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农业行业标准(NY)】 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9-30 21:23:34
  • NY/T309-1996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NY/T 309-1996

  • 标准名称:

    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

  • 标准类别:

    农业行业标准(NY)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1996-12-23
  • 实施日期:

    1997-06-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5.26 MB

标准分类号

  • 中标分类号:

    农业、林业>>农业、林业综合>>B04基础标准与通用方法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 书号:

    155066.2-11497
  • 页数:

    平装16开, 页数:18, 字数:32千字
  • 标准价格:

    13.0 元
  • 出版日期:

    1997-05-01

其他信息

  • 起草人:

    王蓉芳、曹富友、彭世琪等
  • 起草单位:

    农业部全国土壤肥料总站
  • 提出单位:

    农业部全国土壤肥料总站
  • 发布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 相关标签:

    全国 耕地 等级 划分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全国七个耕地类型区的主要特征,十个耕地地力等级分等指标。本标准适用于确定耕地类型区分布范围和划分耕地地力等级。 NY/T 309-1996 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 NY/T309-1996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309—1996
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Classification of type regions and fertility ofcultivated land in China
1996-12-23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 布
1997-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
行业标准
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NY/T309-1996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
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
邮政编码:100045
电话:68522112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
各地新华书店经售
版权专有
厂不得翻印
开本880×12301/16
印张1V4
字数32千字
反1997年6月第一次印刷
1997年6月第一版
印数1-800
书号:155066·2-11497
定价12.00
标目311-62
NY/T309-1996
本标准将全国划分为七个耕地类型区、十个耕地地力等级,并分别建立了各类型区耕地部分的等级范围及基础地力要素指标体系。本标准作为推荐性标准,由全国各地参照执行,各地还可以在本标准等级划分的前提下,编制适宜本地区更为详细的划分标准。本标准由农业部全国土壤肥料总站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全国土壤肥料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著芳、曹富友、彭世琪、崔勇、高祥照。1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全国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Classification of type regions and fertility ofcultivated land in China
NY/T309-1996
本标准规定了全国七个耕地类型区的主要特征,十个耕地地力等级分等指标。本标准适用于确定耕地类型区分布范围和划分耕地地力等级。2术语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2.1耕地类型区typeregionsofcultivatedland具有农业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土地利用特征共性的特定区域和范围,全国耕地划分为七个区。2.2基础地力Basicyieldinglevelofcultivatedland由耕地土壤的地形、地貌、成土母质特征,农田基础设施及培肥水平,土壤理化性状等综合构成的耕地生产能力。
3耕地地力等级的产量水平
根据耕地基础地力不同所构成的生产能力,将全国耕地分为十个地力等级。其粮食单产水平为大于13500kg/hm2(900kg/亩)至小于1500kg/hm2((100kg/亩),级差1500kg/hm(100kg/亩)。采用当地典型的粮食种植制度的近期正常年份全年粮食产量水平计算,即一等地大于13500kg/hm(900kg/亩)、二等地12000~13500kg/hm(800~900kg/亩)、三等地10500~12000kg/hm(700~800kg/亩)、四等地900010500kg/hm2(600~700kg/亩)、五等地7500~9000kg/hm(500~600kg/亩)、六等地6000~7500kg/hm2(400~500kg/亩)、七等地4500~6000kg/hm2(300~400kg/亩)、八等地3000~4500kg/hm2(200~300kg/亩)、九等地1500~3000kg/hm2(100~200kg/亩)、十等地小于1500kg/hm2(100kg/亩)。以全年粮食产量水平作为引导因素,将耕地引入不同的地力等级中,确立七个耕地类型区的地力等级范围,同时做为全国耕地不同等级面积统计的统一标准。4耕地类型区的主要特征和耕地地力等级划分指标4.1东北黑土型耕地类型区
4.1.1主要特征
由黑土、草甸土、黑钙土、白浆土等黑土型土壤类型为主体,以及部分沼泽土、少量低位暗棕壤组成。还包括在上述土类上开发的水稻土。分布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吉林省松辽平原东北部,以及周围山前台地。包括低丘、漫岗、河谷阶地、河漫滩及岗间洼地,地形起伏不大,大部分海拔在50200m之间。气候大部分属寒冷湿润、半湿润类型。从北到南全年大于等于10℃积温2000~3000℃,生长季110~180d,从西到东年降水量500~700mm。粮食种植制度为一年一熟粮豆轮作。主要包括地力等级为六至土等的耕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1996-12-23批准1997-06-01实施
4.1.2划分指标
NY/T309—1996
东北黑土型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指标见表1。表1东北黑土型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指标指标
地形部位
田面坡度
水分状况
剖面构型(腐殖质层与障
碍层次)
腐殖质层(含泥碳层)厚
度,cm
耕层厚度,cm
耕层质地
雨季地下水位,m
工程排水条件
有机质,%
耕层土壤理化性状
全氮,%
有效磷,Pmg/kg
速效钾,Kmg/kg
pH(水漫)
交换量,cmol
(+)/kg
产量水平,kg/hm2
岗平地,河流二级阶地,宽谷漫岗地<3°
正常1)
厚腐殖质层,无障碍层
岗平地,河谷阶地,漫岗缓
坡地、台地
2°~6°
稍干或稍湿2
中腐殖质层,低位(30cm以
下)障碍层
砂质壤土至粘土
排涝骨干工程(干、支渠)三十年一,田间工程(斗、农渠)十年一遇
0.111~0.280
115~163
17.6~21.0
>6 000
0.117~0.280
90~241
17.9~22.7
4500~6000
排涝骨干工程(干、支渠)二
十年一遇,田间工程(斗、农
渠)五至十年一遇
0.129~0.360
90~150
12.0~25.0
3000~4500
地形部位
田面坡度
水分状况
剖面构型(腐殖质层与障
碍层次)
腐殖质层(含泥碳层)厚
度,cm
耕层厚度,cm
耕层质地
雨季地下水位,m
工程排水条件
有机质,%
耕层土壤理化性状
全氮,%
有效磷,Pmg/kg
速效钾,Kmg/kg
pH(水漫)
交换量,cmol
(+)/kg
产量水平,kg/hm2
NY/T309-1996
表1(完)
漫岗缓坡地,河漫滩,低阶
地,岗坡地
4~7°或<1
干旱或湿润3)
高地中位障碍层(25cm以
下)及低地腐殖质层
高地大于20,低地大于15
岗间洼地,低阶地,河漫滩,
岗顶岗坡地
4~10°或<1°
过干或过湿\
高地高位障碍层(20cm以
下)及低地腐殖质层
低地大于10,高地小于15
砂质壤土至砂质粘土
高地大于4,低地小于2
排涝骨干工程(干、支渠)低
于二十年一遥,田间工程
(斗、农渠)低于五年一遇
0.090~0.390
57~320
19.0~45.0
1500~3000
4.2北方平原潮土、砂姜黑土耕地类型区4.2.1主要特征
高地大于5,低地小于1
排涝骨干工程(干、支渠)低
于十年一遇,田间工程(斗、
农渠)低于三至五年一遇
0.061~0.360
19.0~39.0
1)腐殖质层深厚,地形平
坦,一般年份不受干旱溃涝
影响,既能保蓄雨水又因地
形部位适中,具有一定天然
和田间工程条件,能排除雨
季过量积水。
2)多数年份土壤常年湿
度均处于较正常状况,只有
少数特殊年份出现周期性
干旱与湿润。
3)在一年内出现季节性
过干过湿,需要有一定田间
排灌工程和设施才能保证
正常农业生产。
4)土壤水分常年处于不
协调的过干过湿状况(春旱
与秋涝),需要进行根本性
治理,包括江河治理与修建
骨干工程才能维持正常农
业生产。
由潮土、砂姜黑土等土壤类型为主体(包括部分草甸土)。分布范围北至长城燕山,南至淮河及南阳盆地,西至太行山、豫西山地边缘,东至滨海平原。地势平坦,土体深厚。四分之三以上是海拔100m以下的广阔平原。气候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类型。全年大于等于10℃积温4000~4500℃,生长季180~200d,年降水量500~1000mm。粮食种植制度为一年两熟。主要包括地力等级为三至九等的耕地。4.2.2划分指标
北方平原潮土、砂姜黑土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指标见表2。3
地形部位
地面坡降
成土母质
剖面构型
地下水位,m
NY/T309-1996
表2北方平原潮土、砂姜黑土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指标等级
地下水矿化度,g/L
排灌条件
耕层厚度,cm
耕层质地
含盐量
氯化物,%
硫酸盐,%
有机质,%
耕层土壤理化性心
全氮,%
有效磷,Pmg/kg
速效钾,Kmg/kg
pH(水漫)
交换量,cmol
(+)/kg
产量水平,kg/hm2
倾(微)斜平原,宽阔的河流中阶地1/2000~1/5000
近代河流冲积物,疏松的黄土性冲、沉积物通体均质壤土或蒙金型(50cm以下较上层稍粘)
灌排工程抗十年一
遇的干旱与洪涝。北
部保满5~6次/年,
南部保灌3~4次/
年,灌排畅通
灌排工程抗十年一
遇的干旱与洪涝。北
部\保灌4~5次/
年,南部保灌2~3
次/年,灌排畅通
粉沙质壤土至壤质粘土,粉沙质壤土为主<0.1
0.073~0.080
118~141
>10500
0.060~0.111
倾斜平原上部,缓岗地,山前冲洪积扇前缘,冲积平原低平地,浅平洼地,湖滨盆谷低地1/2000~1/7000
近代河床冲积物,老冲、洪积物1m以下有夹粘、夹
砂、夹砾或底粘、底
砂、底砾层
高地3~5,低地2~
北部\保灌3~4次/
年,南部2保灌1~2
次/年,有一定排水
0.5~1m有夹砂、夹bzxZ.net
粘、夹砾或砂姜层
高地3~5,低地1.5
北部\灌2~3次/
年,南部\基本无灌
溉,有一定排水能力
粉沙质壤土至壤质粘土,壤质粘土为主0.1~0.2
0.064~0.111
104~251
9000~10500
66~186
7500~9000
0.043~0.146
66~214
6000~7500
地形部位
地面坡降
成土母质
剖面构型
地下水位,m
地下水矿化度,g/L
排灌条件
耕层厚度,cm
耕层质地
含盐量
氯化物,%
硫酸盐,%
有机质,%
耕层土壤理化性状
全氮,%
有效磷,Pmg/kg
速效钾,Kmg/kg
pH(水漫)
交换量,cmol
(+)/kg
产量水平,kg/hm
NY/T309-1996
表2(完)
湖滨盆地平原,河谷平
原低洼地
1/5000~1/7000
浅湖沼相沉积物,河流
冲、沉积物
50cm内有夹沙、夹粘、
夹砾或砂姜层,程度较
高地3~5,低地1~3
基本无灌溉设施,排水
粉沙质壤土至粘壤土
0.0250.147
4500~6000
河谷盆地平原低洼地,
故河道,古河床,湖积
1/5000~1/10000
沙性冲积物,河湖沉积
50 cm内有夹沙、夹砾
或砂姜层,程度较重
高地3~5,低地1~
河谷平原碟形封闭洼
地,故河道,古河床
1/7000~1/12000
沙质冲积物,河湖粘质
沉积物
通体沙或表沙表砾,耕
层粘或结构不良
高地3~5,低地0.5~
无灌溉条件,排水不畅
砂质壤土或粘土
0.016~0.120
3000~4500
4.3北方山地丘陵棕壤、褐土(含黄棕壤、黄褐土)耕地类型区4.3.1主要特征
砂质壤土或粘土
0.4~0.6
0.015~0.073
52~137
山东、河
北、河南、北
京、天津等
省、市的平原
地区,年降雨
量500
2)苏北、皖
北平原地区,
年降雨量800
~1000mm。
由北部棕壤与褐土,南部向红、黄壤过渡的黄棕壤、黄褐土等土壤类型组成。主要分布于燕山、太行山地,辽宁、山东丘陵,秦岭、大巴山地,江准丘陵山地及其周边台地,还包括吉林南部少量的棕壤、褐土类型耕地分布的地区。从北至南跨越整个暖温带至北亚热带,从东到西跨越湿润、半湿润带。气温从南到北递减,湿润程度从东到西递减,全年大于等于10℃积温3200~5000℃,生长季180~250d,年降水5
NY/T309—1996
量500~1300mm。粮食种植制度有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熟等多种模式,但仍以一年两熟制最为普遍和具有代表性。主要包括地力等级为四至九等的耕地。4.3.2划分指标
北方山地丘陵棕壤、褐土(含黄棕壤、黄褐土)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指标见表3。表3北方山地丘陵棕壤、褐土(含黄棕壤、黄褐土)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指标指标
地形部位
地面坡度
成土母质
剖面构型
地下水位,m
排灌条件
侵蚀程度
障碍因素
耕层厚度,cm
耕层质地
山前平原,冲、洪积扇前缘,
河流阶地
<3°或坡降1/1000~
1/3000
河流冲积物,老洪积物,第
四纪黄土
土体1m以上均质土体内
无障碍层次
保保排,北部\保灌
5次/年以上,南部保灌3
次/年以上
无明显侵蚀
冲、洪积扇中、上部,山前洪
积平原,黄土塬、梁
洪积扇上部,丘陵缓坡,黄
土丘鼓沟谷边地、残源、残
3°~5°
老洪积物,第四纪黄土,河
流冲、洪积物
老洪积物,第四纪黄土,厚
层坡残积物
土体50cm以上均质或心土比表土稍粘35
能灌能排,北部1)可藻3~4
次/年,南部灌1~2次/年
北部\可灌2~3次/年,南
部\基本无灌溉,有一定的
抗旱条件
轻度侵蚀
砂质粘壤土至粘壤土
有机质,%
耕层土壤理化性状
全氮,%
有效磷,Pmg/kg
速效钾,Kmg/kg
pH(水漫)
交换量,cmol
(+)/kg
产量水平,kg/hm2
0.080~0.128
105~206
9.18~19.46
>9 000
0.063~0.137
7500~9000
轻度干旱
砂质壤土至粘土,粘壤土为主
0.062~0.133
83~198
6000~7500
地形部位
地面坡度
成土母质
剖面构型
地下水位,m
排灌条件
侵蚀程度
障碍因素
耕层厚度,cm
耕层质地
有机质,%
法土壤理化性心
全氮,%
有效磷,Pmg/kg
速效钾,Kmg/kg
pH(水浸漫)
交换量,cmol
(+)/kg
产量水平,kg/hm
NY/T309-1996
表3(完)
洪积扇上部,黄土丘陵
沟谷、坡麓及缓坡,黄
土性阶地
厚层坡残积物,黄土,
洪积物
土体50cm以下有粘
盘、钙积层
阶地3~5,坡地大于5
北部\有一定抗旱能
力,南部”无灌溉,有一
定排除上浸(包浆)水
丘陵缓坡地,岗坡地,
坡麓、坡腰,坡式梯地、
阶地、沟谷地
中、薄层坡残积物,黄
土体30~50cm内出
现粘盘、钙积层
高地10~20,少数3~
岗地,岗坡地,沟谷地
薄层坡残积物,黄土
土体30cm内出现粘
盘、砾石、钙积层
高地大于10
无灌溉条件,无排除上浸(包浆)水田间工程中度侵蚀或重度侵蚀
干旱、上浸(包浆)、沙化(栗褐土)>13
砂质壤土至粘土,壤质
粘土为主
0.046~0.140
81~257
4500~6000
4.4黄土高原黄土型耕地类型区
4.4.1主要特征
砂土至粘土,粘土为主
0.043~0.108
3000~4500
0.037~0.103
1)秦岭、淮河
以北的棕壤、
褐土区,主要
包括辽宁、山
东、山西、河
北、河南北部
的山地丘陵,
年降水量600
850mm。
2)秦岭、淮河
以南的黄棕
壤、黄褐土
区,主要包括
河南南部、江
苏、安徽、湖
北省内的山
地丘陵,年降
水量800~
1000mm。
由黄绵土、黑土等主要土类组成。主要分布于甘肃东部、中部,宁夏南部,陕西北部,山西西北部。水土流失严重,地面被分割得支离破碎,形成塬、梁、卵、沟交错的复杂地形。全年大于等于10℃积温NY/T309-1996
3000~4300℃,生长季120~250d,年降水量400~600mm。粮食耕作制度为一年二熟、一年一熟。由于雨量过于集中,耕作粗放等原因,大部分地区实行一年一熟制。主要包括地力等级为五至十等的耕地。4.4.2划分指标
黄土高原黄土型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指标见表4。表4黄土高原黄土型耕地类型区耕地地力等级划分指标指标
地形部位
地面坡度
灌溉条件
梯田化水平
土壤侵蚀
熟化层厚度,cm
耕层厚度,cm
耕层质地
有机质,%
耕层土壤
蒙理化性状
全氮,%
有效磷,Pmg/kg
速效钾,Kmg/kg
pH(水漫)
交换量,cmol(+)/kg
产量水平,kg/hm2
河流一、二级阶地
保灌3次/年,保证率大
于80%
条田和水平梯田
无明显至轻度
>30,可达到100
0.030~0.100
100~200
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
5内陆灌漠(淤)土耕地类型区
4.5.1主要特征
河谷阶地、塬面、梁面平
地和缓坡地
部分能灌溉2~3次/年
没有灌溉条件的水平或
缓坡梯田、条田,土壤熟
化时间五年以上
中度至强度
20~30
粉砂质壤土、壤土、粘壤土
0.030~0.100
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
沟谷、梁、筛、坡
5~15°
无灌溉条件
新修梯田
或坡耕地
5°~25°
坡耕地
极强度
0~20
一年一熟
由灌漠土、淤土、潮土和部分草原开发的栗钙土、栗褐土组成。分布于甘肃、内蒙古、宁夏沿黄淤灌区,新疆、甘肃河西走廊、青海柴达木盆地绿洲农业区,以及东北地区西部、河北坝上、蒙古高原边缘一线半干旱农牧交错区。年降水量普遍小于250mm,干燥度2.5以上。其中一半以上地区年降水量小于100mm,干燥度4.0以上。只有栗钙土、栗褐土区年降水量可达到350mm。大部分地区降水量不能满足农作物最低限度水分需要,主要靠高山区的积雪和现代冰川夏季消融补给河流、地下水,作为农田灌8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农业行业标准(NY)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