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标准下载网!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石棉尘的测定 镜检法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3 22:13:19
  • HJ/T41-1999
  • 现行

基本信息

  • 标准号:

    HJ/T 41-1999

  • 标准名称: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石棉尘的测定 镜检法

  • 标准类别: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

  • 标准状态:

    现行
  • 发布日期:

    1999-08-18
  • 实施日期:

    2000-01-01
  •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
  • 下载格式:

    .rar.pdf
  • 下载大小:

    169.31 KB

标准分类号

关联标准

出版信息

  • 出版社: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书号:

    1380135.022
  • 页数:

    7页
  • 标准价格:

    8.0 元
  • 出版日期:

    2004-04-19

其他信息

标准简介标准简介/下载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HJ/T 41-1999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石棉尘的测定 镜检法 HJ/T41-1999

标准内容标准内容

部分标准内容: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标准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石棉尘的测定镜检法
Stationary source emission-Determination of asbestos dust-Microscopic count
1适用范围
1.1本标准适用于固定污染源有组织排放的石棉尘测定。1.2本标准允许的滤膜石棉纤维负荷量范围为100~600根/mm。2定义
HJ/T 41-1999
石棉尘:指温石棉、青石、铁石棉、透闪石、直闪石、阳起石等石棉粉尘中能被吸人并沉着于泡内的呼吸性石棉,具体指宽度小于3μm,长度大于5μm,长宽比大于3:1的石棉纤维。3方法原理
将排气筒中含石棉尘的气体抽取通过采样滤膜,石棉尘于滤膜上经透明固定后,在相衬显微镜下计测,根据采气体积计算出每标准立方厘米气体中石棉尘的根数。4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GB/T16157—199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5试剂和材料
5.1丙酮:分析纯。
5.2三醋酸甘油酯:分析纯。
5.3硝酸纤维素和醋酸纤维素混合滤膜:0.8μm,直径25rmm或37mm。6仪器
6.1滤膜夹:典型的滤膜夹结构见图1。滤膜夹安装在采样管上。滤膜应固定在透气的支撑物上,支撑物可以是金属网,也可以是透气的纸垫,确保空气能均匀地通过采样滤膜。受尘面上方直管段内径与滤膜受尘直径相同,其长度不得小于管内径的1.5倍。6.2采样嘴:采样嘴应能安装到滤膜夹上,其连接处内表面应十分光滑。采样嘴人口角度应不大于45度,人口边缘厚度应不大于0.2mm,内表面不得有急剧的断面变化和弯曲。人口直径偏差应不大于士0.1mm,其最小直径应不大于4mm。如能保持严格的等速采样条件,采样嘴人口直径最小值也可取2mm,应备有不同入口直径的采样嘴,以备现场采样时选用,以保持等速采样条件。6.3滤膜、滤膜夹、采样嘴组合在一起后称为采样头,置于整个采样系统的最上游。除上述的滤膜、滋膜国家环境保护总局1999-08-18批准358
2000-01-01实施
HJ/T 41—1999
夹、采样嘴外,从采样管安装的全部采样装置、流速及温度测量装置等,与GB/T16157一1996中颗粒物采样的装置完全相同。
1采样嘴;2—前弯管,3-滤膜夹压盖:4-滤膜及衬垫;5—滤膜夹底座;6—采样管图1滤膜夹结构图
6.4相衬显微镜
6.4.1显微镜至少应具有10×及40×两个相衬物镜,明相衬或暗相衬均可使用;目镜应能放人目镜测微标尺,总放大率应为400×~600×。6.4.2显微镜要带有X--Y方向移位的排片器。6.4.3显微镜应有合格的照明系统,配有绿色滤光片。6.4.4专用目镜测微网:可使用既能在显微镜下测量纤维长度和宽度,又能给定测量面积的各种目镜测微网。
6.4.5物镜测微计:每个刻度的间距为10um。6.4.6载物玻片:25mm×76mm×0.8mm;盖玻片:22mm×0.1mm。6.4.7无齿小镊子、剪刀或手术刀,在刃柄上插入21号刀片。6.4.8各类手动计数器。
6.5丙酮蒸气发生装置:各类能喷出足够量丙酮蒸气的装置都可使用,用以使滤膜透明。图2是一-种常用的装置。使用丙酮蒸气发生装置时,要在通风良好的场所或在通风橱内操作,以免引起火灾或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冷凝管
丙酮加人口
三口烧瓶
电热包
电源开关
冷凝水出口
冷疑水人口
燕气口
指示灯
图2丙酮蒸气发生装置
6.6医用注射器(1ml)及皮内注射针头。6.7秒表。免费标准下载网bzxz
7采样
HJ/T41-1999
7.1使用本标准规定的采样头和采样系统从排放石棉的排气简中采样,完全按照GB/T16157一1996中有关颗粒物采样的方法和步骤进行,以预测流速法为宜,且一般采用移动采样法。如果排气简直径较小,只有--个采样点,则每个样品的采样时间应不少于10 min。7.2采样后滤膜上的负荷量范围应为100~600根/mm2。据此可根据等速采样的流量和预计的排放浓度范围大致算出所需的采样时间,计算公式为:10-6
式中:t-一预计采样时间,min;
L-一滤膜的负荷量,根/mm2。般可取300根/mm;.预计的石棉纤维排放浓度,根/cm;.Ar—滤膜的有效过滤面积,mm\Q—--采样流量,m/min。
7.3如果无法估算出所需的采样时间,则需在采样断面的中心位置进行预采样,用显微镜对采集的样品进行计数分析,如分析出的滤膜负荷量在100~600根/mm2的范围内,则所用的采样时间是合适的。如超过此范围,则应在正式采样时相应地调整采样时间,使滤膜负荷量在正常范围内。7.4采样结束后小心取下采样头,取出滤膜使受尘面向上放在滤膜储存盒中,不可折叠或叠放,带回实验室进行分析。在运输过程中避免振动以防止石棉纤维脱落。8滤膜的透明固定
采有石棉纤维的微孔滤膜采用丙酮-甘油三醋酸酯法加以透明固定。透明化操作应在清洁的实验室中进行,在制备样品的过程中要避免纤维性粉尘的污染。8.1所用的载物玻片、盖玻片、镊子和刀片使用前应放在无水乙醇中浸泡,用蒸馏水冲洗后用绸布擦干备用。
8.2用无齿镊子小心取出采集有石棉纤维的滤膜,集尘面向上置于干净的玻璃板上,用手术刀从滤膜切取占圆形1/6~1/8的扇形小块,放在清洁的载物玻片上。8.3打开丙酮蒸气发生装置的活塞,将载有扇形滤膜的玻片置于丙酮蒸气之下,由远至近移到丙酮蒸气出口15~25mm处,熏蒸3~5s,使滤膜透明。同时慢慢移动载物玻片,使滤膜全部透明为止。丙酮蒸气过少无法使滤膜透明,过多则可能破坏滤膜,特别是不能使丙酮液滴落在滤膜上。可不时地用吸水纸擦拭丙酮蒸气出口加以防止。
8.4用皮内注射器立即向透明后的滤膜滴2~3滴甘油三醋酸酯,小心盖上盖玻片,操作时先将盖玻片的一边与载物玻片接触,然后与液滴接触,使之扩散,再小心放下盖玻片,避免产生气泡。8.5如透明效果不理想,可将盖上盖玻片的滤膜放在50℃的烘箱内15min,以加速滤膜的清晰过程。8.6样品处理完毕后,先关闭丙酮蒸气发生器的电源,再关闭活塞。次序不可颠倒。9石棉纤维的计测
9.1空白滤膜检查:在每盒滤膜(50张中任意抽取一张空白滤膜,用与处理样品同样的方法透明固定和计测。在100个视野中不超过3根纤维时,认为是清洁滤膜,此盒滤膜方可应用。9.2石棉纤维的计测用相衬显微镜进行,首先按照说明书将相衬显微镜调节好、9.3目镜测微网的调整按其说明书使用物镜测微计对目镜测微网的刻度进行校准,算出计数区面积360
(mm)及各标志的实际尺寸(m)。HJ/T 41—1999
9.4低倍扫视使用(10×)物镜在低放大倍数上扫视整个滤膜表面,被滤膜夹垫圈压住的滤膜边缘应无粉尘或纤维。所有视场粉尘及石棉纤维的分布应比较均匀。如果所观察的视场粉尘分布明显不均匀或有肉眼可见的粉尘或纤维堆积,该滤膜应舍弃。9.5低倍扫视认可后,将物镜换成高倍(40×)进行正式的计测。9.6计测现场的选择应遵循随机原则。测定完一个视场后,移动推片器找下一个视场,移动应按行、列推动,不应有意挑选,而要随机停留,以避免重复计数和减少系统误差。如果使用带栅格线的滤膜,计数视场中不能出现栅格线。
9.7石棉纤维的计数规则
9.7.1计数符合下列条件的纤维:长度大于5μum,宽度小于3μm,长度与宽度之比大于3:1。9.7.2一条纤维完全在计数视场(不论其是否与其他尘粒相接触)内时计为-根。只有一端在计数视场内的计为1/2根。
9.7.3纤维集合
在其长度方向上一点或多点可分,但在其余部分不可分为多根的纤维称为劈裂纤维;其余的因相交叉或接触而形成的纤维集合体称为纤维组。9.7.4如劈裂纤维整体符合9.7.1中的规定,可算作一根纤维,其直径以不可分部分计算。9.7.5如纤维组中的单根纤维符合9.7.1中的规定,可按单根纤维计算;如果没有一根纤维符合9.7.1中的规定,但纤维组本身作为一个整体符合9.7.1中的规定,则计数为一根。9.7.6计数指标:20个视场时,被记录纤维数已达到100根时,可停止计数,如此时记录纤维数未达到100根时,则应计数到100根纤维,并记录下相应的视场数。如在100个视场内所测纤维数不到100根,则计测到100个视场为止。
10石棉纤维浓度的计算
排气筒中排放的石棉纤维浓度按下列公式计算:AN
c= 1000 an Vn
式中:c—
排气筒简中排放的石棉纤维浓度,f/cm;N——计测的石棉纤维总根数,f;n—--计测的总视场数;
V.d—--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采样体积,L;A一-滤膜上的来尘面积,mm2;
α-计数视场面积,mm\。
11计测精密度
在计数阶段,计数误差与计数总数有关。当计数总数为100根时,其计数误差于士10%之内。12说明
12.1为减少计测误差,在采样阶段应严格按照GB/T16157—1996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在滤膜处理和显微镜计测阶段,应严格按照本标准要求执行。12.2计数人员上岗前应进行培训,并在培训结束时进行考核。考核方法是要求计数人员对同--滤膜切片按本标准计数10次以上,计算各次读数的均值和标准偏差。若读数的相对标准偏差≤23%为合格,反之应检查原因,切实改进后再进行考核,直至达标为止。361
附加说明:
HJ/T41-1999
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本标准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环境卫生与卫生工程研究所负责起草。本标主要起草人:徐立大、陈明兰、陈冬青。本标准委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负责解释。362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标准图片预览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标准计划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 返回顶部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