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业行业标准(NY)】 华北地区冬小麦公顷产量4500至5250kg(亩产300至350kg)载培技术规程
本网站 发布时间:
2024-07-05 12:41:34
- NY/T206-1992
- 现行
标准号:
NY/T 206-1992
标准名称:
华北地区冬小麦公顷产量4500至5250kg(亩产300至350kg)载培技术规程
标准类别:
农业行业标准(NY)
标准状态:
现行-
发布日期:
1992-02-09 -
实施日期:
1992-07-01 出版语种:
简体中文下载格式:
.rar.pdf下载大小:
130.26 KB

点击下载
标准简介:
标准下载解压密码:www.bzxz.net
本标准规定了华北地区主要冬小麦产区,在灌溉条件下实现冬小麦公顷产量4500~5250kg(亩产300~350kg)产量水平的基础条件、适宜品种类型、主要生育指标、主要农艺措施。本标准适用于华北地区主要冬小麦产区具有本标准所规定基础条件的麦田。 NY/T 206-1992 华北地区冬小麦公顷产量4500至5250kg(亩产300至350kg)载培技术规程 NY/T206-1992

部分标准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华北地区冬小麦公锁产量4500至5250kg(亩产300至350kg)栽培技术规程1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NY/T 206—92
本标准规定了华北地区主要冬小麦产区,在灌溉条件下实现冬小麦公顷产量4500~5250kg(亩产300~350kg)产量水平的基础条件、适宜品种类型、主要生育指标、主要农艺措施。本标准适用于华北地区主要冬小麦产区具有本标准所规定基础条件的麦田。2引用标准
GB4404粮食种子
3基础件
3.1主要气象因素
3.1.1温度
全年日平均气温9.713.9℃,9月至翌年6月份日平均气温7.1~11.3℃。小麦越冬期间极端最低气温—17.7~~—23.3℃。
3.1.2日照
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290~2800h。9月至翌年6月份1800~2400h。9月至翌年6月份日照百分率平均为52%~~63%。
3.1.3降水
全年平均降水量440~650mm,9月至翌年6月份230~330mm。3.1.4相对湿度
全年平均相对湿度60%~63%,9月至翌年6月份58%~64%。3.2土地条件
地势平坦,山区土层厚度在1.5m以上;0~20cm耕层土壤含有机质0.5%~~1.0%,全氮0.05%~0.1%,碱解氮4060ppm,速效磷5~10ppm,速效钾75ppm以上。3.3灌溉条件
在平水年份,小麦全生育期,包括底摘水在内,能按时浇3~4次水,平均1次灌水定额600~900m/hm2。全生育期灌水2250~3000m2/hm2,枯水年或丰水年适当增减。4适品种类型
山西省境内北纬36°以南和河北省境内北纬38°以南,大部地区适宜种植丰产性和抗逆性强的半冬性小麦品种,山西省和河北省的其他地区,以及天津市和北京市,适宜种植抗寒性、丰产性和抗逆性强的冬性小麦品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1992-02-09批准86
1992-07-01实施
5主要生育指标
5.1冬前壮苗指标
冬前壮苗指标见表1。
注:主茎叶龄为可见叶数。
基本苗
万个/hm2
270~360
5.2麦苗返青至成熟适宜动态群体指标NY/T 206—92
单株基数
适宜动态群体指标(麦苗返膏至戒熟期间)见表2。表2
品种类型
多穗型
中间型
5.3产量结构指标
返青期
1 200~1 500
1 050~1 350
产量结构指标见表3。
品种类型
多穗型
中间型
6主美农艺措施
6.1播种准备
6.1.1种子准备
最高分巢期
1350~1650
1 200~~1 500
挑旗期
750~900
675~825
公项穗数
600~675
525~600
主蒸叶数
抽穗期
公顷茎数
1050~1350
单位:万个茎/hm2
开花至成熟期
675~750
600~675
穗粒重
600~675
525~600
选用适宜优良品种,清除杂粒、破粒、瘦粒,进行发芽试验,小麦种子达到国家GB 4404 2级以上质量标准。
6.1.2蓄足底摘
小麦播种时,要求0~20cm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70%~80%,低于上述标准,应带青或于前作物收割后,浇底摘水。6.1.3施足底肥
每公项麦田以优质粗肥30~45m,化肥折纯氮60~75kg、五氧化二磷90~120kg作底肥,随耕地施入。
6.1.4精细整地
要求耕深粑透,活土层在20cm以上,除净根茬,使地面平整、土壤细碎、耕层塌实。87
6.2播种
6.2.1种子处理
NY/T 206—92
播种前晒种1~2d。易发生地下害虫麦出,采用75%甲拌磷乳油拌种,按1份药、25份水和300~500份种子比例(兼治灰飞虱和蚜虫传毒害虫,防治丛矮、黄矮病);或用50%对硫磷乳油、50%辛硫磷乳油等拌种,均按1份药、50份水和500份种子比例,拌匀,堆闷4~5h后播种。易发生黑穗病、秆黑粉病、白粉病和锈病地区,采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150g,兑水0.5kg,拌种50kg;在上述病虫混发区,可在除治地下害虫药物中,加入防治病害药物混用。6.2.2适宜播期
以常年冬前日平均气温大于0℃活动积温600士50℃对应日期为适宜播期,上限不大于700℃,下限不低于500℃。
6.2.3适宜播量
在适期范圃内,每公项基本苗以保持270~360万为宜,如播种期错后或提前,可情增减。每公用种量按以下公式计算:
计划公项基本苗数×千粒重克数公用种数量(kg)=10001000×爱雾率(%)×出苗系数(%))6.2.4种植方式
平作小麦采用15~~20cm等行距条播。间套其他作物,采用平均行距20 cm大小行种植。6.2.5实行机播
掌握下种均匀,深浅一致。南部地区播深以3~4 cm为宜,北部地区播深以 4~5 cm为宜。6.2.6粑耙磨和镇压
小麦播种后及时进行粑磨平土或镇压。6.3冬前管理
6.3.1查苗补种
麦苗出土后及早进行检查,如有缺苗断垄用同一一品种及时浸种补种。摘情差的点水补种。6.3.2间匀丛撮苗
有丛摄苗麦田,在麦苗进入4叶期时,及时间拔均匀。6.3.3查浇水
麦苗进入分期后,如地表干土层厚度接近或达到分节部位时,及时浇分水。6.3.4适时冬灌
在日平均气温下降至3℃左右,叠消夜冻时浇封冻水。6.3.5因苗追肥
如麦苗长势较弱或叶色苍淡,达不到冬前壮苗标准的,结合冬灌每公项追施纯氮30~45kg。6.3.6锄划保摘
在麦苗冬前生育期间,如浇水或降雨,均应及时锄划保。冬灌后如不立即封冻,及时锄划保、弥补裂缝、破除板结。
6.3.7预防越冬冻害
麦苗进入越冬期应及时镇压保防寒。如遇暖冬年麦苗出现旺长,应在冬灌后结合锄划向麦苗基部巫土或覆盖有机肥。
6.4冬后管理
6.4.1清垒
凡冬前覆盖或霆土麦田,在小麦返青时於冷尾暖头进行粑麦清垄。88
NY/T206—92
在早春地表开始解冻时、及时镇压、顶凌耙麦或锄划,保蓄土壤水分。6.4.3浇水
麦苗返青后需浇2~3次水。浇3次水麦田,第1次水应在主茎春生第1~~2叶露尖时浇水,第2次水在主茎春生第5~6叶露尖时浇水;第3次水在扬花灌浆时浇水。浇2次水麦田,第1次水应推迟主茎春生第5叶露尖,第2次水为扬花灌浆水。6.4.4道肥
麦苗返青至灌浆能浇3次水的,结合第1次水和第2次水分两次追肥,每次每公项追纯氮45~60kg。浇2次水的在拔节后期-次施入,公顷追纯氮90~120kg。6.4.5除治麦田杂草
在发生草害麦田,除结合锄划进行除草以外,可在小麦起身至拔节前,采用72%2.4-滴丁酯每公顷600~750mL或40%二甲四氯每公项1500mL,兑水225~300kg,喷雾除治6.4.6除治主要病虫害
对主要病害,如白粉病病株率达20%,平均严重度达2级时,或锈病病叶率达2%时,每公项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360~480g,兑水750~1050kg,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加水800~1000倍喷雾防治。对主要虫害,如麦蚜百株蚜量达500头时,用60%敌马乳油或40%乐果乳油,加水800~1000倍或50%马拉硫磷乳油加水1000~~1500倍喷雾除治。发生吸浆虫麦田,在小麦孕穗期,每-小土样(10cm×10cm×20cm土壤样本)有虫2头以上时,每公顷用3.5%甲敌粉或1.5%对硫磷粉或4.5%甲基异柳磷粉等7.5kg加入细土150~225kg,均勾撤布麦垄后浇水。6.5收获www.bzxz.net
小麦成熟后,人工或分段收割的,于籽粒含水量下降至25%以下时,联合收割机收割的籽粒含水量下降至20%~25%时,及时收割、打场和入库。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农业部质量标准司提出。本标准由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振凡、王瑞卿、武秀兰、潘晓辉、董滑、汪俊峰、董山。8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华北地区冬小麦公锁产量4500至5250kg(亩产300至350kg)栽培技术规程1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NY/T 206—92
本标准规定了华北地区主要冬小麦产区,在灌溉条件下实现冬小麦公顷产量4500~5250kg(亩产300~350kg)产量水平的基础条件、适宜品种类型、主要生育指标、主要农艺措施。本标准适用于华北地区主要冬小麦产区具有本标准所规定基础条件的麦田。2引用标准
GB4404粮食种子
3基础件
3.1主要气象因素
3.1.1温度
全年日平均气温9.713.9℃,9月至翌年6月份日平均气温7.1~11.3℃。小麦越冬期间极端最低气温—17.7~~—23.3℃。
3.1.2日照
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290~2800h。9月至翌年6月份1800~2400h。9月至翌年6月份日照百分率平均为52%~~63%。
3.1.3降水
全年平均降水量440~650mm,9月至翌年6月份230~330mm。3.1.4相对湿度
全年平均相对湿度60%~63%,9月至翌年6月份58%~64%。3.2土地条件
地势平坦,山区土层厚度在1.5m以上;0~20cm耕层土壤含有机质0.5%~~1.0%,全氮0.05%~0.1%,碱解氮4060ppm,速效磷5~10ppm,速效钾75ppm以上。3.3灌溉条件
在平水年份,小麦全生育期,包括底摘水在内,能按时浇3~4次水,平均1次灌水定额600~900m/hm2。全生育期灌水2250~3000m2/hm2,枯水年或丰水年适当增减。4适品种类型
山西省境内北纬36°以南和河北省境内北纬38°以南,大部地区适宜种植丰产性和抗逆性强的半冬性小麦品种,山西省和河北省的其他地区,以及天津市和北京市,适宜种植抗寒性、丰产性和抗逆性强的冬性小麦品种。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1992-02-09批准86
1992-07-01实施
5主要生育指标
5.1冬前壮苗指标
冬前壮苗指标见表1。
注:主茎叶龄为可见叶数。
基本苗
万个/hm2
270~360
5.2麦苗返青至成熟适宜动态群体指标NY/T 206—92
单株基数
适宜动态群体指标(麦苗返膏至戒熟期间)见表2。表2
品种类型
多穗型
中间型
5.3产量结构指标
返青期
1 200~1 500
1 050~1 350
产量结构指标见表3。
品种类型
多穗型
中间型
6主美农艺措施
6.1播种准备
6.1.1种子准备
最高分巢期
1350~1650
1 200~~1 500
挑旗期
750~900
675~825
公项穗数
600~675
525~600
主蒸叶数
抽穗期
公顷茎数
1050~1350
单位:万个茎/hm2
开花至成熟期
675~750
600~675
穗粒重
600~675
525~600
选用适宜优良品种,清除杂粒、破粒、瘦粒,进行发芽试验,小麦种子达到国家GB 4404 2级以上质量标准。
6.1.2蓄足底摘
小麦播种时,要求0~20cm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70%~80%,低于上述标准,应带青或于前作物收割后,浇底摘水。6.1.3施足底肥
每公项麦田以优质粗肥30~45m,化肥折纯氮60~75kg、五氧化二磷90~120kg作底肥,随耕地施入。
6.1.4精细整地
要求耕深粑透,活土层在20cm以上,除净根茬,使地面平整、土壤细碎、耕层塌实。87
6.2播种
6.2.1种子处理
NY/T 206—92
播种前晒种1~2d。易发生地下害虫麦出,采用75%甲拌磷乳油拌种,按1份药、25份水和300~500份种子比例(兼治灰飞虱和蚜虫传毒害虫,防治丛矮、黄矮病);或用50%对硫磷乳油、50%辛硫磷乳油等拌种,均按1份药、50份水和500份种子比例,拌匀,堆闷4~5h后播种。易发生黑穗病、秆黑粉病、白粉病和锈病地区,采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150g,兑水0.5kg,拌种50kg;在上述病虫混发区,可在除治地下害虫药物中,加入防治病害药物混用。6.2.2适宜播期
以常年冬前日平均气温大于0℃活动积温600士50℃对应日期为适宜播期,上限不大于700℃,下限不低于500℃。
6.2.3适宜播量
在适期范圃内,每公项基本苗以保持270~360万为宜,如播种期错后或提前,可情增减。每公用种量按以下公式计算:
计划公项基本苗数×千粒重克数公用种数量(kg)=10001000×爱雾率(%)×出苗系数(%))6.2.4种植方式
平作小麦采用15~~20cm等行距条播。间套其他作物,采用平均行距20 cm大小行种植。6.2.5实行机播
掌握下种均匀,深浅一致。南部地区播深以3~4 cm为宜,北部地区播深以 4~5 cm为宜。6.2.6粑耙磨和镇压
小麦播种后及时进行粑磨平土或镇压。6.3冬前管理
6.3.1查苗补种
麦苗出土后及早进行检查,如有缺苗断垄用同一一品种及时浸种补种。摘情差的点水补种。6.3.2间匀丛撮苗
有丛摄苗麦田,在麦苗进入4叶期时,及时间拔均匀。6.3.3查浇水
麦苗进入分期后,如地表干土层厚度接近或达到分节部位时,及时浇分水。6.3.4适时冬灌
在日平均气温下降至3℃左右,叠消夜冻时浇封冻水。6.3.5因苗追肥
如麦苗长势较弱或叶色苍淡,达不到冬前壮苗标准的,结合冬灌每公项追施纯氮30~45kg。6.3.6锄划保摘
在麦苗冬前生育期间,如浇水或降雨,均应及时锄划保。冬灌后如不立即封冻,及时锄划保、弥补裂缝、破除板结。
6.3.7预防越冬冻害
麦苗进入越冬期应及时镇压保防寒。如遇暖冬年麦苗出现旺长,应在冬灌后结合锄划向麦苗基部巫土或覆盖有机肥。
6.4冬后管理
6.4.1清垒
凡冬前覆盖或霆土麦田,在小麦返青时於冷尾暖头进行粑麦清垄。88
NY/T206—92
在早春地表开始解冻时、及时镇压、顶凌耙麦或锄划,保蓄土壤水分。6.4.3浇水
麦苗返青后需浇2~3次水。浇3次水麦田,第1次水应在主茎春生第1~~2叶露尖时浇水,第2次水在主茎春生第5~6叶露尖时浇水;第3次水在扬花灌浆时浇水。浇2次水麦田,第1次水应推迟主茎春生第5叶露尖,第2次水为扬花灌浆水。6.4.4道肥
麦苗返青至灌浆能浇3次水的,结合第1次水和第2次水分两次追肥,每次每公项追纯氮45~60kg。浇2次水的在拔节后期-次施入,公顷追纯氮90~120kg。6.4.5除治麦田杂草
在发生草害麦田,除结合锄划进行除草以外,可在小麦起身至拔节前,采用72%2.4-滴丁酯每公顷600~750mL或40%二甲四氯每公项1500mL,兑水225~300kg,喷雾除治6.4.6除治主要病虫害
对主要病害,如白粉病病株率达20%,平均严重度达2级时,或锈病病叶率达2%时,每公项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360~480g,兑水750~1050kg,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加水800~1000倍喷雾防治。对主要虫害,如麦蚜百株蚜量达500头时,用60%敌马乳油或40%乐果乳油,加水800~1000倍或50%马拉硫磷乳油加水1000~~1500倍喷雾除治。发生吸浆虫麦田,在小麦孕穗期,每-小土样(10cm×10cm×20cm土壤样本)有虫2头以上时,每公顷用3.5%甲敌粉或1.5%对硫磷粉或4.5%甲基异柳磷粉等7.5kg加入细土150~225kg,均勾撤布麦垄后浇水。6.5收获www.bzxz.net
小麦成熟后,人工或分段收割的,于籽粒含水量下降至25%以下时,联合收割机收割的籽粒含水量下降至20%~25%时,及时收割、打场和入库。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农业部质量标准司提出。本标准由天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姚振凡、王瑞卿、武秀兰、潘晓辉、董滑、汪俊峰、董山。89
小提示:此标准内容仅展示完整标准里的部分截取内容,若需要完整标准请到上方自行免费下载完整标准文档。

标准图片预览:




- 热门标准
- 农业行业标准(NY)标准计划
- NY/T3100-2017 马铃薯主食产品 分类和术语
- NY/T3102-2017 枇杷贮藏技术规范
- NY/T1119-2012 耕地质量监测技术规程
- NY/T1421-2007 饲料级双乙酸钠
- NY/T3033-2016 农产品等级规格 蓝莓
- NY/T3011-2016 芒果等级规格
- NY/T3095-2017 加工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试验准则
- NY/T1550-2007 风送高射程喷雾机
- NY/T1056-2006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
- NY/T2272-2012 土壤调理剂 钙、镁、硅含量的测定
- NY/T424-2000 绿色食品 鲜桃
- NY/T1652-2008 蔬菜、水果中克螨特残留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 NY/T3012-2016 咖啡及制品中葫芦巴碱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NY/T3049-2016 奶牛全混合日粮生产技术规程
- NY/T3051-2016 生乳安全指标监测前样品处理规范
请牢记:“bzxz.net”即是“标准下载”四个汉字汉语拼音首字母与国际顶级域名“.net”的组合。 ©2009 标准下载网 www.bzxz.net 本站邮件:[email protected]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
网站备案号:湘ICP备2023016450号-1