)、提供评审的文件目录页(见格式A.2)由承制方填写;评审结论表(见格式A.3)由评审组填写,并由评审组长签名;保留意见表(见格式A.4)由保留意见者填写,或由承制方记录并提交保留意见者签名、认可;待办事项登记表(见格式A.5)由承制方根据评审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填写并交评审组长审阅;评审组成员签署表(见格式A.6)由评审组成员签名。附件页(见格式A.7)由承制方自行确定需要作为附件的表格。6
A.1评审报告封面见格式A.1。
A.2提供评审的文件目录页见格式A.2。A.3评审结论表见格式A.3。
A.4保留意见表见格式A.4。
A.5待办事项登记表见格式A.5。A.6
评审组成员签署表见格式A.6。
附件页见格式A.7。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技术评审报告格式
QJ1302.1-2001
QJ1302.1-2001
型号名称
承制产品代号、名称
承制方
格式A.1
评审报告封面
评审报告
阶段标记
被评审产品负责人
评审时间
评审组织方
文件编号
格式A.2
提供评审的文件目录页
评审地点
提供评审的文件目录
文件名称
评审用
QJ1302.1-2001
QJ 1302.1-2001
评审结论:
格式A.3
评审结论表
评审组长签名:
保留意见:
格式A.4
保留意见表
签名:
QJ1302.1-200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20030160
航天产品技术评审系列标准与GJB907《产品质量评审》、QJ3058《元器件评审管理要求》等标准一起支撑天质【1999]0080号文件《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航天型号技术评审管理办法》(试行),规范航天行业内部技术评审工作。
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原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质量局提出。本部分由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黎雨虹、郝红岩、徐丽艳、邵德生。1范围
航天产品技术评审第1部分:总则QJ 1302.1-2001
本部分规定了航天产品技术评审的类型与主要内容、评审的组织与管理、评审程序、评审的监督与跟踪及评审报告格式与填写要求。本部分适用于航关产品研制、生产过程中的内部技术评审。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JB907产品质量评审
QJ1090A研究试验文件使用与归档管理规定QJ1302.2一2001航天产品技术评审·第2部分:设计评审QJ1302.32001航天产品技术评审第3部分:工艺评审航天产品技术评审第4部分:型号出厂评审QJ1302.4-2001月
QJ1302.5-2001丹
航天产品技术评审第5部分:型号转场评审QJ2932航天器和导弹武器系统安全性评审指南QJ3058元器件评审管理要求
3一般要求
3.1型号承制方应结合产品特点,按本系列标准要求确定各阶段需进行的技术评审的类型(包括阶段评审、关键点评审和专项评审)和要求,并列入型号研制计划。按规定要求完成评审,应做为转人下一阶段工作的前提条件。
3.2评审重点是技术方案的正确性,对规定要求的满足程度,以及关系型号研制成败的重大技术问题等。特别是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选用,成熟产品的新应用,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分析、试验方法等。
3.3评审前型号承制方应按研制计划完成规定的各项工作,并将工作的结果形成报告。3.4应组织评审组进行评审,并应形成明确的评审结论。3.5承制方应对评审中提出的问题、意见进行分析、研究和处理。3.6评审活动中各事项应形成记录,评审所产生的文件应按QJ1090A的要求归档。4评审类型与主要内容
4.1评审类型
QJ1302.1-2001
航天产品技术评审一般包括:阶段评审、关键点评审和专项评审。应根据型号研制特点、需要和评审的目的,确定阶段评审、关键点评审和专项评审是单独进行或结合进行。
4.2评审的主要内容
4.2.1阶段评审
阶段评审是对阶段设计活动及其结果的评审。阶段评审般在阶段之末进行,并作为阶段工作完成的标志之一。阶段评审一般包括:a)方案设计评审;
b)工程研制阶段设计评审;
c)设计定型(或鉴定)评审。
阶段评审按QJ1302.22001执行。4.2.2关键点评审
关键点评审是在型号研制过程的关键时刻对关键工作进行的评审。关键点评审主要包括:a)总体方案设计评审:评审型号总体方案的正确性、可行性、经济性和满足合同(研制任务书)要求的程度,以及总体对分系统的设计要求的准确性、完整性、协调性。评审按QJ1302.2一2001执行。
分系统设计评审:评审分系统方案的正确性、可行性和满足总体要求的程度,以及分系统对设b)
备或整机产品研制要求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协调性。评审按QJ1302.2一2001执行。c)设备或整机设计评审:评审设备或整机产品设计符合研制要求的程度及对产品制造和试验要求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评审按QJ1302.2一2001执行。d)产品质量评审:评审分系统、设备或整机产品质量达到设计要求情况,提出产品能否交付总装或交付使用的意见。对分系统、设备或整机产品质量评审按GJB907执行。型号出厂评审:评审型号技术状态管理情况,研制中质量问题归零情况,各分系统综合、匹配e
试验结果总装测试质量达到规定要求情况,提出能否执行飞行任务或交付用户使用的结论意见。评审按QJ1302.4一2001执行。f)型号转场评审:评审型号在技术区完成各项工作情况和质量问题归零情况以及转发射区准备工作的完成情况,提出能否转人发射区或卫星能否加注的意见。评审按QJ1302.5一2001执行。4.2.3专项评审
专项评审是为降低风险,对产品质量、研制进度和经费有重大影响的专业技术问题进行的评审。专项评审主要包括:
a)工艺评审:重点进行研制各阶段工艺总方案评审,大型、复杂工艺及非标准设备的设计评审,关键件/重要件、关键工序工艺文件的评审,及新工艺新技术应用评审。工艺评审按QJ1302.3一2001执行。
b)软件评审:重点评审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以及软件产品符合要求的程度。软件评审参照QJ2098执行。
c)可靠性、安全性评审:重点评审可靠性、安全性大纲贯彻情况,产品达到可靠性、安全性要求的程度。可靠性评审参照GJB/Z72执行,安全性评审按QJ2932执行。d)元器件评审:重点评审型号元器件的选择和使用情况。元器件评审按QJ3058执行。4
QJ1302.1-2001
e)质量问题归零评审:重点评审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机理是否清楚,是否分析到可采取控制措施的产品层次并经过试验或分析验证;采取的措施是否正确,并可防止问题重复出现。f)其它评审:根据任务需要进行的各种评审。5评审的组织与管理
技术评审应分级管理,应按型号主管部门(集团公司或院、基地)评审总体、总体(或系统)评5.1
审分系统、分系统评审设备或整机的原则组织评审。5.2技术评审应由承制方负责具体实施。承制方应将已确定的技术评审纳入型号研制计划。5.3技术评审应成立评审组。评审组应设组长一人,负责主持评审工作。评审组的人数,可根据被评审项目的重要性、复杂程度、接口关系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5.4应按本部分5.1要求,由评审组织方的技术负责人或聘请经验丰富的同行专家担任评审组长。评审组成员应由评审组织方聘请有关方面具备资格的专家组成,并应征求组长的意见。根据需要型号主管部门可指派有关人员参与评审工作。5.5承制方应做好评审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一般包括制定评审实施计划,准备评审所需的文件、资料。
5.6评审组成员的职责如下:此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a)审阅评审文件,提出需要承制方回答的问题;b)听取承制方的答辩,提出评审意见。必要时,可到现场勘察实物;c)作出评审结论。
5.7评审时,被评审产品负责人应汇报相关的工作情况,解答评审中提出的问题。5.8被评审产品负责人应组织对评审中提出的意见进行分析研究。对决定采纳的意见应采取措施并组织落实;对不予采纳的意见,应提出不采纳的书面意见并提交评审组织方。6评审程序
6.1评审准备
6.1.1承制方应根据研制计划流程,制定技术评审实施计划6.1.2承制方应准备评审文件,审查评审文件的完整性和质量,并提交评审组织方。6.1.3评审组织方应组织评审组,并将评审组的组成通知承制方。6.1.4承制方应至少提前三天将评审文件提交评审组成员审阅。6.1.5评审组成员应提前审阅评审文件,并准备评审意见。6.2评审实施
6.2.1根据需要,评审组长可召开评审小组预备会议,讨论评审议程,明确评审小组人员的职责分工。6.2.2召开正式评审会议,会议主要事项如下:被评审产品负责人作技术报告;a)
b)评审组开展讨论,被评审产品负责人进行答辩和补充说明;拟定并讨论评审结论;
d)评审组长宣布评审结论,提出存在的主要问题,需要改进的建议:n
QJ1302.1-2001
e)评审组成员对评审结论有不同意见者可保留书面意见;f)评审组成员签名;
g)承制方应指定专人做好会议记录。6.2.3承制方应按本部分第8章的要求填写评审报告,并送评审组长审查并签字。6.2.4根据具体情况可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评审,包括由同行专家进行复核、分析或组织函审等。6.2.5承制方应将评审报告提交评审组织方。评审的监督与跟踪
承制方质量管理部门应对技术评审工作进行监督与跟踪,包括:检查评审准备工作是否完成:
跟踪检查评审意见和建议的落实情况,并将结果报评审组织方。b)
8评审报告格式及填写要求
技术评审报告格式见附录A。评审报告的封面(见格式A.1)、提供评审的文件目录页(见格式A.2)由承制方填写;评审结论表(见格式A.3)由评审组填写,并由评审组长签名;保留意见表(见格式A.4)由保留意见者填写,或由承制方记录并提交保留意见者签名、认可;待办事项登记表(见格式A.5)由承制方根据评审中提出的问题和建议填写并交评审组长审阅;评审组成员签署表(见格式A.6)由评审组成员签名。附件页(见格式A.7)由承制方自行确定需要作为附件的表格。6
A.1评审报告封面见格式A.1。
A.2提供评审的文件目录页见格式A.2。A.3评审结论表见格式A.3。
A.4保留意见表见格式A.4。
A.5待办事项登记表见格式A.5。A.6
评审组成员签署表见格式A.6。
附件页见格式A.7。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技术评审报告格式
QJ1302.1-2001
QJ1302.1-2001
型号名称
承制产品代号、名称
承制方
格式A.1
评审报告封面
评审报告
阶段标记
被评审产品负责人
评审时间
评审组织方
文件编号
格式A.2
提供评审的文件目录页
评审地点
提供评审的文件目录
文件名称
评审用
QJ1302.1-2001
QJ 1302.1-2001
评审结论:
格式A.3
评审结论表
评审组长签名:
保留意见:
格式A.4
保留意见表
签名:
QJ1302.1-2001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航天工业行业标准(QJ)标准计划
- QJ3217-2005 潜在分析方法和程序
- QJ3216.1-2005 真空扩散钎焊用锰镀层 第1部分:规范
- QJ3214-2005 复合固体推进剂研制生产单位安全评价
- QJ1456A-1997 单自由度液浮速率积分陀螺仪通用规范
- QJ2241A-2004 返回式卫星天线通用规范
- QJ1000.112-1986 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工艺卡片 固定手柄
- QJ1000.120-1986 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工艺卡片 圆柱头调节支承
- QJ1000.127-1986 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工艺卡片 支承板
- QJ1000.141-1986 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工艺卡片 侧装对刀块
- QJ3296.2-2008 蜂窝夹层结构用镶嵌件 第2部分:通孔B型镶嵌件
- QJ1000.18-1986 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工艺卡片 压入式螺纹衬套(用于普通螺纹)
- QJ1194.5-1987 教育系统数据 大学本科、专科科目分类及代码
- QJ1000.37-1986 机床夹具零件及部件工艺卡片 光面压块
- QJ1318.2-1987 普通螺纹量规 双头锥度锁紧式螺纹塞规d=7~48mm
- QJ1145.5-1987 焊接夹具零件及部件 小锥体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