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的位置:
- 标准下载网 >>
- 标准分类 >>
- 电子行业标准(SJ) >>
- SJ 20521-1995 军用便携式计算机通用规范

【电子行业标准(SJ)】 军用便携式计算机通用规范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5 03:42:40
- SJ20521-1995
- 现行
标准号:
SJ 20521-1995
标准名称:
军用便携式计算机通用规范
标准类别:
电子行业标准(SJ)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5-05-25 -
实施日期:
1995-12-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00 MB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FL7021
SJ20521-1995
军用便携式计算机通用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militaryportable computer1995-05-25发布
1995-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
引用文件
3.1合格鉴定
可靠性
结构设计
维修性
运输包装件跌落
性能特性
电源适应性
3.9安全性
3.10环境要求,
电磁兼容性
3.13外观质量
质量保证规定·.
检验责任·
检验分类
检验条件
鉴定检验
质量致性检验
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
检验方法
可靠性试验·
设计检验
结构检验…
维修性检验
性能检验
电源适应性试验
安全试验
环境试验
电磁兼容性试验
外观质量检验
标志检验
5交货准备
5.1封存和包装
运输和贮存…
5.4标志
6说明事项·
6.1预定用途
6.2订货文件内容
6.3定义...
附录A故障的分类、判据与计算(补充件)(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军用便携式计算机通用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military portable computer1范围
1.1主题内容
SJ20521—1995
本规范规定了军用便携式计算机(以下简称“军用便携机”)的通用技术要求、质量保证规定和交货准备等。
1.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军用便携机,它是制定详细规范的依据。1.3分类
军用便携机按体积和重量可分为军用膝上型便携机、军用笔记本型便携机和军用手持型便携机等三种,如表1所示。
适用类别
膝上型便携机
≤400×320×100
注:表中的体积为:长×宽×高。2引用文件
GB191—90
GB1988-89
GB2312-—80
GB4768—84
GB4872-85
GB4943-—90
GB5048--85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笔记本型便携机
≤350×280×70
车载、机载、舰载、野战
信息处理信息交换用七位编码字符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防霉包装技术要求
办公机器和数据处理设备键盘上控制键定位的原则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防潮包装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1995-05-25发布手持型便携机
≤300×220×66
1995-12-01实施
GB6107--85
GB7188—87
GB 10021--88
GJB150.2-86
GJB150.386
GJB150.4-86
GJB150.5-86
GJB 150.6-86
GJB150.8—86
GJB150.9-86
GJB150.10-86
GJB150.11—86
GJB150.12—86
GJB150.15—86
GJB150.16—86
GJB150.18—86
GJB151-86
GJB152-86
GJB179—86
GJB360--87
GJB451—90
GJB51188
GJB89990
3要求
3.1合格鉴定
SJ205211995
使用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的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之间的接口(EIA-RS-232-C)
办公机器和数据处理设备数字应用的键盘布局办公机器双手操作键盘字母数字区的基本布局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低气压(高度)试验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高温试验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低温试验温度冲击试验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温度-高度试验
淋雨试验
湿热试验
霉菌试验
盘雾试验
长砂尘试验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加速度试验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振动试验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冲击试验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量计数抽样检查程序及表
电子及电气元件试验方法
可靠性维修性术语
军用微型计算机通用技术条件
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
按本规范提交的军用便携机应是经过鉴定合格或定型批准的产品。3.2可靠性
采用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衡量产品可靠性水平。本规范规定军用便携机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可接受的6,值不得低于2000h(膝上型)、4000h(笔记本型),6000h(手持型)。产品的MTBF具体数值由详细规范规定。3.3设计
军用便携机的设计应贯彻有关的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及行业标准。3.3.1硬件设计
3.3.1.1设计产品时,应进行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及电磁兼容性设计。如果设计系列化产品,则应遵循系列化、标准化和向上兼容的原则。3.3.1.2逻辑设计应采用校验技术、容错技术,并留有适当的逻辑余量。硬件系统应有自检功能。
3.3.1.3硬件的设计必须考虑系统的配套性和易扩充性,以满足用户的需要。2
SJ20521-1995
3.3.1.4所用的元器件、原材料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在使用前,元器件应按GJB360的要求进行老化筛选。3.3.1.5键盘的设计应符合GB7188、GB10021及GB4872的要求。3.3.1.6选用的字符集应符合GJB1988的要求。若使用汉字,则应符合GB2312的要求。3.3.1.7产品的性能指标应满足战术技术指标的要求。3.3.1.8.设计时应考虑节电措施。3.3.2软件设计
3.3.2.1配置的软件应与系统资源相适应,应配有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以及诊断程序和自检程序。
3.3.2.2软件设计应满足系列化、标准化、模块化要求,并能作到向上兼容。3.3.2.3对关键的专用程序应进行固化,以提高实用性。3.3.2.4设计的军用软件应采取安全、保密措施。3.3.2.5设计的军用软件应经过验证测试,以保证可靠。3.4结构设计
3.4.1结构设计应满足加固的要求,应有良好的防信息泄漏、防尘、防潮、防震及散热等措施。3.4.2结构设计及元器件的布局应合理,以便于制造、使用、维修和扩充。3.4.3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开关、按键和按扭应灵活可靠。3.5维修性
军用便携机应进行维修性设计,以满足维修方便的要求,平均修复时间MTTR应不大于20min。
3.6运输包装件跌落。
军用便携机包装件在经受表2的条件跌落后,产品和包装箱不应有明显的变形和损坏,加电后应工作正常。
样品和包装箱的总重量
3.7性能特性
3.7.1微处理器
最大边尺寸
跌落高度
跌落次数
每个面、边、角跌落,
共跌落26次
军用便携机可根据战术技术指标的要求和军用计算机型谱系列要求,选择不同类型的微处理器(包括协处理器)。
3.7.1.1总线
军用便携机的总线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3.7.1.2时钟频率
军用便携机的时钟频率可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进行选择。3.7.1.3字长
不同机型的军用便携机应能提供8位、16位、32位或64位的字长。3.7.1.4指令
指令系统应有传送、算术、逻辑、转移、移位及控制等指令。3
3.7.1.5中断
SJ20521-1995
应设有多级中断,并具有优先处理中断的能力。3.7.1.6寄存器
应具有专用寄存器和通用寄存器。3.7.1.7寻址
应具有多种寻址功能,包括直接寻址和间接寻址等。3.7.2存储器
3.7.2.1内存储器
内存储器可采用随机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等。3.7.2.2外存储器
根据实际使用要求,外存储器可选用硬盘、软盘或存储卡等。3.7.2.3存储器保护
应具有错误校验、掉电保护、执行保护及写保护功能。3.7.3显示器bzxZ.net
3.7.3.1根据使用要求,可选用不同分辨率的单色或彩色平板显示器。3.7.3.2根据使用要求,可选用128×128、640×200、640×400、640×480、1024×768点陈等不同的显示格式。
3.7.4接口
3.7.4.1串行接口应符合国家标准GB6107的要求。3.7.4.2为使用和扩充的方便,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并行口、外接彩显口及扩充口等标准接口。3.7.5网络通信
网络通信应符合有关数据通信标准,并应具有通信和联网的能力。3.7.6系统的扩充性
根据使用要求,可增设存储器扩充、支持CPU升级、支持硬盘和输入输出接口、支持多媒体及扩充箱的扩充等功能。
3.7.7汉化功能
军用便携机应能支持汉字操作系统或汉字处理系统。3.7.8图形图象功能
根据不同使用要求,应具有图形、图象的显示和处理功能。3.7.9兼容性
3.7.9.1相同类形的军用便携机模块应能互换。3.7.9.2应采用通用的操作系统,并支持软件向上兼容。3.7.10软件
应保证按军用计算机型谱系列规定的并符合军用开放系统要求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正常运行。
3.7.11电源
3.7.11.1军用使携机应有交流和直流两种供电方式。若电池供电,应能保证连续工作3h以上(膝上型)、4h以上(笔记本型)、8h以上(手持型)。电池盒应放在主机机壳内,且便于更换。3.7.11.2电源应有过压、欠压、过流保护和掉电延迟等能力。3.8电源适应性
军用便携机电源适应能力见表3。交流电源正常变化范围
3.8.1对交流电源的适应能力
SJ20521—1995
交流电源瞬态变化范围
军用便携机在220土22V、50土2.5Hz的变化范围内应能正常工作。3.8.2对直流电源的适应能力
直流电源正常变化范围
军用便携机在直流电压标称值变化为主10%的范围内应能正常工作。3.8.3对交流电源瞬态变化的适应能力军用便携机在电源瞬态变化下受到影响是允许的,但不得有任何失效,在瞬态变化结束后应能恢复正常工作。
电源电压从正常变化范围瞬变到表3的瞬态变化范围,0.5s后应瞬变到正常变化范a.
电源频率从正常变化瞬变到表3的瞬态变化范围,0.5s后应瞬变到正常变化范围;b.
c.电源中断:在3~30s范围内电源恢复供电。3.9安全性
3.9.1绝缘电阻
军用便携机的电路之间、电路对机壳之间、电源插头对机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表4所规定的要求。
正常大气条件
温度40±10℃,相对湿度95%±3%3.9.2对地漏电流
≥100M0
≥2Ma
绝缘电阻
军用便携机对地漏电流的允许值应符合GB4943中5.2条的要求。手持型便携机不应超过0.75mA;膝上型便携机和笔记本型便携机不应超过3.5mA,具体数值由详细规范规定。3.9.3抗电强度
军用便携机交流电源插头对机壳之间的抗电强度应符合GJB4943中5.3条的要求,其试验条件见表5。在试验期间应无击穿和飞弧现象。当用电池供电时,其抗电强度要求由详细规范规定。
输入额定电压
<60(直流)
3.9.4接地要求
试验电压
试验电源频率
持续时间
正弦波
SJ205211995
军用便携机应有良好的接地系统,逻辑地、交流地、保护地应严格分开。在机壳内,逻辑地与保护地之间应具有在安装时可接通或断开的装置。3.9.5其它安全要求应符合GB4943的有关规定。3.10环境要求
3.10.1温度
军用便携机在规定的温度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贮存和运输。温度条件等级可在表6a、表6b中选取,具体数值由详细规范规定。表6a
温度℃
低气压
适用类别
空调室内工作温度
一般室内、战地指挥所
内工作温度
车载、机载、舰载、野战工作温度和贮存温度
特殊环境贮存温度
适用类别
室内、战地指挥所工作温度
水面船舱内工作温度
车载、机载、野战工作温度
和贮存温度
特殊环境贮存温度
军用便携机在GJB150.2规定的低气压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贮存和运输。低气压条件由低气压值和持续时间组成,其条件见表7。表7
低气压
57(高度相当于4550m)
3.10.3温度-高度
持续时间
适用类别
高海拔地区和飞机上使用的军用便携机军用便携机在规定的温度一高度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贮存和运输。其严酷等级可根据实际使用环境在GJB150.6的表1中选取。具体数值由详细规范规定。3.10.4温度冲击
军用便携机在规定的温度冲击条件作用后应能正常工作。温度冲击条件由高温、低温、持续时间、转换时间及冲击次数组成。温度冲击的高温、低温在表6a和表6b中选取,其它条件根据军用便携机的重量在表8中选取。表8
3.10.5砂尘
持续时间
转换时间
冲击次数
重量(m)
5军用便携机在规定的吹尘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贮存和运输。吹尘条件由温度、湿度、风6
SJ20521-1995
速、吹尘浓度和持续时间等组成,其严酷程度见表9。表9
3.10.6加速度
相对湿度
吹尘浓度
持续时间
机载军用便携机在规定的加速度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加速度条件由加速度、方向和时间组成,其严酷等级见表10。
加速度
3.10.7冲击
试验方向
试验时间
适用类别
军用便携机在规定的冲击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和运输。冲击条件由峰值加速度和持续时间、试验方向、每方向冲击次数组成,其严酷等级可在表11中选取,冲击波形和具体数值由详细规范规定。
严酷等级
峰值加速度
持续时间
试验方向
每方向试验次数
适用类别
机载、舰载
车载、野战
3.10.8振动
军用便携机在规定的正弦振动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在试验期间是否工作由详细规范规定。试验条件由振动频率、振幅或加速度、方向、时间、扫描速率等组成,其严酷程度按表12规定。
颖锁率
50~500
振幅或加速度
扫描速率
oct/min
3.10.9淋雨
军用便携机在淋雨时或淋雨后应能正常工作。淋雨条件由降雨强度、雨滴直径、风速、持续时间组成,其严酷程度见表13。降雨强度
霸滴直径
3.10.10湿热
SJ20521—1995
持续时间
适用类别
在室内外由于冷凝或表面泄漏滴水的军用便携机
军用便携机在规定的湿热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贮存和运输。湿热条件由温度、湿度和试验周期组成,其严酷程度见表14。表14
注:一周期为24h。
3.10.11霖菌
试验周期
适用类别
普通环境下使用的军用便携机
高温高湿条件下使用的军用便携机军用便携机经受表15规定的菌种和环境条件试验后,其长霍程度应不低于表16规定的1级,并能正常工作。
菌种名称及编号
黑曲赛(3.3928)
黄曲霉(3.3950)
杂色曲霉(3.3885)
蝇状青霉(3.3875)
球毛壳得(3.4252)
相对湿度
注:菌种编号为中国科学院北京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的菌种编号。表16
长等程度
不长惩
微量生长
轻微生长
中量生长
严重生长
未见霉菌生长
蒋菌生长情况
试验周期
霉菌生长和紫殖稀少或局限。生长范围小于试验样品总面积10%,基质很少被利用或未被破坏。几乎未发现化学、物理与结构的变化霉菌的菌落断续蔓延或松散分布于基质表面,带葩生长占总面积30%以下,中量程度繁殖
需菌较大量生长和紫殖,占总面积70%以下,基质表面呈化学、物理与结构的变化
霉菌大量生长繁殖,占总面积70%以上,基质被分解或迅速劣化变质3.10.12盐雾
舰船上及沿海地区使用、贮存和运输的军用便携机应进行盐雾试验。军用便携机抗盐雾8
SJ20521-1995
大气影响的能力应符合表17的规定,试验后应符合下列要求:装配件结合处无严重腐蚀;
接点和触点部位目视应无腐蚀;b.
金属电镀层腐蚀面积不大于金属电镀层总面积的30%涂漆层应无气泡、起皱、开裂或脱落:d.
非金属零件或紧固件无明显泛白、膨胀、起泡、破裂及麻坑;试验后运行自检程序,工作应正常。元器件、部件、整机的电性能应符合规定要求。受检样品可选用整机、部件或模拟件进行。表17
3.10.13噪声
氯化钠溶液
盐雾沉降率
ml/(h-80cm2)
喷雾方法
试验时间
军用便携机在规定的噪声环境下应能正常工作。噪声条件由总声压级和试验时间组成,其严酷程度见表18。
总声压级
3.11电磁兼容性
试验时间
军用便携机的电磁兼容性应符合GJB151中对数字设备的要求。根据军用便携机不同的使用场合,可在表19中选取,并由详细规范作出具体的规定。表19
25Hz~15kHz电源线和互连线的传导发射15Hz~50MHz电源线和互连线的传导发射电源线尖峰信号(时域)的传导发射25Hz~50kHz电源线的传导敏感度50kHz~400MHz电源线的传导缴感度电源线尖峰信号的传导敏感度
25Hz~50kHz磁场辐射发射
14kHz~10GHz电场辐射发射
25Hz~50kHz磁场辐射敏感度
尖蜂信号和电源颗率的磁感应场辐射敏感度14kHz~40GHz电场辐射敏感度
静电放电敏感度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SJ20521-1995
军用便携式计算机通用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militaryportable computer1995-05-25发布
1995-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
引用文件
3.1合格鉴定
可靠性
结构设计
维修性
运输包装件跌落
性能特性
电源适应性
3.9安全性
3.10环境要求,
电磁兼容性
3.13外观质量
质量保证规定·.
检验责任·
检验分类
检验条件
鉴定检验
质量致性检验
运输包装件跌落试验
检验方法
可靠性试验·
设计检验
结构检验…
维修性检验
性能检验
电源适应性试验
安全试验
环境试验
电磁兼容性试验
外观质量检验
标志检验
5交货准备
5.1封存和包装
运输和贮存…
5.4标志
6说明事项·
6.1预定用途
6.2订货文件内容
6.3定义...
附录A故障的分类、判据与计算(补充件)(19)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行业军用标准军用便携式计算机通用规范
General specification for military portable computer1范围
1.1主题内容
SJ20521—1995
本规范规定了军用便携式计算机(以下简称“军用便携机”)的通用技术要求、质量保证规定和交货准备等。
1.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军用便携机,它是制定详细规范的依据。1.3分类
军用便携机按体积和重量可分为军用膝上型便携机、军用笔记本型便携机和军用手持型便携机等三种,如表1所示。
适用类别
膝上型便携机
≤400×320×100
注:表中的体积为:长×宽×高。2引用文件
GB191—90
GB1988-89
GB2312-—80
GB4768—84
GB4872-85
GB4943-—90
GB5048--85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笔记本型便携机
≤350×280×70
车载、机载、舰载、野战
信息处理信息交换用七位编码字符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防霉包装技术要求
办公机器和数据处理设备键盘上控制键定位的原则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防潮包装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工业部1995-05-25发布手持型便携机
≤300×220×66
1995-12-01实施
GB6107--85
GB7188—87
GB 10021--88
GJB150.2-86
GJB150.386
GJB150.4-86
GJB150.5-86
GJB 150.6-86
GJB150.8—86
GJB150.9-86
GJB150.10-86
GJB150.11—86
GJB150.12—86
GJB150.15—86
GJB150.16—86
GJB150.18—86
GJB151-86
GJB152-86
GJB179—86
GJB360--87
GJB451—90
GJB51188
GJB89990
3要求
3.1合格鉴定
SJ205211995
使用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的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电路终接设备之间的接口(EIA-RS-232-C)
办公机器和数据处理设备数字应用的键盘布局办公机器双手操作键盘字母数字区的基本布局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低气压(高度)试验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高温试验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低温试验温度冲击试验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温度-高度试验
淋雨试验
湿热试验
霉菌试验
盘雾试验
长砂尘试验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
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加速度试验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振动试验军用设备环境试验方法,冲击试验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量计数抽样检查程序及表
电子及电气元件试验方法
可靠性维修性术语
军用微型计算机通用技术条件
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
按本规范提交的军用便携机应是经过鉴定合格或定型批准的产品。3.2可靠性
采用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衡量产品可靠性水平。本规范规定军用便携机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可接受的6,值不得低于2000h(膝上型)、4000h(笔记本型),6000h(手持型)。产品的MTBF具体数值由详细规范规定。3.3设计
军用便携机的设计应贯彻有关的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及行业标准。3.3.1硬件设计
3.3.1.1设计产品时,应进行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及电磁兼容性设计。如果设计系列化产品,则应遵循系列化、标准化和向上兼容的原则。3.3.1.2逻辑设计应采用校验技术、容错技术,并留有适当的逻辑余量。硬件系统应有自检功能。
3.3.1.3硬件的设计必须考虑系统的配套性和易扩充性,以满足用户的需要。2
SJ20521-1995
3.3.1.4所用的元器件、原材料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在使用前,元器件应按GJB360的要求进行老化筛选。3.3.1.5键盘的设计应符合GB7188、GB10021及GB4872的要求。3.3.1.6选用的字符集应符合GJB1988的要求。若使用汉字,则应符合GB2312的要求。3.3.1.7产品的性能指标应满足战术技术指标的要求。3.3.1.8.设计时应考虑节电措施。3.3.2软件设计
3.3.2.1配置的软件应与系统资源相适应,应配有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以及诊断程序和自检程序。
3.3.2.2软件设计应满足系列化、标准化、模块化要求,并能作到向上兼容。3.3.2.3对关键的专用程序应进行固化,以提高实用性。3.3.2.4设计的军用软件应采取安全、保密措施。3.3.2.5设计的军用软件应经过验证测试,以保证可靠。3.4结构设计
3.4.1结构设计应满足加固的要求,应有良好的防信息泄漏、防尘、防潮、防震及散热等措施。3.4.2结构设计及元器件的布局应合理,以便于制造、使用、维修和扩充。3.4.3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开关、按键和按扭应灵活可靠。3.5维修性
军用便携机应进行维修性设计,以满足维修方便的要求,平均修复时间MTTR应不大于20min。
3.6运输包装件跌落。
军用便携机包装件在经受表2的条件跌落后,产品和包装箱不应有明显的变形和损坏,加电后应工作正常。
样品和包装箱的总重量
3.7性能特性
3.7.1微处理器
最大边尺寸
跌落高度
跌落次数
每个面、边、角跌落,
共跌落26次
军用便携机可根据战术技术指标的要求和军用计算机型谱系列要求,选择不同类型的微处理器(包括协处理器)。
3.7.1.1总线
军用便携机的总线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3.7.1.2时钟频率
军用便携机的时钟频率可根据产品的设计要求进行选择。3.7.1.3字长
不同机型的军用便携机应能提供8位、16位、32位或64位的字长。3.7.1.4指令
指令系统应有传送、算术、逻辑、转移、移位及控制等指令。3
3.7.1.5中断
SJ20521-1995
应设有多级中断,并具有优先处理中断的能力。3.7.1.6寄存器
应具有专用寄存器和通用寄存器。3.7.1.7寻址
应具有多种寻址功能,包括直接寻址和间接寻址等。3.7.2存储器
3.7.2.1内存储器
内存储器可采用随机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等。3.7.2.2外存储器
根据实际使用要求,外存储器可选用硬盘、软盘或存储卡等。3.7.2.3存储器保护
应具有错误校验、掉电保护、执行保护及写保护功能。3.7.3显示器bzxZ.net
3.7.3.1根据使用要求,可选用不同分辨率的单色或彩色平板显示器。3.7.3.2根据使用要求,可选用128×128、640×200、640×400、640×480、1024×768点陈等不同的显示格式。
3.7.4接口
3.7.4.1串行接口应符合国家标准GB6107的要求。3.7.4.2为使用和扩充的方便,应配备一定数量的并行口、外接彩显口及扩充口等标准接口。3.7.5网络通信
网络通信应符合有关数据通信标准,并应具有通信和联网的能力。3.7.6系统的扩充性
根据使用要求,可增设存储器扩充、支持CPU升级、支持硬盘和输入输出接口、支持多媒体及扩充箱的扩充等功能。
3.7.7汉化功能
军用便携机应能支持汉字操作系统或汉字处理系统。3.7.8图形图象功能
根据不同使用要求,应具有图形、图象的显示和处理功能。3.7.9兼容性
3.7.9.1相同类形的军用便携机模块应能互换。3.7.9.2应采用通用的操作系统,并支持软件向上兼容。3.7.10软件
应保证按军用计算机型谱系列规定的并符合军用开放系统要求的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正常运行。
3.7.11电源
3.7.11.1军用使携机应有交流和直流两种供电方式。若电池供电,应能保证连续工作3h以上(膝上型)、4h以上(笔记本型)、8h以上(手持型)。电池盒应放在主机机壳内,且便于更换。3.7.11.2电源应有过压、欠压、过流保护和掉电延迟等能力。3.8电源适应性
军用便携机电源适应能力见表3。交流电源正常变化范围
3.8.1对交流电源的适应能力
SJ20521—1995
交流电源瞬态变化范围
军用便携机在220土22V、50土2.5Hz的变化范围内应能正常工作。3.8.2对直流电源的适应能力
直流电源正常变化范围
军用便携机在直流电压标称值变化为主10%的范围内应能正常工作。3.8.3对交流电源瞬态变化的适应能力军用便携机在电源瞬态变化下受到影响是允许的,但不得有任何失效,在瞬态变化结束后应能恢复正常工作。
电源电压从正常变化范围瞬变到表3的瞬态变化范围,0.5s后应瞬变到正常变化范a.
电源频率从正常变化瞬变到表3的瞬态变化范围,0.5s后应瞬变到正常变化范围;b.
c.电源中断:在3~30s范围内电源恢复供电。3.9安全性
3.9.1绝缘电阻
军用便携机的电路之间、电路对机壳之间、电源插头对机壳之间的绝缘电阻应符合表4所规定的要求。
正常大气条件
温度40±10℃,相对湿度95%±3%3.9.2对地漏电流
≥100M0
≥2Ma
绝缘电阻
军用便携机对地漏电流的允许值应符合GB4943中5.2条的要求。手持型便携机不应超过0.75mA;膝上型便携机和笔记本型便携机不应超过3.5mA,具体数值由详细规范规定。3.9.3抗电强度
军用便携机交流电源插头对机壳之间的抗电强度应符合GJB4943中5.3条的要求,其试验条件见表5。在试验期间应无击穿和飞弧现象。当用电池供电时,其抗电强度要求由详细规范规定。
输入额定电压
<60(直流)
3.9.4接地要求
试验电压
试验电源频率
持续时间
正弦波
SJ205211995
军用便携机应有良好的接地系统,逻辑地、交流地、保护地应严格分开。在机壳内,逻辑地与保护地之间应具有在安装时可接通或断开的装置。3.9.5其它安全要求应符合GB4943的有关规定。3.10环境要求
3.10.1温度
军用便携机在规定的温度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贮存和运输。温度条件等级可在表6a、表6b中选取,具体数值由详细规范规定。表6a
温度℃
低气压
适用类别
空调室内工作温度
一般室内、战地指挥所
内工作温度
车载、机载、舰载、野战工作温度和贮存温度
特殊环境贮存温度
适用类别
室内、战地指挥所工作温度
水面船舱内工作温度
车载、机载、野战工作温度
和贮存温度
特殊环境贮存温度
军用便携机在GJB150.2规定的低气压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贮存和运输。低气压条件由低气压值和持续时间组成,其条件见表7。表7
低气压
57(高度相当于4550m)
3.10.3温度-高度
持续时间
适用类别
高海拔地区和飞机上使用的军用便携机军用便携机在规定的温度一高度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贮存和运输。其严酷等级可根据实际使用环境在GJB150.6的表1中选取。具体数值由详细规范规定。3.10.4温度冲击
军用便携机在规定的温度冲击条件作用后应能正常工作。温度冲击条件由高温、低温、持续时间、转换时间及冲击次数组成。温度冲击的高温、低温在表6a和表6b中选取,其它条件根据军用便携机的重量在表8中选取。表8
3.10.5砂尘
持续时间
转换时间
冲击次数
重量(m)
5
SJ20521-1995
速、吹尘浓度和持续时间等组成,其严酷程度见表9。表9
3.10.6加速度
相对湿度
吹尘浓度
持续时间
机载军用便携机在规定的加速度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加速度条件由加速度、方向和时间组成,其严酷等级见表10。
加速度
3.10.7冲击
试验方向
试验时间
适用类别
军用便携机在规定的冲击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和运输。冲击条件由峰值加速度和持续时间、试验方向、每方向冲击次数组成,其严酷等级可在表11中选取,冲击波形和具体数值由详细规范规定。
严酷等级
峰值加速度
持续时间
试验方向
每方向试验次数
适用类别
机载、舰载
车载、野战
3.10.8振动
军用便携机在规定的正弦振动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在试验期间是否工作由详细规范规定。试验条件由振动频率、振幅或加速度、方向、时间、扫描速率等组成,其严酷程度按表12规定。
颖锁率
50~500
振幅或加速度
扫描速率
oct/min
3.10.9淋雨
军用便携机在淋雨时或淋雨后应能正常工作。淋雨条件由降雨强度、雨滴直径、风速、持续时间组成,其严酷程度见表13。降雨强度
霸滴直径
3.10.10湿热
SJ20521—1995
持续时间
适用类别
在室内外由于冷凝或表面泄漏滴水的军用便携机
军用便携机在规定的湿热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贮存和运输。湿热条件由温度、湿度和试验周期组成,其严酷程度见表14。表14
注:一周期为24h。
3.10.11霖菌
试验周期
适用类别
普通环境下使用的军用便携机
高温高湿条件下使用的军用便携机军用便携机经受表15规定的菌种和环境条件试验后,其长霍程度应不低于表16规定的1级,并能正常工作。
菌种名称及编号
黑曲赛(3.3928)
黄曲霉(3.3950)
杂色曲霉(3.3885)
蝇状青霉(3.3875)
球毛壳得(3.4252)
相对湿度
注:菌种编号为中国科学院北京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的菌种编号。表16
长等程度
不长惩
微量生长
轻微生长
中量生长
严重生长
未见霉菌生长
蒋菌生长情况
试验周期
霉菌生长和紫殖稀少或局限。生长范围小于试验样品总面积10%,基质很少被利用或未被破坏。几乎未发现化学、物理与结构的变化霉菌的菌落断续蔓延或松散分布于基质表面,带葩生长占总面积30%以下,中量程度繁殖
需菌较大量生长和紫殖,占总面积70%以下,基质表面呈化学、物理与结构的变化
霉菌大量生长繁殖,占总面积70%以上,基质被分解或迅速劣化变质3.10.12盐雾
舰船上及沿海地区使用、贮存和运输的军用便携机应进行盐雾试验。军用便携机抗盐雾8
SJ20521-1995
大气影响的能力应符合表17的规定,试验后应符合下列要求:装配件结合处无严重腐蚀;
接点和触点部位目视应无腐蚀;b.
金属电镀层腐蚀面积不大于金属电镀层总面积的30%涂漆层应无气泡、起皱、开裂或脱落:d.
非金属零件或紧固件无明显泛白、膨胀、起泡、破裂及麻坑;试验后运行自检程序,工作应正常。元器件、部件、整机的电性能应符合规定要求。受检样品可选用整机、部件或模拟件进行。表17
3.10.13噪声
氯化钠溶液
盐雾沉降率
ml/(h-80cm2)
喷雾方法
试验时间
军用便携机在规定的噪声环境下应能正常工作。噪声条件由总声压级和试验时间组成,其严酷程度见表18。
总声压级
3.11电磁兼容性
试验时间
军用便携机的电磁兼容性应符合GJB151中对数字设备的要求。根据军用便携机不同的使用场合,可在表19中选取,并由详细规范作出具体的规定。表19
25Hz~15kHz电源线和互连线的传导发射15Hz~50MHz电源线和互连线的传导发射电源线尖峰信号(时域)的传导发射25Hz~50kHz电源线的传导敏感度50kHz~400MHz电源线的传导缴感度电源线尖峰信号的传导敏感度
25Hz~50kHz磁场辐射发射
14kHz~10GHz电场辐射发射
25Hz~50kHz磁场辐射敏感度
尖蜂信号和电源颗率的磁感应场辐射敏感度14kHz~40GHz电场辐射敏感度
静电放电敏感度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其它标准
- 热门标准
- 电子行业标准(SJ)标准计划
- SJ20569-1996 无人侦察飞机综合无线电系统通用规范
- SJ20742-1999 伸缩式导轨基本尺寸系列
- SJ50681.55-1994 SMA系列(接半硬电缆)插孔接触件锁紧螺母安装2级射频同轴插座连接器详细规范
- SJ20159-1992 半导体集成电路JT54LS155和JT54LS156型LS—TTL 译码器详细规范
- SJ20571-1996 舰载短波综合通信系统发信分系统通用规范
- SJ20633-1997 自熄性环氧粉末包封料规范
- SJ20640-1997 红外探测器用锑化铟单晶片规范
- SJ20815-2002 天地数字电视系统地面终端设备体制及接口
- SJ/T10179-1991 金属型隔振器总规范
- SJ861-74 真空电阻炉基本参数系列
- SJ20562-1995 机载无线电导航设备通用规范
- SJ20602-1996 电容器用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规范
- SJ2658.12-1986 半导体红外发光二极管测试方法 峰值发射波长和光谱半宽度的测试方法
- SJ20668.1-1998 微电路模块ML3010A型对数放大器详细规范
- SJ50033.68-1995 半导体分立器件 BT51型NPN硅小功率差分对晶体管详细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