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图集 >>
- 结构 >>
- 12G619-2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二)(医疗建筑抗震加固)

【12G619-2】 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二)(医疗建筑抗震加固)
- 12G619-2
- 现行
图集号:
12G619-2
图集名称:
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二)(医疗建筑抗震加固)
图集类别:
结构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2016-11-25 -
实施日期:
2012-06-01 下载格式:
pdf zip
替代情况:
代替标准号:-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11SG619-2《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二)(医疗建筑结构抗震加固)》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6~8度地区,经抗震鉴定后需要进行抗震加固的现有砌体结构、多层框架结构、多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形式的医疗建筑(如大中城市的二级医院门诊部、住院部和医技楼,6、7度地区的乡镇医疗建筑)抗震加固。本图集主要内容包括:医疗建筑中砌体结构加固抗震鉴定结论、加固平面图及详图,框架结构加固抗震鉴定结论、加固平面图及详图,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鉴定结论、加固平面图及详图。本图集针对医疗建筑的特点,给出典型平面示例,侧重构造加固和体系加固。本图集是《房屋建筑抗震加固》系列图集中针对医疗建筑加固的实用资料,可供设计、施工、教学人员使用。

部分标准内容:
12G619-2
房屋建筑抗震加固
(医疗建筑抗震加固)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12G619-2
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二)
(医疗建筑抗震加固)
批准部门:
红织编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山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中國计划出版社
关于批准《房屋建筑抗震加固()(医疗建筑抗震加固)》等4项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的通知
建质【2012】35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建交委、规划委)及有关部门,新疆生建设兵建设岗,总后基建营房部工程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建设司:经审查,批准由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等单位编制的《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二)(医疗建筑抗丧加固)》等4项标准设计为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口2012年3月1日起实施。原《矩形给水箱》(02S101)、《倒流防止器安装》(05S108)、《混凝土模块式排水检查并》(05SS522)标准设让同时废山。
附件:《虏屋建筑抗震加固(一)(医疗建筑抗震加固)》等4项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名称及编号衣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一二年三月十门
“建质[2012]35号”文批准的4项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号序号
图集号
12G619-2
图集号
12S101
图集号
12S108-1
图集号
12S522
《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二)》(医疗建筑抗震加固)编审名单编制组负责人:
编制组成员:
审查组长:此图集内容来自标准下载网
审查组成员:
(按姓氏笔画顺序)
项目负责人:
胡孔国
胡孔国
沙志国
王文栋
惠云玲
冯海悦
项目技术负责人:刘敏
史铁花
汪训流
李文峰
刘玲利
姜学诗
胡大栏
国标图热线电话:010-68799100霍鼎九
程绍革
发行电话:010-68318822
查阅标准图集相关信息请登录国家继筑标准设计网站http:/chinabuilding.com.cn房屋建筑抗震加固
批准部门
(医疗建筑抗震加固)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坡乡建设部主编单位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
二 0一-二年三月-- 6
实行日期
总说明
砌体结构
御体结构抗震加冠说明
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
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冠说明
铜筋网砂浆面层加冠乎面示意图钢筋网砂浆面层加画节点详图
钢筋混凝土板墙加固
钢筋混凝土板墙加冠说明
钢筋混凝上板墙加固乎面示意图板墙加酉节点详图
新增抗震墙加固
新增抗震清加固说明
批准文号
统--编号
图集号
建质[2012]35号
GJBT-1193
126619-2
主编单位负责人
主编总位技术负责人
技术审定
设计负
新增抗震墙加固乎面示意图
新增矽体抗震墙加固节点详图
新增混凝土抗震墙加固芹点洋图9
新增坑震墙与梁板连接节点详图外加圈梁-混凝土柱加固
外加圈梁-混凝土柱加固说明
外加圈梁-混凝土柱加固平面示意图外加圈梁-混凝土柱加固节点详图楼板加固
楼(屋)面板支承长度不够时的加固图楼板整体加固平面图
预剖板侧边与外墙连接详图
楼板加固示意图
楼梯加固
以谭妆
图集号
库核阁孔国娜一问胶对旺创流依投计岗玲利刘冷列页
12G619-2
楼梯加間示意图
多高层混凝土结构
多高启混凝土结构抗震加固说明框架-抗震墙结构加固平面示意图框架结构加图平面示意图
梁截面加固
梁加大截面节点谥图
梁外包钢加厨节点详图
梁外粘纤维加固节点详图
柱截面加固
柱加大截面节点详图:
柱外包钢加囤节点详图
柱外包钢加固节点详图及柱绕丝加罩柱综加围节点洋图
柱外包纤维加间节点详图
墙截面加固
墙增大截到加店节点详图
钢绞线一聚合物砂浆加固节点详图抗震墙粘钢加固节点详图
··69
新增抗震墙加固
新增抗震墙节点详图
新增钢支撑加固
单斜杆钢支撑布置图·
人字形钢支撑布置图.
新增钢支撑接节点详图
新增防屈曲支撑加固
防府曲支撑人字形布鼠图
防曲支撑单斜杆布置图
防属的支撑X形布置图
防屈自支撑连接节点详图
新增粘带消能支撑加固
粘滞消能器单斜杆型布置图
粘滞消能器人字形布置图
粘滞消能器X形布置图
粘滞消能器广架形布置图
粘滞消能器连接节点详图
相关技术资料
图集号
审核明孔国职问校对注训流一设计刚玲利刘俗利顶
12G619-2
编制依据
总说明
本图集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质函[2009]81号文《关于印发<2009年国家建设标准设计编制工作计划>的通知》进行编制。
主要设计侬据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建筑结构荷戴规范》
《建筑抗震鉴定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钢结构设计规范》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223-2008
GB50009-2001(2006年版)
GB 50023-2009
GB 50011-2010
GB 50003-2011
GB 50010-2010
GB 50017-2003
GB 50007-2011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混凝主结构后锚固技太规程》《锚杆喷射混凝土技术规范》
《喷射混凝土固技术规程》
《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房屋建筑制图统--标准》
CB 50367-2006
JGJ 116-2009
JGJ 79-2002
JGJ 123-2000
JGJ 145-2004
GR 50086-2001
CECS 161: 2004
GB/T50105-2010
GR/T50001-2010
(建筑结构加固7样跑二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2010《纤练增强复合剂料建设工程应用技术规范》GB 50608-2010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太规程》《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JGJ 3-2010
GB 50702-2011
当依据的标准规范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规范出版实施时,应按新版标准规范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选用。适用范围
本图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6~8度地区,经抗震鉴定后需要进行抗震加固的现有砌体结构、框架结构、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医疗建筑的抗震加。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的地区应有高于本图集的加固措施,并需专门研究。本图集不适用于列为文物保护的医疗建筑。
本图集为加固典型工程构造示意,具体工程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其他有效的加固构造做法。加固工程应由有相应资质的鉴定单及设计单位按相关期范的要求进行抗震鉴定及加固设计,并由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施工认伍施工,医疗建筑的抗囊设防分类
按《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的规定,二、三级医院的门诊、医技、往院用房,具有外科手术室或意诊科的乡镇卫生院的医疗用房,县级及以上急救中心的指撑、通信、运翰系统的重要建筑,县级及以上的独立采供血机构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划为重点设防类(乙类),三级医院中承担特别重要医疗任务的门诊、医院、住院用房,抗震设防类别划为特殊设防类(甲类)。抗震验算时,应按不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地震作用。
总说明
审核胡孔国即校对注训流设计刘玲利刘龄利图集号
12G619-2
本图集已按重点设防类房屋进行编制,即抗震措施已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使用时不需要再提离-一度查本图集的相关规定:
医疗建筑的后续使用年限
现有医疗建筑应根据建筑的实际状况及业主的需求,按下列原则确定其后续使用年限:
5.120世纪70年代及以前建造经耐久性鉴定可继续使用的现有医疗建筑,其后续使用年限不应少于30年:20世纪80年代建遣的现有医疗建筑,宜采用40年或更长,且不得少于30年。5.220世纪90年代建造的现有医疗建筑,后续使用年限不宜少于40年,条件许可时应采用50年5.3在2001年以后(按当时施行的坑震设计规范系列设计)建造的现有医疗建筑,后续使用年限宜采用50年。5.4后续使用年限30年的医疗建筑简称A类医疗建筑;后续使用年限40年的医疗建筑简称B类医疗建筑;后续使用年限50年的医疗建筑简称C类医疗建筑。
6医院建筑特点
6.1X线诊断机室的防护屏蔽:X线机(一-般指诊断机)如透视、照相,断层等电压一般在100kV以下,最高不超过125kV,加上X线机自身有防护套,所以电压多在100V以下,墙身一般用240mm厚度砖墙即可达到防护要求,在100kV或125kV情况下,360mm厚的砖墙即能满足要求,如用钡水泥砂浆粉刷墙面,则更安全。在墙身施工中灰缝砂浆必须饱满,不得空隙,以保证防护强度。
6.2X线治疗机室的防护屏蔽:深线治疗X线机电压往往超过200kV,前大多为250kV,电压为400kV的很少采用。由于电压较高,房间几个面都应考虑防护屏蔽(外墙一般不设防御,若X线球管定向照射,则直射线所及的墙面应做主动防御设防,其他面则做散射线防护处理。若X线球管不定向照射,则所有墙面地面都应做主防御处理,防御材料一般采用砖、混凝土或钡混凝土,但钡混凝土收缩性很大,容易产生裂缝,承受力也公,故不常采用。--般情况下,X射线机电压为400kV以上时最好设置防护隔墙,
6.3医疗建筑附属机电设备支架的基本抗震措施:6.3.1医疗建筑附属机电设备不应设置在可能导致其使用动能发生障碍等:二次灾害部位;对于有隔振装置的设备,应注意其强烈振动对连接件的影响,并防止设备和建筑结构发生谐振现象。,
6.3.2医疗建筑附属机设备的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其与建筑结构应有可靠的连接和锚固,应使设备在遭遇设防烈度地震影响后能迅速恢复运转。6.3.3医疗建筑结构中,用以固定建筑附属机电设备预埋件,锚固件的部位,应采取加强措施,以承受附属机电设备传纷主体结构的地震作用。
6.3.4在设防地震下需要连续工.作的附属设备,宜设置在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较小的部位;相关部位的结构构件应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
7加固工作程序
7.1医疗建筑的加固工.作必须遵循以下程序:建筑抗震鉴定→加固方案选定→加固施工图设计→施工图审查→施工→总说明
室集号
审茂胡我国组校对汪训流设风玲利因龄到,页12G619-2
三验收。
7. 2 建筑抗震鉴定:
7.2.1现有医疗建筑抗震加固前,应效集现有医疗建筑的设计图纸。计算书、岩土工程详细的勘察报告,施工和竣工验收等原始资料;当资料不全时,应粮据鉴定的需要进行补充实测,7.2.2调查医疗建筑现状与原始资料相符合的程度、施工质量和维护状况,发现相关的非抗震缺陷和是否存在局损伤,并对现有医疗建筑的缺陷损伤逆行专门分析,抗震加固时一并处理。
7. 2. 3 鉴定时对现有医疗建筑进行必要的检测。(1)对于砌体医疗建筑,房屋的高度和层数,坑震墙的厚度和间距,墙体实际达到的砂浆强度等级和砌箱质量,墙体交接处的连接以及女儿墙、楼梯饲和出屋面烟菌等易引起倒壤伤人的部位应重点检查;7~8度时,尚应检查墙体布置的规则性检查楼、屋盖处的梁及楼、屋盖与墙体的连接构造等。(2)钢筋混凝上医疗建筑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应检查局部易掉落伤人的构件,部件以及楼梯间非结构构件的连接构造:了度时,除按6度区纳要求检查外,尚应检查梁柱节点的连接方式、栏架跨数及·不同结构体系之间的连接构造;8度时,除按6,7度的婆求检查外,尚应检查、柱的配筋,材料强度,各构件间的逆接,结构体型的规则性,短柱分布,使用荷载纳大小和分布等。
7.2.4根据各类医疗建筑缩均的特点,结构布置、构造和抗震承载力等现状象件,按《建筑据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采用相应的逐级鉴定方法,选行综合抗震能力分析。7.2.5对现有医疗建筑整体抗震性能应作出评价,对符合抗震鉴定要求的医疗建筑应说明其后续使用年限:对不符合抗震鉴定要求的医疗建策提出相应的抗震减灾对策和处理意见,并提白鉴定报告。抗震鉴定报告应明确现有建筑的后续使用年限、加固方案。
7. 3 加固设计:
7.3.1加固设计原测:
(1)加固方案应根据抗震鉴定结果经综合分析后确定,分别采用房屋整体加固、区段加固和构件加固,加强医疗建筑的整体性,改善构件的受力状况,提高综合抗震能力。(2)加固或新增构件的布置,应消除或减少不利囡素,防正局部加强导致结构刚度或承载力突变。当结构刚度或承载力突变时:相邻--层也需要加宦。(3)新增构件和原构件之间应有可靠连接:新增的抗震墙、柱等竖向构件应有可靠基础。对于不符合鉴定要求的女儿墙、门脸、出屋顽烟菌等易倒塌伤人的非结构构件,应予以拆除或降低高度:需要保持原高度时,应对其进行加固。(4)医疗建筑抗震加固应遵循先体系后构件,完整体后局部的原则,用有效的构造猎施防止结构的连续倒塌。7.3.2加固方案的选定:
(1)加固方案宜结合维修改造,改善使用功能并注意美观,并宜结合原结构的具体特点和技术经济条件的分析,采用薪技术新材料,加固方法应便于施工,并应减少其对医疗活动的影响。
(2)不规则的现有医疗建筑,宜使加后的结构质量分布总说明
审核胡孔国级陵对注训流设计刘玲利龄列图集号
12G619-2
较均匀、刚度较对称。对抗震薄弱部位、易损部位和不同类型结构的连接部位,其承载力或变形能力宜采取比一般部位增强的措施。
7. 3. 3 加固验算:
(1)现有医疗建筑抗震加固设计时应对加固后的结构进行整体分析,一般情况下应在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进行抗震验算,加固设计应力求受力合理,设计内容包括:加固前结构内力分析及承载力计算。加固后结构内力分析及承载力计算、截面设计、构造谐施、拟采用的施工方法及工艺要点等。(2)结构的计算简图应根据加固后的荷载、地震作用和实际受力状况确定。
(3)结构构件的计算截面尺寸,应采用实际有效的截面尺守。
(4)原结构材料的强度等级应采用实际达到的强度等级,(5)结构构件承载力验算时,应计入实际荷载偏心,结构构件变形等造成的附加应力,并应计入加固后的实际受力程度、新增部分的应变满后和新旧部分协同工作的程度对承载力的影响。
(6)对局部抗震加固的结构,加固后结构刚度和重力荷载代表值的变化分别不超过原来的10%和5%时,应允许不计入地震作用变化的影响。
(7)抗震加固验算方法有以下两种:采用加固后的综合抗震能力指数作为衡量抗震能力的指标: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CB50011-2010的方法为加固后的结构进行抗震验算,当采用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进行结构抗震验算时,体系影响系数和局部影响系数应根据房屋加固后的状态取值,加固后楼层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应大于1.0,并应防止出现新的综合抗震能力突变的楼层。
当来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方法验算时,应防止加固后出现新的层间受剪承载力突变楼层。(8)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一201的方法进行抗震验算时,宜计入加固后仍存在的构造影响,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A类建筑,其设计特征后期、原结构构件的材料性能设计指标、地震作用效应调整等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的规定采用【如第5.3.1条1第6.3.10条等);结构构件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按“抗震鉴定的承载力调整系数”值采用;新增钢筋混凝土构件、砌体墙体仍可按原有构件对待。
2)B类建筑,其设计特征周期、原结构构件的材料性能设计指标、地震作用效应调整等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的规定采用;结构构件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值来用。
3)C类建筑,其材料性能设计指标、地震作用、地震作用效应调整、结构构件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均应按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的有关规定执行。4)构件承载力应根据加固后的情况按《建筑抗震加固技术规程》JGJ116-2009规定的方法计算。A类结构的抗震验算,优先采用与抗震鉴定相同的简化方法。总说明
图集号
审境断我国讯过校对汪训流使设计刘玲利漆页12G619-2
对于不同的后续使用年限,结构构件地震内力调整,承载力计算公式和材料性能设计指标是不同的,应与鉴定时所来用的参数一致,不能相混。
7.4加固施工应采取措施避免减少损伤原结构构件,发现原结构或相关二程隐蔽部位的构造有严重缺陷时,应会同加固设计单位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对可能导致的倾斜、开裂或局部倒等现象,应预先采取安全措施。所有穿楼板钢筋,钻孔时均不得切断和损伤楼板钢筋。施工时:允许用高强度钢筋代替低强度钢筋,但应注意锚固长度和其他构造的变化
8地基基础
8.1抗震加已方案宜减少地基基础的加固工程量,多采用提高上部结构的刚度和整体性及抵抗不均勾沉降能力的措施。当医疗建筑位于不利场地时,还应计入不利场地的影响。8.2抗震加固时,天然地基承载力可计入建筑长期压密的影响,并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850023-2009规定的方法进行验算。其中,基础底面压力值应按加国后的情况进行计算,而地基土长期压密提高系数仍按加固前取值,8,3当地基竖向素载力不渴足要求时,可做下列处理:8.3.1当基谢底面压力值超过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在10%以内府:可采用提高上部结构低抗不均匀沉降能力的措施,8.3.2当基础底面压力位超过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0%上或建筑已出现不容许的沉裂缝时,可采取放大基础底面积,加固地基或藏少荷载的挡施,扩大原基础底面积时,应考虑新基础可不均勾沉降的影响,
8.3.3A,B类建筑当地基的渡化等级为严重时,宜采取全部消除液化沉陷或提高上部结构抵抗不均勾沉降能力的措施:液化地基的液化等级为中等时,B类建筑宜采取提高上部结构抵抗不均匀沉降能力的措施。
8.3.4本图集未给出基础加固做法,基础加固参见国家标准设计图集08SG311-2《混凝土结构加固构造(地基基及结构整体加酉改造)》及03SG611《砖混结构加与修复》。9材料
9.1钢材的焊接应满足《钢结构设计规范》6B50017-2003、《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81-20029.2结构加固用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原结构。构件提高--级,且不得低于C2心级。
配制结构加固用的混凝土,其骨料的品种和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9.2.1粗骨料应选用坚硬、耐久性好的碎石和卵石。其最大粒径:现场拌合混凝上不宜大于20mm,喷射混凝上不宜大于12mm;短药维混凝土不宜大于1 0mm;粗骨料的质量应等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主用卵石和碎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的规定;不得使用含有活性二氧化硅石料制成的粗骨料、
9.2.2细骨料应选用中、粗砂;喷射混凝土其细度模数不宜小于2.5;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2006的规定。9.2.3结构加固用的混凝土,可使用商品混凝土,但所掺的粉煤灰应为I级灰,且烧失量不应大于5%,总说明
图集号
审核胡孔国规如校对汪训流一设计刚玲利对玲利贞
12G619-2
9.2.4当结构加乱工程选用聚合物混凝土、微膨胀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合成短纤维混凝上或喷射混凝上时,应在施工前进行试配,经检验其性能符合设计要求质方可使用:不得使用铝粉作为混凝土的膨服剂。
9.3 钢筋:
9.3.1可选用HRB335级热轧带贴钢筋或HPB300级热轧锯箍:也可变用HRB400级或RRB400级热轧带脑钢筋。9.3.2钢筋的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能混凝七开熟轧带助钢筋》GB1499.2-2007,《钢筋混凝土用热钻光圆钢黏》GBGB1499.【-2007、《钢混凝用余热处理钢筋》CB13014-199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等规范规程的要。国家标准未注明钢筋在混凝土中的店长度和搭接长度应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泽凝土结询设计视范》GB50010-2010的有关规定,
9.3.3钢筋的性能设计值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2010的规定采,
9.3.4不得使用无出厂合格证、无标志或未经检验的钢端以改再生钜筋
9.4当混凝七结构锚固件为植筋时,应使用热轧带励钢筋,不得使用光圆筋,植并的钢筋、其质量应符合本总说明第9.3条的规定,
9.5纤缝复合材用的纤维必须为连续红维其品种和性能必须管合《源凝上给构加同设计规范》GB50367-2006的要求。9.6结构加固用胶粘剂宜按其基本性能分为A级胶和B级胶:对重要结构,悬挑构件、承受动力作质的构、构件,应采用A级胶:对-一般结构用A级胶或B级胶。结构加适用胶粘接用
途分别适用二纤维复合材、钢板或型匈和销固供。其性能指标应符合《混疑土结构加图设计规宽》GB50367-2006的要求
9.7震区承重结构中来用的铲检,应突用有机械锁键效放的加长型启扩底锚栓,且仅允许用于设防烈度不高二8度、于「、I类地的建翁物;相可采用适随升裂混凝士性能的炮型化学错栓,鉅不得用二没防烈度高于7度的键筑物、在考虑站震作用的结控中,严禁采用膨胀型锥检作为承重构件的连接件。
10图集索引
11其他
图集号
点编号
选用页次
11.1图隽中的尺寸,除注明外,均以mm为单位。11.2本图集《建筑流震鉴定标准》GB50023.2009简称为《鉴定表:准》,《建筑统震加周技术规程》JG」116-2009简称为《加固规程》,《建筑震设计规范》GR50011-2010筒称《抗震》
I1、3Φ表示钢筋直径,中表示IHPB300级钢:坐示HRB335级钢筋,坐表永HRB400级象筋,
12参编单位
北京羿紫旭科技有限公司
总说明
市核朗引国雄间凌对运训筑控没计刘玲利刻玲到阁集司
12G619-2
小提示:此图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图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图集包。

标准图片预览:






图集目录:
12G619-2:房屋建筑抗震加固(二)(医疗建筑抗震加固)
目录
总说明
砌体结构
砌体结构抗震加固说明
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
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说明
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平面示意图
钢筋网砂浆面层加固节点详图
钢筋混凝土板墙加固
钢筋混凝土板墙加固说明
钢筋混凝土板墙加固平面示意图
板墙加固节点详图
新增抗震墙加固
新增抗震墙加固说明
新增抗震墙加固平面示意图
新增砌体抗震墙加固节点详图
新增混凝土抗震墙加固节点详图
新增抗震墙与梁板连接节点详图
外加圈梁-混凝土柱加固
外加圈梁-混凝土柱加固说明
外加圈梁-混凝土柱加固平面示意图
外加圈梁-混凝土柱加固节点详图
楼板加固
楼(屋)面板支承长度不够时的加固图
楼板整体加固平面图
预制板侧边与外墙连接详图
楼板加固示意图
楼梯加固
楼梯加固示意图
多高层混凝土结构
多高层混凝土结构抗震加固说明
框架-抗震墙结构加固平面示意图
框架结构加固平面示意图
梁截面加固
梁加大截面节点详图
梁外包钢加固节点详图
梁外粘纤维加固节点详图
柱截面加固
柱加大截面节点详图
柱外包钢加固节点详图
柱外包钢加固节点详图及柱绕丝加固
柱综合加固节点详图
柱外包纤维加固节点详图
墙截面加固
墙增大截面加固节点详图
钢绞线-聚合物砂浆加固节点详图
抗震墙粘钢加固节点详图
新增抗震墙加固
新增抗震墙节点详图
新增钢支撑加固
单斜杆钢支撑布置图
人字形钢支撑布置图
新增钢支撑连接节点详图
新增防屈曲支撑加固
防屈曲支撑人字形布置图
防屈曲支撑单斜杆布置图
防屈曲支撑X形布置图
防屈曲支撑连接节点详图
新增粘滞消能支撑加固
粘滞消能器单斜杆型布置图
粘滞消能器人字形布置图
粘滞消能器X形布置图
粘滞消能器门架形布置图
粘滞消能器连接节点详图
相关技术资料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国家标准
- GB/T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 GB/T29863-2023 服装制图
- GB/T3836.1-2021 爆炸性环境 第1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
- GB/T22250-2008 保健食品中绿原酸的测定
- GB50026-2020 工程测量标准
- GBJ9-1987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J9-87
- GB/T43772-2024 电子气体 二氧化碳
- GB/T4208-2017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 GB5226.1-2019 机械电气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 GB/T228.1-2021 金属材料 拉伸试验 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
- GB/T14643.5-1993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硫酸盐还原菌的测定 MPN法
- GB50268-200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GB/T14702-2002 饲料中维生素B6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GB/T5009.70-2003 食品容器内壁聚酰胺环氧树脂涂料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 FZ/T01057.9-2012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9部分:双折射率法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